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遺址

作者:秩名  來源:《南安縣誌》1993年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遺址

古文化遺址

南安的古文化遺存,已發現的有新石器時代至青銅器時代的遺址二十二處,主要分佈在晉江中游兩岸、晉江支流東西兩溪流域,成西向東走向,部分分佈在中南部和鋪溪、官橋溪、大盈溪一帶。

 

新石器時代遺址

福社尾遺址:

在英都鎮大新村英溪南岸福社尾山東南坡,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文化層已破壞,只散見有石錛、石刀、陶紡輪和泥陶、細砂陶、硬陶和夾砂陶片,器型有罐、盆、釜等,有方格、直線、圓點、席紋飾。

運尾山遺址:

在英溪與西溪會合處南岸侖蒼鎮侖蒼村運尾山,面積約五千平方米。一九六一年發現,山上散見文化遺物有硬陶、泥淘、夾砂陶片,器型有罐、釜、盆等。文化層因開荒造田受破壞。

寨仔箍遺址:

在西溪中游北岸侖蒼鎮黃甲村西南約五百米處,面積約三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文化層已破壞。其山南坡散見有灰色硬陶、黃色泥陶和夾砂陶片,器型有釜、罐、盆等。

浚下沽遺址:

在黃甲村南約六百米處,一九七七年發現,文化遺物散見範圍約八千平方米,有硬陶、泥陶、灰色夾砂陶片,器型有豆、釜等。

蜘蛛山遺址:

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露江村下寮自然村東一百米處,面積約一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有石器、硬陶和夾砂陶片。

寨寮仔山遺址:

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帽山井園自然村泉(州)南(安)公路北二十米處,面積三十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文化層已被破壞,散見有灰色泥質陶片和黑色夾砂陶片。

前鞍山遺址:

在晉江兩支流東、西溪會合處北岸豐州鎮雙溪村井兜自然村前鞍山東南坡,面積約五千平方米,文化層已被破壞,遺存有貝塚及泥質陶、夾砂硬陶片,器型大多無法辨認。

金雞山遺址:

在晉江幹流中段金溪南岸豐州鎮金山村麻山自然村金雞山東北坡,面積約八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文化層已受破壞,遣物有石器、陶拍及夾砂陶、泥陶和印紋硬陶片等。

獅仔山遺址:

在金溪北岸豐州鎮華僑中學北面獅仔山東南坡,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一九五六年發現時文化層已受破壞。遺存石器有石錛、敲砸器、三棱刮削器等,有夾砂陶和泥陶片,器型有罐、盆等。

母山遺址:

在金溪北岸豐州鎮桃源村東北部鳳母山東南坡,面積約一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有陶拍和夾砂陶片,質地粗松、素面、火候不高,器型有罐、釜、缽、盆等。文化層因修水庫受嚴重破壞。

坑尾山遺址:

在大盈溪上游南岸水頭鎮文鬥村坑尾自然村東約一百米的山坡上,面積約二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未見堆積層。遺物有石錛及硬陶、泥陶和夾砂陶片,可辨的器型有釜、罐等,有葉脈、方格紋等。

刺尾山遺址:

在水頭鎮文鬥村西南約五百米處,面積約五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當地群眾反映在六十年代幾次開荒造田,都見有大量成堆磨制石器及玉器,現僅於東面山坡散見少量石器和夾砂陶、泥陶片,紋飾可辨有雲雷紋。

 

青銅器時代遺址

石獅祠山遺址:

在英溪中段南岸英都鎮大新村石獅祠後,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一九六一年發現,文化遺存較豐富。有石鑿、石戈、石錛、陶紡輪及釉陶、硬陶、泥淘、夾砂陶片,器型有釜、罐、簋等,紋飾有圓點、圓圈、方格、編織、繩紋和席紋等。文化層破壞嚴重。

洞後寨遺址:

在大新村洞後寨山中西部,一九七七年發現,面積約五十平方米。遺物有釉陶、泥淘、夾砂陶片,可辨器型有釜、泥淘有方格紋,其他均為素面。文化層已破壞。

寨仔山遺址:

在英溪與西溪會合處南岸侖蒼鎮侖蒼村古村寨西南約七百米處。一九六一年發現,遺物散佈範圍約一.五萬平方米。有印紋硬陶、灰色泥陶、夾砂陶和釉陶片,器型有罐、豆等。文化層破壞嚴重。

古村寨遺址:

在侖蒼村古村寨山西南坡,北距英溪約四十五米,面積約一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遺物有石戈、石錛、石紡輪、硬陶及灰色泥陶、夾砂陶、釉陶片,器型有釜、罐、盆、碗等。破壞較嚴重。

寨箍尾山遺址:

在西溪中游侖蒼鎮大泳村北山自然村東約一千米的山坡上,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未見堆積層,遺物散見於西南坡,有石矛、石錛和硬陶、泥陶、夾砂陶、釉陶片,器型有釜、盆、豆、罐、瓶等。破壞嚴重。

崎梯山遺址:

在西溪北支流檀溪東美林鎮省東村後壟埔崎梯山上,面積約五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已被嚴重破壞。遺物有石錛、石戈和硬陶、泥陶、釉陶片。

困狗山遺址:

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帽山村井園自然村寨寮仔西南約一百五十米處,面積約十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文化層已被破壞,遺物有石戈、石刀、刮削器和綠色釉陶、印紋硬陶、泥陶、夾砂陶片等。

鋤頭山遺址:

在縣城東南方磁灶溪北支流和鋪溪上段東岸、官橋鎮和鋪村鋤頭山東南坡,東南靠和鋪溪,西北為墓亭,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一九八七年發現,未見堆積層。文化遺物有石器和印紋硬陶、泥質紅陶、細砂陶片,器型有罐、壺等,紋飾有方格、細繩紋和席紋。

龜山遺址:

在縣城正南方磁灶溪南支流官橋溪中段南面,官橋鎮泗溪村林邊自然村西南龜山上,面積約八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有石器及釉陶、夾砂陶、硬陶、泥陶片,可辨器型有罐、豆、陶片紋飾有直線、圓圈、方格、編織、繩紋、棱格、弦文等。遺址破壞嚴重。

蔡盈寨遺址:

在縣城正南二十五公里,大盈溪北岸水頭鎮大盈村蔡盈自然村後寨山西南坡,遺址面積約三千平方米。一九五六年發現。散見遺物有石錛、敲擊器、陶紡輪及釉陶、泥陶、夾砂陶和印紋陶片。紋飾有方格、棱格、葉脈、席紋和絃文等。一九七四年五月又發現一批青銅器及玉器,對研究福建青銅文化的特點及其與中原青銅文化的關係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

 

古窯址

南安縣有古窯五十餘座,分佈在十九處不同地點,其中唐窯三處,均在晉江之東溪下游支脈洪瀨四都溪附近;宋窯十五處,主要散佈於東、西溪及其支流羅溪、蘭溪兩岸,部分在縣南和鋪溪、大盈溪附近;元窯二處;明窯三處,其中元窯及明窯兩處為西溪宋窯的延續,明窯另一處於東溪中游山美水庫東南。

 

唐代窯址

壩頭窯址:

在東溪第三支流梅溪的分派四都溪上段,洪瀨鎮前瑤村鷹溝山下,面積約二百平方米。一九七一年發現。堆積層約三米。器型唯罐類,四系碩腹平底,胎色淺紅、淺灰,部分器物有陰刻草書“市片”或“片片”字樣。遺址保存尚好。

四甲墓邊窯址:

在前瑤村四甲墓道左側。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堆積層二米左右,一九七七年發現。器型僅罐、缸兩類、部分器物施有青黃釉,其餘為素面,造型粗糙厚重,窯具有墊托和圈墊。窯床已破壞。

大尾洋窯址:

在四都溪中段,洪瀨鎮都心村大尾洋自然村。面積約一萬平方,堆積層○.五至四米。一九七七年發現。器型有罐、壺、器蓋等,以罐為多,質硬,造型粗糙厚重,部分器物施青黃釉。窯具有圈墊和墊托。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窯址

白擴山窯址:

在東溪第二大支流羅溪分派直坑溪北岸,羅東鎮高塘許村白擴山,面積約八千平方米,堆積層一至二米左右。一九六一年發現。地表散見瓷片、匣缽甚多,以燒青瓷器為主。保存較好。

梧毛寨窯址:

在高塘村西北面梧毛寨山坡上。窯址面積約五千平方米、堆積層一.五米左右,露出窯基一米左右。一九六一年發現。燒青瓷,碗類為主,敞口沿處卷,斜直腹,圈足,飾直線、草葉、弦、篦紋。保存較好。

荊坑窯址:

在直坑溪中段東岸,羅東鎮荊坑村棠子垵,侯破垵、房仔口、瓷窯口等地。面積約二.二萬平方米,堆積層三米左右。一九六一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有碗、罐、爐、壺、豆形器等,飾篦、弦、蓮瓣、直線、棱紋,有的加黃褐色花。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直坑窯址:

在荊坑村直坑自然村溪的東、西、北的過溝山、碗匣山、乃墩擴山三處。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堆積層厚一.五米左右。一九六一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器型碗類為多,有篦、弦、草葉紋,有的加黃褐色花。乃墩擴山窯破壞較嚴重。

許田窯址:

在羅溪下游東岸,梅山鎮燈埔村許田自然村東北面山坡上,面積約一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窯址大部分開成山田,破壞嚴重,地面散佈有青瓷片,器型碗類為多,敞口、圈足,足部露胎。

芸頭山窯址:

在羅溪與東溪會合處西南2公里,梅山鎮梅峰村羊彎橋邊小山坡上。面積約三百平方米。一九五八年發現。器型有碗、罐、器蓋等,以碗為多。施青釉,飾有斜直線、草葉、草花、弦、篦紋。破壞嚴重。

頂東窯址:

在東溪下游分派康美溪北岸,康美鎮梅星(原名五星)村頂東自然村西南約一百五十米處的山坡上,面積約八百平方米。一九五三年發現。有暴露龍窯形土堆,地表散佈大量青瓷片和匣缽、墊餅,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以碗為主,敞口和劍口均有,飾弦、篦、斜直線、桃形、草葉、蓮花紋。保存較好。

後壟山窯址:

在西溪支流蘭溪中游北岸,東田鄉東田村後壟山南面山坡。共三窯,面積約一.二萬平方米,堆積層一至三.五米左右。一九七七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有碗、爐、洗、碟、器蓋、缽等,碗類居多,質堅硬,飾蓮瓣、草花、水仙花、卷葉、直線、篦、弦紋。保存較好。

湯井窯址:

在蘭溪中游南支分派上段南岸,東田鄉湯井村的碗匣山、宮口埔、碗蔣鵠等四處,面積四千平方米,堆積層○.五至二米左右。一九七七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白瓷,器型有碗、爐、杯、洗、瓶、壺、罐和器蓋等。飾蓮瓣、草葉、卷草、弦、篦紋和變形蓮瓣紋。宮口埔、碗蔣鵠一窯兩處破壞較嚴重,其他兩處保存尚好。

南坑窯址:

在蘭溪中游北支分派中段南岸,東田鄉南坑村大壩垵,大場崙、土壟後、崙坪壙、大宮後、頂南埔、槍仔嶺等二十多處,堆積範圍連綿數裏,面積約二十平方米,堆積層厚一至五米左右,大多為宋、元窯址,少數延續至明。一九七七年發現。燒青瓷、白瓷、青白瓷,釉色晶瑩潤澤,釉層均勻渾厚。器型有碗、爐、玩具、洗、罐、杯、盆、壺、瓶、碟和器蓋等。質大多堅硬細膩,飾有蓮瓣、斜直線、草葉、纏枝、弦、篦紋等。其中劃紋青瓷和瓜形蓋罐等在菲律賓、日本等國常有出土。窯址保存較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窯址:

在南坑窯北約三公里處,東田鄉岐山(原名高山)村,有苦長垵、宮垵埔、西崎、碗蔣坑、東洋等六處,面積約一.五萬平方米,堆積層厚○.五至三米左右,為宋至清代窯址。一九七七年發現。宋元窯址以燒碗、洗為主,施青釉、白釉,開片及未開片均有,飾弦、篦、直線、草葉紋。質堅硬細膩。明清窯址有燒青花、牙黃開片黃褐色花,以碗為主,飾山水、花卉兩種,構圖嚴謹,線條流暢,間距相稱。保存基本完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寮仔窯址:

在蘭溪中游北支分派與幹流交匯處西南,東田鄉藍溪村大壟內寮仔山北面山坡。面積約六百平方米,堆積層厚○.五至一.五米。一九七七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部分青白瓷。器型有碗、罐、壺、器蓋四種,飾蓮瓣、草葉、折枝、直線、弦、篦和變形桃紋。質堅硬細膩。遺址保存較好。

白土窯址:

在西溪中游英溪會合處北岸,侖蒼鎮園美村白土山北坡。面積約二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時已嚴重破壞。燒青瓷、白瓷、青白瓷,器型有碗、罐、爐、盒、洗、碗類居多,碗口多葵瓣形,洗類施白或青白釉,晶瑩透明,有纏枝、草葉、篦、弦等紋飾。窯具有匣缽、圈墊、墊餅、墊托等。

家山寨窯址:

在縣城東南十二公里左右和鋪溪中段北岸,官橋鎮下洋村家山寨北麓,陶窯,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堆積層三米左右。一九七七年發現,器型以小口瓶和壺為多,口沿部分施黃褐色釉,因火候高,胎呈灰色。窯具有圈墊、墊托、墊餅。窯址破壞嚴重。

碗盒山窯:

在縣城南二十二公里左右大盈溪中段石壁水庫(水頭鎮)碗匣山南坡,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堆積層四米左右。一九五七年發現。青瓷片、匣缽甚多。器型有碗、瓶、爐、杯、玩具、壺、器蓋等,以碗居多,施青釉,足部大多露胎。飾有蓮瓣、草葉、斜直線、弦、篦紋。窯址局部受破壞。

 

明代窯址

明代窯址發現三處,除南坑、高山二處外,尚有青林窯址,在東溪中段山美水庫東南岸的九都鎮青林村西北山坡、山美水庫水位六十米處。計四窯,面積約三百平方米,其中二窯破壞較嚴重。一九七七年發現。器型以碗為主。

 

清代窯址

清代窯址僅見兩處。詳見宋代窯址的高山窯。

 

古城址

豐州古城遺址:

明清時代城址位於南安的東部,泉州市區的西部,原為南安縣治(一九五○年發現有唐朝子城磚)。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知縣夏汝礪為防倭寇,始壘石為城,設四門,各有門樓、名號。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知縣袁崇友增城高四尺,四隅添設角樓四座。後因地震、洪水,屢圮屢修。至清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春,知縣祖澤茂于原基重建,改東、西、南、北四門名為富春、豐樂、武榮、長壽、建樓如舊。城周長三千一百九十六米,高三米,敵樓六座,銃台一百七十六個,堞一千零二十二垛,城牆週邊,設有護城河。其後,屢因洪水崩圮,至清咸豐(一八五五~一八六五)後,漸毀棄無存。未見城基,只存少部分護城河。一九五六年在豐州村東門發現有陰刻“月城”字樣的城磚,當為萬曆二十五年袁崇友增城時遺物。東門富春地名猶存。

 

古寨

民國四年《南安縣誌》防禦志載,宋熙寧年間(一○六八~一○八五)石井設防海水寨;明設烽墩四所,在石井、街內(今奎霞)、溪東、下吳,防海銃城二座,在石井、淗潯(今淗江);清康熙年間先後三次計設台寨九處:大盈石寨、康店土寨、東嶺墩台、小盈嶺墩台、青石宮寨、攀龍寨、雞籠山墩台、欹髻山墩台、酒庫山寨。除石井銃城、小盈嶺墩台有殘址外,餘多廢無存。

石井銃城遺址:

位於石井鎮漁村東面海口,存有殘牆一段、靖海門(東北門)、銃城門樓(東門)各一座,殘牆長六十米左右,高○.五至二.五米,用厚、寬各○.三米左右的花崗岩石條沿山坡砌成,厚一米左右。山坡高約十五米,銃城門於其上。靖海門,在銃城殘牆南面,北面臨海,門高二.四米,寬一.九米,深二米,頂部拱形,拱高○.八六米,石構,北面拱頂陰刻楷書“靖海門”三字,字徑三十釐米,門南東側豎石碑一方,高約二.七米,寬○.九四米,厚○.二一米,圭首篆額,陰刻“平寇碑記”四字,字徑十四乘十六釐米。銃城門樓,距靖海門東南約三百米處。門高二.五米,寬三米,深二米左右,石塊壘牆、石板架頂,東面監海,西牆南側嵌有《石井記事碑記》一方,碑寬一米,高○.六米,右縱陰刻“石井記事碑記”六字,字徑八乘八釐米。文為明都禦史晉江人蘇茂相撰。

小盈嶺墩台遺址:

位於水頭鎮勞光村西南小盈嶺穀口。存有雜石砌築殘牆一周,東西寬四.六米,南北深五.六米,牆厚○.六米,高三.五~四米,墩台分上下兩層,每層高二米許,樓板已毀,僅見架梁插孔。南牆上下各有一門,寬○.六米,高一.八米左右。

洞後寨:

在英都鎮大新村後英溪南岸英格山上。土質斷垣周長一百二十米左右,牆高一米至一.五米。牆內地面平坦。

玉華寨:

在詩山鎮聯山村貞格自然村南賽埔山頂。寨垣周長一百五十余米,高一.二米左右。寨內地面平坦,散見有野炊痕跡,僅見殘牆數段。

黃巢寨:

又名風巢寨,在東田鄉鳳巢村大旗尾山,相傳為唐末農民起義軍北征途上駐紮之所,因以其首領黃巢而得名。寨多廢,僅存殘垣數段,長約六十米,高○.五米至一.五米。

東頭土樓:

在官橋鎮東頭村西南村外田洋中,建于清道光年間(一八三○年前後),樓高十五米左右、廣、深各十米,牆厚一米,以紅土、灰米(鍛灰未盡的貝殼)拌稀米漿舂築而成,堅硬如石。樓作三層,底層高六米左右,二、三層各四米,各層四面牆佈滿上瞭望孔、射擊孔,層與層之間以杉木架梁、鋪板,板厚六~七釐米,僅留六十釐米見方的開孔可架梯供上下,樓頂為平臺,可供瞭望,四周有短牆。保存較好。

 

關隘

“同民安”關隘:位於小盈嶺墩台遺址北十五米處。宋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建“同民安”石坊於小盈嶺。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石坊塌圮,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改坊為關。僅存關門一座,坐北面南,寬九米,高五米,厚一.三五米,為花崗石塊砌成,邊有“改坊為關記”、“小盈嶺南同交界碑”各一通。

 

古港

南安古港有金雞、水頭、石井三處。

金雞港:

在舊縣城豐州西郊,為六朝時代古港,從這裏發泊放洋通往海外,南朝梁武帝時印度僧人拘那羅陀從這個港登陸和發泊。古碼頭在金雞橋下。

水頭港:

在縣南三十公里處,大盈溪入海口,隔安海港與晉江安海(古安平)鎮相望。唐時泉州海上貿易多從南港安平放洋,水頭是其重要的貨物輔助集散地。宋泉州北港(後渚港興起,安平港漸次式微,水頭港也隨之衰落。港口淤積嚴重,港道狹小,僅百噸左右的木船可通。

石井港:

在縣城南四十公里處,宋代為海防要地,明代海上民間貿易漸次興起,至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成為海上武裝商運集團首領鄭芝龍的重要基地。清初又是鄭成功抗清水師的主要營地之一。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清廷下令遷界,石井港因之蕭條;至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開海禁後才重新複甦。除輪渡碼頭基本保持原貌外,其餘港口設施均為近、現代建築。

 

其他重要歷史遺址

林俊、潘榜抗清土樓:

在羅東鎮湖內村。樓呈正方形,三合土結構,高十米左右,作兩層,分二十八間,外牆厚一.六米,四周有射擊孔,清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林俊、潘榜、潘宗達率紅線會農民起義,並進軍豐州,遭官兵圍剿,據守戰鬥二十七天,清兵久攻不下而退。樓西面角有部分坍塌,其餘保存尚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室岩革命舊址:

在官橋鎮嶺兜村後觀音山石室岩,岩寺四面環山,山多巨石,林木繁茂,石室天成,地勢險要,東距福泉廈公路約五公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室岩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鬥爭重要據點,一九三四年在此成立中共晉(江)、南(安)、同(安)中心縣委,領導梅嶺、官橋、山邊、安海、東北五個區民眾開展遊擊鬥爭,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全國解放。

 

墓葬

古墓葬

廟下墓群:

分佈在豐州鎮旭山村廟下自然村及附近山坡,面積約五萬平方米,為西晉至唐代墓葬。墓大多在地下○.五~一.○五米深處,群眾蓋房挖基常有發現。磚室墓為多,地面散佈墓磚甚多,紋飾多種。其中有幾座墓葬暴露,一九八二年清理一座西晉太康五年(二八四)墓葬,是福建較早有紀年的磚室墓,有青瓷器及陶器,器物有碗、罐、孟、壺、缽等。

獅仔山墓群:

在豐州鎮西約一公里的獅仔山麓,華僑中學西側,分佈于華僑中學校園、山麓坡地及其附近,面積約五萬平方米。一九五七年建校時發現晉至唐墓幾十座,大多在地下○.三~一.五米深處。晉及南朝墓為券頂磚室墓,唐墓為土坑、磚室兩款。出土墓葬品有晉部曲將印及青瓷罐、碗、缽、鐎鬥、虎子、三足盤、壺、五盅盤、杯、博山爐、單管及四管插等。發掘時保留完整南朝墓一座,華僑中學建陳列室保護。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梧茂墓:

明墓,在官橋鎮內厝梧茂自然村東約一百米山坡上,範圍約一千平方米。墓為明制糖水灰結構,墓穴被破壞嚴重,只存墓前石翁仲二對,石馬一對,石虎一對,石羊一只,墓主待考,當地群眾傳為“太尉墓”。

雲從室塔墓:

在英都鎮龍山村雲從室下山坡一大石上,坐南面北,石下部挖有三個墓坑,平面花崗岩封壙作墓碑,中坑墓碑較大,上陰刻楷書:南無阿彌陀佛”。墓塔高一.五米,兩層方形,底座邊長○.七米,一層浮雕二龍,二層浮雕佛像,二層邊長○.五八米,塔刹作圓尖形。

師姑墓塔:

宋墓,在豐州鎮溪口村下尾自然村獅頭山南麓,東西並列二座,兩塔相距九.六米,大小、形制一樣,高二.三米,八層,一至四層八角形,五層為覆盆式,六七層為圓柱體,第八層呈半球形。東西一座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相公墓塔:

宋墓,在向陽鄉五臺山觀日台北約二百米處。墓塔坐東面西,高一.八米,三層。底部八角形,中為圓柱體,上呈半球形。圓柱體上陰刻楷書“月庵雲洞”四字。塔前有石碑一通,長方形圭首,上陰刻楷書:“朱相公祖福甯州,顯化于宋,有志可稽,封元帥。至大明萬曆辛亥年,五臺山住持僧員禮重修,寶藏題”。

歐陽祖母墓:

又名“翻龍墓”,系唐四門助教歐陽詹祖母墓。在碼頭鎮高蓋山。距山頂約六十米處,封土不明顯,存有墓碑一方,碑長方形圓首,高○.六米,寬○.三六米,厚約○.一四米,中陰刻豎寫楷書“唐歐陽祖媽墓”六字,字徑約七乘八釐米,墓系後人所修。

雪峰父母墳:

在雪峰寺後,墓為雪峰寺義存大師父母之墓,鳳字型,邊塊石壘砌,墓碑中陰刻楷書“雪峰父母墳”五字。

 

歷史名人墓

薑相墓:

在豐州鎮旭山村麟麒山(九日山東峰)東南麓。薑相,名公輔,愛州日南(今越南河內南部地區)人,唐德宗時為宰相。後因直諫,貶為泉州別駕,築室於九日山。貞元元年(八○五)卒葬。墓地約一百四十平方米,有墓碑高一.五三米、寬一.三四米,陰刻楷書“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墓前有石翁仲、石獅、石羊、石望柱各一對。墓後巨石有摩崖石刻記載宋淳熙間南安攝史黃汝嘉修墓記事。其墓經宋淳熙間黃汝嘉、明弘治間知府李哲、乾隆間其裔孫姜宏泰三次重修。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韓偓墓:

在豐州鎮環山村杏田自然村葵山之麓,距村約一百五十米,西向。韓偓,晚唐著名詩人,唐昭宗時官兵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後被排斥,攜家入閩依王審知,住南安豐州招賢院,後樑乾化三年(九一三)後卒葬。墓範圍約四百平方米,墓丘成饅頭形,封土高二米左右,周圍塊石壘砌,有花崗岩墓碑,高一.七米,寬○.八米,上陰刻楷書“唐學士韓偓墓”。墓前有石翁仲、石羊各二對、石虎一對,具五代石雕風格。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傅實墓:

在豐州環山村金釵山西南麓。傅實,唐光啟年間任威武軍節度招討使、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墓南向偏西,占地約四十平方米,封土不高,墓碑為花崗岩,高一.二二米,寬○.六一米,厚○.一二米,方形圭首,陰刻楷書“傅始祖考墓”五字,為明萬曆八年(一五八○)冬重豎。其西約四十米,有其夫人黃氏墓。山下路口豎有清嘉慶十三年(一八○八)立的“節使僕射傅公、夫人黃氏神道”碑一通。墓、碑保存一般。

傅居獻墓:

在豐州鎮桃源村發華山。傅居獻,南安人,傅實次子,官左侍禁。墓坐西北面東南,占地約四百平方米,墳堆圓形,底部砌石,封土高二米,前有石階、墓碑,碑長方形圭首,中楷書陰刻“左侍禁傅公墓”,兩邊陰刻小字楷書“公唐銀青公次字,南安初祖也。夫人柯氏墓于左臂,立四石人”。墓前左右有雙手握劍石將軍1對。柯氏墓于左側三十米處,前有石將軍一對。保存較好。

楊肅墓:

在水頭鎮南僑村溪南自然村西南約一公里的仙公山。楊肅,五代時人,精醫道,曾治癒閩王王審知夫人雜症,不受封。入宋,卒葬仙公山。墓占地約四十平方米,封土不明顯,豎花崗岩墓碑,陰刻楷書“宋宣封太乙真人始祖楊仙公墓”十三字,碑頂呈半圓形,底徑一.二米,高○.七米,字徑約六.五乘六釐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會墓:

在官橋鎮泗溪村窟鬥自然村西北約五百米的白石猴坑。曾會,曆宋真宗、仁宗二朝,官至刑部郎中、集賢殿修撰,知明州,晚年隱居安徽池州九華山,以子曾公亮貴,贈金紫光祿大夫太書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明道二年(一○三三)七月卒,十二月歸柩附葬于其祖父唐泉州錄事參軍曾纘墓。墓占地約三十六平方米,墳堆已平,僅存花崗岩墓碑一方,高一.三米,寬○.七八米,厚○.一六米,中陰刻楷書“唐故知錄曾府君墓”,兩邊小字楷書陰刻“四代孫宋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國公立”。墓前原有神道碑一通,基座高約一.六米,龜形,花崗岩墓碑高約六.八米,寬約二米,正面陰刻楷書“宋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神道”,背刻宋觀文殿學士朝議大夫戶部尚書知陳州軍事兼管內勸農使上柱國清河郡開國公張方平撰、龍圖閣直學士壽安縣開國子孫固書的神道碑銘文二千四百四十一字。該碑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殘骸尚存。

呂□墓:

在豐州鎮港陳村葵山下。呂□,南安水頭樸裏村人,呂惠卿之父。宋朝授光祿寺卿朝散大夫,卒于宋熙寧三年(一○七○)八月,王安石為其撰墓誌銘。墓占地約一百五十平方米,圓形,邊塊石壘砌,墓前有石人一對,石羊一對。一九六六年受破壞,一九九○年重修。

答刺真墓:

俗稱燕山黃氏始祖墓,在豐州鎮獅仔山。南安燕山黃氏始祖諱真,字忠勇,元達魯花赤,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卒葬於縣(舊治豐州)西郊獅仔。墓地面積約一百二十平方米,有墓碑、墓桌,碑正面楷書陰刻“黃氏始祖墓”五字。墓前有石獅一對、望柱二對。明、清兩代均有修茸。東南四十米處道旁有墓道碑一通,高二.二米,寬一米,厚○.一四米,陰刻楷書“燕山黃祖司令忠勇公暨元配宜人許氏墓道碑”。保存較好。

林西崖墓:

在官橋鎮席裏村後寮自然村貞埔山上。林西崖,晉江人,明誥贈光祿大夫柱國大學士。墓園占地約四千六百平方米,墓作風字形,三合土結構,封土高約二.五米,碑高一.六米,寬一.四九米,厚○.二八米,碑文風化嚴重,字跡難辨。墓前有石翁仲、石虎、石馬、石羊各一對,石牌坊一座。保存較好。

蔡梅□墓:

在官橋鎮席裏村尖山腳。蔡梅□,明進士,雲南大理知府。墓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僅存墓前石翁仲、石虎、石羊各一對。墓左後側一百二十米處,有其夫人林氏、陳氏墓,占地約四千八百平方米,墓作“風”字形,糖水灰結構,封土高三米左右。

鄭成功墓:

在水頭鎮康店覆船山南麓。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南安石井人。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揮師東渡,翌年二月驅逐荷蘭殖民者出臺灣,同年五月初八病逝,原葬台南洲仔尾,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詔令遷柩附葬于南安鄭氏祖塋。墓為糖水灰結構,內分九室,墓道為石砌,花崗岩墓碑。墓前有石夾板九對,八角形華表一對,高約十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二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撥款維修,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八年國家文物局、省文管會連續撥專款修建陵園及保管所。陵園占地約五.三萬平方米。保存較好。

鄭明駿墓:

在官橋鎮和鋪村墓亭山。鄭明駿,南安石井人,清封遵義侯,晉光祿大夫。康熙四年(一六六六)八月卒,欽賜祭葬。墓園占地約二千平方米,墓坑兩穴,糖水灰結構,每穴寬約○.七米,封土高三米左右。墓前有墓碑亭一座,面闊、進深各一間,單簷歇山頂,內有石碑一通。前有六角形望柱,石翁仲、石馬各一對,殘存石虎、石羊各一只,墓園入口處有石牌坊二座,均三間一樓,單簷歇山頂。除牌坊一座倒塌二間外,其餘保存較好。

沈佺期墓:

在水頭鎮後園村夏厝山。沈佺期,號複齋,南安水頭人,隨鄭成功收復臺灣,清康熙間卒於臺灣,被奉為“醫祖”,後遷葬故里。墓為糠水灰結構,華崗岩墓碑,陰刻豎寫楷書“明賜進士,通儀大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複齋沈先生墓”。保存一般。

 

古建築

寺觀廟宇

應魁慈濟官:

在豐州鎮南門口,祀保生大帝同安吳夲。始建於南宋,明、清兩代均有重修。中軸線自西至東依次為山門、拜亭、大殿,兩旁有廡廊,大殿硬山式屋頂,抬梁式木構架,面闊三間,深四間。殿之兩旁牆上分別嵌有明萬曆十二年(一五九二)及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六)碑記各一方。由門、大殿匾額為明張瑞圖所書,大殿石柱鐫聯為清同治間狀元莊俊元所書。保存較好。

延福寺:

始建于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原址距九日山西去二裏許。唐大曆三年(七六八)移建於九日山南麓。印度高僧拘那羅陀泛海來華,于南朝陳永定二年(五五八)曾住此譯經。由名士歐陽詹書題寺額。宋乾德間陳洪進增建,全盛時有支院五十余區。紹興間資政殿大學士李邴稱“其刹之勝,為閩第一”。入元後漸頹圮,僅存大殿一座。于一九八九年在原址重建。殿重簷歇山式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

通遠王祠:

在豐州九日山延福寺東側,始建于唐鹹通中(八六○~八七四),初名“靈樂祠”,祀樂山隱士。宋封通遠王,改祠為廟,賜名昭惠,後加封善利、廣福、顯濟王,福祐真君,其從神陳益宋封仁福王。自泉州成為海外交通重要港口後,“每歲之春冬,商賈市于南海暨諸番夷者,必祈謝于此”,成為市舶司及地方官員舉行遣舶回舶祈風典禮之地。舊構已圮,僅存面闊、進深各一間的殿堂一處,門前有石構雨廊一道,為現代建築。

延平郡王祠:

在石井鎮府東50米處,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詔令遷鄭成功靈柩歸葬南安祖塋,並建祠祀之。祠坐南向北,中軸線自北而南依次為照牆、山門、大殿。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式木結構,硬山頂,兩旁有廡廊。殿中前梁懸有“三世五爵”匾額一方,橫方,右豎方“清同治元年暢月谷旦”,左作三行豎書“明封延平郡王鄭成功嗣延平郡王鄭經監國鄭克 。後樑中懸民國二年(一九一三)福建提督許世英題“威風雄烈”匾,牆柱鐫歷朝題贊楹聯,中有康熙皇帝詔賜鄭成功父子遷葬時所撰聯一對,文曰“諸王無寸土,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四鎮多二心,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獨忠”。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重修,一九四九年毀於國民黨空軍飛機轟炸。一九八七年重修。

桃源宮:

在豐州鎮桃源村,唐光啟年間(八八五~八八八)威武軍節度招討使傅實所建,祀奉唐太宗李世民,故又稱“唐王宮”宮坐西南,面東北,面闊、進深各三間,兩進,宮門匾題“桃源古地”楷書四字。柱聯“鼠雀當年思故土,君王何日回明宮”。屋頂為單簷歇山式,天井正中有宋建陀羅尼經幢一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較好。

昭惠廟:

又名董山宮:在英都鎮董山村。建于南宋,後重修重建多次。現存建築三十平方米,硬山式屋頂。存於廟內的仁福王像雕刻于明萬曆年間,為通遠王之從神,另有董大王、李本官像雕刻於清乾隆年間。三尊木雕像頭部、手足、四肢關節均可轉動。

石亭寺:

在豐州蓮花峰頂,始建于晉,唐光啟間(八八五~八八八)擴建,宋建圓通庵,供觀音菩薩。明正德元年(一五○六)改寺為亭,取宋戴忱詩“一蓮花不老”的“不老”以名亭。亭坐西北面東南,面寬三間,深四間,單簷歇山式屋頂的石構建築。亭內有觀音石像一尊,蓮座高一.四米,坐像高一米,兩旁有隨侍善才、玉女石像各一尊。亭內石樑上眉刻篆書“不老亭”三字,前石樑有“一塵不染”,二架梁有“心理了悟”陰刻楷書,分別為清光緒、雍正年間所刻。四梁還有明正德年間共修主事題各,均陰刻楷書,亭柱及神龕扁柱有清康熙至當代陰刻楹聯十對。亭內右壁立有明太常寺卿黃河清所撰“不老亭碑記”一方,碑高二米,寬○.八米,陰刻楷書十五行,每行三十七字,碑文字徑約三釐米。蓮花石有崖刻多處。

靈應寺:

在洪梅鄉六都村大帽山麓。始建於五代後唐。祀文愈大師(俗稱靈應祖師)。明末清初,寺曾遭受兵燹,住持僧如幻法師發起募化重修。寺坐北面南,右前有“真身塔”、路亭,入口處有護界亭。大殿硬山式屋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保存較好。寺後有千年古竹叢,寺左有株千年杜杉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千金廟:

在金淘下圩街,始建於五代,其後重修多次,為南安名刹之一、二進,主殿單簷歇山式屋頂,抬梁式木構架,面闊五間,進深4間,祀奉王審知塑像。

待駕宮:

在碼頭鎮大庭村。昔人構此以待宋幼主帝昺之駕。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卷棚頂、上鋪瓦片,塊石壘砌及土壁結合。

天心洞:

道觀,供奉八仙,在水頭鎮埕尾村北面約二公里處。始建于隋代,原名天香寺,明隆慶年間(一五六七~一五七二)重修時易名“天心洞”。清康熙、乾隆間又重修。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自下移建今址。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重修,光緒五年(一八七九)轉深和尚再修茸殿宇,築拜亭。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建鐘鼓樓。

飛瓦岩:

在水頭鎮新營村西南熊山上,始建於元代,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重修。岩前大殿硬山頂抬梁式木構架,兩旁有青石雕刻的盤龍柱。

小心洞:

在官橋成竹村芸溪自然村後五峰山西南山腰處,原名瑞跡岩。岩寺始建于宋,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重修,匾額“瑞跡古寺”楷書。門庭牆上飾有上下兩部分構成的壁畫二幅,上部分為龍虎,下圖為麒麟獻瑞。左圖人物戴帽穿靴,手持塵尾;右圖人物髮髻著屐,手持芭蕉葉,構圖簡樸,線條粗獷。殿門柱陰刻楷書冠頭對聯一副,文曰“瑞繞佛山一天花雨,跡探福地數裏峰雲”。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硬山頂,抬梁式木結構。殿中圓石柱四支,下有鼓形柱礎,上有蓮座為拱。殿后摩崖及寺下天然石洞中各雕彌陀石像一尊,站立蓮座之上,除洞中佛像保存較好外,其餘破壞嚴重。

清水岩:

在石井揚子山東南面山腰處,始建於北宋。殿二進,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歷代幾經重修。殿中有明代石雕釋迦牟尼、藥師、彌陀坐像各一尊,石牆嵌有清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刻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戶部郎中轉雲南知府鄭普撰《會清水岩記》碑。寺左有兆元閣、朱子祠、揚山書院遺址及宋至清摩崖石刻、碑刻十數方。今寺殿為現代維修。山下有大慈林,菜姑(尼)主持。

雪峰寺:

在康美鎮梅元村楊梅山上,始建于宋,原為南禪宗祖義存大師父母墳庵堂,宋改為岩寺,後經歷代擴修,依山築樓。抗日戰爭期間,該寺曾為福建佛教總會所在地。近代佛教三大師太虛、弘一、蘭峰曾流寓其間。現存建築為一九五四年重修,坐西北面東南,二進,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式。一九八七年重建鐘鼓樓。寺後山有雪峰亭,宋建,近代重修。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鳳山寺:

在詩山鎮坊前村風髻山。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年間,初為祠,祀孝子郭忠福。南宋紹興間敕封“威鎮廣澤侯”,賜建廟,稱“威鎮廟”,俗取神姓,名之“郭山廟”。後世迭有加封、擴建和修繕。明改為寺。因山而名。“文化大革命”期間拆毀。一九七九年起由僑胞及旅港同胞捐資重建,建有正殿後殿、左右禪房、拜亭、鐘鼓樓及山門。殿闊、進深各五間,硬山式屋頂。

天柱岩:

在蓬華鄉萬壽山天柱峰上。始建于南宋度宗鹹淳九年(一二七三),明永樂年間多次重修擴建,嘉靖末毀於兵火。天啟初于原地重建,面闊、進深各五間,單簷硬山式屋頂,原左有檀樾祠,又左有文昌祠,已廢。一九八五年大殿重修,並自海外迎奉玉雕如來佛及檀木開山雲岩祖師像各一尊。岩前有一八角井,穀稱“靈井”。

 

館堂書院

古民居

南安學宮(文廟):

建于宋靖康間,原在豐州(原縣治)西,紹興中移建于豐州東三裏三都(今屬泉州北峰鄉)吳亭山麓,歷代屢毀屢修,至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尚有文廟,欞星門、明倫堂、文昌閣、教諭署、泮池、雲泮橋等,左近還有朱子祠、名宦祠、歐陽(詹)四門先生祠及歷代修建碑記等。現各建築物大部分已廢,歷代重修南安文廟碑散佚。僅存于舊雲泮池旁一九五六年泉州市文管會立“鄭成功焚青衣處”石碑一方。

豐州書院:

在豐州鎮舊縣署東,原為縣丞廢署,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改建。中為講堂,後祀朱子,旁設學舍。後多次重修,至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拓東西兩廊為考棚。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廢科舉,改書院為學堂。一九五○年以後為豐州中心小學。原有講堂為硬山式屋頂,抬梁式木構架,保存較好,尚有石桌夾甚多。講堂東西兩牆分別立有清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知縣鄒召南撰《新建豐州書院碑記》及二十二年(一七五七)知縣伍煒撰《豐州書院膏火碑記》。

詩山書院:

在詩山鎮山頭街,祀為祠,祀朱熹及歐陽詹,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擴建為書院,三十二年(一九○六)改為學堂,為二進硬山式建築。

楊林書院:

在石井揚子山東南坡,初建於北宋嘉定三年(一二一○),楊肅、呂大奎青年時曾讀書其間,後廢。原有宋直學士權起居、舍人留元剛《石井書院記》碑一方,已無存。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于山頂清水岩東側建朱子祠,四十九年(一七八四)遷朱祠于原書院舊址。祠宇皆廢,僅分別留存《清水岩新建朱文公祠碑記》、《清水岩朱公祠繕捐銀碑》及《清水岩重建朱文公祠堂碑記》、《捐銀碑》各一方。二祠僅存面闊。進深各三間的殘牆。

英都學館:

俗稱“溪益館”,在英都鎮霞溪村溪益自然村,為洪承疇少年讀書處。學館為一般民居建築,塊石壘砌與土壁結合,卷棚式屋頂,闊三間,深二間,門上橫匾刻有“溪益館”三字。保存一般。

中憲大夫第:

在石井鎮街道中,為清雍正間石井海商鄭運錦所建,因其用銀買得“中憲大夫”銜而得名。第宅占地一萬三千九百八十六平方米,由五進宮殿式主體、東西兩側護厝(廂房)、書軒、梳妝閣、演武廳及小園林構成整體建築群,計有大小房間一百一十二間。主體建築硬山頂、穿鬥式木結構,花崗岩與大紅磚結構,宏偉壯麗,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路大厝:

在美林鎮滿山紅村後埔自然村。林路為新加坡著名華僑建築家,其故居俗稱林路大厝,建於清光緒年間,占地約六.五畝,由多座建築合成一整體建築群,共有大小房間九十九間。牆為花崗岩和紅磚結構,樑柱有鋼筋水泥與木構混合,硬山式與歇山式屋頂,穿鬥式木構架,地面鋪飾進口花磚。裝飾富麗堂皇,具中西結合建築風格。

蔡淺大厝群:

在官橋鎮漳裏村漳州寮自然村,包括大小宗祠二座,漢式民居大厝十三座,作多行排列,每座大多三進五開間,邊有護厝,或東西各附一組,或單附一組,東面附建書軒、梳妝閣、醉經堂。座之座之間前後有十米左右埕,左右有二米寬的石鋪防火通道。主建築硬山及卷棚屋頂,穿鬥式木構架,上鋪紅瓦及瓦筒,燕屋形屋脊,各座都雕樑畫棟,裝飾著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磚雕、花崗岩及輝綠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及平雕手法,雕琢有禽獸、花鳥蟲魚、山水人物、博古圖案,並留下一些當時名人的書畫藝術作品,極盡富麗堂皇、精工巧飾。整個建築群占地二十多畝,大小房間近四百間,自清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動工,至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全部完成,歷時五十二年。五十二年代拆小宗祠支援建校,六十年代因風雨坍塌一座,餘者部分保存較好,部分保存一般。

 

古塔 經幢 牌坊

佛岩塔:

在豐州九日山西台無等岩頂大石上,為唐代高僧無等禪師紀念塔,通高約二.五米,底座方形,邊長一.二米左右,高○.八米,作二層,花崗岩條石砌築。塔身四層,自下而上作覆盆、圓鼓、仰蓮、圓柱狀,圓鼓南面楷書陰刻“佛品塔”三字,字徑十乘十釐米左右。塔頂有六角形挑簷翹角,其上作圓臺狀,兩層,形制古樸,唯基座為後人重修。

陀羅尼經幢:

在豐州鎮桃源村宮內。建於北宋天聖三年(一○二五),石構,八角七層,通高七米。須彌座,八角柱雕侏儒,束腰雕飛天,須彌座上施用八角形水波紋平座,上置覆盆。一層幢身浮雕雙龍戲珠,二層、三層浮雕佛像。四層刻“尊勝陀羅尼經咒”。四至六層施用挑簷翹角,間用仰蓮一朵,幢身每面浮雕各式佛像。七層幢身與簷均作方形,出簷分雕飛天,幢頂作葫蘆狀。保存較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詩山石塔:

在詩山鎮街後山二村內,建於南宋寶祐四年(一二五六),為婆羅門式石構塔。平面方形,高六.五米,作四層,逐層縮小,二層四邊置石欄杆,三層、四層每面均有浮雕,塔刹作相輪及葫蘆狀。一九八五年由縣文化館重修,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塔岩石塔:

在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岩寺前,為宋代窣緒婆式石構塔,共五座,每座相距二米,塔高六米左右。基座四方形,塔身作三層,一層六角形,刻有文字,二、三層為鼓形,三層浮雕佛像。塔刹作葫蘆狀。除第三座外,餘者均有不同程度損壞與傾斜。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牛尾塔:

在英都鎮英東村牛山,為宋代石構塔,平面方形,高八.三一米,分六層,基座特高,由塊石壘砌,分三層,一二層方形,三層圓筒形。塔身三層均為方形,各層每面浮雕一佛像,塔刹作葫蘆狀,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濟寶塔:

俗名羅溪塔,在羅東鎮羅溪街橋頭,共兩座,分立橋頭兩邊。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李連枝所建。石構實心,高七米,八角五層,施用挑簷翹角,塔身有浮雕,塔頂作葫蘆狀。塔旁有一石碑記。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鳳聚塔:

在向陽鄉杏田村南約一百米處,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輝綠岩石構實心,六角五層,高六.七米,二層陰刻楷書詩一首,四層浮雕佛像,塔刹作葫蘆狀。保存較好。

一片寺石塔:

在官橋鎮山林村五峰山一片寺前,宋代樓閣式石塔,八角五層,每層各錯開雕四金剛和四佛龕,高二.五四米,塔刹掉失。

邦伯坊:

在石井鎮郭前村頂鄉小路,為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進士、戶部郎中轉授雲南知府鄭普立。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重修。坊高五.二米,寬六.二米,石構歇山頂,四柱三間。橫眉一面中刻“邦伯”二字,另一面刻“地卿”二字,兩邊刻“巡按福建監察使王瑛立”及“泉州知府萬慶、南安縣知縣甘宮重修”。保存較好。

高田石碑坊:

在眉山鄉高田村,清代石構建築,現存二柱一間,原有構件部分缺失,坊主不明。相傳坊旁原有“到此下馬”聖旨牌一方。

 

古橋樑

舊志載南安古橋樑近百座,宋代以後建的石板橋為多,但大部分已廢圮。

安平橋:

俗稱五裏橋,在水頭鎮水頭街邊海灣。跨海通晉江安海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告竣。花崗岩石墩、石樑,全長二千二百五十五米,面寬三~三.八米。有方形、單邊或雙邊船形橋墩三百六十一座,疏水道三百六十二孔。橋面每孔用五~八條大石板直鋪,長約五~十一米,最重達二十五噸,橋面兩旁有石欄杆。橋頭有門樓,樓上嵌陰刻楷書“海國安瀾”石門匾一方,為清嘉慶南安知縣盛本所書。橋中有亭五座,左近有塔。中亭名“水心亭”,界晉南兩縣水域,亭面闊五間,祀釋迦牟尼,門柱對聯有雲:“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亭外南安界一側,有歷代維修碑記十四方,其中一方為鄭芝龍所立。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國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全面維修,保存較好。

通郭橋:

又名三舍橋,在溪美鎮三堡村三舍橋自然村南五十米處。據《泉州府志》載,橋為王道詢建於元大德十年(一三○六),屬石墩石樑橋。橋長四十五.五米,寬二.七米,橋面寬由四~五米石板組成,最長六.八米,最寬○.六米,最厚○.五米,七墩六孔,墩呈單邊船形。兩個橋墩略有損壞,其餘保存較好。

竹仔籃橋:

在英都鎮大新村石獅祠山下右側小溪上。據刻於石板板上文字記載,橋始建於南宋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冬,重建於元延祐二年(一三一六),明萬曆三年(一五七五)及三十一年(一六○三)又先後二次重建。橋長六.四米,寬二.三三米,屬石墩石樑橋。橋面由四條大石板直鋪而成,橋板最長五.二三米,最寬○.六六米,最厚○.三六米。保存基本完整。

鯉魚橋:

在官橋鎮內厝村東北約一百五十米處,始建年代待考,清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重建,屬石墩石樑橋,單邊船形墩,四墩三孔,全長十三.五米,寬二.三米。橋邊宮內豎一同治四年(一八六五)重修橋碑,花崗岩,高一米,寬○.四米,厚○.一米。橋保存基本完整。

華美橋:

在蓬華鄉華美村北水尾,據記載,橋系清同治年間教諭洪榮率眾建於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為單孔石拱橋。橋長十米左右,寬約二.四米,南端橋邊立石牌一通,陰刻楷書“華美橋”三字,碑長方形圭首,高一.八四米,寬○.六五米,厚○.一二米,太史黃貽楫所書。

 

古水利工程

萬石陂:

在今豐州鎮及泉州北峰鄉招聯、招豐村一線。水引自豐州鎮北葵山,繞九日山北麓,西環舊邑治至延福寺前入金溪,東至吳亭山匯雙陽九峰之水出鵬溪。全長近五公里,闊二十余米,可灌田萬餘頃。始建於元代,明、清多次重修。一九六五年金溪築閘引水,北渠基本沿舊陂而行。

永利圳:

在梅山鎮梅峰村董湖自然村至豐溪村琉塘自然村一線,明正德年間(一五○六~一五二一)建築,圳長近三十公里,引楊梅山水灌東溪兩岸農田。

仙公渠:

在水頭鎮南橋村至樸裏村一線,北宋初楊肅所建,渠因肅宗時敕封:“太乙真人”(俗稱“楊仙公”)而得名,全渠長約一公里,鑿土壘石而成,引仙公山水渠以灌瀕海坡地,受益面積二千餘畝,今殘渠猶存數段近百米,尚能看出當年規制。

甘棠井:

在豐州鎮南門井頭角,建于明隆慶間,深九米左右,條石砌築,上部為六角形,邊長○.六米,深七.二米,底部方形,邊長○.七米,深一.八米,井盤由兩個半圓形石雕組成,高○.三一米,井邊有碑一通,陰刻楷收豎寫“甘棠新井”四字,明隆慶四年(一五七○)南安縣令丘淩霄立。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一○三五米,寬○.六米,厚○.一七米。

 

石刻 造像

摩崖石刻

九日山摩崖石刻:在豐州旭山村金雞自然村後九日山上。山有東、西、北三台,自晉代以來歷代均有石刻,現僅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七十五方,碑刻五方,分佈於東西兩台,以宋刻居多,記述內容有景跡題名、登臨題詩、遊覽題名、修建記事、海交祈風等。其中有關海外交通、航海祈風石刻十三方,記載自北宋崇寧三年(一一○四)至南宋鹹淳二年(一二六六)泉州市舶司及郡守等地方官員登臨及為番船祈風的史實。是研究宋代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貴史料,也是我國人民與亞非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書法有楷、行、隸、篆,以宋蔡襄、蘇才翁、蘇紳、虞仲房及清代馬負書所題為佳。保存較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關海交市舶、海交祈風石刻

一、北宋方正叔等有關海交市舶石刻,位於東峰“薑相峰”三字東南方岩壁上,楷書,字徑二十釐米,七行,每行五字。文為:“知州事方谷正叔,提舉市舶章炳文叔虎,新下邱令林深之原叔,同游。崇寧三年八月初澣”。

二、北宋林遹等有關海交市舶石刻,位於東峰“薑相峰”三字西側岩上,楷書,字徑十一釐米,七行,每行十字。文為:“靖康改元初冬,提舉常平等事林遹述中,循按泉南,同提舉市舶詹巨山,太守陳元老大年,通判林孝淵全一,會食延福寺,遍覽名勝,登山絕頂,極目遐曠,俯仰陳跡,徘徊久之。”

三、南宋程佑之等有關市舶石刻,位於西峰東麓石刻群上層,楷書,字徑九釐米,七行,每行十一字。文為:“河南程佑之吉老,提舉舶事以深最聞,得秘閣移憲廣東,金華王流季流,帥永嘉薛伯室士昭,天臺鹿何伯可,浚儀趙庠夫元序,莆陽陳讜正仲,蔣雝元肅,飲餞於延福寺。實乾道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四、南宋虞仲房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隸書,字徑約十七釐米,六行,每行十字,文為:“淳熙元年,歲在甲午季冬朔,吳人虞仲房帥幕屬洪子用、朱彥欽、趙德季、趙致孚,祈風於延福寺通遠王祠下,修歲祀也。與者許稱叔、吳景溫、聞人應之、趙子張。”

五、南宋司馬伋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五釐米,七行,每行十二字,文為:“淳熙十年,歲在昭陽單閼,閏月廿有四日郡守司馬伋、同典宗趙子濤、提舶林劭、統軍韓俊,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利、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遍覽勝慨,少憩于懷古堂,待潮泛舟而歸。”

六、南宋章棶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九釐米,八行,行二十二字。文為:“嘉定癸未二十日,戊戌,東陽章棶敬則,壽春魏口叔子,山西楊進勳元功,三山林力行勉之,郡人留元圭持中,括蒼何法德常之,合口陳億曼卿,莆陽王彥廣居之,清漳鄭名卿坤輔,句水戚達先兼權,嘉禾陸相同甫,莆陽黃筌德言,即墨子達卿兼仲,天臺應筌子履,開封趙汝芪千里,三山趙與官清叟,三山南澄士登,以祈風口口昭惠祠下,因會於延福,登山瞻石佛,訪隱君亭,少憩于懷古而歸,期而不至,俊儀趙軿載卿、莆陽劉煇叔元覽。

七、南宋顏頤仲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五釐米,八行,行十三字。文為:“太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典彝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重司存也。禮成,飲福,尚羊嵐壑,真勝踐也。別駕盧同父,左翼權軍陳世才,舶幙趙幕崇 ,邑令君薛季良從與祠事也。宗正徽猷趙師恕,適拜開國令,弗果至也。時淳祐癸卯孟夏乙丑也。書者同父也”。

八、南宋趙師耕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五釐米,三行,行八字。文為:“淳祐丁未仲冬二十有一日,古汴趙師耕,以郡兼舶,祈風遂遊。”

九,南宋謝埴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六釐米,九行,行十四字。文為:“寶祐丁巳仲冬下澣,郡守天臺謝埴允道,因祈風昭惠廟,邀宗正天水趙師淯東之,及總管壽陽紀智和子常,別駕姑蘇趙夢龍驤父,莆陽方澄孫蒙仲,晉江宰三山彭樵道夫,南安宰三山王廣翁居安,權舶幹三山盧文郁從周,監舶豫章李宏模希膂,陟西峰,探石穴,尋佛岩之遺跡,訪君謨之舊遊,觴詠梅竹泉石間,竟日而歸。

十、南宋方澄孫等祈風石刻,在西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五釐米,八行,行十二字。文為:“寶祐戊午四月辛卯,莆田方澄孫,被旨攝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風延福,壽陽紀智和,開封趙夢龍,三山彭樵、王廣翁、趙時繙豫章李宏模同會,遵故事也。時農望方切,並以雨禱,瓣薌讒興,□霖隨至。乃書于石以紀之雲。”

十一、南宋趙希□等祈風石刻,在西峰東坡“九日山”三字南壁,行書,字徑約十七釐米,九行,行十五字。文為:“咸淳丙寅,南至後十日,禱風此山,知宗。兼郡事古汴趙希□安宅,提舉□事眉山王□茂悅,領郡優三嵎虞會和叔,三山鄭君為瑞國,寮居番禺史霆聲宏甫,天臺盧應伯和,東嘉趙東崇暘卿,三山林起東景仁,黃以謙謙之,潘昌延孔時,邑令三山陳夢發以道,陳山公仰卿。是日也,霜日熙明,溪山獻狀,登懷古,景先哲,宛然有得。彝典雲何哉!”

