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行走四海根在永春》之三 赤子情懷 波瀾壯闊(上)

作者:  來源:永春新聞網-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25日

《行走四海根在永春》之三 赤子情懷 波瀾壯闊(上)

2013-04-15

管窺永春籍海外遊子的革命足跡

百年來,中華大地歷經巨變。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上,不時有著永春籍海外遊子的身影。他們雖遠在他鄉異國,卻心系祖國興衰、民族榮辱。從辛亥革命為民主、抗日戰爭為獨立到紅色革命為解放,不論是經商、留學還是打工,不論成就大小、身價高低,對祖國的愛是一樣的。於是,他們或者出錢出力出謀獻策,或者毅然回國奔赴前線,或者……

由於掌握的資料甚少,本文只是管窺其一二。

 

共謀大舉為民主執守大義

我海外同志,昔與文艱苦相共。或輸財以充軍實、或奮袂而殺國賊。其對革命之奮鬥,曆十餘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無不有‘華僑’二字。  ——孫中山

辛亥革命時期,旅居世界各地的永春籍海外遊子,有的捐款資助民主革命,有的直接參加革命活動。其中有孫中山頒予旌義狀的鄭玉指、獲二等獎章的鄭成快、“辛亥革命猛將”福建護法軍總司令宋淵源,福建護法軍第二軍長王榮光、革命党福建支部副支部長兼軍事聯絡員(又說為獨立軍司令)余逢時,被譽為永春華僑革命党第一筆的李鐵民等等幾十人之多。

 

旌義狀頒給鄭玉指

位於仙夾鎮東裏村的旌義狀

“鄭玉指於中華民國開國之始,宣揚大義,不遺餘力,特給予優等旌義狀,奕代後民,永多厥義,此旌。”在仙夾鎮東裏村村口有兩株大樟樹守護著一方靜默的石碑,碑文如前。這是孫中山頒給該村鄭玉指的一道“旌義狀”。

鄭玉指何許人?與孫中山有何淵源?簡單的一方石碑見證了一段歷史。

鄭玉指,1851年出生於東裏村。據他侄孫媳婦黃秀環說,約20歲移居馬來亞檳榔嶼,經商有道,家產頗豐。1906年 9月,鄭玉指在檳榔嶼參加中國同盟會分會,成為該會的第一批會員。孫中山“鼓其勇氣,秉此良機,共謀大舉”的呼號讓鄭玉指很是振奮。他帶頭並發動廣大華僑捐款,為籌措革命經費作出貢獻。1910年 2月,孫中山攜家眷再到檳榔嶼,各界華僑主動參與革命,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後來,孫中山隻身赴美,其家眷留在檳榔嶼,得鄭玉指等人照顧。1912年 3月孫中山特頒旌義狀予對革命貢獻突出的鄭玉指。後人為永久保存,將之勒於石碑之上。

同年11月,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檳榔嶼召開著名的“庇能會議”,策劃驚天動地的黃花崗起義(又稱廣州“三.二九起義”)。“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海外華僑不顧個人的安危,毅然加入革命組織,僅新馬地區的同盟會會員人數就達三、四萬人。”2011年,時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海峰在“海外華僑與辛亥革命”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這樣說。

“曾經有段時間,石碑被用作尖石茶場的門頂石。”黃秀環說,後來,大概是上世紀80年代初,市里派人來查找,這才將之從山上搬下來。“他們說這碑很難得,全省只有兩方,另一方已經找不到了。”黃秀環的語氣是那麼驕傲。的確,孫中山的人格與作為是值得中國人景仰的,而得他頒發旌義狀怎能不驕傲?

盯著石碑上孫中山先生的頭像,記者不禁感慨,無言的石碑不正訴說著許許多多的海外遊子曾經或正在為祖國的點滴進步奉獻力量嗎?

祖籍桃城鎮桃東社區的鄭成快就是其一。鄭成快少時家境貧寒,弱冠之年與鄉人結伴南渡麻六甲。最初以種菜養豬、砍柴燒炭為業。19世紀末,開始致力於種植業,發家致富,被豐盛港人民推尊為港主。發達不忘祖國。救民于水火的信念紮根“目不識丁”的鄭成快腦中。孫中山到南洋奔走呼號,宣傳革命之初,更多人持觀望之勢,鄭成快卻義無反顧,並於1905年被推選為同盟會麻六甲支會副會長。他前後捐助革命經費五六萬元。孫中山曾特授予鄭成快二等獎章。1913年,袁世凱竊國,黃興、許崇智等數十革命黨人到麻六甲避難,鄭成快讓他們避居在自己的泉興山橡膠園一個多月,並設法向日本領事館申請護照,讓黃、許等人轉赴日本。國內討袁鬥爭時,成快也籌款支援。

