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習俗)湖洋卷上

作者:  來源:文體新局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2日

永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習俗)湖洋卷上

2013-12-10

一、傳說

彌勒佛軼事

傳說彌勒佛是在唐代時,西峰寺出世,他的性情和善可親,在他未成佛前,時常喜歡開玩笑,可以說是與民同樂,有苦不覺苦,有甜人家嘗,所以人緣特好,大家不僅不討厭他,而且喜歡他敬重他,遇有心事或苦惱,總要對他嘮叨一番,上幾柱香嗑幾個響頭,以求排解,求得平安順暢,萬事勝意。有一年大旱,眼看就要耽誤春種了,村民們心急如焚。這時候,天空作美下起大雨,大家趕緊翻犁耙田,忙著插秧,生怕誤了農時沒有收成,見到秧田青秧瘋長,沒有人手,不少人家唉聲歎氣。

彌勒佛知道此事,手提兩隻布鞋,天天到各村説明插秧。說來奇怪,他插的秧直、快、牢,插後立即綠油油一片,他一個人頂得了百個人,不下幾天,全鄉的秧都插播了,只有仙溪的幾戶村民因秧苗不夠,正在四處求討呢。一日,彌勒佛手提鞋子,肩擔秧苗來到仙溪,大夥十分高興,可只一擔秧遠遠不夠,只見他不緊不慢放下擔子,一丘丘、一捆一捆地投放秧苗,擔子裏的秧苗不見減少,層層梯田全都放上秧捆後,彌勒佛問:“夠了嗎?”村民們高興地說:“秧苗夠了!”於是,筐裏的秧捆一紮不剩,不多不少剛剛好。

散完秧苗,彌勒佛又幫助插秧。他在田埂上行走時,看見幾個小青年插秧很快,卻很馬虎,田水一波動,秧苗就倒在水面上。時近黃昏,眼見馬上就要完工了,彌勒佛洗了一下腳穿上鞋子,坐在田埂上看著小青年插秧,他不時發話指點,差點兒沒有下去手把手教呢。小青年們聽到他嘮叨,心裏來氣。為了教訓一下小青年們,彌勒佛說:“剩那半丘田,你們若能半個時辰插完,我晚上辦酒席犒勞大家。”小青年們見日頭還長,人又多,不消一刻鐘就能插好,便齊聲說:“好,誰輸誰請!”說完他們手快步疾飛似的大幹起來。

彌勒佛坐在一旁觀看。一會兒,他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兩腳一翹把鞋子蹬落田中。說來奇怪,兩隻鞋子立即變成兩條鯉魚在田中活蹦亂跳,大家一看忙了陣腳,不顧一切爭相前來捕捉鯉魚,只見田裏插的秧東歪西倒,有一個青年對準鯉魚雙手俯身一按,不但沒捉著,反而跌了個落泥雞似的,鬧得大家哄堂大笑,這樣折騰了很久,忽然鯉魚不見了。此時,太陽下山了,天也晚了。小青年們才記起打賭的事,回頭一看水田亂七八糟,他們只好拔去重來,可天暗又看不見,只好站著乾瞪眼。彌勒佛見此笑嘻嘻地說:“怎麼樣,明天再插吧,今天誰輸了?”小青年們垂頭喪氣地認輸,說是辦宴席請他,彌勒佛說:“吃請就不必了。我說年青人辦事一要專心,二要精心,三不要貪心。希望你們從捉鯉魚中總結教訓,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說完,他提著鞋子,腆著凸肚,樂呵呵笑嘻嘻地走了。正是: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十八羅漢

相傳很久以前,閩南各縣有十八個壯士有一天同來西峰寺,他們滴血為盟,結拜為兄弟,打出“劫富濟貧”的旗幟,號稱十八勇士,路見不平,為民除害。從此,貪官污吏和富豪財主提心吊膽,生怕惹禍上身。有一年,永春遇上水災,民眾四處逃難,鄉紳勾結縣官貪贓枉法,乘機大斂錢財,弄得民不聊生。泉州官撤辦了縣官,從外省調來一個人說是清官蘭天。蘭天一到任,安頓妻兒母親,便匆匆下鄉治理水患。入夜,蘭天尚未回家,母親因水土不服又鬧起病來,加上剛到,人生地不熟,妻子只好安慰母親待官人回來再說。

當夜,有一夥人翻牆入內想劫財濟貧,沒想到四處搜翻,空空如也。此時,老三眼尖,發現庫房裏有滿滿一箱銀子,箱上貼著“賑災”字樣,撕了紙條後扔掉,然後利索地偷走了銀箱。正當他們想返回再偷時,只見一個老頭牽著馬走進馬廄,老三一夥趕忙躲在馬棚上,正在老頭喂完馬要走時,馬流著眼淚突然開腔說話了:“感謝你的飼料之恩。我原是天上金星,因觸犯天條被罰入人間三年,再過十天我就到期了。蘭天老爺是一個清官,最近有人劫財偷竊,你要提醒他。”老頭連聲說好,趕快向縣官蘭大人稟報,正好他下鄉返回正在詢問母親病情,並差人請來郎中診治。

再說,老三一夥聽到馬能說話,先是一驚,又聽到劫財偷竊,心裏很不是滋味。老四捅捅老三說:天上神仙做錯事得罰下凡贖罪,我們雖說是劫富濟貧,可那畢竟不是光明正大之事。正說話間,蘭天正好要來牽馬出去外巡,不期與他們一夥撞個滿懷。因蘭天聽老漢訴說,又發現銀箱被偷,估計是十八勇士幹的。於是他欲擒故縱地說:“早就聞知十八勇士大名,若不棄嫌,明日請到縣衙一敘。”說完只顧自己牽著馬走了。

第二天,十八勇士沒有來,因怕蘭天設有圈套。為表示誠意,蘭天特地單獨到西峰寺會見老大、老二、老三三人:爾後又備了十八頂轎子到西峰寺,特請“十八勇士”到縣裏茶樓一敘,席間主賓以禮相待,蘭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老三激動地說:“真不該偷了賑災銀子,明日立還。”蘭天手舉烏紗帽,對天發誓:一要效忠朝廷,二要勤政為民,三是尊敬長輩,如若不然,今後任憑勇士處置。一番鏗鏘話語,說得勇士們潸然淚下,激動萬分。化解了矛盾,化敵為友,蘭天全力投入抗災,重建家園。至此永春風平浪靜,又出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時間,街頭巷尾傳頌著蘭天化敵為友的故事,卻不見了十八勇士的蹤跡。後來大家知道,十八勇士再次到西峰寺滴血為誓,改邪歸正,改惡從善,他們一起出家為僧。最先是到了平和三坪,爾後到南山寺,南普陀、開元寺,再到清水岩、天湖岩、船山岩,最後他們十八人一起回到西峰寺,立地成佛,坐化成了“十八羅漢”。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佛光

西峰寺自唐朝以來,佛光普照。你若站在寺院前向前看去:筆架山、秀才山、舉人山、進士山、狀元山、宰相山、皇山撲面而來,層層疊疊,清清楚楚,讓人感到博大精深,底蘊幽遠。尤其是每當太陽升起和日落時分,霧氣氳氤,美若仙境。站在山頂上俯視,雲海中出現了色彩瑰麗的佛光,真如人們常說的“光環隨人動,人影在環中。”

那麼,西峰寺的佛光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唐朝年間,鳳山下住著一個老人叫劉松,大家都叫他劉公。他一年都在山上采藥,為村民治病療傷,他時常路過西峰寺,與西峰寺法師一起喝茶聊天,縱論古今。一天,劉公正在半山腰采藥,忽然聽見陣陣南音響起,一隊人馬踏著五彩祥雲飄然而去,其中一人騎了一匹不像馬又不像鹿的座騎。劉公認定那是神仙,於是追上了山頂。

劉公在鳳山上,見到雲海翻滾,彩虹萬道,在五彩金環中,有一個人騎了一匹六牙象馬,頭戴束發紫金冠,身披黃錦袈裟,頭上有五彩祥光,腳下是白玉蓮台。劉公不曉得那是誰,回來問西峰法師。法師聽後大喜說:“劉公大喜啊,你見到普賢菩薩了,我正想見他了,一直沒有機會。”說完他們又向山上跑去,好容易才爬上山頂,法師往下一看:只見雲海茫茫,有一團七色寶光,卻不見普賢。劉公問明原因,才知道:那七色寶光是普賢的化身,叫做“佛光”!

此時,劉公忽然看見光環中又出現普賢的金身,趕忙叫法師看,可等法師看時,光環中卻出現了自己的身影,劉公很是奇怪,法師說:“你天天采藥為了民眾救苦救難,感動了菩薩,方向你現金身。我修練得還不夠,所以只能見到菩薩頭上的寶光。”從此以後,人們便把看到佛光作為一種吉祥的象徵,認為只要你積善行德做得好事越做越多,你就可以越常見到佛光,於是,後人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西峰祥光”。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湖洋的來歷

湖洋鎮是海洋與湖泊的結合體嗎?傳說湖洋原是一片汪洋,後來地殼變遷水退水幹形成一個湖泊,所以人們叫它湖洋。湖上開闢建設出來的街稱湖城街,南洋的老華僑寫信回來,上面還慣用寫著“汪城街”,真是異曲同工。其實,那裏還有一段生動的傳說哩。

很早以前,這裏只有東西南北四個村莊,南莊裏有一戶老奶奶,有一個兒子在外面做官,三番五次要接他去享福,她都故土難離。因為年輕時死了丈夫,守著兒子成材後一直不再嫁人,在山村過著清貧的生活。她人老體格健壯,七十多歲還能上山割草、種菜和養豬。尤其是她養的一頭老母豬,五百來斤,年年生兩窩,最多一窩18只,只只五六十斤,她不僅把兒子孝敬的錢拿去村裏修橋鋪路,養豬賣仔豬的錢還常接濟一些窮人,有時乾脆把仔豬送給窮人餵養。年復一年,她放養的母豬十分乖巧,從不糟蹋莊稼五穀。可是她上八十歲那年,她摸著豬脊說:我放不動你啦,你自己出外吃草,吃飽了不要貪玩要準時回來。她生怕母豬走失。在脖子上掛著一條繩子作記號。只見母豬“哦哦”直點頭,天天準時出,按時進。

其實,老母豬出外吃了仙草,已變成“母豬精”了,仙人指點變化為龍身。一天晚上,母豬精托夢給老奶奶說:“明早我要走了,以後你要多加保重。”老奶奶趕快抱住母豬,懇切地說:“你不能走啊,我們已經是相依為命了。”看到奶奶悲痛欲絕的樣子,老母豬也潸然淚下,它安慰說:“老奶奶,您是一位心腸好的善人,善有善報啊。不僅你兒子在外平安,還會繼續高升,鄰居好心人會幫你的,你會長命百歲的。”老奶奶聽後十分感動,自己用繩索把母豬捆在一塊,生怕它立即飛走似的。突然,她聽見雞啼聲,起來一看,老母豬還在房裏安然入睡呢,剛才只是虛驚一場夢。

早起以後,天空烏雲滾滾,隨後電閃雷鳴,大雨接二連三地下著,四面山洪向東西南北四個村莊橫沖下來,一下子沖倒了房屋,村裏亂成一閉,大家爭先恐後地向地勢高的山上跑,此時,老奶奶不急不慌,她像感應到什麼一樣,按照夢中所引把自己拴在老母豬身上,待拴好之後,老母豬不顧一切沖了出去,隨後房子便倒下了,多險啊!老母豬拉著老奶奶在大水中泅遊著,一些人嫌豬跑得慢趕到前頭,讓急流卷走了。只見老母豬跑到哪里,水就卷到那裏,哪里的洪水就更加兇猛。四個村莊都成了一片汪洋。此時的老奶奶已經跑不動了,她氣喘吁吁地對豬大聲喊道:“快,快,你快跑。我不成了。”說著就要去解開繩結。此時老母豬把“成”聽成沉,以為老奶奶不沉下去,叫自己沉下去。為感念主人十多年不打不罵相敬如賓的恩情,老母豬回過頭來咬斷繩索,大聲喊一聲“我沉了”,便毫不猶豫地一頭紮進滔滔的洪水之中,水一下子隨著它嘩啦退走了,村民和村莊得救了。而老母豬化成水龍引著洪水直往前走,經傳如今的湖洋溪就是當年它走時留下的痕跡。

湖洋是母豬精變龍變成的,而村莊卻是老奶奶用真誠和生命換回來的,後來這位奶奶100歲才入土為安,臨走前她才悟出“托夢”的真諦,說她想天天看見龍的身影,於是“風水”就建在山崗上,面對著潺潺流淌的湖洋溪。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天子”之死

據說,像湖洋這塊山水鐘靈的寶地,是一定會出“天子”的。哪個地方出什麼人物,中國民俗傳統及“山經”、“易理”都是以所謂的“風水”定論。

從仙遊度尾溪口村到湖洋的“揚高岩”西南畔,有一條長達40裏,十八個峰嶺起伏相連,獨自成脈的山龍,形如天蟒起舞。“蛇頭”在湖洋,“蛇尾”在度尾。無數精通“三元”、“四局”和“易理”的大風水先生,都反復勘踏探究,斷定此奇脈閩都八府絕無僅有:“蛇頭”會出“天子”、“蛇尾”出“尚書”。湖洋的“蛇頭”位於永仙兩縣交界處分山格內,形酷似“蛇頭”的拱侖,地勢陡峭,直伸到山腳下的“急溪潭”飲水“照鏡”。

