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漫談永春兩百載悠悠僑批緣(下篇)

記者:梁白瑜  來源: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2日

《行走四海 根在永春》之十---漫談永春兩百載悠悠僑批緣(下篇)

2013-10-21

一紙家書含天下 一筆僑匯濟蒼生

“僑批以一種風格獨特的‘銀信’方式,填補了官方檔案中對基層史料記錄的某些空白片段,是研究近百年中國社會史的珍貴文獻。”新加坡歷史學者柯木林曾說,“伴隨僑批研究,足以窺視近代中國社會動盪的歷史圖景,及基層人民的生活樣相。”

 

僑批裏管窺家事、國事

記錄一家一人的發展。清末,永春大路頭的李種德漂洋過海,黃清海收藏有其托回的 3封僑批(見下圖)。從中我們可以見證這位年輕人在海外的發展及永春家中的情況變化,甚至還能看到一些民俗。

第一封:

拜稟

祖母 慈母二位老大人膝下:

憶自別來定膺玉體咸安,偕家迪吉,幸甚幸甚。孫兒自家起程至九月六日赴叻,寓在振裕行,水陸路程幸得粗安,不須遠介。祈大人在家務宜重衣加飯。現時經紀未曾定見,且看來日稟達(知)。在家承囑告寄資訊,此來無船,俟下幫代寄。茲因順便,聊付一稟,寄坵銅官英銀壹元,祈收入。余容後稟並請闔家均安。

戊(戌)九月九日孫兒種德 稟

1898年9月

這封僑批是1898年從新加坡(文中的“叻”音lè,馬來語,意指新加坡)托寄往永春大路頭的。除了“銀信合封”且信封背面有水客幫號外,它還是意義非凡的“回頭批”。

華僑漂洋過海,抵目的地後的第一封僑批,俗稱“回頭批”。“‘回頭批’,一來報平安,二來表示牢記肩負的責任。”《你瞭解嗎?僑批——東方僑史的敦煌》一文稱,這些遠遊的華僑們知道在國內的親人正翹首以待,只有看到“回頭批”,才會放心。

這封回頭批是一面報平安給家人,“自家起程至九月六日赴叻,寓在振裕行,水陸路程幸得粗安,不須遠介”,一面寄“英銀壹元”以表自己牢記責任。據悉,“回頭批”所匯錢的多少關係不大,“但是沒有錢似乎難於表達他們不忘接濟家人的初衷。”

百多個字的一份家書,言簡意賅、字字情深。我們可以看出:托出此批的李種德定然做好了為全家人努力奮鬥的準備,而收到該信與匯款的永春李家定是歡喜相告同時開始了漫長等待下一個消息的到來。

兩個月後,這位名為李種德的孩子的確托寄來了第二封僑批。

第二封:

拜稟

祖母 母親二老大人膝下:

邇來定必玉體咸安,諸事如意否?而不勝幸甚。茲者兒現時在吡嘮坡順茂行中,微軀粗安,不須介意。況此際暫為新客,百凡生疏,未得微利,先借英銀貳元,寄邱銅官帶回,為薪水之資。本年如欠數款,須向他人先借,兒並無再寄他人。餘情後稟。耑此奉聞,並請闔家迪吉。

戊(戌)十一月十二日孫兒種德 稟

1898年11月

該信依舊言簡意賅,它告訴家人在吡嘮坡順茂行找到工作了,但是還沒能掙到錢,只好先借“英銀貳元”寄邱銅官帶回。還有就是今年不再寄了,如果家裏缺錢,只好先跟人借。

透過李種德先後寄出這兩封僑批,遊子對家人的牽掛可見一斑,而初到異鄉的艱辛也如在眼前;同時也反映出永春家中經濟之困難。我們還從中知道了幫小李帶僑批回永春的是“邱銅官”(第一封寫作“坵”,當是筆誤)。看起來,邱銅官是名水客,猜想他應該是祖籍洛陽村知名的水客邱牆。據載,邱牆1886年開始經營僑批。批封上是相當寬泛的地址:大路頭(今屬化龍村),只有與大路頭相距很近的洛陽水客才能夠將僑批送抵李家。

