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行走時光 »

行走時光之東關鎮

者:陶奚的博客A  來源:網易博客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2日

行走時光之東關鎮

╴▂▄▆█ 東關--山城--金城…… █▆▄▂╴

2012-12-13

這回走得遠了些:先由東關上山城,再轉金城,然後在金冬洋覓山路經石草後山谷登臨東平店上,接著沿大路下山經鴻安到東平街上,走了27公里多。

周日早上近 7時,由東關大橋頭“山頭尾”地方起步,沿村道上山去山城。一路上坡,經過一座磚廠、一破碎石料場還有一掛瀑布。

往山城路上的瀑布中段

過瀑布不遠是個岔路口,左手通金城,更遠可到南安九都和安,咱09年曾走過一次的;右手上山城。往右上坡走數百米又是一個岔路口,左手還是通往金城——從地圖看進出金城有環形路——咱還是走右手上山,數百步就到山城村啦。

山城村口景致——山澗、小橋、風水林、宮廟……

山城村地處兩條山溝交會的山谷坡地上,中間是田地,民居沿山坡條狀分佈,居間也有幾棟舊時農場的大廠房——山城曾隸屬北硿華僑茶果場,現在是東關鎮的一個村,經濟還以茶、果為主,延續茶果場的傳統。山城村口有松、楓等風水樹,有民國年間建的“雲城宮”,近百年歷史了。從東關橋頭到山城 3公里許,不算太偏遠。

山城民居與田野

從山城出來,回到岔路口右拐去金城。不遠處有“金城學校”,原先大概是山城、金城兩村共用吧?現在當然是閒置啦。過學校開始下坡,進入金城地方。金城最主要的地方叫“金冬洋”,是山谷間一片不大的平洋,四周群山環抱,中為田園,民居圍處山坡上,據說居民好多是藍姓的佘族。

金冬洋田園一角

在金冬洋打聽去店上(本地叫“橂漿”)的路徑,巧啦!村道旁右側小路就能通“橂漿”,村人說那邊山上有人新“勾”了 3公里拖拉機道,不難走。

於是右轉走山路去“橂漿”,其時8:40——至此已走8600步 ,約當 6公里——從山城到金城大概 2公里。

 

 

╴▂▄▆█ 內碧--雙過瀨 █▆▄▂╴

2011-07-29

收割早稻的內碧人

周日一到內碧,就看到人們正收割早稻。據說今年早稻普遍大豐收——即使咱這樣的外行從田邊經過也看得出低垂谷穗的豐盛。人們割稩捒稩載粟曝粟,忙個不亦樂乎。最辛苦的是“捒稩”,據說一要力氣二要技術——現在還多是圍個粟桶直接在田間手捒(見上圖)——同行的鄭君早年曾擔任過生產隊長,體會尤深,說“捒”不一會兒就渾身“粟穢(音 e)”,難受。咱雖非農家出身,少時也曾嘗過割稩、拉車……之苦,知道厲害,那確實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

溯湖洋溪上行,沿途風光宜人——這也是多次逛內碧的原因。看溪裏自在遊弋的鴨子,讓人心生豔羨。

途中即景:群鴨戲水

沒幾步就到水庫大壩。這回不過壩,沿水庫邊的便道往東北走,計畫先到“雙過瀨”地方,再看看能不能走到湖洋上阪下阪。

水庫邊的便道人跡罕至,清幽宜人

約 2公里就到了“雙過瀨”,這裏是湖洋溪中段,據說原有大片石灘——現在當然沒有了,水庫淹沒了一切。

現在的“雙過瀨”地方是水庫——龍門灘四級水電站的水庫。

有捕蝦的漁人在山水間勞作或曰享受——後來小船靠岸發現收穫寥寥,看來還真只能當玩耍

在雙過瀨山上走走,人工林區裏小路交錯相通,但對情況不熟悉,想想取消去上阪下阪的念頭,往回走。

回到內碧近 9時。早上兩小時走了 1萬多步,七八公里吧,散步。

 

 

╴▂▄▆█ 垵口--火燒橋--北崆--內碧 █▆▄▂╴

2011-06-07

 5月29日由垵口走嶺庵轉北崆至內碧,走走看看,順便呼吸初夏的山野新風——其實就是為行走而行走。

垵口現在是大片的葡萄園,看初升的太陽照耀著翠綠的葡萄,感覺蠻不錯的。遠處傳來節奏歡快的音樂,卻是一群早起的老頭老太在跳舞——或做操,看來現在快樂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啦。

