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林森為永春題匾“輸財為國”考究

者:永春縣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人員  來源:泉州文博2011年第2期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8日

林森為永春題匾“輸財為國”考究

數月前,筆者偶從永春縣檔案館內發現一張老照片,引起筆者注意的是照片背景中的“輸財衛國”匾額(圖一)。經過考究,該匾為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表彰永春民眾捐資救國而題頒。

照片為1950年 7月21日永春縣召開衛生會議的全體與會人員的合影(圖二)。從照片可以看出,與會人員是集中在一座古大厝前留影的。古大厝屋簷下正中懸著一塊匾額,十分顯眼。匾額正中為“輸財衛國”四個行楷大字,上款“國民政府題頒”,下款“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均清晰可辨,唯匾正中上方的鈐印無法識別。筆者翻閱了1990年版《永春縣誌》,未能找到與此匾相關的介紹資料。這樣一方由國民政府題頒於抗戰時期,見證永春人民大力捐輸救亡史實的匾額,竟然未見載於地方誌,且在筆者印象中亦來見到有任何文史資料提及,豈非憾事?照片中的古大厝在哪里?匾額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這些都引起筆者加以考究的強烈欲望。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近日筆者終於從永春縣檔案館收藏的民國永春本土報紙《永春日報》和《崇道報》中分別找到關於此匾的介紹報導。

1940年8月1日《永春日報》報導標題為《國府林主席題匾“輸財衛國”褒揚獻金宗祠,永春顏鄭周陳各得一方,昨頒發到省即轉縣分贈》,內容為:“(福州三十日八時電)永春桃場顏氏宗祠獻金六千元,岵山陳氏宗祠、桃澳周氏宗祠、鵬朝鄭氏宗祠各獻金五千元,當經省抗敵會呈請國府褒揚,茲國府林主席親題“輸財衛圓”匾額各一方,業於昨頒發到省,日內即可轉頒永春縣抗敵會轉贈。”

1940年8月3日《崇道報》報導標題為《顏陳周鄭宗祠獻金,林主席頒贈匾額》,內容與《永春日報》的報導大體相同:“本縣桃場顏氏宗祠獻金六千元,岵山陳氏宗祠、桃澳周氏宗祠、鵬翔鄭氏宗祠各獻金五千元,當經省抗敵會呈請國府寢揚,國府林主席特頒”輸財衛國”匾額各一方以為褒揚。該匾已頒給到省,日內即轉到永春抗敵會轉贈雲。”

由當時的報導可知,在抗日戰爭時期,永春各界熱心救國,踴躍捐輸,國民政府為加褒揚,由時任國府主席林森于1940年7月題頒“輸財衛國”匾,同月底即已轉到省抗敵會,到8月應該即已轉贈到永春。而且該匾在永春並非只有一方,而是四方,分別是在桃場顏氏、岵山陳氏、桃溪周氏和鵬翔鄭氏的宗祠。上述四族聚居於永春縣城和附城,都是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桃場顏氏。在歷史上出過南宋工部尚書顏棫、明代河南按察司僉事顏隆、岷王府長史顏廷榘等,岵山陳氏出過宋代清水祖師陳榮祖等,桃溪周氏出過清代武探花周自超等,鵬翔鄭氏出過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僑領鄭成快、民國永春文化名人鄭翹松等四族人口眾多,旅外華僑也相當多。