第三封:

拜稟

祖母大人膝下:

邇來玉體諒必居安,燕動履,吉祥元符,孫祝也。啟者來信所雲要孫回家,孫思無甚得利,是以難往,倘得如意必定歸梓,祈勿錦介。今因劉賢之便,付去英銀貳拾伍元,到可收入。內抽出伍元交姑娘,又抽出貳元交母親收用。又付去鹿腳並蝦米一珍,又衛生員四粒,冇線並車線一包。其衛生員,母親若是可食,切速付信來知。在外身體平順,勿介。前幫接邱銅官來糊衫甲仔二領,業已收明。其糊衫底後不可寄來,餘不盡言並請金安萬一。

辛臘月初六不孝孫種德 稟

1902年12月

這封是1902年十二月初六李種德托寄的僑批。比較前兩封,抬頭少了“慈母”,而文中有“其衛生員,母親若是可食”之言,據此推,或許李母抱恙,而衛生員或為治病藥丸且為大陸所缺;再者此次寄回“貳拾伍元”和一珍(閩南語)“鹿腳(鹿角)並蝦米”,可見李種德在南洋已賺到一些錢,但“無甚得利”,故而還不想回家;另外文中有位可分得伍元的“姑娘”(母親才分貳元),或許是李家尋得的未過門媳婦——而祖母催著孫兒回家,可能是為完婚。

從這些資訊,可見那時民間習俗,管錢的是家中最長者“祖母”,正符合民風“祖母在,僑批款不寄給母親。母親在,妻子只能是分批的物件,或家用款的收管人。”再有不論你走多遠去多久,妻子總是要回家娶的,不論那名女子是不是跟你見過面。

留下國家大事的痕跡。或許也正因僑批裏隱隱可見的歷史痕跡,才使得它們成為珍貴的不可再生的人類共同遺產,並於2013年 6月19日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僑批上印戳:“請購救國公債”。1937年 8月,國民政府“鼓勵存款,限制取款,號召人民認購公債,支援國家抗日救國。”黃清海認為正是“為了向僑眷宣傳購買救國公債,僑批上才會有‘請購救國公債’的印戳。”在他手上,就有多枚蓋有“請購救國公債”字樣的僑批,其中一枚是1937年 3月13日由馬來西亞吧雙(吉隆玻的外港,又寫成“巴生”)經益成信局寄往“永春東關大路父峰厝交陳君鬥燕先生收”的。“1938年1月8日到達廈門郵局,再由廈門林和泰信局從廈門郵局領出,寄送永春。前後歷時超過10個月。讓人真切體會那個年代鴻雁傳書的艱難。”黃清海指示僑批上有機蓋“廈門/38.1.8AMOY/請購救國公債”宣傳日戳,並蓋有“吧雙坡/益成信局”章和“林和泰信局/專分大洋不取工資/住橫竹路二十八號”章。

其實,抗日戰爭期間,很多僑批都蓋有抗日標語,比如“怕做亡國奴,勿買日本貨”等;而解放初抗美援朝時,一些僑批上蓋有紅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字樣等。再到文革時,則印有毛主席語錄。

僑匯顯示幣種演變。“(僑批中)可見出貨幣的流通使用情況,以及幣種的更替和金融匯價的變化。”據《僑批史話》載,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前使用銀兩制,受外洋影響,也有稱“元”。1935年前,僑批封上一般書寫的幣種有英銀、龍銀、大銀等,其後有大洋、國幣、法幣、金圓、美元、港幣。民國後期出現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僑匯大幅縮水,華僑大多不願意匯款,有的改寄物品及其它硬通貨,這一時期,僑匯大量減少。解放後,僑批大多匯寄港幣(折合人民幣解付)或人民幣。

 

僑匯關乎民生

“一年大小兩三幫,水客往返走海忙。利便僑民兼益己,運輸財幣返家鄉。”

