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文共賞 »

楹聯叢話全編

作者: 清 梁章钜 梁恭臣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28日

楹聯叢話 卷五 廨宇

內閣漢票簽處有舊聯云:

 “天下文章莫大處;

  龍門聲價最高時。”

為諸城劉文正公所書。道光二年毀於火,後陳荔峰閣學嵩慶重書,懸於圓明園直廬。

翰林院署有聯云:

 “儀鳳祥麟遊集盛;

  金書玉字職司勤。”

為何義門學士所書。

禮部儀制司堂聯云:

 “在官言官,議事以制;

  隆禮由禮,慎乃攸司。”

集經語頗渾成,然微嫌“議事”與“慎乃”作對,虛實字尚不甚勻稱也。

程春廬同文在兵部職方司最久,公正為同署所推,有聯云:

 “有備師幹,駕馭當資軍紀肅;

  不苛公過,權衡常惜將才難。”

可以知其風旨矣。

兵部漢本房事繁而職要,與他部本房迥殊。淩虛臺銓聯云:

 “為機務總其成,按日具題,子細上塵乙覽;

  與戎曹分厥任,經年繕寫,辛勤下協寅恭。”

又兵部署中關帝廟聯云:

 “九伐威名襄夏政;

  千秋正統凜春王。”

上句移他處不得,下句以“春王”對“夏政”,亦巧而新。

《藤陰雜記》云:“彰儀門外普濟堂,順天府設以養孤獨者,今餞行者於此茶話,堂聯為姚端恪公文然題,云:‘但覺眼前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

奉天為陪都重地,並設五部,特缺天官耳。戶部大堂聯云:

 “典領三司,會合東都儲國用;

  勤修六府,循行南畝贍民生。”

兵部聯云:

 “帝語如聞,惕厲官常臨北極;

  天威可畏,嚴明軍政肅中樞。”

刑部聯云:

 “體欽恤以明刑,秋肅春溫惟國法;

  秉端平而弼教,青天白日見臣心。”

奉天府丞一職,實兼提督學政,故歷任悉系儒臣。吾閩陳德泉先生治滋任此最久,題大堂聯云:

 “地重邠歧,禮樂務還醇厚;

  學宗鄒魯,文章須探本原。”

李滄雲楘聯云:

 “化衍西岐,佐治仰參儒雅;

  風清東海,掄才蔚起人文。”

余叔太常公諱上國聯云:

 “勉力為之,正人心,厚風俗,實惟根本;

  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訓迪,勿懈功夫。”

蓋隱括歷次奏折中朱批天語,以為敬謹服膺也。

彭寶臣浚視奉天學最有名,其去也,滿漢士紳撰聯送之,云:

 “名魁天下,化振陪都,本壽考作人,真教玉樹琪花,陸離珊網;

  兩度來遊,一塵不染,藉文章造福,佇看蘭芽桂蕊,次第瑤階。”

奉天城中有沈陽書院,蔣丹林祥墀聯云:

 “地近聖居,洙泗宮墻瞻數仞;

  基開王跡,鎬豐鐘鼓振千年。”

涿州距京師百里,凡由燕薊南行者,由此分東西兩路。城樓有聯云:

 “日邊沖要無雙地;

  天下繁難第一州。”

曲阜衍聖公府大門聯云: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偕天下老,文章禮樂聖人家。”

此前明李文正公東陽所題也。近有成哲親王贈聯云:

 “爵列三公榮袞黻;

  身通六藝紹箕裘。”

畢秋帆尚書沅贈聯云:

 “恩紀金魚,永鎮東山棨戟;

  祥征玉燕,常綿北海簪纓。”

又承恩公恭大宗伯恭阿拉贈衍聖公聯云:

 “守道不移金鼎重;

  居身常抱玉壺清。”

聞是謝薌泉侍禦振定所擬。又劉雲房師視學山左時題聯云:

 “到此都稱香案吏;

  及時多種杏壇花。”

紀文達師筆記云:昔李又聃先生言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遺卷,訴於文昌祠,夢神語曰:“爾讀書半生,尚不知窮達有命乎?”嘗侍先姚安公,偶述是事,姚安公怫然曰:“又聃應舉之士,傳此語則可;汝輩手掌文衡,傳此語則不可。聚奎堂柱有熊孝感相國題聯曰:

 ‘赫赫科條,袖裏常存惟白簡;

  明明案牘,簾前何處有朱衣。’

汝未之見乎?”

