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我國姓氏的集中度研究

作者:王大良  來源: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0日

我國姓氏的集中度研究

我國目前所說的大姓,一般認為有兩種含義。其中之一是社會地位高,歷史影響大;另一是家丁興旺,人口數量多,其中前者所指主要是歷史上的情況。如果符合了這兩個標準,就可以算作大姓。1977年,歷史學者李棟明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提出了他自己關於華人大姓的看法,認為根據人數多少的不同,大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中第一個層次的十大姓氏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約占華人人口的40%。第二個層次的十大姓氏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的10%。第三個層次的十個大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後來,關於我國大姓的說法還有很多,但大抵都是以人口多少相區分的。如我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2007年 4月24日公佈的全國戶籍人口中 100個大姓的統計結果,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李姓是我國第二大姓,有9207.4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 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 6.83%。該統計結果還顯示我國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依次是: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姓氏人口總數少於1000萬的其他78個大姓,依次是謝、宋、唐、許、韓、馮、鄧、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蔣、蔡、余、杜、葉、程、蘇、魏、呂、丁、任、沈、姚、盧、姜、崔、鐘、譚、陸、汪、范、金、石、廖、賈、夏、韋、付、方、白、鄒、孟、熊、秦、邱、江、尹、薛、閆、段、雷、侯、龍、史、陶、黎、賀、顧、毛、郝、龔、邵、萬、錢、嚴、覃、武、戴、莫、孔、向、湯。上述 100個大姓的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都是我國目前的大姓,其依據也是人口的多少。而在民間一提起大姓,所流傳的依然是傳統的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有兩個,即“張王李趙遍地劉”和“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所謂的“張王李趙遍地劉”,意思是說張、王、李、趙、劉這五個姓氏人口很多,張姓第一,王姓第二,李姓第三,趙姓第四,劉姓第五,以致隨處可見,遍地開花。其實,這種說法起源很早,可能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這幾個姓氏人口眾多的現象。另外在東漢人寫的《風俗通義》裏,也有“張王李趙,皆黃帝之後也”的記載,說明“張王李趙”已經是當時關於百家姓的習慣用語,它們成為當時的大姓,順序也基本一致。至於在它們之外再加上一個劉姓,則是因為劉姓是當時國姓的緣故,社會地位最高,人數也很多。

關於“張王李趙”,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它們不是指一般的普通百姓,而是指西漢的四大外戚,即漢惠帝的張惶後、漢景帝的王皇后、漢武帝的李皇后、漢昭帝的生母趙皇后,他們依靠外戚的特殊地位,飛黃騰達,一人升天,仙及雞犬,很快就成為當時的名門大姓。而“遍地劉”則是指分封在全國各地的劉姓諸侯王。劉邦剛開始分封的都是異姓王,像韓信等等,總共有20幾位。由於獎勵不公,分封不均,沒有封到爵位的功臣就大吵大嚷,揚言要和異姓王聯合起來,起兵造反。劉邦怕異姓王篡奪他的政權,就來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過河拆橋”的大屠殺,把異姓王殺得雞犬不留,斷子絕孫。這樣,分封到全國各地的諸侯王,就全都是劉姓人了。

由上可見,“張王李趙遍地劉”這種說法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另外,這些年在國內流行一種說法,說我國的大姓應該是李王張劉陳,它們都是人口很多的大姓。所以,如果按照這種說法,傳統的“張王李趙遍地劉”應該變成“張王李陳遍地劉”才對。當然,儘管在這種說法中陳姓代替了趙姓,並不是說趙姓就從此變成了小姓,它仍然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大姓。

至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當然也都是大姓,它們的排列順序也是都有講究的。對此,我們曾在本書話題一中提到過關於它的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是,它們作為《百家姓》裏開頭的八個姓氏,除趙姓排在第一是因為它是宋朝的皇帝姓氏外,錢姓排在第二是因為作者本人的家鄉當時叫錢塘,而錢字又確實是一個好字眼,再者又確實有人姓錢,於是才能成為排在第二的姓氏。至於孫姓,則是吳越一帶的大姓,曾出現過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而李姓也是唐朝皇帝的姓氏。這樣一來,它們就成了排在第三、第四的姓氏。至於在這四個姓氏以下的“周吳鄭王”四姓,也基本上都是作者家鄉一帶的大姓,所以才會有如此突出的位置。再加上《百家姓》的廣泛流傳,就形成今天這種家喻戶曉的說法。

 

二、歷朝歷代的豪門大姓

常言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大姓也是這樣。在過去,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名門大姓,每一個名門大姓都有自己的興衰故事。在這些姓氏中,要說第一個影響最大的姓,應該是相傳由黃帝而來的姬姓了,它也是我國的第一個大姓。西周時期,姬姓成為國姓。西周實行分封制,衍生出53個姬姓諸侯,使姬姓人數大量增加。據統計,《百家姓》中出自姬姓的姓氏,就有140多個。