——清末秀才.梁伯聰

依慣例,除了凶耗,僑批都不會是“白信”或“空批”(即不附帶款項的信)。故而在僑批業退出歷史舞臺之前,有部分僑匯正是作為僑批的組成部分回到家鄉的。

賺到錢匯回家,長久以來,都是遠渡重洋的華僑們的共同心願。究其原因,應該與他們的身份認同有很大的關係。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前(1957年),“(大部分華人)在身份認同仍趨向于‘中國人’,而在政治認同上,仍然視中國為祖國。”廈門大學在學歷史學博士、祖籍介福的馬來西亞華人鄭名烈在著作《拓荒.紮根》一書中說,對許多馬來亞的華人而言,那裏不過是暫且謀生的地方,遲早要返回祖籍地。甚至有些家庭自清朝同治年開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一連五代人都到馬來亞柔佛州謀生,最終都落葉歸根回到永春。即使不幸客死他鄉,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也要設法將遺體運回老家安葬。該書提到,比如永春籍麻坡富商劉築侯於1922年去世,其遺體即運回湖洋安葬。劉築侯出生於1866年,闖蕩麻坡,事業最高峰曾控制過半個麻坡的橡膠業。

因此,百多年來,僑匯一直是永春社會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時比財政收入還多(參見右表)。

永春縣僑匯收入與財政收入對比一覽表(部分)

注:1、列表中數據來源於《永春縣誌》(1990年版)、《永春文史資料》等史料

  2、因掌握的資料有限,故無法列出完整的對比資料

  3、1925年永春縣僑匯收入僅次於晉江、南安,居全省第三位;1938年,居全省第四位

  4、從1937年到1946年,法幣貶值47萬倍:1937年抗戰前夕,

    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1948年,法幣發行總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

  5、1941年受太平洋戰爭的影響,僑匯大幅下降

  6、1981年後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部分僑匯轉為投資,故1985年僑匯較之前有所下降

“中國人以前寄錢,雖然是寄家用,不過也有很多做別的事情。以前是寄回去……有些兒女回去讀書,回去中國讀書,這條他就多寄僑匯。也有的回去建屋、買田。”《家書抵萬金——新加坡僑批文化展》一書中錄有南洋中華匯業總會第一屆會長林樹彥早年接受採訪時說的一段話,這些僑匯不僅家用,還有許多華僑“熱心捐資家鄉修橋鋪路、興學助教、賑災濟貧等公益事業。”

其中興學助教是華僑們最熱衷的,或許出門在外的他們更加深切體會知識的重要性。據《永春縣誌.華僑志》記載,自1906年僑胞鄭安邦等創辦永春中學堂起,到1911年,華僑捐資創辦、合辦的中小學共15所。民國時期,又先後創辦鵬翔、南湖、養賢等30多所小學和南湖、毓斌等四所中學。

在僑批業退出歷史舞臺後,依舊有大量的僑匯來到母國,這些錢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為各項公益事業做出了特殊貢獻。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教授說:“改革開放以來,僑匯對僑鄉發展不但仍具有經濟意義,對僑鄉人文精神亦具有提升作用。僑匯所體現的華僑華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愛鄉主義精神,是中國重要的人文精神資源。”這在華僑數量眾多的永春尤為突出。

  

重信諾的僑批人

“在僑批局工作近30年,從未見批客貪污所帶錢銀的事情。”海南有位符姓老批客就曾這樣說過。這一切的實現,僑批人的優良品質是根本保證。

“最根本的是要講信譽。”中山大學歷史系肖文評博士認為一名出色的僑批人,不能有不良嗜好,責任感要很強。受託之錢物以及口信,“不管數額大小,報酬高低,也不管路途多麼偏遠,只要答應就要帶到。如果所托之物遺失,要負責賠償。”

僑民倚信好水客宋質。民國《永春縣誌》記:宋質“為僑民所倚信至編為歌傳誦之。”而在《永春縣街尾宋氏族譜資料》裏載有:“鄉人每逢忠勳公攜函銀返裏莫不歡欣鼓舞,喻為萬家生佛,至今猶令後人感念不已。”