彭文勤公視學浙江,撰署聯云: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

  國家期得士,桃李無言。”

蓋學署儀門外遍植桃李,有牌樓題曰“桃李門”。今門額猶存,而聯則久失之。

吾閩汀州試院後有參天古柏,歲久通靈,歷任學使者皆致祭。紀文達師下車之始,亦循故事,瓣香甫薦,見有緋袍執笏神,隱隱樹表,因題一聯云:

 “參天黛色長如此;

  點首朱衣或是君。”

紀文達師曰:余督學福建時,署中有筆捧樓,以左右挾雙塔也。使者居下層,其上層則復壁曲折,非正午不甚睹物,遂為山魈所據。憶杜老“山精白日藏”句,悟鬼魅多避明而就晦,因盡撤墻垣,使四面明窗洞啟,三山翠靄,宛在目前。題額曰“浮青閣”,題聯曰:

 “地迥不遮雙眼闊;

  窗虛只許萬峰窺。”

自是山魈遷於署東南隅之會經堂矣。

桂林陳文恭公撫湘時,有題貢院堂聯云:

 “矮屋靜無嘩,聽食葉蠶聲,敢忘當年辛苦;

  文星光有耀,看淩雲驥足,相期他日勛名。”

又有明遠樓一聯云:

 “矩令霜嚴,看多士俯仰低回,群囂盡息;

  襟期月朗,喜此邦江山人物,一覽無遺。”

相傳為李笠翁所作。吾閩貢院有一聯云:

 “場列東西,兩道文光齊射斗;

  簾分內外,一毫關節不通風。”

江南貢院聯亦同此。余監臨桂林鄉試,亦錄此聯於門屏之間。或云是黃莘田先生任所制也。

京師貢院明遠樓上有七言對聯云:

 “夜半文光射北斗;

  朝來爽氣挹西山。”

此雅切京師,若移置他省,便不見佳。不知何人所撰,字則王覺斯所作也。

呂新吾先生坤陳臬中州時,有城門四聯。東延和門云:

 “青帝布陽春,郁郁蔥蔥,生氣溢沙隨之外;

  黃堂流德澤,融融液液,太和在梁苑之西。”

南文明門云:

 “萬丈文光,北射斗牛躡魁柄;

  三星物采,東聯箕尾上臺躔。”

西寶成門云:

 “萬寶告成,合耕夫織婦,白叟黃童,年年歌大有;

  五征來備,看東舍西鄰,南村北疃,處處樂同人。”

北鐘祥門云:

 “洪濤來萬里恩波,遠抱崇墉浮瑞靄;

  元女註千年聖水,潛滋環海護生靈。”

見《呻吟語•治道門》後。

衙署廳齋楹帖,有可當官箴者。如云:

 “當官期於物有濟;

  凡事求其心所安。”

 “吏民莫作官長看;

  法律要與詩書通。”

汪龍莊輝祖自題云:

 “官名父母須慈愛;

  家有兒孫望久長。”

袁簡齋自題云:

 “獄貴得情寧結早;

  判防多誤每刑輕。”

浙江藩署聯云:

 “權衡江海,司牧名邦,時時思裕國澤民,何暇論湖光山色;

  黜陟幽明,承宣庶績,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須持茹檗嘗冰。”

余在江蘇藩署,亦有一聯云:

 “爽氣挹天平,國計民生如此象;

  雄藩稱地戶,湖光江色照余心。”

撫桂林時,東偏有懷清堂,為百文敏公題扁。余配以聯云:

 “懷哉惟清,既到此間須刻鵠;

  勤將補拙,敢云余暇可驂鸞。”

 “名場似弈無同局;

  吏道如詩有別裁。”

亦署齋聯,卻有別致。余小霞曰:“記得是無錫顧奎光句。”

張南山以名進士觀政楚北,令黃梅時作大堂楹帖,云:

 “催科不免追呼,願百姓早完國課;

  省事無如忍耐,勸眾人莫到公堂。”

仁人之言,藹如也。

聞阮芸臺先生言,視學山東時,見臬署一對聯,極切而佳,句云:

 “晏嬰齊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

  孔子魯司寇,無訟當為百世師。”

忘卻作者姓名,余陳臬時,遍覓此聯不得。蘇鰲石廷玉繼至,乃為刊榜於二堂,並跋所聞緣起云。

成果亭成格撫粵東,題廳事聯云:

 “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產;

  軒窗四壁,可無廣廈萬間心。”

阮芸臺先生題江西藩署大門聯云:

 “庚匡千里開生面;

  章貢雙流照此心。”

浙江溫處道署後有且園,是前官高韋之司寇其佩所辟。池榭清幽,花石秀野,司寇居而樂之,因以“且園”自號。粵東陳觀樓先生昌齊題聯云:

 “隨意觀風草;

  無心狎海鷗。”

亦自含毫藐然。

州縣署楹帖最多,非諛詞,即俚語。記得一聯云:

 “四野桑麻,不羨河陽花作縣;

  一腔冰雪,偏教寒谷黍知春。”

語獨蘊藉,此為頌不忘規。

常州府署中有竹樓一所,某太守題聯云:

 “未知明年在何處;

  不可一日無此君。”

集句天成,且的是官齋中語。

成蘭生世瑄守杭州時,廳事聯云:

 “湖山在目,玉局曾來,又七百年於茲矣;

  冰雪為心,金科勿擾,斯二千石之職歟。”

伊墨卿先生秉綬守惠州,倡建豐湖書院,並重修永福寺、準提閣、元妙觀,皆左近勝跡也。宋茝灣湘紀以聯云:

 “萬間廣廈庇來新,問秀才老屋深燈,他日幾逢賢太守;

  百頃平湖遊者眾,看後學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又聯云:

 “關心一郡衣冠,在諸公鼛鼓三年,敢言勞苦;

  回首十弓榛莽,見多土琴書四壁,得忘由來。”

自註云:“此室為書院庀工處也,謹書其事。”又永福寺聯云:

 “往來資白業;

  談笑出紅塵。”

又準提閣聯云:

 “文字有神揭星漢;

  聖賢以道證人天。”

又元妙觀聯云:

 “此湖此水不深淺;

  放鶴招鶴成古今。”

又豐湖書院二門聯云:

 “人文古鄒魯;

  山水小蓬瀛。”

又三堂聯云:

 “從來此地比洙沂,況拓開近水天光,四面春宜風浴;

  自後何人更蘇翟,只認取前峰燈火,千秋名共湖山。”

伊墨卿先生在惠州,有惠政。嘗自題郡署大門云:

 “天凜旦明,尚無慚於爾室;

  地名循惠,用顧畏乎民巖。”

又題署中廳事云:

 “合惠循為一州,江山並美;

  種竹梅成三友,心跡雙清。”

又題永福寺云:

 “雲鶴有奇翼;

  瑤草無塵根。”

又題陳文惠公堯佐祠云:

 “沒世不忘真宰相;

  荒亭猶屬舊詩人。”

按宋相國陳文惠公前守循州時,於署東建野吏亭,後人即於亭旁立公祠,歲時祀焉。

楊硯芬希銓守惠州,集禊帖字,題永福寺云:

 “永世有因,大悲觀自在;

  諸天無相,極樂仰文殊。”

又題元妙觀云:

 “蘭宇既清,竹林亦靜;

  諸天不老,大地長春。”

惠州東坡亭有嵇二泉承誌題聯云:

 “忠愛著朝端,即蜑雨蠻煙,魂夢仍依北闕;

  文章行海外,想賦詩飲酒,勾留又在西湖。”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重建陽明書院。又辟西邕書院,飭所屬各建勸農亭,百廢俱修,均自撰楹聯紀之。都人士集刊《榕園楹帖》一本。榕園者,即都轉公餘讀書處也。今摘錄其佳者如左。講堂聯云:

 “率土盡同文,願此邦易俗移風,欲使偏陬如上國;

  登堂能講學,與多士敦詩說禮,須知太守本書生。”

實學齋集句云: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實用齋云: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道古軒集句云:

 “居近識遠,處今知古;

  研經賞理,敷文奏懷。”

修誌亭集句云:

 “清坐使人無俗氣;

  讀書何計策新功。”

山谷、劍南藏書樓集句云:

 “蓄得奇書且勤讀;

  忽逢佳士喜同遊。”

劍南、山谷船齋云:

 “池邊小屋低於艇;

  江上青山峭似詩。”

嵐漪詩屋集宋句云:

 “能令水石常在眼;

  任有閑忙不負詩。”

玉帶橋集《詩品》云:

 “畫橋碧陰,明漪絕底;

