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漫話永春立州的影響

作者:天馬流星  來源: 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漫話永春立州的影響

永春古稱桃林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升為桃源縣,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改為永春縣,至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升為永春直隸州,轄德化和大田二縣。清乾隆版《永春州志》中收錄的《吏部議覆福甯永春龍岩改升府州疏》提到了清政府為便利地方統治,設立永春州的緣由:“泉州府、漳州府俗悍民刁,健訟好鬥,所轄地方太廣,實有鞭長不及之慮,應各設直隸州,互相分理。內有泉屬之永春縣,接連興漳延三郡,離府甚遠,西北至德化縣僅三十裏,西南至大田縣一百一十裏,請以永春縣改為直隸永春州,以德化、大田二縣歸其管轄。”至今在永春與南安交界處的魚目隘,永春與德化交界處的虎豹關,永春與大田交界處的任田格等地,仍完好地保存著數方永春立州期間所鐫立的“永春州界”碑,有力地見證了永春立州的歷史。

延至清朝覆滅,民國二年(一九一三)三月,永春廢州複縣。永春立州共一百七十九年,影響可謂深遠。曾聞鄉里耆老閒聊,說起永春立州是直隸於朝廷,凡有文書皆直達皇帝面覽,不受省、府管轄,但這應是誇大其辭了,因為永春當時是直隸于福建布政司的。永春州衙所在地稱“州內”,桃溪南岸“過溪州”,地名一直沿稱至今,譬如鄉下群眾要進城,還習慣說“到州內去”。而祖籍泉州的臺灣著名女作家、書畫家龔書綿在《泉州灣的懷念》一文中提到:“小時候,父親在茶餘飯後,總喜歡講些地方上的逸聞趣事給我聽。譬如說,泉州為什麼叫做鯉城,因為地形像鯉魚,鄰界永春城則像一張大魚網。永春人善於經商,自從永春建城後,每年來泉州貿易,總是‘漁翁得利’。因此泉州城利權外溢,其他遭遇也有許多艱難,後來決定在開元寺的兩側,建立東西兩座高塔,作為刺破魚網的象徵以後才得平安順利。這是神話,但它卻一直流傳到現在,真是不可思議。”泉州與永春魚網爭競的傳說,在永春流傳也很廣,傳說永春城是一張魚網,這張網的網蒂就是縣城北面的主山——大鵬山的尖頂。推究史實,開元寺東西兩塔的始建年代,一在唐後期,一在五代初,當時永春尚未置縣,而永春於五代中置縣後又長期隸於泉州府,所以上述建東西塔刺破魚網的傳說只是民間豐富的想像,起源時間應不會很早,很可能是永春脫離泉州府升直隸州後才出現的。

民國間,永春州的建制雖然不存在了,但仍可在許多方面見到其影響的點滴痕跡,試漫拾如下。

 

一、沿稱“永春州”

一九二七年,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下,永春東區(今桃城、東平一帶)各鄉紛紛成立農民協會,剝奪了鄉長、族長的權利,一切由農民說了算,受了打擊的土豪劣紳便在背後譏刺說:“永春州,太平府。”當時東區以太平為中心,這句話即是說東區農民膽大,連縣府也不看在眼裏,儼然東區也成為一個州府了。

一九二九年五、六月間,閩南土著軍閥陳國輝(南安人)率部在龍岩“剿共”,遭遇毛澤東率領的紅四軍,二千人馬折損殆盡。陳國輝僅以身免,逃回南安老巢,大肆招兵買馬,以伺機東山再起。他在此前曾多次竄犯永春,對永春念念不忘,打著“失之龍岩,得之永春”的旗號,于同年九月起兵侵據永春縣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的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刊物《福建紅旗》報導說:陳國輝對紅軍和共產黨心有餘悸,而當時永春的革命鬥爭也正如火如荼,害得他寢食難安,恐慌萬狀,對其部下哀歎:“龍岩是一個州府,險些我的性命就送給共產黨。現在永春也是一個州府,共產黨又如此猖獗起來,恐怕我這條老命終要送給他們了。”龍岩和永春是同時于清雍正十二年升為直隸州的,雖然民國時都已廢州,但對於以攻城掠地為能事的封建式軍閥來說,可見仍有很大吸引力。

 

二、沿稱“興泉永”

清康熙年間設有“興泉道”,分巡興化和泉州,先駐泉州,于雍正五年(一七二七)移駐廈門。永春升州後,“興泉道”改稱“興泉永道”,分巡興化、泉州、永春。至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改稱南路道(後改廈門道)。民國間,“興泉永”一詞仍被沿用泛指泉州和莆田一帶地區。如:

一九二五年八月,段祺瑞執政的北洋政府委任軍閥孔昭同為“興泉永鎮守使”。

一九二六年,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北伐入閩。

一九二七年一~四月,東路軍政治部設立“興泉永政治監察署”,址設泉州明倫堂。興泉永政治監察署管轄莆田、仙游、惠安、晉江、金門、同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大田十一個縣,其任務是指導各縣縣長施政,組織發動民眾反對土豪劣紳和貪官污吏。指派陳炳中為興化政治監察員,王子南(永春華岩人)為永春特派員,王德彰、莊玉輝、施岑農為惠安特派員和民運指導員。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因時局紛亂,各縣旅廈同鄉會為救鄉起見,組織“興泉永清匪委員會”。

一九三三年十月,主持閩政的十九路軍,因地方軍閥陳國輝所部為心腹大患,特委一五六旅旅長翁照垣為“興泉永剿匪司令”。

一九三四年元旦,翁照垣又就任“興泉永警備司令”職。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時值解放初期,匪首林道德(永春桂洋人)組織匪特武裝“興泉永軍分區特務團”,主要為禍永春、德化、大田和永安,一九五○年被剿滅。

