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方七娘傳奇

錄入:陳承溢  來源: 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方七娘傳奇

拳術又稱國術,閩南人亦叫打拳頭。在閩南一帶以及星馬、印尼等地華僑中,一講起打拳頭,常要繪聲繪色稱道:“永春白鶴拳,無燒也拉侖。”“無燒也拉侖”是閩南方言,就是水不燙,也有微熱的意思。這裏是以此形容永春白鶴拳的厲害。白鶴拳與太祖、羅漢、達尊,行者諸拳一併稱為少林五祖拳。它是福建南拳中較年輕的拳派,是祖國南拳百花圃裏一朵鮮豔明媚的奇葩。這一拳派,最早在福建省著名僑鄉永春縣流行,而後經名拳師傳到德化、南安、大田、永安,福州、福清、長樂、同安、泉州、廈門、漳州、香港、臺灣,直至東南亞各地。所以又將這一拳種稱為“永春白鶴拳”。

凡白鶴拳師打拳的起勢,也就是頭一個動作,必是“白鶴奇腳”。拳師雙臂平行向左右兩側伸展,雙手五指朝下,肘腕稍彎。而一隻腳卻離地弓曲至與另一腳膝蓋相平之處。這形態活象一隻獨腳而立、舒展雙翅的白鶴。白鶴拳師聚在一起,還常要侃侃而談到方種公、方七娘、白鶴仙。原來,這裏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

清朝康熙年間(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福建省福寧州,就是今天福安、寧德一帶(另一說是浙江省處州府的麗水縣)北門外,有個名叫方種公的,從小立志武功,苦練少林拳。到了“而立”之年,方種公的武藝、醫道都卓然不群。為了修功,他年近半百才娶親。五十歲那年,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方七娘。不料,幾年後,方種公的妻子病喪。老人悲痛至極,儘管友人和徒弟再三勸說續弦。然而,他總是不肯;而是一心一意,做男做女,把方七娘哺養成人。他每天都教方七娘學習武藝、醫術。方七娘自幼聰穎過人,好學武藝,一指一節,一招一式,別人起碼得學上三五天才有個粗略掌握,而她只看父親一、二次手範,便能心領神會,掌握自如。他一開拳那氣勢則有如風馳電掣,銳不可當,那動作,則似白鶴輕飄,靈巧明朗,多彩多姿。方種公年至六六,方七娘正滿十六。妙齡少女,窈窕俏麗。那苗條修長的身材,那圓嫩殷紅的臉蛋,那水靈靈的眼睛,使多少人一見傾慕。於是,遠近各方青年紛紛出籠,或托親友、或找媒婆、或毛遂自薦,親自登門,向七娘求婚而來。然而,決心練得一身好武藝的方七娘豈是兒女之情所能動心?她以為贍養老父,發誓不嫁的理由,給那些求婚人一一回絕了。然而,在那樣社會裏,漂亮的少女,豈能不招惹是非?不久,竟有豪門望族子弟,或攔於鄉野,或竄入方家,妄圖調戲七娘。眼看大禍來臨,方種公心如火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方七娘正埋頭飛梭織布。突然,一隻白鶴翩翩飛翔,在她的屋頂盤旋俯視,最後飛到廳堂來,佇立織機旁邊,仰頭朝七娘凝視,許久都不肯飛走。七娘見了,十分驚異,她順手抓起梭盒向自鶴擲去。但見白鶴輕輕展翅,把梭盒子反彈了回來。七娘又舉起織布用的那枝竹硯策,朝白鶴身上打去。沒想到白鶴一腳輕輕抖動,那竹硯策又被彈回來。這下,可叫七娘倍覺神奇,象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了。這一天,那羽毛豐嫩、白潔如雪的鶴鳥終不飛走。夜幕降臨,方種公叫七娘端出白飯、蕃薯米,放在廳堂上喂白鶴。白鶴一口也沒動,便棲息於廳中的神粱間。七娘和方種公無可奈何,只好各自入睡去了。

