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行走時光 »

行走時光之蘇坑鎮

者:陶奚的博客A  來源:網易博客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2日

行走時光之蘇坑鎮

╴▂▄▆█ 院後坑--東坑--東星 █▆▄▂╴

2013-04-06

網友“始于1985”數次留言,提示蘇坑的登瀛橋,熙裏、東坑的石刻等等,讓人惦記。這回抓住春雨的短暫間歇去走走看看,由蘇坑上院後坑,再轉東坑,經東坑寨下蓬壺東星,繞大半圈欣賞些山間春色。

在東坑寨坐觀山景

遠景右側雲上尖峰是達埔大呂山(筆架山),中間是蓬壺百丈岩/芹菜庵/達埔獅峰山,左側山口是吾峰頂嶺頭亭/石壁寨,中景是蓬壺萬年寨,近景就是東坑萬古寨——寨中王姓鄉親說如此絕佳風水,宜出人才云云

早上7:30到蘇坑,在街上稍逛逛7:40由東坑路口開步往熙裏/東坑方向上坡。沒幾步就看到登瀛橋了,原以為是古橋,卻是98年重建的廊式水泥橋,就沒有細看,繼續往上走。緩坡 2公里許就到院後坑了。

院後坑山谷、村莊——上方山口即古德格

院後坑是熙裏的一個自然村,數十幢房子多沿道路分佈,也有散處山谷裏的,本境神廟叫“南雲岩”。再往上到古德格,道路縱橫,向前方下坡是熙裏主村白葉、大佘;右手上坡是古德格,左手岔往東坑。由蘇坑至此約 3·5公里。

左拐去東坑。沒多遠到一格,當地俗稱“格仔”大號“坑內格”,仍屬熙裏,再往前走就進入東坑地方了——據說東坑/熙裏原為東熙,後來才拆分的。

約 2公里到東坑。東坑以前來過,堀內有古水綿樹、古杉及王氏祠堂、繭雲宮等名勝。

東坑村一角

在村中左拐沿水泥路往東坑寨--東星。稍上坡後下坡,不多遠就到東坑寨了。路旁三處古石刻現在稍作保護了,有石砌臺階、平臺供人觀賞,“東熙裏”、“魁”、“文明氣象”石刻也都描紅,不錯。

東坑寨路旁的三處古石刻

此處山勢險峻,下臨萬丈深谷,而眺望山景絕佳,遠近通覽:遠至達埔蓬壺吾峰群山,近及腳下的東星,歷歷在目;風氣雲湧,瞬間滄海桑田,讓人感慨萬千。剛好東坑寨一位王姓老鄉經過,熱心一一指點景致,萬古寨、萬年寨、帝君尖、石壁寨……論及本寨風水,尤為自豪,說明朝時曾“一科雙舉人”,現今大中專數以百計云云——後來咱回家查舊志,“兄弟雙官人”是有的,兄王天采隆慶庚午舉人,選授都昌知縣;弟王天范萬曆中歲貢,任潮陽司訓——也算是了不得的,畢竟寨中人口不多。

稍後循石碣古道下山,古道殘存數百米,多為單石,有些地方石塊顏色較淺,似乎近數十年曾修整過。因山勢陡峭,古道“之”字形,上下自然要小心些。

東坑寨古道石碣

接上大路後再往下走,就到東星地方了。東星屬蓬壺,山村。

俯瞰東星山村

經過東星村越過高速路上天橋,村道最終接入 203線,路口是252K處。至此結束行程,時10:20。算來共走 14140步,約當10公里,一路沒雨,蠻不錯的天氣。

 

 

╴▂▄▆█ 東坑萬古寨 █▆▄▂╴

2011-12-29

蘇坑東坑村據說有兩山寨:人仔寨和東坑寨。東坑寨原名萬古寨,位於東坑往蓬壺東星途中、離格頂不遠處,“東熙”石刻下方。

東坑寨:西寨門內

東坑寨的形勢和一般的山寨相似而又不太一樣。寨的南面是吾峰--蘇坑間的大峽谷,山高穀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北面則連接東坑諸山——如果土匪從東坑方向由北向南下攻,則山寨無險可言;西東兩面地勢也不夠險峻,易攻難守。

從東北側看東坑寨

現在除西、南兩個寨門外,寨中已無建築遺存。寨地也早已開墾為園地,種些蔬菜之類。

東坑寨中的制高點

西門是正門,保存尚大體完好。門洞上有石匾,刻有《萬古寨記》,可惜文字已漶漫難以卒讀——以後有機會再去看看。

西寨門外——門洞上有石刻匾《萬古寨記》

 

