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寫滿故事的永春舊街《一》

記者:梁白瑜 林育華  來源:永春新聞網 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25日

寫滿故事的永春舊街《一》

2013-05-13

開篇語:

永春舊街到底有多少條,眾說紛紜。這其中哪一條最早建,哪一條最繁榮,哪一條最有故事,哪一條影響最大,哪一條……不管哪一個問題,我們都給不出答案。

我們只知道永春的舊街有“海絲”起點“商賈輻輳”的五裏街,有貫通閩南、中、北的要道愛門街,有至今依舊能見其全貌的三角街,還有僅有片斷卻鋪滿扎實腳印的黃阪街、劇頭鋪街、丁字街、塘溪街,和那僅存記憶卻曾經車水馬龍的的太平街,……

雖然,眼下,它們留給我們的各有不同,但它們一樣名聲在外,一樣寫滿故事,一樣記載著永春的歷史,一樣為海外遊子們魂牽夢縈。

本報將分三篇介紹永春部分舊街。

 

長盛不衰三角街

俯瞰三角街呈“丫”字形 (林育華 攝)

蓬壺老街初見聞

蓬壺鎮是永春中部的“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最早建制于隋開皇9年(西元589年),是著名的千年古鎮。位於該鎮中心位置的三角街是由往東北方向的“蓬蘇路”、往南方向的“蓬達路”、往西北方向的“蓬錦路”三條街道彙集而成三叉口的街市。每條街約 120米,40多個店面,還有一道活水緩緩流過每一個鋪面。

一個趕集的早晨,記者來到蓬壺三角街,在暖陽的照耀下,舒適地踱著步子,已看不到步履匆匆的忙碌身影,有的也只是閒庭信步的愜意。

曾經這裏商賈雲集,是連接永春及德化、大田、永安等地的商貿中心,譽響一方。在老一輩眼裏,三角街幾乎就代表蓬壺,是蓬壺作為晉江上游重要商貿集鎮的標誌。

雖然市場中心已經西遷很多年,但難能可貴的是沿街商鋪依舊開門做著生意。掃帚、拖把、鍋蓋、蒸籠等日用雜品,斗笠、蓑衣、鋤頭、扁擔等勞動工具,還有專門經營土紙、香燭、鞭炮這種城裏近乎絕跡的店鋪。突然,“嫁妝”字樣映入眼簾,——農村的質樸或許就在這裏有著記憶。在嫁女兒時送房、送車,動輒上億陪嫁的今天,古樸的三角街依舊守護著床單、被套、枕巾、毯子這樣的溫馨嫁妝。

然而老街昔日繁華已然不再,幾分冷清與滄桑一起鐫刻在門口堅實的紅磚柱上、牆面赤赤的木板上和古街商販安閒的臉龐上。在蓬蘇路的那家南音社裏,我們甚至還能靜靜地坐聽悠揚的南音,六位老人自彈自唱,他們自娛自樂,一圈駐足欣賞的行人有多少個與我們一樣遺憾自己是匆匆過客。

在三角街開了三十多年店鋪的林老闆告訴我們,以前,每逢 1日、11日、21日的墟日,老街上有無數流動的小攤,到處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多少年來,這裏集散了大量的物資,如今留下的只是溫馨的記憶。從保存完好的拱門、廊柱上,依稀還可見當年米店、布店、藥店、百貨店、洋貨店等遺存。在這裏,當年到底聚集了多少彈棉、裁縫、釀造、製作小點的手藝人?

樣式風格有特色

三角街因該街整體近乎三角形而得名,這裏的建築是我省唯一的叉型佈局的騎樓式建築群,被譽為 “民國時代閩南地區集鎮建築中最科學而美觀的傑作”。

走在三角街中,環視四周,現存斑駁的房子均由石料、黃土、石灰、木材來建造,統一為三層騎樓式建築,第三層有小陽臺,高低適宜,店口避雨廊有方形磚柱支撐,門窗則隨房主喜歡有中式、西洋式,這些中西融合的門窗,以及灰瓦白牆,拱門方柱,極富閩南特色。

當地老人林國雄介紹說,主街依地形和交通需要呈三叉形(丫字),三條街的出入口各通往一個方向,向南通往達埔鎮的街道稱為“蓬達路”,向東北通往蘇坑鎮的街道稱為“蓬蘇路”,向西北通往錦鬥鎮的街道稱為“蓬錦路”。三條路口比街心稍高,寓含中庫聚財之意。街道全長 360米,寬約10米;寬16尺、深54尺、高36尺、門前避雨廊寬 8尺整齊壯美的 136間店面呈三道弧形,連片的黑瓦屋頂為歷史承接了無數的雨雪風霜。“它是福建省少見的至今保存完好的舊街建築之一。”

而先人的細心最讓我們歎為觀止。曾經,每一面街都開一道寬14尺的公巷,既便于通行又可以作消防準備。“一但遇有火情,可隨時拆除公巷,阻斷火種。”76歲的王皇恩告訴記者。曾經,門口的排水溝渠有 1.5尺寬,溝中有來自桃溪流域東溪支流鴛鴦潭的活水緩緩流淌著。而每條街後還鑿有一口水井,可做生活飲水又可用於防火救急。

