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寺廟建築的風格與格局

作者:謝宗榮

臺灣傳統廟宇是早年漢人移民的精神生活的焦點,廟宇建築與其他漢人建築如住宅、衙署等之間在建築風格與格局上雖然有明顯的相似性,但廟宇自有其傳統,隨著主神的神格而有其一定的格局,再加上宗教功能與移民信仰心理所致,廟宇建築的風格與格局與其他建築相較而言即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臺灣傳統漢人寺廟根據歷史階段的不同,而可概略區分為渡台期、農業期、商業期與綜合發展期等四個時期(李乾朗1986-12-13),在每個時期之間,除了祀神型態的不同之外,廟宇建築的風格與格局也有所不同。概略而言,在清政府領台之前,由於廟宇建築多為草創型態,所用素材也多簡陋,故談不上所謂的建築格局與建築風格。清初時期的廟宇建築因為在地點與面積上的限制較小,故廟宇多位於聚落或城市之重要位置上;如座落於丁字路口上作為辟邪,或座落於市場廣場、重要碼頭旁邊。清初的廟宇建築在格局上多較為宏大而完整,建築風格也多保持較為典型的閩南傳統,裝飾趨向於簡單而顯得素淨,但又相當講求營造匠師的匠藝水準,如鹿港龍山寺即是最佳典型。這時期的廟宇往往成為臺灣廟宇建築史上的傑作,可惜這時期的廟宇建築迄今仍能保持較多原貌者已所剩無幾。

清代中期的廟宇由於臺灣各地的商業逐漸興盛,幾個重要的聚落都已成為重要商業重鎮,相對地是土地的取得不若清初時之容易,廟宇建築在格局上多較為縮小,即便是仍能以壯觀取勝者,也多較為遠離市街而位於聚落的邊緣地帶;在建築風格上也因為民間經濟力量的提昇,而使得廟宇在建築裝飾上更形精緻且繁多,但約略而言仍多保持較為樸素的初期傳統,如淡水鄞山寺。商業時期所建的廟宇迄今仍能保持初建時的風格原貌者也不算多,即便是仍保持寺廟原有的規模者,也多因重建而在風格之上有了很大的差異,如艋舺龍山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即是最明顯的例子。此外,清初的廟宇在格局上也多注重縱深的延長而較少注重正面寬度,但清代中期所建的一些規模較為完整的大廟,雖然多保持著傳統四合院式的平面格局,卻往往縮短縱深而加寬前殿立面的開間。

清末時期之後的廟宇建築,其實多有創建於清初後經過重修者,此一時期的廟宇建築往往走入弄巧成拙的路子裡,最大的因素是一向嚴格的師徒相傳傳統有了變化,加上外來之突兀影響及新材料之混淆生疏使用,造成傳統手法之危機。在建築格局上,大體言之這時期的廟宇多被增大,如鐘鼓樓的普遍使用,材料的種類增多,如玻璃等,裝飾上則超越了「豐富」的標準而顯得過度繁複;但自民間藝術的角度而言,則因為匠師的注意力及信眾的興趣投注到建築裝飾之上,反而觸發了某些民間藝術的勃興(李乾朗1979.210)。其次,廟宇的格局模仿孔廟而將正殿建成「大成殿」式的獨立形式,並在兩旁建高聳的鐘鼓樓,這種趨勢是在清末以後才出現的(同上引:154);由於這種趨勢所致,使得一些原本中庭並不寬敞的四合院
格局廟宇,在將正殿改成獨立殿堂形式之後即讓廟宇建築空間顯得擁擠,甚至喪失了原本的中庭功能,也是一種弄巧成拙的現象,如鹿港天后宮即是明顯的例子。

日治時期廟宇的重建或新建的廟宇建築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一為屋頂形式的複雜化,如將一層歇山頂架在硬山頂的「假四垂」式屋頂被大量使用,並大量增加屋頂裝飾的數量與體積,這種屋頂形式的改變趨勢也使得廟宇建築更形華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本島石材的大量開採,廟宇建築也大量使用石材,尤其是在前殿正面的檐牆更幾乎為石材所佔滿,使得建築風格更形厚重。而自光復以後,由於國民政府的遷台以及大陸江蘇地區佛教教派陸續渡台發展,大量引進北方式廟宇建築的風格,再加上鋼筋水泥質材的大量使用,使得臺灣傳統廟宇也因此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近代新建的寺廟已幾乎失去傳統閩南式廟宇的風格,許多廟宇建築多趨向混合式風格,在格局方面也產生更多變化,此一發展雖然使得廟宇外觀更形繁複,但廟宇建築的藝術品質卻也隨之陡降,不再有昔日精緻、素樸的民間藝術水準。