鄭成快

 

辛亥革命猛將宋淵源

年輕時的宋淵源

自1909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宋淵源追隨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相伴相隨,素有“辛亥革命猛將”之譽。

底定閩局。

“斯時孫中山先生領導民族革命,創立同盟會于東京,宋遂加入,時聆中山先生的革命言論,從此服膺三民主義。”曾任職福建護法軍的黃文標在他的《宋淵源與福建護法軍》文中說。

出生于街尾儒林裏(現五裏街鎮儒林社區)的宋淵源(字子靖)素有大志。1904年入學福建優級師範,在學期間即有“清廷如此腐敗,非革命不足以救亡”之說。畢業後,奉福建總督府提學使司命,回永春任視學員等職,期間還兼辦去毒社,雷厲風行致力於禁煙事務,後遭人以“詆毀朝廷等罪狀”向清總督府檢舉。得時任永春知州李樹敏、福建優級師範監督陳寶琛的幫助,逃過一劫。憤慨之餘,剛從日本回鄉不足三年的宋淵源再次東渡。

1911年 8月武昌起義,宋淵源從日本回國,抵達武漢拜會黃興。黃興說:“子靖兄你是福建人,你得馬上趕去福州,計畫起義。”宋淵源隨即起身返閩, 9月19日,福州光復,一時震動朝野。隨即,宋淵源帶兩個隨從來到廈門軍政分府,瞭解情況,商定對策,召開大會,僅用 7天,就先後和平光復了廈門、漳州、泉州等地。旋即,安溪、永春等地亦均告和平光復。于宋淵源辭世後出版的《宋淵源先生紀念文集》中有“其獨力安撫閩南,使閩局底定,功尤不可泯”之定論。

討袁不遺餘力。

1913年,袁世凱暗殺宋教仁,孫中山號召討袁,李烈鈞率先起義。“時先生任國會議員,聞訊即離北京回福州襄助。”《宋子靖先生貢獻國家勳勞事蹟》一文載,“並親赴南洋英荷法各屬宣傳討袁。”孫中山在東京組建中華革命党,宋淵源聽命派愛徒余逢時(桃城人)、王榮光(石鼓人)、潘節文(達埔人)等人回閩討袁。

後,得南洋華僑的支持,宋淵源在香港組織“閩省討袁軍事統籌部”,籌措經費,指示機宜,奔走於香港與鼓浪嶼之間。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任總統,宣佈遵行《臨時約法》,恢復國會,宋淵源“以討袁目的已達,將港之統籌部結束”。

然而,戰爭的傷痛已是永痛。1915年余逢時被捕,遭遇威逼與利誘,他以此慷慨之詞對之:“我等以信仰革命主義而回閩工作,何嘗盲從?現在只有斷頭黨人,而無求生害人之投降黨人。”終就義。1916年潘節文在同安率義勇隊進攻同安縣城,為流彈所中,臨終前,他怒指城內敵兵:“我們為共和流血,死亦何憾,但恨不及見你們隨洪憲消滅!”壯烈殉國。噩耗先後傳來,宋淵源“哭泣竟日”。

樹護法之幟。

1917年 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宋淵源從王正廷、吳景濂南下,在廣州共襄組織護法軍政府。”1918年秋,宋淵源從粵入閩,倡議“閩人治閩”,發起組織福建護法軍。10月10日,宋淵源就任福建護法軍總司令職。

1919年 4月10日,宋淵源發通電昭告天下:“北廷壞法,西南舉兵。淵源間關歸閭,謬承推戴,爰樹護法之幟。”宋淵源一邊武裝護法,“關於民七之永德起義,以掩護粵軍入漳,並長期遮罩漳之革命根據地盤,知者尚少。”宋淵源在《閩省參加革命經歷紀要》中的這句話,可見當時他所領之永德起義對護法運動的意義,可惜後人已不甚知;一邊致力於發展南、永、德公路交通事務,並令各縣公署推行地方教育,破除迷信,嚴禁纏足,將此作為施政要領。

“相契在民元極欽風範;大功成憲政皆作前鋒。”1961年,宋淵源去世時,于右任先生親筆題此挽聯以哀。

 

寸土不讓 為獨立浴血奮戰

梁靈光(右)與葉飛(左)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人就暴露出了覬覦我國土的野心;到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人更是肆無忌憚,東南亞大片土地也共染鮮血。

據悉,抗日戰爭期間,全國大約有 4萬多名海外遊子,從各種管道以各種身份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永春籍海外遊子們同樣不甘人後,他們毅然回國與祖國人民一道寫下“同仇敵愾”、一起鑄就“寸土不讓”。

