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重現傳統嫁女歌,傳統婚禮習俗你不一定見過

作者:溫一壺月光  來源:永春網  更新時間:2017年12月16日

永春重現傳統嫁女歌,傳統婚禮習俗你不一定見過

2017-12-14

在古早時 永春部分地方嫁女 長輩會念唱山歌 歌詞內容與唱腔獨具特色 鄉土氣息極濃

>>> 進入山歌視頻--永春網 >>>

在古早時,永春嫁女,長輩會念唱山歌,歌詞內容與唱腔獨具特色, 鄉土氣息極濃。主要是訴說依依不捨之情和長輩們再次教育新娘到夫家後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及怎樣當個好媳婦。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只有少部分地方嫁女還可以看到這樣的習俗。

說到永春婚嫁習俗那真的是多了去了

接下來小編帶你們看看永春結婚習俗是怎麼走的這個程式

發展階段——探家風

如果“相親”成功了,那麼接下來女方就要到男方家裏“探家風”了。到了那一天,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嬸組成的的“親友團”就在媒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開往男方家,其意就是看看男方的住址及家庭基本情況。回到家後相互聽取意見,有的不放心的還托朋友或是親戚詢問其背景以及年輕人的情況。

確定階段——談聘金和衫褲錢、系紅包

如果“探家風”後女方覺得不錯的話,媒人就要再次發揮重要作用——談聘金和衫褲錢。這時事情已經是差不多了,這一階段比較好說,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過分,一般男方是會接受的,當然也有個別討價還價的(怎麼有點像是在做買賣?)。在英都,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褲錢則一般在 18000元左右,意取吉祥,當然這其中有包括給女孩子買金器的錢。聘金和衫褲錢談攏了,接下來男方就要選一天到女方家系紅包,就是先拿一部分錢給女方父母,土話就叫“系三帶”。女孩子則要從中拿出一小部分給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買一身新衣服。

鞏固階段——找日子,送日頭

“系三帶”過後,男方要準備按照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確定在哪一天后,就把裝有“喜日”的紅貼子及一小籃糖餅送到女方家,這一步驟就是“送日頭”,女方知道日期後就得緊鑼密鼓地準備嫁妝,男方則忙著準備請人、酒席等方面。

婚禮階段——擔盤,上頭,舉行結婚典禮

男方在結婚前一天需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擔盤。什麼叫擔盤呢?就是男方準備好一些東西:豬腳、禮品等必需品,載到女方家去,女方不能全收,只收一部分,然後再加進些芝麻、五穀之類的東西讓擔盤的人載回去,因為以前都用人力挑的,所以叫“擔盤”,擔盤這天媒人要同去。男方在結婚前一晚還要請人鋪床,鋪床也是要十分講究的,應根據新郎的生辰八字擺好床的方位,床腳的四角還需墊上“金紙”,同時新郎當晚還得請個童男(最好是屬龍的,較為吉祥)跟其同睡。

激動人心的這一天終於到來了。結婚即意味著成人,各種民間成人儀式就必不可少。結婚當天清早,男女雙方父母均要選定吉時為新娘新郎“上頭”,也稱“嬙頭”。這種儀式是用頭梳從頭往下梳三次:一梳梳到頭(白頭偕老之意),二梳案齊眉(相敬如賓),三梳兒孫滿堂。以前,女方在出門之前還需請人“清理臉上的雜毛”,方言叫“滿敏”,現在這儀式大多只是做做樣子而已了。新娘子出門前還要在被窩裏“猶抱琵琶半遮面”,直到“千呼萬喚始出來”之時還必須哭著向父母辭行。即使你是滿心歡喜也要硬擠出幾滴眼淚——以示對父母的不舍和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否則會被別人笑話的。新娘的母親及嫂嬸也需哭著為其送行,俗稱:“哭緣”,出門之前新娘的兄弟要幫新娘打開紅傘(用紅傘取代紅蓋頭),新娘要出門時需撐著紅傘從一個上面放著燃香火爐的米篩上跨過,據說是可以辟邪。新娘的叔伯還要幫其“挑花擔”。新郎則要前來將新娘接到轎車中,到了新郎家中,兩個新人也同樣要跨過相同的米篩火爐以去邪,到新郎家時新娘也需撐紅傘直至“進房”。新郎新娘“進房”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進房”時新郎的家屬需回避(不能看)。然後新婚夫婦儀式就完成了,之後喜宴正式開始。

