閩臺地區清水祖師信仰

來源:海峽之聲網•《海峽文化講堂》 2012年03月05日

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海峽文化講堂》節目,我是冬冬。

配樂廣告:清水祖師信仰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就傳入臺灣。1981年統計,臺灣有清水祖師廟99座,僅臺北地區就有63座。

清水祖師沒有留下什麼著作,也沒有精妙的禪語傳世,他在佛學理論上並無太多的創樹,可是他為什麼能成為神靈?並得到那麼多人崇拜?清水祖師和安溪人移民臺灣有什麼關係?臺灣的清水祖師廟為什麼認同福建安溪清水岩為其祖廟?臺北萬華清水祖師廟、臺北三峽祖師廟有什麼樣的傳說?

《海峽文化講堂》邀請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國平,推出十集廣播專題節目《閩台神緣》,今天播出第八集《閩臺地區清水祖師信仰》。

清水祖師俗稱“祖師公”、“烏面祖師”等,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宋代人寫的《清水祖師本傳》等記載,清水祖俗姓陳,名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法號普足,永春縣小姑鄉人,即今天的福建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人。生於慶曆五年 (1045),幼年出家於大雲院,長大後結庵于高泰山。在39歲之前,清水祖師主要生活在永春縣。

到了元豐六年(1083年),安溪縣蓬萊大旱災,在四處求神不見下雨的情況下,求助於清水祖師,祈雨獲得成功。後來在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下,清水祖師移居清水岩,直至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去世,享年57歲。圓寂後,百姓把他奉為神靈,加以崇拜,香火鼎盛,在閩南地區影響加大。

清水祖師沒有留下什麼著作,也沒有精妙的禪語傳世,他在佛學理論上並無太多的創樹,可是他為什麼能成為神靈?並得到那麼多人崇拜?據文獻記載,清水祖師的主要功績有三件:

第一件是熱心于慈善事業,清水祖師樂善好施,到處化緣,救濟貧困百姓。當時,安溪一帶交通不便,他積極參與修橋鋪路,一生中募緣建造了數十座橋樑,既實踐了佛教的“濟人利物”、“廣種福田”的教義,也給百姓帶來的交通便利的直接好處。而對百姓而言,修橋鋪路是功德無量的善舉,符合中國傳統的“凡有功德於民則祀之”的祭祀原則,所以得到百姓的敬仰甚至崇拜也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件是為人治病,傳說清水祖師精通醫理,以為鄉民治病來傳揚佛法,因為嘗試藥草,數次中毒而致使面貌變為黑色,故又稱為“烏面祖師”。

第三件是清水祖師具有特殊的神通,他在世時,以祈雨經常“獲應”而聞名,在百姓看來,祈雨獲應是因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所以百姓賦予清水祖師以神奇甚至神秘色彩。因此清水祖師去世後,就被當地百姓奉為神靈,加以崇拜。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收成的好壞,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和社會的安定,所以國人最祈盼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為只要“風調雨順“了,自然就”國泰民安“了。至今,我們在民間有神活動中仍然可以看到百姓高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牌子。但是,農業收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水利的制約最為直接。

我們知道,古代的水利設施比較落後,農業生產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則五穀豐登,遇到嚴重的旱澇災害往往是顆粒無收,災荒便隨之發生。古人不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而且不能對旱澇等自然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以為冥冥之中有神靈主宰一切。遇到旱澇等自然災害,百姓少不了要舉行祈雨儀式。

祈雨的活動由來已久,我們在商朝殷墟發現了不少占雨陽的甲骨卜辭,說明至遲在商朝就有了祈雨活動。祈雨的對象最初是茫茫的“天”或至高無上的“帝”。後來,祈雨的對象逐漸增多和形象化,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能興雲布雨的雨神萍翳,秦以後又有了龍王成為百姓的祈雨對象。漢唐以後,祈雨的物件急劇增多,各種神靈幾乎都可以成為百姓祈雨的物件。

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受季風影響,天氣災害對福建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據福建地方誌資料記載,近五百年來,福建 90%的年份發生了不同類型、不同強度的天氣災害,其中乾旱是最嚴重的災害。

福建的乾旱帶有季節性特徵,可分為春旱、夏旱和秋冬旱三種,春旱約占時十分之二,夏旱和冬旱各占十分之四。危害性最大的是夏旱,春旱次之,秋冬旱較小。從乾旱的地區分佈來看,東南沿海為重旱區,儘管這個地區的水利設施也比較發達,但仍無法抗禦較大的旱災。