黑沉沉的夜,萬籟俱寂。方七娘在酣睡中,不知何時進入了夢鄉。金色的陽光沐浴著朵朵盛開的鮮花,清風吹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小庭院窗明幾淨,方七娘正揮刀練武。突然間,一個白頭老翁出現在她跟前,那老翁笑容可掬地說:“我乃白鶴仙人,看你將遭人塗炭,今日特來相助。我有拳家正法,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名目鶴拳。你若願意,我當全部傳授給你。”方七娘聽後,真是喜從天降;高興得連忙下跪,拜鶴仙為師。待她站立起來,那白鶴仙人已無蹤無影,只昕得和藹的呼喚:“我就歇在廳堂的梁上,天亮再見。”方七娘醒來,興高彩烈地把方才夢見的一切一一對方種公說了。天一亮,父女倆就在廳堂上,跟著那只白鶴的教練習拳。為此夜以繼日的千錘百練,不到幾個月,方七娘成了遠近聞名,獨樹一幟的白鶴拳能手。昔日那些對她存有癡心妄念的公子哥兒,個個聞風喪膽,再不敢來動方七娘一根毛了。又有一天,白鶴仙人再托夢于七娘,對她說:“你苦心孤旨,學藝已成。今只一事相告。某月某日正午時辰,如有陌生人前來你家遮風避雨,當要留下他。此人乃你的結髮郎君了。”方七娘聽後點了點頭。少女的羞澀使她渾身熱乎乎的,那白嫩的臉上頓時渾紅。她偷偷地把白鶴仙人的吩咐對父親說了。方種公看到自己年近古稀,女兒也大了,自是喜在心頭。為此,方家父女朝等暮盼。幾個月過去了,歲月如水,悄然流逝。方七娘又添一歲,可連個人影也沒見到。這不免叫方種公頗費心思,他叫來七娘說:“女大當嫁,還是在這城裏城外挑個滿意的吧!那仙師,教咱習武是一點不假,這等女婿的事,可就拿不准了。我看十有九是空的,你趁早斷了那個念頭吧!”方七娘聽後搖搖頭。不論父親怎個好說歹說,總是不肯答應。她始終堅信自鶴仙人的囑咐。父女倆一時尷尬地無言對坐。

又過了一天,朝陽冉冉升起,金光鋪滿大地,誰還能看出雨絲兒將有一點降臨的徵兆?然而,世上出乎意料的事多著呢!午後,但見天際黑雲鼓起,滾滾湧來。不久,狂風呼嘯,仿佛要把這屋裏屋外的一切都刮走似地。霎時,暴雨傾盆,滂沱而來。方種公父女倆盼雨終於盼到了。傍晚時分,雨還在下,風刮得更猛。突然,傳來了陣陣碰碰的敲門聲。七娘又驚又喜,一個勁地沖到大門前,隔著門縫,偷偷朝門外一瞧。但見一青年,肩扛木棒,一頭吊著個破麻袋,連聲呼:“阿叔阿嬸,請開門嘗個落腳地避一避雨吧!”方七娘靦腆地把大門打開,讓他進屋裏來。方種公看他眉目青秀、舉止端莊,便高興地問他何方而來。青年彬彬有禮答說;“我姓曾,小名阿四,永春縣人。只因家境貧寒,學點功夫,才流落到貴地打拳棒賣膏藥,藉以糊口。”這時,方七娘已將父親的衣服取來,請曾阿四換下那水淋淋的衣著。方種公按自鶴仙人的交代,便婉言將曾阿四留下了。夜裏,方種公特備小酌,宴請阿四。阿四與方種公侃侃而談,十分投機,就像是老朋友久別重逢一般。宴罷,方種公請曾阿四與方七娘比拳。曾阿四不敢冒昧,一再推卸。無奈方種公多次催請,阿四只得上場,自先持棒行一拳套。不料被方七娘用指輕輕一掃,曾阿四便棒飛人倒。他立即跪下,拜方種公、方七娘為師。自此,曾阿四與方七娘洞房花燭夜後,便天天起早,季心向七娘習拳。方七娘當不用說,責無旁貸地把白鶴拳所有技法、套路都傳授給曾阿四。夫妻倆朝朝暮暮:恩恩愛愛。光陰荏苒,一幌幾年過去。他們有了兩個男孩,方種公卻壽源已盡,離開人世問了。一天,知縣派出爪牙,走村串戶,橫徵暴斂。來到方家,看到方七娘那超凡姿色,便魂飛魄散,生起邪念,竟然上前日出穢言,動手動腳要戲弄七娘。方七娘一閃,厲聲訓斥:

“官家,請規矩點,不然,休怪我無禮!”豈知吏爪有眼不識泰山,居然又跳了過來。方七娘怒不可遏,踏了一偏步,雙手似兩把利斧揮劈而去。只見一個吏爪腦漿橫飛,頓時倒地,癱成一團泥似地。消息傳出,知縣當即派人揖拿七娘治罪。那知當夜曾阿四已攜方七娘母子潛逃。他們沿途改名換姓,賣技藝求生,幾經周折,終於回到了“峰戀特秀,林壑茂美,一水迴旋,粼粼淺碧,過者如入武陵深處的永春縣。

永春自古人文薈萃。居於大鵬山麓大羽山村的鄭明,是全縣方圓百里、名列前茅的拳師。他手下徒弟,少說也有二三百。方七娘等剛到永春,借宿于金峰山下的觀音亭附近。白天,夫妻倆上五裏街,州內行拳賣藥,以求度日。一天,鄭明來到州內。但見大街上,人群聚攏,鴉雀無聲,一中年女子正揮手跌腳、行拳響眾。鄭明心想,這區區女子,不先拜見於我,竟然在堂堂衙口之地招搖惑眾,該教訓教訓她才是。於是,鄭明便上前與方七娘當眾比起高下。豈料赫赫有名的鄭明,那是七娘對手?沒動兩下,便被方七娘打翻落地,仰面朝天。眾人頓時譁然。鄭明負傷而歸,自此臥病不起。臨死之前,囑其男兒鄭禮;你當拜七娘為師,如得功成,我死而無憾。從此,方七娘在永春向鄭禮以及鄭,王、吳、林、李、蔡,顏、樂等姓的二十八英俊傳授白鶴拳技。白鶴拳就這樣在永春縣紮根繁衍,開花結果,成為鄉人普遍喜愛的武藝。鄭明之子鄭禮終成走南串北、名聞遐邇的白鶴拳師。

 

永春白鶴拳簡介及簡史

白鶴拳發祥于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的福建省永春縣,屬南派少林武功,俗稱“永春白鶴拳”。它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拳理精闢,技法豐富,流傳海內外,享譽世界武壇。白鶴拳是清朝順治年間,少林拳師方種的獨生女方七娘所創。據說七娘年方十六即精通少林拳藝。一日,在寺中織布,忽見一隻白鶴飛宿梁間,昂首振翮,舞足弄翼,姿態奇妙,七娘心甚異之,即以手中梭盒投之,又以緯尺擲之,皆被白鶴舞足展翼閃跳彈避;俄傾,鶴奮翮淩空,沖霄而去。七娘感悟鶴之精睿驍巧,揣摩衍化,揉合白鶴種種舞姿於少林拳法之中,幾經推敲,創出了別具一格的“似剛非剛,似柔非柔”的拳法,稱為“白鶴拳”。後隨丈夫曾四回永春廣授生徒,白鶴拳從此發揚光大。自清初迄今數百年來,永春白鶴拳廣泛流傳於海內外,兼收並蓄各家之長,不斷繁衍總結提高,其技術、理論大大發展和豐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技術體系。一九二九年十月,永春拳師應愛國僑領陳嘉庚之邀,組成以潘世諷為主任的“中央國術館閩南國術團”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巡迴表演獻技,傳播拳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武術團體出訪,開創了民間武術海外交流的先河。近年來,東南亞、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許多國家,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武術團體或名師俊傑,紛紛來永尋根溯源,進行友好技術交流活動,聯結並承續與永春白鶴拳千絲萬縷的拳緣。永春白鶴拳鶴友遍佈五洲四海,成為中華兒女聯繫情感的重要紐帶。

永春百丈岩下的鸛山村是永春白鶴拳的主要傳播地之一,全村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七齡幼童,都修習白鶴拳。近年來,這裏的白鶴拳師在國內外的武術比賽和武術交流中履獲殊榮,海內外的武術愛好者也慕名而來,以武會友,交流技藝。如今,永春百丈岩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為修習白鶴拳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並於二○二年七月舉辦了第一期永春白鶴拳培訓班,相信白鶴拳這一武壇奇葩將在這裏綻放得更加豔麗,白鶴騰飛得更高更遠!