十二、南宋林枅等祈風石刻,在東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三釐米,五行,行十五字。文為:“舶司歲兩祈風于通遠王廟,祀事既畢登山泛溪,因為一日之欸,淳熙戊申夏四月,會者六人:林枅、趙公迥、胡長卿、韓俊、折知剛、趙善罙。冬十月,會者五人:趙不逷、胡長卿、韓俊、趙善罙、鄭頤孫。”

十三、南宋倪思等祈風石刻,在東峰石刻群中,楷書,字徑約十一釐米,六行,行十五字。文為:“嘉泰辛酉十有一日庚申,郡守倪思正甫,提舶餘茂實騰甫,遵令典祈風于昭惠廟。既事,登九日山,憩懷古堂,回謁唐相薑公墓,至蓮花岩而歸。統軍韓俊用章,同僚朱曾景參,戴溪肖望,錢簞仲淵,曾應定之,陳士龍雲卿與焉。”

蓮花峰摩崖石刻:

在豐州鎮桃源村蓮花峰石亭寺後。現存宋至清代石刻二十三方,有景跡題名、登臨題詩及遊覽題名。最早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泉州郡守高惠蓮所題“岩縫茶香”,其餘以宋戴忱、朱熹、王十朋等題刻為佳。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水岩摩崖石刻:

在石井鎮楊子山東南坡上,存有宋至清摩崖石刻13方,其中景跡題名十方、詩刻三方,另有碑刻六通,以宋朱熹“極高明”題刻最古。另有“讀書處,唐楊肅宋呂大奎洎有明清先輩俱讀書于此”一段價值為高。

五峰山一片寺摩崖石刻:

在官橋鎮山林村後五峰山頂一片寺兩側,有石刻十二方,其中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修建記事一段最早,其餘有明永樂年間勸戒歸佛石刻、嘉靖六年(一五二七)景跡詩刻、萬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六士同遊”題名刻石各一方,景跡題名石刻八方。

五塔岩摩崖石刻:

在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岩寺四周,有宋、元石刻七方,其中宋鹹淳六年(一二七○)“龍水山伏承”一方載漳州龍溪縣高鋮、高應溥舍田園、海埭、山林永充常住齋糧、香燈用資事。元至大元年(一三○八)一方載五塔岩修建事,石刻勒碑椎座,通高二.三三米,寬○.九三米,陰刻行楷,筆勢俊逸流暢。此外有元泰定間記事石刻一段,記化城梁少師七世孫梁瞿卿舍山林入岩寺。余為景跡題名,無記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石山摩崖石刻:

在豐州鎮溪口村頂浦溝岸邊,為宋雍熙四年(九八七)修塘壩勒石,長二米,寬一.五米,陰刻楷書,直寫七行,行六字,保存較好,塘已無存。

先峰山摩崖石刻:

在豐州鎮溪口村和尚墓後山上,為南宋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記遊之刻,高一.八五米,寬一.九五米,陰刻楷書,直寫十行,行八字。

天立岩摩崖石刻:

在溪美鎮下都村茂下後自然村南約五百米處,有石刻三方。其中元至正六年(一三四六)十二月所刻一方,長一.四米,寬一米,陰刻行書直寫,九行,行十四字,記天立岩修建事,其左前方另刻一大“佛”字,其下有五言詩刻一方,詩刻已被土埋。

“獨立千古”石刻:

在豐州鎮鋪頂村金溪北岸石料廠公路邊巨岩之上,石刻“獨立千古”四字,高約四米,寬一米,陰刻隸書,豎寫,字徑約八十六乘八十釐米。右邊刻“嘉慶已亥十月上浣”,左刻“前知南安縣事高密單可垂書”。

金雞山摩崖石刻:

在豐州鎮金溪邊金雞山上,計二方。一楷書陰刻直寫“鶴立”二字,字徑約三十乘四十釐米,兩旁分刻“乾隆癸醜仲秋”,“三山陳學聖題”。一楷書陰刻橫書“金溪夜月”四字,字徑約五十六釐米,兩邊分刻“乙酉季春”、“江陵李白義題”。

素月孤舟石刻:

在英都鎮龍山村英溪中岩石之上,陰刻楷書豎寫“素月孤舟”四字,長○.八二米,寬○.一八米,字徑十乘十五釐米。右面溪岸崖石上另刻“長天秋水”四字,大小相仿,系清初隱士洪承□所書。附近溪岸還嵌有“仙靈名山”、“清淨法身”、“大乘蓮心”石匾三方。

萬衣嶺摩崖石刻:

在豐州鎮西華村北葵山上。南明隆武三年(一六四五)七月,鄭成功率軍攻泉州,過此遇雨,旋晴,軍士脫衣晾于山石上,蔚為奇觀。後人因之取名“萬衣嶺”。道光間勒石以志之。

天心洞龍潭詩刻:

在水頭鎮埕尾村瓊山天心洞附近龍潭底。明隆慶間(一五六七~一五七二)丁一中題刻,文曰:“萬峰環萃葎,一徑入雲煙,地脈邊淪海,天心下碧泉。仙源猶有路,人世豈無緣,倚閣憑欄處,塵襟已灑然。”旱時可見詩刻文字。

高蓋山摩崖石刻:

在碼頭鎮高蓋山上,唐歐陽詹生於高蓋山下,後人于附近山岩上刻“仰高處”三字。

“海上視師”石刻:

在石井鎮鴻漸山麓海邊,沙灘上有二石夾立。明郡守程秀民破賊於此,石刻“海上視師”四字,陰刻楷書,二行,分刻於兩石,每石二字,字徑九十五乘一百釐米。

 

碑刻 墓誌銘

南安縣學碑刻:

南安有縣學,始建于北宋靖康間,歷代屢有擴建重修,每每勒石立碑記其事。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南安縣誌.藝文卷》載,有明嘉靖四十四至四十五年(一五○五~一五○六)、清康熙八年(一六六九)、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修縣學,明崇禎三年(一六三○)修明倫堂、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移建文昌祠、重建文明閣等碑記共七方。光緒中廢科舉興學堂,縣學宮漸廢。至五十年代,原學宮所在地劃歸泉州市(現鯉城區)北峰鄉轄,原有建築頹圮殆盡,碑石散失。

豐州書院碑記(又名新建義學碑記):

在豐州中心小學,原豐州書院講堂左壁。花崗岩,長方形,長二.六四米,寬○.九八五米,楷書陰刻,二十四行,字徑約三釐米。文為清乾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南安縣令鄒召南撰,記述興建豐州書院的緣起、意義、規制和寄望。

豐州書院膏火碑記:

在豐州中心小學,原豐州書院講堂右壁。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長二.六二米,寬○.九九米,碑額高○.二四米,文為清乾隆二十二年(一五七五)南安縣令伍煒所撰,記述豐州書院經費困難,組織募集資金以充日用的經過和意義,字徑約五釐米。

清水岩朱子祠碑記:

在石井楊子山清水岩附近,計三通:其一在清水岩右下側為清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河南陳州府判洪應心所撰《清水岩新建朱文公祠碑記》,碑高二.四米,寬○.六米,厚○.一米,長方形圓首篆額。文記朱熹于理學地位,石井海噬修建朱子祠的緣由、經過、規制和景觀。其前左數步,另有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修繕捐銀題名碑一通,高、寬各五十八釐米,厚約十釐米。其二在往清水岩半山山澗之北朱子祠頹牆正壁,為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重建朱文公祠碑記,記述遷址重建緣由與經過,碑高二.二米,寬○.七米,圭頂,文十四行,行四十六字,陰刻楷書,字徑二釐米左右。旁有捐銀題名碑一方,大小與上碑等。其三在清水岩北兆元閣遺址處,高二.一五米,寬○.七二米,圭首,碑題橫方,陰刻隸體,正文縱二十五行,行七十四字,記清道光七年(一八二七)遷建朱子祠事。

重修九日山石佛亭碑記:

在豐州九日山西台山頂石佛亭石側,碑長方圭首,高二.四米,寬○.八米,厚○.一米,陰刻楷書,直寫,字徑約3釐米。碑清康熙年間立,記重修石佛亭始末。文中概括了九日山自唐至明的興衰變遷情況,對研究九日山歷史有較大參考價值。字跡部分已嚴重剝蝕。

重修秦君亭記:

碑在豐州九日山西台蘇才翁題“高士峰”三字之前。長方形圭首,高一.九四米,寬○.六七五米,厚○.一二米,碑題橫寫陰刻楷書,文陰刻楷書直寫,字徑約三釐米。清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南安縣令、秦系裔孫秦時中所撰,敘秦系在九日山行跡及修亭始末。

不老亭記:

在豐州蓮花峰石亭寺內右壁,系明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建亭碑記,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二米,寬○.八米,陰刻楷書直寫十五行,每行十五字,碑文字徑約三釐米,明進士太常寺卿黃河清所撰。

黃氏始祖祠堂碑記:

在豐州鎮黃氏祖祠內左壁。碑花崗岩,長方形,高二.○七米,寬○.九二米,為明太常寺卿黃河清於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所立,記載黃氏始祖系元代燕人因官于南安而入籍,明正統年間始立祠及以後護建修繕情況,著重論述立祠祭祖乃合孔子制禮之義等。

重修安平橋碑記:

系鄭芝龍、盛本諸多明清地方官員所立,在水頭鎮安平橋中亭,現存有維修碑記十四方,碑花崗岩,長方形及長方形圭首,分別記敘安平橋地理位置、規制,交通地位及修橋情況。

重修大盈橋碑記:

大盈橋在水頭鎮大盈村,始建于宋,歷代都有重修,今改建為現代公路橋。碑原有兩方,明、清各一,在橋北公路邊,現僅存清代一方。碑長方圭首,通高一.九八米,寬○.四米,厚○.一四米,陰刻楷書直寫,字徑約三釐米,記載大盈橋地理位置、交通地位、規制沿革及咸豐六年(一八五六)維修情況。

通濟橋修建碑記:

通濟橋(俗稱張壩橋),在官橋鎮曙光村東村自然村南,橫跨九溪之上。始建于宋淳熙初,為舊漳泉驛道津梁,橋早廢,碑猶存,記當年修橋之事。長方圭首,高約二.四米,寬○.九米,厚○.一五米,已嚴重浸蝕,字跡難辨。

小盈嶺改坊為關碑記:

小盈嶺在水頭鎮勞光村南,為南安與同安分界地。宋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在嶺上道口建“同民安”石坊,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坊坍,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改坊為關,勒石立碑記其事。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一.四七米,寬○.六七米,厚○.一七米,字陰刻隸書直寫,十三行,行三十一字,字徑三釐米,已風化嚴重,模糊難辨。

甘泉橋碑:

在豐州鎮南門口,原橋已埋於公路下。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一.四三米,寬○.五六米,厚○.二一米,中陰刻豎寫楷書“甘泉橋”三大字,明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八月南安知縣甘宮為建造甘泉橋而立。

千金橋碑:

在金淘鎮下墟街公路邊。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一.九四米,寬○.九二米,碑中陰刻豎寫行書“千金橋”三大字。為清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南安知縣盛本所題。

溫泉碑刻:

在碼頭鎮新湯村溫泉邊,碑花崗岩,長方形圭首,高○.九四米,寬○.六一米,厚○.一米,中陰刻豎寫隸書“溫泉勝地”四大字,為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南安知縣譚子俊所書。

雪峰寺嚴禁盜毀寺產碑:

在康美楊梅山雪峰寺山門東牆,長方形,碑額輝綠岩篆額,碑身花崗岩,由上下兩塊接合而成,通高二.四米,寬○.八米,十八行,行六十二字,正文字徑三乘四釐米,為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南安縣令譚子俊立。

會清水岩記:

在石井楊子山清水岩大殿南牆上。碑為墨葉岩,長方圓首,高○.七六米,寬○.四二米,陰刻楷書,直寫,字徑約一.五釐米。文為明嘉靖進士、戶部郎中轉授雲南知府鄭普撰,記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他轉官時歸省與少年時代同學聚會事。文章曆述清水岩文教興盛,人才迭出之情,是研究南安沿海早期文教情況的重要史料。後人于清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勒石立碑,碑末有“泉州西街敬文堂鐫”字樣,可供研究清代泉州手工作坊和碑刻工藝藝術。

平寇碑記:

在石井鎮漁村北靖海門內側。碑長方圭首,篆額橫書“平寇碑記”,字徑約十四乘十六釐米。碑通高二.七米,寬○.九四米,厚○.二三米,碑文陰刻楷書直寫。碑文磨滅殆盡,已難辨讀。

南邑趙父母德政去思碑:

在豐州九日山西台石佛亭東側下方,碑長方形圭首,高二.六米,寬○.九五米,厚○.一二米,陰刻楷書,直寫二十四行,行六十字,字徑約三乘四釐米。文為明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原雲南楚雄知府傅履階撰,記萬曆四十一至四十三年(一六一三~一六一五)南安縣知縣趙時用政績和評贊。

周徐孝子父母封塋碑記:

在豐州鎮桃源村後烏石山。周徐孝子,唐貞觀時人,周徐為父母雙姓,失名,相傳性純孝,曾從唐王出征,卒封太尉。裏人感其孝,塑像人祀桃源宮。其父母封塋久廢,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鄉人集資重修,立碑誌其事。碑長方圭首,高二.三米,寬○.九米,厚○.一米。額橫寫陰刻楷書“碑記”二字,字徑約十六乘二十四釐米。碑文直寫陰刻楷書十行,行二十四字,字徑七乘八釐米。

曾會神道碑銘:

在官橋鎮泗溪村窟鬥自然村後壺公山上。碑長方圓首篆額,下跌贔□,通高八.四米左右,座高一.六米,碑高六.八米,寬約二米,正面居中陰刻楷書“宋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神道”,背刻銘文,直寫陰刻楷書六十一行,行三十五字,字徑三乘五釐米。銘文記載曾會家世譜系、一生行狀、宦績及其子曾公亮宦秩,子孫名諱婚嫁等狀,以及墓主歸葬情況及評贊。文為宋熙甯間觀文殿學士張方平撰,龍圖閣直學士孫固書,碑由朝奉郎王汾篆額,溫陵劉務實鐫字,于熙寧八年(一○七五)四月立。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成四塊。

樂齋鄭公暨妣郭氏墓誌:

樂齋鄭公即鄭成功六世祖鄭盟,墓在水頭康店覆船山。此銘為鄭成功之子嗣延平郡王鄭經於南明永曆二十九年(清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撰勒,文概敘廬墓結構後著重記述因鄭成功抗清、祖塋被掘,是年收復漳泉,重封祖塋事。現有拓片存于南安鄭成功紀念館。

鄭延平王附葬祖父墓誌:

在水頭康店覆船山鄭成功墓。碑為鄭成功孫、鄭經子、清漢軍公鄭克塽領銜,與鄭成功幼子溫、裕、柔及孫克舉同勒。銘文咯敘石井鄭氏世系,詳寫鄭成功經歷、婚娶、卒葬、子孫名諱婚嫁、遷葬始末、陵墓座向、位置等。在研究鄭成功的重要實物資料。現有拓片存於鄭成功紀念館。

蔡資深墓誌銘:

蔡資深,乳名淺,官橋鎮漳裏村漳州寮自然村人,清光緒年間著名旅菲愛國華僑,于光緒三十一(一九○五)郡災賑濟,封贈資政大夫。宣統三年(一九一一)九月卒,墓誌銘由兩方長八十釐米、高四十一釐米、厚一.八釐米的墨葉岩接拼,雙面鐫刻而成,現存一方。正面二十九行,右首三行直寫陰刻篆書“清誥授資政大夫安亭蔡公墓誌銘”,行五字,字徑七乘五釐米。銘文十六行,行十八字,直寫陰刻楷書。背面二十四行,行十八字,文記蔡資深旅菲經商、返鄉勤農、構築第宅、樂助公益諸事頗詳,對研究華僑歷史有一定參考價值。現該銘為官橋漳裏村蔡資深後裔收藏。

 

造像

石佛岩造像:

在豐州九日山西臺山上。北宋乾德三年(九六五)陳洪進倡鐫,系就一天然巨岩雕成,佛(阿彌陀)像跌坐蓮花座上,袒胸盤足,雙手托放膝上,衣褶深密,氣勢雄偉。佛像高四.五米,肩寬一.五米,其下有須彌座,高○.八米,與佛像一體鑿成,為閩南較早的石雕像之一,其面部風化嚴重,眼、鼻、雙耳已剝落。

無等岩造像:

在豐州九日山西台無等岩洞中,為紀念唐代高僧無等禪師而刻,佛像跌坐岩石上,雙手迭放在膝間。頭部久已敲失,僅存軀幹部高○.六米,肩寬○.三五米左右,形制古樸,似宋刻。

開化洞造像:

在溪美鎮施坪村樓尾洋自然村北約一百五十米烏山上。據民國四年《南安縣誌》記載,造像雕于宋代,依岩而刻,為釋迦牟尼像,高約四.五米,站於蓮花座上。頭戴方簷法巾,雙目微合,兩耳垂肩,左手掌心向上平放胸前,右手攤掌向前自然下垂。衣褶轉疏,線條飄逸,佛像頭部于“文革”中被炸脫斷裂,一九八七年修復。

五塔岩造像:

在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岩寺內壁石上,系宋代圓形浮雕,圓圈內雕一佛像,神態莊嚴。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妙峰山造像:

在侖蒼鎮蔡西村東北約一.五公里處。據民國四年《南安縣誌》記載,此系南宋淳熙間依山岩而刻的彌陀佛像。一九六六年被炸,身首異處。殘存頭部高一.五米,厚一.二米,殘身高七.四米,厚一.七五米,腿部長一.五米。形象豐滿,雕刻技藝水準較高。

小身洞造像:

在官橋鎮成竹村芸溪自然村後約二公里處,原有依岩立雕彌陀立像二尊,其一在瑞跡岩寺後摩崖,佛像赤足立蓮座上,座高四十釐米,寬一.四米,佛像高約四.五米,胸寬一.七米,身向前傾出二十五度左右,佛像身後鑿崖石作蓮瓣形,高約九米,最寬處約八.八米,上有石槽三道,插入瓦簷以避風雨。佛像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存蓮座與下裾部高約一米,可見衣褶細密,線條流暢;其二在岩寺下天然石洞中,鑿洞壁岩石而成,系彌陀立像。赤足立蓮座上,座寬○.八米,高○.三八米,佛像身高二.四米,肩寬 0.8米,兩耳垂肩,雙眼下垂,左手掌心向上,拇指上翹,四指自然平斜,右手五指平伸指地,衣褶細密,線條流暢飄逸。

清水岩造像:

在石井楊子山清水岩寺內大殿,共三尊。中為釋迦牟尼,左右為藥師和彌陀,每尊高約一.六五米,胸寬約○.七米,袒胸雙盤坐於蓮花座上。蓮座作兩層,為靠背蓮花。佛像與蓮座分離雕刻。“文革”中佛像各被炸成兩段,後修復。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