  綠杉野屋,好風相從。”

修禊亭集宋句云:

 “聊開禊席臨流水;

  又與風光作主人。”

竹所集句云:

 “別開小徑連松路;

  忽有朱欄出竹間。”

王半山、劉後村詩嶼集句云:

 “樓臺四望煙雲合;

  草木一溪文字香。”

秦少遊、林景熙明禮軒集句云:

 “有威可畏,有儀可象;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學文堂集劍南句云:

 “文能換骨余無法,

  學到尋源自不疑。”

種桂堂云:

 “聞木樨香,何隱乎爾;

  知菜根味,無求於人。”

惠泉義學云:

 “造物遍生才,直與杭人多惠比;

  聖功先養正,果逢山下出泉蒙。”

南城鐘鼓樓集宋句云:

 “句裏江山隨指顧;

  城南鐘鼓鬥清新。”

西邕書院正學堂云:

 “儒館辟邊城,漸戶多弦誦,士勵廉隅,快養人材為世用;

  郡齋鄰講院,喜公暇論經,夜深聞讀,不忘書味似兒時。”

王文成公祠云:

 “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將;

  十五卷共尊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願士希賢。”

紫翠樓云:

 “頓看平地樓臺起;

  忽送千峰紫翠來。”

豐農亭云:

 “載酒遍催耕,願無忘兩字豐農,為政先勞原自近;

  索綯仍合力,正難得一家和氣,力田孝弟本同科。”

黃山谷祠云:

 “直道莫能容,卻聽雨登樓,薄醉平生無此快;

  大名長不死,慕落星結屋,論詩異代久相師。”

武緣縣小陸墟新修宣讀聖諭亭云:

 “聖訓敷言,知道在倫常,業先耕讀;

  民勞思善,願人勤守隘,俗革歌墟。”

又馱崆等村勸農亭云:

 “加意減租徭,十二村中,爾宅爾田,保汝兒孫常足食;

  赴功煩版築,三百里外,某山某水,守吾條約即良民。”

又林村勸農亭云:

 “雍睦八家,同能服先疇,頗有鄉風安古處;

  畬菑三歲,始永除後患,斷無地角累升科。”

賓州勸農亭云:

 “萬二千家為鄉,看水田再熟,血路交流,到處爭留吾所憩;

  三百六旬成歲,憶春晚觀風,秋晴喜雨,連年頻與爾相親。”

上林縣勸農亭云:

 “地利極膏腴,十萬山近繞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歲稔;

  邊情須體察,三百里親來行縣,到處得興農課士,問俗觀風。”

賓州新設瑯琊義學云:

 “地稱齊魯遺風,向四覽尋源,略仿古時州有序;

  我勸師儒設教,視三年敬業,要求初學德之門。”

田州土州新設文同義學云:

 “合十九司傜峒人民,至今已同軌同倫,新學頓殊椎結俗;

  通一萬里象婿文字,到處有佩觿佩韘,邊城能識諭蒙書。”

杭州西湖之敷文書院有朱竹垞先生集句,聯云:

 “入則孝,出則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後學;

  頌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

崇文書院中新建仰山樓,胡書農學士集句,聯云:

 “閉戶自精,雲無心以出岫;

  登高能賦,文異水而湧泉。”

奉新縣馮川書院有吳邑侯鳴鳳聯云:

 “今科又掄元,願諸生莫存第二人想;

  每月來課士,即此地可作試三場觀。”

按各直省解額甚寬,又豈能人人不作第二人想;此聯雖佳,出語究於理未足也。

廣州城中學海堂為阮芸臺先生所建,以比浙中之詁經精舍。先生自題一聯云:

 “公羊傳經,司馬記史;

  白虎德論,雕龍文心。”

鄧嶰筠督部廷楨集《繹山碑》字壹一聯云:

 “繹史誦經,思在古昔;

  登高望遠,顯於今時。”

白小山學使镕聯云:

 “智水仁山,在此堂宇;

  經神學海,發為文章。”

又成果亭撫部聯云:

 “學貫九流,匯此地人文法海;

  秀開百粵,看群賢事業名山。”

聞亦白所制也。

廣東省城粵秀書院亦人文萃集之區,道光年間,有盧生同伯、桂生文耀,同肄業其中。陳厚甫山長鐘麟最器重之。為集句一聯曰:

 “盧橘夏熟;