西周以後,最重要的王朝是漢代。西漢皇帝姓劉,劉姓變成了國姓,當然也算是名門大姓了。關於劉姓,我們已在以前的話題中有所涉及,指出它來源於古代的劉國和名人劉累,儘管歷史輝煌,但它能夠從其他姓氏中脫穎而出仍是漢代的事情。兩漢時期的劉姓既是一個大姓,也是當時的貴姓,其興旺發達不僅與當時開國皇帝劉邦有很大關係,而且與西漢的賜姓政策、“和親”政策以及劉姓諸侯王的生活方式有關。

劉邦開國後,推行分封政策,同時又給功臣賜姓,這些都有利於劉姓人口的增加。後來,這些政策也都被其他皇帝繼承。所以,如果從這個方面看,劉姓在漢代能夠迅速崛起,成為大姓,仍然與他有關。

漢代的其他帝王,也為劉姓的發展起過不同程度地作用。比如漢文帝就有14個兒子,他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竟有 120多個兒子。像這樣子子孫孫地發展繁衍,人口呈爆炸式增長,,劉姓人家當然要遍地開花了。

此外,在漢代劉姓人口增長的原因中,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和親”政策的實施對於劉姓人口的增加也有影響。當時曾向匈奴等少數民族實行“和親”政策,主要是把皇帝的親生女兒或劉姓宗室的女兒遠嫁給匈奴等少數民族,藉以換來和平安寧。誰知到後來,進入中原的匈奴人不少都改姓劉姓,原因就在於他們認為,劉姓人家是匈奴人的娘家,他們要姓娘家人的姓氏,從而又在一個方面促使了劉姓人口的增加。

在此以後,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範圍進一步擴大,參與和親的公主不僅有宗室女,而且有皇帝的親閨女,民間通婚的現象也有顯著增加。因此,在這種政策實行的時候,漢族姓氏制度對少數民族或外國人的影響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廣泛。

東漢時期,外戚專權,豪強勢族迅速崛起,對姓氏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其中的一個後果就是一些權臣的姓氏膨脹,而膨脹最快的首先要算外戚梁冀家族所在的梁姓。當時曾流傳一種說法,叫做“滿朝金紫衣,全是梁姓人”。在不長的時間內,僅僅梁冀一家就出了 2個大將軍,3個皇后,6個貴人, 7個侯爵,57個卿、將、尹、校,封戶人口 30000多人。不過,梁姓終究還是沒有成為十大姓氏之一。梁冀家族一倒楣,整個梁姓很快就覆滅了。滿朝的梁姓人家不是被殺頭,就是被抄家,膨脹得快,衰落得也快。其他如竇氏家族,情況也大致如此。

東漢以後,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天下大亂,王朝更替很快,稱王稱霸的人物大多是曇花一現,所以他們的姓氏並沒有幾個成為當時的大姓。相反,倒那些在東漢時期逐漸興起的豪門大族則如日中天,子孫繁衍,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其中如魏晉時期的王姓,便是較為著名的一個。當時有個“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意思是說,王姓貴族與司馬姓皇帝共同擁有對天下的統治權。後來,即使是在魏晉以後,每當人們提到姓氏,不是王、謝、袁、蕭,就是崔、盧、李、鄭、王,其中都有王姓,說明它已經是大姓了。到南北朝時期,大姓的情況較為複雜,可以分為好幾種。其中既有移居南方的“僑姓”,又有南方土生土長的“吳姓”,還有北方的“郡姓”,呈現出了大姓分佈的明顯地域特徵。

隋朝的大姓,無疑要算楊姓了。此前以及,楊姓的來源與“桐葉封弟”的傳說有關,封地所在的地方就叫做楊(今天的山西洪洞),再後來便有了楊姓。至於隋朝皇帝的楊姓,則最早發源于陝西華陰,與後來的“楊家將”同屬一支。

依此類推,唐朝的大姓,則是李姓。不過,在民間,唐朝人有時願意把崔姓當作第一。唐太宗讓高士廉修《氏族志》,排在第一的就是崔姓。特別是崔民幹家族,影響之大、名望之高,連皇族都有些望塵莫及。在唐朝統治的 290多年中,崔姓一共出了27個宰相,人數位居所有姓氏之首。後來在元朝誕生的一個著名戲劇《西廂記》,也是關於崔姓的。它作為一部關於男女愛情的千古絕唱,敘述了禮部尚書的兒子張珙與相國女兒崔鶯鶯的一段愛情故事,其中還隱藏著一段與百家姓有關的趣聞。據範文瀾先生考證,張珙的原形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元稹,崔鶯鶯則是侍女班頭,兩人男才女貌,十分班配。但由於元稹是少數民族的後代,門戶太低,無法和崔氏匹配,崔鶯鶯的母親便來棒打鴛鴦,強行把崔鶯鶯嫁給了鄭恒。於是,一對相親相愛的鴛鴦鳥,從此各飛西東。事後,元稹悲憤至極,為此寫下了《鶯鶯傳》,不同的是男主人公變成了張珙。《鶯鶯傳》就是戲劇《西廂記》的原形。

