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市人物傳《一》

作者:  來源:《南安縣誌》1993年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市人物傳《一》

拘那羅陀

拘那羅陀(kulanatha)又名真諦(paramartha),尼泊爾王國人,生於南朝齊永元元年(四九九),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大乘之說,乃西天竺(今印度)高僧。他以弘揚佛教為懷,泛海東南亞,直至扶南(今柬埔寨)。

南北朝梁大同年間(五三五~五四六),梁武帝派張汜為使到扶南,訪求名僧和大乘諸佛經,拘那羅陀欣然應邀來華傳教,隨帶經論梵本二百四十卷,於大同十二年(五四六)八月到達南海郡(今廣東南部),繼而北上,直抵晉安(即今南安),從豐州金雞港上岸,住南安九日山延福寺三年,講佛、播道、譯經。此時翻譯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原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共有六種文字的譯本,九日山至今猶存拘那羅陀“翻經石”古跡。

太清二年(五四八)初,拘那羅陀又雲遊北上,沿途留連古刹,至八月底才到達建業(今南京),梁武帝篤信佛教,使駐寶雲殿譯經講佛,至陳宣帝太建元年(五六九)圓寂。終年七十一歲。

拘那羅陀在華期間,譯出經典數量之多,為同時間譯經家所不及,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他所譯的經論及講述疏記,據《歷代三寶記》所載共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開元錄》則刊定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其所譯經論的內容主要是瑜伽學系原著,世善之學,如《三無性論》、《解節經》、《轉識論》、《唯識論》、《中邊分別論》、《攝大乘論》等一系列瑜伽學系主要經論。

 

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南安詩山人,生於唐天寶十五年(七五六)。其祖父、父親、長兄、二兄三代皆于閩、浙、粵三地任過地方官吏。

詹自幼聰穎,不喜遊戲,好讀書。稍長,常執一卷,虛心向人請教,有所體會則吟哦高嘯,怡然自樂。喜觀河山景色,曾在高蓋山白雲室讀書,又到九日山拜謁秦系、薑公輔,結下忘年之交。他初期的文學作品,語言清新優美,多為時人稱讚。

唐大曆七年(七七二),李椅任福建觀察處置使時,為福州府學移建落成作碑記。有“縵胡之纓,化為青衾”句,侮辱閩人如樵夫系麻戴笠,一變而穿上讀書人的青色儒服,當時,歐陽詹與莆田林藻、林蘊兄弟諸閩人皆以李椅對閩人的評論為奇恥,集於清源山上向山靈立誓:勤讀詩書,發奮圖強,為家邦爭光。

建中初(約七八○~七八一),原宰相常袞,調任福建觀察使。常袞積極提倡教育,獎勵提拔好學之士。泉州刺史薛播引歐陽詹拜見常袞,伴游福州南澗寺,共入宴會。常袞對歐陽詹大加讚賞,比之為“芝英”,歐陽詹由此聲名漸大,傳及閩、越、江、淮各地,直至京師。

貞元二年(七八六),詹離開泉州往長安,家人及親友于東郊洛陽亭送行,詹賦詩告別:“天長地闊多歧路,身即飛蓬共水萍。匹馬驅將豈容易,弟兄親故滿離亭”。第二年到京都,等待會試達六年之久,好友馬紳曾送衣資助。後馬紳去世,詹哀痛不已。

貞元八年(七九二)春,舉進士試,陸贄為主考、歐陽詹登進士第二名,居賈棱、韓愈之間;還有李觀、李絳、崔群等人,都是一代英彥,故時人稱為“龍虎榜”,影響很大,因此,宋代朱熹題其故居聯曰:“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

同年五月,歐陽詹榮歸故里省親,刺史席相很器重他;越年三月,推詹作《泉州二公亭記》;九月,作《泉州北樓記》。甚至在貞元八年冬建造的六曹都堂,也等待詹歸裏,才作《泉州六曹都堂記》,可見鄉人對歐陽詹是極其倚重的。

歐陽詹返長安後,因公赴西秦。翌年,準備赴博學宏詞試,回至洛陽,遇債主索賬錢五萬,連一驢一馬都變賣充數,窮困至極。因上張尚書書,請求濟困以赴試,這次試題是《片言折獄論》。前人都把“片言折獄”作為美政,詹卻看出弊端:“以斯折獄,小則嚴刑拷打,肌膚受損,大則生命喪於刑具,片言決不可用以折獄。”因此落選,經再次評選,方為國子監四門助教。

歐陽詹在國子監任內循循善誘,積極推薦人才。如徐晦落第,詹作詩勉之:“嘉禾不夏熟,大器當晚成。徐生異凡鳥,安得非時鳴。汲汲有所為,驅驅本無情。懿哉蒼梧鳳,終見排雲征。”寄望甚殷,徐晦果然不負所望,次年考取進士第一名。後出任福建觀察使(時詹已去世),語及詹之敦教,必涕淚交流。太學生何蕃因雙親年老,歸和州奉養,屢請不起,議論不一。詹舉何蕃曾制止太學生從軍閥朱泚叛亂一事,讚揚蕃是“仁勇人也”。貞元十五年(七九九)冬,韓愈以徐州從事回京述職。詹率其徒保奏韓愈為博士,史稱:唐自設助教以來,善舉其職者,未有超過歐陽詹的。

歐陽詹先後遊歷四川、湖南、河南、山西等地,以詩文會友,宣導古文運動,頗受達官貴人的賞識和讚譽。他大量的作品,以思念鄉土為題材的居多。如《許州途中》詩雲:“秦川行盡穎川長,吳江越嶺已同方。征途渺渺煙茫茫,未得還鄉傷近鄉。隨萍逐梗見春光,行樂登臺鬥在旁。林中啼鳥野中芳,有似故國皆斷腸。”這是他懷鄉詩的代表作,在唐詩中獨具一格。

唐貞元十六年(八○○)歐陽詹去世,終年四十五歲。崔群哭之甚哀,李翱為之作傳,韓愈又作《歐陽生哀辭》以慰亡靈。

歐陽詹才高學博,著述頗多,有文集十卷,《全唐詩》收詹詩一卷。福州刺史李貽孫為歐陽詹遺著作序,《序》曰“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其代表作有《南陽孝子傳》、《韓城縣尉廳壁記》、《與鄭居方書》、《暗室箴》、《自明誠論》等。