很早以前,湖洋“尾寮村”的一黃氏人家,祖墳就在“蛇頭”的“印堂”下。按天定地造風水,黃家孫裔必出天子無疑。但天不從人意,也不護風水。正因此“龍脈”蜚聲甚遠,遐邇轟動,傳至朝廷,震驚了皇座;遂下旨遣派官司要員趕至永仙交界處,實地勘查,並繪製出精確地勢圖樣。皇上禦視再三後,剛提起“銀朱筆”,在地圖上對準伸過湖洋的“蛇脖子”處一點,與此同時,在湖洋“揚高岩”外的“蛇脖子”便一聲巨響,地裂山崩,潰塌下來;頓成一道深陷的大裂口,致使原來流向仙遊的一條小溪急轉倒流,水從裂口處噴瀉而出,衝擊直斷的峭壁,濺花噴霧,形成了瀑布,其高數十丈,直入山下“急溪”。此地從此就被湖洋人稱作“斬龍”。身首就這樣分開了,伸入湖洋的就只是個靜置在“斬龍”下的“死蛇頭”。

再說,風水被破後,黃家的媳婦才懷上“天子胎”。據說一懷三年,肚子特別大,呆在黃家怎樣也生不下來。直到三年後回劉厝娘家月城看“普四”時才分娩,分娩時黃家的翁婆也趕到。原來是一胎懷三子,先出來的面目黑不溜秋(神傳張飛投胎),見者驚駭無措,雙方親家一致視作兇犯,便用枕頭把其嬰塞死;再生下的是個紅面(神傳關公投胎),雙方也視為不吉,仍用枕頭塞死;第三個是白麵,眉清目秀(神傳劉備投胎),可一生出來就會說話,大叫“大哥二哥都死了,留我何用”!說著蹦跳了幾下,腳一伸直,也跟著黑面白麵去了。

就這樣,應該出天子的湖洋,因“天機洩漏”風水被破,只留下這段神奇而使人聽了足以感慨、遺憾的傳說。

講述人:湖洋鎮清白村劉詩炯

 

和尚董

湖洋鎮桃源村有一塊“和尚董”山地。山坳上有一個奇怪的圓頂形的墳墓,整個墓地都是雜草。

傳說早年在這裏有一座規模很大的寺院,住著一百個和尚。由於寺大、和尚多,香火不斷。

有一天晚上,一個姓董的住持得了一個夢:南海觀音騰雲駕霧來到他面前說:“寅時時分,有一百隻虎從這裏經過,特別要小心!”等他醒來,已是丑時了。他著急,但是沒有對其他和尚說,就自己一個人跑到門口的枯井躲了起來,他又驚又不時把頭伸出來看。

寅時到了,真正來了一群虎。虎也會排隊,一隻跟一隻,進去寺裏。那些和尚睡得死死,一隻虎咬一個和尚,又排隊出寺了。

枯井裏的那個和尚數數這群虎,一共九十九隻。虎走遠了,他才從枯井裏出來,心想,夢裏說是一百隻,為什麼只來了九十九隻?對了,正是自己躲在井裏才免招來一隻虎。他正要走進寺,忽然聽見後面有響聲,回頭一看,原來是一隻跛腳虎!結果,這個和尚也給虎咬去了。

第二天,當地人按照風俗,把一百個和尚的骨集中起來,在寺裏用鼎蓋住。為什麼用鼎蓋住,據說凡被老虎吃去的人,他的骨要用鼎蓋起來,才不會為虎作倀。

從此,這個寺院冷落,香火斷絕,年久失修,也就倒塌了。

講述人:湖洋鎮桃美村吳永化

 

赤子現巧退糧兵

永春縣湖洋仙溪下阪有一個叫鄭現的,家庭很窮,性格與人不相同,愛管閒事,打抱不平,眾人叫他綽號“赤子現”。

清朝時節,永春州逐年都要派糧丁來湖洋一帶追收錢糧。來時,飯菜、鋪蓋都要由納戶準備好。

有一年州府糧丁來仙溪下阪找鄭現追糧,鄭現家窮,不但無錢又無糧,心想,今晚糧丁一進村就要吃、要住,如何應付呢?只好叫因某來商量,先打算吃晚宴的。鄭現想了想,交代因某今晚煮飯時,把菜頭根連尾煮得黑黑,像死老鼠一樣放在飯桶裏,豬肉切一塊一塊用針線串成一串放在碗中,鄭現點火照明,插在壁上,筵席準備好了,請糧丁入席開餐,剛剛坐好要動筷的時候,故意把火吹熄,哎呀!風這麼大把火吹熄,你們稍等我去點火,隨手把桌上那串豬肉拿進去。待點火來一看,碗中片肉不留,鄭現說:“你們吃完了,好好!來,我替你們添飯,”把飯桶蓋一掀開看見那個黑菜頭在飯桶裏,故意罵他老婆“死老某”,老鼠丟進飯中去煮還沒有看見,隨手把菜頭丟到厝頂上去,回頭來問糧丁說:“不要緊,我把髒的弄掉了,來!吃吧!”自己大咀地吃下去,幾個糧丁啞口無言,只好餓著肚皮,說好好!吃飽了。

吃完晚飯後,把糧丁帶到四面草埔的一座祖宇叫長房祖,實是要糧丁睡在那裏,而鄭現又一次玩弄糧丁。手中提著一支紙燈,走到長房祖厝門口,將燈弄熄說:“天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你們不得亂跑,待我去鄰居家點火來照你們。”說完後,鄭現就一去不回頭,躺在家中睡大覺,讓幾個糧丁蹲在門頭的壁邊過夜。

鄭現卻在即將黎明時,一手提燈,一手捧竹煙管頭,褲腳卷起起,故意到山上露水挨挨,兩條褲腳濕透露水,雄糾糾地來到長房祖大門口把幾個糧丁亂打一場,破口大駡:“叫你們在此稍等,我去點火就來,你們卻不知跑到哪里去,讓我滿山找,弄得滿身是水。”幾個糧丁垂頭喪氣,無吃無睡,挨教訓,第二天早上再不敢找鄭現吃早餐就溜走了。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士且

 

九車格

永仙公路吳崎嶺附近有個地名叫九車格。相傳南宋統治者南逃,有個私囊很飽的大臣,因見人心惶惶,地方不安寧,九車銀子難運走,偷偷的埋在這個地方,等待時機再來運走。他為人狠毒,百姓怨恨,全家被殺死在半路中,九車銀子再也沒人知道埋哪里了。

一百年後,附近薑侖村有陳姓兄弟,都是勤快的農民,弟弟每天中午在這個地方吃飯後,都疲倦地躺在一棵不大不小的松樹下睡覺,他兄下田勞動了許久,不見弟弟下田,往往要到樹蔭下拉起睡眼惺松的弟弟去勞動。弟弟經常要這樣睡,他兄大怒,就把松樹連根挖起來,使弟弟沒有樹蔭可睡覺,事情非常湊巧,樹根下露出一小車的白銀,兄弟大喜,等待夜間挑回。他們在老家薑侖建起了二座紅磚綠瓦的大厝,成了當時最富的人家。

傳說還有八車未被人發現。有人更神乎其神,活靈活現的說,這八車白銀在月夜變成八隻白馬在山上吃草,俗人見不到。要大孝大忠大義的人才有福得到它。數百年來,再沒有人幸運得到一車銀子。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錦村

 

銀牛厝

清朝咸豐年間,永春十八都人寧炳光,平素勤儉治家,善於理財,很有些積累。老伴早年病逝,膝下僅有一個兒子,單名叫留。從小嬌生慣養,見四書頭痛,好逸惡勞,花錢如流水。炳光一再教訓,寧留表面收斂,骨子裏絲毫沒有改變。炳光對兒子的行為雖然不滿,但終究是家中的獨生苗,罵歸罵,疼歸疼。甯留也摸透了父親的這一脾性,陽奉陰違。

寧炳光在彌留之際,流著眼淚再三叮囑兒子:“要勤儉,重視農耕,萬一窮得無米可下鍋,可挖掘白牛,加上勤作儉用,足可生活一輩子。”

寧留舊習難改,加上沒有人管教和約束,又染上賭博,幾年之後,把父親的遺產花得精光,無米可下鍋了。他偶然想到父親臨終的遺言,“可挖掘白牛,加上勤作儉用,足可生活一輩子。”“白牛、白牛你在何方?”他又想起嶺頭庵山有個祖母的墳墓,地理先生稱它為“白牛臥坡”,不如把這墳地賣掉,總比挖掘來得簡單,或許會時來運轉。他聲言要賣祖母墳地——白牛臥坡。

事情非常湊巧,湖洋仙溪鄭千繼的老母死後藏棺尚未落地安葬,欲覓一塊地勢高的山地而面前寬廣的地方,跟寧留一拍即合,買了墳地。甯留把“祖母”棺木遷葬別地。鄭千繼把原墓再擴大挖深一點,誰知竟挖著一具棺木,再去詢問甯留祖母棺木是否已遷,寧留回答早已遷葬別地了。鄭千繼兄弟把棺木鉤出,發覺非常沉重,感覺有異樣,打開棺木一看:棺材裏放滿了大清龍銀。他們馬上把棺材再埋好,趁著夜裏,父子兄弟妯娌用布袋把大清龍銀裝上,神不知鬼不覺挑了回家,數一數,剛好伍仟龍銀。翌日立即把母親靈棺安葬,修得既美麗又壯觀。恐事情有破綻,到十八都看看甯留,寧留賣掉“白牛”之後得了不少錢,又去賭博嫖妓。以後甯留淪為乞丐了。

鄭千繼因葬母意外得了橫財,發了大福,在仙溪修建了二座美麗壯觀的飛龍翹脊紅磚綠瓦厝。一座自己兄弟居住,一座作為家族子弟念私塾用(這是仙溪小學的前身),又捐資興建登榮石拱橋,做了不少公益事業。因為葬母而發財,所以稱這二座厝為“銀牛厝”,至今有二百年了。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錦村

 

白不管

從前,永春十九都蘇莊格有一個姓白的,每逢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他都睜一眼閉一眼,從不吭一聲。有一次,半夜尋廁,白見小偷入門盜竊鄰居東西。他見到此事對自己無益,也不呼喊一聲,讓小偷順利卷走財物,揚長而去。因他姓白,遠近的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白不管”。

一日,白不管和鄰人同赴市集買東西。他買了一葫蘆的花生油和一袋子的大豆後,風風火火地趕路回家。湊巧,葫蘆底漏了一個小洞,花生油一滴一滴的漏了出來,袋子底也破了一個口子,大豆滑溜了一地。鄰居在後面見到了,故意問他說:“對別人有益而對自己無利的事情要不要管?”他回答說:“何必多管?不管,不管!一百個都不管……”

白不管到家時,才發覺花生油漏了一大半,而一袋子大豆也盡滑溜光了。他非常生氣,跑去責問鄰居。鄰居乾脆回答說:“不管、不管、何必多管、一百個都不管……”

他啞口無言了!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錦村

 

關帝爺的屁股

位於永春湖洋和德化白石村交界處的山上,有一座關帝廟。神廟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不絕。原來“關帝爺”在治病方面有著神奇的妙方,藥方上每每有“吾佛屁股再加若干”。說來也怪,小孩子發燒發熱、大人著痧、胃痛,吃了他配的藥往往有好轉。關帝爺真的如此靈應嗎?