《西廂記》中的崔母棒打鴛鴦,在現代人看來有些不近情理,在當時卻是不足為奇的。按照當時的門第觀念,“崔、盧、李、鄭”是全國等級最高的四個大姓,他們之間通婚才合情合理。即使是唐朝皇室自稱出自隴西李氏,門閥顯赫,但由於他們曾與少數民族有一段婚姻關係,使許多名門大姓不願與他們為伍,甚至還出現過“皇帝女兒也愁嫁”的怪現象。對此,皇帝們曾十分生氣,不僅貶低了這些大姓人家的等級,還頒佈詔書,嚴禁他們相互通婚,皇室也不與他們聯姻。然而,由於積重難返,皇帝的詔書照樣不起作用。社會上仍然把他們看作高人一等,大臣們也在暗中和他們聯姻。有時怕人發現,甚至在夜裏偷偷迎娶送嫁。而高門大姓為了保持門風,有時寧可讓女兒一輩子不嫁人,也不和普通姓氏通婚。

唐代以後,宋朝的大姓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已見上述。宋朝以後是元朝。當時的皇族由於出自少數民族,還不習慣使用姓氏,只有名字。像鐵木真,就是寶石的意思。不過,當時的漢族人仍有大姓,像張、王、劉、李、趙這五個姓氏,還被稱為元朝的五大姓。後來,在明朝時,朱姓人口增長很快,特別是在明朝的特權保護下,迅速成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姓,而在此之前,它的人口不僅不多,在社會上也不曾引起關注。根據近代人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書的研究,明朝的十個大姓是王、陳、張、劉、郭、吳、楊、李、胡、朱,可見,朱姓只不過是明朝的大姓之一。但是,大約因為朱與“豬”同音,聽起來不雅觀,皇帝很少把朱姓賜給他人。這樣一來,儘管朱姓人口增長很快,卻很難超過張、王、李、趙、劉、楊等超級大姓。例如宦官鄭和,他原本姓馬,姓名馬三寶,因為遠下西洋有功,被皇帝賜姓。但所賜姓氏不是朱姓,而是鄭姓。

至於明朝以後清朝的大姓,主要是陳、李、張、黃、何。不過,就政治地位而言,清朝廷曾規定漢人的第一大姓是孔姓,也就是孔子所使用的姓氏。為了給孔子避諱,在雍正三年(1725)還專門下了一道詔書,不准老百姓再寫他的名字,實在無法回避時也要故意缺筆不寫。相傳,等詔書一下,天下的丘姓人都為難起來:一方面是祖宗傳下來的姓不能隨便改,另一方面又是天命難違,違反了就要殺頭。最後,他們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也就是在原來的“丘”字右邊加上一個“耳”旁,變成了“邱姓”。從此,民間又多了一個傳說,叫做“雍正以前無邱姓,從此丘姓變成邱”。

清代尊崇孔姓和為孔子避諱,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也就是通過尊孔崇文來達到收買漢族人心的目的。今天,我們在評價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將其動機置之不論,僅就實行的後果看,對於加速滿族與漢族的融合,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總之,經過幾千年的民族融合、文化養育,百家姓無論是大姓還是小姓,都是由中華民族的成員共同使用的,終於形成了今天的狀況。對此,儘管不少內容已在本書的話題二裏有所涉及,但為了突出本話題的全面性,我們依然有必要再作上述系統回顧。

 

三、傳統大姓的歷史傳奇

在我國,由於大姓的歷史一般都很悠久,都有十分厚重的文化,其中當然也有不少讓人回味的東西,像奇聞軼事等也都經常被人們提起。相傳在北魏孝文帝給漢族大姓排序時,就出現過“弛李”的笑話。當時門閥世族制度十分盛行,任命官吏,挑選女婿,都要查看家譜,甄別種族,講求門當戶對。而李姓雖然是一個大姓,卻不是貴姓,門第也很低,為了擠進漢族大姓的行列,成為眾所矚目的名門望族,家在隴西的李姓人就籌集了許多珍貴禮物,騎著鳴駝去送禮。等他們千里迢迢來到洛陽的時候,朝廷已經把排序結果公佈於眾,雖然極力爭取也與事無補,還飽受其他大姓的熱潮冷諷,從此就落下一個“馳李”的綽號。