歐陽詹遺留的史跡甚多,前人為了紀念他以詩文著稱於世的聲望,特將詹居住的高蓋山稱“詩山”,並以“詩山”為鄉里的名稱。地名冠以“詩”字的,還有詩門、詩村、詩溪等。南安舊縣城豐州有衣錦坊,應魁亭,歐陽書室;九日山有四賢祠(與秦系、薑公輔、韓偓合稱四賢);泉州鯉城區有歐陽行周先生祠(不二祠);甲第巷有歐陽行周故居,內雕歐陽詹及林氏夫人塑像;清源山有歐陽書室,龍首山有歐陽別墅;晉江潘湖有歐厝,吟嘯橋;莆田有福平山歐陽讀書處,廣化寺側,釋跡佛塔陰有歐陽四門先生墓;福州有閩澗寺上方石佛像記崖刻。這遍佈各地的古跡,大略可以看出歐陽詹對福建文化的發展,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薑公輔

姜公輔,唐代愛州日南(今越南河內以南)人。大曆中(七六六~七七九)應舉登進士第,初任校書郎。

安史之亂後,藩鎮跋扈,擁兵自重,割據分裂。建中年間,公輔預知朱泚將會叛變,勸德宗把朱泚殺掉;又知涇原兵眾將要作亂,勸德宗把這些兵馬帶在身邊,免被逆臣叛將收買去。德宗都不聽,後來事實果真如此。長安被叛軍佔領前夕,德宗想要逃去鳳翔,公輔勸說鳳翔駐軍將領張鎰不可靠,德宗便逃亡奉天。公輔還勸說要加強警衛,以防不測,事實又都證明如此。德宗認為公輔見識高遠,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職務)。

興元元年(七八四),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叛變,德宗逃奔梁州,唐安公主從行在途中病亡,德宗詔令從厚安葬,公輔勸說不久可克復京城,公主必歸葬,今在途中宜從儉以助軍旅。德宗聽後生怒,把公輔降為太子左庶子,不久貶為泉州別駕(刺史佐吏)。

貞元八年(七九二),公輔來到泉州,席相任泉州刺史,對公輔禮待有加,公輔慕名上九日山拜訪秦系,兩人一見傾心,交談終日,十分投契。於是公輔在九日山東峰築室,與秦系對峰而居,朝夕相處,論文飲酒怡然自得。公輔常與刺史席相同遊覽東湖、九日山,勉勵泉州士子力學登仕。

公輔隱居山林十三年,順宗永貞元年(八○五)卒,秦系為他料理後事,安葬在東峰南麓。該墓歷代有修整,保存至今。

九日山東峰俗稱麒麟山,因公輔居此,故呼“薑相峰”。北宋慶曆四年(一○四四)翰林學士、內相,南安人蘇紳題刻“薑相峰”三字于山巔石崖。東湖有二公亭,即為紀念席相、公輔常游於此而建。

 

釋義存

義存,賜號真覺大師,俗姓曾,唐長慶二年(八二二),出生于南安縣梅山村。其父奉佛虔誠,義存十二歲從父游莆田玉澗寺,拜名僧慶玄大師,被收為童侍。十七歲落發,二十四歲赴福州芙蓉山求師問道。弘照禪師見他才堪培養,收為門徒。二十八歲起,雲遊各地名寺交流學佛心得。他虛懷若谷,九上洞山,參學于良價大師。唐宣宗大中年間(八四七~八五九),佛教中興,義存北游吳、楚、梁、宋、燕、秦等地,巡覽名山,扣訪禪宇,並於幽州(京兆)寶刹寺受具足戒。

唐鹹通二年(八六一),慕名到武陵(湖南)德山院拜見宣鑒禪師。宣鑒禪師深明經律,法門高峻,義存與他心心相契,如水乳交融,成為宣鑒禪師嫡傳弟子,而嗣其禪宗法系。

鹹通九年(八六八),義存回芙蓉寺。鹹通十一年(八七○),到福州市閩侯縣雪峰山。當地蘭文卿長者,指在大枯樹下結庵,請他住持說法。庵即今枯木庵,創庵後六年建大寺,號應天雪峰禪院,有殿宇及齋室千餘間。義存晚年一直在此弘法佈道,成為雪峰寺開山鼻祖,當時,天下僧眾不遠千里紛紛到雪峰求教,因有“雪峰義存”之稱。義存在雪峰寺住持期間,僧人多至一千五百多人,其徒弟受衣缽而奉佛法的有五十五人,鼓山開山祖師神晏,西禪第四代祖師慧棱(傳泉州招慶寺),玄沙寺師備(傳漳州羅漢寺)。林陽寺志端,創雲門宗之文偃,創法眼宗之文益諸禪師,皆出於雪峰義存之門下。晚年為報父母恩,還歸故里葬雙親于南安楊梅出,並建亭設庵,後成岩寺,俗稱小雪峰。

五代閩王王審知對義存特別禮待,經常請他到府中,對知府東西甲第僧眾說法。泉州刺史王延彬也建寺迎請義存掛錫,並加禮敬。後樑開平元年(九○七),義存自繪佛塔圖樣,呈報閩王。王審知遣人往江西瑞跡山搜集石材,為義存建塔。二年(九○八)五月初二日,義存手寫百餘字信劄,向閩王告別,複游蘭田莊,暮歸寺圓寂,終年八十七歲,諡真覺大師。

義存弘法數十年,著有《語錄》傳世。他的三傳弟子,泉州招慶院僧靜、筠二禪師,所編的《祖堂集》二十卷,是現存最古老的禪宗史書。

 

秦系

秦系,字公緒,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前後。

“安史之亂”以前,秦系住在若耶溪畔,以善寫清新秀麗的詩而著稱於世。青年時期上長安考進士,雖然落第,卻因此結識許多舉子。他又漫遊于蘇州、富春江一帶,與名人錢起、韋應物、劉長卿、顧況等交遊。

天寶末年,秦系攜帶妻兒到曹娥江上游之剡溪避亂。大曆五年(七七○),僕射薛兼訓曾奏朝廷授予秦系“右衛率府倉曹參軍”(皇室禁衛官),召他入京,他以病辭免,在剡溪生活十多年後,到了五十歲左右,因“家事獲謗”,與妻子離異,決然回到若耶溪舊居,建中元年(七八○),又離開若耶溪,乘舟南下,來到南安豐州九日山隱居,在該山西峰巨岩下結廬築室。

秦系居九日山,恬靜閒逸,便在這裏注《老子》,時而下棋、垂釣,如閑雲野鶴,自號“東海釣客”,泉州刺史薛播慕名常上九日山拜會秦系,逢年過節送牲禮酒食,但秦系從不入城,只寫詩為謝:“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客,那得王弘送酒來。”以陶潛自況。

貞元四年(七八八),御史大夫、節度使張建封向唐德宗奏請授秦系為“試秘書省校書郎”,秦系辭謝,為此賦詩送張:“久是煙霞客,潭深釣得魚,不知芸閣上,遺校幾多書?”