原來清朝初,有一位印尼歸僑,帶回了一塊二尺多長的百年檀香木,他被關雲長的忠烈千秋事蹟所感動,就用這塊木料雕塑了“壽亭侯”神像。由於神漢懂得一點中藥知識,知道檀香木是一種瀉火、清涼的好藥材。每次視求醫者的病情,又掌握氣候特點,在藥方上再添加些許檀香木粉末。久而久之,關帝爺的屁股越挖越大,挖成了一個大洞。鄉里人知道了,開玩笑說:“白石關帝,嘴上有吃,屁股有放。”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錦村

 

一塊缺口粗碗

從前,十九都清白裏有個姓莊的婦女,生了一個孩子之後,不久丈夫就患病去世了,姓莊的婦女起早摸黑,一把淚一把尿把孩子養大。兒子長大了娶了一個姓陳的媳婦。誰知這個媳婦十分潑辣,不孝順婆婆,有時指桑駡槐,打雞罵狗,只給婆婆吃粗飯菜,讓婆婆衣服髒得不成體統,嫌老婆婆口齒不乾淨,專用一塊缺口的粗瓷碗讓她吃稀飯。並且告訴她:這塊碗如果保護不好,摔壞了,以後連稀飯都不給吃。

老婆婆暗地裏自己流眼淚,她也不敢告訴兒子一聲,她知道兒子怕老婆,說也沒用,還會招來媳婦討厭。總是低聲下氣,忍受著媳婦的白眼。對那塊缺口粗碗總是小心保護著。

以後姓陳的媳婦也做了婆婆。從此老婆婆就有了孫媳婦了。孫媳婦待人很好,也很聰明,她看到自己的婆婆虐待老婆婆,心裏就琢磨著如何改變這個情況,既不要傷害家庭的和睦團結,又能幫助婆婆改正錯誤的兩全其美的辦法來。

過了一些時候,辦法想到了,她趁婆婆不在家的時候對老婆婆說:“我要婆婆待您好,想到一個辦法,你吃飯的時候,故意把飯碗摔破了,我就有辦法使婆婆對您好的。”老婆婆聽到了,立刻搖手說:“不行呀!不行,我打破了粗碗,以後就沒有飯吃了,你是下輩可擔當不了呀……”。

此時,聰明孝順的孫媳婦誠懇地附在耳邊輕輕地對老婆婆說:“你儘管放心,大著膽子,把那只缺口碗摔了,那時候我就有好辦法使婆婆改變對你的態度。”老婆婆見到孫媳婦平時對人忠厚和對她熱情的態度,也就半信半疑的點頭表示按孫媳婦的辦法去做。

第二天吃飯的時候,只聽得“哐”一聲。老婆子的粗碗果然打破了。孫媳婦聽到了,怒氣衝天立刻跑到廚房搶先發作說:“你真是老得不耐煩了,老得發昏的,你把這塊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的粗碗打破了,叫我以後用什麼給我的婆婆吃飯呢?”她的婆婆聽了,心頭一愣,呆若木雞,心想:待我老了,我的媳婦也學我的樣子對待我,我怎受得了?媳婦學婆婆的辦法,到頭來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她知道錯了,跪在老婆婆面前求原諒。孫媳婦馬上拉起了婆婆,大家歡歡喜喜吃了一頓事先準備好的團結和睦的早餐。從此以後,大家過著非常和好的日子,成為三鄉五裏婆媳互敬的令人羡慕的家族!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錦村

 

相公作旦

幾十年前,湖洋桃源裏有個出名的掌中班,班主劉烏義,他不但布袋戲表演技藝精湛,且頭腦精靈,很會隨機應變。一次下鄉,在演出中,誤將“相公”當成旦角,套上手掌,上臺表演。“相公”是布袋戲的“祖師爺”,只有在“祭台”時方才出場,並須大吹大打,還得全台演員齊呼“口羅哩口連”。這個場面很嚴肅高昂,為群眾所熟知。今忽見“相公”扭捏作態,知是捉錯“嘉禮”。當年演錯戲是要扣工資的,大家正待看老師傅跌落戲棚腳,好扣他工資。此時,烏義發現亂套了,他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套上一個“大頭家丁”(丑角),上臺拍手高呼:“好看,真好看!相公捉作旦。要看就看,不看現要換!今晚工錢照原二元半!”說完,家丁一拐一拐地扶著“相公”下場。這一招,引得哄堂大笑,大家稱讚他好“口舌”,工錢也就不扣他的了。

講述人:湖洋鎮龍山村鄭天采

 

吹簫忘須

四十年代,湖洋鄉仙溪村有個民間藝人,名叫“十九都”。此君十分靈巧,無論是生、旦、淨、醜,樣樣都行,尤長扮“老婆”(彩旦),樂器也是樣樣能演奏,他到處搭夥演戲,深受山區觀眾歡迎。一次,他搭班德化在某村演出。這天晚上,“十九都”扮演關雲長,沒戲時即到後臺,脫下假須,幫忙吹簫。一曲完畢,該到他出場。他急忙拿起關刀沖出臺前。只見叫陣“敵將”大聲喝道:“來將報名受死!”答曰:“我乃關雲長……”一面捋捋美髯。糟了,忘記掛須了!眼看戲要“砸鍋”,挨扣工錢了,他急忙改口道:“……之子關平是也!”,對手也看出了失誤,臨時改換道白:“大膽關平,乳臭未乾,非我對手!喚你父關羽前來對陣!”“十九都”一個跟鬥翻入後臺,掛上美髯,旋即上陣,大呼一聲:“非得無禮!關某來也!”

二人就這樣把“戲”救活了,還好沒給扣掉工錢。

講述人:湖洋鎮龍山村鄭天采

 

側壁出仙

人們凡碰到難解決的事,寄望有“能人”將難題解決時,閩南話有句俗語:“側壁出仙”(方言“側壁”意同“碰壁”)。這個諺語也是出自藝人趣聞的。

五、六十年前,晉江有個遠近聞名的布袋戲班,叫“金永成”班,班主李榮宗。有一次,金永成班在某地演出折子戲《狄青比武》。李榮宗表演主角狄青,徒弟表演王天化。當演到狄青與王天化在校場對壘將要比武時,李榮宗尿急,只得叫學徒兼演狄青,自己下臺小解。那學徒一人演兩個人物,一時手亂,竟把狄青打死,觀眾大嘩。那學徒一時“碰壁”,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李榮宗回來,忙喊:“莫急莫急,出仙出仙!”他趕忙跳上臺,套上一仙翁出場,口裏念道:“貧道太白金星,奉玉旨前來解救武曲星君狄青。”只見那老仙把拂塵一揮,王天化乘勢退場,接著太白金星取出仙丹一粒放入狄青口中,狄青就活轉過來了。台下觀眾一場大笑,都說解得好。

趣聞一經傳開,就逐漸在閩南地區形成了一句民諺。

講述人:湖洋鎮龍山村鄭天采

 

女寨主妙計退寇

在永春縣湖洋龍山村,有一個用巨石壘成的古寨,名叫“平安寨”。此寨三面險峰圍抱,一面臨溪。四處密林,形勢十險要。這個寨是元末明初,鄉民為了抵禦敵寇,保護鄉里安全建的。

傳說當年守寨的寨主,是個十八歲的女豪傑。她善使雙劍,武藝超群,更兼足智多謀。她在寨上建了演武廳和寨勇練武的“打步庭”,還建有七座民房,為鄉民避難住所。山中有一泓小山泉,平時可供寨勇飲用,乾旱季節,則須下山挑溪水。

寨剛建成不久,從沿海竄來一股倭寇。一日得報,賊寇一路灰塵滾滾,直撲湖洋,四下村民急忙打點細軟,帶上牲畜糧食,紛紛避入山寨,閉上寨門,寨垣上安放卵石擂木,在女寨主指揮下,嚴陣以待。

賊寇殺入鄉里時,只見家家戶戶空有四壁,一無所獲。知道鄉民已避入山寨,寇首就率領眾寇,把山寨圍住。一番辱駡叫陣,只是不見寨內有人出來迎戰。幾次衝鋒,都被石木擊退,近前不得,無計可施。

且說山寨中因為一時增加好幾百口人。山泉本來就很細小,時逢炎夏,泉水更是小得可憐,一個時辰也接不上半桶水。被困次日,人畜乏水已是乾渴難當。幾次組織寨勇下山搶挑溪水,均被殺退。見到這一情況,敵寇料定寨中缺水,決計繼續圍困山寨,靜待水盡,寨內自亂,便可“翁中捉鱉”。寇首以為得計,暗自得意。

又過一日。天氣酷熱,午刻時分,忽見寨上人頭攢動,忙忙碌碌。寨勇男丁,肩挑手提地在寨垣上擺滿了水桶。許多婦女,正在一盆盆地漿洗衣服。洗好的濕衣,掛滿竹竿繩子,在炎日下蒸氣騰騰。有些漢子,乾脆光著膀子,在樹蔭下沖涼擦身。

敵冠一見,不覺目瞪口呆,以為寨中必是另外找到了水源。自知“久困之計”已是無用,因此寇首下令“開路”,向別處流竄去了。

原來山中並無其他水源,而是女寨主想出的退敵妙計。女英雄看到倭寇不走,必是看出寨中無水。她心想,必須在“水”字上用計,才得解圍,保全鄉親生命。於是,她下令山寨各戶把當夜人畜尿水收集起來,裝在水桶內,次晨挑上寨垣,浸濕衣服,讓炎日曝曬。勇士擦身的毛巾,也是浸濕此物的。敵寇在遠處,看不清其中奧妙,因此中計。

女寨主妙計退敵,鄉民免去一場災難,保得了平安。因此大家就把此寨叫做“平安寨”。

講述人:湖洋鎮龍山村鄭天采

 

火燒溪,牛吃瓦

很久以前,永春縣桃源裏龍山村有一個鄭籍,善詼諧,好打抱不平,專愛找官府尋開心,弄得官家哭笑不得。由於他好惡作劇,贏得一個外號叫“惡籍”。

“惡籍”有一個老搭襠,名叫“赤仔獻”,是鄰里仙溪鄉的同宗。他也是一個專愛窮開心的人,這正對“惡籍”的脾氣。因此,三不五時兩人相邀上縣城串演“告狀”或什麼其他把戲,拿人逗樂一番。至今民間還流傳著他們捉弄官家的故事。

有一年,永春州上任一位新知州。此官早在別縣時,聲名狼藉,政績不佳,是個貪官。到任前,百姓早有風聞。

這天下午,新太爺吃過午飯正在後衙休息,忽然衙門口傳來了一陣吵鬧聲。他忙打發親隨出門探明事由。不一會兒,回報說外面有兩個監生,相揪住辮子,吵著要告狀。州官隨即吩咐升堂。這是他到任後第一次坐堂審案,既要顯出威風嚴明,還得裝出公正愛民。老爺下令將二人帶上。這時,從衙門口拉拉扯扯地擁進兩個粗漢,頭戴瓜皮小帽,身穿監生服飾,在堂下站定,互相叫嚷:“要你賠!”“要你賠!”按清朝律令,老百姓見官必須下跪,有“功名”的可以免跪,“監生”也算是讀書人的一份小小“功名”,這兩位老兄不是穿監生服嗎?所以不跪。惡籍和赤仔獻都不是讀書人,那兒來的“監生”服?這兩位老兄,常要跟官家打交道,為了免去“皮肉之苦”,卻也不惜花幾個錢“納監”。

知州拍起驚堂木說:“監生,所告何狀?”

“啟稟太爺,”惡籍上前唱了個喏,指著赤仔獻的鼻子說道,“我告他火燒溪。請大人公斷!”

“啟稟大人,”赤仔獻向老爺拱拱手,也指著惡籍的鼻子說,“我告他牛吃瓦。請太爺明鑒!”

“嗾!”知州一拍驚堂木,顯顯威風,打著官腔:“胡言!溪乃水也,豈有被火燒掉之理;瓦乃土制,那有被牛吃掉之事!哼……這分明是與本官作耍!真是該打!來呀!責打二十大板,趕出公堂……”

“打不得,打不得……”這時急壞了一旁的師爺,趕忙附耳對知州說:“這就是我方才講過的‘兩棍’,他們都是監生服飾……”

老爺方才悟及免打律令,示意親隨放開二人。

“老爺,怎麼又不打啦?”惡籍冷冷問道。

“寄打,寄打……哼,你倒說說看,何謂‘火燒溪’?不是胡說,當可免打!”

“不敢胡說。小的幾邦木筏停放在門口溪上,昨夜被他放火燒掉,溪中魚蝦燙死不少。這是普通道理,喝過墨水的都會明白!”惡籍不慌不忙地答道。

“此事嗎?……”州官一愕說,“嗯,那何謂‘牛吃瓦’?”

赤仔獻向前跨了一步,說:“小的所說瓦窯裏的瓦坯,今早全部被他牽牛踏碎,這不跟吃掉一般?堂堂大老爺,當能明察這事!”二位說完又互相指著鼻子,揪著辮子糾纏起來。

知州此時心中已是明白,“兩棍”分明是故意來試他“腳手”的。因此,一拍驚堂木喝道:“住手!聽本官公斷:你等二人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是受害人,又是肇事者。鄰里之間,本官勸你們還是以和為貴。既然雙方索取賠償,來來來……”一指惡籍,“將你的‘火燒溪’賠他的‘牛吃瓦’,”又指赤仔獻,“用你的‘牛吃瓦’賠他的‘火燒溪’……退堂!”