一旦旱情無法控制,百姓便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神靈身上,所以福建各地神靈大多具有祈雨的職能,其中清水祖師在閩南就非常著名。早在宋代的時候,清水祖師信仰就在泉州、漳州、三明等地傳播開來。明清時期,清水祖師信仰在福建各地都有其廟宇,所謂“爐火遍於閩中”,而且還傳播到閩北和浙江東南部。當地有許多山岩,如霞寶岩、珠簾洞、岫岩、青獅岩、土地公岩、天心岩、天井岩等,在這些山岩上都有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故諺曰:“有岩就有祖師公”。

清水祖師信仰為什麼影響這麼大?原因有兩個:

一是清水祖師得到宋代朝廷的四次敕封。在古代,民間祭拜的神靈如果得不到朝廷的敕封,往往就會被視為“淫祀”,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非法的祭祀,官府可以予以拆毀和禁止。因此,很多民間廟宇千方百計向朝廷申請敕封,當然能得到封號的神靈畢竟是少數,我們今天看到的民間諸多神靈的各種封號,多數是老百姓自己給神靈加封的,魚龍混珠,目的在於抬高神靈地位以擴大影響。

而清水祖師在南宋時期先後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封號達到最多的八個字,即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卻是真真實實的事,這在歷代《清水岩志》中記載著十分清楚,還保存十分完整的賜封牒文。為了紀念朝廷的四次敕封,宋朝的清水祖師的信徒還在清水岩山門旁邊建造綸音壇,至今仍保留完好,各位聽眾去清水岩進香或旅遊的時候,一定留意此文物。

我們從敕封牒文和其他文獻記載來看,清水祖師祈雨職能較之其他神靈突出,自宋代以來一直成為閩南地區祈雨的主要物件,方志稱:清水祖師“于祈雨最靈,自宋至今,由來已久”。僅南宋時期,有文獻記載的向清水祖師“祈禱雨,無不感應”的“靈異”就多達十六次。清水祖師除了祈雨這一主要職能外,還有治病、驅逐蝗蟲以及防禦盜賊等職能,志稱:“凡人有疾病,時有雨陽,及盜賊之擾,隨禱隨應”。

二、清水祖師之所以影響力廣泛,還與閩南的移民足跡有關。明清時期,閩南地區的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所謂“閩中有可耕之人,無可耕之地”,“十五游食於外”。因此,出現了對外移民的浪潮,移民的主要地區有: 1、向閩北等省內人口相對稀少的地區移民。 2、向江西、浙江和廣東等周邊省份移民。 3、向臺灣移民。 4、向日本、琉球、東南亞等海外移民。隨著閩南移民的足跡,清水祖師信仰也傳播到那裏。

主持人:聽眾朋友,清水祖師之所以影響力廣泛,還與閩南的移民足跡有關。清代,安溪人移民臺灣的人數比較多,據1926年統計,安溪籍人口占臺灣人口十分之一強,凡是安溪籍貫移民比較集中的地方,都有清水祖師廟。1918年統計,臺灣有清水祖師廟36座,1981年又增加到99座,僅臺北地區就有63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臺北萬華清水祖師廟,最富麗堂皇的是臺北三峽祖師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臺灣的清水祖師廟認同福建安溪清水岩為其祖廟。

下面繼續來聽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國平的介紹。

今天,我們重點介紹一下清水祖師傳播到臺灣的情況。

清水祖師信仰最早在什麼時候傳入臺灣,確切的時間文獻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據《臺灣通志》記載,有年代可考臺灣最早的清水祖師廟建于南明永歷年間(1647~1661年),共有 2座,一座是台南市楠梓區的清福寺,另一座是彰化縣二林鎮的祖師廟。從這個記載可以斷定,明末清初的時候,清水祖師信仰就傳入臺灣。

清代,安溪人移民臺灣的人數比較多,據1926年統計,安溪籍人口占臺灣人口十分之一強,凡是安溪籍貫移民比較集中的地方,都有清水祖師廟。1918年統計,臺灣有清水祖師廟36座,1930年增加到83座,1981年又增加到99座,僅臺北地區就有63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臺北萬華清水祖師廟,最富麗堂皇的是臺北三峽祖師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臺北三峽清水祖師廟是臺灣的安溪移民于乾隆32年(1767年)專程從臺灣回祖地安溪清水岩恭迎清水祖師神像後興建的。我去過三峽清水祖師廟,確實富麗堂皇,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三峽清水祖師廟建築主要有三大特色:

一是廟中建材,從臺階、地板、牆壁,到林立的柱子,全部用觀音石做成;

二是五門皆是用銅鑄而成,可以曆久不壞,上而還有細緻的浮雕。石壁之間也有銅鑄浮雕,均出自名家手筆。

三是柱子特多,一般同等規模的廟宇的柱子不超過二十枝,而祖師廟的柱子多達一百五十六支,而且每枝柱子精雕細琢,雕刻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四年。三峽清水祖師廟的浮雕、木雕、石雕上的內容取材都是中國歷史上忠孝節義的故事,如花木蘭代父從軍、勾踐臥薪嚐膽、嶽飛精忠報國、蘇武牧羊等,氣韻生動,且造形圖案絕無重複。

臺北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單單因富麗堂皇給遊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有一段光榮的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讓後人傳頌。

1894年 7月爆發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臺灣、澎湖被割讓給日本。消息傳來,舉國上下莫不群情激憤,臺灣人民更是悲憤,大家“奔相走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在《馬關條約》簽訂的第二天,臺灣民眾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出賣臺灣。莊嚴宣誓:“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臺灣軍民為保衛祖國的神聖領土,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

據記載,在五個多月的佔領與反佔領鬥爭中,臺灣軍民與日本侵略軍共打了一百多仗,抗擊日本三個近代化師團和一支海軍艦隊,打死打傷日本侵略軍 32815人。

當日軍進逼三峽時,三峽居民自發組織義勇營,有五六千人踴躍參加。他們以祖師廟為軍械庫和糧庫,以祖師公的大紅旗為令旗,展開英勇抗擊日軍的鬥爭,共打死打傷日軍一千多人,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惱羞成怒的日軍以焚毀三峽的清水祖師廟來報復,但臺灣人民是不會屈服的,百姓以重建的清水祖師廟更加雄偉、更加華麗、更加輝煌來回應。

臺北萬華清水祖師也是從安溪清水岩迎請來的,最初供奉在淡水一個姓翁的家裏,作為私人遷台的守護神。中法戰爭時,清朝將領孫開華曾祈求清水祖師顯靈,幫助擊退法軍,果不其然,於是奏請朝廷賜匾額。由於翁家房屋太小,沒有地方掛這塊御賜匾額,只好在萬華興建新的清水祖師廟,才把這塊匾額正式掛在廟中。

臺灣的清水祖師廟認同福建安溪清水岩為其祖廟,萬華清水祖師廟的楹聯道出了閩台清水祖師信仰的源和流的密切關係。其一聯是:“本清水岩,名淡水寺;辟草萊地,造蓬萊山。”另一聯是:“佛是祖師,我先入已稱弟子;岩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

近年來,臺灣民眾來福建安溪清水岩進香謁祖的絡繹不絕,據統計,1987年11月臺灣當局開放部分民眾赴大陸探親,至1990底,有臺胞五萬多人次來清水岩朝拜,恭迎清水祖師神像近 300尊去臺灣。1990至1993年 9月,以團體名義來安溪清水岩祖廟進香謁祖的臺灣分廟有70多個,3400多人,至於零星來這裏朝拜的臺灣信徒不計其數。為了表達他們對祖廟的情誼,臺灣同胞慷慨解囊,為清水祖廟重放異彩作出貢獻。

臺北三峽礁溪裏的蘇萬發等九名信徒,還在蓬萊山的石崖上刻上“溯本思源”四個大字,表達了臺灣民眾朝拜清水岩的共同心聲。

2010年12月 4日,應台南市鯤鯓龍山寺的邀請,安溪縣清水岩清水祖師金身赴台進行為期30天的遊台巡香活動。清水祖師金身共駐蹕臺北、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等地的 9座清水祖師宮廟,上百萬的臺灣清水祖師信眾的前來朝拜,體現了閩台神緣不可分割的特點。

主持人:好了,聽眾朋友,今天的《海峽文化講堂》節目就為您安排到這裏。主持冬冬代表責任編輯德展、監製進德在福建福州感謝您的收聽,再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