方七娘創造了“白鶴拳”後,方七娘與永春曾四喜結良緣,將此拳傳于曾四。清康熙年間,他們回到永春縣,移居西門外後廟厝開館授徒。從此,白鶴拳就在永春繁衍,教傳吳、王、林、蔡、樂、許、周、康、張、辜、李、白等諸姓二十八人,人稱“二十八英俊”,後人尊曾四為“前永春名師”。傳人中以鄭禮、辜喜、辜魁、樂傑、王打興五人最為傑出,世稱“前五虎”。

方七娘、曾四這後,鄭禮的永春白鶴拳技藝最高。據《永春縣誌》記載:“鄭禮,和風裏大羽人,善拳術。康熙年間……禮父明,賞與七娘角,不敵 ,病將死,遺言命禮師七娘。”“禮與林椎、姚虎等與七娘習白鶴拳,禮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實,名揚閩南各地鄭禮拳師,促使永春白鶴拳得到很大發展,他的徒弟遍佈八閩大地。此後二百多年,正如《永春縣誌》所記:“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禮之徒所授也。”與此同時,永春白鶴拳又隨出洋謀生的人,傳播到南洋各埠;特別是素稱“無永不成市”的馬來西亞,幾乎各主要市鎮都有永春拳師開館授拳。至今,星馬、印尼、菲律賓一帶華僑,一談起打拳頭,總要繪聲繪色地稱道“永春白鶴拳,無燒(熱的意思)也‘拉淪’(微溫的意思)”,形容白鶴拳的厲害。清康熙年間,永春白鶴拳流傳至福州地區,衍化成縱鶴、飛鶴、鳴鶴、宿鶴、食鶴五種風格各異,套路紛繁,拳理和技法自成體系的福州鶴拳。清康熙廿二年一六八三年),康熙命福建水師提督施琅進兵臺灣,並與臺灣鄭成功之孫鄭克爽議和,臺灣終與大陸統一,隸屬福建省,兩岸民眾自由往來,其時施琅將軍帶臺灣拳師白戒(白練寺方七娘徒弟)來永春教授“寸勁節力”功,揉鶴拳技法,從而使白鶴拳彈抖寸勁的特點,更臻完美,後人尊稱白戒為“後永春名師。”其傳人中以鄭寵、林添、鄭畔、辜初、辜榮五人最為傑出,世稱“後五虎”。經歷康熙至乾隆百年間的發展,白鶴拳在拳法理論和練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性的技術體系,又因這些白鶴拳的代表性人物,籍貫都在永春,人們也就以“永春白鶴拳”或“永春拳”稱之,一直延用至今二百多年。

正如《源遠流長》詩中所寫:“白鶴飛四方,名聲四海揚,功夫不見底,武藝精且強。國術自民間,祖師方七娘,代代出高手,桃源水流長。”永春白鶴拳經過幾代人的傳播發揚,成為閩省最大的門派,一些對永春白鶴拳有獨到心得,功力深厚的拳師,通過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致力潛修,於是在永春白鶴拳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形成風格各異、自成體系的新拳種。清乾隆年間,永春白鶴拳第四代傳人五枚師太,在永春白鶴拳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並將這種新的拳法傳給嚴詠春,由嚴詠春傳授發揚光大,人們稱之為“詠春拳”,也就是現時風行世界的廣東“詠春拳”。後傳入臺灣,加以創新,成為臺灣“詠春拳”。

而由鄭禮、鄭寵、鄭忠等人傳入福州的永春白鶴拳,逐漸發生了變化,分別出現了別具一格的飛鶴、鳴鶴、食鶴、宿鶴、長肢鶴、短肢鶴、縱鶴等鶴拳。這些從永春白鶴拳衍化出來的拳術,儘管已經自立門戶,但他們仍然尊奉方七娘、曾四、鄭禮、鄭寵為祖師。