知州判完,拂袖而起,進入後衙去了。

當今,“火燒溪,牛吃瓦”已成當地一句諺語,意即喻人“無事生非”或“無理取鬧”。

講述人:湖洋鎮龍山村鄭天采

 

蘇十萬傳奇

關於蘇王公的傳說,長期在永春的湖洋、德化的下山一帶流傳,大多數人卻不知道蘇王公原來是什麼樣的人物。

湖洋鎮湖城村、蓬萊村、阪頭小村和德化縣大溪鄉的寺廟都有“蘇王公”的塑像。歷來善男信女眾多,香火旺盛。其實所謂“蘇公尊王”是人不是神。

話說當時湖洋有一個水靈靈的姑娘,姓金名水容,排行第七,大家都叫她七娘。南宋末年,西台禦史黃偉的名將蘇十萬奉旨選妃時選中了七娘。七娘的父母哭得死去活來,他們心裏明白,女兒入宮等於被老虎咬去。蘇將軍十分同情,決定隱瞞不報。誰知此事傳到皇上那裏,朝廷即派御林軍捉拿蘇十萬問罪。蘇十萬迫於無奈進行兵變。在德化縣下山村的水府山修建甲場操練兵馬。

御林軍圍困了水府山,蘇兵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仍然英勇奮戰。蘇十萬單槍匹馬,最終因寡不敵眾,不幸在水府溪擂鼓潭瀑布上中箭,人馬墜崖身亡(現在還可以看到擂鼓潭懸崖峭壁上的一個馬蹄印)。

蘇將軍的舉動使金家十分感動,本來有意將七娘送與蘇將軍。蘇十萬死後,七娘為保一身清白,自縊身亡。

蘇將軍死後,人們在擂鼓潭水面上發現一棵堅韌樹木。住在水府岩寺裏的和尚說這棵樹木有佛骨,因而人們用這棵樹木雕刻了三尊蘇十萬的塑像,分別供奉在南門宮(在湖城)、蓬萊宮和阪頭宮三個廟宇裏。這是人們對蘇將軍的懷念,希望他死後以威靈來保護人民,為人民消除災難。

蘇將軍陣亡的地方——擂鼓潭,水深數丈,上面流下的水衝擊著潭水,隆隆似鼓響,因而叫擂鼓潭。也意味著蘇將軍在和御林軍交戰時,此潭“擂鼓”助陣。

不知過了多少年代。傳說潭中有了金茶壺,誰最勤勞勇敢,蘇將軍的英靈要將金茶壺送他。但是,要得到金茶壺,還得有聰明才智——用粗糠(穀殼)搓繩才能從潭中釣起來。

有個樵夫,天天打柴從擂鼓潭邊經過,他日夜苦思,想出了一個用粗糠混合麥芽糖搓成繩的辦法。那天,他拿了這條“繩”放到潭裏去,然後把“繩”慢慢往上拉,一個金燦燦的金茶壺終於出了水面。他樂壞了,一時大喊:“這個金茶壺夠我享受一輩子,從此我再也不必上山打柴了!”沒有想到,話剛落音,那個就要到手的金茶壺“撲通”一聲,掉進了水潭深處……從此,再也沒人見到過金茶壺了。

在水府山區的另一條山澗——水府坑瀑布下,有一處約有十米見方的石壁,它就是山澗邊的山皮,看上去,那一壁的鵝蛋石,像是有人用泥砂胡亂拌雜而堆砌的。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紛紛傳說這裏是當時蘇將軍埋藏兵器的地方。多少人次來打鑿、爆破,想打開這個洞,以得到兵器。雖這個“洞”已被鑿了一米多深,但是卻毫無所獲,既沒有找到門,也沒有看到什麼寶貝兵器。

關於蘇十萬的民間傳說,在長期流傳中,已被人們加以美化、神化了。然而,蘇將軍為選妃兵變,反抗封建朝廷,在湖洋到下山一帶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人們十分尊敬他。有人說,他在水府甲場練兵,自己封王,抵抗御林軍,因而大家稱他為蘇王。人們還可以看到他當年練兵的場所—東甲場和西甲場。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風流嶺

元末,湖洋鄉有一個以賣面線為業的後生家。他常常挑著面線翻山越嶺到德化去賣。有一天,他來到坑內嶺,剛爬幾級,看見前面有一個青年女子,就加快了腳步。那女子名叫山鳳,家就住在山下,現在要到山上去砍柴。她回頭看見一個挑擔的後生家爬嶺像在走平路那樣輕快,向他微微一笑。後生家見女子這一笑,以為是對他有意,腳步也更加緊了。爬了一段嶺,姑娘才看清楚,後面的後生家就是她經常向他買面線的那個人。她開玩笑地對他說:“你若無驚辛苦,就著雙腳擂戰鼓。若是追我會著,就給你做某!”後生家聽說,爬嶺起步飛,兩級來做一級爬,三步拼作兩步走,追到半嶺,就把姑娘追到了。

他們兩人本來就有意了,在這半嶺樹林中坐下來談心。不知不覺天黑了,他們就在樹林裏過夜,並且作了夫妻。由於勞累和寒氣的侵襲,後生就在當晚死亡了。山鳳非常悲痛,當天許下心願:如果會生一個兒子出人頭地,就要修造這條山嶺,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後來,山鳳果然生了一個男兒。兒子長大後即去南洋謀生。山鳳把兒子寄回來的錢銀,請人修了一條寬敞的石鋪嶺。人們就把這條嶺叫做“風流嶺”。

清道光年間,莆田有一位姓羅的狀元,路過這條嶺,在嶺上大石上題下一首詩:

風流嶺上一流芳,良緣到此亦已空;

聞說當年雲雨會,未知何處作佳房。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錦繡山

早年,戴雲山麓有一個風水先生,有一天,在觀察星相時,發現天際有一顆放彩的明星。他順沿方位,追巡到湖洋鬼岫山上空,但見霞光萬丈,知道這裏是一處風水寶地。

正好這時湖洋有個姓白的財主要尋找一處墓地,風水先生看他是當地大戶,索取重金後就把鬼岫山墓地點給他。

白員外死了,兒孫就把他葬在鬼岫山墓地裏。誰知白天埋葬的棺木到了夜裏就被人抽出來,一連兩天都是這樣。風水先生覺得奇怪,他叫白家人扛個大木桶放在墓地旁邊。黃昏時,風水先生就躲在大桶裏,從特地鑽開的木桶邊小洞眼觀外邊動靜。

半夜時分,看見幾個小鬼子嘰嘰喳喳又叫又跳,領頭的鬼子說:“這是莊圖的福地,別人不得相爭!”說完,眾鬼子就把白家棺木從墓地裏扛出來拋在一邊了。

天亮以後,風水先生去向白家說,這塊風水不能得。只好另外擇地安葬了。

莊圖是誰,家住何處?風水先生在四處打聽。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屠夫在路邊賣豬肉。那屠夫沒有帶秤子,只要顧客說出斤兩數量,他就一刀切就,絲毫不差。風水先生覺得奇怪,上前問一個買肉的:“這賣肉的不用稱,有夠重嗎?”買肉的笑著對他說:“呵,你無聽說過嗎?莊圖手,莊圖手,要一斤就一斤,要八兩就八兩!”

“莊圖!”聽見這名字,風水先生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鐵鞋無尋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等莊圖賣完了肉,就去和他搭話。

風水先生屈指算過,鬼岫山風水要發跡,應在第三代。莊圖就把父親的遺賅移葬在鬼岫山了。

明萬曆年間,莊圖的兒子莊際昌中了狀元,順應了風水先生的預言。莊際昌中狀元後,向朝廷告假回鄉顯祖,神宗皇帝問他風水在何處,莊際昌說是在鬼岫山。神宗皇帝覺得山名不雅,欽賜他把鬼岫山改為“錦繡山”。

莊氏燈號原為“天水”,自此之後,也隨著改為“錦繡”了。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湖洋四十九使

武夷山脈從福建的西北逶迤至西南,與中原自然分開,久久未歸中華區域。延至宋朝仁宗皇帝派武曲星楊文廣將軍,出兵征服閩國,劃歸中華大地,所以當時稱為末省(最後一個省份)。

由於歷史條件種種限制,少數民族要興旺發達,確實有困難。漢人未入湖洋之前,少數民族人數不多,大部分土地荒蕪,雜樹成林,野草叢生。當時少數民族有以樹為地名:如樟樹腳、胡楓佘、竹筍土安、竹古樹、破柴土安、樟石空……。還有以野獸命名:如虎山兜、虎石空厝、虎櫥頭、猴抄隔、大蛇侖……。說明當時湖洋還是野獸神出鬼沒之地方。

1026年,宋朝仁宗皇帝執政之時,社會有些不安定,經常出現反朝廷現象,被抓到的統統開刀處斬。當時朝廷宰相提議說:“這麼大批犯人,我看不要殺為好,將他們押送邊疆,開發邊疆,多納稅收,不是更好嗎?”仁宗皇帝連連點頭,認為有理。決定將犯人整戶遷出中原,前往福建分戶定居,不予集中,就不會議論國家大事,專心搞自己的小天地。

司馬聖侯,原是朝廷管馬之高級官員,為官認真盡職,他不但管馬內行,管人也有藝術。為了把犯人管好,仁宗皇帝在人選中,就點到司馬聖侯的名字,司馬聖侯也樂意接受新任務,他是押送犯人入湖洋之官。

司馬聖侯,湖洋人稱他為“大使公”。大使公外惡內善,平易近人,為民解難,專辦實事,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父母官,值得人們懷念、尊重的好官。

當他接受押送任務之時,他就叫其親隨差使,備了很多藥品、種子挑送到湖洋來。當時,從中原到福建,用步行遠來湖洋,翻山越嶺,過江過河,日曬雨淋,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傷風濕水,中暑病痛,在衣食住行方面困難確實千萬般。而他認為“人之父吾之父,人之子吾之子”。在千里迢迢途中,他不但沒有打罵犯人,甚至扶老人過溪,為病人挑行李,背小孩爬嶺。不但他自己如此做,甚至叫他隨從人員也要像他這樣做,在他關心照料下,最終達到湖洋目的地。

來到湖洋,是他的任務走完第一步,接下來困難更多:沒有房子,建草房。沒有馬犁地,用人挖。沒有鋤頭,自己打。沒有糧食,自己種。沒有藥品,上山找草藥。沒有衣服,自己織……依靠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助漢人建家立業。

剛來湖洋,先開山種小米、高梁、玉米、棉花、油菜。發動家家戶戶養雞、養羊、養豬、養牛……。當時北方人,來到南方種植不習慣。他起早摸黑,風裏來,雨裏去,不是在自己示範地裏勞動,就是下鄉對漢人問長問短,問寒問暖,拉家常,問生產。帶他們到自己示範地現場參觀,人人模仿他的耕作技術和飼養家禽家畜經驗。這樣,不但政府稅收無拖欠,甚至人人都豐衣足食。他有空餘時間,便深入研究:設有千秋坪,跑馬道,火燒尖……讓人民于過年過節時,進行爆竹,龍燈,舞獅……歡歡喜喜過節日。

他為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引種南方生產技術與品種,建立土安 口 墟埕及湖城墟埕。鼓動部分人販賣外地商品,進行等價交換,互通有無。並興建佛廟,裝塑佛像,淨化人心。當他知道漢人生病時,他傳教民間青草療法,自己上山為漢人采青草藥,治好不知多少人的疾病,與漢人建立深厚的感情。

光陰無情,日月無禮。轉眼大使公已年老,要求回鄉養老,多少湖洋人挽留他留在湖洋與湖洋人民永遠在一起。他一再解釋說他家庭在北方,一定要回家與家人團聚。其次他必須回朝廷向皇帝稟報犯人安置情況。千聲萬聲感謝湖洋人民對他的愛戴。看來已經留不住他,湖洋人民準備了一些珍貴的副產品——紅菇、香菇、筍乾、黑木耳……為他送行,他口口聲聲拒絕禮品。湖洋人說:“一定拿得了,看你有多少東西。”一整裝,就有十幾擔。一報名,就有二十多人。當他坐轎,就有四五百人含淚送行。他的轎已經看不見了,湖洋人還不願離開,大大小小哭聲不停,當時湖洋的頭目為了勸群眾回家,說:“回去各角落都裝塑大使公的生像,同樣可以看到大使公。”人們才緩緩地離開送行的地點。

過幾年,當京都傳來噩喪消息說,大使公是三月初九日去世,先後各鄉各裏將大使公生像正式移入佛廟,就有四十九尊,點香火奉敬至今。後來人們又將大使公逝世紀念日說成大使公的生日。到了這天,很多地方殺豬宰羊,唱大戲,演木偶數天,真是熱鬧極了。每年春節,還抬大使公佛像巡遊庇佑,風調雨順,合境平安。

講述人:湖洋鎮桃源村劉友党

 

錦繡山狀元地

錦繡山,位於永春縣湖洋鎮湖城村留後角落背後山,離湖洋街道兩公里路程。

該山,頂尖腳大,山勢端莊秀麗,瑞氣鐘靈,石牛山雄鎮西北,四面高峰拱照,眾峰鑽聚,雄偉開闊,天筆迭峰,山腰生有塊大石,聳峙東北,右邊德化來水,左邊仙游來水,石下橫斜一小山侖,形如“美女抱兒吃奶”。石下為寶地主穴——狀元地。只許埋葬骸骨,不許埋葬棺木,墓面亂石磊疊,無需裝飾,足是優美,雅觀。

該寶地,閻王派山鬼守護,並交代“福地孝子居,孝子居福地”。

宋朝末,湖洋有一個姓白的,在朝官居員外郎,年老回鄉養老,安度晚年。可是天不從人願,這位員外突然歪嘴、斜眼,半邊手腳不聽使喚。村民中有人說,他任官期間,嘴巴亂講,眼睛偷看女人,腳走邪道,手拿不該得的東西,閻王給他應有之懲罰。中醫師說是患了“中風症”。不管怎麼醫治,最終沒有治好。拖了五年時光,在生活上的料理,真是叫人煩死。家奴、奴婢侍候白員外,沒有受到家人好評,反挨家人打罵不停,家奴、奴婢紛紛嚇跑了。最後,由他家人自己去服侍白員外,不到兩天,白員外吃飯自己用手抓,房間變成廁所,床鋪成了大便池,誰也不敢到員外房間。為了減少大小便,家人限制白員外飲食,白員外餓得大喊大叫。到了冬天,在身體虛弱,饑寒交迫情況下,白員外別離了人世間。白員外的屍體沒有洗,衣服也沒有換,兒媳們偷偷摸摸將白員外的屍體,用木棍撬進棺材裏,無聲無息地隨便埋掉了結。

