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文共賞 »

楹聯叢話全編

作者: 清 梁章钜 梁恭臣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28日

楹聯叢話全編

清 梁章钜 梁恭臣 著

據錢氏藏書 錢氏藏書雖富 然多偽體字 於版本之考 無甚價值 今為譯為正體字

茝鄰先生,八閩碩儒,吐納經範,無書不讀,有美必彰。曩者提刑山左,手輯唐五代以前名論,先之以聖賢遺訓之在諸經外者,為《古格言》十二卷。昌既受而讀之矣。閱十年而繼李善撰《文選旁證》四十六卷,博綜審諦於唐宋元明以來卅七家之言,以訂晉府、汲古之誤,而集是書之大成。美哉富矣!近復讀公二集,一為《退庵詩存》,推本倫紀,鑒別金石;逢源於經籍,殫精於時務,詩也而政教寓焉;一為《退庵隨筆》,則數十年拳拳於庭訓師傳,因時隨地,藉束身心,期諸實用。自謂無關乎著作,而學殖躬行,經史諸子、官常家禮、文事武功,蓋靡有弗備者。比年為吾粵采風陳詩,徵文考獻,將有“三管英靈”之集。而公暇搜羅,孳孳未已,乃復以所輯楹帖見示,諏遍八方,稿凡三易,每聯輒手敘其所緣起,附以品題,判若列眉,瞭若指掌。夫道體之罔弗該也,文字之罔弗喻也;語其壯則鯤海鵬霄,語其細則蚊睫蝸角。須彌自成其高也,芥子不隘於納也。楹帖肇自宋、元,於斯為盛。片辭數語,著墨無多,而蔚然薈萃之餘,足使忠孝廉節之悃,百世常新;廟堂瑰瑋之觀,千里如見。可箴可銘,不殊負笈趨庭也;紀勝紀地,何啻梯山航海也。詼諧亦寓勸懲,欣戚胥關名教。草茅昧於掌故者,如探石室之司矣;膾炙遍於士林者,可作家珍之數矣。一為創局,頓成巨觀。惟公以蓬山耆宿入直樞垣,揚歷大邦,疊膺重寄,雖官書林立,而幾案塵清。偶當詩缽文壇,輒復露垂泉湧。茲則秉節全圻,總宏綱而理庶政,猶是思艱圖易,舉重若輕。雍容乎禮法之場,翔泳乎文藝之圃。燭武所謂智深勇沈,穎賓所稱神止氣定者,非歟!故於前所著諸集,見公之綜貫百氏,取精用宏,而於斯集有以見公心源治法,以整以暇為天授,非人力所能及也。道光二十年庚子春正月,陳繼昌謹序。

楹聯之興,肇於五代之桃符。孟蜀“餘慶”“長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蓋自宋人始,而見於載籍者寥寥。然如蘇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語,尚有存者,則大賢無不措意於此矣。元明以後,作者漸夥,而傳者甚稀,良由無薈萃成書者,任其零落淹沈,殊可慨惜!我朝聖學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廟宇之間,各有禦聯懸掛。恭值翠華臨蒞,輒荷辰題;寵錫臣工,屢承吉語。天章稠疊,不啻雲爛星敶。海內翕然向風,亦莫不緝頌剬詩,和聲鳴盛。楹聯之制,殆無有美富於此時者。伏思列朝聖藻,如日月之經天,自有金匱石室之司,非私家所宜撰輯。而名公巨卿,鴻儒碩士,品題投贈,渙衍環區,若非輯成一書,恐時過境遷,遂不無碎璧零璣之憾。竊謂劉勰《文心》,實文話所托始;鐘嶸《詩品》,為詩話之先聲。而宋王銍之《四六話》,謝伋之《四六談麈》,國朝毛奇齡之《詞話》,徐釚之《詞苑叢談》,部列區分,無體不備,遂為任彥昇《文章緣起》之所未賅。何獨於楹聯而寂寥罔述!因不揣固陋,創為斯編。博訪遐搜,參以舊所聞見,或有偽體,必加別裁。郵筒遍於四方,討源旁及雜說,約略條其義類,次其後先。第一曰故事,第二曰應制,第三、第四曰廟祀,第五曰廨宇,第六、第七曰勝跡,第八曰格言,第九曰佳話,第十曰挽詞,第十一曰集句,附以集字,第十二曰雜綴,附以諧語,分為十門,都為十二卷。非敢謂盡之,而關涉掌故,膾炙藝林之作,則已十得六七,粲然可觀。方之禁編,似稍擴其成規;比諸句圖,亦別開生面雲爾。道光庚子立春日,福州梁章钜撰於桂林撫署之懷清堂。