貞元八年,秦系隱居九日山十二年後,薑公輔被貶謫為泉州別駕,也到九日山東峰結廬居住,與秦系引酒賦詩,評史論文,十分投契。永貞元年(八○五),公輔去世,秦系為他營葬在九日山東峰南麓。薑公輔逝世,對年已八十多歲的秦系,是沉重的打擊,翌年,秦系離開隱居二十五年的九日山,歸吳越,渡襪陵,過丹陽,雲遊四方,至今無人知道秦系卒于何時何地。

《全唐詩》收有秦系詩一卷。其五言詩的成就可與劉長卿、韋應物相鼎立,權德輿甚至認為秦系詩作水準超過劉長卿,說:“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韋應物也說:“五言今日為君休”。意即五言詩因秦系的歸隱而沒有佳作了。

後人在九日山秦系的舊居地建亭紀念,稱“秦君亭”,把九日山西峰稱為“高士峰”。

 

韓偓

韓偓,字致光,本字致堯,小字冬郎,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生於唐會昌四年(八四四)。父韓瞻,詩人。

韓偓自幼才思敏捷,十歲就能即席賦詩。他的姨父李商隱見他年幼才華驚人,即以詩“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亂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贊偓。

唐龍紀元年(八八九),韓偓四十五歲登進士第。先後擔任過河中幕府助理、左拾遺、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等職,時藩鎮跋扈,唐王朝岌岌可危。天複二年(九○二),韓偓隨昭宗離開長安避難鳳翔。昭宗遭中尉韓全誨劫持,東平王朱溫發兵大樑,又劫駕往華州,翌年返長安。這段時間,韓偓為昭宗盡忠竭誠。昭宗欲用偓為宰相,韓偓舉薦趙崇。消息傳開後,梁王朱溫入朝反對趙崇為宰相,並當面斥責韓偓。朱溫把持朝政後,昭宗成為傀儡。不久,韓偓被貶為濮州司馬,再貶滎經縣尉,徙鄧州司馬,身如轉蓬。天祐二年(九○五),朝廷招韓偓為學士。韓偓懾于朱溫的權勢,不顧入朝,三年複韓偓再辭,並題詩明志:“豈獨鴟夷解歸去,五湖漁艇且餔糟”。

後樑開平三年(九○九),韓偓入閩投靠王審知,隱居南安豐州,時王審邽、王延彬相繼為泉州刺史,于豐州建招賢院,對韓偓優禮接待,屢加存問。韓偓雖過著“枳籬茅屋共桑麻”的生活,但他無時不思念恢復唐室。在希望幻滅之後,他只能“心為感恩長慘戚,鬢緣經亂早蒼浪”。

韓偓青少年時代,是個風流倜儻的才子,以“柳巷青樓”和“金閨繡戶”為素材寫上千首綺詞麗句的詩篇,轉抄流傳於數千里之外。這些“宮體”詩,後來編成《香奩集》,被稱為“香奩體”。這類詩歌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寫照,也是唐末統治階級面臨崩潰精神空虛的反映,韓偓的詩收于《全唐詩》的共三百三十二首,詩集有《香奩集》、《玉樵山人集》。韓偓以寫律詩為主,風格清麗,辭采富豔、婉麗。他經歷過世亂,寓居“海曲春深滿郡霞”的南安後,終身不食梁祿,詩風為之一變,創作不少傷時憂世和慷慨憤激的作品。

後樑龍德三年(九二三),韓偓由於長期憂鬱悲憤,病逝于南安龍興寺,葬於葵山,韓偓墓現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昌言

劉昌言,字禹謨,南安人,生於五代後晉天福七年(九四二)。自少穎悟,專志力學,七歲能文,詞采絢麗,陳洪進任南唐。清源軍節度使,提拔昌言為功曹參軍,負責箋奏文書工作。

北宋建隆元年(九六○),昌言力勸陳洪進歸宋。洪進採納,派長子文顯入貢,昌言同行,至京,北宋太祖親自慰勞。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陳洪進奉貢入朝,獻漳州、泉州十四縣地,並上表曰:“臣聞峻極者山也,在汙壤而不辭;無私者日也,雖覆盆而必照。顧惟遐僻,尚隔聲明,願歸益地之圖,輒露由衷之請。自浙右未歸,金陵偏霸,臣以崎嶇千里之地,疲散萬餘之兵,望雲就日以雖勒,畏首畏尾之不暇,遂從間道遠貢赤誠,願傾事大之心,庶齒附庸之末”。這篇表文受太宗讚賞,在召見昌言時問道:“覽洪進表,委命盡心,非卿潤色耶”。昌言唯唯遜謝。洪進改鎮徐州,又舉昌言為推官。太平興國五年(九八○),昌言參加進士考試,落第,改授歸德軍掌書記。八年(九八三)再試,舉進士第二,太宗特地宣召他進宮。昌言奏對稱旨,並獻《紀聖德詩五十韻》給太宗,升保信,武信二鎮判官。宰相趙普鎮南陽,對昌言的才幹很賞識;錢俶為鄧州帥,也加以推薦。移泰甯軍節度判官,旋為左司諫廣南安撫使。

淳化初,趙普因病罷相,出任西京留守,上表請任昌言為通判,政事都要他處理。普病重,以後事囑咐昌言。昌言感其知遇,普卒時,理其後事詳盡妥貼。太宗以昌言懷義盡忠,拜起居郎,賜金紫印袍,錢五十萬,並留朝賜對,昌言才思敏捷,善揣度皇帝心思,連對三日無不稱旨。太宗對昌言說:“卿忠孝兩全,東南一奇士也。”升昌言為工部郎中,未及百日再升同知樞密院事。