三年過後,縣城來了個風水先生,他知天文,識地理,人們稱他為“山家”。剛好來到白員外家,白氏子孫為了享盡人間福祿,代代為官,萬年富貴,接待這個山家在他家(東家)居住,很好地奉侍山家。有一天,特約山家為東家尋找一處能做官的風水寶地,待風水見效後,東家贈給山家一百兩黃金。這位山家每天飯後,乾糧一帶就出門,翻山越嶺,踏遍湖洋山山水水,用了五年時間,才找到這處寶地——“美女抱兒吃奶”。山家叫東家將他父親的骨頭裝進甕裏,埋在大石下,用亂石疊成一個墓面。山家為了一百兩黃金,每天早晨來墓地察看,連續五天,都是日葬夜暴骸。山家認為是人為破壞,建議東家抬來一個大木桶,山家與東家兩人躲在大桶裏,到了夜半三更之時,兩人聽見吵吵鬧鬧的聲音:“不孝子!沒良心,還想得狀元地!拉掉它!”“大家來搬石頭,把它拉出來,”“這寶地是孝子莊陶的,怎麼能讓他強佔去!”兩人在木桶裏,只聽見說話聲,搬石頭聲,在月光下不見一個人。這時,山家告訴東家說:“這是閻王派來的護地山鬼,你都聽到,這處寶地不是你的,是莊陶的”。東家氣憤地回答:“從明天中午起,你就去找莊陶吃,我再也不給你吃。”第二天,白員外的子孫們,將這位風水先生趕出家門。這個山,是聞名湖洋的“鬼岫山”。

被趕出門的風水先生,只好垂頭喪氣,,灰溜溜地離開湖洋,往永春縣城走去,途經農村集市——土安口墟埕,想買塊肉和一對蛋,準備中午吃“出運”。說來也巧,剛好來到屠戶莊陶肉砧邊。看見肉砧上,有一付豬腰仔(腎臟),山家開口要買這付腰子,莊陶回答說:“自己要用,不賣他人。”山家只好改口買豬肉四兩,莊陶舉刀一切,順手遞給山家,山家硬叫他過稱,莊陶回答說:“湖洋誰不知道,我莊陶手,一斤就一斤,四兩就四兩。”山家信不過,拿去叫別攤過稱,真的不多,也不少,標準四兩。回過頭來問屠戶:“你的貴姓尊名,叫莊陶?”

“名字叫莊陶,就會怎麼樣?”

“你要不要風水?”

“我沒有老婆,也沒有兒子,風水幹嗎?”

“湖陽堡的西門直去三裏路,有塊風水寶地,是你的。”

“如果是我的!當然我就要。”停了一會兒,又說:“等一下,我賣完豬肉,你帶我去看一看。”

莊陶的豬肉賣完後,山家到莊陶家做客,講述這處風水寶地的經過。在莊陶允許下,山家將莊氏七世公的骸骨,移葬錦繡山。山家招呼莊陶:“今晚咱躲在木桶裏,聽、看動靜。”到了半夜左右,吱吱喳喳的聲音又來了,“是!是莊陶的祖墓,沒有錯! ”“莊陶的祖墓,就對啦!別人再也不會來爭去。”哈哈哈大笑,“今地歸莊,吾等不必再守候。”從此,該山,湖洋也有人叫他為“鬼笑山。”

話說,這位山家在莊陶家做客,才知道這家屠戶,家裏只有兩口人。他母親五、六十歲人,長期患腎虛病,經常腰酸腿痛,躺在床上,不會料理家務,家中裏裏外外,都是莊陶一人承擔,連三餐飯,都得他端到床頭,母親的衣服,也是他洗,何況挑水,洗菜……。有一天,縣城來了個老中醫,莊陶背母去給老中醫看病,老中醫開了處方,並交代要配豬腰仔,才能有效。母親吃了七、八付豬腰仔,病情有很大好轉,他決心把母親的病徹底治好,天天留下豬腰仔,給母親佐藥用……。四鄰傳頌,莊陶是個孝子,莊陶受到天地神明之擺撥,得到風水寶地——錦繡山狀元地。

莊氏九世,莊夏考中了 “會魁”,在人品上得到南宋皇帝的賞識,選他入朝任少師。他經常給皇太子講錦繡墓的故事,他的學生——光宗皇帝御筆題寫“錦繡山”與“禦墨錦繡、莊公墓道”碑文。

此後,莊氏出現四狀元(莊安世、莊際昌、莊有恭、莊培因),二榜眼(莊奇顯、莊存與)。

祖宇對聯:上聯:“三肖子,九文孫,夢葉長庚當日,齊叨腰艾選。”下聯:“四狀元,二榜眼,家傳鼎甲至今,尚欠探花郎。”

莊氏自唐開基以來,歷經宋、元、明、清,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名登金榜,多不勝舉。其子孫後裔遍佈全國各地、南洋群島各國,繁衍鼎盛。

講述人:湖洋鎮桃源村劉友党

 

武功祖師來歷

宋朝年代,陝西省武功縣有一小青年,名叫蘇一道,乳名小勇,年幼父母雙亡,成為流浪孤兒。為了投靠親人,單身南下閩郡德化縣邱岩寺找親叔父——蘇德卿,望他扶養成人。最後於永春縣逢壺鎮普濟寺,叔侄相見。蘇一道與叔父一起于寺院裏當和尚,學佛法。

三個月後,叔父歸天成佛。蘇一道隻身於寺院受欺負,而出走至十五都太平鄉,被一寡婦——許媽收留為義子。他在許阪身顯很多仙骨故事,許阪人稱他為“仙”,稱他為“法師”。最後,蘇一道去泉州市洛陽橋的武功湖,回永春太平鄉的雲峰山,坐藤化佛歸天。

三天后,南安縣有個賣豬仔的人,路過雲峰山,發現該人與正常人不同,確認這是“仙人”。跪下懇求說:“待我將這八隻豬仔賣完後,用賣豬仔的錢來為你蓋宮廟,塑金身。”說完後,這個南安人挑起豬仔去太平街上出賣。他賣了一隻豬仔,籮筐裏的豬仔又增加了兩隻,豬仔越賣越多起來,他已經賣一百三十多隻,還賣不完,採取削價出售,籮筐裏的豬仔增加更多,最後決定以贈送辦法,才把豬仔賣完。這個賣豬仔的南安人沒有食言,第二天,來到雲峰山,為蘇一道焚屍化粉,妥善保存,待建完宮廟,塑金身裝骨灰,取名為“雲峰岩”。

蘇一道是武功縣人,這個建宮廟塑佛像的南安人,將蘇一道的聖像尊稱為“武功祖師”。

講述人:湖洋鎮桃源村劉友党

 

土地公挑沙

永春湖洋劉氏五世祖先,名叫劉鐘,排行老三。初婚時,住在月城二兄的厝。妻子懷孕首胎,因有事她要回縣城桃溪村娘家,在娘家突然胎兒娩出,剛好是男孩。這時有人說大廳中梁突然下墜三寸。接生後,產婦抱回胎兒。周氏人群追到嶺庵下,遇到一位白髮老翁,便問:“是否遇到一位婦女抱小孩回湖洋?”這位老翁回答說:有!在吳嶺下遇到,她走得很快,已快到湖洋。周氏人群回頭沒有再追。產婦將這幼兒抱到尾阪打邊壟親戚家,哺養滿月,才抱回月城,這個嬰兒就是劉應望。

劉應望,自小聰明,調皮。同窗學友經常向劉鐘告狀說:“你家應望很壞。”劉鐘忍不住發起脾氣,便將應望投入桃源溪潭,讓其死亡。剛好被對面伯父救起,沒有死。應望從此悔過,努力讀書。可是內心非常痛恨溪潭太深。有一天,應望把書軒裏的土地公翻倒,在其屁股用毛筆題字“老土,給我挑沙填桃源溪”。過了幾天,該土地公在夜間給私塾先生做夢說:“你要為我給劉大人說情,我已經老了,不會挑沙填桃源溪。”先生睡醒,覺得這個老人有點像土地公。第二天,天剛亮,這位先生一起床,就到書軒裏,抓起土地公一看,屁股確實有寫字,該筆跡是應望寫的。等應望來上學時,才叫應望去將土地公屁股的字擦掉。從此,土地公才不要挑沙填桃源溪。

這位教書先生從此認真地教應望讀書成材,應望最終考中了進士。

講述人:湖洋鎮桃源村劉友党

 

吃鬼

很久很久以前,永春苦際這地方,四面環山,中間有一條直通泉州城的仙溪,溪中有一堀“和尚潭”,潭水又深又冷,潭中有一個溺死的水鬼。

一天傍晚,有一個人來到一戶捕魚人家的門口,大聲喊道:“捕魚的,我來點撥你,和尚潭有一尾大鯉魚,將它捉來喝燒酒。”捕魚的回答說:“好,來,我這莧菜飯剛剛煮孰,隨便吃一碗才去。”那個人不客氣地吃了一碗,臨行時吩咐捕魚的:“網帶去,網針免帶,我有。”捕魚的感到奇怪,為什麼免帶網針。於是把網針偷偷地插在頭上的髻仔尾內。捕魚人到了和尚潭口,忽然不見那個人,心內明白了許多。看見潭中果真有一條紅色大鯉魚,游來遊去。打魚人把網撒了下去,鯉魚用力把捕魚的拖下水去,捕魚的眼疾手快地把頭上的網針抽下來,插進鯉魚的嘴腮上,連魚帶網扛回家,叫因某連魚帶網放在大蒸籠裏炊煮,然後剖殺魚肚,魚肚內全是莧茶飯。原來,溺水鬼想找替身。打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喝燒酒又吃魚,吃得它乾乾淨淨。

講述人:湖洋鎮仙溪村鄭士且

 

蘇王公買花會

民國十八年,永(春)仙(遊)等地賭風盛行,百姓沉迷于買花會。當時流行的民謠“一文廿九聽(倍數),翁也興某也興”。很多人輸得無鼎無灶。

話說湖城村黃姓的頭人相聚,議論對策。有人提議請神明保佑。於是就用交杯問蘇王公是否肯幫忙。信杯——蘇王公應允了。

和蘇王公“通話”要有替身,大家就請黃汗為童身。黃漢說:“我沒有文化,恐怕不行。”大家叫他試試看。

於是請林雲法師作法,黃漢果真入化。頭人焚香下跪叩求。黃漢代替蘇王公說話,先是念了一首詩:

林雲正法為軍師,黃汗月中定仙居;

湖南初開得勝果,風山九裏永無墟。

當時記錄人把“墟”字寫“虛”字。替身馬上糾正。頭人看完詩句,得知詩句裏隱藏著正月初九日。又問蘇王公買什麼花會名。替身說“名重關聖(關公),姓同我身”過後大喊:要連三注,否則弟子會後悔。

於是正月初九日,湖洋幾名代表籌集資金到仙游大花會莊家買花會。是日,全部資金投注一個花會名——“蘇清源”。莊家以為可賺一大筆了。沒想搖開結果的花會名正是“蘇清源”!莊家大輸。

幾名代表贏了錢,先派人帶一部分錢回家,其餘的在第二天繼續買花會。開搖以後又中了,莊家輸得一敗塗地,當場昏倒。無法照付,就和代表相量,現先付一倍,其餘等十天后到湖洋相議。代表認為時間太久,經相議改為一星期。代表帶著錢歡歡喜喜回家了。

一星期後,莊家來到湖城村,頭人帶他到南門廟相議。莊家剛步入廟門,看到大殿上的蘇王公塑像,大驚失色,倒退一步。原來,他昨夜夢裏就見到這個人,騎在馬上提著大刀大聲對他喊道:“湖洋的債務要去還清,否則XX人畜遭殃!”

