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84歲“黃金”古宅的深情往事

作者:  來源:閩南網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9日

永春84歲“黃金”古宅的深情往事

4月23日

在泉州永春蓬壺鎮仙嶺村,藏著一座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占地2000餘平方米的“德興堂”沈家大院。這座耗時4年方才建成,僅金漆就熔用了32斤黃金,被民間稱為“黃金”古宅的大厝,從選材到營造技藝再到文化佈局,堪稱建築界經典。

沈家大院是省級重點文保單位

84年間,它承載著一代紡織大王沈逢源從上海灘崛起、橫跨海峽經商的傳奇故事,更見證了當地三代人接力守護的深情。如今,這座古宅不僅是閩南建築藝術的瑰寶,更成為維繫兩岸血脈親情、承載鄉愁記憶的永恆紐帶。近日,海都記者探訪“德興堂”,揭秘古宅背後的深情往事。

熔32斤黃金造房

泉州深山藏“金厝”

當記者走進仙嶺村這座占地2000餘平方米,有著5個天井、32個房間的兩進落精緻古厝,內心竟有了置身民國的時空穿越感。這座名為“德興堂”的沈家大院為閩南傳統的木石磚土混合結構,雖然已經過去84年,但大宅的每一處角落、每一個細節都透著氣派、精緻與典雅。

臺階上房廊裏鋪就的上等青草石,早就有了歲月的包漿,屋頂簷角處用剪瓷貼砌而成的神話典故,神獸、人物栩栩如生。廳堂大石柱礎上的整根木頭和房頂上碩大的橫樑,無聲彰顯著用料的講究。精緻的木浮雕成排成片地出現在廳堂裏、轉角處。歷經歲月仍金光閃閃的金漆點亮了掩藏於古樸間的華麗。

雕刻精美的斗拱

“房子從1937年一直建到1941年才完工,單單油漆的金粉就熔用了32斤黃金。”建造這座房子究竟用了多少錢,沈家大院的第二代守護人、今年62歲的沈榮埭也說不清。但他知道,房子用料極其考究,石材選自南安的石礱,土灰來自三明大田……當時的交通十分閉塞,運石頭時先用小船運,再用人工抬,“每天100多人,邊用木板鋪路,邊抬石頭”。記者估算了一下,單金漆一項,換算成如今的金價已經超過1300萬元。

柱頂的飛天迎賓圖

除了考究的用料和高超的工藝,沈家大院的文化氣息亦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存。整座古宅二十四孝、飛天迎賓等經典與神話故事的木雕、瓷剪藝術,是一部每次品味都有不同迴響的古書。令人驚喜的是,古宅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人墨寶,有楹聯有匾額亦有題詩,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有近20幅(方、對)之多。再看落款,民國時期政要林森,近現代名家于右任、季守正、林汝成、梁披雲等皆現其中。窺其內容,“信義 和平 忠孝 仁愛”“行修名立 理得心安”等中國傳統普世價值的詩聯沁人心田。

天井也別有一番意境

一代紡織大王的家鄉情懷

“我叔公是廈門大學畢業的。”說起沈家大院的主人沈逢源,院子的守護人沈榮埭滿是自豪。他說,沈逢源畢業沒多久就顯露了他的商業才華。當時在上海,沈逢源主動找到一家面臨經營困境的紡織商行“永順興行”獻出經營良策。入職後,這家商行很快起死回生,生意興隆。老闆看重其能力,主動讓出一半股份,合夥經營。

後來,商行改號“鴻榮行”,且將連鎖開到了福州、泉州、廣州、香港等地。1946年,他又組建“南成行”,分行遍及上海、臺灣等地。1954年,沈逢源在香港投資興辦“立豐織綢廠”,成為遠近聞名的紡織大王。後來,他又在臺灣興辦“新竹玻璃公司”,開拓玻璃業務的版圖。

沈榮埭說,沈逢源育有6男12女,家庭和睦,很有家鄉情懷,經商大成回永春蓬壺仙嶺蓋“德興堂”的同時,還出資建了小學。去了臺灣後,他還經常支持家鄉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與他相關的仙嶺小學教育基金會延續至今。

直到現在,沈逢源在臺灣的子孫後輩也時常回到家鄉,關注、參與、支援家鄉的建設發展及公益事業。

三代人的接力守護

行走于沈家大院,許多人詫異於這樣一座價值連城的古宅是如何如此完整地保存下來的?記者多方探究,發現這主要得益于當地人對沈逢源的感恩,以及沈榮埭一家三代人的接力守護。

“保護這座房子,我父親付出很多。”說起自家三代人對這座房子的感情,不太擅長表述的沈榮埭向記者娓娓道來。在“德興堂”興建期間,沈榮埭的母親就參與其中,幫忙煮飯也幫著料理些雜活。沈逢源舉家遷去臺灣後,就讓沈榮埭的父母住進宅子看護,每月還給幾斤油。

廳堂內精美的木雕,名家題匾題詩聯也多集中於此

在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那一段特殊時期,為了保護“德興堂”,沈榮埭的父親把房子中能拆卸的構件全部拆卸,藏在廳堂上層的暗房裏。楹聯、詩畫以及無法拆卸的構件,就用毛邊紙寫上標語密密麻麻地張貼遮蓋。石雕、剪瓷雕等藝術構件,先套上一層麻布袋,再用爛泥塗抹。就這樣,大院得以倖免於難。

沈榮埭說,叔公的後輩已經將大院的產權捐給政府。而他依然住在大院裏,守著幾畝地,幾十棵枇杷,空閒時為遊客講講大院的故事。說起這座老宅的守護,他說,兒子也一直在參與接力守護,“有這座大院在,對岸的親人也就擁有了恒久的根”。

(海都記者 吳日錦 黃曉蓉 陳丹萍 林良標 文/圖)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