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三國至清大事記

作者:  來源:《南安縣誌》1993年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三國至清大事記

三國

吳永安三年(二六○),置東安縣,隸建安郡,縣治設在今豐州鎮,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

 

太康三年(二八二),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東安縣改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縣治在今豐州鎮,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

太康九年(二八八),在豐州西郊建延福寺。初,寺建於九日山下二裏許,唐大曆三年(七六八)移建今所。唐大中五年(八五一)賜名建造寺,鹹通中(八六○~八七三)重修,大殿取名神運殿,並於寺東側建靈樂祠,祀奉樂山神。宋乾德年間(九六三~九六七),平海軍節度觀察使陳洪進增建,複稱延福寺。

永嘉五年(三一一),中原大亂,衣冠士族南渡入閩,部分人沿南安江(後改稱晉江)聚居。

太元元年(三七六),有人在豐州蓮花峰石岩室下摩崖上鐫刻“太元丙子蓮花茶襟”,後毀于開山炸石。

 

南朝

梁天監年間(五○二~五一九),析晉安郡置南安郡,郡治在今豐州鎮,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

陳永定二年(五五八),西天竺優禪尼國(今印度)僧人拘那羅陀(譯名真諦)到南安(梁安),掛錫延福寺,校譯《金剛經》。後人于九日山其譯經處鐫刻“翻經石”,以為紀念。

 

開皇九年(五八九),南安郡改為南安縣,縣治在今豐州鎮,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

大業三年(六○七),閩州改名建安郡,領南安、建寧、閩縣、龍溪四縣。南安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三市地及長泰縣。

 

武德五年(六二二),在南安縣置豐州,州治設在今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豐州下領南安、莆田兩縣。

貞觀九年(六三五),豐州撤銷,南安、莆田兩縣隸屬泉州(今福州)。

龍朔元年(六六一),旅居菲律賓的本縣人鄭國希卒,葬于菲律賓禮智省馬亞辛,為史載福建最早出洋唐人。

嗣聖初(六八四),分泉州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設在今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複泉州,州治在今福州。

久視元年(七○○),南安縣複置武榮州,管轄現在南安、莆田、龍溪、仙遊四縣。

景雲二年(七一一),武榮州改稱泉州,州治在今泉州市區,南安隸屬泉州。

久視年間至景雲二年(七○○~七一一),瑯玡郡(在山東省)人王基曾任南安縣令。

開元六年(七一八),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

天寶十二年(七五三),邑人、泉州超功寺僧曇靜隨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任戒師。

乾元二年(七五九),歐陽詹在詩山高蓋山麓出生,幼年在山上白雲室讀書。貞元八年(七九二)舉進士,為泉州登進士第一人,授國子監四門助教,貞元十六年卒于京師。有文集十卷傳世。

建中元年(七八○),校書郎秦系自浙江若耶溪南下入閩,隱居豐州九日山,在西峰巨岩下築室讀書。永貞元年(八○五)離開。後人在秦系隱居處建秦君亭。西峰也稱高士峰。

貞元八年(七九二),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薑公輔貶為泉州別駕,在九日山東峰結廬與秦系對峰而居。永貞元年(八○五)卒,秦系為葬於東峰。東峰也稱薑相峰。

貞元十九年(八○三),析南安縣西南四鄉置大同場,即今同安縣。

長慶二年(八二二),析南安縣西北二鄉置桃林場,即今永春縣。

鹹通五年(八六四),析南安縣西二鄉置小溪場,即今安溪縣。

鹹通十一年(八七○),邑人、寺僧釋義存在福州建雪峰寺。在故鄉康美楊梅山麓修建父母墳,並置庵舍,宋淳祐年間樗拙和尚改建為小雪峰寺,即今雪峰寺。

乾符三年(八七六),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即今長泰縣。

光啟元年(八八五)八月,河南光州人王緒率義軍抵達詩山,緒以道險糧少,令軍中不得以老弱自隨,犯者斬。眾不服。其部將王潮、王審知、王審邽三兄弟發動兵變,王緒自殺,眾推王潮為主。越年發兵攻佔泉州,王潮任泉州刺史。

景福二年(八九三),本縣民間醫生楊肅為福建副使王審知夫人治癒病,不願受其厚祿,而為民請命在家鄉水頭修築陂圳三公里許。同年,楊肅在石井倚髻山創辦楊林書院,教學授徒。該山因名楊子山。