垵口的葡萄園

這回先走的是縣道 345線,以前走過的。從垵口開始(7:05)就是爬坡,爬到嶺頭(坡頂)是吳崎嶺。吳嶺是湖洋一個村,居住較集中,居民以吳姓居多,新加坡名人吳作棟據說祖籍就是吳嶺。接著下坡,不多遠就到火燒橋。火燒橋三五戶人家,據說地屬桃城侖山村,這裏有路通往北面山坡上的主村。過火燒橋又爬坡,上嶺庵。這嶺古稱彭崇嶺,因嶺頭有叢桂庵而俗稱嶺庵。到距嶺頂數百米處左拐,沿南側岔出的一條沙土路往北崆,從垵口到嶺庵6公里。而嶺庵到北崆也近6公里,較平緩的下坡。

北崆來過幾次,感覺不錯,因為清靜。早先華僑農場的職工宿舍現在大抵空置,靜靜留存一份歲月的記憶。

大山中的北崆

走到場部處,接上前幾年新修的水泥路,通往內碧。這條路 2月時剛走過一次,當時感覺很好;今天卻熱得厲害,初夏而又臨近中午,豔陽高照,汗出浹背,只好不斷喝水補充;好在山風勁吹,水庫湖光山色養眼……過大壩後還發現路旁有自熟的楊梅和桃子,我們趕緊在樹蔭下憩息,好好品嘗原生態的綠色食品——那味道真是美極啦!

讓人垂涎欲滴的紅嘴毛桃

吃過楊梅和桃子,精神大振,沒幾步就輕快到達此行終點內碧,此時 11:30。內碧的田野夠“碧”的,太漂亮了!

 

內碧的初夏田野

從北崆到內碧 5公里有餘 。算起來這半天走了 24440步,折合17公里,和預先的計畫分毫不差——咱老於此道麼。

 

 

╴▂▄▆█ 內碧——北崆 █▆▄▂╴

2011-02-23

春天到了, 周日去內碧——北崆走走,踏青。

內碧的田野早已是春意盎然,桃花盛開,百鳥爭鳴。

內碧的桃花。背景是五台樂山

從內碧走1公里多,就到了四級電站的水庫。水庫春水蕩漾,不過大壩附近漂浮著許多垃圾,讓人不忍逼視;稍遠點就好些,有漁人正忙碌著,自得其樂。

春來江水綠如藍——還有愜意的漁翁,使人心生豔羨

茶園也一派深綠,新芽即將萌生——或者已經萌生,來不及細看。

路旁的茶園

過水庫大壩右拐,是往北崆的水泥路,以前沒有走過的——走了才發現,這是最適宜行走的路段,乾淨的道路在山水間蜿蜒,車輛難得一見,讓走友獨享這明媚的春光;一側是水庫,一側是山,山上草木蔥蘢;也有茶園、桂花園,都和山水融為一體——遊人也和這山水融為一體了,樂而忘返。

北崆地方的山山水水

親水的漂亮房子

從大壩到北崆約 4公里,一路流連,走了一個多小時。往回走就快些,11時回到內碧,“結束愉快的行程”。
春天到了,在田野裏走走當然是很快樂的事情。

 

 

╴▂▄▆█ 外碧--內碧--上阪 █▆▄▂╴

2010-09-26

這回行走是湊熱鬧,陪走。

走友趙、楊兩君據說將有大動作:暴走 100公里,“挑戰極限”!實施之前計畫先來一次熱身:由城關至湖洋仙溪往返,52公里。咱自知力有不逮,百公里就不參與了;仙溪熱身倒可以陪著走一段——於是決定由東關外碧跟著走到仙溪,12公里。

外碧田野——中為湖洋溪--外山溪

早上7時在外碧與他們會合——他們5時就從城裏動身了。會合也只是片刻——他們走得快,咱跟不上,與鄭君在後面慢行——其實也不慢,時速也有 5公里許——7:08動身,經“劉京大道”轉往內碧,爬坡到東關--湖洋交界格上時,是8:09,剛好 1小時, 5公里多點。