 

臺灣廟宇的建築風格

這裡的「建築風格」,主要是指廟宇建築物除了較屬建築專業性的營造技術之外,因其地域性、時代性、建築素材、建築手法等的差異,在外觀上所予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關於漢民族傳統建築的風格,可概略區分為北方式建築(北系建築)、南方式建築(南系建築),是一般傳統建築學者共同的看法;建築學者在提到建築風格時,幾乎一致的以北京紫禁城為標準北方式建築風格的典型,而以長江以南的庭園、廟宇建築做為南方式建築風格的代表。

至於臺灣的廟宇建築,其風格源自於閩南一帶的南方式建築,雖然在社會、經濟等背景因素影響之下,不同時期的廟宇建築之間也有差異性產生,且逐漸發展出在地化的特色,但在光復以前其風格仍可視為是傳統南方式建築風格的延續;然而在1949年之後,由於政權的轉移與大陸佛教的渡台等因素,導致數十年來在文化變遷影響之下,臺灣廟宇建築逐漸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式風格,再加上近代鋼筋水泥素材的大量使用,以及建築營造技術的快速轉變等因素,臺灣許多新建的廟宇逐漸在建築風格上產生驟變,很難再以傳統南方式風格概括之,因此筆者將這類廟宇建築歸入混合式建築風格類型。

 

北方式建築

傳統北方式建築的起源歷史悠久,通常指黃河流域(中原)一帶的建築風格,以古代宮殿建築為代表,明清時代的北京紫禁城建築群是其中的典型。以宮殿為主的北方式建築由於被歷代官方視為正統風格而加以支持,再加上近代中國大陸研究傳統建築者普遍重視,使得這類建築風格幾乎成為傳統漢人建築的中心典型;尤其是自北宋崇寧二年(1103),北宋政府為了管理宮室、壇廟、官署、府第等建築工作,頒行了由李誡所重新編修的《營造法式》一書,對於前述各種建築的設計、結構、用料和施工加以規範,經過明清以來的實踐,由《營造法式》規範所呈現出的建築風格幾乎為傳統漢民族建築的標準形式,由於其規制定型於清代時期,故又被傳統建築學者稱為「清官式」建築。

北方式傳統建築不論飾以紫禁城為主的宮殿建築,或是一般大型寺廟建築,其建築風格的主要特色為:其一、在組群與單體的規模通常較為龐大,在建築外觀上則較為簡單、裝飾較少,尤其是在屋頂裝飾方面最為明顯;其二、北方式廟宇的屋頂的屋脊多偏向於單純的直線,瓦飾僅有正脊兩端的鴟吻以及垂脊或戧脊尾端的仙人走獸,其裝飾則集中在大木結構與裝修之上;其三、內檐裝修的頂棚則多作彩繪「天花」裝置,只在重要部位置「藻井」,而藻井的線條造型也較多變化,使得頂棚顯得相當繁複而華麗;其四、彩繪的形式多以「和璽式」或「璇子式」為主,「蘇式彩繪」為輔;其五、在外檐裝修的檐牆隔扇之上,北方式廟宇則多採較為單純的幾何圖形造型等等。總而言之,傳統北方式宮殿建築整體呈現出一種堂皇、厚重、工整的風格,予人較為堅硬、沈重的視覺感受。臺灣現有的北方式廟宇建築幾乎都是1949年以後才自中國北方引進,多半見於佛寺(如佛光山寺)與現代官建孔廟(如台
中、高雄孔廟)等,近代也有少數新建的大規模廟宇採用北方式建築風格,如台南的土城聖母廟即是最佳的例子。

 