莊家和頭人進入協議。莊家哭喪著臉苦苦哀求,廿九倍絕對無法還,只能還一倍錢。頭人不同意,雙方相持不下。有人提議請蘇王公作主裁定。於是開始博杯,湖洋方要從八倍博起,仙游方要從一倍博起。結果莊家博勝。

一星期後,莊家攜款來還。至此無人敢做莊家,花會也就停止活動了。果真應了蘇王公的詩句:風山九裏永無墟。

湖洋人民大獲全勝。為了答謝蘇王公,南門廟增設請“八月火”活動。出了16閣。仙游莊家特地組織北樂隊,苦竹、深安組織49支響硝槍參加慶賀。廟神活動規模盛況空前。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嫁妝

很久以前,閩南山區有一個畫畫的老人,老伴過世多年,他和女兒丹青相依度日。女兒長大了,父親為她找了個婆家。為難的是丹青出嫁時,老人沒錢備辦嫁妝,只好把平時畫的各種圖畫給女兒帶去。

丹青結婚那天,前來賀喜的親鄰都來看新娘的嫁妝。打開衣櫃,只見裝的全是紙畫。婆婆覺得沒有面子,非常生氣,當場把紙畫拿出來放火燒了。丹青不顧一切,從火堆裏搶出三張畫。

那年夏天,丹青和婆婆坐在家門口拉糊線(織土布的蕁麻線)。拉糊線要有太陽,烤得人受不了。丹青把榕樹圖掛在屋簷下。頃刻樹蔭影動,清風習習,驕陽當空,婆媳卻是涼快得很。

由於久旱和蟲災,五穀歉收.百姓生活貧苦,地主又來逼租,真是雪上加霜。眼看一日三餐難度,丹青把一張雀鳥圖掛在廳堂牆上。到了晚上,聽得成群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第二天早上,廳堂上可以收拾到一大堆穀子。

交了租,財主又來逼債。丹青只好把惟一的一張畫拿到當鋪裏去典當了。八月十五那天,當鋪老闆展開明月圖,只見圓月似玉,光潔生輝,知是一幅寶畫,高價收當。

半月典期已到,丹青到當鋪去贖典。可她接過畫時,原來的一輪明月卻變成了一彎鉤月。老闆大驚失色,卻也悟出寶畫的緣由,只是自己不注意半月典期的奧妙。只好按規定賠償損失的款項。從此,丹青一家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二、故事

莊狀元親題叢桂庵

永春縣城的東北面,有一座海拔五百多米的山嶺,叫做彭崇嶺,它是縣城通向湖洋、仙游和福州的必經之處。嶺上有一座尼姑庵,俗稱“嶺頭庵”。

明朝萬曆年間,祖籍湖洋鄉玉柱村的莊際昌中了狀元,獨資重修嶺頭庵,並親題“叢桂庵”匾額,掛在庵前。從此“嶺頭庵”也稱“叢桂庵”。為什麼莊狀元要修庵題字呢?這裏有著一段不尋常的傳說。

原來莊際昌的父親叫做莊圖,他後來以屠宰為業,人們都叫他莊屠。因為他家境貧寒,三十多歲,還未曾婚娶。他為人又非常孝順,其母何氏多年臥床不起,每天需要豬肝配藥治病。為此,他只好宰豬賣肉,留下豬肝給母親下藥。

莊屠每天清早在湖洋宰豬,再挑到四十裏外的縣城販賣,來往都必須經過嶺頭庵。有一天早晨,莊屠挑肉走到嶺頭,恰遇陣雨,便躲在嶺頭庵下避雨。庵裏有一位年輕的尼姑,俗名王蓮花,年方十八歲,長得端莊秀麗,原是大家閨秀,因不願嫁給一個花花公子,而毅然削髮為尼。此時,她正起來刷鍋煮飯,沒想到從窗口潑出的洗鍋水,恰巧潑在莊屠的身上。莊屠猝不及防,“哎喲”地叫了一聲。尼姑開門見是常來討水喝的莊屠,連忙賠不是,並請他到廚房烘火取暖,烤幹衣服。在廚房裏,兩個搭起話來,慢慢地,他倆便各自訴起衷腸,越說越投機,特別是莊屠,對蓮花因婚姻不幸,流落這荒山僻野為尼,孤苦伶仃,更為同情。從此,莊屠賣完豬肉回家走到這座佛庵,都要歇腳逗留,與蓮花幽會。

一年以後,蓮花懷孕了,她用絲帶勒緊身腰,瞞過了眾人。臨產前,她同莊屠相約,嬰兒由他抱養。莊屠回家後,母親病情發作,他終日侍候,忙得脫不開身。恰巧在這期間。蓮花分娩了,生了一個男孩。蓮花只得把嬰兒抱到庵後桂花樹旁的一塊大石頭下。第三天,莊屠急匆匆趕到庵裏,聽蓮花說明情況後,立即直奔庵後林中。莊屠來到林中時,只見大石頭上空三隻老鷹在盤旋,石頭下一隻紅斑老虎正俯身給嬰兒餵奶,不禁大吃一驚。正在進退為難之時,那只老虎抬起頭來,看了一眼便縱身跳入密林,老鷹也飛走了。莊屠急忙抱起嬰兒,顧不得同蓮花告別,直奔玉柱村。

回家後,莊屠說明了原委,母親大喜,說她昨晚夢見嶽飛,便為孫兒取名為“夢嶽”。當天晚上,夢嶽大哭不止,有一位老者走進家門說:“請抱嬰兒望東南方向走,走到他停哭的地方並在那裏安家,方保無患。”莊屠囑咐鄰居照顧母親,立即抱著嬰兒上路。一路上,夢嶽哭聲不斷,直至晉江青陽,才酣然入睡。於是,莊屠便在這裏住了下來,一面重操舊業,一面照料年邁的母親和兒子。

夢岳七歲時,莊屠為他改名際昌,字景說,送他到私塾讀書。傳說莊際昌天資極高,過目成誦,但字寫得很潦草糊塗,考官們見了都搖頭,因而屢試不第。一直到四十多歲,才進士及第,進宮殿試,狀元聯登。那時候,他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了。

莊際昌做官後,回到玉柱村謁祖。為了報答母親的生育之恩,他出資重修嶺頭庵,並親題“叢桂庵”匾額。現在,這塊金字橫匾,還完好無缺地保留在民間。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劉應望吃黑粽的故事

劉應望,字思儼,號仰括,明穆宗二年即1568年進士,永春湖洋鄉人。丁卯、戊辰聯捷進士,授江蘇吳縣知縣、後升任安徽池州同知、刑部郎中。以後又改任河北省大名縣通判、湖南寶慶府同知、廣州府知府等職,1591年病逝,享年54歲,如今民間流傳著他的許多故事。

劉應望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年小志高,從小聰穎好學,五歲時能識千字,背詩百首,跟著啟蒙先生學習十分認真用功,全神貫注,人家戲稱他是“書癡神童”。

大年正月的一天,村裏的孩子都趁春節遊興,到親戚家吃喝玩樂去了,唯獨他獨自一人留在家裏讀書習字,母親見兒子如此用功,廢寢忘食,既高興又心痛,高興的是兒子小小年紀愛書入迷,學業日有長進,痛心的是怕他過分用功,不懂勞逸結合會影響身體。於是,平日裏母親將好吃好穿的讓給兒子,希望他學習好,身體也好。而母親自己省吃儉用,穿粗布衣服,吃粗糧地瓜。這天,母親蒸完粽子,把地瓜粽子留著自己吃,而讓應望吃糯米粽子,裏麵包著蛋、香菇和肉,這是兒子最愛吃的了。她趁午飯時間,把粽子蒸得熱氣騰騰的,先端進去二個鹹的,二個淡的,外加一碟可沾的白糖,應望正在聚精會神地寫字,他連連點頭答應著。過了一個時辰,母親到書房收拾碗碟時,大吃一驚,只見桌上放著包裹四個粽子的竹葉,一碟白糖原封不動,兒子已伏在桌上睡著了。她生怕吵醒兒子,輕輕挪開桌上的筆墨硯,仔細一看,不覺忍俊不禁地微笑起來,因為兒子嘴唇兩邊全是黑黑。原來他讀書寫字全神貫注在字裏行間,粽子不分鹹淡,蘸的不是白糖,而是硯盒裏的墨水。

正是:兒子讀書心入迷,甜鹹不辨吃東西;聚精會神苦求索,學成報效天地師。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劉應望永望亭的故事

劉應望到湖南寶慶府任同知。當地有一位大財主叫周發奇聞知想去巴結,特地在家裏備辦酒席要為同知接風洗塵,他望眼欲穿,左等右等仍不見人來,如此三番五次回回落空。可他並未灰心,派人探明劉同知的愛好習性,這下他才明白,劉同知不喜歡交結士紳,不會喝酒只會品茗,而且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他當官不是為著向上爬,而是想為百姓辦幾件事,所以淡泊名利,回回請不來。儘管財主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卻不甘心,因為他有他的妙招,一定要讓劉同知上鉤。

周發奇是遠近聞名的“周扒皮”,他是個大草包,心中無幾滴墨水,卻總是愛裝斯文,他巴結官府是想得到好處,鞏固地位,撈取更多的錢。於是,他探聽劉應望何時出遊,立即備好東西跟隨其後,寸步不離,此時應望也只能盛情難卻了。一日,應望在觀音洞遊玩時,被眼前奇峰怪石飛瀑彩虹吸引,不覺吟起詩來,周發奇趕忙從衣兜裏掏出一塊白色絲綢手絹,請僕人遞上筆墨,彎腰哈背地要應望將詩題上,好給他留作紀念。應望笑呵呵地說:“這手絹是擦鼻涕臭汗的,我的詩怎能同齷齪的髒東西混在一起呢。”發奇連忙說:“老爺說得有理,可你要寫在哪里好?”“寫在你的板油裏!”應望說。“喔,喔。我明白了,板油是心臟,你要我記在心上,對,對,對!”發奇顯得副奴才相。

到了金雞嶺,劉應望看到兩塊岩石,一塊像馬頭,另一塊像牛嘴,便隨便哼了起來:“馬頭牛嘴祭山神,大煞風景人皆憎;寶慶若不除此物,山光水色少三分。”周發奇根本不懂詩意,似懂非懂地應和說:“好詩好詩,這兩塊岩石,真叫名勝生色不少。”說得大家哈哈大笑。

登上嶺頭,周發奇大汗淋漓,已邁不動了。此時應望疾步如飛,很想甩開他,不料被一條板根絆了一跤,鞋子摔出老遠。發奇三步拼成二步氣喘吁吁地把鞋子提了回來,他看見木鞋的屐齒斷了,送到應望面前說:“鞋子齒斷,回去我給老爺賠一雙。”此時應望斜視他一眼,十分厭惡地說:“無齒(恥)的東西,還有什麼用,扔了算啦。”說完,又將另一隻腳上的鞋脫了,扔在岩石上,光著腳丫走了。這時,周發奇才真有點覺察,臉上紅一塊白一塊,心裏酸溜溜的。

後人在劉應望同知脫落鞋子的嶺上建了一個亭子,叫做“應望亭”,而當年叫金雞嶺的地方改叫“劉公嶺”。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劉應望劉公堤的故事

劉應望到廣州任知府。有一年廣州大旱,連江水也快乾涸了,因此他常接到爭水鬥毆的狀子。有一天,他看到兩份狀子,一份是當地的財主洪山狀告村民扒他的堤岸,偷他水庫的水灌田;另一份是由一個名叫仙姑為首的幾十位村民聯名狀告洪山毀壞村民堤岸,扒渠灌田,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難以分清,他決定微服察看解決。

這天,他頂著烈日來到村裏,由人帶到出事地點。財主洪山早已知道,已在等候,並為知府準備了涼傘、茶水和點心,真是周到至極,還配了兩個丫頭伺候,後被應望喝令退去。村民原本不知,待知府到來才聽說,只見仙姑領著幾十個村民匆匆趕來,他們面對缺堤破岸和眼前焦渴的禾苗,分成兩邊各訴其由,知府邊看邊聽邊問,一一瞭解詳情。這時突然人聲嘈雜,只見洪山雇請的黑臉和尚喝得醉醺醺地走來了,他不由分說,操起法度,似睡欲睡,站在那裏紋絲不動。此時,仙姑急忙給同知耳語幾句,只見她扔出兩隻畚箕,不偏不倚落在溪的兩邊,立即變成兩座小山,把溪水堵住,溪水即往東向村裏流去。

洪山眼看此事不妙,急忙走到黑和尚面前,對他大聲一個吆喝,和尚似乎清醒了許多,看見一條堤壩橫在溪上有些蹊蹺,心想:都是酒惹的亂,我要叫你這個毛丫頭堵水不成。他不慌不忙,抓起一把泥沙摔到堤岸下,頓時溪裏黃鱔成群,立即把岸堤鑽得千瘡百孔,水嘩嘩又流向水渠,流進洪山水庫裏。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仙姑解下腰帶往溪裏一甩,這十裏長溪的堤壩上立即由石板條封住,變成了石頭堤壩。黑臉和尚一見石堤,冷一笑,鼓起腮幫狠命一吹,果然石堤隱隱作動。此時,仙姑給同知咬了一下耳朵,同知從懷裏掏出縣印,蓋在兩張白紙上,由仙姑分貼在堤壩兩頭,然後用繩索吊起大印,自己走到堤中放進溪裏,頓時溪岸鎖牢了,堤岸長高了,水嘩嘩又自東流向村裏,村民歡呼雀躍。過後,應望叫來仙姑,要她在堤上開鑿一個洞穴,讓一些溪水流入洪山水庫,只是洪山每年要交一百兩銀子作為水費。如此處理,兩邊禾苗有水,各得其利,皆表歡喜。後人把此堤叫“劉公堤”,有詩為證:十裏長堤鎖清溪,千年乾旱盼水時;緣得同知秉公斷,羊城春色譜新詩。

作品來源:原載於《湖洋風情》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劉永樂

 

黃枝春買字帖

清朝嘉慶年間,永春湖洋蓬萊村有一個很有成就的書法家,他的名字叫黃枝春。

黃枝春寫的字剛毅挺拔、豪邁奔放,得到廣大人民的讚賞。據說,他在家鄉廟宇裏寫的“龍飛鳳舞”四個字,竟然飄飄蕩蕩,宛如真的飛舞一樣。他從來不滿足自己的成就,經常四處求教於人。

有一次,黃枝春到福州去,查訪了各地書店,想買一本自己未見過的、滿意的字帖,都未能如願。書店老闆把歷代書法家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鄭板橋……等人寫的貼子全都拿出來。

“這些全都看過的了,還有好的嗎?”黃枝春翻閱了帖子後說。

“沒有了,要麼就請你到永春白鴿嶺,嶺頭碑石上寫的‘白鴿嶺’三個字算最好的了。”老闆對他說。

原來,“白鴿嶺”三個字就是黃枝春自己寫的,他認為自己那三個字是寫得不怎麼好的,可老闆卻如此誇獎了,因此他失望地說:“白鴿嶺三個字算什麼呢!”