作為明朝第一大姓的朱姓,由於“朱”與“豬”同音,人們便把許多與豬有關的幽默小品與它聯繫起來。朱姓原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姓,自從《百家姓》把趙姓皇帝排在天下第一之後,《皇明千家姓》便如法炮製,把朱姓排在天下第一。朱元璋的統治中心在經濟發達、風景迷人的江南水鄉,那裏地肥水美,生活安逸,沒有人願意當兵。朱元璋要徵兵去守雲南邊疆,沒人肯去。他便下令說:誰能夠吃下不褪毛的豬肉,就可以不去邊疆了。結果有20多人硬著頭皮吃了帶毛的肉。朱元璋又說:帶毛豬肉都能吃,還怕遠征?於是就把蘇州一帶的豪民強行遷移到雲南武平,這個笑話在雲南武平一帶十分流行。

朱元璋強迫百姓吃帶毛豬肉,給人留下一個言而無信的形象。明武宗朱厚照一登基,就下令全國,不許養豬,不許吃豬肉,原因就是“豬”與“朱”同音。這在一個具有幾千年食用豬肉歷史的飲食文化大國,無疑是天大的笑話。

像上述這種情況,在唐代也有。唐朝皇帝因為姓李,就明文規定不准隨意捕撈鯉魚,原因是鯉魚的“鯉”與國姓“李”同音,違者要打60大板。當然,這些荒唐的禁令都是不可能長久的。否則,如果馬姓人家、牛姓人家、羊姓人家、魚姓人家都出一個皇帝,中國人就可能“飯無肉,食無魚”了。

武則天統治唐朝時期,假裝仁慈,禁止殺生,連河裏的魚蝦也不准捕撈。當時的江淮地區發生災害,糧食顆粒無收,老百姓本來全靠捕撈魚蝦過日子。這個荒唐禁令一下達,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竟然被活活餓死。

在門閥制度盛行時代,受實際利益驅動,人們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假冒他人姓氏的現象也極為普遍。是李姓人家,就說自己是隴西李。是王姓人家,就說自己是太原王。是崔姓人家,就說自己是清河崔。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笑話就出現了。用別人姓名開玩笑,就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隋朝吏部侍郎牛弘,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副部長,主持官吏選拔的事情,權利大,地位高,經常用別人的姓名開玩笑。有一次,他正躺在床上吃東西,有一個叫馬敞的人前來拜訪。他見馬敞雖然出身名門,但其貌不揚,就對他有所輕視,拿他的家族出身開玩笑說:“嘗聞扶風馬,謂言天上下。今見扶風馬,得驢也不假。”他的意思是說,我曾經聽說扶風的馬姓人,像天上下來的天馬一樣出類拔萃,今天見了以後,怎麼跟毛驢差不多。馬敞本來是一位才思敏捷、富有才華的人,聽了以後也不示弱,立即以牙還牙,反唇相譏說:“嘗聞隴西牛,千石不用佝。今見隴西牛,臥地打草頭。”意思是說,我也聽說過隴西的牛姓人不同一般,能夠像老黃牛一樣,負載千石的東西也不怕。今天見到了隴西牛,原來是頭只會埋頭吃草、不會幹活的飯桶。牛弘一聽,這才知道馬敞是個人才,馬上起身道歉,後來還授給他一個較好的官職。

像這樣的例子在唐代也有。比如一個著名宰相狄人傑,就曾被人拿姓氏開玩笑,說他的“狄”姓,左邊一個“犬”,右邊一個“火”,合在一起就是火烤狗肉,他聽了也只能苦笑而已。

在唐朝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叫王凝的禮部侍郎去長沙處理公務,遇到一個姓王的柳州刺史,為了巴結他,硬說自己是他的叔伯侄子,還對他三磕九拜,行了大禮。王凝當時心中懷疑,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回來一查家譜,才知道侄子已經死亡,這個刺史是個冒牌貨。等下次見面的時候,當場揭穿了他的把戲,保住了自己的一世清名。要不是他英明果斷,這場假戲還不知道要演到什麼時候。在現代人看來,這件事有點不近情理,但在當時卻司空見慣。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權能使磨推鬼”,功名利祿,婚姻門第,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身外之物,竟然演繹了這麼多人間喜劇、姓氏笑話。

 

四、大姓的形成原因解析

由上可見,我國古今的大姓所以成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其原因有時還很複雜,但也不是說毫無規律可循的。大致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它們源遠流長,姓出多元,分佈廣泛。以王姓為例,它的來源至少有數十個,其中有黃帝的後代,有王子比干的後代,有虞舜的後代,有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後代。此外,又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媯姓之王等。還有一種說法,歷史上只要是皇帝或國王的後代都能夠姓王。這樣一來,王姓由於來源眾多,人口自然也就多了。根據一些專家的研究,王姓僅表示血統來源的郡望堂號就有 142個,在百家姓中大約是最多的,其中如三槐、琅邪、太原、北海、陳留等都很有影響。張姓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二是大姓在歷史上多是國姓,姓這個姓的人統治中國的時間很長,從而形成人口學上的“馬太效應”。以李姓為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 6個李姓政權,稱帝者多達60多個,僅僅一個唐朝,就統治中國將近 300年,家族興旺發達,繁衍出眾多支派。支庶既繁,子孫必眾;

