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生活習俗

作者:  來源:《南安縣誌》1993年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生活習俗

服飾

衣服

古時南安民眾多以棉苧布裁衣。民國時期,一般農工多用土布;市鎮、僑鄉盛行機織布、洋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制衣土布很快為各類機織布所取代。七年代以後,化纖布、混紡布逐步取代棉布成為主要衣服質料,毛織品也逐步普及。一九四九年以前城鄉民眾衣服樣式多漢裝,四季明顯區別,春夏以輕涼為便,色調多灰、白;秋冬以厚暖為宜,色調多藍、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先後流行過列寧裝、幹部服、中山裝、軍裝,而以襯衫為大眾服裝。農村還多改良漢裝衫(加翻領、對襟、化學鈕扣),女子多文明衫、西褲、毛線衣。色調依舊比較單一,唯女子多花衣,中年以上婦女細點、暗格,女青少年則愛紋、格式散點花卉圖案。一九八○年以來,西裝、春秋裝、茄克衣、牛仔服、運動服、花恤衫、女子連衣裙、套裝、蝙蝠衫、男裝褲及各式時裝相繼在城鄉青年中普及,並追求色彩鮮豔。中年以上穿著雖講究質地和色調,但樣式無多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除少數於清末民初纏足的女子穿弓鞋外,勞動民眾平日多赤足,或著草鞋,僅有少數人著鞋。鞋式多圓口布鞋、萬里鞋,夜穿木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城鄉漸次流行布鞋、萬里鞋、球鞋,女子多著圓口紐邊黑布鞋。六十年代初,日本式人字拖鞋傳入,木屐漸少。七十年代,塑膠拖鞋、涼鞋、解放鞋、雨鞋在城鄉普及。八十年代,流行春秋鞋、塑膠或人造革涼鞋、拖鞋,青年喜著皮鞋、運動鞋、旅遊鞋,女子有高跟鞋等。男女老少普遍穿襪,短統襪普及,女子多長統絲襪,並有無跟襪、連褲襪等。農村也罕見赤足,草鞋、木屐幾乎絕跡。

南安民眾平時多不戴帽,只夏天出門、下田以草帽、箬笠遮陽,竹笠避雨;冬天有的老人有戴氊帽、絨布帽,嬰幼兒戴虎頭帽、絨線帽禦寒。一九四九年以前,官紳以戴瓢仔帽、氊帽為禮帽。一九四九年以後,在幹部、學生中先後流行過八角帽、硬舌帽、軍帽。八十年代後,隨季節變化有白布帽、旅遊帽、裝飾帽、鴨舌帽、遮陽帽、安全帽、風雪帽等,花色品種繁多,但多在青少年中流行。

髮型與頭飾

民國初,政府通令男子剪辮,初多為光頭,後漸次蓄發,或平頂、或圓頂、男童多蓬頭或瓦片頭,女子留全發,結單辮,辮根、辮梢紮以紅髻繩。出嫁後,梳髻於腦後,扁圓形或圓形,罩以髻網,簪以銀、銅錫或荊釵。老年婦女加紮黑布(多絲織物,寬一.五~二寸,自前額順雙鬢平鋪至髮髻處打結)。東田老年婦女多加戴印有白花的藍色方巾(巾沿出額、鬢角頂起,成方形),逢喜慶節日,青壯年婦女或插鮮花,或別花串,老婦則插“金花”(用金蔥編結於銅錫T形插針上),富者或別金梳(多以黃銅渡金製成)。五四運動以後,城鎮青年女子漸次剪辮,留齊耳發,額上有留海;男子多留西發。農村則無多大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城鄉女青年先後流行齊耳發、結雙辮,以不同色彩的花、葉、蝶形髮夾為飾,辮梢或紮以黑色或彩色蝴蝶結。六十年代後流行運動發、童發。八十年代以來,女子燙髮、留披肩髮或紮成馬尾式漸多,發根飾以喬其紗、綢緞、呢絨質的色彩鮮豔的各式花邊、蝶結;青年男子則喜留長鬢髮、半發。