老闆聽他這麼說,知道他字一定寫得很好,因此就很熱情地招待他。

黃枝春為報答主人的盛情,揮筆寫了一個“福”字給他。據說,這個書店老闆就這個福字刻印出來,賺了很多錢。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黃志廣軼事

吾旗嶺下有兩條緊挨著的,到水尾才合流的溪澗,古稱“雙門溪”。最早的“雙門橋”是誰造的?叢桂庵、清泉岩及錦繡山下的“蓬湖殿”這三座佛堂廟又是何人所創建?湖洋境內至今還鮮為人知。這位無私積德的先輩,就是湖洋蓬萊黃氏四世祖志廣。

湖洋黃氏一世祖貴公,是於元大德年間從莆田涵江遷來蓬萊定居的,二世三世均系單傳;三世祖濟玄(志廣的父親)又于明洪武24年(1391年)夭壽歸天(41歲);只剩三世媽歐陽氏還身懷遺腹子,是男是女未蔔;湖洋鎮黃氏一脈香煙瀕臨泯絕的危運。

次年(即洪武25年)初夏的一天,回娘家的三世媽歐陽氏要返回湖洋時,才到吾旗嶺,天氣突變,風馳電掣,旋即大雨傾盆。身懷六甲的三世媽頂風冒雨,舉步維艱地趕到吾旗嶺下,剛渡過雙門溪的第一澗,山洪突至,三世媽急爬上五、六尺高的溪岸,夾在兩溪之間;眼看兩溪洪水一浪高過一浪,越加洶湧暴漲,身家的生命危在旦夕。三世媽只好急跪拜在地,哭求蒼天一定要開眼,護佑她腹中的骨肉,發願日後若生男兒,長大後首件事就是在此建造雙門橋,造福後人。

精誠之至,金石為開,誓罷不多時,果真靈驗,頓時雲開雨停,待到初更時分洪水消退後,三世媽順利地過了溪,平安回家。

洪武25年(1392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三世媽臨盆弄璋,生下了志廣(即黃氏四世祖)。當時,生下的若是女孩,蓬萊黃氏的宗支便從那時夭斷;湖洋境內,就不能有今天的黃氏與劉、鄭三大姓為主的四十多字姓和睦聚居的局面。

為接祖承宗,保住湖洋黃氏一脈香煙,三世媽情甘守寡,不再改嫁,精心關愛呵護志廣長大。此懿德永銘,堪母儀黃氏萬代。

志廣雖出身貧寒,然從小乖巧,悉聽母訓;不選吃,不挑穿,僅靠兩三畝山田和母親紡紗織布、針黹手工度日。在三世媽嘔心瀝血的調教撫育下,長大後的志廣聰慧勤勞,又多才多藝,不但善事農桑,還精于生意交際;連年精勤拼搏,不斷擴大內外經營,剛臻不惑之年,他的業績及家產就為永邑內外各界所矚目,成了湖洋的巨富。又傳子2人,為黃氏後裔的衍繁宏開了生面。

發了財的黃氏四世祖志廣,好善樂施,對天災人禍,濟之必傾囊,然對遊手好閒及豪富極奢而淪落者,分文不舍。除此,在社會公益方面,志廣遵母訓、從母願、第一件做的就是營造吾旗嶺下的“雙門橋”。時全湖洋境無不稱頌。接著在50歲(明正統六年,西元1441年),又在彭崇嶺上創建“嶺頭庵”(後莊際昌於明嘉年間重修時改號“叢桂庵”),蓬萊岩屏山的“清泉岩”和供奉蘇王為境主的“蓬湖殿”,廣施陰德,造福一方,澤惠千秋。蓬萊黃氏的宗脈就是托他德蔭,才從四世的單傳衍繁興旺至今。

當時 ,象黃氏四世祖志廣,在同一年中獨力創建湖洋境內三大佛刹宮廟的,其義舉和規模,不論什麼地方,至今尚不見史載,堪稱前無古人。其功德將永載湖洋青史,彪炳萬代。

講述人:湖洋鎮蓬萊村黃金鍛

 

十三公與東泉祠

十三公,名一雀,字光甫,號東泉;因同宗八世的十八個兄弟中,他排行十三,故後世習慣稱作“十三公”。

十三公系蓬萊黃氏八世祖,支派屬“水門宗”,生於明嘉靖癸未(1523年)十一月初四,卒于萬曆丁未(1608年)八月初七。享年八十五,葬於錦鳳村落壟山井後。傳子七人。

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在東南沿海各地流寇為患,擄掠燒殺。十三公之父春山公就是慘遭倭寇殺害的。

十三公好義果敢,從小練就一身好武藝,且曉暢兵法,能謀善斷,遂招募鄉勇壯士三百人,朝夕精訓,立誓殺賊驅寇,保境安民,為父親及其被殺害眾無辜報仇。為便於抵禦賊寇攻襲,嘉靖辛酉年(1561年),公與從兄天相公組織發動鄉民建造城堡(湖城,今遺址尚在)守鄉邑。壬戍(1562年)春,城堡初就而賊寇突至,時雉堞尚未鞏固。公便用棉被漬水為幔,以禦炮矢;親率鄉勇與倭拼鬥,於三月二十六日,親殺賊首八級,賊眾大敗,退屯十餘裏。次日,公帶七子(尤是次子楠,精通武略,善使鐵鈀,臂力過人,驍勇無比,從父殺賊,始終跟隨左右)及三百鄉勇,潛躡其後,一場鏖戰,斬殺賊首五十餘級。賊寇大敗,驚遁而去。保衛了鄉境安全。

爾後,聞仙遊的賊寇聚集於永春錦鬥,欲搶掠內半縣,十三公獲知後,先派人探悉其穴,後奇兵制勝,盡斬其首。

嘉靖癸亥年(1563年),鄉賊引寇自同安入永橫行蹂踏後,又悍然攻襲縣城,十三公急率鄉勇,先駐踞縣城東北“陳嶺”處,為牛奇 角之勢,後窺准戰機殲殺攻城之敵,七戰七捷,解了縣城之圍。

同年初冬,一股占踞在東平外碧“石竹岐寨”的倭寇,有一天到“小湖洋”劫殺生豬數頭,並搶了幾甕酒,當夜欲在寨裏大吃大喝。公得知,星夜率鄉勇趕到大格(與外山交界處),分兵兩路,一路搖旗明槍,在肖田“赤嶺一帶”作疑兵,另一路埋伏在通往湖洋白溪的“小格”(又叫馬跳夯)。再暗中挑選驍勇數名,悄悄摸近,待賊寇酗酒後,翻牆入寨,偷偷用白布換下眾賊的頭巾。賊群中幾個沒醉倒的,一發現,剛喊出口,就馬上被勇士們先殺了。勇士們趁亂翻牆而出。寨內驚覺的倭匪,人人都慌忙把白布當頭巾紮起來,人人又只識紮白頭巾的是“敵人”,互相砍殺了一陣;待發現時,自己已誤殺過半。剩下的逃出來,又聽見肖田“赤嶺”及“小湖洋”、“大格侖山”一帶擂鼓喊殺聲大震,只有通往湖洋白溪的“小格”沒動靜,便急急逃往“小格”,正中公的伏兵,在“馬跳夯”處盡數被斬。此戰計殲寇九十三人。

在倭賊猖獗的嘉靖年間,十三公抗倭平亂的事蹟很多,大小三十余戰,無從枚舉。

正因同仇敵愾,義勇無雙,痛擊倭寇侵擾,為保境安民累立奇功,勳績彪炳,堪載青史,當時閩都分巡萬公及縣宰林公為十三公榜立“義勇”和“保障”兩匾,以旌其門。一九四七年,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官黃愷元,特書“績媲南塘”大匾,以紀勳猷。

十三公除義勇無私,殺賊安民外,又在永春縣興學重教,不但親臨整頓學府,而且捐資建造了永春縣儒學兩齋儀門,時新任縣宰陳公又加立“黌宮效績”一匾,以示褒贊,“冠帶義士”的榮稱即由此而來。

為永銘其抗倭保境及其鼎力助學的功德,十三公還在世時,蓬萊黃氏“水門宗”的宗親們就於明嘉靖癸亥(1563年)十月,在湖城堡南門為他建造生祠,號“東泉祠”,迄今440年。清嘉慶辛未(1896年),再次翻建一新,迄今192年。

東泉祠古樸大方,祠堂中面南而坐的十三公神像,是按他生前的身材和相貌特徵塑造的,因此,栩栩如生前一樣。前朝縣宰林公及保安司令黃愷元所題制的金匾,原玉原樣尚存,分別高掛在祠堂正向和左右堂壁上,祠堂的氣氛肅穆莊嚴。年節和祀日,黃氏水門宗的子孫們延例設祭。據說麻糍配白鴨是公生前所欲,因此每有祭祀,所供奉的食果中麻糍和白鴨是不可缺的。

平時,常有不少遠近的各階層人群到東泉祠上香膜拜,觀賞名匾佳聯,瞻仰義士英風。

1986年,獲批准,東泉祠為永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講述人:湖洋鎮蓬萊村黃金福

 

抗倭父子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年中秋,月光如水,湖洋城內,八十高齡的十三公,正在家裏和兒子們討論抗倭的事。

十三公原名黃一雀,字光甫,號東泉,排行十三,大家都尊稱他為十三公。

原來嘉靖年間,倭寇經常在我國沿海進行騷擾,殺人放火,搶劫財物。這時,又有倭寇竄擾仙遊、永春、德化等縣邊境地區。十三公好幾次招集鄉壯給倭寇以有力的打擊。他的兒子們也分別參加過抗倭的戰鬥。最近有一股一百多人的倭寇竄到湖洋東南邊境,駐紮在石竹崎山竹甲寨內,十三公探知倭寇準備在寨內辦宴慶中秋,決定出其不意地打擊他們。

“我也去,爸!”十三公的小兒子四郎聽見了,心裏癢癢的,提出了要求。

“這不是去玩的!”十三公嚴厲地訓斥年僅十三歲的四郎。

那知十三公帶著三個大兒子離家半裏地的時候,發現四郎也提刀跟上來了。

“你來幹什麼?”十三公發現後氣虎虎地問。

“和你們去殺倭寇。”四郎頑強地回答。

“你不怕?”

“不怕!”

“過來,我看看。”十三公用手摸摸四郎的胸膛,然後下了命令:“心跳得這麼厲害,還說不怕,回去!”

四郎望著父兄們走了,心裏委屈地說:“我不怕呀,我真的不怕!”