荒地沙灘建新街

談起這條聞名遐邇的三角街,就不能不談到陳國輝。

“時任興化、泉州、永春、德化的警備司令、國民黨軍閥陳國輝為了鞏固和發展武裝勢力,特別重視興建永德公路、沿線橋樑以及各地集鎮的街市。”《蓬壺鎮姓氏志、地名志、名產志》一書記載,當時,陳國輝看中蓬壺雙溪交匯處埔兜阪的雙溪口有一片荒蕪地和沙灘適宜建新街,就親自請工程師設計好圖紙,強迫命令蓬壺各姓族長、豪紳繳納稅款,攤派建店任務。

據林國雄老人介紹,以前蓬壺通往錦鬥和德化有一條官道叫董前街,寬度只有 1.5米。為了方便交通,促進貿易交流,1930年,陳國輝命令按圖紙統一規格施工,1932年竣工啟用,三角街成為聯通錦鬥和德化的交通要道,從此形成20世紀中後期蓬壺僑鄉的經濟、貿易、文化中心。

站在三角街的丁字路口,看著來來往往的商販和顧客,望著這一群保存較為完好的建築群,雖然我們現在想像不出當時他們是如何用兩年的時間來修建出如此巨大的建築群,但是我們在感歎先人的偉大智慧的同時,也被他們的巧奪天工所折服。

上世紀50年代三角街(縣檔案館/供圖)

 

同字形街愛門街

千商雲集

下洋愛門街(原屬三都),建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街道系同字形,中間建有土樓和小公園,東西兩邊有小商店數間。每逢圩日,附近各地的土特產都在這裏交易。”《永春縣誌》記載。街道以一座房子為中心,合圍而建,東路進西路出,形如“同”字。

這條由國民革命軍保安第四旅旅長塗友情倡建的愛門街位於下洋鎮塗山村的西北邊陲,地處閩中往閩南驛路上,跨越大田、永春、德化三地。曾經,每日每日,挑夫們用肩挑手提將閩南、閩中、閩北的各式物品,運經這裏再送北上陸路或南下水路。逢墟日,這條街更是永春、大田、德化三地的大集市。山貨、手工藝品甚至一些海產都會在這個聞名四方的愛門街彙集。人們常用“千商彙集”來形容它的繁榮。

愛門街中心是建築面積足有千平方米的愛吾廬,厚實的圍牆內一幢方形磚柱、土牆、黑瓦、灰地板的兩層小樓靜立。而最讓人驚詫的是它的二樓有四面回廊,寬闊且相通。老村支書塗奉德帶記者環走,說:“四面圍牆外都有大約十米寬的街道。”初建時,這裏有48間店鋪,前後各8 間,兩旁各16間,“經營什麼的都有,雜貨、餐飲、客棧、賭場、煙館等等,應有盡有。”塗山村村支書塗炳章說,“往來的商旅都在這裏休息。”當時的愛門街熱鬧到什麼程度?《塗氏濟陽族譜(續修)》之“愛文街市記”可見一斑:天下大利必歸商,陶朱、猗頓所以富甲四海。藏懋、榮志既置地方于安全,又欲民生皆富足,於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倡設開張愛文街市,以通商賈,以利民人,將來千商雲集,萬寶朝宗,於此可為民阜物豐之地矣。

隨著歷史沖刷,眼下只有前面和右邊還各有 2間舊店鋪,其他的都已拆除或翻新。

愛吾廬與愛門街(梁白瑜 攝)

愛吾廬與它的主人

而那座獨特的愛吾廬正是愛門街倡建人塗友情的房子。

“愛吾廬 歲在丁醜”,在這棟小樓的二層廳堂正中有這樣的字樣,可見它建於1937年。愛吾廬,顧名思義,當為愛我的房舍。“只可惜,塗友情沒來得及住進這房子,就死了。”塗奉德說。

塗友情,1895年出生于塗山村,1942年10月13日在大田城關被林青龍部刺殺身亡,時年46歲。只有46歲的塗友情卻一生轟烈。“歷任民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國民黨德化縣長,省保安第四旅旅長、省閩南鹽運視察專員等職,國民黨授予少將軍銜。”據《大田縣誌》記載,年輕的塗友情自立山頭,他的勢力範圍曾擴展到屏山、洞口、吳山一帶。民國13年(即1924年),其部被收編為國民革命軍,委以連長。後曾任德化縣長,同年被駐閩部隊委為營長,派駐漳州。之後受傷辭職回家鄉續辦民團。

“巧立名目,攤餉派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鄰鄉群眾深受其苦。”《大田縣誌》在“塗友情”條這樣寫,接著又說,“他接濟過閩西南中共地下黨多人;捐資創辦濟陽、屏山、塗山等幾所重點小學,培育人才。”而鮮為人知的還有他與朱德的一段淵源。1929年,朱德率領工農紅軍路經屏山。塗友情主動與朱德聯繫,並派人當嚮導帶朱德一行到福鼎;而朱德也送給塗友情幾把步槍。