  桂樹冬榮。”

可謂天然湊泊,未幾二生並捷南宮矣。

雲南府之五華書院有尹楚珍先生壯圖聯云:

 “魚躍鳶飛,活潑潑地;

  日華雲爛,糾縵縵天。”

吾閩福州府之鰲峰書院,有林青圃先生枝春聯云:

 “坐里門內夕而朝,教不忘就爾事;

  習君子言尊以遍,學莫便近其人。”

近年吳荷屋方伯榮光新建鳳池書院,聯云:

 “皇國需才,看鳳翥鸞翔,天下士各憑造就;

  仙瀛有路,佇風騫浪吸,眼中人休便徘徊。”

又孫平叔宮保聯云:

 “池浴文禽,從羅含夢裏飛來,覽德苑林翔吉羽;

  岡鳴翙鳳,向劉勰筆端拈出,遷喬阿閣聽和聲。”

廣東雷瓊道駐紮瓊山縣,其大堂楹聯暗藏瓊州全府州縣名色,組織頗自然,句云:

 “定安全之策,坐鎮瓊山,開樂會以會同官,統府州縣群僚,獨臨高位;

  澄邁往之懷,清揚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萬儋崖諸色,共感恩波。”

瓊州凡領十三屬,為瓊山、澄邁、定安、文昌、儋州、昌化、會同、樂會、臨高、萬州、陵水、崖州、感恩也。

李蘭卿率所屬十二土司,同建陽明書院,自兼掌教,分十齋二十六軒,而皆統於“實學”、“實用”二齋。葉筠潭紹本題聯云:

 “心學揭良知,憶當年息馬投戈,頓化遐陬成泮璧;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橫經鼓篋,共歌樂職布中和。”

又別建西邕書院,以課合郡童生。筠潭題聯云:

 “賀水溯遺封,八千里遠隸邊庭,文軫至今通桂管;

  臺山留講席,二百年久陶元化,禮堂終古衍薪傳。”

有題宗祠楹聯云:“小宗人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讓,利勿交征,仁義而已矣,孝弟而已矣;大祭歲惟一舉,極展誠抒敬,不過信宿,孚可用礿,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鐘鼓云乎哉。”情文兼到,頗能動人。

江右安福李氏祖祠,舊傳木刻楹帖對語云:“經傳道德五千言”出語久佚,莫能復屬。吳舫翁偶過其地,李氏乞撰出語,舫翁即於馬上答云:“臚唱兒孫三百輩。”蓋唐時曾放宗人榜三百人也。

余小霞以詩人沈滯粵西末僚,亦工作聯語。近年桂林府重修廨署,興靜山太守興仁將中外楹聯全行更換,粲然一新,多出小霞之手。如頭門云:

 “桂管古稱雄,聲教由來先列郡;

  文衣今向化,撫綏何以控諸蠻。”

儀門云:

 “此是公門,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無私謁,盟心只凜一條冰。”

大堂云:

 “領郡愧難勝,願閭閻俗變飲羊,人除害馬;

  同舟須共濟,與僚采政期馴稚,節勵懸魚。”

廳事云:

 “昔有龔黃,千古名傳循吏去;

  賢如顏范,一麾我步後塵來。”

得月樓云:

 “簿領有餘閑,退食聊為容膝地;

  簪纓多俊侶,清談俱是素心人。”

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時,自制署聯云:

 “與百姓有緣,纔來此地;

  期寸心無愧,不鄙斯民。”

嘗再任大灘司巡檢,題堂楹云:

 “八載重來,民情愛我如當日;

  一枝仍借,山色迎人似舊時。”

又嘗撰桂林陳文恭公祠堂聯云:

 “節制鄉邦,桑梓至今稱百姓;

  贊襄綸閣,簪纓繼起有三元。”

蓋公以粵西人總制兩粵。又其元孫蓮史方伯繼昌登嘉慶庚辰科三元,皆曠世榮遇也。

毗陵周伯恬儀偉先世豐於財,辟盟鷗館,結客極盛;家落,旋售去。龔定庵鞏祚來遊,留一聯云:

“別館署盟鷗,列兩行玉佩珠簾,幻出空中樓閣;

  新巢容社燕,約幾個晨星舊雨,來尋夢裏家山。”

京師福州會館之燕譽堂有舊聯云:

 “萬里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前明福清葉文忠公所撰。余於嘉慶丙子,與同郡諸君子又創構福州新館,在虎坊橋之東,規制愈寬,人文愈盛。同郡諸君子合撰楹帖,益蔚為巨觀。今錄其佳者如左。云:

 “海嶠星從天上聚;長安春占日南多。”

又云:

 “浴海煙開鰲背月;看花人步鳳城霞。”

又云:

 “鳳窟麟洲通禦氣;黃蕉丹荔憶鄉風。”

又云:

 “冠蓋仍循鄉飲序;笙歌先醉社公觴。”

又云:

 “室因新拓來今雨;人比分躔聚德星。”

又云:

 “朱櫻紅杏開新宴;丹荔黃橙話故鄉。”

又云:

 “三山佳氣瞻鰲背;九陌香塵駐馬蹄。”

又云:

 “看花卻趁春三月;視草同依尺五天。”

又云:

 “家園魚筍評鄉味;人海鶯花洽古春。”

又云:

 “珂裏雲開三島麗;金壺花發九衢春。”

又云:

 “竹箭聲華當代選;梅花消息故人來。”

又云:

 “佳日春秋來鶴蓋;深宵吟誦似鰲峰。”

又集句云:

 “同人於門,群賢畢至;適子之館,吉事有祥。”

福州會館,每歲元宵,煙火之盛,甲於宣南。蓋自國初以來,相承不斷,其事最著,為他郡所無。西城官民士女來觀者,喧闐街巷,直徹夜分;本館人則飲燕盡歡,都忘其為他鄉異客矣。所制燈聯,合前後眾手為之,皆流麗可喜,傳誦於時。今亦錄其佳者,如云:

 “撒荔須分海東樹;看花都向日南坊。”

又云:

 “百五春歸三五月;九重天散萬重花。”

又云:

 “玉京風月原無價;銀闕樓臺共此春。”

又云:

 “寶燭看龍銜,萬戶笙歌無禁夜;

  香塵隨馬度,九衢煙月太平人。”

又云:

 “列樹燦銀花,璧月珠星,迸作九天麗藻;

  首時調玉燭,南油西漆,蔚成五夜祥雲。”

又云:

 “社火憶鄉風,海駕鰲山,萬盞燈球爭買夜;

  粉團仍密宴,風和鶴焰,三更春箭正傳觴。”

又云:

 “此地笙歌,恰當韋曲城南,去天尺五;

  吾儕觴詠,猶是越王臺畔,明月三分。”

又云:

 “碧海無波,總買來蕭鼓千場,魚龍百戲;

  金臺不夜,看裝出琉璃世界,錦繡天街。”

京師吳江會館,陸朗夫耀所建。題聯云:

 “來看上苑鶯花,今日幸同良會;

  記省松陵文獻,他年得似何人。”

京中鄉祠以浙紹為最著,祠中聯云:

 “鑒湖八百里,望氣遙來,書入帝城雲物;

  君子六千人,聞風興起,勖成王國賢材。”

又戲臺一聯云:

 “地當韋杜城南,鼓吹休明,共效謳歌來日下;

  人在枌榆社裏,風流裙屐,恍攜絲竹到山陰。”

揚州郡署戲臺聯云:

 “數點梅花橫玉笛;

  二分明月落金樽。”

是王夢樓太守文治所題。

廣東武林會館在歸德門外晏公街,杭人之商賈於粵者,恒集其中。有戲臺對聯云:

 “一闋荔支香,聽玉笛吹來,遍傳南海;

  雙聲楊柳曲,問金尊把處,憶否西湖。”

安徽育嬰堂落成,陶雲汀宮保題聯云:

  “父兮生,母兮鞠,俾無父母有父母,此謂民父母;

  子言似,孫言續,視猶子孫即子孫,以保我子孫。”

湖北漢口有長沙會館,陶雲汀宮保題聯云:

 “隔秋水一湖耳,看岸花送客,檣燕留人,此境原非異土;

  共明月千里兮,記夜醉長沙,曉浮湘水,相逢好話家山。”

歙縣會館有鮑覺生侍郎題聯云:

 “清樽夜話黃山樹,

  彩筆朝題紫陌花。”

又有一聯雲云:

 “九萬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館粲場苗,用萃東南之美;

  卅六峰下,廿四溪邊,移來綬花帶草,咸依日月之光。”

忘卻何人所題。

 

Copyright©2006 - 2016 lb.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鄉林柄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