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達埔鎮出了三位全國僑聯副主席

作者:鄭金樹  來源: 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永春達埔鎮出了三位全國僑聯副主席

福建永春縣達埔鎮解放後出了三位全國僑聯副主席,在全國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現按這三位副主席逝世先後為序介紹於後。

 

李鐵民

李鐵民,本名鍢,字原周,一八九八年出生於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岩峰村。一九一五年赴新加坡謀生,在他父親的南春公司任職,業餘讀一些民主思想的新書,接觸革命人士,並加入中華革命黨。一九二○年開始,先後在新加坡永春公館辦的鼎新學校、南洋工商補習學校、中南學校、南洋平民學校初級師範班兼任了六年的國文教師。一九二一年中國國民黨在新加坡設立支部,李以中華革命党黨員身份轉為中國國民黨黨員,並被推為支部書記。一九二六年起,進入報界工作。

李鐵民故居

一九二八年春,英荷各屬地的永春同鄉團體,各派代表到新加坡開會,決定籌款回國救濟在民軍統治下的窮苦鄉親,李擔任大會秘書,同時被推為回鄉代表團四個代表之一。“濟南慘案”發生後,陳嘉庚先生發動組織新加坡“濟南慘案籌賑會”,李為籌賑大會寫了宣言,得到陳嘉庚先生的好評,擔任籌賑大會文牘主任,成為陳嘉庚的得力助手。一九二八年八月,擔任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報館《叻報》總編輯兼督印人,同時兼任陳嘉庚橡膠製造廠廣告部文牘主任。李利用《叻報》為陣地,發表反蔣文章,揭露國民黨大搞新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被當時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約去“談話”,威脅,李又在《叻報》上公開警告總領事;新加坡的國民黨駐南洋總支部經常對他橫施壓力,均遭到李的反駁。由於不容于反動勢力,李鐵民於一九二九年被開除《叻報》的職務和國民黨黨籍。一九三一年,李聯絡新加坡一批名流創辦《民眾報》週刊,任主編;一九三二年,陳嘉庚創辦的《南洋商報》聘請李為督印人,主管編輯部。這時,南京國民黨宣傳部寫信給陳嘉庚,說李是共產黨員,要陳辭退他。陳把信拿給李看,對南京不予理睬。秋天,馬來亞閩僑組織回省考察團,李為成員之一。一九三八年十月,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籌賑總會),陳嘉庚被選為主席。一九四○年初,南僑籌賑部會組織華僑回國慰問團,陳嘉庚任團長,李任秘書。慰問團先到戰時陪都重慶,經成都到蘭州、青海,折回西安,五月三十一日抵達延安訪問。李鐵民離開延後,在《中國日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留別延安之詞》。八月回到重慶,然後轉西南考察。九月下旬,李陪陳嘉庚回福建考察。十月二十三日回永春故鄉。這是他到新加坡後唯一的一次故鄉行。

一九四一年一月,李回到新加坡。經過對延安的參觀訪問,擁護共產黨的態度更加明朗堅決,因而招來一些頑固分子的不滿與誣陷。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的孔祥熙曾二次電告陳嘉庚,推薦一個閩南人接替李任秘書,陳以事關南僑總會的大事,須待回南洋後再說為辭,加以拒絕。回到新加坡後,敵人製造謠言,誣李接受延安五萬元津貼回新活動。當時英國駐華大使應重慶外交部的要求,發電給新加坡總督湯姆斯,要他把李逮交重慶政府,面對這些打擊迫害,李則置之度外。

新加坡被日本攻陷後,李避難于蘇門答臘實叻班讓島上。一九四四年秋,被日本憲兵逮捕關押在武吉丁宜,遭刑訊,終因沒有抓到任何把柄,年底被釋放回新加坡。一九四六年,胡愈之等到新加坡,籌備組織中國民主同盟馬來亞支部,李為發起人之一,任籌備委員兼組織部主任。馬來亞支部成立時,李被選為常務委員,兼組織部主任。一九四八年四月支部主任胡愈之往香港,李被推為代主任,六月英政府在馬來亞宣佈緊急法令。為適應劇變的形勢,民盟組織一個臨時工作委員會,李任主任。陳嘉庚回新加坡後,李仍協助陳開展社會工作,陳任福建會館主席,李任執行委員兼秘書,後又被選為教育主任,主持會館所辦四所學校的領導工作。