三是在古代,帝王之家或名門大姓往往享有人口繁殖的特權,從而也導致了人口數量的膨脹。過去,一些朝代徵收人頭稅,無論老少都要交錢。普通百姓有時因為交不起錢,生了孩子甚至要扔到水盆淹死,形成溺嬰現象。據研究,這種現象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很普遍,幾乎對勞動力再生產構成威脅。相反,那些帝王之家或名門大姓不僅可以不交稅,還能夠享受各種特權。比如,在兩漢時期,劉姓人就享受過不交稅、不服勞役的特權。所以,劉姓人在這一時期膨脹很快,迅速崛起。同樣的情況,再如明代的朱姓,在朱元璋開國前人口很少,他的全家人幾乎死光,但在他稱帝以後,由於有三宮六院的女子為他生孩子,結果一下子有了26個兒子。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時,僅皇族人口就達到 19611個,萬曆末年更膨脹到 8萬多人。就這樣,在短短的200多年時間裏,朱姓的宗室人口就增長8萬倍。這種超級繁殖速度,便孕育了我國的一些超級大姓。所以說,一個姓氏中的皇帝越多,他的人口數量就越多。

還有一個原因是賜姓。在相應的王朝中,由於姓國姓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一些皇帝還特別開恩,拿自己的姓氏作禮物,賞賜給那些有功的人,形成賜姓現象。而那些被賜姓的人也把它當作一種榮耀,被賜姓後心甘情願地不要自己的祖宗,改姓皇帝的姓氏,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大姓人口的數量。這種情況,在一些大的王朝中是相當普遍的,即使是那些國阼短促的小王朝,也同樣有賜姓現象。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中國一夫多妻制度的影響。如果沒有這個制度,名門大姓的發展速度就要大打折扣。早在黃帝時,他就娶了四位夫人:一個是嫘祖,一個是西陵氏,一個是方雷氏,一個是彤魚氏,一連生了25個孩子。到了秦始皇當皇帝時,就是三宮六院,美女成群,王子公主,不計其數。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無論明君昏君,都是這樣。連一些知識份子也跟著湊熱鬧,甚至妻妾成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是如此。年輕時因為家境不錯,從外地客居長安,也不嫌長安的物價貴。後來找配偶也要年輕漂亮,能歌善舞,什麼“楊柳小蠻腰,櫻桃範素嘴”,顯示了他的風流倜儻。而即使窮得連鍋都揭不開的杜甫,也還有兩位夫人。這種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不平等引發的生育權利不平等,對我國人口向名門大姓的集中無疑也有影響。

當然,在某些看似共性的原因中,有些姓氏是例外的,王姓和張姓似乎都是如此。在他們的姓氏當中,並沒有多少當皇帝的,家裏也沒有三宮六院的,為什麼也有那麼多人口?除了上面提到的源遠流長、源流眾多以外,門閥氏族制度無疑是王姓、張姓人口大量膨脹的重要原因。

自東漢以後,九品中正製成為社會選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制度。人們按照出身和門第分為九等。選拔官吏不看才能,而是看郡望和出身。出身好、郡望高的士族子弟,即使是個酒囊飯袋,也能升官發財;出身差、郡望低的庶族子弟,即使才華出眾,品學兼優,也很難躋身於社會上層。一時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象。士族地主地主憑藉著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建立家族體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而異姓家族人口則人丁不旺,沒有太多的發展。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王、張等少數姓氏上。

 

五、大姓分佈的地域性及其差異

在公安部根據戶籍資料統計而得出全國姓氏使用情況的資料之前,全國已有不少人口普查和姓氏研究工作開展得較好的地區,發佈了當地姓氏使用情況的報告。如在上海市,就有兩種關於當地百家姓使用情況的統計結果。其中的一種是約有87.24%的人使用的姓氏在當地的前100個大姓中。這100個大姓是:

  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 楊黃陸孫顧趙胡金曹錢

  許馬唐鄭蔣蔡姚潘高丁 俞石施何葉林袁夏戴謝

  宋倪嚴董郭馮范韓薛陶 汪邵方盧姜湯龔秦羅毛

  葛章呂傅程江余任邱季 梁殷杜史莊盛魏蕭淩華

  洪蘇崔翁侯鐘虞郁奚鄒 田包孟于喬童彭談應鄧

另一種統計結果也是關於當地百家姓中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的,但各姓的排列順序與上述略有不同。其具體排列順序是:

  陳張王徐朱沈李陸顧周 吳黃孫楊高趙劉丁錢金

  戴唐胡姚馬倪蔣潘盛曹 何許施陶蔡鄭葉方馮侯

  袁林夏俞嚴龔董范謝郭 邱奚韓汪宋湯章蘇秦淩

  虞鐘姜邵薛儲喬屠殷羅 史呂莊程毛肖余季盧裴

  葛鄒閔康魏茅任江梁卞 郁樊華譚于石崔幹魯談

由上可見,上述有關研究成果所反映的上海前 100個姓氏的排列順序,兩兩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當然也有較多的共同之處,無需我們再作更多申述。同樣,與上海相近的情況還在其他地方可以見到。比如在北京市,根據1982年人口統計資料的抽樣分析統計,絕大部分人所使用的姓氏也都包括在前 100大姓之內,這 100大姓依次是:

  王張劉李楊趙陳馬孫高 周吳宋徐韓田朱郭賈邢

  于鄭黃崔謝胡馮董曹呂 許白姚姜金魏何孟梁鄧

  杜閻常林付史范任羅蔡 葉肖唐程沈東季秦郝丁

  關齊武曾侯蔣康潘夏陸 袁譚龔樊方蘇薛葛彭石

  段尹安殷戴牛孔紀汪靳 顧盧焦柳邱岳佟喬霍寇

又如陝西省,也有人口最多的 100個大姓,它們是:

  王張李劉陳楊高趙馬路 郭賀曹孫賈任周薛胡牛

  徐朱吳白黃韓程羅何蔣 宋唐馮許韋鄭田井杜崔

  姚常姜魏肖袁譚尤鄒郝 梁呂董米焦萬段丁雷謝

  閻蘇樊侯喬尚孟于党石 史康冉葉范秦付蒲閆慕

  林曾彭武蔡杭覃淩柳沈 解余詹方金顧鄧葛霍柴

再如遼寧省,人口最多的前 100個大姓是:

  王李張劉孫陳趙楊于郭 高徐馬林姜周任崔宋黃

  杜吳侯曲韓呂董石謝朱 鄭丁齊史曹畢秦鄒梁付

  賈房龔唐馮胡許宮尹田 閻金裴肖夏邵魏潘魯薛

  范孔叢羅蘇袁蔡常程佟 苗譚郝何邱姚彭孟葛戰

  鄧翟隋紀毛單邢安賀遲 股欒滕白初蔣盧方左耿

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前 100個大姓是:

  李張王劉楊陳黃周羅吳 蔡曾唐何鐘鄧朱徐趙蔣

  胡謝葉譚郭鄭馮馬肖代 夏袁余杜呂宋蘭梁彭邱

  毛龍沈廖范魏向田汪任 雷鄒高萬曹漆潘文蘇易

  黎熊林韓董程薛許康葛 稅溫姚孫賴嚴段付尹於

  江牟游方龔秦鄢賀石景 童蒙駱祝聶申姜伍樊翁

廣東省人口最多的前 100個大姓是:

  李陳佘梁吳王黃麥葉周 鄧袁胡何林鄭張楊對董

  馮盧黎余賴郭蔡蘇鐘邱 廖趙謝譚潘羅徐朱許曾

  溫姚談符關伍莫苻江柯 馬曹陸彭唐程龍歐肖杜

  范高簡顏方孫蕭龐嚴鄒 薛鄺丘湯洪魏區施岑崔

  韓雷史覃章戴傅古任沈 蘆呂文霍勞駱冼甘全宋

福建省人口最多的前 100個大姓是:

  陳林呂黃葉吳張曾王李 楊劉鄭蔡洪方蘇許何莊

  周郭謝徐柯朱江傅施肖 邱戴程高汪阮邵孫魏紀

  白翁顏梁杜盧馬潘趙沈 鄧胡駱鐘丁龔廖羅余賴

  姚范章蔣付卓唐嚴曹金 康雷薛董陸石蕭俞連毛

  宋韓彭任辜倪甘史童包 車池賀歐錢溫褚馮蘆譚

除上述省市以外,同樣的情況甚至在海峽對岸的臺灣省也有所見。根據1978年的統計,當地的絕大多數人也使用前100大姓。這100大姓依次是:

  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 許鄭謝郭洪邱曾廖賴徐

  周葉蘇莊江呂何羅高蕭 紀歐程連古汪湯江田康

  潘朱簡鐘彭游詹胡施沈 范宋方鄧杜傅侯曹溫薛

  余趙盧梁顏柯孫魏翁戴 丁馬蔣唐卓藍馮姚石董

  鄒白塗尤巫韓龔嚴袁鐘 黎金阮陸倪夏童邵柳錢

上述各地的姓氏使用情況,儘管還只是當代我國姓氏使用情況的一鱗半爪,但也多少反映了我國當代百家姓使用情況的資訊。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我國近年來已經逐漸習慣把百家姓說成是100 個大姓,而我們如果按照這一思路推斷下去,上述各地的百家大姓也就是各自的百家姓了。從這點去看,在人們的習慣上,傳統的百家姓概念已經逐漸被當代的 100個大姓所取代,這或許應該算是我國姓氏界在近年來出現的顯著變化之一。