乾甯間至後樑初(八九四~九一○),王審邽、王延彬父子相繼擔任泉州刺史,重視聚書興學、尊重文士,在豐州設立南安招賢院。以禮待諸賢。

僧人道岑在五峰山建造一片寺。該寺現存有宋大觀年間(一一○七~一一一○)鐫刻的彌陀石佛和元明時期的崖刻。

 

五代

後樑開平三年(九○九),翰林學士韓偓入閩,住豐州招賢院,得到王審知、王延彬的優待。龍德三年(九二三)病逝於今豐州境內龍興寺(院),葬葵山。

後晉天福年間(九三六~九四三),詩山鄉人為祀奉孝子郭忠福,在郭山立廟,號將軍廟,俗稱郭山廟,後改稱風山寺。宋紹興年間敕封郭忠福為廣澤侯、賜廟額“威鎮”,慶元間加封為威武英烈廣澤尊王。其後,鄉人又在郭山下其故居地建龍山宮。

南唐交泰年間(九五八~九六一),本縣人劉昌言任清源軍功曹參軍。北宋建立時,即勸節度觀察使陳洪進獻地歸宋。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工部郎中。昌言才學淵博,宋太宗稱他是東南一奇士。宋咸平二年(九九九)卒,葬南安楓林山。有文集三十卷傳世。

 

乾德三年(九六五),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在九日山西峰就巨岩雕刻阿彌陀佛石像。為今泉州地區最早石雕像。

景德年間(一○○四~一○○七),敕封靈樂祠樂山神為通遠王,賜廟額“昭惠”。嘉祐五年(一○六○)泉州大旱,太守蔡襄到通遠王祠祈雨。通遠王后累封為“善利王”、“廣福王”、“普濟王”,成為宋代官方奉祀的海神,通遠王祠成為海舶祈風的聖地。九日山現存宋代祈風石刻十三段。

大中祥符年間(一○○八~一○一六),豐州建縣置(前建署無考)。

天聖三年(一○二五),豐州桃源宮建造陀羅尼經幢。

慶曆二年(一○四二),南安人蘇頌舉進士,累官至刑部尚書、右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元祐五年(一○九○)主持製成水運儀象台。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逝世。有《備急千金方》、《神農本草》、《嘉祐補注神農本草》、《本草圖經》、《新儀象法要》等醫學、天文學著作傳世。

慶曆四年(一○四四),在縣城東建學宮。

治平三年(一○六六),大雨水漲,毀民舍數千百家。

崇甯元年(一一○二),大旱,水泉涸,山中鄉民汲水至二十餘裏,多有渴死。

大觀四年(一一一○),十二月二十日大雪。

宣和二年(一一二○),豐州人給事中江(謹)常捐資創建金雞浮橋。嘉定間(一二○八~一二二四)僧守靜(淨)倡建石墩十七個,架木梁,複亭屋,長一百餘丈。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毀於火,從此設舟擺渡。

宣和年間(一一一九~一一二五),豐州鵬溪稅務司設置監官。元代稅務司移至金雞。

靖康年間(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在豐州城西建造孔廟,紹興中邑令劉孔修移建今址。

建炎年間(一一二七~一一三○),石井港商貿發達,千帆百舸,出入港口,乘風順流轉輸貨物如山東省積,裝卸貨物工以百計。

建炎四年(一一三○),石井設石井鎮,置鎮監一名,掌徵稅。

興八年(一一三八),晉江安海華僑黃護與僧人智淵捐資倡建安平橋(俗稱五裏橋),橋未建成,兩人先後逝世,紹興二十一年郡守趙令衿續建完成。橋的中亭為晉江與南安的分界點。

紹興十四年(一一四四),在水頭下坊村建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

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八月,佐郡泉州傅自得與理學家朱熹同遊九日山。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朱熹重遊九日山,並書“九日山”三字鐫于石,後湮沒。現九日山上的“九日山”三字石刻,為清乾隆間福建提督馬負書補題。

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五月大雨,四旬不止。

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四月至八月大旱,是年糧食歉收。

紹熙間(一一九○~一一九四),本縣人諸葛廷瑞奉命到金國弔祭,不辱使命,得加禮而還,受光宗帝獎勵。

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大水,淹沒田地,損害莊稼。

 