一九四九年九月,李鐵民應中央邀請,以華僑代表身份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被任命為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九五六年當選為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同年秋,星馬考察團到北京,不少團員是舊友,他非常高興,寫了一首七律,領頸兩聯雲:“事業三春花織錦,鬚眉回顏氣吞虹。河山壯麗迎遊客,桑梓繁榮待酌衷。”情豪志壯,方期施展雄才,以酬服務桑梓夙願,不幸因肝癌病發,醫治無效,於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北京醫院逝世,終年五十八歲,葬八寶山革命公墓。

 

顏子俊

顏子俊,原名福黎,字篆祜,永春縣達埔鎮達中街道人。生於一八八七年,父親以肩挑謀生,家庭貧苦。十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更加困難,只好輟學,幫大哥打柴拾糞。十五歲由同鄉吳青雲引薦到越南謀生。初到越南,在一家商店當炊事員。後一人合資經營商業,繼而自己創辦啟華英布店。一九○七年孫中山到越南西貢,在河內建立同盟會分會,顏接受孫中山的愛國民主革命思想,於一九一三年加入同盟會。當時,顏正擔任越南中華總商會主席,大力發動捐獻鉅款,支援反袁鬥爭。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發動越南僑商組織華商經濟聯合會,任主席,募捐鉅款,獻給馬占山將軍和東北抗日義勇軍作經費。上海“一・二八”事件發生,十九路軍發出抗日通電,他立即發動組織並主持越南華僑抗日救國賑濟總會和南圻華僑救濟總公,募款購買藥品,支援十九路軍抗日。一九三三年,十九路軍在閩成立人民政府,越南華僑在他的宣導下,捐款購買飛機兩架獻給十九路軍。在西貢,他對華僑和越南進步人士的革命活動積極支持。一九三六年,越南胡志明主席領導的勞動黨派範文同同志到西貢市搞地下革命工作,獲悉顏是華僑領袖,登門拜訪,範文同同志長期得到顏的支援和掩護。一九五三年範文同總理率領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首次訪問中國時,在周總理面前盛讚顏對越南人民解放事業的巨大貢獻。中央派人特地從永春把顏接到北京與範文同總理會面。由於他積極支持越南和中國的革命活動,受到國民黨在越南代表機構的指責與監視,他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即公開發表聲明退出國民黨以示抗議,這事在越南華僑界震動很大。為避免事態擴大,國民黨中央派了一個中央委員到越南要與他會談,被他拒絕。

顏子俊故居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他任越南中華總商會主席,組織旅越華僑縮食救濟祖國兵災慈善會,號召華僑商店每日節金兩成救濟金,每星期收集一次,匯回祖國。次年,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號召各地承擔常月義捐,他發動越南華僑積極回應,全力支持籌賑工作,直到日本入侵越南為止。

一九四一年七月,日本駐越南總領事派代表朱裕朝威脅他,要他以華僑名義通電擁護漢奸汪精衛,並說如肯“合作”,可把三井、三菱公司在越南的總代表權給他,並限三日內答復。他嚴守民族大義,堅決拒絕。但他洞悉日寇的兇殘,第二天在友人翁典南等的幫助下,偽裝成水手,乘坐專載豬牛的“大廣西”號貨輪,離開居住了40年的第二故鄉西貢,到達香港。太平洋戰爭發生後,香港淪陷,他又歷經艱險,輾轉到廣西柳州和桂林。重慶的國民黨海外部和全國救濟總會得悉後先後電請他到重慶“共商救濟華僑事宜”,他去電婉辭。他旋返福建戰時省會永安,當時的國民黨省主席劉建緒立即接見,表示敬意和慰問,聘請他為省政府顧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返回越南西貢,重整舊業。這時越南民主共和國已經成立,而西貢仍然是法國殖民主義統治,越盟(越南共產黨前身)派代表秘密會見他,他毫不猶豫大力支持。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越南農村民不聊生,他發動組織華僑救濟總會任主席,勸募救濟款,代為介紹職業,對華僑和越南人民一視同仁。

