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行走四海 根在永春》之五 一鄉三僑領.上

記者:姚德純  來源: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10日

《行走四海 根在永春》之五 一鄉三僑領.上

2013-06-24

1956年10月12日,在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成立大會上,越南歸僑顏子俊、新加坡歸僑李鐵民、印尼歸僑尤揚祖三人同時當選為全國僑聯第一屆副主席。一個鄉鎮同時出現三位全國僑聯副主席,這在全國來說絕無僅有,堪稱奇跡,因此留下了“一鄉三僑領”的佳話,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廣泛關注。本報將分三篇述其豐功偉績。

愛國僑領尤揚祖

 

“柑桔成林,開山治圃,為創者誰,實尤揚祖。著績炎州,輸財故土,愛國愛鄉,百年萬古。”著名永春籍詩人梁披雲曾寫詩這樣評價尤揚祖。

尤揚祖(1892—1982),著名愛國僑領,名逢春,字揚祖,達埔鎮蓬萊村人。曾任印尼望加錫中華總商會主席、全國僑聯副主席、福建省副省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等職,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離鄉創業為生計

1892年11月22日,尤揚祖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裏。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早年喪父的他,11歲才進入私塾念書,還要經常上山砍柴,時讀時停,僅讀了三年,就被迫輟學。母親做豆腐養家,他就幫忙肩挑叫賣。14歲起,尤揚祖就到縣城的同春藥店當學徒,這一做就是10年。由於學習用心,工作勤謹,他得到了店東的提攜。

雖然這樣,其收入仍無法維持家庭生計。1915年,在印尼華僑商人蘇智貞的幫助下,懷揣著母親給他的僅有的三塊大洋,尤揚祖開始闖南洋。他到蘇智貞在印尼安汶經營土產買賣的同德公司當了店員。他認真負責,深獲信任,兩年後,升任該公司實勿瀨分棧司理。由於經營得法,業務蒸蒸日上,1920年,他又赴望加錫任裕德公司副經理。

有了之前經營管理經驗的積累,1921年冬,尤揚祖辭去裕德公司的工作,和幾位同鄉集資到萬鴉佬開設協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他出任公司經理,主要經營進出口貿易,進口西貢大米、香港雜貨,出口椰幹、孝只孝花。勤苦經營、恪守信用的尤揚祖,很快得到商界同仁的信任,生意逐漸發展起來,數年後成為西裏伯島北部經營土產輸出的首戶,還兼營椰園,成為當地有人緣、得眾望的正直僑商。

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成立大會會場(林聯勇/供圖)

 

“永遠的中國心!”

“我父親是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他長期生活在海外,深感沒有強大的祖國作靠山的痛苦。”女兒尤瑞蘭在後來回憶父親尤揚祖的時候說,當時華僑受到帝國主義、殖民政府的重重壓迫和歧視,生命與財產都沒有保障。為了團結廣大華僑,尤揚祖積極參與華僑社會活動,舉辦教育,組織商會等,開展維護華僑權益的活動。為了讓華僑的子子孫孫不忘祖國的文化,1924年,他發動華僑並帶頭出資在僑居地印尼萬鴉佬創辦中華學校,被推為學校董事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海外各埠華僑組織籌賑會,尤揚祖也積極負責主持萬鴉佬華僑抗日籌賑會以及其他抗日活動,帶頭捐獻。雖然該埠不是大埠,但是愛國情切,捐獻數目可觀。尤揚祖的舉動引起日本特務的仇視與監視。

1937年祖國抗戰爆發,尤揚祖發起成立印尼萬鴉佬華僑抗日籌賑分會,任主席,積極捐錢捐物支持祖國抗日鬥爭。當時印尼的局勢很緊張,有些親友怕他有生命危險,力勸他回國避難。他接受了意見於1940年攜眷回國,在上海經商。1943年,參與發起創辦福建華僑興業公司,先後任董事、監察人。

