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鄉愁牽手宜居 構築清新夢

作者:劉曉芬  來源: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30日

鄉愁牽手宜居 構築清新夢

去過西藏的朋友,跟我描繪過那里天空,藍得純粹,不見一絲瑕疵,一眼便能沉醉萬年。那 里有點遠,南方的我畏懼西北的高地,我的家在惠安一隅靠海的小鄉村,那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太陽照進現實時,我已在永春這座充滿清新氣息的山城裏工作一年多了,這里山水如畫,十里桃源飄香,撲面而來的是濃鬱的鄉愁的味道,置身其中,仿佛走進“春天里”,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爭妍鬥豔,漫步北溪桃花穀且作惜花人、品賞太山九品香水蓮且作養生人、穩坐南美釣魚臺且作忘歸人……

 

邂逅

我與永春的第一邂逅在2009年,那時我還不曾親眼見過梯田,去的是呈祥東溪大峽穀,站在高處,霎時被滿山的梯田蜿蜒盤繞的曲線帶來的視覺衝擊深深地震撼了:原來山還可以是這種模樣的!四年後,工作在永春,兜兜轉轉,見過青瓦白牆的古厝,感受古色古香的韻味;見過飽經滄桑的老街,追尋歲月流轉的痕跡;見過新興的中國篾香城,尋覓觸動心扉的幽香;走過外山雲河谷,探尋林澗山幽水清,走過閩南絕無僅有的東關橋,坐看雲起、白鷺翔集,走過一都三嶺,泛舟聆聽山歌對唱……無數見過的風景,都在心中沉澱,慢慢地交織成一幅桃源清新宜居畫卷。

 

守望

鄉村,有我們難以忘懷的鄉愁。行走在鄉間小道,看見重巒疊嶂、田野青翠,聽見蟲鳴鳥叫、流水淙淙,遠處幾處人家,炊煙嫋嫋。這裏的景致正好,幾年間悄然變化。“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自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後,如雨後春筍般點亮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征程。“鄉愁”猶如一根根千絲萬縷的弦,以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為基調,輕攏慢撚抹複挑地把“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動嘈嘈切切錯雜彈,千姿百態的“美麗鄉村”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觀賞白鶴拳進大羽村、吃岵山荔枝進茂霞村、領略煙霧繚繞進觀山村、遊賞茶花進豐山村、體驗回族風進南美村……鄉間道路越發四通八達,房前屋後越發整潔有序,沿途的風景,山更青了,水更秀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離家多年的遊子們,不妨常回家看看。不僅可以重溫深藏記憶多年的童年趣事,也可領略桃溪流域等生態美景,還可面對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老街古厝中尋找昔年的味道,在鄉土氣息盤繞的農家樂中穿梭,再次領略本土特色的美食,感受舌尖上的美味,言有盡而意無窮。落葉歸根,是無數遊子心中的渴望,故鄉的親人還在守望你們的歸來,正如感情不間隔,載得動鄉愁幾許。

 

尋美

都說經濟看“臉色”,自然看“氣色”。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之為美,美麗鄉村從未缺位:有樸實簡約不加雕飾的自然之美,有反復錘煉精心塑造的形體之美,有脫俗清逸以韻動人的人文之美……鄉愁,讓自然美學與人文魅力構成的境界昇華了,猶如畫龍點睛,動靜之間,得優美與宏壯。打造有內涵且宜居的美麗鄉村,顯然是“里子”“面子”一起要,內外兼修,淡妝濃抹總相宜,宛如小家碧玉,又似大家閨秀。一年一度,紅了荔枝,綠了芭蕉,紅了草莓,綠了蘆柑,美在季節中交替。有人說:“鄉愁是一棟屋、一座橋、一口井。”有人說:“鄉愁是一座祠堂,祠堂裏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有人說:“鄉愁是一種思念。”鄉愁作為一種文化記憶,靠的是鄉民的支撐,東關鎮外碧村村民籌建鄉土記憶館,主動留住鄉愁,為當地添加了和諧的人文之美。

 

點韻

這幾年,美麗鄉村的建設觸動了不少人的心弦。“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遍地開花的美麗鄉村,如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鄉韻?以人為本,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挖掘文化元素,保護傳統文化,致力文化傳承鄉俗鄉情鄉韻,做活“鄉愁”文章,把鄉村特有的“土氣”用之有道,發動村民唱主角、挑大樑,讓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參與家鄉建設,學會精打細算,錢和力氣用在刀刃上,切莫“等風來”。有資料顯示,我國鄉村目前以每天三位元元數的速度迅速消亡。“留得住鄉愁”才是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用守護浸潤鄉愁的村韻,才能避免“千村一面”。古厝修繕,保護傳統村落,經營旅遊示範村,用鄉愁寄託美麗鄉村的文化密碼,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如:構建美麗僑鄉挽住縷縷鄉愁。不離不棄牽手不老鄉愁,莫失莫忘打造文明鄉風。把鄉村潛在的價值挖掘展現出來,以探尋文化之旅,以獵奇賞玩為引子,點燃遊客心中“最美的鄉愁”,讓遊人如織,群眾受益,做到有看頭又有賺頭。浮光掠影心中過,要留鄉愁在人間。

 

築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把別人的夢匡進自己構築的宜居夢。不要“空架子”,用清新賦予其更多內涵,用更綿長的牽掛——鄉愁,打造“一村一品”精品工程。美麗共建生態旅遊,用美麗鄉村唱響美麗經濟。有的地方堅持政府引導而不強求,部門幫建而不包辦,社會支援而不旁觀。聯手執著幹勁打造美麗鄉村,一方面做好基礎設施的“加法”,一方面做好污水、垃圾處理的“減法”。用時間沉澱和經驗積累的精華,慢慢地讓鄉村煥然一新。這樣,總一天,我們也不用羡慕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讓別人豔羨這裏更美的風景:十裏桃源飄香,悠悠鄉愁上心頭。

就像蘇軾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管未來有多遠,一路觀察,一路拍攝,一路思考,溫故知新,審慎判斷,不拘泥於已有資源,面對新常態,巧用時下的“互聯網+”思維,讓鄉愁與宜居不斷地交流、碰撞與融合,美麗的花火會不時綻放,如若火樹銀花不夜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