南方式建築

南方式傳統建築,一般泛指自長江流域向南的傳統建築。長江流域一帶由於自古水運的便利而有較為密切的文化交流,在建築上由於長期之融合與發展,也逐漸形成共有的特質,在屋頂形式、屋架、斗栱、裝飾細節、平面格局、空間組織等,皆具備共同的精神(李乾朗1995.9.2)。閩粵沿海自宋以後與南洋地區的貿易關係逐漸密切,故閩南式建築則吸收了南洋地區的建築裝飾風格,但由於閩粵漢人仍多堅持漢人文化傳統,故以廟宇、官署為主的建築在格局之上則仍多遵循傳統宮殿建築的樣式,形成一個相當獨特的體系風格;而臺灣傳統建築的風格多傳承自閩粵一帶,雖然在數百年來在地化的發展之下,也形成了風格上的變異,但仍可視為閩南式南方建築的體系。雖然南系傳統建築在各地區之間仍有其明顯的差異性,但仍可歸納出較為一致的風格特色:其一、屋頂、屋身之線條較為輕快多變化,且多曲線;其二、屋頂裝飾繁複,手法多見泥塑、陶磁等,裝飾物之造型、顏色華麗多樣;其三、屋身之棟架結構與牆面喜歡以雕刻、泥塑等手法加以裝飾;其四、建築彩繪多以蘇式彩繪為主;其五、建築組群中的單體建築規模較小,風格以秀麗為主,不似北方建築之宏偉壯麗。3

廟宇建築是閩南式建築中最具特色者,其建築風格的主要特色表現在下列各方面:其一、在組群格局上顯得較為緊湊,合院多以四周的建築物聯結成一個密閉的空間,不若北方式合院之以圍牆連接各個建築物,而其建築格局與規模則不若北方式建築的龐偉;其二、重視裝飾是臺灣傳統廟宇的最大雖然中國長江流域以南之傳統建築皆具有明顯的漢文化色彩,但隨著各地區之發展也呈現出彼此間之差異,一般可區分為江南(江蘇、浙江等)、江西、湖南、福建、兩廣、四川、雲貴、台灣等,近代中國大陸學者曾對各地區之傳統建築作深入之研究。限於筆者之研究範圍,本文僅以以閩南式建築為例。

傳統建築學者李乾朗亦曾指出中國南方建築有十五項特徵,詳細論述請參閱李乾朗1995:9-11所列。

1.

  

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土城聖母廟),在近代改建之後採用北方式建築風格。

2.

  

閩南式寺廟建築除了屋頂裝飾繁複之外,建築棟架之間也充滿繁複的雕刻裝飾(艋舺龍山寺前殿後步口)。

3.

  

彰化南瑤宮第三進觀音殿為日治時期所建,採取仿唐式建築風格。

4.

  

台灣各地的福德祠(土地廟)多見單殿式格局,或在前方加一座拜殿(三義廣勝村福德祠)。

5.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而遷建的鹿港三山國王廟,是標準的街屋式廟宇。

6.

  

台南三山國王廟平面格局為「曲」字型,建築主群具有三條平行的中軸線。

7.

  

兩殿、兩廊再加上兩條護龍,使平面格局成為「皿」字型,是清代台灣常見的中型廟宇格局(淡水鄞山寺)。

8.

  

台灣三合院格局的廟宇近代較為少見,一般在早年多為私人廟性質(三峽宰樞廟)。

9.

  

孔廟是台灣早期少數使用殿堂式建築格局的廟宇,其特徵為大殿獨立而使平面格局成為「回」字型(彰化孔廟)。

10.

  

近代新建或重建廟宇,有提升高度的趨勢而成為樓閣式建築(台北市覺修宮)。

11.

  

鹿港龍山寺的山門形式秀麗、造型精巧,是台灣少見的亭軒式山門。

12.

  

南鯤鯓代天府有台灣最雄偉的木造牌樓式山門。

13.

  

台灣早期寺廟前殿因正面開三門而又被稱為三川殿(艋舺清水巖)。

14.

  

北港朝天宮在日治時期改建之後,使前殿成為五門殿,是近代台灣十分流行的大廟格局形式。

15.

  

台灣廟宇的正殿為供奉主祀神之所,其建築單體在建築組群中顯得較為雄偉(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16.

  

鹿港龍山寺在正殿前方建有寬闊的拜亭。

17.

  

廟宇之護龍多作為供奉同祀神、從祀神之所,或是辦公室(艋舺龍山寺)。

18.