內碧山色

在格上,鄭君提議不走到仙溪了——反正追他們不上——於是改變計畫,準備下坡走到湖洋上阪就掉頭。

上阪是湖洋的一個村,沿湖洋溪而居,看起來挺不錯的。

湖洋上阪村

在上阪橋調頭,至此走9000余步,約 6·5公里,用 1時15分。往回走稍慢一些,9:50回到外碧,用 1時25分。往返 18700步,合13公里有餘。

在外碧橋上看湖洋溪與外山溪交匯處——前景為湖洋溪,水勢明顯比外山溪大

(後來才知道,他們近 9時到仙溪,休息並進餐半小時後往回走,下午 1時半後回到城裏,共花 8·5小時,時速約 6·5公里,夠快的了——26日早晨補記)

 

 

╴▂▄▆█ 龍山--南美--小湖洋(6.19) █▆▄▂╴

2010-06-24

在GOOGLE地圖上,可以看見南美和小湖洋距離不遠,似乎只隔一二重山,那應該有路可通?上週六就去看看,計畫由湖洋的龍山先到“塔尾”,順便尋訪人們所說的“塔仔”,再轉道往南美(現在屬東關),問道翻山走小湖洋到內碧。

溪上起霧:龍山之晨

早上 7時由湖洋龍山開步。這時湖洋溪上霧氣蒸騰,飄忽不定——大概是因為久雨初歇,氣溫驟升的緣故吧?邊走邊瞧,一會兒就穿過龍山小街,來到“塔尾”地方,這裏現在屬東關鎮的南美村,在地圖上看很像楔進湖洋的一隻角。在路口剛好碰見散步的老人,趕快打聽“塔仔”,卻說南村的塔仔似乎好久沒看見,怕是沒了——不過前面桃美白溪有一座塔還在——於是就改變計畫去看白溪的塔。

這條路以前走過的,山水田園風光,極美,而且路面平坦好走。不多遠就是桃美了,一打聽,果真有塔,就在不遠的田野裏。老鄉還推薦路旁的古拱橋等等名勝古跡,讓人目不暇接——以前走過時居然都沒發現,奇怪。拱橋古舊而牢靠,老鄉說是“水口橋”,建造年代不詳,“‘古早’就有了”。可惜雨季水大無法到橋下細看,只能留待以後了。

穿越時空的水口古橋

塔為七級六角實心石塔,矗立田野中,溪畔。走近看保存完好,僅塔頂葫蘆稍傾斜。細看似乎比剛看過的拱橋新許多,也許建於清末,抑或民初?問路過的白溪人,說是叫“白溪水尾塔”,“古早就有了”。而塔的作用正和老陶的猜測相同:風水。閩南有很多村莊在“水尾”(流經村莊的溪流下游)處建橋或塔以阻攔財氣福氣……外流;古厝的“涵孔”(排水陰溝)也要數度拐彎走向“巽”位且鎮以重寶,目的作用大抵相同。

白溪水尾塔。查縣誌,它的正名是“佛力塔

聽說白溪自然村很美,好地方多多,前些日子曾聒噪一時的湖洋旅遊區也將設在此地……等夏天才去看看白溪吧,應該不會那麼快就開發破壞了?

往回走到塔尾,拐向南美。路上打聽了,南美還真有小路通往小湖洋,只是草茂不好走,姑且試試。

南美村有三個角落,塔尾進去稍爬坡就到主村,沒有進去,沿水泥路走蜂腰格,到第三也是最後一個村落,改走柑園便道翻山去小湖洋。

南美村,中間是三進的宗祠。據說南美居民回族居多

便道一路向上,到格上有幾棵大松樹,此處為分水嶺,北側水入湖洋溪,南側則入內碧坑——大概這裏也是南美與小湖洋的分界吧。過格下山,是地道小路了,芼、草頗茂盛,但遠沒有鄉親們所說的那麼厲害,平時有人走動的。下到穀底,接上寬敞的泥濘便道——小湖洋到了。

小湖洋開發的水上娛樂旅遊景點已基本建成,有衝浪、游泳、划船等項目,但遊客寥寥,也許是盛夏未臨氣候不對?不知道。在這裏吃了午飯,稍休息再往外走。

小湖洋的水上娛樂園

出小湖洋時發現路口有欄杆攔路——原來開始收門票了,每人10元。我們往外走當然不用買票,而峽谷的木棧道景點也不要票——奇怪。

就從棧道走,時而水聲潺潺,時而轟鳴震耳——雨季水量充沛,水景自與往日不同,頗值賞玩。

走到路口已是12:15,結束行程。這大半天走了 22000步,近15KM, 5小時。由南美到小湖洋的翻山小路約4KM,其餘多是水泥路。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