體飾

舊時少數男子尚保存在手背或臂部紋身的習俗(用針刺染以藍色,紋狀多為梅蘭花草或龍蛇之類)。官家婦女有耳環、戒指、手鐲、項鏈等,或金、或銀、或銅、或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漸次消失,“文化大革命”中絕跡,而代以各式紀念章為胸飾。八十年代以來,女青年戴戒指、耳環、項鏈漸多,也有少數帶金銀手鏈和各式胸花者。少數青年男子也戴戒指、項鏈及手鏈,農村嬰兒不分男女多有戴銀質手環、腳環的,或佩帶香囊,後領用紅絲線綴字花紋;城鎮女孩則有戴耳環、項鏈的。

 

飲食

主食

南安人以大米為主食,地瓜、小麥次之,芋頭為輔。日食三餐,農忙或加一點。舊社會貧苦人家三餐難度,以雜糧、瓜菜充饑。因地少人多,歷來糧食不能自給,民眾相沿成習,以粗細糧相搭配,以稀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城鎮居民定量供應,日食三餐,機關學校兩餐乾飯一餐稀飯,一般居民兩餐稀飯一餐乾飯。農村則除農忙、節日有一餐乾飯外,平時多三餐皆稀,或以大米煮粥,地瓜煮湯,或以大米摻芋頭、瓜菜、幹鮮地瓜同煮。“熻(燜)成菜飯則為改膳。還有以地瓜磨渣、小麥磨粉煮糊吃的習慣。

大米除煮飯外,還加工成米粉、磨漿蒸糕粿、小麥磨粉者糊煎餅(俗稱□)或篩出麵粉加工麵條、線面,大豆磨粉制“簽”、芋頭與地瓜粉混和蒸制芋圓(芋粿),除城鎮居民外,這類副食農村以前多用以待客、過節。八十年代以後,方有作為常食,而大麥和品質較差的大米,在農村充作飼料。

菜肴

城鎮居民日常葷素隨家境而異,基本的有豬牛肉、雞鴨蛋、魚蝦蠔蟶、瓜菜茄豆、大豆製品和各式醬菜,現買現吃。農村則以自種自養為主,平時為素菜,或輔以雜魚脯蝦皮,並自醃制瓜菜、蘿蔔、芥菜,沿海農家還自製豆豉以備日用。八十年代以後,蛋品、海鮮、豬牛肉普遍進入農家餐桌,城鎮居民則講求瘦肉,雞鴨魚等低脂肪高蛋白的營養食品。

傳統節日食品

除夕蒸發糕,炊碗糕,以冒頂裂瓣為吉、做龜粿(以其印有龜甲紋名之)、“炸□棗”(以盛產地瓜、花生油的石井、水頭、官橋、豐州、康美等地為多,用煮熟的地瓜去皮摻入大米粉和糖揉合搓成長一兩寸的圓柱狀或球狀物用滾油炸熟而成)。晚餐飯沿海吃嫩餅菜(春捲),一般都以較豐盛的菜肴並□(燉)雞鴨配乾飯,菜肴必有蘿蔔(俗稱菜頭,兆“好彩頭”)、韭菜(“天長日久”)、魚(“年年有餘”)、肉丸(“團圓”),雞(“發家”)。

上元吃湯圓,稱上元丸。

清明節沿海備嫩餅菜,溪美地區吃春餅,山區蒸茈殼果、蒸九重粿。

立夏吃蝦面。

端午縛粽,沿海以麥粉煎餅(不焦脆的餅俗稱“□”),洪瀨、梅山、羅東、九都一帶則多用糯米漿煎□。溪美、東田、英都一帶蒸麥殻粿(以麥粉與大米粉、糖調和,捏成半月狀,裹以梧桐葉或芭蕉葉蒸而成之)。

七夕與冬至煮糖粿(用糯米粉搓成,似湯圓,形扁,無餡,一面微凹,清水煮熟撈起,去湯,調以芝麻、花生末及糖漿成之)。

立冬□雞鴨。稱“補冬”。

迎賓點心

一般人家以雞蛋(荷包蛋或攤成煎餅)面線同煮待客,或加肉絲、香菇、蠔幹(或蝦米),貴客則煮甜湯荷包蛋或團蛋(雞蛋煮熟後去殼),一般為一雙,禮重者為兩雙。也有以雞鴨肉、瘦肉片、雞蛋、香菇、蝦米同煮侍客的。八十年代以後,逢有大事來客較多時,則以牛奶、或麥乳精、或花生湯、或水果罐頭代糕點作點心的。