  

近代台灣廟宇喜將鐘鼓樓建於廟宇前殿兩側(蘆洲湧蓮寺)。

特色,尤其在屋頂方面最為明顯,燕尾重脊、剪黏陶塑等幾乎密佈整座廟宇的屋頂;其三、在裝修方面則多將重點至於神龕、藻井部位,頂棚除了藻井之外多採露椽的「徹上明造」方式而不用天花板,以保持通風的需要,藻井雖為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裝修最為重視者,但在線條造型上則多以較為規矩而單純由斗栱所疊架而成的方式建構,不若北方式藻井之華麗多變;其四、在裝修上多喜以木雕為主,少部份的彩繪多位於負重要承力作用而不便做過多雕飾的大木結構之上,且彩繪的風格也多用蘇式彩繪,繪畫性較強、圖案性較弱;其五、在外檐裝修上則多以雕刻裝置檐牆隔扇等部位,雕刻的手法及主題內容相當富有變化,而少單純的幾何圖形式樣。鹿港龍山寺、台南祀典武廟、淡水鄞山寺等,都是著名的臺灣傳統廟宇風格的典型代表。

 

混合式建築

混合式的建築,主要是指建築物的風格兼採用北方式建築與南方式建築的一些特徵元素所構成。臺灣在1949年以後因為外來因素的影響,在北方式建築大量被引進成為許多官方建築或佛教寺廟的所採用,甚至曾有一段時間成為官方唯一認可的傳統建築式樣之下,臺灣許多新建的廟宇也採用這類混合式建築風格,最為常見的作法是以北方式的屋頂結構配上傳統閩南式廟宇的裝修,也有將北方式廟宇的天花、藻井裝置以及樑坊彩繪使用於裝修之上者;前者如高雄啟明堂,後者如蘆洲湧蓮寺,雖然在混合的程度上有偏重的差別,但多已無法視為單純的北方式或閩南式建築。

或由於歷史因素所致,使得臺灣在近半世紀以來成為一個來自大陸各地漢民族文化與本地在地化的漢人文化大集合之區域,除了政治力量的干預之外,各文化之間也難免有相互學習模仿的情形;因此這類混合式廟宇近代在臺灣有逐漸增多的現象,而在日積月累下,彼此之間的突兀極可能逐漸被接受而為人們所習以為常,成為另一種風格特色了。

此外,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時期,隨著日本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歐化風潮,將歐洲古典建築引進臺灣,一時之間臺灣本土出現許多「大正」風格之西式建築。寺廟建築雖然有其固執傳統風格之特色,但也不免受到這股西式建築風潮之影響,如彰化南瑤宮後殿即採取引自日本的「唐博風」式風格。然而,期間只有極少數廟宇留下明顯的西式風格單體建築,但局部結構上附加西式建築風格則顯得較為普遍,最明顯者即龍柱柱頭採取民間俗稱為「白菜頭」的西洋柱頭式樣。

 

臺灣廟宇的建築格局

漢民族的傳統建築由於喜用土木為材料,土木素材雖具有較高的可塑性,但卻不適宜建造如西方古代那樣體積龐大的單體建築,因此,在古代建築文中,即發展出由數個建築單體組合成為建築群,來表現傳統崇尚「大」的空間意識。因此,建築的格局問題也備受傳統建築的重視,也發展出屬於漢民族獨特的空間觀念與空間藝術。

臺灣傳統廟宇建築在營造過程,除了必須要遷就材料、技術、地理自然環境之外,源於傳統信仰中的風水生氣觀念所致,故也特別重視見地及其方位的選擇,即所謂建廟之前先要相地的傳統慣例;其作法多由堪輿師尋找一塊適合建廟的吉地,定出主要方位之後再由大木匠師負責設計廟宇的格局與結構。如前所述,臺灣民間傳統寺廟對於廟宇的方位、格局的重視甚於其名稱,故廟宇的方位與格局亦備受民間的注重。臺灣傳統建築的方位傳承漢文化喜採「坐北朝南」的方位,但礙於古代專制政體對於民間建築方位的限制,一般常捨棄了這種安排,而常作「坐東朝西」的方位;即便是採南北向者,也多將方位稍為偏向東或西些許,以免處犯了官方的限令;前者如鹿港龍山寺,後者如艋舺龍山寺等。