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本縣人陳七師舉旗起義,不久被討平。

至正八年(一三四八),邑令張夔在一都(今豐州)築萬石陂,長一百餘丈、寬二十丈,灌田萬餘頃。

至正十三年(一三五三),泉州、南安饑荒,餓死甚多,饑民結隊至永春覓食。

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本縣人呂光甫聚眾起義,與安溪李大圍攻泉州不克,複攻興化被擊敗。

同年,南安大旱,無法播種,其歲大饑,人相食。

元代,本縣有黃姓農民建屋時牆塌,土壓在糖漏(裝赤砂糖容器)上,後去土而糖白,遂有蓋泥法濾制白粉砂糖的技術傳世。

 

洪武年間(一三六八~一三九八),有人提議遷縣城於詩山,並在詩山建社稷壇、東獄廟。後遷治未成。

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大水,漂沒民居無數。

同年,實行禁海政策,石井港對外通商通航減少,但在白沙結市,海上貿易依然不衰。

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本縣人口有12073戶、49802人。

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南安人蔡崇奉敕到中山(今琉球)任翻譯,後留居中山,成為琉球蔡氏始祖。

成化二十二年(一四八六),夏、秋旱,禾死歲荒,民多遷移。是年地震3次。

弘治二年至九年(一四八九~一四九六),縣令黃濟、沈誠相繼主持編纂《南安縣誌》十五卷、三十六目(已佚)。

正德元年(一五○六),知縣王冕發動豐州鄉紳捐資,把蓮花峰蓮花台寺改建為石亭,取名不老亭。

正德八年(一五一三),旱,大饑,民采草木實以食。

正德年間(一五○六~一五二一),邑紳黃河清發動鄉民捐資投工,在十九都(今梅山、洪瀨一帶)築造永利圳,長一萬丈有奇,灌田數千畝。

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八),海寇院其寶、四師老、林剪毛等竄犯南安、晉江等地,縣丞馬一洪奉命進剿,殺阮其寶及其部屬多人。

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六月六日,大水,溪漲,漂沒民居無數。

同年,豐州人傅夏器舉進士,授稽勳郎中。後罷官回鄉,在錦田村岩山下築室而居,親自種植荔枝、龍眼、青李等佳果,其荔枝人稱“錦荔”。隆慶年間參與編纂《泉州府志》。有《易義》、《錦泉文集》傳世。

嘉請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豐州人傅應嘉中武舉第二名,授把總職,與俞大猷、戚繼光共同抗擊倭寇于江浙閩粵諸省,屢獲戰功,世稱“俞龍、戚龍、傅蛟龍”。

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邑人李贄中舉人,累官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萬曆五年(一五七七)出任雲南姚安知府,勵精圖治,政績斐然。後辭官致力於著書講學,堅持進步思想,抨擊道學家的虛偽,受迫害。萬曆三十年,朝廷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罪名,把李贄逮捕入獄,時李贄年已七十六歲,死於獄中。

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東田人、泉州衛指揮僉事歐陽深,在筍江(今鯉城區)擊退侵犯泉州、南安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率兵破倭寇于東田,論功遷都司。其年,倭寇攻破興化城,歐陽深奉命應援,血戰殉職,俞大猷撰寫悼文。

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知縣夏汝礪在豐州築石為城,城周長二千六百米,牆高七.二米。

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倭寇圍攻南安縣城,時縣城新築,寇不能入,遂轉掠蘆內、霞蘇等處。

同年,本縣人傅新養捐資募兵破倭寇於詩山,並應約合攻侵擾永春的倭寇,不幸中伏被害。事平,南安縣令、永春縣令、德化縣令共請旌為“名門義士”。

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三月,倭寇勾結晉江謝愛夫率數千人侵犯南安、永春。

同年五月,詩山人褚鐸與林耿、陳子國等人率眾起義,聯合永春義軍呂尚四攻打南安縣城,不克,轉戰永春、德化,被擊敗。

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十二月四日,大雪,深四~五尺。

萬曆元年(一五七三),退隱名宦黃懋中編纂《南安文征私志》(已佚)。

萬曆二年((一五七四)九月二日,大雨暴注三晝夜,豐州應魁亭前水漲幾及屋瓦,人畜多淹死。

萬曆三十一年(一六○三)八月五日,颶風大作,潮湧數丈,沿海民居埭田漂沒甚多。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十一月九日,地大震。是夜,地震十餘次。城雉民舍墜壞甚多,地裂數處。