婚喜筵席

青年男女結婚歷來有宴客風俗。一九四九年後,直至六十年代,實行新式婚禮,不大排宴席,七十年代起宴客風俗復興,一般二十四道菜,需十二盤十二炒(即十二道湯煮,十二盤幹炒);最多三十六道,五蒸十八炒。後來逐漸講究品質,城鎮則追求高檔精巧,多備拼盤、全雞全鴨等。開席有湯圓,收尾有魚丸、肉丸,沿海或以芋圓作結,都取“團圓”意思。一般喜慶筵席都在十四盤以上,以水果甜湯收尾,以示結果甜密。生男孩設滿月、四個月(四月日)或周歲(度晬)宴,則有油飯、線面,以祈健康長大。

喪事菜肴

歷來人們辦喪事以乾飯配魚脯招待弔喪的親友,俗稱“魚脯飯”。七十年代以後,漸有以四菜一湯加白米飯待客者,個別喪事奢辦的,也開筵席,多至二十餘道菜,但不飲酒。

風味小吃

南安地區飲食習慣大同小異。有許多風味獨特的小吃,摘要介紹幾種。

潤餅、春餅:潤餅與春餅都是用麵粉製成圓形薄皮,包上菜肴,卷成圓筒,捧在手裏吃的一種大眾菜。只是潤餅皮是將麵團拌成薄圓片(直徑八~十二公分)貼於爐膛烤熟而成。菜肴基本的有豆腐乾、豬肉、紅蘿蔔、花菜或包菜(均成絲)、豆芽、米粉、蠔煎等,分別煎炒裝盤或炒熟後混合。潤餅皮稍厚,菜可粗些;春餅皮薄,菜須切細。食時在餅皮上塗上辣醬,撒上炒過的海苔(滸苔)、花生粉及炸過的米粉,包上各式菜肴捧吃,風味獨特。

蠔煎、蠔□、炒蠔碾;這四道菜都以蠔為基本原料,但做法略有不同,蠔煎、蠔□將蠔及切細的蒜(或韭菜)和地瓜粉調成稠糊狀,前者用油鍋煎,後者用滾油炸,蠔□以大米漿代替地瓜粉,用淺平的小勺舀好下油鍋炸。炒蠔碾則是先將蠔在滾水中燙過,撈起晾乾,不拌或少拌粉,連同蒜絲、肉絲、蛋花油炒而成,食時均可調以酸、辣,甘美甜香,餘味無窮,以石井、水頭為盛。

雞卷、□圓:精肉剁泥,與青蔥、荸薺、地瓜粉調和作原料,用豬網紗(一般用豆腐皮)裹成直徑一寸左右、長六七寸的圓條狀蒸熟,食時油炸斜切,是雞卷;如直接將調和的原料捏成直徑一寸左右的圓球蘸上蛋花用滾油炸熟,是□圓,食時配上醋浸甜蘿蔔絲、莞荽,香酥可口。

九重粿:將大米磨成漿,加上少量小蘇打調勻,層層倒入鋪有炊巾(棉布)的蒸籠中蒸熟即成。吃時切成片狀蘸糖或醬,也可與豬肉同煮吃,前者清涼爽口,後者香甜柔潤,是溪美、東田、金淘、詩山、碼頭、梅山、羅東、洪瀨一帶民眾喜愛的風味食品。

金粿、烏龜粿:都以大米粉和碗豆泥為原料製成,前者將大米粉和適量紅糖揉合,包上豆粉,捏成半球狀,隆起的一面中間有小尖突,狀似乳頭,蒸熟後呈金黃色;後者將大米粉和茈殼、紅糖同舂,使三者充分摻合併呈彈性,然後包以豆粉,放在雕有龜甲紋的木模裏壓平,取出上籠蒸熟。金粿清甜疏鬆,烏龜粿甘甜滑嫩。在洪瀨、洪海、梅山、羅東一帶為上等粿類。