至於在廟宇的格局方面,在民間傳統觀念中,格局往往象徵著主神神格的高低,或主神信仰在信眾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早年在臺灣主神神格愈高或香火愈盛的廟宇,其建築格局往往也愈形完整而宏大。臺灣傳統廟宇的格局,過去因為歷史環境等因素大多不若大陸地區廟宇之規模宏大,而也因為遷就聚落發展的型態,產生一些在地化特色的格局,如長條形街屋式格局即是,而近代又因為快速都市化以及建築素材與技術的轉變,廟宇建築格局也有往高度上發展的趨勢,再加上空間上適應多功能之需求,大量出現彈性作法的安排,而使得這些新建廟宇建築已不能再依照傳統的格局類型加以概括。故在探討廟宇建築的格局時,仍須遷就現況的發展來看。

臺灣傳統寺廟的建築格局,依照廟宇建築組群之規模大小而言,可區分為單座式、一條龍式、街屋式、合院式、殿堂式、混合式等數種。這些大小規模不同的廟宇建築格局之間,在民間一般的認知中也有等級上的差異,概略來說,以殿堂式格局為最高的等級,其次為合院式、街屋式、一條龍式、單座式等;就另一方面而言,由於傳統建築也十分講究建築組群的縱身「進」數,愈多進的廟宇其等級也愈高。

 

單座式

單座式廟宇一般只有一座單體的建築物, 頂多在廟前加上只有柱子的拜殿(軒),這種型式的廟宇最常見的是各地供奉土地公的「福德祠」(土地廟)、供奉有應公的祠廟等。

 

一條龍式

一條龍式廟宇建築的縱深只有一進,但整體成一字形正面向左右延長的型態,各殿堂皆以左右排列方式呈現,中央為主殿、兩旁為偏殿,這類格局較為少見,如由劍潭遷建於大直雞南山麓的劍潭古寺即是這種一條龍式建築格局廟宇。

 

街屋式

所謂「街屋」也稱為「長條街屋」,閩粵一帶稱之為「竹竿厝」或「竹筒屋」,其形式為門面細長且一進進向後延伸之建築。「街屋」形式廟宇建築的形成,肇因於臨街地段地價昂貴,故將正面縮減而加長縱深,因此建於街上的廟宇也順勢成為長條街屋式,街屋式廟宇多見於臺灣開發較早的聚落(如台南、鹿港等地),如鹿港的三山國王廟、興安宮即為典型的「街屋」式建築。尤其興安宮為鹿港早期中型街屋式廟宇的典型範例,其進深約為面寬的四倍之多,因此站在廟門往內看,特別覺得深遠而神秘。

 

合院式

而所謂的「合院」,即廳堂與廂房(本省稱之為「護龍」)組成「ㄇ」、「口」、「日」及「目」等字形之建築形式,為我國漢族建築之最主要形式之一。合院式建築不但是臺灣漢人傳統民宅所最常採用的建築形式,也是早期傳統廟宇建築最常見的形式,其特徵為所有房舍之正面均朝向中庭;若就空間配置的完整性或封閉性來說,殿堂式建築其實亦屬於廣義的合院建築。而合院建築之所以成為我國漢族最主要的建築形式,除了有其自然環境背景之外,與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是息息相關的,對外成封閉的家牆,很清楚的構成「以家庭為單位」的意象;三四棟房屋圍成的合院式配置,朝向庭院的牆面又特別單薄、開敞,表現出一種向心、凝聚、聲氣相通、呼應一體的空間感,也說明了中國家庭觀念的濃厚(王鎮華1984:91)。合院有「三合院」與「四合院」之分,三合院格局多見於臺灣傳統民宅,廟宇建築多採四合院格局;但由於臺灣傳統民間信仰早年移民來台時,常將故鄉神明的神像或香火一起攜來,在未建廟之前即供奉住宅的祖廳之上,以三合院的正身當作正殿,嗣後隨著信仰的發展多在正殿前加建一座亭軒式的拜殿,成為早期廟宇的主要類型,而迄今在臺灣仍有許多這類廟宇在發展中,但大多分佈在鄉間,香火不盛,且在類型上多屬於私人創建的私廟。