新中國成立後,永春白鶴拳得到進一步發展,對流傳於民間的白鶴拳套路、技藝進行了發掘、搜集和整理。多次推選代表,參加各級舉辦的武術表演和比賽,以鄭文薦、潘成廟等為代表的永春白鶴拳師履獲殊榮。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白鶴拳非常重視,在永春舉行白鶴拳發掘整理會議,納入《中華文庫》,出版了《永春白鶴拳》一書,並成立永春武術協會,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出國傳藝或參加各級武術比賽,使永春白鶴拳得以不斷發展壯大。近幾年來,永春加強了與海內外的武術交流,多次參加泉州武術團,到世界各地巡演,並成功舉辦了“世界南少林武林大會演”和“國際(永春)白鶴拳演武大會”,加強交流,共同發展。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還出版了《幹德源白鶴拳譜》、《白鶴拳秘要》、《白鶴拳思先師祖傳真法》、《桃源拳術》等書籍。

近年來,海外的武術團體和個人也紛紛來永尋根問祖和交流技藝。源自福建的沖繩剛柔流空手道,經過多年派人到永春縣與白鶴拳師全面深入的探討、研究,從歷代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拳法動作等方面作出考證,他們確認其祖先就是“前五虎”中的“王打興”。

一九九一年八月,日本空手道研究會創始人金誠昭夫七次到永春切磋白鶴拳技藝;一九九一年十月,臺灣“中華國術會詠春拳委員會”創立人、總教練顏石吉拳師帶了謁祖團一行十八人專程回鄉交流拳藝;多年來,來永春進行尋根訪祖、技術交流的海內外武術團體和人士絡繹不絕。三百多年來,永春白鶴拳由閩省的一大門派逐步推廣,拳跡已遍佈海內外,它獨特的風格和豐厚的內涵,對整個世界武壇起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

永春白鶴拳內容豐富多彩,有徒手拳法,有操持器械各法,又有點穴技法。徒手拳法有雙手、兩腿、頭部“五技”,有一○八個技法和兒十個套路。每個動作,均有名稱,如鶴冠、鶴嘴、鶴翅、鶴腳、弓、箭等。各技法,也有如“白鶴獨立”、“白鶴展翅”、“白鶴踏雪”等名稱。套路也各有獨特的命名。初學者,要先練“三線”、“搖技”、“運氣”、“搖節”等。器械包括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藝,亦各有其技法、套路。永春白鶴拳還有按經絡、穴位、時辰不同,用“鶴技”點斷筋脈的技法。此外,它還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防的方法、藥方以及製作丹膏藥散的知識。因而,白鶴拳名師又是骨傷科名醫。

民間常言“遇鶴如能電,敗勢摔三丈”。其技擊必發聲,一指一節,一招一式,有如風馳電掣,銳不可當。然而.白鶴拳動作又形似鶴姿,剛柔相濟,靈巧時朗,優美多姿,其起勢均系“自鶴寄腳”,以作標誌。自鶴拳善用掌與腿法。拳法以節力、指力為主,防則多用節力,攻則多用指力。手臂至掌,要做到上節吞肩、中節吞墜尾節如猛虎擒豬之勢。從內到外,則需做到內節如鐵、外節如綿,尾節手指如泥。技擊時,應手似輪車、肘如輔轉、動手如牛舌、運手如馬腳,後發而佔先。其腿法,站立之狀,應是“不丁不八”,兩腿用力按“前三後七”分。左右兩腳,視情況,以一腳為主,靈活旋轉。腳腿站法分平馬、勒馬,連同身姿,又分上中下三盤。腿的技法主要有踢,掃、鉤等永春自鶴拳講究以靜待動、以氣推力。勘應從沈腰束腳,落大椎,起單田,提腸縮氣,夾尾推而來。因此,必須苦練氣功、基本功,達到內外功兼修。只有這樣,才能“吞吐浮沈,子午分明。脈能貫通,神氣流暢。意形相隨.內外合一。剛柔相濟,順逆相生。”