一九四七年閩粵二省發生糧荒,他以越南華僑救濟總會名義,募捐大米三千噸後以監賑人身份親自隨第一批運糧船回國賑濟。發賑完畢,原想重返西貢,而南越當局正調查搜集他與越共的關係。為了安全,家人和親友勸他暫緩返越。這時,國民黨政府進行所謂“國民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再電邀他到南京“共商華僑代表人選問題”,均被他拒絕。

一九四九年陳嘉庚先生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之後回到廈門,他前往拜候。陳向他介紹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情況和中央人民政府對華僑的方針政策,他非常高興。確信有了強大的祖國,華僑再也不是海外孤兒了。一九五四年六月,他和印尼華僑領袖尤揚祖同上北京,會見蔡廷鍇將軍和舊友莊希泉、李鐵民、何香凝等。八月,參加中僑委擴大會議,見到了以前在西貢秘密進行革命工作的連貫同志,欣慰異常。十月,他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在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親切會見了他,知道他是同盟會會員時,稱他是“革命老前輩”。

一九五五年三月,他被任命為福建省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一九五六年當選為全國僑聯副主席,一九五七年被任命為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時,列席了最高國務會議。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因患喉癌病逝於永春縣醫院,終年七十二歲。

 

尤揚祖

尤揚祖(一八九二~一九八二),福建永春縣達埔鎮延清村人。新加坡、印尼歸僑。

尤揚祖故居

尤於一九一四年二十二歲就赴印尼安汶民德棧當店員,一九二三年三十一歲到萬鴨佬開設協豐公司,一九二五年創辦萬鴨佬中華學校被選為董事長。一九二九年派其侄兒尤俊芳回永春老家創辦“私立伍堡小學”,每所匯給教育經費一千三百元,直至一九三四年,學生免費就學。一九三五年尤到華北參觀考察並投資三萬元參加薩拉齊農墾。抗日戰爭爆發後,尤擔任萬鴨佬籌賑分會主席,積極捐錢捐物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反動派四處搜捕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他攜眷回國參加創辦福建華僑興業公司(簡稱“華興公司”),尤是董事長之一。抗日戰爭勝利後,尤重返印尼,繼續從事土產生意,發展養殖業。一九五○年八月,印尼總統蘇加諾到望加錫視察,華僑舉行歡迎大會,尤任大會主席。當我國決定在望加錫設領事館時,尤把自己的住宅騰出來作領事館館址。為中印(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巨大貢獻。長期以來,尤捐資創辦達理中學(現永春五中)和延清小學,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僑委主任何香凝親自為延清小學題寫校名。

一九五二年,尤和司徒贊組織第一個回國觀光團,尤任副團長,同年十一月間尤上猛虎山考察,首次提出:“永春是山區,土壤好,根本出路就在開發荒山,靠山吃山,南洋也是開墾山地種橡膠嘛!”一九五三年把全家子女帶回祖國。一九五四年在天馬創辦“華僑墾複公司”和果林場,擴大山區柑桔栽培試驗。同年創辦永春釀造廠,生產名聞海內外的“永春老醋”。一九五五年積極捐款創建永春縣醫院和達埔衛生院,同時與顏子俊、周公甫共同創建永春華僑子女文化補習學校(永春華僑中學前身),第一屆董事會尤任董事長。

“柑桔樹上山”的猛虎場經驗,後來推廣到全國,第一創始人是尤揚祖。著名詩人梁披雲先生撰詩讚譽:“柑桔成林,開山治圃,為創者誰,實尤揚祖。著績炎州,輸財故土,愛國愛鄉,百年萬古。”

一九五六年六月,尤出席第九次全國僑務擴大會議,參與成立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籌備工作,尤被推選為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七月被選為福建省副省長。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在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成立大會上,尤揚祖、李鐵民、顏子俊三位同時當選為全國僑聯副主席,三位又同是永春縣達埔鎮人。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尤揚祖同志于北京逝世,享年九十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