昌言得太宗賞識重用,引起一些官吏的妒忌和怨謗,惹得太宗不耐煩。至道元年(九九五)上元節,京城張燈,西京作坊副使趙贊與著籍便殿門鄭昌嗣,邀其黨羽登宮中玉皇閣飲宴,至夜分,掌舍宦者不能禁止,只好上告。太宗生氣,下詔奪其官,後都賜死。昌言在河南時曾保護過趙贊,因有大臣趁機揭發,太宗雖不深究,但從此疏遠他,並以給事中罷職。以後,任襄州知州,因輸稅、獲盜二事上疏:水旱,民輸稅誤過規定期限,舊制六月開倉,臣令提前一個月,允許所在縣驛輸納以便利人民。依規定捉獲盜賊應當解送京師,臣恐吏柔懦不能管制好,再讓囚犯逃亡,配隸軍籍。此二事,臣權宜行事,詔書,不拘泥只顧慮有人進讒言中傷,貽誤政事,願陛下明察。太宗下詔質問昌言,不循舊章,斂怨於民,聲言自今敢背棄詔條,譴責不復恕,太宗又疏遠昌言。

至道二年(九九六),昌言再徙知荊南府。咸平元年(九九八),昌言為工部侍郎,咸平二年(九九九)病逝,年五十八歲。贈工部尚書。墓在南安楓林山。

昌言文詞精煉絢麗,詩詞每有佳篇,為時人所傳誦。有文集三十卷。

 

蘇頌

蘇頌,字子容,南安人,出生於北宋天禧四年(一○二○)。祖父和父親都是進士出身,蘇頌自幼在父親任所讀書,聰穎過人。五歲就能背誦經書和詩文,慶曆二年(一○四二)與王安石同榜考中進士。初授漢陽軍(今武漢市漢陽)判官,未赴任,改補宿州(今安徽宿縣)觀察推官。又調江甯任知縣,任內整理戶籍地冊,合理徵收賦稅,積弊為之一清,鄰縣紛紛仿效。江甯任期剛滿,其父在河陽(今河南孟縣)去世,他將父親遺體安葬在潤州丹陽(今江蘇省丹陽縣),自己也移居丹陽守孝。

皇祐三年(一○五一)前後,蘇頌出任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推官,以“處事精審”而為留守歐陽修所賞識和信任。皇祐五年,蘇頌因政績卓著,群臣交薦,經仁宗召試,被任命為館閣校勘,同知太常院,後又調任集賢館校理,負責為朝延收藏的經籍圖書版本校勘、整理,各種書籍,無不流覽,每天記誦二千言,回家便筆錄下來,作為自己的藏書,連續九年之久,從此他對經、史、諸子百家、圖緯、陰陽、五行、律呂、星官、演算法、山經、本草、訓詁、文字,無所不通,而且都能“探其源,綜其妙”,並“驗之實事”,成為一個學識非常淵博的學者。在此期間,他組織編審局,挑選有校勘經驗的儒臣,群策群力,審定《神農本草》、《靈樞》、《太素》、《針灸甲乙經》、《素問》、《廣濟》、《備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八部醫療書籍。嘉祐二年(一○五七),為補充唐《新修本草》和宋《開寶本草》又編寫《嘉祐補注神農本草》和《本草圖經》。《嘉祐補注神農本草》二十卷,共收藥物一千零六十二種。《本草圖經》二十卷,既參考歷代的《本草》,又和當時各州縣繪製送上的藥物圖相對照。全書圖文並茂,考訂翔實。明代李時珍稱譽此書“考定詳明,頗有發揮”,後世稱譽蘇頌為宋代藥學家。

嘉祐七年(一○六二),蘇頌外放知穎州(今安徽阜陽)。嘉祐八年,英宗即位,召蘇頌提點開封府界內諸縣鎮公事。不久,調任度支判官,累遷尚書工部郎中。治平四年(一○六七),神宗即位,知蘇頌賢能,任命他為淮南轉運使。數月後,召修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又判尚書禮部、祠部、三司磨勘司、太常寺等,熙甯元年(一○六八)選拔他為皇帝起草詔誥,連續擔任過通進銀台司、審刑院、官告院和司農寺的長官。當時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受到保守派司馬光、韓琦等人極力反對,鬥爭激烈。蘇頌和保守派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關係雖然較為密切,但他沒有堅決反對新法,只有在青苗法施行以後,建議把各路提舉青苗的官吏改為各路監司的屬官,以免政出多門,使州縣莫知所從。這意見未被採納,他也未再堅持。熙寧三年(一○七○),蘇頌主持禮部貢舉,負責向皇帝舉薦人員。王安石要破格提拔自己的學生秀州判官李定到朝庭任太子中允,蘇頌認為不合任官規定,與宋敏求、李大臨共同拒絕草擬詔命,均被免去知制誥職務,成為歷史上有名的“熙寧三舍人”。此後蘇頌被調離北宋朝廷,先後到婺州、亳州、應天府、杭州、開封府、灤州、河陽、淪州等地去做地方長官。中間雖曾斷續調回京師主持三班院,加集賢館學士,任秘書監,為三班院主持通政銀台司,修仁宗、英宗兩朝國史,擢右諫議大夫,並曾一度出使契丹,但每次時間都不長。主持開封府時還因受案件牽連被罷過官,不久事白複職。元豐三年(一○八○),調回京任大夫,兼吏部尚書。元豐改制,罷集賢殿學士,進通議大夫、吏部侍郎,加光祿大夫。元豐四年,神宗要蘇頌搜集開國以來邊境定界和其他各種有關文獻,彙編成書,作為邦交依據。元豐六年(一○八三)書成,神宗很高興,定名為《華戎魯衛信錄》。