古德格--虎崆--湖格--連地(龍治)

2011-05-27 09:22:57

蘇坑洋雙髻山——可望而不可及

上週六去蘇坑本意是要攀登海拔1000米的洋雙髻山,卻因一時找不到上山路徑只好作罷,改為在熙裏村走了一大圈,由古德格(苦竹格)走虎崆,再經湖格上連地(龍治),最後走虎崆口經大佘回到古德格。

早上在古德格打聽上山路徑時,得到的消息令人振奮:大路直達山頂!這和之前搜集的資訊有所不同——有沒有現成的路是登山成敗的關鍵,既然有大路,那登山易如反掌……嘴上沒說,心裏已在盤算下山後可順道去哪里走走看看啦——當然還是將信將疑的,畢竟最新的地圖也沒標示有上山大路。

古德格漂亮的梯田,主人正溶田準備插中稻

上午8:30起步,由古德格沿大路向洋雙髻山主峰靠近。走著走著就發現問題了,這大路就繞著山轉,一點也沒有上山頂的意思,洋雙髻山的主峰倒是隨時在眼中,不離不棄的;山上草木茂盛。也不見有上山小路。用 GPS一測,主峰遠著呢!垂直高差 260米,水準距離也有上千米,沒路是斷斷不行的。

好不容易碰到一位勞作的老農, 終於打聽到確鑿的資訊:沒有上山大路;有小路上山,但沒到山巔。於是就放棄登山目標,改為中人兄提議的,去連地看看古樹名木紅豆杉。

循老鄉指示,越過山谷到虎崆,走另一條大路。虎崆有一個林場,建於1972年,據說當年也是知青點,熱鬧一時,現在當然蕭條了——所以洋雙髻山才沒有開闢防火帶。

虎崆林場

由虎崆林場向北,稍爬坡不遠就到湖格。湖格是熙裏村的一個角落,與呈祥的大湖為鄰,都是典型的山村。湖格有個小水庫,也許就是“湖”的由來?

湖格--大湖之間的一片古民居,不知道是屬於湖格還是大湖

在湖格左拐,往上就到連地。連地山村比湖格小,但那古樹名氣卻特別大,地道“名木”,因為是近年特別時興的紅豆杉。

連地的紅豆杉長勢良好,鬱鬱蔥蔥

據說這樹 200年,胸徑1·07米,高41米——當然不是我們測量的資料,抄來的。

看過紅豆杉,還去附近山上看了閩南柯氏的祖塋,92年修的、宋朝聞人柯慶文公之墓——其子柯述柯迪曾同中進士,同為鄉賢。

稍後走小路回虎崆,然後走大路去熙裏。在熙裏還看了另一古樹名木水棉(水尼)亦即水松。這樹有兩棵,也是極為壯觀的。

熙裏壯碩的水棉樹——水棉樹常兩株並生

最後走水泥村道回到古德格,其時 13:20。算來這一天只走 15700步,約11公里。稍後去東坑,就不多說了。

 

 

╴▂▄▆█ (10/10)呈祥:大帽寨--馬頭寨--蘇坑洋田 █▆▄▂╴

2010-10-20

咱近來登山頗有成績——秋高氣爽,正是一年中最宜於登山的好時節麼—— 9月開始至今,已相繼攀登了天竺山、烏石尖、仙洞山、鵝角冠等數座千米上下的高山,10月10日更是一口氣連登呈祥大帽寨、馬頭寨兩座千米以上山峰,登高望遠,感覺很好。

呈祥大帽寨遠眺——遠處最高峰即大帽寨,1177米

那天早上7:10由柴橋頭(海拔 400余米)開步,沿縣道上呈祥。 5·5公里到呈祥鄉,不停繼續往上, 1公里到呈祥村路口,右拐爬坡 2公里到呈祥村。

俯瞰呈祥村

呈祥村海拔 900余米,是個典型高山村莊,而山水明淨,梯田金黃,房屋錯落綠樹間,好地方。在村頭打聽大帽寨,就在東側高處,說是政府剛修好上山道路,很好走;順便再打聽馬頭寨,就在村後,北側。稍商議後我們決定兩座山都攀登,先大帽寨後馬頭寨,畢竟來一趟呈祥不容易。

沿村道往上走, 1公里許到一格上,稍事休息。山風勁吹,暢快無比。此地海拔已有千米以上(1050),從柴橋頭至此已上升 600余米高度,行走 13590步, 9·5公里。