梁靈光:回國打鬼子

“活得不耐煩”。

“1937年七七事變後,我這個海外遊子再也無法平靜地生活下去,於是決心投筆從戎。經馬共組織同意,和當地華僑小學的校長鄭樞俊結伴踏上回國抗日的征程。”梁靈光在回憶錄中這樣寫。

1916年出生在吾峰鎮吾頂村的梁靈光,年少就隨兄長梁龍光(又名梁披雲)到上海讀書。1935年,他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開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赴馬來西亞任教。在那裏,他組建了“雪蘭俄邦反帝大同盟”等進步團體並擔任主席。

1937年10月,梁靈光結伴鄭樞俊啟程歸國。幾經波折,來到蘇北,卻苦於抗日無門。當時江蘇省政府代主席是韓德勤,秘書處長鮑淑明。“我們希望通過鮑的特殊地位作用,去實現開展抗戰工作的願望。”1938年春節後,鮑淑明為他們寫了報告給韓德勤。韓看後,頗有疑惑地問:為何這兩人放著南洋教書安安穩穩的日子不過,跑回來幹這個冒險的差事?“可能他們兩人在南洋活得不耐煩了吧!”鮑淑明這樣回答。

半年後,他們組織了江蘇省民眾抗日自衛隊獨立第一支隊,梁靈光擔任支隊政治處主任。後,擔任“抗戰支隊”第二支隊長。葉飛也就在此時跟梁靈光相識,並結下了一生情誼,葉飛曾回憶說:“1940年11月,他帶了一個秘書和一個警衛員接管舊南通縣政府和縣保安旅,成立抗日民主政權,擔任南通縣縣長兼旅長,頗有傳奇色彩。”這一年,梁靈光24歲。

“政治之勝利”。

打仗打到讓對手讚譽“政治之勝利”,梁靈光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儒將”。

從1941年春天開始,日偽頻繁地對蘇中根據地進行“掃蕩”、“清剿”。“南通地處根據地前沿,鬥爭尤為尖銳、激烈。”梁靈光率領南通上下軍民開展幾十場艱難的反掃蕩、反清剿戰鬥。

“1942年 9月24日,日軍南浦旅團五十二大隊大隊長保田中佐率偽軍 200余人進駐三餘鎮,準備對通中地區進行‘掃蕩’。”此時,南通縣警衛團接受新四軍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的命令配合七團打伏擊。25日,保田率部傾巢而出,伏擊戰在謝家渡打響。“戰鬥從下午 3時一直打至次日淩晨 2時,斃保田中佐以下日軍70餘人,俘日軍 3人,偽軍一個班。”戰後,梁靈光通知地方上配合七團買棺材收殮保田,並用三條民船把日軍所有陣亡者的屍體運還敵營。日軍旅團長南溥少將回信寫道:“貴軍戰後歸還戰骸,寬仁厚德,誠貴軍政治之勝利。”

“一枝梅”。

一直以為“一枝梅”只是電視劇。沒想到,抗日中還真有過“一枝梅”。

隨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蘇中四分區專署發起了鋤奸鬥爭。“最活躍的是縣政治保衛隊(習慣稱短槍隊)。隊員個個是神槍手。”梁靈光在回憶錄裏談起這段往事。1943年 4月20日夜,隊長楊勇偉擊斃蘇南來的漢奸淩月東,撤出時散發了一張傳單,“上面寫著‘飛簷走壁,來無蹤,去無影’,署名‘一枝梅’。從此,‘一枝梅’的傳說在群眾中不脛而走並廣為流傳,漢奸、特務聽說‘一枝梅’則膽顫心驚。”

據不完全統計,永春籍華僑回國抗日的有幾十人之多。他們分佈全國各地,比如蓬壺人林士帶任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委員,還在儒林、桃城一帶建立民族解放先鋒隊,搜集武器,籌備抵抗入侵的日本帝國主義。後來又在德化、介福、湖洋等地發動群眾,堅持抗日救亡。1942年在大田犧牲。祖籍也是蓬壺的林剛中則在東北擔任東北抗日聯軍團長,1946年在四平戰役中犧牲。

南僑機工:滇緬公路上的英雄

抗日戰爭來到1938年10月,我國東南沿海各重要交通口岸均被日軍佔領和封鎖,滇越鐵路也被切斷。從昆明到緬甸的滇緬公路成為大西南對外交通的唯一國際通道。但當時國內駕駛人員十分缺乏,1939年 2月,陳嘉庚向東南亞各國發出緊急通告,召集機工回國抗日。幾個月間,就有 9批(又說“15批”)共3192名南僑機工回國。“不當逃兵,要學嶽飛,為祖國戰死沙場。”這是他們啟程前的誓言。

