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陳桂炳教授談走出“福建南部”的閩南民俗

作者:謝海潮  來源:福建日報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9日

陳桂炳教授談走出“福建南部”的閩南民俗

2013年09月28日

“離開了民俗文化,建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就無從談起。”同時,泉州師範學院泉州學研究所所長陳桂炳教授再三強調:閩南民俗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閩南的民俗”。

按照陳桂炳教授的定義,閩南民俗是以漢民俗居主體地位,同時保留了部分古閩越民俗,如泉州安海等地端午節獨特的驅邪消災習俗“採蓮”至今可見,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具有多元互補蘊蓄的內涵與特色。

 

“無頭節”與“煙樓公”宮的相容

惠安縣輞川鎮的古城牆今已被毀,但居住在輞川村標美的陳姓居民仍過著“無頭節”的節俗。崇武城內的“吃大頓”這一“補過春節”的習俗,其來源與“無頭節”一樣,都跟 400多年前的倭患有關。

“走一鄉要問一俗。”同是惠安人,惠東和惠北的風俗、語言等都有一定差異。在調查惠安沿海一帶習俗時,陳桂炳教授發現,惠北(包括南埔、後龍、山腰等鄉鎮,今屬泉港區)的“做大歲”、崇武(地處惠東)城內的“吃大頓”和輞川村(介於惠東、惠北之間)標美的“無頭節”,時間均在同一天(農曆正月初五日)。這些習俗流傳範圍較窄,大多缺乏歡快的文化基調。

陳桂炳教授說,一年一度與倭患有關的習俗活動,祭祀的是在倭患中遇難的本宗族鄉親的祖先以及抗倭犧牲的官兵,這是一種強烈的本體認同感在信仰民俗上的反映,由此可以增強內部的凝聚力和親近感,還可增強我們在和平時期的憂患意識。這些也許就是此類習俗能長期延續的合理性吧。

同為倭患肆虐的明代嘉靖年間,南安石井卻出現了一種與鄰近地方民俗信仰不相協調的現象,即敬拜一位隱稱為“煙樓公”的日本官員,香火至今不絕,其“正忌”(卒日)紀念日成為當地民眾的傳統節日之一。

據考證,這位日本人其實並非“官”,而是一位日本海商船主,因為他有指揮“番船”之權力,故石井人民稱之為“官”。為這位日本船主建宮祭祀,是因為他生前主張與中國人民友好通商,反對倭寇的海盜暴行。

“南安石井人民敬奉‘煙樓公’的習俗,使我們真切感受到泉州民俗文化的相容性。”陳桂炳教授認為,這一相容性特質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在泉州文化中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

 

還神於人,對民間信仰的文化引導

被稱為“泉州第一武廟”的泉州通淮關帝廟,其楹聯有“一脈傳忠義,萬聚拜聖賢”等聯語。陳桂炳教授說,在閩南民間信仰中強調重義守信,最著名的當屬關帝崇拜。

臺灣關帝廟的神緣主要來自泉州通淮關帝廟和漳州東山銅陵關帝廟,供奉關帝的 400多座廟、宮、堂,其中 300多座與通淮關帝廟有因緣關係。陳桂炳教授說,關帝信仰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對社會秩序的穩定均產生過積極作用,至今在海峽兩岸仍香火鼎盛,成為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信仰者的眼中,民間神祇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安居樂業。”陳桂炳教授認為,儘管存在跨區“乞火”、乩童等不健康的活動,多數民眾的信仰目的還是很單純的,閩南民間信仰對促進社會和諧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過去,我們對民間信仰偏重於行政管理,忽略了文化引導。”陳桂炳教授說,民間信仰中的神明大部分是可以稽考的歷史人物,如關羽、岳飛、張巡、許遠等生前都是忠義之士,“這就存在一個還神於人的問題,即把對神的迷信提高為對歷史人物的人格崇拜。”

泉州市鯉城區有的民間信仰宮廟已著手做了一些文化引導,如富美宮正殿兩側牆上,書寫了蕭望之的生平事蹟。陳桂炳教授說,這些還神為人的具體做法,雖然目前做得還不夠精細,但已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閩南食俗,學生最感興趣的鄉土話題