抗戰勝利後第二年,尤揚祖率全家重返印尼萬鴉佬,仍從事土產生意,兼辦種植業。由於得到舊時親友的合作,尤揚祖集中了協豐、永成太、益興、英洛、大成、錦興六家公司的資本與人員,成立協豐永樂公司,並擔任總經理。同期,尤揚祖被選為望加錫中華總商會主席,捐資贊助印尼人民反對荷蘭恢復殖民統治的鬥爭。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國外,尤揚祖無比激動和欣慰,立即在其住居的大街上,首先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出於對祖國的眷戀,他先後把兩個女兒送回國,到燕京大學和哈爾濱大學讀書。

“我們華僑和印尼居民要更加互敬互助,攜手前進,為建設印尼而共同努力。我們希望中印(尼)成為兄弟之國,為亞洲民眾的幸福而奮鬥。”1950年8月8日,印尼總統蘇加諾到望加錫視察時,華僑舉行歡迎大會,尤揚祖任大會主席並致詞。蘇加諾在歡迎大會紀念冊上簽名,同時簽名的達320多人,這是一次友誼的盛會。

同年,印尼政府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當得知祖國決定在望加錫設立領事館時,尤揚祖立即把自己的住宅讓出來作為領事館的館址,為中印友誼作出了貢獻。

“我們的根在中國。”尤揚祖對他們的子女經常這樣說。正是因為他的這份“永遠的中國心”,早在1953年,已是62歲高齡的他攜家人從印尼回到闊別39載的達埔老家定居。

 

延清小學

力挺家鄉教育事業

“以前我們蓬萊、谷山、大路後、溪園、錢山合為五保,相當於現在的延清,沒有學校,1929年,尤揚祖就派其侄尤俊芳回達埔老家創辦五保小學。”族人尤榮良老先生介紹,當時尤揚祖每年都匯來教育經費1300元,直至1934年,學生均免費就學,在1942年各保成立了國民學校,五保小學才停辦。

“沒有揚祖先生的熱心資助,永春五中很難辦成、辦好。”永春五中第一任校長李世山介紹,1949年 8月剛解放,達埔許多有識之士倡議創辦達理中學,但因為經濟力量薄弱,難以辦成。李校長就寫信給揚祖先生,把情況、困難和故鄉群眾、各界人士的熱情以及期望詳細地向他陳述,希望在經濟上能得到他的支援。很快地,尤揚祖的回信到了,信裏滿滿的都是鼓勵和支持。1950年冬,尤揚祖捐建了 5間教室,1951年先後捐資給學校購置圖書、理化儀器和文體設備,1954年捐建學生宿舍。“大躍進”開始,學校建小水電站,他從香港購進發動機、發電機、變壓器和其他電器設備,建起了一座 5千瓦的小型水電站。“在永春五中創辦後的十年間,他為其捐資人民幣總計 3萬多元,資金占學校總投資的三分之二。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印尼棉蘭的達埔僑親也捐資建築教師宿舍,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幾位鄉僑也捐建了幾間教室。”李校長說。

1952年國慶日,尤揚祖任印尼華僑觀光團副團長,率華僑回國參加國慶觀禮。他說,回國後看到要在一片廢墟上建設起強大的新中國,是多麼急切地需要培養出大批的人才。11月,他回家鄉,捐出人民幣四萬七千多元,創辦了延清小學。

“當年他還特地從廣州帶來五株玉蘭樹苗,親手種在延清小學校內,以‘樹木樹人’勉勵教師。”尤榮良說。一直到1960年,在延清小學就讀的小學生學費全部由尤揚祖支付。1954年冬,尤揚祖請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僑委主任(民主革命家、婦女領袖、著名畫家)何香凝題寫校名,何香凝為其樂育英才的精神所感動,親手提筆書寫了“延清學校”四個大字。1978年,已臥病在床的尤揚祖依然掛念著家鄉的教育事業,決定將在福州市的三座房產捐贈給延清學校。“就是希望學校能有一定的經濟保證,能夠蒸蒸日上,不斷發展。尤揚祖對延清學校的全心關注,體現了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愛,也寄託著他對故里的深切希望。感情是那麼的濃烈與醇厚。”尤榮良說。