元豐八年(一○八五),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保守派的司馬光重新掌政,廢除新法。蘇頌也於七月間被提升為刑部尚書,後改吏部尚書兼侍讀學士。他于檢驗天文院太史局的天文儀器時,發現多數年久失修,不能再用,便奏請另制。十一月,詔命他定奪新舊渾儀。他本人精通律曆之學,又舉薦通曉算學的、有技術專長的吏部令史韓公廉予以重用,並組織太史局一些有能力的生員,由韓起草製造水運儀象台的方案,經他審定後送哲宗批准製造。水運儀象台高三十五.六五尺(約十二米),寬二十一尺,台分三層:上層放渾儀,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層放渾象,有機械傳動使渾象的旋轉和地球的周日運動一樣;下層設木閣。木閣又分五層,每層有門,每到一定時刻,門中有木人出來報時。為了更科學地使人便於掌握一晝夜的不同時間,利用了四種不同的打擊樂器;鐘、鼓、鈴、鉦;三種司辰服色:緋、紫、綠;一百五十八個木人;四個活臂木人來表達時刻的變化,木閣的後面設有漏壺和機械系統。利用水力作為動力,整台儀器自動運轉。元祐二年(一○八七)八月,開始設局研製,費六年之力,才告成功。水運儀象台繼承和發展我國天文學和天文儀器的研究成果,它的屋頂活動,每晝夜自轉一周的“渾象”和結構精巧的擒縱器,分別成為現代天文臺的圓頂、天文臺的跟蹤觀察機械——轉儀鐘和後世鐘錶關鍵部件的起源。國際天文學界對蘇頌的創造發明評價很高,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說:“蘇頌把時鐘機械和觀測用渾儀結合起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歐洲人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先行了七個世紀。紹聖初年(一○九四~一○九六)蘇頌又與韓公廉合撰《新儀象法要》。這部書是我國現存的最詳盡的天文議象專著,也是一部代表十一世紀我國天文學和機械製作水準的重要文獻。全書分三卷,上卷介紹渾儀的設計,附總圖四種,分圖十三種;中卷介紹渾象的設計,附總圖一種,分圖四種;下卷介紹水運儀象的設計,附總圖二種,分圖二十一種,圖中繪有機械零件一百五十多種,附有依據實測繪製的兩套星圖,繪星一千四百六十顆。西歐在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之前,觀測到的星數僅為一千零二十二顆,比蘇頌晚四百年,少四百三十八顆。由於蘇頌對天文學的重大貢獻,被後世譽為宋代天文學家。

元祐四年(一○八九)五月,蘇頌被任命為翰林院學士承旨。五年三月,擢尚書左丞、攝行樞密使職務。元祐七年六月,拜右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登上宰相高位。為相期間,“議論持平,務循故事,遠避權寵,不立黨援”。元祐八年(一○九三)哲宗親政,又起用新党中章惇等,新法複行,舊派人物被斥逐貶職,蘇頌被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集禧院使。半年後出知揚州。又調知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力辭不行,以中太一宮使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市)。紹聖元年(一○九四),還太子少師的祿位。元符三年(一一○○),徽宗即位,進太子太保,封趙郡公。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五月夏至日,自草遺表,翌日在丹陽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崇甯元年(一一○二)十一月,葬在丹陽縣義理鄉樂安亭五州山元東北阜。死後贈司空,累勳上柱國,晉封魏國公。南宋理宗朝賜諡“正簡”,遺著有《蘇魏公文集》七十二卷。

 

柯述

柯述,字仲常,別名柯世程,南安縣人,生於宋天禧間(一○一七~一○二一)。父曾中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

皇祐中,柯述為泉州教授,嘉祐元年(一○五六)蔡襄知泉州,對柯述的文章特加賞識。嘉祐二年柯述登進士,初任贛縣縣尉,緝盜辦案,不遺餘力。在此之前,贛縣抓到盜賊每處死刑,柯述任職後,建議縣令給退贓物的盜賊以減刑,措施上的反差形成精神上的威懾,盜賊聞風收斂。後升歸安(今浙江吳興)知縣,到任後發現歸安雖面臨太湖,卻常患旱澇,就提倡興修水利,蓄水排澇,使農業豐產。不久,移知襄縣,盜賊聞知都逃奔別地。神宗聽到這件事,就在休息的別殿召見他並詢問情況。外逃盜賊以為柯述已被皇帝調走,又陸續返回襄縣作案。對柯述的威望,神宗更加賞識,並寫其姓名於禦屏,以備日後重用。不久,提升柯述知懷州。

元祐、元符中,柯述兩次知福州。原來福州學宮長久作為試院,生員讀書住宿及祭拜孔子都移到別處。柯述選擇地點新築試院,建室舍一百二十間,使試院學宮分開,士人稱便。

柯述還當過福建提刑官、湖南轉運使、漳州施賑副使,官至朝議大夫直龍圖閣。任漳州施賑副使時,處理賑務,有條不紊,公平合理,村民頌德。

大觀三年(一一○九),柯述退職歸裏。泉州孔廟唐時建於衙右,宋太平興國初遷于崇陽門外東南(今址),大中祥符二年(一○○九)遷于育才坊,對人才培養不利。柯述應泉郡士紳推舉,向郡守建議,遷建孔廟於舊址,泉郡人士載文刻石留念。柯述通百家詩史,更精于《易》,著有《否泰十八卦》。政和初病逝,被奉祀于學宮。

 

呂大奎

呂大奎,字圭叔,號朴鄉,南安樸兜鄉人,生於南宋寶慶二年(一二二六)。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登一甲進士,初任潮州教授,改任贛州提舉司幹辦。任期滿,連任袁州、福州通判,以政績顯著提升為朝散大夫,並兼尚書吏部員外郎、國子編修、實錄檢討官和崇政殿說書。因講泉州話難懂,出任興化軍(今莆田、仙遊)的地方行政長官。在任期間,捐俸錢代中戶以下的貧困戶納賦,深得民心。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轉調知漳州。呂大奎任內著作很多,可惜大都湮沒,因人們所存得以傳世的僅有《莆陽拙政錄》、《學易管見》、《春秋集傳》、《春秋或問》、《論孟集解》、《易經集解》等,其中《春秋或問》二十卷收入《四庫全書》。

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呂大奎在執行公務中,路過家門,不幸被降元的沿海都制置使蒲壽庚和知州田真子拘捕,脅迫他在降表上署名,遭嚴詞拒絕,遂欲加殺害,幸遇管軍總管是呂大奎門人,幫其走脫。呂大奎至家,忙將所有藏書密藏一室,然後避入海島。蒲壽庚隨即派兵追捕,將其殺害。終年四十九歲。後人懷念呂大奎一生忠義,元孔公俊建大同書院,祀朱文公,以呂大奎配祀。

 