萬曆三十六年(一六○八),本縣人口9364戶,27877人。

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英都人洪承疇舉進士,授刑部主事。崇禎初任延綏巡撫,總督三邊軍務,旋加太子太保、兵部侍郎,後調任遼薊總督。

天啟四年(一六二四),石井人鄭成功(父鄭芝龍,母日本人田川氏)誕生于日本平戶,幼名福松。崇禎三年回安平(今晉江安海)拜師求學,取名森。

天啟五年(一六二五),石井人鄭芝龍與海澄人顏思齊等人聚居臺灣,在海上經商。翌年進駐金門、廈門,以石井澳為據點,擁有海船一百多艘,實行武裝護航。縱橫海上,官兵不能抗。崇禎元年芝龍歸順,授遊擊將軍。時福建大旱,芝龍招集數萬饑民往臺灣開發。

崇禎三年(一六三○),重修豐州城。

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十二月二十一日,地震,聲如微雷。

崇禎五年(一六三二),縣令李九華修纂《南安縣誌》(已佚)。

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鄭芝龍在湄洲洋擊敗荷蘭侵略軍,提升為總兵。沿海船舶沒有鄭氏令旗,不能往來。

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洪承疇在松山兵敗降清,清廷仍以太子太保、兵部侍郎兼右副都禦使職,佐理政務,以原官督軍務,參與軍機,對清朝定鼎之初建樹甚大。

同年,本縣人張六角、林隆又、戴厚等人聚眾數百起義,號曰“青巾”。翌年,進攻永春、德化,被泉州衛遊擊洪日升擊敗。

明末,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相繼在石井建立造船坊,營造軍、商兩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數十,石井村的“船廠巷”即其遺址。

 

順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鄭芝龍、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總兵鄭鴻逵等在福州擁立唐王,改元隆武,鄭芝龍晉平國公,鄭森賜姓朱,改名成功,世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一六四六),鄭芝龍降清,調入京城,授精騎呢哈番。是年,鄭成功詣豐州孔廟焚青衣、換鎧甲,入南沃,誓師抗清,在廈門、金門建立據點。

同年,洪承疇弟洪承□辭官回鄉,隱居泉州紫帽山麓。承□工詩,尤精行草書,人稱其字為“龍蛇字”。後返故鄉,英溪南岸留有“素月孤舟”、“秋水長天”石刻。

順治十年(南明永曆七年,一六五三),明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王。翌年,鄭成功部將攻入南安縣,毀豐州城。

順治十三年(南明永曆十年,一六五六)元月,大雨雪,平地水深一至五尺。初春,雨赤水如血。

同年,知縣祖澤茂重建豐州城,城周長三千一百九十六米,牆高九米。

順治十四年(南明永曆十一年,一六五七),水頭人、臺灣通事(翻譯)何廷斌奉荷蘭駐台總督之命,到廈門要求與鄭成功通商。廷斌建議鄭成功複收臺灣。廷斌回台後即為鄭成功籌集軍餉、描繪入台航道詳圖。

順治十五年(南明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翌年,鄭成功率大軍十余萬人圍攻南京城,中敵緩兵之計,敗退廈門。同年,何廷斌離台到廈,向鄭成功獻入台海圖,建議鄭成功進攻臺灣。

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鄭芝龍在北京被斬于柴市。

同年,朝廷宣佈實行海禁,強迫閩、浙、粵沿海居民內遷十五~二十五公里,不准商船下海。

同年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自金門料羅灣發兵,進軍臺灣,四月一日在臺灣登陸。

康熙元年(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初,鄭成功集結軍隊圍攻臺灣城,二月一日荷蘭殖民者無條件投降,臺灣回歸祖國。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稱臺灣為東都,設一府二縣。接受沿海數十萬居民到臺灣安置。

同年,水頭人沈佺期隨鄭成功赴台,以救死扶傷為己任,制藥行醫,被臺灣同胞稱為“漢醫之祖”。

同年七月十八日,鄭成功病逝於臺灣。子鄭經嗣位。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春,雨,雹。五月大水,可行船入市。