十三公和兒子們來到竹甲寨,他們像有組織的戰鬥小分隊。十三公佈置了進退攻守的任務之後,單身入寨。

這時,倭寇們因慶中秋,個個吃得酩酊大醉,熟睡如泥,十三公舉起鋼刀,殺了一個倭寇,這時才發現每個倭寇手臂上紮了一塊紅布,再看看全部倭寇都如此。十三公心生一計,脫下一條白襯衫,撕成條條,把一部分倭寇臂上的紅布條換成了白布條。十三公擂起戰鼓,大聲喊殺。倭寇們在睡夢中驚醒,不知所措,發現臂上標誌不同互相殘殺了一陣,十三公父子乘亂殺了進去,只見刀光劍影,殺得倭寇鬼哭狼嚎。

卻說山中只有一條橫路,中間必須經過一條水坑,名叫馬跳坑,這坑邊有一條粗藤,凡人過坑時,拉上藤條一躍而過,藤又彈回原處。這時候,十幾個殘敵爭先恐後向這條路逃跑,來到馬跳坑,只好一個個攀藤躍過,但是,每過坑的倭寇,都成了刀下之鬼。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四郎並沒有回家,遠遠跟著父兄來到此地,正好倭寇敗退到此。他唯恐自己一人難以拒敵,躲在一塊高石之後。等倭寇過坑時,他便揮刀砍去,倭寇一個也不能倖免,這樣殺了十九人,立了奇攻。

一場撕殺,父子共消滅倭寇九十三人,戰鬥結束後,東方發白,父子踏著晨露,凱旋回家了。

十三公的功績呈報朝廷後,皇帝即下旨封十三公為“義勇將軍”。可是知州擱下聖旨(以免每月初一、十五登門問安),直至十三公逝世時才為他掛匾。出葬按義勇將軍禮儀進行。十三公終年八十三歲。

為了紀念十三公英勇抗倭,人民為他立祠塑像。祠堂位於永春湖洋汪城內。現祠堂尚存,門楣有石匾:“嘉靖癸亥年立義士嘉慶辛未年重修”的金字。

一九九三年,永春縣人民政府授予文物保護單位。

講述人:湖洋鎮湖城村陳穀先

 

“長勝公”愛國發財

清康熙年間,蓬萊十三世祖亭業(因房號“長勝”,後世皆尊稱“長勝公”),曾是方圓百里的巨富。“有長勝厝,就沒長勝富”,“長勝公的杉頭竹頭、贏過全湖洋的稻頭”,這是當時湖洋境內流傳著的兩句話。

“長勝公”的家業的確寵大:講厝宅,他手頭先後鼎建七座二十間裝的青磚大厝;講田園,本境不說,單德化“大溪七境”就處處置田莊、建倉厝(時人稱“七穀倉”),擁有田面千餘畝;其山業更是驚人,除蓬萊“岩屏”到“萬字山”外,德化大溪舉目大多是“長勝山”。

翻翻人間“發財史”,有當官致富、剝奪致富和橫財致富,而“長勝公”卻是因“愛國”起家致富的。

年青時的“長勝公”,家境貧寒,除耕作幾畝山田,就靠上山伐木和下溪放排為生。因他身強體壯,力氣過人,練就了一身水上放排的好本領,加上勤快、忠厚守信,又樂於助人,同行中都尊他老大。每放排下泉州,山主或木材“頭家的”錢款及“夥計”們的工資,大多是由他辦理。久而久之,“長勝公”便成了泉州木材行的“老交關”而出了名。

是時,康熙帝國已基本完成了統一大業,只剩對岸的一隅島疆。名震華夏的施琅將軍奉旨“解放臺灣”。全面戰備,泉州府首當其衝。營造跨海戰船,需用大量的大松木板(山裏人叫“造枋”)。泉州府督造人員通過木材行找到“長勝公”。“長勝公”知道五年前某山林業主鋸制了一大批松木“造枋”,堆疊在德化大溪“高際”、“溪埔”和“黃洋”溪口,足足有幾千板;原是要運往泉州的造船用料,因兩岸長期對陣,臺灣海峽形勢緊張,商船無法通行,漁民不敢“趕海”,導致造船業關門倒閉,因此那一大批“造枋”成了死貨,至今還堆積在那裏。只要一交涉,料不成問題;只是要把這大批長、寬、厚、重的“造枋”運到泉州,水路是十分地艱難險阻,但想到能為統一祖國大事,出力貢獻,也不枉此生。於是,“長勝公”接受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長勝公”回家後,便馬上跑到德化大溪察視那幾堆日曬雨淋足足五、六年的大松木板。發現外層和上下雖腐爛,中層大部分還是好的。當他急回頭要找業主聯繫,恰巧業主巡山,半路相逢。提起這批“造枋”,業主自知久經風化,早已是幾堆連作薪燒火也派不上用場的廢物,虧大本天已定局,自認倒楣。聽“長勝公”開口交涉,先是暗笑他是小傻瓜,要這些爛貨何用!後想若能撈回幾塊錢也算“剝本”,便開口 500元,出價很低。時長勝公急著去小便,來不及馬上還價;業主誤以為他嫌貴,便連聲喊:“莫索性,你我好說,嫌貴就三百元!”

“長勝公”沒再還價,隨即付錢成交。接著,馬上招集放排“夥計”,連月苦戰,清除爛的斷的,好的全部運交泉州府。由於成本低,除付給放排工人高工資,“長勝公”有生三、四十年清貧,第一次發了一筆小財。

海上作戰、攻堅,除戰船外,火藥(硝)是必不可少的。而硝需用大量的純杉木炭(雜木炭不行)合硫黃等物方可煉成。見“長勝公”厚道守信,提前出色地完成了造船板的軍需原料,要籌購杉木炭,泉州府督辦又通過木材行找到“長勝公”。“長勝公”從來沒燒過杉木炭,泉州府衙也從不曾收購杉木炭,雙方都不知杉木炭價格。“長勝公”表態,既是“解放臺灣”軍事急需,我回去試燒燒看,只算點工錢就行。對方聲稱泉州府從來買賣公平,不讓“長勝公”吃虧,隨即“急中生智”,叫人把木材行溪邊二排上等杉木搬上岸,丈量後當場火化成炭,然後按炭的斤數,根據原杉木成本,加上燒工、運工作價。

“長勝公”歡天喜地領了任務,回來馬上發動人馬到德化大溪七境,把漫山遍野,長年積壓的杉頭杉尾杉枝,集化成炭,並用大麻袋裝實;一連半年,有的在山上集料燒炭,有的日夜隨木排、竹排趕運到泉州。時因軍需急用,為使木炭及時安全運送,泉州府還特地發給“長勝公”令旗一面,插在排頭,進泉州時,沿溪水路的其他木排及大小船隻都得閃邊讓路。

“長勝公”又按時完成了任務。因炭價官方是按好杉木的時值折定的,這一次的收入比前番賣造船板要超過百倍,可說是又發了一筆“小大財”。

老天有眼,“長勝公”因忠厚、勤勞和“愛國”,連發了二次財後,因他出身貧苦,懂得守財,除吃用穿,從不奢花;一切的積蓄用來為子孫造福,建厝、置田,更注重買山造林。他從小就上山、下水,進城,洞察時勢,深知山林是活資源:砍了賣,賣了再造,大了又砍,有了錢再買山。加上“長勝公”從不擺闊,從不以“大款”自居,直至晚年,仍下田上山,終身勤作,又精於管理,就這樣,幾十年山業經營的不斷擴大,便成了方圓百里的巨富。他的業績,為湖洋人民世代所傳頌。

講述人:湖洋鎮蓬萊村黃金鍛

 

魁星塔

錦繡山下的蓬萊村,座落在永、德、仙三縣毗連處;青峰四屏,碧水三彎,果真是個“桃源去處”。而村口那座古樸、壯觀,屹立在溪畔上的魁星塔,更為這蓬萊勝地增添了幾分怡人的山光水色。提起這魁星塔來歷,傳奇般的故事,為蓬萊村父老祖輩所樂道,流傳到今——

清康熙丙子年間,蓬萊黃氏十三世祖“明經進士”黃台英,學富五年,儀貌超群;省試中舉後,黃氏宗親捐籌重金供他上京赴試。進京後,黃台英備上厚禮,先往拜謁當朝相座。相爺借鑒五術玄理,品儀錶,察氣色,打量了黃台英一番,觀其氣宇軒昂,面帶桃花,日後必傳貴子,意欲奪之。於是相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遂以禮相待,留黃台英暫住府中攻讀詩文,以候科期;暗中卻命姨太太日夜躬候書房,千方百計討黃歡心,把黃媚引上鉤。並交代家人,屆時務必派人恭送黃台英入場應試。

姨太懷孕後,相爺大喜。為酬答黃傳給他貴子之“情”,決意憑藉朝權,本科點取黃台英,並奉請聖上,封其重職。於是,密令主考官,本科舉子姓名凡有“英”字者盡予錄取。

誰知道黃台英自從與姨太幽會致孕後,日夜神不守舍,悸慮不安,唯恐日後私隱畢露,得罪了相爺,凶多吉少;就不辭而別,私自逃離相府,急急還鄉。

科試結束,主考官選上49個帶“英”的名字,相爺查點再三,竟找不到黃台英三字,不覺大吃一驚。待趕回府中,方知七天前黃台英隻字未留,不知去向;便一屁股座在太師椅上,惋歎道:“本科連中四十九英,偏偏不見黃台英……”

再說黃台英誤了科試,自覺無顏見家鄉父老。後因相爺抬舉,被皇上破例封為“二甲進士”,遂籌資在村口溪畔上建造魁星塔一座;一來報答了當時宗親捐助之恩,二來點綴蓬萊山水。

講述人:湖洋鎮清白村黃生陶

 

“詩禮傳家”

“詩禮傳家”是浙江省寧波府鄞縣民眾贈給永春縣湖洋鎮桃源村月城角落劉氏天房八世裔孫劉陶祁的牌匾。

劉陶祁于明朝在鄞縣為官時,“德政論洽民心”。離開鄞縣之時,“哭送載道,或立匾,或贈詩,難以盡述”。其牌匾何止獨一,其他于文革破四舊之際被毀滅跡。

劉公精詩字,嘗曰“作字應如端人正士”,又善草書,神摹鐘王筆法,而丰姿更逸。鄞紳士每得一幅,如獲百朋,遂使洛陽紙貴。其所著述有《功過格實錄》詩文等集,其任中政績,則“史立庵葛仞上。”

公家居時,孝友稱于族黨,禮讓重於親朋,有犯不校,有求必周。為人恂恂仁厚。嘗自言曰:予生平未嘗一語欺人,非惟不敢,且亦不能。贈詩曰:民之父母若公,真可為父母者矣。內有雲:三載膏澤來,暮歌士式民懷,兩袖清風去,後思衢歌巷祝。故“詩禮傳家”之牌匾,則是鄞縣民眾之心意,願陶祁之言行為傳家至寶,子孫萬代楷模。“詩禮傳家”含義何其深遠也。

劉陶祁,字懋黃,號雲生,劉獻猷四子,生於萬曆辛醜年(1601年)三月初八日午時,卒康熙丁未年(1667年)三月初八日亥時。享年六十七歲。雍正丁未年(1727年)公正配、側室俱遷合葬于清白村西峰寺後頭獅形嘴。

劉陶祁赴省試之時,玉體欠安,智力障礙,試紙難以下筆,停筆思維,閉目沉思,仿似入眠夢見一位身穿龍袍、頭插金花出現面前,指點用筆。劉陶祁突然清醒,按其指點下筆,考中貢生第十七名。衣錦榮歸,稟報其父,劉獻猷說:“夢中之人,是桃美村水口宮清台聖候,你要答謝神佛扶助。”劉陶祁立即揮筆題字“神威賜福”牌匾掛在水口宮大廳上,牌匾俱在,族譜留墨。

劉縣爺任官前,浙江省寧波府鄞縣人民將“田狗”(青蛙)作為神蟲保護。由於繁殖過多,而成為殘踏水稻之災,千家萬戶叫苦連天,劉縣爺剛上任,傾聽民眾苦訴災情,為消災救民,縣爺脫靴下田抓“田狗”,煮“田狗”,吃“田狗”,掀起空前未有的群眾性滅青蛙護水稻運動。鄞縣的蛙災撲滅,五穀豐收,百姓眉開眼笑地稱劉陶祁是天上玉皇大帝派來的“滅災救民”的天官。

劉陶祁在鄞縣為民辦實事,受了朝廷看重,曾經幾次欲給他提官調任,鄞縣民眾每聽到資訊後,都提前派代表上京求情,挽留他繼續在鄞縣為官,至年老病弱,才回鄉養老。當他別離鄞縣啟程之時,上萬民眾含淚給他送別,人人手拿珍品,送其為念。劉陶祁只收牌匾和詩詞,其他物品一一謝絕。由於沒有收授民眾的禮物,民眾將他團團圍住,不讓他離開鄞縣。為了接受鄉民一片深情厚誼,他只好脫下官袍,給民眾簽名留念。該袍的內裏,從上到下,從衣領到袖口寫得密密麻麻,真是名符其實的“萬人衣”。

劉陶祁去世後的第八年,鄞縣人民心中不忘劉縣爺,選派代表十多人,抬著“詩禮傳家”牌匾,從浙江省寧波府鄞縣,千里迢迢,翻山越嶺,野餐露宿,雨淋日曬步行到永春縣城。但是縣城民眾不識劉陶祁何許人氏,送匾群眾問遍縣城四鄉八裏,該牌匾均無法送出。有一天,湖洋有個賣柴片的農夫,挑柴片到縣城出賣,柴片立停牆邊。一不小心,該擔柴片倒下,壓死了鄉民一隻豬仔,豬的主人向這個挑柴片的農夫索賠豬款,這個賣柴人身上沒有分文可賠償,在雙方糾纏之時,送匾的浙江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就出頭露面問這個賣柴人:“你有沒有辦法為我們尋找一個人,名叫劉陶祁,如果能為我們找到,這只豬仔的賠償就由我們來付。”這個賣柴人說:“劉陶祁是我家鄉人,他已經死了,你們找他何事?”浙江人告訴他說:“我們是為他送匾而來的,已經找了好多天,就是找不到劉陶祁這個人。”賣柴人說:“只要你們跟我走,我帶你們到他家。”浙江人就付了豬仔款,賣柴人也隨便賣了柴,帶領這群浙江人,來到湖洋桃源劉陶祁的家,敘述來意後,就將“詩禮傳家”牌匾恭恭敬敬地掛在月城進士厝大廳上。

講述人:湖洋鎮桃源村劉友党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