喜宴的操辦總是十分豐盛的,舊式喜宴需要有二十四道菜,現在雖然有所改革,但有幾道菜是有內在含義不能更改的,比如:整雞一出表示宴席到了一半;最後一道菜是一個甜湯,表示甜甜蜜蜜。喜宴到了一半時候新郎新娘要出來敬酒,答謝親朋。宴席的坐次安排也是十分講究的,席位按房子的左右蒼龍**來分主次,主席上坐的常是新郎的舅舅等主要親戚,大舅是坐主位,與之相對的次席主位上座的是新的舅爺,稱作“國老位”。

喜宴結束後,等好友都散後,新娘還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給雙親和直系親屬敬“烏糖茶”。敬茶應按長幼順序逐一進行,新娘在敬茶時還需準備給公公和婆婆的禮物,並第一次叫聲爸和媽,其他的也需在新郎指引下一一稱呼。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兩人還要同喝“合歡茶”,要以紅棗、花生、桂圓、龍眼等泡入茶中,是取“早生貴子跳龍門”之意。有的地方晚上還安排“鬧洞房”、“認親同”等節目,大家都會玩得很盡興。

結束階段——回娘家,請女婿,請親家。

新婚第二天黎明,新郎陪同新娘,由原“牽新娘”的婦人引導到廳堂,先拜祖先,然後依次與公婆及夫家諸親屬相見(今或提前至婚娶當日下午)。

新婚第三天,新郎要再陪同新娘,同樣由原“牽新娘”的婦人引導,來到“灶腳”(即廚房),讓新娘摸摸各種飲具、餐具,並讓新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這些象徵性的家務勞動,目的是讓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環境,俗稱“落灶腳”,這是新娘進人家庭婦女角色前的一次預演。中午,為新娘上廳堂特設宴席,稱“上廳桌”,由夫家女眷及外戚作陪。從此,新娘真正成為夫家的成員之一。這一天還有“探房”的習俗,即新娘的幼弟(堂弟亦可)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見面即要給這位“阿舅仔”饋贈紅包,稱“結衫帶”。探房含義說法不一,一說是娘家對出嫁到夫家已三天的女兒放心不下,特遣其弟前來探望:有否一堂和睦,起居是否安好?同時,“阿舅仔”還得完成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敦請姐姐回娘家會親,邀請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於探房是婚姻雙方親家禮尚往來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故宴請“阿舅仔”的筵席力求豐盛,惟恐款侍不周。

新婚第五天,新娘先丈夫回娘家,向娘家長輩行禮請安,訴說在夫家三天的新生活。娘家於中午設宴款待。會親當日傍晚,還要宴請新女婿,由妻舅或姻叔等主陪,如是午宴,則與會親一起舉行。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與岳家的主要親人相識,故宴席極為隆重。散席後,小夫妻要帶著引路雞和長尾蔗,同回夫家。今俗新娘或于婚娶次日天剛濛濛亮即回娘家,請新女婿一般在會親當天下午舉行。至此,婚姻儀禮基本完成。看來,婚後的儀禮民俗,其內容以務實為多,比較貼近現實生活,這對處於人生轉折階段的新婚夫婦來說,的確是有一定的必要。

婚事過後,女兒與娘家之間有送花及每年均有的數次送節等習俗。在惠安東部沿海一帶,舊時有婦女婚後長住娘家之俗。其特點是:新娘出嫁三大後即回娘家長住,每年只有在逢年過節和農忙時,才到夫家暫住幾次,其時間一年大約共有十來天。長住娘家的時間,要看懷孕的遲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長達一二十年。住娘家的時間太短,會受到人們譏笑,但時間太長,也會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事。如果年紀大了尚未懷孕,其權宜之計即由夫家抱養個孩子,這樣便可名正言順地長住夫家了。關於惠東出嫁女長住娘家習俗產生的原因,專家學者的說法不一:或日為原始社會母系制向父系制過渡時期的婚俗的遺餘;或曰為古代少數民族婚俗之遺留;或認為應從兩性分工的經濟方面去探討原因,等等。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學術界尚在繼續探究。

新娘到了男方家,通常是要辦結婚桌。結婚酒宴,古稱婚宴,閩南地區俗名“結婚桌”。它是世界各民族普遍流傳的風俗。其始於氏族公社解體、私有制產生而引發部落戰爭之後,勝利者掠奪戰敗者為奴隸。被作為勝利品的女子,有的被戰勝者強《為妻室,成親時,當事者往往備有豐盛酒肉酬謝同夥們。這就是婚宴的起源。禮記•昏義》記述:“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醑,所以合禮同尊卑,以親之也。”《禮記•曲禮》則說:“為酒食以召鄉党僚友。”前者說新郎們行禮接新娘入厝後,共食祭禮的三牲,夫妻飲合歡酒,以示相敬如賓,締結永好,後者言明備酒招待鄰里親朋。合起來則說明夫妻關係才算正式成立。

作者:溫一壺月光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