右拐沿沙土路往大帽寨。一開始較平坦,數百米後有人家,而屋旁上寨石階赫然在焉。石階新修,很規整,在山林間穿行——這是鄉政府為旅遊事業的投入,估計有七八百級吧?臺階盡處,大帽寨到了。

大帽寨的寨門

大帽寨的範圍頗大,入寨是一大圈繞寨跑馬道,舊時寨民防守用的——現在當然跑不得馬,連行走也艱難,因為到處是茅草。再往上一層又一大圈通道——可見當年修寨時經過規劃的,非隨意為之。但寨中已無房屋遺跡,世事滄桑啊,讓人黯然神傷。寨中新植有大量杜鵑花,不過還小,現在也非開花時節,要明年春天才開花的。

在寨上眺望四周,群山蒼茫。據說這裏可遠望縣城人煙,可惜這時天空陰沉,茫茫一片,只看見東南方遠處天馬山聳立群峰之上。

在大帽寨遠眺天馬山,山后就是永春縣城(照片前景是大帽寨腳下的蘇坑)

接著按慣例測量。實測結果,東經118·09·42,北緯25·26·24,海拔高度1176~1178米(後來查縣誌,有一處記大帽寨1107米,另一處記為1177米,應該是後者較準確吧?)

然後下山,準備去馬頭寨。

從大帽寨下來,準備攀登馬頭寨。

在大帽寨眺望馬頭寨

回到格上時,想起剛聽老鄉說格那一邊是蘇坑,不知道通往蘇坑哪里?從那回家說不定更快捷?可惜忘了帶地圖出來……後來碰到一位上年紀的老鄉,趕快打聽。原來格那一邊是蘇坑洋田,新通有水泥路,四五公里;也有小路,一二公里吧;從洋田到永德公路邊再二公里……

屈指一算,大概不上五公里就可到蘇坑路口,比這一邊走柴橋頭近了五公里;而且又是沒走過的新路,何樂而不為?當下決定馬頭寨下來後走蘇坑回家。

回到呈祥村後沿剛才在大帽寨上觀察好的路線上馬頭寨。沒走多遠,看到路旁竹林裏有一條上山小路,頗常走動的樣子,就向不遠處住家的老鄉打聽,正是上馬頭寨的正路!於是直接由此上山。

馬頭寨下的竹林風光

這是很好走的上山古道,一米來寬,平緩的山坡處是土路,較陡的地方鋪砌山石。先從大片竹林間穿過,然後是高山茶園。茶園種植的是鐵觀音,正是秋茶采季,聽說價格大好,毛茶即要 200來塊一斤。

向茶園裏辛勤勞作的“茶主”詳細打聽了上寨路徑,據說很難走——這回是真的難走(中午寫到這停下,現在繼續說)——芼、草野“豔”,沒過膝蓋,小徑若隱若現,大概一年到頭沒人走動?好不容易挪到寨上,哪知寨裏茅草過人,松樹聳立,看得出是多年前就放棄的地方——那些野生松樹起碼三二十年樹齡了。又一想,這不很好麼?自然戰勝人力,生態環境自然恢復,好!

馬頭寨的寨門——曾經的寨門

勉強在茅草叢中穿行,爬到山寨最高處,倚著一棵松樹草草測量,是東經118·09·11,北緯25·27·20,海拔高度1198~1204之間(標高1200米),其時11:54。

下寨就快得多了——由呈祥村上下馬頭寨大概各2公里吧。仍舊循原路回到大格上,準備下蘇坑洋田。

過格往右是新水泥大路。我們左拐,循大路數十米就看見下山小路口了。沿小路下山,路是古石徑,一步一降,蜿蜒在梯田間,使人想起德化鳳山有名的“千二碣”古道——沒想到的是這呈祥--蘇坑古道更高更長,下到蘇坑洋田,共走3920步(約 2·5公里),大概石階有三千餘級?堪稱“三千八百碣”了!高度也由1050陡降 400余米至 600米許。——這一景觀完全可開闢旅遊的,就號稱“三千八百碣”好了,肯定有城裏人來試試的。

古道旁的梯田、人家,秋色正濃

下到洋田,發現這村莊分屬德化英山與永春蘇坑,古道口屬永春地方。從這沿山谷、小溪往外走, 2公里到蘇坑街區,結束行程,這時候14:20。從呈祥格到蘇坑約 5公里。

這一天共走 33190步,約23·5公里,腳還好,沒覺得痛。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