陳儲秀

陳儲秀,字舜弼,號瑞山,南安梅溪(今洪梅鄉)人。

儲秀少時家庭貧困,但聰穎勤奮,就學于梅溪騎龍寺學館,成績優異。後又在該學館教書。

儲秀於明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十一年(一五三二)聯第進士,授行人。他做事廉潔不苟,深得朝廷器重,升任雲南監察禦史。曾以“兩廣代巡”名義,奉命治理兩廣少數民族的民變,力主寬容疏導,戒濫施刑罰,民變得到順利解決。儲秀在外任職,適逢家中居喪,服喪後任河南道監察禦史,執政公正廉潔,聲望日隆,被薦任東粵按察使。到任後,熟悉民情利弊、政治優劣,整治合理。當時安南(今越南)侵掠邊境,朝中對此主和或主戰爭議不一,明世宗派儲秀會同總督毛伯溫處理這件事,他們相度機宜,宣示我國國威和睦鄰邦交政策,使安南臣服輸貢。因功得特賞寶鏹,賜麒麟服。儲秀平時留心選拔人才,福建巡撫龐尚鵬、殷從檢就是他親自提拔。後又奉命巡視福建並參與甄拔賢能,政績顯著。由於受權臣嚴嵩排擠,調任河南副使,管理黃河事務,清廉操守,剛正不阿。有位管河判官為人苛刻,貪財受賄,而又與前任按察使有牽連,儲秀瞭解其情,歎息道:“夫固蔓附而鷹攖者,上下相蒙以庇墨吏,奈法紀何”,下文斥逐他,因此遭受一些奸徒攻擊陷害。46歲時,憤慨辭官,歸隱家中。

隱居其間,倭寇侵優家鄉,儲秀和本府名宦莊用賓募鄉兵,並協助南安縣令夏汝礪鳩資集眾建築南安縣城垣禦寇。

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六月二十一日病逝於故鄉,其墓磚刻“梅坑陳巡按墓磚”。清咸豐間,泉州在籍禦史陳慶鏞,手書“可有諫章存柏省,猶留聲望在梅溪”對聯,懸掛在儲秀祠寢。

 

歐陽深

歐陽深,號東田,南安縣東田人,歐陽詹的後裔,少為泉州府學的生員。

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倭寇進犯泉州,此後勾結內地叛賊連年分掠泉屬、南安等縣,到處焚燒殺掠,發掘墳墓,勒財贖屍,極盡殘暴,以致民心惶惶,居無寧日。

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歐陽深授任泉州衛指揮僉事,總管軍事文牘,曾書同人詩句“家散萬金酬死士,身留一劍答君恩”於壁上,以表夙志。爾後,提兵近千拒敵于晉江,因軍功提升為指揮同知。當倭寇勾結惡紳危害地方時,歐陽深曾率數騎插入敵營,觀察虛實,剿撫兼施,賊受其感化,率眾前來歸從者不絕。歐陽深對待投誠兵卒,常以私財犒賞。並從中挑選悍勇的,置於左右聽用,對於怙惡不悛者,則嚴厲剿滅。

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倭寇勾結賊首江一峰、謝愛夫、施思備等人,入安溪焚劫,順途搶掠南安東田,歐陽深奉分巡道萬民英之命,率兵圍攻東田,施思備敗走。五月,進攻江一峰,從雙溪至嶺尾山,連破七寨,複進兵英林、潘逕等處,又擊退李五官部,捕殺賊首韋老等,斬俘倭寇百餘人。賊首謝愛夫、黃元爵、陳子愛、蘇光祚、康大福聞風歸降。後又擒拿負隅頑抗的江一峰、李五官、南蠻老、施思備、王二千、李三直等一百多人,斬於市郊,泉州地區始得安寧,歐陽深論功升遷都指揮使司。

同年,倭寇攻破興化(莆田)城,竊據平海衛。軍府令歐陽深進援興化,兵駐東蕭,斬敵首百餘級,乘勝追擊,隨後,倭寇大隊來援,深與部士薛天申、周嶽鎮等浴血奮戰,終因眾寡懸殊,英勇殉國。

歐陽深殉國後,世宗皇帝下詔有司為歐陽深立祠,春秋特祀,並諡封“昭毅將軍”,錄其子孫,世襲指揮僉事,以示褒揚。歐陽深與俞大猷少年同學,攜手抗倭,皆為一代名將,不幸歐陽深竟先陣亡,俞大猷極其悲痛,親撰祭文以悼念。

 

傅應嘉

傅應嘉,字德弼,號鐘山,南安錦堂村人,明代抗倭名將。生於嘉靖三年(一五二四),童年身體魁梧偉麗,稍長膂力過人,從本鄉武林先輩學少林棍法。又好讀書,通孫吳兵法。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武舉第二名,授把總武職。

是時,倭寇猖獗,閩粵沿海州縣遭受荼毒,應嘉受命帶兵入粵,協同俞大猷、戚繼光抗擊倭寇,轉戰江浙閩粵各省。前後身曆七十余戰,每戰,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大呼殺敵,所向披靡。

應嘉有次率兵偷襲敵營,至陣前,軍士見敵壘森嚴,眾寡懸殊,畏縮不前,應嘉遂令駐紮營外,單騎闖入敵營,遇狡黠之寇輒擊殺之,來回衝殺,如入無人之境。繼持短劍戳開大鼓一面,將未戳破之鼓面翻上,人潛坐鼓中,擊鼓雷動,賊營慌亂,自相殘殺,棄營驚遁。營外駐軍,奮起追殺,遂獲全勝。戰況上報,超升建甯行都司,統四衛,每衛五千六百名兵,民謠戲稱“鼓手升都司”。

吳平糾眾倡亂,與倭寇為犄角,攻擾廣東內地,又造戰船數百搶掠沿海,橫行海上,竟至僭號紀元,廣東告急,世宗命應嘉前往討伐,並賜以劍印,敢不從命者斬。應嘉奉令提師南下,至潮州、饒平等處,先後擒拿吳平七次,粵東匪寇相繼被平定。應嘉凱旋班師回朝後,世宗問:“維彼粵寇,出沒海濱,卿以何計擒之?”應嘉答曰:“臣奉聖上神威,竭股肱之力,與吳平、舟師角勝負,每風漂浪湧,輒駕巨艦沖波出戰,戰無不克。”。世宗慰撫有加,稱之為“蛟龍”,故世稱俞大猷、戚繼光、傅應嘉為“俞龍、戚虎、傅蛟龍”,以此讚頌三將的勇猛。