 

《楹聯續話》

《楹聯叢話》之輯,始於桂林節署。閱二年而稿成。時遠近知好以佳聯錄示者猶紛至踏來,因前書已剞劂過半,無由潺入,姑存篋衍而已。辛醜仲春,防堵梧江,未遑從事鉛槧。夏初,奉量移蘇撫之命,由湘江放荊江,順流以達吳中。甫受事即提兵海上,勞勞軍事者四閱月。旋以病作,乞假解組,養痾邗上者又四閱月。復緣海氛孔棘,倉猝南奔,從干戈擾攘中飛渡錢江,甫得卸裝南浦。合計兩年來往返奔波不下八千里。流連勝地,邂逅名流,所見所聞,輒有裨益。因復條舉而件系之,仍依前編分門之例,編成四卷,題為《楹聯續話》,遂付梓人。憶在桂林時,每得一聯,輒與陳蓮史、餘小霞、陳海霞、桂舫諸君子賞析之。付梓時,又得小霞專任校字之役,故成書不覺其難。撫今思昔,時異境遷,老病日增,徒形兀兀。蓋不禁感慨系之也。道光癸卯夏至節,福州梁章钜撰於浦城池上草堂。

 

《楹聯三話》

餘前撰《楹聯叢話》十二卷,授梓于桂林。旋成《續話》四卷,授梓於浦城。年來各省皆有翻刻本,客有從餘索取者,或向書坊轉購以應之。去歲至揚州,同人又有錄示若干條。鉛槧之余,燕談之頃,亦間有新得,皆隨時條舉而件系之。本擬附諸《浪跡叢談》之末。今夏至杭州,以示張仲甫中翰,則勸餘仍別為書,並力任搜訪之勤以附益之。今冬就養東甌,應酬稀簡,遂以暇剬緝成卷。雖不能如前此之部居井井,然述舊事於簡端,次之以祠廟,又次之以廨宇,又次之以名勝,又次之以贈答,又次之以壽聯、挽聯、集句、集字,而以雜記、諧謔終焉,則依然前刻之例也。既覆視之,往跡新聞,逸言瑣記,亦復斐然可觀。遂題為《楹聯三話》。先以稿寄杭州,俾仲甫快讀之。仲甫喜綱羅舊聞,勤勤懇懇,或更有所裨益擴充之,又何必不為《四話》之嚆矢乎!道光丁未嘉平,福州七十三叟梁章矩撰於東甌郡署之戲彩亭。

 

巧對錄

餘輯《楹聯叢話》,多由朋好錄貽,而巧儷駢詞,亦往往相連而及。餘謂是對也,非聯也。語雖通而體自判,因別載而存之篋。衍積久裒,因複搜取說部諸書及前後所記憶,匯次成帙。昔宋人詩話,喜言巧對,然不過數聯而已。其專以對語成書者,始于隋杜公瞻之《編珠》。今其書已不存。明楊升庵所作之《謝華啟秀》,人人皆知其書。唯中多偏枯割裂,又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不免為通人所譏。茲編雖亦草草而成,都無體例,而每條皆從原書錄出,所采對語,配隸悉能勻稱,斐然可觀。唯限於見聞,殊慚漏略。客有見而喜之者曰:“書雖不多,而甚可啟發文心,旁資談助,不可不公諸同好。”因稍加厘訂,付之梓人。尚望博雅君子,廣為錄寄。則又可編輯成書,比諸《楹聯》之有《續話》雲爾。