那麼1950年永春縣衛生會議合影照片裏出現的古厝又究竟是哪座宗祠呢?據常理推斷,全縣性的會議應該在縣城召開,岵山陳氏、桃場顏氏均在附城,可以排除;桃溪周氏和鵬翔鄭氏在縣城,但最可能的是鵬翔鄭氏,因其宗祠就在縣政府所在地東南數十米處,現桃城中心小學對面。筆者持照片向鵬翔鄭氏老人詢問,果然得到證實,照片中出現的就是鵬翔鄭氏大祠堂的大廳,當時作為鵬翔小學總校的音樂教室,所以從照片亦可看出其門窗與古厝風格不符,是經過改裝的。據介紹,鵬翔鄭氏由於房派眾多,曾有多座祖祠,其方位都是坐南朝北的,這是為了紀念其開基祖於唐朝末年從北方河南固始隨王審知人閩。從照片可以看出,當時該宗祠除“輸財衛國”匾外,尚懸有“拔元”、“槐樹春風”等匾。可惜該宗祠已於1999年舊城改造中被拆除。值得驚喜的是,筆者還從1941年12月付印的《永春鵬翔鄭氏旗譜》卷首(上)第48頁中找到了關於該族榮獲“輸財衛國”匾的記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榮頒祠堂匾額自七七抗倭軍興以來,我族人輸財輸力,從不後人。民國廿八年冬值黨政當局宣導各族姓獻金救國,吾家族總會獻五千元以為首倡,旋榮蒙內政部呈奉行政院轉呈國民政府核准,以合於《人民捐資救國獎勵辦法》第二條甲款之規定,榮蒙給予“輸財衛同”匾額一方。該匾懸掛在祠堂正中以資紀念而勵來茲雲。”

《永春鵬翔鄭氏族譜》纂修於抗戰初期。主纂者邦翹松,是清末舉人,曾任永春中學校長、民國《永春縣誌》主編,解放後受聘福建省文史館館員。抗戰全面爆發後,鄭翹松送孫子從軍上抗日前線,傳為一時佳話;他憂心國難,寫下大量愛國詩篇,匯為《抗戰詩稿》;在族譜“褒貶略例”中提到對“參加革命或民族抗戰著有勞績者”、“特書傳贊以表揚之”,收錄“現代軍籍”(多為抗戰多軍者),由此均可見其強烈的家國觀念,所以在譜中對本族榮獲國府贈匾更是大書一筆。譜中提到的《人民捐資救國獎勵辦法》,為1933年 8月由國民政府行政院所公佈,其第二條甲款的內容為:“捐款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者題頒匾額。”

經查閱相關史料,“輸財衛國”匾並非永春獨有,僅在泉州地區至少還有另外兩塊。據《南安縣誌》記載,1936年該縣“華僑李丕樹捐獻飛機一架(約合六百兩黃金),國民黨政府贈予‘輸財衛國’匾額”。據2009年 8月16日《晉江經濟報》刊登的《陳埭丁氏宗祠:回漢文化交融的見證》一文報導:“在後廳裏,另有一方與眾不同的匾額,寫著‘輸財衛國’,這塊匾不是頒給一個人的,而是頒給愛國愛鄉的旅菲的陳埭丁氏僑親的。1941年 2月,旅居菲律賓的陳埭丁氏僑親集資捐贈飛機支援抗日,國民政府為此題字贈匾。”

另外,林森為永春留題(題詞、作序等)不止“輸財衛國”一例,如:1933年,為永春遐齡林氏重修的族譜作序;1934年,為去世的餘東有(曾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的余超英的父親,現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的祖父)題寫挽軸“貽燕後昆”;1937年為在南洋首倡捐資救國的馬來西亞坡永春會館題贈“愛國愛鄉”匾額;1941年,為永春富商沈逢源新居“德興堂”題寫堂名匾額等。

林森書法結體端莊,用筆沉穩,很好地體現了“字如其人”,于右任題林森遺墨曾說:“其書法亦氣象肅穆,非僅以學力可致也也。”洪蘭友稱其“書法亦遒勁厚重,氣象雍容,北溢楮墨”。老照片中所見字體雖小,卻仍不掩其光彩。

現在,見證中園抗戰歷史的四方“輸財衛例”匾額在永春已不見原物(筆者曾聽一位收藏愛好者提到曾在一家古董店見到其中一塊原匾,如果屬實,可見也已流失,唯因筆者未曾親見,不敢確證),殊為可惜!但能托老照片裏一窺真容,亦算一件幸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