應嘉為了征服吳平,又服其餘眾,使永無後患,效諸葛亮七擒孟獲之法,每次擒捉吳平,輒曉喻以大義而釋之。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應嘉於鳳凰山七擒吳平,吳平感激涕零,表示拜服應嘉將軍神威,不敢再反叛,乞求赦宥。應嘉示之以誠,予以釋放。吳平果然守法,不再以叛亂。應嘉釋放吳平一事,被嫉賢妒功的人視為有機可乘,遂進讒言,誣陷應嘉受吳平重賄。應嘉因而罷職歸裏。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穆宗撫恤前朝進言獲罪已故諸大臣,又召東南抗倭將領譚綸、戚繼光進京。時吳平舊部將曾一本,又在廣東海上起兵為患。朝議欲起用應嘉,並委派內臣三學士到錦塘村搜其家,勘定有否受賄縱賊罪證。查無實據後,內臣複命,穆宗下詔複應嘉前職,詔書已到三日,應嘉尚未知聞,在家憤懣難譴,鬱鬱寡歡,對親友說:“大丈夫不能死沙場,馬革裹屍,今日死於讒諂之手,天也。”憂忿自棄,年四十四歲。英年早逝,朝野上下聞訊皆扼腕痛惜。

應嘉子孫後分派于金門。

 

傅夏器

傅夏器,字廷璜,南安錦田村人,人稱錦泉先生,生於明正德四年(一五○九),童稚時讀書專精、博學強記、稍長居紫帽山麓。十八歲讀書萬卷。嘉靖辛卯科(一五三一)鄉試中舉。應進士試數不如願,益發憤攻書,精研《易》理,博覽群書。嘉靖庚戌科(一五五○)會試第一,考試文章一出,京都人士盛讚其文為“從來會元所未有”。

嘉靖末期(一五五二~一五六六),閣臣嚴嵩獨攬朝政,搜羅黨羽,排斥異已。夏器不肯巴結權貴,狀元落選,授職時僅給禮部儀制同主事。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提調會試院,會試完畢,他的座師歐陽南野讚歎說:“不意君精經術且精業務至此。”轉光祿寺丞,辦事妥貼,人稱通才,後因辦理父母喪事回鄉,服喪期滿赴補職缺,卻僅補稽勳郎中微職,他每有舉薦人材,公正無私,自稱:“無以公道市私恩。”考功郎申燧,為人剛直,稱讚他“藻鑒精明,腸腑忠厚”,每有大事上報,多與他斟酌,因任免事與閣臣不合,適申燧服喪離職,夏器亦罷歸。

夏器歸隱後,在錦田村岩山下建屋居住,親自培植荔枝、龍眼,桃李等名果,以此為生計。當時,登門求教的人絡繹不絕。夏器都熱情接待、指教,還告誡年輕學者說:為人最要緊者在於立身,大節處切不可隨聲襲響,依人門戶,以至不可收轉。

夏器所治經義,見解獨特,自成一家,主旨在於“經世勵俗”。毛野直授鄱陽縣令,向夏器請教治政方法,夏器贈言:“為治之事即為學之事,以為已之心治人,何所往而不可;以為人之心治人,何所往而可?”勉勵野直要行直道、絕浮言、揭虛偽。

穆宗繼位,朝臣意欲起用夏器,但夏器無意仕途。隆慶間,他因德高望重,被聘協修《泉州府志》。

萬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卒,年八十六歲,墓葬金雞報親寺西。有《易義》、《錦泉文集》傳世。

 

黃華秀

黃華秀,字居約,號同春,南安石井東安下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出生。華秀幼與兄華瑞就學于楊子山楊林書院,後就學於泉州,兄弟同窗,切磋琢磨,昆仲學業並優,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秋闈,同薦為鄉舉人,有“兄弟同榜,雙鳳聯科”之稱,萬曆十七年春闈,華秀中進士,授廣東韶州推官。

華秀司理韶州期間,對下屬仁慈,對上級耿直執著,精明決斷。當時韶州民事,訴訟不斷,華秀對此竭誠勸解,使釋前怨;遇有奸惡大案,立刻剖決,民風因此大變。萬曆二十三年,以考績吏治第一,擢升南京浙江道監察禦史。

華秀在三年司諫中,剛果洞達,正直敢言,曾六次上疏定國體、阻礦稅、雪楚藩、罷樞輔、錄諫臣、防倭寇。其中乞斬權臣皇叔石星、趙志□,為清廉無辜的海瑞平冤一事,京師人士莫不聞風拜慕。明神宗曾下詔表:“卿(華秀)屢勞心以陳,而所陳者,真萬世公論。卿已識忠奸,朕聽卿言。”公務之暇,與德興祝世祿、甯國張永泰、潛江歐陽東風及同郡人李范廉、駱日升作讀書會,互相切磋學問。

華秀曆五載明刑、三年司諫,廉潔奉公。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六月七日瘁死任上,年三十九歲。身不余一錢,神宗為嘉其廉正,敕賜神主入南京鄉賢祠及廣東韶州府學名宦祠配祀。

 