道光己酉仲夏之月 退庵居士撰于南浦寓齋

 

作者簡介

梁章钜 梁恭辰

清代楹聯大師梁章钜(1775~1849年),字臣林,號退庵,祖籍長樂,後遷居福州。清嘉慶年間進士,官至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是一位政績突出、深受百姓擁戴的官員。他是林則徐的好友、堅定的抗英禁煙派人物。他在廣西巡撫任上,曾奏請摘去禁煙不力的梧州知府劉錫元的頂帶,憤怒地責令劉去抓拿大宗的煙販以贖過失,表現了他禁煙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張。在他護理江蘇巡撫期間,江淮患水災,每天有萬余災民沿江聚集蘇南,他賑災民、修水利,表現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當他因病辭官居福州黃巷黃樓時,他以文化的詩心畫意修葺黃樓,在花廳裏增添了亭台樓榭假山魚池。至今保留在假山上的半邊亭,其造型之奇妙、構件之精美,依然為古建築行家們所稱道。在黃樓,梁章钜與福州文人的詩會唱和曾輯成冊。他一生共著詩文近70種。林則徐說:在官場上的人,著作沒人比章钜更豐富了。

梁章钜身書香門第,平生手不釋卷。他編著的《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巧對錄》等系列著作,創立聯話文體,保存歷代資料,首建分類體系,開我國楹聯史之先河。《楹聯叢話》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楹聯的著作,在我國楹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楹聯叢話》共十二卷,分別為故事,應制、廟祀、廨宇、勝跡、格言、佳話、挽詞、集句集字、雜綴、諧語等,收入聯話 600餘則。在廣西巡撫兼署學政任上時,梁章钜花兩年公餘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此後,遠近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先後寄來不少對聯佳作,遂又著手編撰《楹聯續話》。此書一出,各省紛紛翻刻出版。梁章钜本想把《續活》之後收集的聯話附到筆記《浪跡叢談》裏去,做個交代,不再編聯話了。但在友人的鼓勵支持下,他又收集資料,編出了《楹聯三話》。這時他已73歲了,還想繼續出《四話》、《五話》。但兩年後,這位楹聯大師就逝世了。他的兒子梁恭辰曾隨父遊學二十年,官至溫州知府,後繼承父業,編撰了《楹聯四話》和《巧對續錄》。

梁章钜一生顯要,著作等身。他精於對聯創作,有數十副題署、酬贈、慶挽聯傳世。如湖北江陵官署題聯“政惟求於民便,事皆可與人言”;蘭州五泉山楹聯:“佛地本無邊,看排闥層層,紫塞千峰平檻立;清泉不能濁,笑出山滾滾,黃河九曲抱城來”;贈林則徐聯;“帝倚以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蘇州滄浪亭集句聯:“清風明月本無價(歐陽修),近水遙山皆有情(蘇舜欽)”等,皆蘊意深遠,膾炙人口。

梁章钜還擅於作詩,精于鑒別金石書畫,勤於筆記,長於考訂史料。這些方面較著名的著述有《退庵詩存》、《退庵隨筆》、《浪跡叢談》、《文選旁證》等。他七十壽辰時,好友王淑蘭撰聯祝賀:

“二十舉鄉,三十登第,四十還朝,五十出守,六十開府,七十歸田,須知此後逍遙,一代福人多暇日;

簡如《格言》,詳如《隨筆》,博如《旁證》,精如《選》學,巧如《聯話》,高如詩集,略數平生著述,千秋大業擅名山。”

此聯概述了梁章钜的一生著述和功業。

 

Copyright©2006 - 2016 lb.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鄉林柄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