永春籍華僑劉貝錦、孫其文、林廣懷、劉瑞齊、顏世國、林財等人就是奮戰在這條全長1146公里公路上的英雄。可惜我們無法知道此外還有多少永春人也曾在這條路上。

南僑機工出生入死于滇緬公路上

改名只為救國難。

“我的祖籍是福建永春,原名林江海。”2005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定居于重慶的86歲老人林廣懷說。林江海於1919年出生在永春一個名為“土角樓”的小山村,未滿周歲就跟隨父母去了馬來西亞。得知陳嘉庚要招募南洋機工回國服務,他立馬跑去報名。祖母從報紙上得知後,以“長子”為由堅決阻攔。過了 5個月,“我跑到芙蓉埠報名,改名為林廣懷。”

“為了安全,車隊往往選擇山路行進,道路險要,夜間運行還不准開燈,只能摸黑前進。敵機隨時都在狂轟濫炸。”林廣懷說起那段往事,“往返過程真是歷盡艱險……但‘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抗戰勝利後,林廣懷因車輛輪胎受損待命,錯過返回南洋的機會。新中國成立後,他被安排在重慶國營運輸公司工作。

新婚一別成永別。

祖籍留安的劉瑞齊出生於1914年,十多歲時隨堂兄到馬來亞謀生。1939年春,新婚的劉瑞齊得知召集機工回國抗日的消息。“國難當頭,無國便無家”,他悄悄開車到另一個城市報了名。出發前一夜,細心的妻子似乎看出了端倪,就悄悄問他:“你是不是想回國?”劉瑞齊咬咬牙,沒有說出實情。妻子放心地熟睡了。“夜裏,劉瑞齊起身把自己的手錶、結婚戒指及寫給妻子的信包好,放進妻子的大衣櫃裏,把鑰匙放在梳粧檯上,深情地看了妻子一眼,默默地離開了家門。”採訪過他的林文川這樣寫。

劉瑞齊不辭而別後,妻子憂鬱成疾,臥床不起。老岳父寫信讓他無論如何能有機會南返探望。讀著信,劉瑞齊淚如雨下,但他還是狠心地回信說:“中國抗戰一日未勝利,我就一日不能回去!”就這樣,為了抗日,為了救國,劉瑞齊再也沒能見到新婚的愛妻。新中國成立後,劉瑞齊回到永春,最後在永春化肥廠退休。

油桶權當大浮筏。

1914年顏世國出生於永春, 5歲時隨父親移居馬來亞怡保。1939年春節,顏世國在馬口埠結婚,夫妻倆相約將結婚戒指和節省下來的婚宴費用都捐獻給當地的籌賑會,以支援祖國抗戰。不久,顏世國決定應徵機工回國。此時,妻子已有身孕,他把妻子送到檳城岳母家中安頓。然後跑到新加坡報名回國。

“有一回,顏世國與戰友們運載一批軍火到達功果橋邊,突遇日機轟炸,橋面已被炸墜入江中。”怎麼辦?機工們尋來幾百隻汽油桶紮成大浮筏,兩邊用繩索連接,鋪上木板,再將船兩頭用鋼絲拉到兩岸的滑輪上,建成一座“油桶橋”,汽車就在這樣的“橋上”運輸軍火、士兵。

有一首歌曲是南僑機工最愛唱的:車在我們的手上,血在我們的胸膛,我們來捍衛祖國,我們奔赴沙場……

除了機工,海外遊子們還用各種方式支援抗日。祖籍達埔的越南華僑總會主席顏子俊在“九一八事變”之後,馬上組織華商經濟聯合後援會,捐資 100萬元以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並發動華僑捐飛機 2架,支持十九路軍抗日。有永春華僑革命党第一筆之譽的達埔人李鐵民出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秘書、協助主席陳嘉庚團結各埠華僑募集鉅款支援抗日。而新加坡僑親五裏街人李俊承組織“新加坡救濟上海傷兵、難民籌賑委員會”,並親任主席,發動新加坡華商捐款支援祖國抗日濟困。

三面菱形的馬來西亞檳榔嶼南僑機工紀念碑

參考文獻:

《永春縣誌》、《永春文史資料》、《泉州市志》、《福建文史資料》、《宋淵源先生紀念文集》、《梁靈光回憶錄》等書籍及《李海峰:海外華僑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蘇德才和王一整理的《永春赤子的民族革命精神》、張偉的《烽火憶當年——訪抗日華僑戰地記者莊明崇》、《海外華僑華人與抗日戰爭大事年表》等文獻資料。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