閩南式四合院建築的特徵是四邊建築物圍繞一庭院,使庭院形成一個較為密閉的空間。前後橫向的建築物稱「進」,左右直向的建築物稱「護龍」(廂),小型四合院建築至少有兩進兩護龍,其佈局呈「口」字型,如鹿港地藏王廟與武廟;或是在左右兩側又各增一護龍,而使平面格局成為「皿」字形,如淡水鄞山寺、大稻埕慈聖宮。較大的格局則作三進、兩護龍而成「日」字型,如台南的祀典武廟、早期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或「目」字型如台南大天后宮。此外,也有將合院再向左右兩側擴充,也就是將三座合院左右並聯,而形成建築組群中產生許多天井的型態,使平面成為「曲」字型,而使得廟宇組群形成三條平行之中軸線配置,這種並聯式合院格局,通常使用在一座廟宇中有不同主神時,如台南三山國王廟(左祀天上聖母、右祀韓愈)。

 

殿堂式

殿堂式建築原為典型北方式廟宇建築的格局,其格局的基礎仍是合院建築平面類型,主要的廳堂居中而四周以迴廊及門屋(前殿)環繞之建築形式,其最小的組群特徵是四周建築物圍繞中央一座獨立殿堂,呈為「回」字型佈局,一般用於官建廟宇與大型佛寺建築及書院。

殿堂式廟宇建築主要是模仿中國古代的傳統「宮殿式」建築格局,通常為三殿式建築格局,且其面積、規模比起街屋式與合院式建築也都要來得大,是臺灣傳統較為考究的廟宇所最常見的建築形式。由於前後殿與兩廂(迴廊)圍繞主殿而建,因此使主殿更顯得雄偉突出,如台北、彰化與台南的孔廟與鹿港龍山寺等,都是屬於南方風格的殿堂式建築,而清末以後也有許多臺灣民間廟宇修建時將原來的合院式建築加以改建成殿堂式建築,而增加了不少廟宇格局上的氣勢,如艋舺龍山寺,但也有一些改為殿堂式格局的合院式廟宇,由於原本的中庭不夠寬敞,導致改建之後使得正殿與兩廂、前後殿之間顯得擁擠,失去了正殿獨立之後應有的堂皇之空間感受,如三峽祖師廟、鹿港天后宮即是。

 

樓閣式

臺灣光復以後,隨著民間經濟力量的提昇,許多傳統寺廟紛紛被加以重建,尤其是在六、七0年代以後,新建廟宇也日漸增加。但一方面或由於都市化發展導致理想的、寬闊的建廟地點不易尋獲,另一方面也由於近代建築素材與建築技術的轉變;故也是為了順應臺灣地狹人稠的情形,於是許多新建的廟宇在格局安排上遂多從高度上發展,混合了樓房式建築的型式,可稱為「樓閣式」,而其空間形式也成為一種多元性的彈性空間;這種混合了現代樓閣式建築格局的廟宇,已很難從上述所列舉的平面類型上加以區分,最著名者為高雄市三鳳宮、蘆洲湧蓮寺。

近二十年來,臺灣樓閣式格局廟宇有日漸增加的趨勢,甚至也有一些原為平面合院格局且具歷史的廟宇,也被改建為樓閣式的現代化建築格局;但儘管在格局上有很大的變化,廟宇格局根據中軸線(分金線)對稱安排的作法一般都還是被遵守。

 

建築單體

臺灣的廟宇建築,除了單座式、一條龍式等類型,因建築格局較為簡單談不上組群之外,街屋式、合院式、殿堂式等規模以上廟宇,其建築組群一般由數座建築單體所組合而成,即便是近代為數眾多的混合式、樓宇式廟宇,雖然遷就空間與高度的安排,而使其組群格局顯的不若其他類型廟宇清晰,但仍多能在彈性格局中兼顧傳統各殿的功能,而保持在建築中具有各殿區分的型態。這些單體樣式有山門、前殿、正殿、拜殿、偏殿、後殿、翼殿、護龍、鐘鼓樓、戲臺、金亭等。

 