再者,從目前已知的統計資料看,我國各省市自治區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個以上,但在姓氏的分佈方面,南方和北方的差異很明顯。在北方,李、王、張、劉是大姓,人稱“李王張劉遍神州”。僅在北京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人口的 10.6%,李姓和張姓各占9.6%,劉姓占7.7%。四個姓的人口加起來,大約占北京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目前北京市姓這四個姓氏的人已經超過了 400萬。然而在南方,人數最多的三個姓氏則是陳、李、張。可見,我國當代的大姓還是各具特色的。

又如上海市,據有關部門對上海市區和上海縣 625萬人的統計,張、王、陳三姓人口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 6.46%、 6.4%和5.83%。除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個的還有李、徐、朱、周、吳、劉、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總數的3.6%至 2.43%不等。此外,人口數量占總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個,除上述10個外,另有楊、黃、陸、孫、顧、趙、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來,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臺灣省,根據1978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全省1700萬人使用姓氏1694個,其中位居前10個的依次是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陳姓,另據1938年和1958年兩次抽樣調查統計,其人口數量都占全省人口總數的 12%以上。

另外,從全國來看,據一些專家對我國1982年人口普查抽樣資料的分析研究,參考1969年的臺灣人口普查資料,發現李、王、張三姓人口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7.9%、7.5%和7.1%。此外,另有16個姓氏的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1%,它們依次是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這19姓的人口之和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總數的 55.6%。至於占全國 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 100個姓氏, 90%左右的人使用 120個姓氏,96%的人使用200個姓氏,98%以上的人使用300個姓氏,99%的人使用500個姓氏。這些統計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目前姓氏使用的實際情況。

至於我國大姓的地方特色,還有一個抽樣調查資料,是關於大姓在各地分佈的。如僅以人數最多的前10個姓氏為例,在我們上面提到的幾種抽樣調查資料中,全國的十大姓分別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或者是王陳李張劉、楊黃吳林周,或者是王李張劉陳、楊周黃趙吳,基本上大同小異,然而在各地,不同地方的十大姓則差異明顯。仍以上述提到的北京、上海、遼寧、四川、陝西、福建、廣東、臺灣等八個為例,它們的十大姓分別是:

北京:王張劉李楊,趙陳馬孫高;

上海: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

遼寧:王李張劉孫,陳趙楊于郭;

陝西:王張李劉陳,楊高趙馬郭;

四川:李張王劉楊,陳黃周羅吳;

福建:陳林呂黃葉,吳張曾王李;

廣東:李陳余梁吳,王黃羅葉周;

臺灣: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

我們如果把這些十大姓進行對照,便可以明顯它們與全國十大姓的差別,這種差別正是百家姓地方特色的一種反映。

關於大姓的地方特色,有時還反映在其他方面。比如福建和臺灣的情況比較接近,兩省都流傳著一些關於大姓的俗語,如“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或者“陳林滿街流,黃鄭遍地走”,意思都是說當地的四大姓是陳林黃鄭,這便是這兩個省的地方特色。同樣,在上海市,張、王、陳三姓人口最多,這也是上海的特色。另外,即使是同一些姓氏,由於所在地區不同,所表現出的特點也不一樣。為此,一些學者曾把我國以長江為界分作南北兩大區,並把其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貴州和雲南等九省區的南方區,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順序與北方區有明顯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樣調查資料為例,南方區的三大姓依次是陳、李、張,所占人口比例分別是7.1%、6.9%和4.8%;而北方區則以王、李、張為三大姓,所占比例則是8.6%、8.4%和8.0%。由此可見,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張兩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不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區分佈上仍不平衡,南方區的頻率也僅占北方區的二分之一。同樣,張姓雖在南北兩區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區的頻率是南方區的兩倍。這種地區分佈上的不平衡,當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陳姓是南方區的第一大姓,也是廣東省的第一大姓,其僅在廣東省的人口比例即達 10.5%;而在北方的黑龍江省,比例只有2.6%,僅是廣東省的三分之一。又如,北方區的趙、孫、馬、劉等姓比例顯著高於南方區,而南方區的林、黃、朱、吳等姓則高於北方區。至於兩大區的各個省中,姓氏分佈也有自己的特點,或者擁有僅有本省區才最為集中的特殊姓氏。諸如此類的情況如廣東的梁、羅、賴姓,福建的陳、林、鄭姓,山東的孔姓,江蘇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廣東的黃、韋、覃姓,雲南的李、徐、楊姓,四川的何、鄧姓,甘肅的高、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張姓、山西的郭姓、內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譚姓、陝西的趙姓、貴州的吳姓,等等,莫不如此。在這些姓氏中較為特殊的只有一個周姓,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的分佈都較為均衡。