米□:以英都、羅東所產最有特色,將糯米磨漿,濾去多餘水分,反復揉搓至呈彈性,然後捏成銅錢大小的薄片煮熟,撈起晾乾,食時蘸上白糖和芝麻,清甜香嫩。

餅龜:用麵粉和糖調成糊狀,加適量酵母粉發酵,然後用小勺舀入燒熱的平底鍋中烤熟。外脆內酥,別具一格,以碼頭為多。

甜酒:將糯米煮飯,拌上適當酒粬和糖,裝入陶砵中壓實密封,置20℃~25℃外發酵二至三天,待發出酒香時即可取食,食時將已成酒基的糯米飯切塊,加糖,連同液汁一起吃,如撒上少許桔皮粉或桂花蕊,風味更佳。詩山、蓬華特產。

芋丸、菜丸:分別將菜芋、蘿蔔切成絲,與地瓜粉、適量的鹽調和,捏成徑一寸左右、長一尺左右的條狀蒸熟,吃時切成薄片,加上蠔(或蝦米)、青菜等同煮,越爛越佳,有“襤懶芋圓”之稱。石井、水頭、官橋、豐州尤多。

粉根:將樹薯粉用開水調成稠糊狀,置掌中切成徑二分左右的小條,放入滾湯中煮熟,撈起拌糖食之。粉根呈半透明狀,清甜滑嫩。詩山、碼頭特產。

明糖:英都特產,相傳為清初隱士洪承□誓不食清粟所制。以飴糖、紅糖拌芝麻、花生仁同煮,稍涼後切成厚三四分、長二寸左右的條狀取食。其色橙黃、質柔嫩,甜度適中。

花生卷(槓糖):將紅糖加飴糖熬開,趁熱起鍋攤於平板上,反復揉搓碾壓至呈白色。攤成薄片,包上炒花生粉,卷成扁圓長條,再切成二寸左右的斜塊取食。香甜酥鬆。以溪美所產為佳。

綠豆糕:豐州特產。用綠豆去殼磨粉過細,與糖水拌和,以捏可成團,放能鬆開為度,裝入木模壓印成形,或圓或方,上籠蒸熟。清涼甜香,口感尤佳。

小年糕:以水頭、石井為優。用糯米炒至半熟磨粉,拌以白糖水,至捏可成團,放能鬆開為度,裝入木模一半,再放上一層拌糖花生粉,然後將糯米粉裝滿木模壓實成形,上籠蒸熟,酥鬆香甜,又可耐久貯藏。

窯菜:將成株經霜芥菜用開水燙過,晾乾、拌鹽,逐株紮成一捆,置入陶翁中封密,經年取食。既可單煮或與豬肉、豬腸同煮佐餐,也可和大米煮成鹹飯,味道清香。詩山、碼頭及農家多自製,以蓬華所產尤佳。民間有“蓬華窯菜勝過黃埔解元”的傳說。

燜狗肉:將健壯無病的家犬肉去骨切塊,用花生油少許拌勻,置陶砵中,放入甘蔗一段(俗稱可以吸毒),加少許食鹽,上複以豬板油一片,蓋好上灶,用悶火燉熟,肉質鮮美,口味香甜,官橋地區燜狗肉,遠近聞名。

燒肉粽:以咸粽著稱,米粽中包有鹵肉、香菇、蝦仁、蛋黃等,穩火鍋中燒,取出調以蒜醬,噴香適口。攤點以洪瀨、官橋、溪美製作為佳。

 

村落

本縣村民自古聚族而居,一個村莊一姓居住,繁衍之後則就近分散連片而居,部分雜姓混居。

沿海和平原地區,村民多擇向陽坡地或田洋中心居住,房舍密集,坐向一致。山區農家依山築宅,房屋較分散,坐向不一。集鎮都在交通要衝,店鋪沿大道或公路兩旁延伸,形成大道公路穿街而過的格局,交通往往因鬧市人流擁擠而阻塞。

 

集鎮街道建築

一九四九年以前為二層騎樓式,土木結構,底層為鋪面,門外有“五腳架”,二樓住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街道,高層建築,鋼筋水泥結構,外觀體式及內部佈局也日趨多樣化。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城鎮居民社區商品房發展迅速,五層以上單元套房多,每套二房一廳或三房一廳,配有涼臺、廚房、衛生間等,裝修檔次不等。

 