又有以“泉永”一詞泛指泉屬地區的,如: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秦望山、戴金華、郭其祥組建“泉永民團編練處”;一九三四年九月,蕭敬任“泉永剿匪司令”。

 

三、“永德大”合稱

永春、德化、大田同屬山區縣,地界犬齒交錯,猶如筋骨相聯,加之德化、大田曾隸於永春州,人們往往將三縣視同一體,合稱“永德大”或“永德田”。

永春、德化、大田曾並稱“永德田”。早在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基督教美會福州年議會設立“永德田佈道使”,主理永春、德化、大田三縣教務。至一八九一年,先後由傳教士薛承恩、武林吉、李承恩、蒲魯士四人擔任,但均不駐在永春、德化、大田三地,而在福州兼理。一八九二年,因永春、德化、大田教會發展頗快,特選派傳教士麥約翰為永德田佈道使,駐永春湖洋。自此至民國年間,歷任永德田佈道使大多駐在永春管理三地教務。而在一八七九年,永、德、大三縣教曾合併為“永德田連環”。一九一三年,德化的美會傳教士干預民事訴訟,引發永春和德化兩縣群眾與教會的大規模衝突,焚燒教堂,後在美國領事的脅迫下,政府當局責令永春、德化、大田三縣賠償教會損失五萬多銀元,由德化一地而波及永德大三地,尤可見三縣的密切關係。一九二三年九月,永春、德化、大田三縣美會聯合組成閩南年議會,並在永春召開第一屆年議會。美會在永春創辦的《崇道報》,新聞稿件由分佈在永、德、大的牧師和傳教士提供,所以並不單是永春,而是同時報導三縣新聞。

民國間,更常見的是“永德大”並舉的稱謂,如:

一九二三年,時任閩粵邊防督辦的北洋軍閥孫傳芳任命林子鼇(永春吾峰人)為“永德大遊擊司令”。

一九二五年五月,時任福建軍務督辦的北洋軍閥張蔭人任命仙遊民軍首領吳威為“永德大防務總司令”。

一九二六年五月,盤踞仙遊、永春的吳威委任晉江匪軍頭目高為國為“永德大警備迫擊司令”。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美會閩南年議會與長老會閩南大會聯合,成立中華基督教閩南大會“永德大區會”,並在永春大同教堂召開第一屆區會。

一九四三年春夏間,中共閩南特委“永德大特派員”吳天亮等,到德化毛厝一帶進行革命活動,建立中共毛厝黨小組。

一九四九年五月,正值解放前夕,閩西南地下黨在永春玉坑成立“中共永德大工委”,領導三縣遊擊鬥爭。同年六月,又成立“中共永春中心縣分工委”,下轄永春、德化、大田三個工委;並設立“永德大地區專員”,下轄永春、德化、大田三縣人民民主政府;同時三縣人民遊擊隊統一整編為“永德大人民遊擊總隊”。

一九四九年七月,垂死掙扎的國民黨政府任命德化縣長陳偉彬為“永德大剿共指揮”。

永春和德化同屬閩南方言區,歷史上又長期同隸於泉州,兩地交界線很長,故關係較之大田更為密切。僅以戰爭為例,清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林俊起義,民國七年(一九一八)王榮光回應護法,皆是先襲德化,後攻永春;而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團、第五軍分區警備團和永春常備大隊近千人,雲集永春縣城西較場,召開解放德化誓師大會,然後從介福、吾峰、桂洋兵分三路,同時進攻,于二十四日解放德化,時任永春縣長張連兼任中共德化縣委代書記。所以永春、德化常常合稱“永德”或“德永”。如:

一九二一年,在廈門集美學校就學的永春和德化籍學生聯合組織“永德學會”,存在六、七年。

一九二七年,共產黨分別在永春、德化成立支部,一些德化籍黨員參加永春組織活動。一九二八年,德化特支、縣委由永春縣委直接指導,兩縣組織有密切聯繫。一九二九年九月,中共永春縣委和中共德化縣委合併為“中共永德縣委”,至一九三○年五月領導鼇峰抗捐鬥爭失利後解散。

一九二八年十月,在永德交界的三班(屬德化)、四班(今永春介福)組織“永德促進自治村委員會”。

一九二九年春,成立“永德聯鄉教育促進會”。

一九二九年,國民黨省建設廳委派徐鵬任“永德工程處”處長,負責開築德化縣城至赤水、南埕、永春三線公路。

一九三九年九月,時值抗戰時期,沿海的晉江中學、培元中學高中部先後內遷德化,國民黨省教育廳在德化開辦德化師範,一些在外地參加三青團組織的公務人員和教師,在德化開始組織直屬永春分團的三青團分隊。後發展為三青團區隊,分為德師、晉中、社會三個分隊,仍屬永春分團。一九四○年吸收德師、晉中的學生和社會上青年參加三青團,其組織由三個分隊擴編為三個區隊,並聯合組成永春分團德化辦事處。直到一九四三年十月,開始籌備三青團德化分團部。

一九三九年十月上旬,國民黨省府調大軍入德化圍剿為禍德化、永春的著匪張雄南部。省保安三旅旅長梁為焯、專員王夢古就任“德永清剿指揮官”,德化縣政府設立“德永邊境守備區指揮部”。

一九四一年七月,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委員林士帶(永春蓬壺人)以德永党的特派員身份,到德化戴雲山區開展革命活動,成立“中共德永特支”。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