一到端午節,台南安平的“煎饣追”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節慶食品。關於“煎饣追”的由來,相傳是鄭成功逝世後,安平人依照閩南人當時的傳統習俗——長輩過世家人三年內不包粽子不炊粿以示舉哀,便在端午節這天以鄭成功家鄉的食俗吃“煎饣追”來紀念他。

泉州人的“煎饣追”食俗,其製作原料、方法及讀音都與今天台南安平的“煎饣追”完全一樣。據說食用“煎饣追”有“補天”的作用,泉州人認為:農曆五月初正值梅雨季節,這是天空“漏”了,應設法彌補,有消災解厄與補運的寓意。

2008年,“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泉州全面展開,泉州師範學院成立課題組對此開展專項調查,對泉州市區31所中學的學生進行隨機調查。據調查統計,面對內涵豐富的閩南文化,86.3% 的人對閩南飲食感興趣, 83.4%的人對名勝古跡感興趣, 79.1%的人對歷史文化感興趣……在回答“你喜歡中國傳統節日還是西方節日”時, 85%的人選擇中國節日。

此次調查顯示,有 35%的人是通過長輩瞭解閩南文化的, 40%的人是通過課堂接受相關知識的,如泉州十五中地處浮橋片區,由於這一帶的民間節日常有拍胸舞表演,學校組織學生學習拍胸舞並組成舞蹈隊。

有 45.3%的人表示對民間信仰這一話題感興趣。陳桂炳教授說,民間信仰是一種長期的社會文化現象,深深紮根於民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習俗裏,“與其讓少年兒童隨大人‘奉香跟拜’,不如及早對他們進行正面教育”。

 

《天烏烏》,唱出閩南話的傳播史

“天烏烏,卜落雨,阿公仔夯鋤頭仔蔔掘芋……”這首膾炙人口的臺灣童謠《天烏烏》,其泉州原版是這樣唱的:“天烏烏,要下雨。海龍王,要娶某……”

浙江溫州蒼南一帶也有《天烏烏》,“天烏烏,要落雨。南定女人跑無路,跑到溫州嶺,撿了個牛糞餅,回去慢慢請……”溫州的蒼南、平陽、洞頭、泰順一些地方,至今仍流行閩南語,民間有布袋戲表演,蒼南縣還有26個戲班,都用閩南語演唱。

閩南民俗隨著閩南移民的腳步向海內外傳播。陳桂炳教授認為,我們所說的“閩南人”,從地域的角度看,指的是“福建南部人”;從傳承民俗文化的角度看,其所涵蓋的地域範圍遠遠超出“福建南部”。

閩南與潮州雖分屬不同省份,卻具有許多共同或接近的文化因素——廣東潮州人世代傳承的清明節吃“薄餅”、冬至節吃“冬至丸”等民俗,與閩南人無異;閩南話與潮汕方言,是源與流的關係;不管是潮汕的“駟馬拖車”,還是泉州的“皇宮起”,兩地民居多是三進以上的大厝……

潮州學學者吳榕青和王煒中,有著相似的觀點:希望從“文化區域”的概念出發,在建設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時,能打破縣、市以至省行政區域的界限,保證閩南文化生態的多樣性、完整性。

陳桂炳教授說,目前正在進行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有望延伸為對海西沿海地區閩南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並將進一步發展為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圈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從而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夯實經濟和文化基礎。

 

人物簡介

陳桂炳,泉州師範學院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歷史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閩南文化生態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師範學院閩南歷史文化研究團隊領銜人。長期以來致力於閩南歷史文化研究,已出版個人專著《民間信仰與社會和諧——以閩南及臺灣地區為研究視野》、《泉州民俗文化》、《泉州學散論》、《泉州民間風俗》、《泉州民間信仰》,以及合作撰著《歷史、現實與未來:閩南文化的傳承創新研究》、《泉州史跡研究》等,主要論文發表於《光明日報》理論版、《民俗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福建論壇》等。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