山門

山門原為佛寺的大門,原稱「三門」,其意是指包括「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後因一般佛寺多建於山中,故又稱山門。山門是進入佛寺的第一道門,由此象徵進入佛國世界。山門有時可作門屋式或屋軒型式(如鹿港龍山寺),在臺灣常見者為牌樓型式(如艋舺龍山寺、南鯤鯓代天府),而許多道教廟宇、以及規模較大的民間信仰廟宇也有山門的設置。

 

前殿

一般規模不大的廟宇並無山門的設置,而是以前殿做為廟宇的大門。前殿在臺灣又稱為「三川殿」,故大門也稱為「三川門」,三川門通常有三個出入口,依古例中門平常並不開放,只有在迎神或神誕等特殊的日子才會開放,且一般信徒也禁止由中門進出,但現在除了少數廟宇之外,多數已鮮少再遵守古例。此外也有許多主神神格較高的廟宇,如供奉觀音菩薩、媽祖的廟宇,前殿則開了五個出入口,而稱為「五門」,故前殿也稱「五門殿」。前殿在一般臺灣廟宇中通常多作為門殿之用而不奉祀神明,也有兼做為戲臺,如鹿港天后宮,或作為拜殿用途者,如三峽祖師廟、台北保安宮;但在大型佛寺中,通常皆設有山門做為大門,故前殿有時也用來作為供奉天王的「天王殿」,作為守護寺廟之用,如台南開元寺、法華寺。

 

正殿

是廟宇供奉主神的主要祭祀空間,通常是廟宇組群中最大、最高的一座建築物,尤其是傳統殿堂式格局廟宇的正殿,常見於一定高度臺基之上,並在四周作成迴廊,使得殿堂看起來分外的雄偉,也經常會在前方設置一座露天的「月台」作為特別的祭祀用空間,如台北、彰化、台南的孔廟,以及艋舺龍山寺、台北保安宮即是佳例。正殿也是也是廟宇中最精華、最重要的祭祀空間,通常都佈置得莊嚴肅穆,在神龕周圍也禁止信眾進入,以示對神明的崇敬,許多重要的文物如匾聯、籤詩等,也多陳設在正殿中。

 

拜殿

拜殿又稱為拜亭,是為了祭祀的方便而加蓋的,通常是只有屋頂與梁柱而沒有牆壁的中介性質空間,在北方又稱為「軒」。在廟宇中拜殿通常只有一座,在正殿前緊接正殿(如鹿港龍山寺)或隔一小中庭而設(如台南大天后宮),專供信徒祭祀拜神用,故稱拜殿,一般廟宇中祭拜天公的「天公爐」也陳設在此。但也有多設一座的,在前殿後隔著中庭與正殿前拜殿相對,稱為「初拜殿」,而正殿前的拜殿就稱為「再拜殿」,如台南「祀典武廟」即是。

 

後殿

位於正殿後方,廟宇中的「同祀神」或「配偶神」通常都供奉在此,也有作為供奉玉皇上帝的凌霄寶殿者,或是作為供信徒「問事」的場所,一般而言供奉在後殿的神明雖然有時神格高於主神(如觀音廟中後殿供奉佛祖、王爺廟中後殿供奉玉皇上帝),但在廟宇中的重要性則較低。傳統廟宇的後殿與前殿在規模與高度上通常不如正殿,但晚清之後也有將後殿建得比正殿高出許多者,但通常是在作為供奉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時方不違反一般民間信仰的認知,如鹿港天后宮、東港東隆宮等。規模較大的廟宇在後殿之後也有再增建後廂,做為祀神或僧侶修行之地者,如台南開元寺的南山堂、北港朝天宮的聖父母殿。

 

翼殿

廟宇建築群中,位於中軸線之外的其他殿堂稱為「翼殿」,如一條龍式廟宇中間的明間做為正殿供奉主祀神,而兩旁的次間與稍間則作為翼殿,用來供奉其他的同祀神。而在合院式與殿堂式格局的廟宇中,翼殿則通常位於後殿的兩側,作為供奉同祀神或其他祭祀事物處理空間。

 

護龍

護龍在北方稱為「廂房」在孔廟中則稱為「廡」,位於廟宇的左右兩側,通常作為神職人員辦公的地點,或是供奉「同祀神」、「從祀神」的所在;也有用來供作招待來賓的「會館」之用,如淡水鄞山寺的護龍原作「汀州會館」,接待汀州鄉親住宿聚會之用。另外在許多正面寬度不夠的廟宇中,護龍部份則作成只有屋頂與柱子的迴廊,如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或是省略了迴廊而僅在牆頭置以屋頂,作成四合院護龍的感覺,如鹿港興安宮。

