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蓬仙岩清水殿

2010年02月18日的天氣,對於三明而言,堪稱酷寒。在獵獵寒風中騎著摩托車,行駛在沙縣洋溪到大洛間的山間公路上,縱有全幅武裝的防寒衣著,仍是凍得十指生疼。只是身體受凍還是小事,我們這一群玩戶外朋友,更掛心的是究竟能否尋得到一個不虛此行的去處。

一路打聽,終於得知遠離大洛鎮的大山中,有一個叫白水際的小村,可以看到冰雪景觀。摩托車隊馬不停蹄直奔前去,未近村子,遠遠就望見遠山白雪皚皚,心情頓時激動不已,眾人紛紛感歎,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冰雪了。

白水際是個居住十分集中的村子,公路兩旁,屋舍相連,大多為木結構房子,黑瓦上覆著白雪,似乎有上百戶人家。路邊的樹木、竹子都掛滿了冰棱,村子後的山上,更是覆滿了冰雪,讓我們這群身居三明難見冰雪的玩友,忘了寒冷,忙不迭地把眼前的美景攝入相機中。
賞完冰雪,聽村子裏的人說,此處往西去不遠,有個蓬仙岩,建有清水殿,香火很旺。我有些困惑,清水祖師是閩南民間信仰,怎會在閩中的大山之中,也建廟供奉。

我們將車輛停在村口,從山路步行前往。走了40分鐘左右,果然到蓬仙岩。只見山崖底部有一個天然形成的不大的岩洞,剛好夠建一進小廟宇,裏面供奉著清水祖師,蓬仙岩的名字,大概也是這麼來的,蓬仙嘛,給仙一個屋頂遮風擋雨;岩洞前面有一塊平地,又建了一座廟宇,供奉著當地信仰的三聖公。此地已屬於三元區中村的地界,不其然間,我們已完成了沙縣到三元的穿越。

看守小廟的是一對老年夫婦,見我們大過年時節進山,熱情相迎。我詢問此廟的來歷,果然建築都是新的,大約建於1980年時代,原有的老建築都毀於大火。老頭沒什麼文化,言詞確切地告訴我,這廟唐朝就有了,他們祖輩都這麼說。我知道這不可能,清水祖師是生活在宋期的人,供奉他的廟只會在宋朝以後,不可能跑到宋朝之前。

老頭說,岩洞旁有一塊舊碑,上面都有寫的。我忙尋到碑前,仔細端詳,可惜石碑剝蝕嚴重,字跡早已看不清,只在落款處,看出似乎是:大明弘治十五年立。

弘治是明朝的第九任皇帝,弘治十五年即西元1502年。也就是說,蓬仙岩清水殿的歷史最少也有500年了。

我留意了岩洞四周,除了那塊古碑外,崖壁上居然沒有一處摩崖石刻。據此可以推測,這座偏居深山中的清水殿,幾百年來,來此的大概都是周圍村落的山民,信仰輻射圈相當窄,若是有什麼文人墨客來此一遊,至少也會在崖壁上留幾個大字吧。

老頭還告訴我當地的傳說:此岩洞原來是本地的三聖公所住,有一天清水祖師在附近看到這裏的風水很不錯,就住在岩洞裏不走了。地主三聖公當然就不幹了,於是兩人就在蓬仙岩鬥法,結果清水祖師法術高,三聖公落敗。有趣的是,三聖公並沒有落慌而逃,兩人居然坐下來和平協商,達成協定如下:清水祖師居岩洞,三聖公在居岩洞前空地另建一廟,今後鄉人來供奉,葷食三聖公吃,素食清水祖師享用……

我聽得又糊塗又好笑,這個故事從何而來!

據學界考證,清水祖師於北宋年間出生在閩南永春縣,自幼出家為僧,生前事蹟主要在安溪縣一帶,不大可能跑到閩中的深山老林中,在三元和沙縣交界處,和地主三聖公搶地盤吧。
我猜測,此處清水祖師的信仰,可能是歷史上閩南的移民,帶到這個閩中小村落的。至於上述傳說的由來,肯定是不可考了。

遊完蓬仙岩,我們這次戶外活動算是不虛此行,既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雪景,又聽到了有趣的傳說,正合一句:人文景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