走進華僑中學校園內,一幢尤揚祖大樓赫然在前。“尤揚祖為華僑中學做了很大的貢獻。”華僑中學校長許金勝說,1956年,為了籌集建設資金,尤揚祖先生還前往港澳和東南亞各國募集辦學資金,並得到愛國愛鄉僑親的熱烈回應,於1957年春天在永春城北的環翠崗上選定新校址,動工興建第一批新校舍,尤揚祖先生任名譽董事長。

此外,尤揚祖還資助興建福州華僑中學、廈門華僑博物院、北京華僑幼稚園、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為家鄉貧寒學生提供獎學金等。

 

尤揚祖捐建的蓬萊大橋

 

舉起故鄉創業大旗

為了改變故園窮困的面貌,尤揚祖在家鄉開發農業、工業,今日聞名遐邇的永春蘆柑、永春老醋、永春小水電都傾注著他的心血。

“永春是山區,土壤好,根本出路就在開發荒山,靠山吃山,南洋也是開墾山地種橡膠嘛!”為改變家鄉窮困的面貌,1952年11月,尤揚祖回到家鄉沒多久,沿著兒時上山劈柴的土路,拄著手杖登上猛虎山頭考察。

次年冬天,已是62歲的尤揚祖帶領鄉親重上猛虎山,在虎背嶺搭起人字形草寮,開墾荒地,傾囊獨資開闢柑園。“他不畏嚴寒,親自勘察地形,選擇場址,領著大家斬棘劈草,在附近的‘雞屎坑’種上了蘆柑。”族人尤國業帶領記者來到尤揚祖當年創辦的猛虎山柑桔場,指著一片蘆柑園介紹。

當時,柑桔究竟能不能上高山,在科技界還是一個未知數。1954年春天,尤揚祖從漳州購來優質柑苗,還親自到福州、漳州禮聘有實踐經驗的技術員工,精心栽培,在全縣率先開展山地柑桔成片栽培試驗。同年冬,他創辦了永春猛虎山華僑墾植場。何香凝聞之,欣然提筆作了一幅《呼嘯猛虎》的國畫贈與尤揚祖,勉勵他艱苦創業之精神。後來,尤揚祖首創“柑桔樹上山”的猛虎場經驗推廣到全國。

1954年,尤揚祖和幾位歸僑集資數萬元,在天馬山上辦起了“華僑墾複公司”和果林場,並協助創辦“北硿華僑茶果場”,安置來自十幾個國家的 2千多名歸僑。

1965年,福建省農業廳接辦了猛虎、天馬兩個柑桔場。國家償還他的投資 4萬元,他一分不留地用到其他公益事業。家鄉蓬萊用這筆錢辦起了30畝地、40多萬株柑苗的果苗場。

因為蘆柑的大力發展,永春享有了“中國蘆柑之鄉”的美譽,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柑橘生產出口基地,“喝水不忘挖井人”,誰也忘不了當年的種柑人———尤揚祖。

“永春老醋酸度高,有殺菌作用,且能溶解食物中的鈣和鐵,幫助人體吸收,既是調味佳品,又是治病的好幫手,被海外僑胞視為珍品,互相贈送。”1954年,尤揚祖對侄孫尤南郡說,“但是市場上卻無處可買,僅富有人家才釀制,我們不能讓永春老醋這一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失傳。”尤揚祖囑託尤南郡幫助創辦僑興酒廠生產老醋,吸取古代制醋工藝之精華,集中技師之巧藝,並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釀制,產品不但保持了古代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該廠於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又與當時的醬油廠合併為國營福建省永春釀造廠,所產“永春老醋”發展成為全國四大名醋之一。