 

鐘鼓樓

鐘鼓原為佛寺用來早晚報時以作為僧侶作息之依據,故有「晨鐘暮鼓」之說,在民間信仰廟宇中,鐘鼓則在神明進出或迎送友廟神明時,用來敲擂助威之用。鐘鼓樓通常建於前殿與正殿之間的兩側,左鐘右鼓,但也有省略鐘鼓樓而將鐘鼓懸於寺廟兩旁的迴廊之下;傳統廟宇的鐘鼓樓通常在高度與規模上較小,但近代也有將鐘鼓樓建得特別高聳者,突出於正殿之上,如新港奉天宮,甚至將鐘鼓樓移至正面與前殿並列,而成為相當特殊的格局,如學甲慈濟宮、蘆洲湧蓮寺。

 

戲臺

戲臺的設置專供酬神時搬演曲樂戲劇之用,通常規模較大的廟宇才有固定的戲臺建築,否則只在需要演戲時方臨時在廟宇前方面對正殿搭建,戲曲演完即拆除。廟宇中固定的戲臺早期通常設置於三川殿後與正殿隔中庭相對,如鹿港龍山寺,也有不另設置而以前殿大門後的空間為戲臺的,如鹿港天后宮;晚近的戲臺則設置於廟宇門前空地上,隔前埕與正殿相對。

 

金亭

通常設於廟宇左右的一側,用來供信徒燃燒金紙之用,是信眾祭祀行為的終點。也有另設一作專供燃燒在街上拾回的「字紙」,稱之為「惜字亭」或「聖蹟亭」,如鹿港龍山寺前庭右側即有一座百年以上歷史的惜字亭。

 

附屬設施

寺廟除祭祀空間主體之外,附屬設施常見的,凡有長壽俱樂部、活動中心、藝廊(文物館)、香客大樓、圖書館等,大多是因應現代社區的休憩需求才出現的設施,如鹿港天后宮建有香客大樓,台北行天宮、保安宮建有圖書館。早期臺灣廟宇一般並未設置獨立的休憩設施,因為廟宇即是傳統聚落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幾乎關係民眾的公共事務與活動都是在廟宇空間中進行;工業社會興起之後,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廟宇為了回饋地方才有如上的附屬設施,讓廟宇有重回到成為社區生活中心的可能性。

 

小結

臺灣傳統寺廟建築之風格,承襲了中國傳統南方式建築中閩南傳統建築一系精神,但隨著三百年來的在地化發展,也呈現出本土化之特色。近代由於臺灣地區先後歷經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又受到晚近西方文化的衝擊,在文化快速變遷之下,也相當程度地影響傳統寺廟建築的風格與格局;最明顯的即是寺廟建築往高度發展,運用許多現代化建築技術與裝飾媒材,以及跳脫帝制時期對於建築形式的限制等。但寺廟建築畢竟是宗教信仰的重要硬體「載體」,故基本上許多源於信仰文化或地域習俗的傳統觀念仍多被維持,如講究廟宇方位與坐向、中軸線對稱,以及以傳統題材來裝飾等,在變遷之中自有其不變之處。除此之外,由於近代臺灣廟宇建築在格局與風格方面,也因逐漸現代化而減弱了傳統閩南式建
築幽雅、細緻等特質;這種情形雖然可以視為另一種風格之呈現,但就建築藝術而言,難免與人一種粗俗、繁縟的觀感,這亦是近代寺廟負責人值得深思之處。

 

本文作者係民俗藝術研究者、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參考書目

王鎮華 1984 中國建築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李乾朗 1979 臺灣建築史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986 臺灣的寺廟;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5 台灣傳統建築匠藝;台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

謝宗榮 2002 臺灣寺廟建築的空間藝術;臺灣工藝、第11期。

本文承李乾朗教授惠賜寶貴意見,僅此致謝。由於個人學識有限,不足或訛誤之處仍由筆者自負文責。

 

來源:互聯網(《台灣工藝》)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