據瞭解,水客宋質,1873年開業,主要收匯地域是新馬一帶。相傳,他奔走海內外為僑民傳送書信,“不論道裏遠近,必親送其家”。“這位宋質是你們永春可以引以為豪的好水客,信譽相當好。順口溜‘幹那低,幹那低,三年一張批(信)’,聽說就是源于宋質。”幹那低是印尼東部的一個島名,一封信往返得歷經三年的時間。據侯偉雄說,“宋質就是曾任福建省議會議長、閩南護法軍司令宋淵源的父親宋忠勳。”

1906年,“宋忠勳與其同鄉在儒林裏(街尾)宋氏祠堂開辦新智小學堂。”《永春縣誌》載,同年,留日歸鄉的宋淵源“與邑人倡辦永春中學堂、州立高初兩等小學堂”,也都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至今,這三所學校依舊是永春知名的學校,永春中學堂為永春一中前身,州立小學堂發展為桃城中心小學,而私立新智小學堂演化為五裏街中心小學。

宋忠勳的高風亮節為世所贊,1920年 9月逝世,孫中山特地為他書贈挽軸:高朗令終。

永春僑批局曾遭遇損失。永春僑批局所收的“僑款多從廈門、上海、香港等地批發貨物來永春銷售內地各縣,周轉後解付。”但因道路遙遠且不太平,損失不時出現,甚至有些信局因遭搶劫而破產停業。《永春僑匯史略》有載,1918年前後,印尼僑胞黃典記集資大洋20萬元,在廈門經營同英信局,由於受不了明捐暗搶、敲詐勒索而停業;1923年匪患頻仍,同興信局從泉州販貨二十七擔雇北軍保鏢從泉州來永春,途經南安九都被土匪截劫,損失二萬餘元終停業;豐記信局自1915年成立以來20年間被劫50多次,白銀被竊2萬多元,派送員2人被害,有的被打重傷等等。

雖遭受種種損失,但僑批人相當重信諾,比如,資本虧盡的同英信局“還由南洋匯回 5萬元以清理債務”。為了減少損失,對山區或比較偏僻的地方,多數僑批局不直接解送現金而帶信用票(又稱“山票”)。

解放後,政府清理積壓僑匯。“1941年日本南侵南洋群島,太平洋戰爭爆發,僑匯幾中斷。中國銀行、郵政儲金匯業局,因郵電中斷,匯款押在途中,有的票匯,華僑匯票尚未寄到國內,積壓了未解僑匯法幣2300多萬元。”據《永春文史資料》記載,解放後,永春縣成立了清償解放前存匯款辦公室,清理了 8家銀行和僑批業,並按照法幣貶值遞減率,折人民幣償付(以1937年為基數,法幣 1元折合人民幣1.25元,以後按法幣貶值遞減),總共償付了華僑匯款1829筆,人民幣 26.4926萬元(已折為新幣值,下同。從1955年開始發行新人民幣,新舊幣值比為 1:10000),存款4212筆,人民幣 80.5771萬元。

宋忠勳墓(宋輔民/供圖)

 

結語:

“有操閩南語系的地方就有僑批出現。”黃清海說,全世界操閩南語系的人超過4000萬,涉及地域包括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等地。閩南人自古就有背井離鄉,四海為家的傳統。他們遠赴海外創業,在經濟上成就非凡。僑批正是閩南文化經濟圈內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產物,在特定時期對鞏固族緣、親緣、僑緣等諸多社會關係起到主導性作用。當然,與傳統書信一樣,僑批也體現了文學、書法、禮儀、包裝及紙質等文化。

隨著 6月19日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僑批,這一獨特的華僑家書,再一次引發全球關注與熱議,同時也“開啟了僑批搶救、整理、研究的新紀元,也成為閩南文化保護傳承的一個新里程碑。”百多萬永春籍海外鄉親向來以在外吃苦拼搏、對家桑梓情深而聞名,小小僑批恰為見證。謹以此文記之。

參考文獻:《永春縣誌》(1990年版)、《永春文史資料》、《家書抵萬金——新加坡僑批文化展》、《閩南僑批史話》、《閩南僑批史紀述》、《泉州僑批業史料》、《拓荒.紮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塚與地方拓殖史》等。

特別感謝僑批收藏與研究學者黃清海先生、泉州師院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吳鴻麗教授以及泉州市檔案館給予本文的幫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