此外,1955年,尤揚祖捐資四萬元,並發動其他華僑捐資,建築有二百多張病床的永春縣醫院院舍,又獨資建設當時達埔衛生院的門診部。

1958年,看到永春通用機器廠設備比較簡陋,尤揚祖又捐資20萬元港幣,特意從香港購進大型機床14台贈送永春通用機械廠,改進了水輪機的生產,為該廠發展成為專業的水電設備廠打下堅實的基礎。

1965年,尤揚祖還出資為家鄉達埔鎮蓬萊村建造了一座石拱橋,方便了家鄉人出行。

尤揚祖故居金寶樓

 

永恆的牽掛

尤揚祖一向熱心公益。“人生在世,總要為子孫後代辦點好事才行。”他認為經商的目的在於盈利,但要得之有道,用之有道,凡是有利於祖國,有利於人民群眾的,都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他那樣想,也那樣做了。

他在海外奔波近40載,在印尼有不少家財,他為家鄉建設、公益事業是如此的慷慨,而自己卻極為儉樸,從不曾在家鄉購買一分田產。1953年回到家鄉,他還是住在原來的舊屋,許多親人朋友勸他蓋新屋,他總是不肯:“有幾間舊房能安身就可以了”,“只要吃飽穿暖就行。”說到吃,“他小時候賣豆腐,母親很疼愛他,在冬天,過一段時間,母親就會買一點瘦肉做羹湯,煮頓鹹芥菜飯給他吃,他覺得這是當時最好的美食了。”尤榮良介紹,直到晚年,尤揚祖還很喜歡吃鹹芥菜乾飯,並以此招待客人。

1956年 6月,尤揚祖出席第九次全國僑務擴大會議,參與成立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籌備工作,被推選為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0月12日,在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成立大會上,尤揚祖和李鐵民、顏子俊同時當選為全國僑聯副主席。1957年,任福建省副省長。1962年,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1966年 4月移居北京。

定居北京期間,尤揚祖久病臥床卻仍常懷念家鄉的人民和勞動成果,不時向鄉親探詢:“防風林長成了沒有?”“柑桔又發展多少?”“人才夠不夠用?”

“永春山靈水秀,好好幹下去,一定會勝過當年桃源。”他還經常給家鄉的晚輩回信,勉勵他們要好好工作。

“他的心分分秒秒系著鄉親,鄉親們也無時無刻牽掛著他。知道他進京以後,身體一直不好,鄉親們更是日夜牽掛,戶戶擔心。”尤榮良說,每次桔黃時節,鄉親們都盼望他能還鄉,好好賞一賞豐年勝景,尤揚祖也曾答應,如果病情好轉,一定重返家鄉。誰曾料到,他竟匆匆離去。

1982年 5月17日,尤揚祖因病在北京溘然長逝,享年九十歲。6月4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的追悼會上,時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全國僑聯等單位和彭沖、廖承志、陸定一、莊希泉、楊靜仁、葉飛、方毅等同志都送來了花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出席追悼會,親切慰問了尤揚祖的家屬,省人民政府也致電全國僑聯會,表示沉痛的哀悼。

為表彰他對教育事業的貢獻,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追發給他一枚金質獎章;為表彰他為永春柑桔種植業的不朽貢獻,1987年,永春縣委、縣政府在猛虎果林場建立“尤揚祖紀念亭”,樹碑記載其事蹟;1992年12月,我縣舉辦第二屆蘆柑節,同時隆重舉行紀念尤揚祖先生誕辰100 周年活動;1994年,為緬懷先輩,激勵後人一代傳一代地弘揚尤揚祖奉獻故園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地躬身力行前輩思本愛本固本的主張,著名港胞梁良鬥先生在永春華僑中學捐建“尤揚祖大樓”。

尤揚祖紀念亭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