永春地處閩南山區。在漫長的暇社會中,虎狼出沒,兵匪窩亂,豪紳勒索,官吏壓迫,鄉村百姓,掙紮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切,逼使許多人都要有“二譜功夫”。那些離鄉背井、遠渡重洋謀生的,對拳術更要有“二步七”。因此,當七娘、阿四把白鶴拳帶到永春山區後,從縣城州內、五裏街、達埔、蓬壺到岵山、太平、湖洋等地,到處設有拳館,男女爭相學技。《永春縣誌》載:“鄭禮,和風裏大羽人,善拳術。康熙間,……禮父明,嘗與七娘角,不敵,病將死,遺言命禮師七娘。”“禮與林椎、姚虎等與七娘習白鶴拳,禮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時,鄭禮技藝最高。名揚閩南各地後,他遠遊福建、江西,與各地拳師較量,並從中取人之長。從而,使永春白鶴拳得到發展。他的徒弟,遍于八閩大地。此後的二百多年,正如《永春縣誌》所雲:“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禮之徒所授也。”與此同時,永春自鶴拳也隨著出洋謀生的人,傳播到東南亞各地。特別是索稱“無永不開阜”的馬來亞,幾乎各主要市鎮,都有永春拳師在開館授拳。

歷史上,永春白鶴拳在抵禦深山獸害、反對封建壓迫、抗擊土匪強盜中,曾起過很大作用。有一年,返永春探親的幾位海外華僑,因害怕路過南安一山嶺被土匪搶劫,滯留泉州許久。名拳師鄭禮在泉州比武聞訊,忙找上僑親說:“跟我回去,包保無事”。來到山嶺,果有幾個強盜從叢林跳出,殺氣騰騰。持刀搶劫。鄭禮佯裝眾人代表,上前欲交出財寶,便用“單枝”朝一歹徒點穴,又賣個空,奪下歹徒大刀,殺了過去。眾匪只好下跪告饒。僑親於是安抵故里。清鹹豐三年(一八五三年),應太平天國起義、威震八閩的永春林俊義軍,武藝高強,翹勇善戰,所向披靡,先後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遊等十八個州縣。首領林俊,就是名赫一時的白鶴拳名師。

由於白鶴拳在少林五祖拳中是最年輕的拳種,它善於吸收其他拳種之長,發展自己,加上永春民間廣泛傳播,因而,使永春白鶴拳一度蜚聲中外。一九二八年八月,偽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辦全國首屆國術考該、比賽。永春選十人參加,個個均合標準。其中一人參加比武,曾獲金牌嘉獎。載譽歸來,又應南洋僑領陳嘉庚等邀請,於一九二九年八月,由李萬悅率領,前往星馬等地演,歷時八個多月,深得僑胞和當地人民的歡迎。陳嘉庚還多次接見永春自鶴拳師,並予資助。由於華僑要求迫切,永春白鶴拳師多人,還留下來在東南亞各埠設館傳藝。一九三○年冬,永春縣又在五裏街“翁公祠”開辦國術館,先後由林寶山,潘世諷、潘孝德等任館長,系統地傳授自鶴拳。

解放後,永春白鶴拳得到進一步發展。對流傳於民間的白鶴拳套路、技藝進行發掘,搜集、整理。多次推選代表,參加各級舉辦的武術表演、比賽。其中,鄭禮拳師後裔、省武術協會會員、曾兩次榮獲全省武術表演、比賽一等獎的鄭文存,整理了“永春自鶴拳》手稿,對其來歷、特點、技法,拳套等作了較完整的總結。文存拳師年已八十,仍精神矍爍,于閩南各地繼續傳授自鶴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還出版了《幹德原自鶴拳譜》、李載鸞著的《自鶴拳秘要》等書籍。不久前,國家體委,省體工隊曾派人到永春,尋訪自鶴拳名師,發掘整理永春自鶴拳。永春縣的這一風格獨特的拳術,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和發展。這一拳圃中的鮮花,必將在祖國的大好春光中,開放得更加爛漫。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