塗友情突然過世後,他那位雙手使槍的傳奇夫人蘇玉英住進了愛吾廬,並獨力統領起塗友情舊部。“少上私塾,略通文理。”《大田縣誌》載,蘇玉英曾率部接受地下黨的整編,成為永、德、大遊擊大隊的一個中隊,還參加了第一次解放大田縣城。後反水,召集永安、德化、永春、大田、漳平等縣匪徒二千多人,在漳平縣新橋集會,經解放軍圍剿,一擊即潰,各自逃生,蘇玉英將殘部拉回屏山。1951年 2月,當地民兵配合剿匪部隊全面清剿,蘇玉英終被擊斃,時年45歲。

如今,漂亮的小樓已經廢置,到處可見雜物堆積,但它的厚重與威嚴卻也同樣隨處可見。超過60公分厚的圍牆上留有幾處開口,向內一面約有半米寬,朝外一邊只有 5釐米。“這些是瞭望口和射擊口,從裏面打槍出去剛好,外面則打不進來。”該村村委會主任塗瑞波帶記者尋到了隱秘的屋內暗道,“除了兩旁公開的樓梯外,這裏還有一個暗道,為的是遇有敵情可以及時撤退”。還有那四通的走廊足有 2.5米寬,樓板特別牢固,它先用杉木鋪就,後打上竹釘,再鋪上用糯米和紅糖煮熟後加入石灰而成的水泥。

愛門街舊店鋪(梁白瑜 攝)

 

冷清記憶黃阪街

黃阪街一角(黃昌盛 攝)

一都鎮“黃阪街”位於營盤山腳下,至今已有 280多年歷史。

在這條約 1公里長的古道上,曾經有政府機構“黃阪汛”、巡檢司、鹽管司,還有永春商會一都事務所、墟市、私塾、教堂等設施,這些足可見證黃阪街曾經的繁榮。

“一都位於泉州、三明、龍岩三市交界地。現在附近山上存有許多盤曲的‘跑馬路’,傳說是古時一都與大田、安溪等縣民眾、商人來往的交通要道。”老黃在該鎮住了幾十年,他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為加強駐防,永春州在一都黃阪村設立“黃阪汛”。

“黃是漢升多謀略,阪非當陽少戰場。”黃阪汛全稱為“福建省陸路提標右廳駐防左營黃阪汛守府”,轄錦鬥、曲鬥二塘汛地防守。汛守府主持人稱為“千把總”,人號之“總爺”。隨著黃阪汛的設立,一些外來的官員、名士、商賈接踵而至,攜眷定居或經商。他們在黃阪續建店鋪且連綴成街道,時人稱之為“黃阪街”。至此,原在東嶽廟巡司衙的墟市也慢慢上遷至黃阪街。

到乾隆元年(1736年),永春知州杜昌丁建黃阪巡檢司,駐弓兵18名。在古裝電視劇才出現的“巡檢司”一詞,這樣地出現在永春,讓我們很好奇。為何在此設巡檢司?巡檢司有何功能?據萬曆《大明會典》載:“關津,巡檢司提督盤詰之事,國初設制甚嚴。”可見關津、要衝之處才是設置巡檢司的主要地點,而它的主要職責是盤查過往行人、緝拿奸細、截獲脫逃軍人及囚犯,打擊走私,維護正常的商旅往來等。在黃阪街設置巡檢司,正說明其地處要道。歷經嘉慶、道光年間,駐弓兵雖略有增減,卻一直都保留這個機構。

“而黃阪街上最有影響力的兩家是吳尊清和王順。”一都中心小學老師黃昌盛說,吳尊清是個秀才,他曾經在黃阪街興建溪尾樓,建鑄鼎坊,產業很大。至今,一都還有‘黃阪、黃阪、吳家占半’的說法。”至於王順,他是安徽人,到一都當鹽管司爺,同時經營生意,“他成了街道上的‘示大’(閩南語,意為有威望的人),負責調解民事糾紛,很有勢力。”

在民國初年,有傳教士葉棟材來一都傳教。他在吳家設教堂,吸收商人入會,做禮拜、聽傳道,並將私塾轉化為育才學校,接收商人子弟入學。

可惜,曾經繁榮的黃板街卻因一場戰火而慢慢消失了。“民國初年,安溪縣達德的‘烏款’及大田縣謝洋阿補兩股地方勢力發生衝突,在黃阪街燃起了戰火,戰事相持一個多月。”黃昌盛介紹,而在戰爭中,殃及池魚,黃板街遭遇大火焚燒。後來,還是葉棟材出面調停方得平息,但,黃阪街也漸少了往昔的風采了。

到20世紀80年代,永春至漳平的公路建成通車後,店鋪開始遷至公路兩邊,黃阪古街徹底冷清了。

黃阪街上的古道幽暗而深邃,全由精美的溪石鋪成,兩旁都是土木結構的兩層房屋,其中有些房子還保留著清朝時的樣子。夾道相連的店鋪屋簷緊挨,站在巷子裏,仰望那道狹長的天空,仿佛還能見到往日的熙熙攘攘。

黃阪街小巷(黃昌盛 攝)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