民居

五十年代以前,農村房屋建築為漢式大厝,俗稱“十間張”、“五間張”或“六壁厝”。一般有上下兩進,俗稱頂下落,中有天井,兩頭有廂房。“十間張大厝”頂下落各有廳,入大門後的下廳為活動場所,頂廳有神主龕、佛龕、是祭祀場所。頂廳西側有大房、邊房(又稱落規),下廳西側稱下房,角間(又稱“下照房尾間”),廂房稱櫸頭或書房。人口繁衍之後西側隔有天井之後可加蓋“護厝”,各加兩列為“重護”。頂落之後天井隔開,再加蓋“後落”,亦可加至“四落”、“五落”。舊社會官紳和富僑之家,多建有此類大厝。廳堂鋪磚,天井及門口場院鋪條石,稱為“磚廳石埕”。埕口又建一列與厝身相向的小平屋叫“花向”。清代中葉石井海商鄭運錦所建中憲大夫第,多至五進,兩旁護厝(其中一旁為雙重護厝),並附建梳妝樓、演武廳,整個建築群多達一百一十二間,為南安規模最大、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漢式大厝。

住宅結構一般為土木結構。沿海地區用紅土(有的拌少量殼灰)依“牆模”舂牆,官家或以條石砌至窗下,再以紅磚壘牆;溪美以北地區用溪中卵石、或用土坯壘牆。舊式隔牆多用木板“枋壁”或草稈粘泥漿“菅榛壁”,占地小能防震。門窗以木料為框為扇。屋頂為歇山式,以杉木或雜木為椽為檁。沿海覆以紅瓦,較厚重,用灰土粘瓦溝以防風;梅花嶺以北用黑瓦片,較輕薄,僅以小石塊或磚頭粘壓。沿海屋脊用磚造起一尺左右花脊,兩頭高翹似宮殿式;山區一般不造脊。大門外一般有石埕或土埕,供活動和曝曬穀物之用。

六十年代以後,房屋建築發生較大變化。一是建築材料改為花崗石料為主,除門窗石框石棱外,多以條石為牆。沿海更多以石板作屋頂,既省木料,又可披曬穀物;山區則較多保留木架瓦頂。二是典型漢式大厝漸次減少,而代以簡化的“棋盤起”、“四房看廳”、“七屈仔”、以適應小家庭單位的需要。三是樓房增多,一般二至三層,個別高達五層。四是講究裝修。地板一般鋪方磚,牆塗白灰,也有地鋪花瓷磚、紅地磚、石板材,牆貼彩釉磚,門牆、廳屏貼彩畫瓷磚的,木門小窗則改為大型玻璃窗,或鋁合金茶色玻璃窗。

傢俱陳設

年以前,一般民居大廳正面擺設公媽龕,置祖宗神位;邊設佛龕,供奉觀音、土地諸神,龕前置供案,擺香爐、花瓶、時鐘等物。供案前有方桌、條椅,富者有八仙桌、交椅之類,房中一般有床、櫥、桌、椅、洗臉盆架五大件。沿海鄉鎮傢俱多雕花紅漆髹金,山區多黑漆彩繪。床頂有承塵,前者透雕花楣,中有箱架櫃,下有踏鬥,三面“遮風”,各有上中下三層,上層為鏤空花鳥圖案,中層為鏤空人物故事,下層為彩繪花鳥或人物。櫥分上下兩層,上層雙扇,裏面還分兩層,中部以左右各一小屜隔開。下層為櫃,中開雙扇小門,兩邊上部有小屜。桌稱琴桌、椅稱琴椅,均整面直腿,夾角處有鏤空花飾。臉盆架作三層,上有花框鑲鏡,中有小屜可放盥洗用品,下為盆架。一般農家傢俱比較簡陋,甚至有只用兩條長凳搭上木板為床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建民居大廳正面貼毛澤東主席像。八十年代後置彩畫於其上。廳中或置方桌、圓桌,有的安放沙發、茶几,房中傢俱為高低床、辦公桌、交椅,城鎮漸次採用組合傢俱,式樣、質料和色彩日趨多樣化。

被帳:

五十年代以前,一般人家是紗羅帳、花布帳面,布被棉胎,冬天結草為墊。六十年代以後,草墊漸少,代之以舊棉墊,七十年代以來,尼龍帳普及,或者混紡羅帳、紅緞帳面。絲棉被、緞被面、木棉墊進入城鄉家庭。

炊具:

本縣城鄉家庭有鐵鍋土灶,以穀草、山草、雜柴為燃料。六十年代以後,普及鋁鍋,燃料改用煤球、“蜂窩煤”。八十年代以後,城鎮居民逐漸使用電鍋或液化氣煮食。

 

出行

清末民初,一般民眾出門都步行,只有少數官紳以轎代步。但東西兩溪到豐州、泉州也有溪船,沿海往廈門有機帆船。街市已出現有少量人力車、自行車投入營運,私人汽車為數極少。二十年代開始,有汽車營運沿公路停靠接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種車輛漸次增多,但直至六十年代初期,幹部群眾出門仍以步行為主。七十年代以後,自行車在全縣城鄉普及,摩托車進入部分先富的家庭,不少機關單位擁有小汽車。國家、集體、個人的大客車、大巴、中巴一齊投入營運,基本實現人們出門車輛化。

 

生產習俗

本縣生產歷來以農業為主。傳統手工業主要有直接為農業服務的農具製造,如張犁(造犁耙)、織篾(編織竹籮筐等)、箍桶(制木桶類)、造車(造龍骨水車、獨輪車等),鋤頭製作;為生活服務的作木(製造生產傢俱和建築物)、土水(泥水工)、修理(如補鼎補雨傘、削刀磨鉸剪)和理髮、裁縫等服務業。農業、手工業合作化以前,手工藝人無固定生產場所,只應用戶之約上門服務;修理和理髮則肩挑工具下鄉服務。一九四九年以前,小集鎮均有布店、百貨店,鄉村只有“店仔”(小雜貨店),另有搖鼓擔(貨郎擔,因手搖撥郎鼓而得名)肩挑小販遊鄉串裏叫賣十分普遍。生產習俗主要留存於過去的農業與建築行業。

 

建築習俗

擇坐向:

民居建築,請地理先生(堪輿家)捧羅庚(用羅盤)擇坐向。沿海村落一般一姓一宗居屋同向,山區則依山勢各戶自行擇向。主人要請地理先生酒飯、送紅包。

動土:

請師公(道士)擇吉日吉時,先敬土地神,即於擇定宅基地正中南向合瓦兩片作A形,中立小石一塊,上書“福德正神”,祭以米飯一甌,且插香三柱、奠酒三盅,燒紙放炮,禮成則可動工(石匠上山採石,禮同)。

張門窗:

沿海民居門窗多石制,安裝時,頂鬥(上框)與兩柱接迭處,必夾紅布一片,寬與柱面同,垂三寸,以示吉。

升梁爻八卦:

升梁必須請師公擇日,一般于淩晨進行。大樑用紅布一尺二寸方,居中畫上八卦圖,綁于大樑正中,俗稱爻八卦。“上樑不正下樑歪”,建築此事關係最重,故升梁前,主人要請工匠、幫工及所有在場的人吃“塞嘴丸”(米圓),意為不可多嘴多舌,妄加議論,以免分散工匠精神,影響品質,上樑完畢,放鞭炮慶賀,並於午餐辦酒飯遍請工匠、幫工。

上匾:

一般民居多有門匾,石制或於土胚上貼彩釉磚,上書郡望俗稱燈號。如黃姓“燕山衍派”,楊姓“四知傳芳”等等,上匾須擇吉,一般於主體工程完成之後進行。匾上披紅,待謝土之日揭彩。

謝土:

又稱上樑進主,擇吉日典慶,類似今竣工典禮。工程完成後,主人擇定吉日,備三牲五味、金香燭炮,到本鄉土地廟祝告,並請人家中供奉。敬奉祖宗的神主上廳中的公媽龕。禮畢宴請工匠及親友。

做扣:

舊時工匠如因主人招待不周,或過於挑剔,往往在張門、上椽梁時故作手腳,或在某一角落暗置紙鳶、竹哨,致工程完成,主人住入後,或傾斜、或屋漏、或夜裏隨風發出怪聲響。主人往往因此居住不安。

建築習俗中大多為陋俗,部分已破除。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