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六月,大水,廬舍傾毀甚多,田禾絕粒。

康熙四年(一六六五)秋,大旱,六月不雨。

同年,洪承疇在京病逝。諡文襄。葬京師。清聖祖為立禦碑。有《洪大經略奏對日鈔筆記》傳世。

康熙五年(一六六六),雷雨暴發,雨雹如指大,墜地不破,經刻不止。

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縣令劉佑主修《南安縣誌》,分十二綱二十卷。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鄭經部將劉國軒攻陷南安縣城,殺守將。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鄭經在臺灣病逝,子克塽嗣位。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鄭克塽歸順朝廷。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豐州人黃緯隨都統彭春、福建將軍林興珠到黑龍江收復被沙俄佔領的雅薩克城,任水路軍副將。黃緯作戰勇敢,因功升江西遂安總兵左都督。

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鄭成功、鄭經等靈柩奉旨歸葬于現在的南安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

雍正六年(一七二八),石井人、大海商鄭運錦敕封為中憲大夫,在家鄉建“中憲第”,共九十九間,占地一百多畝。

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在十七都羅溪鄉(今羅東鎮)分設縣丞署。

乾隆十年(一七四五),英都人洪世澤擔任福州鼇峰書院山長。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旱,大饑,民采樹葉為食,死者無數。

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知縣鄒召南在縣署東建豐州書院,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書院改為學堂。

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水頭人黃謙始作《妙音匯悟》。

道光九年(一八二九),本縣人口49501戶,334087人。

道光間(約一八四○~一八五○),廈門辟為通商口岸後,外國商人、傳教士等進入南安,或辦教學,或設醫局,或開商店。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羅東人潘榜、潘宗達在羅溪、爐內發動農民起義。八月,潘宗達率領義軍配合永春義軍領袖林俊攻克仙游縣,宗達出任知縣,縣名改為興明縣。三個月後義軍撤出。

咸豐四年(一八五四),林俊、潘榜、潘宗達在羅溪、爐內等地建立據點。是年五月,清軍圍攻爐內厚陽村,戰鬥一個多月,清軍始撤,厚陽村民房全部被毀。

咸豐七年(一八五七),林俊、潘榜、潘宗達率領義軍在晉(江)、南(安)交界的爐內、大羅溪一帶活動。四月,曾兩次自爐內起兵圍攻南安縣城及泉州城,均未克而退。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安海基督教會傳教士杜嘉德到官僑設教堂傳教,並於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兼辦學堂。

同治十一年(一八二七),詩山人黃春江、戴養之等在詩山山頭街建朱子祠。光緒十六年(一八九○),戴希朱等人把朱子祠拓建為詩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書院改為學堂。

光緒六年(一八八○),洪梅人黃培松中武狀元。

同年,豐州基督教會首先兼辦學堂。

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西班牙天主教傳教士沈神甫至南安傳教。泉州天主教總堂在洪瀨街建禮拜堂。

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十一月二十九日大雪。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溪美基督教會創辦崇德小學。

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鼠疫流行,死者無數。

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碼頭人旅菲僑胞劉亨賻在菲律賓獨立戰爭中累獲戰功,菲總統授予準將軍銜。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詩山人戴希朱、劉尊藝等編纂《詩山書院志》十卷。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美林人新加坡僑胞林路在新加坡以中華傳統建築工藝,建成高達二百多英尺的維多利亞紀念堂,在新加坡引起轟動。

光緒三十年(一九○四),溪美設立郵政代辦處。翌年,豐州、詩山、洪瀨相繼設立。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五月二十九日,洪水暴漲,損害田地約二萬餘畝,人畜屋宇損失嚴重。

同年,羅東人黃離在羅東埔頭獨資創辦羅溪學堂。此後兩三年間,英都創辦翁山僑立學堂,金淘創辦道南學校,碼頭創辦詩阪、詩鼇兩學校,詩山創辦進化小學,華美創辦沙園學堂,九都創辦彭溪學堂。

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官橋人、旅菲僑胞蔡淺在家鄉建成由十三座漢式大厝組成的建築群,占地二十多畝,大小房間四百多間。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南安雪峰寺舉行傳戒,受戒者四百多人,分別來自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閩侯、龍溪、海澄等地。戒期周月。

同年三月,印尼中國同盟會會員王振邦(豐州人,有傳)從印尼回粵參加起義。先後到廣州、廈門開展革命活動。同年十一月振邦召集廈門同盟會骨幹會議,決定武裝起義。廈門於十一月十五日宣佈光復。

同年十月,豐州人黃中流被推舉為泉州同盟會副會長,負責策動泉州駐軍起義。十一月十八日泉州宣佈光復。

同年十二月,閩南宣慰使宋淵源到南安安撫,南安宣佈光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