另外,一些專家根據各地對語言的使用情況不同,把全國劃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北方、吳、贛、湘、客家、閩、粵方言區,進而對各方言區的姓氏情況進行研究,從而得出了另一種研究結果。在這些方言區中,由於北方方言區範圍較廣,又被分作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個次方言區。各方言區被抽查的姓氏共有1055個,其中較常見姓氏的分佈規律是北方方言區中北方、西北和西南三個次方言區基本相似,都以李、王、張、劉、楊等姓人口最多;吳方言區與江淮次方言區相似,都以王、張、陳、李四姓人口最多;贛、湘兩方言區比較相似,都以李姓為第一;粵、閩、客家方言區則以陳姓占第一位。我們如果把這種研究結果與按南北兩大區劃分而得出的結論進行比較,便會發現它們基本接近,也說明我國當代百家姓的分佈的確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除上述以外,一些專家在研究姓氏分佈規律的同時,還發現那些歷史悠久的地區與發展較晚的地區姓氏使用情況相比要相對複雜一些。如陝西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北京自遼代以來就一直是國都所在地,因此,兩地人的姓氏數量就相對較多,而發展較晚的廣東、福建等省則相對較少。同時,他們還認為各地大姓都有地區特點,有些特點還有較大差異。比如,王、張、李、劉四個大姓在北京、遼寧、陝西、四川都居前四位,而福建則是陳姓最多,林姓次之,兩姓人占全省人口的近30%,與當地“陳林半天下”的俗說相合。另外,他們還在研究中發現各地大姓的人口在分佈上也有不同,有些地區的大姓人口較為集中,有些地區則較為分散。以各地覆蓋率占50%左右的姓氏為例,在北京有10個,它們依次是王、張、劉、李、楊、趙、陳、馬、孫、高;在陝西則有12個,它們依次是王、張、李、劉、陳、楊、高、趙、馬、路、郭、賀;在遼寧有 8個,即王、李、張、劉、孫、陳、趙、楊;在四川有14個,即李、張、王、劉、楊、陳、黃、周、羅、吳、蔡、曾、唐、何;在上海有15個,即陳、張、王、徐、朱、沈、李、陸、顧、周、吳、黃、孫、楊、高;在廣東有 9個,即李、陳、佘、梁、吳、王、黃、麥、葉;在福建有 5個,即陳、林、呂、黃、葉。不僅如此,他們還注意到了某些影響較小姓氏的地方分佈特點,指出有些姓氏從全國範圍來看可能是罕見的,但在某一地區卻可能比較集中。像北京的邢、東、靳、庚、郤、雙,陝西的路、黨、慕、郗、權、魚、思,遼寧的曲、欒、初、矯、逯,四川的代、蘭、熊、易、景、卿、陽、補、先,上海的奚、儲、忻、火,廣東的佘、麥、黎、苻、區、怖、招、越,佃,福建的洪、水等姓,都有較為突出的地方特色,進一步印證了我國當代姓氏分佈的不平衡性。

我國當代百家姓不僅有上述突出特點,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某些特徵為人所知。其中,隨著人們對一些主要姓氏的瞭解越來越多,以及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各姓氏的人口大致數量逐漸為人所知,從而使人們能夠藉以根據人口數量的變化跟蹤全國姓氏排列順序的變化情況,進而發現各姓的人口並不是同步發展的,其中有些姓氏可能發展較快,而其他的一些可能較慢,進而影響著其在全國姓氏中的排名順序,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升降規律。當然,這種按人口多少把全國姓氏進行排名究竟有多大意義還可以進一步研究,但它至少向我們揭開了過去不為人知的百家姓的某些內部秘密。比如,根據近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以人口多少為標準的當代百家姓排名中,由於人口的發展變化不同,各姓的排列順序的確不是一成不變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所作的統計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國科學院統計時則退居第二位,而在1990年所發佈的一種調查結果中,王姓又躍居第一位。此外如張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種統計中均居第三位,但也有人指出,張姓的人口增長速度要高於其他姓氏,因此,在將來或許要超過王、李二姓,躍居百家姓第一位。甚至有人指出,由於我國當代各姓人口的懸殊十分明顯,在目前的人口政策下還可能使這種懸殊進一步加大,其結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來越多,小姓越來越少甚至被淘汰。比如,我國目前儘管使用著3000多個姓氏,但經常使用姓氏便很集中,大約只有 500個左右,便突出反映了這種特點。同時,一些大姓在分佈上可以遍及全國,但影響較小的姓氏仍然僅僅分佈在某一地區、某一鄉鎮。如在湖南省桃源縣有璩姓,遼寧瀋陽有皓姓,浙江余姚有眾姓,陝西彬縣有叱幹姓,江蘇武進有蒔姓,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很難見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縣等地,生活著 16000餘名庹姓人,在其他地區也很少能見到這一姓氏。這種分佈狀況及所可能帶來的姓氏和人口發展後果,也同樣值得我們的注意。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