李贄

李贄,字宏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祖籍南安榕橋。父親李鐘秀(白齋)為李宗潔長子,分家後攜眷入泉州開館課徒,明嘉靖六年(一五二七)十月三十日,李贄誕生於泉州城內南門林李小宗,幼承高祖林姓,為林載贄,考中舉人時複姓歸宗為李載贄。後為避隆慶帝朱載垕名諱,改為李贄。李贄六歲喪母,七歲跟隨父親讀書,因家庭貧困,十一歲回南安榕橋倚養于叔父家。他“利口能言”,十二歲寫《老農老圃論》,備受同學稱讚。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李贄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但他看不起用八股文考試的科舉制度,嘲笑考官無能,說自己參加考試,只是當一名謄錄生,以後便不應進士考試,青年時代生活窮苦,三十歲時迫于生計,到河南省共城(今河南輝縣)任教諭。嘉靖三十九年,調任南京國子監博士。到任數月,父去世,回家守喪。時倭寇侵閩廣,李贄不顧辦喪事,率領弟侄日夜守城抗倭。三年守喪期滿,到北京任國子監博士,沒多久,祖父又去世。李贄在共城買幾畝地,讓妻子黃氏帶三個女兒務農為生,隻身回泉州料理喪事。三年後回河南共城時,有兩個女兒先後在災荒中餓死。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李贄攜家眷重回北京,任禮部司務,時人說他這樣窮苦,是因為幾年來都當小官,“司務之窮,窮于國子。”他卻認為窮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聞道”,沒找到真理。五年後又調任南京刑部員外郎,萬曆五年(一五七七)出任雲南姚安知府。在任職內,勵精圖治,革舊鼎新,反對以封建倫理教條“君子之治”和歧視、欺壓少數民族,提倡“至人之治”,對官場烏煙瘴氣深惡痛絕。當時,中國封建社會已進入晚期,階級矛盾日益激化,明王朝為了強化對人民的思想統治,推崇理學(又叫道學),提倡尊孔崇儒,守舊與革新的鬥爭非常尖銳。李贄在北京任禮部司務時接觸以“反傳統”姿態出現的王陽明學說,並對王學進行改造,藉以發揮民主性的內容,反對封建說教,認為“堯舜與途人一,聖人與凡人一”。在南京任刑部員外郎期間,講學活動中結識了反對理學的泰州學派著名學者王畿、羅汝芳,並拜王艮(泰州學派的創始人)的兒子王襞為師,頗受影響。王畿和羅汝芳的學術思想接近禪學。李贄也於此期間接觸到禪學並受其影響,提出儒、道、佛三家無異同,倡“童心說”,反對孔孟之道。由於李贄的思想體系和官方推崇的朱熹理學格格不入,兼他性格鯾直,常受上司欺壓。姚安知府三年任期未滿,他就向上司辭職,未獲同意,就住到大理府雞足山佛寺,專心研究佛學,從此告別仕宦生涯。

萬曆九年(一五八一),李贄從雲南回到湖北黃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寫了一些讀史的文章,並教授耿家子弟。萬曆十二年耿定理去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他派人把家眷送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龍湖芝佛院,致力讀書、講學和著述,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書》和《史綱評要》等著作。在此期間,他結識“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與他們共同論學,交誼很深。公安派主張作詩應獨抒性靈的“性靈說”和他的絕假純真、真情實感的“童心說”意思相通。公安三袁的文藝思想明顯地受李贄影響。在此期間,他與耿定理的哥哥道學家耿定向反復論辯,撰寫《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文章,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作為是非標準。《焚書》收入《童心說》、《贊劉諧》、《何心隱論》等書答、雜述、讀史短文和詩等共六卷,(後門人汪本鈳為其輯集《續焚書》五卷),揭露道學家們的偽善面目,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李贄在麻城還多次講學,抨擊時政,針貶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並受到狂熱的歡迎。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夏天又剃去頭髮以示和鄙俗斷絕,這一切都引起封建衛道者的嫉視和仇恨,視為“異端”、“邪說”,群起圍攻,要把他驅逐出境。李贄旗幟鮮明,堅強不屈,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我頭可斷我身不可辱”,毫不畏縮。

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李贄往山西大同住于梅國楨巡撫署中,著《孫子參同》,修訂《藏書》。秋,李贄到北京,住在西山極樂寺,撰成《淨土訣》。次年春天到南京,將自己的零星著作匯成《老人行》,並再度研究《易》,撰《易因》,最後編訂其巨著《藏書》。《藏書》共六十八卷,體裁采紀傳體,論述戰國至元亡時歷史人物約八百人,對歷史人物作出了不與傳統見解苟合的評價,旨在反對儒學。如他讚揚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則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斷”的“聖後”。萬曆二十八年(一六○○),在山東濟甯編成《陽明先生道學抄》、《陽明先生年譜》。同年,李贄重回龍湖,原希望長住於此,不料這年冬天,耿定向的餘黨和麻城反對梅國楨的人,竟然勾結地方官吏,指使歹徒燒掉龍湖芝佛院,拆毀李贄預為藏骨的塔屋,並下令逮捕李贄。李贄在友人的保護下,事先避入河南商城縣的黃蘖山中。此時恰好直言敢諫而被斥逐居家的好友馬經綸來訪,李贄即與他同往河北通州,寄寓他家別墅,繼續從事《續藏書》二十七卷的著述,同時完成《九正易因》。

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大官僚集團的政治代表禮部給事中張問達秉承首輔沈一貫的旨意上奏神宗,說:“李贄壯歲為官,晚年削髮,近又刻《藏書》、《焚書》、《卓吾大德》等書,流行海內,惑亂人心”。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莫須有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贄,並焚毀他的著作,李贄入獄後,聽說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說:“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歸為?”於是憤而以剃刀自刎。死後,馬經綸把他收葬于河北通州北門外馬寺莊迎福寺側,今墓地尚在。他的著作直至清代還被封建統治者列為禁書。現代稱譽他為明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

 

蘇希栻

蘇希栻,字於欽,號阜山,南安楊梅山下人,生於明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少時博涉群書,為文敏捷,人們比之為楊雄、班固。十八歲時赴童生試,獲第一名,得入府庠,學使朱鎮山衡文,選拔為泉州士子之首,保送入京都五經書院。隆慶四年(一五七○),鄉試始中舉,萬曆二年(一五七四)登進士第,授許州知州。

州轄有四縣,地當要衝,希栻赴任後考察該地利弊,歎息道:“世好繁縟,吾處之以簡;世好詭譎,我應之以直。吾不能安享車馬俸祿而折腰道旁,仰上官聲色辦事;更何況先催科派賦,後撫字百姓,如不能輕刑簡政,豈不有違聖人之教?”於是,慰問疾苦,摧抑豪強,請停不是急需的征派,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凡來往公使橫索郵鋪遞傳者,均嚴加拒絕,廣集優秀士子入許州西湖書院學習,成績優異者,月供銀一兩為生活費,並請學使指定專職司訓督導,因此,士子向學成風。

希栻執法公允,明於判斷,敢於行事,文書公牘皆親自審理。例如屬縣有二貧戶,二子相狎昵,甲為鞀貨郎。一日,乙遇甲於田間,因嬉鬥不慎而傷甲頭,血流面頰,甲因而臥地不走,乙更賭興挑貨郎擔回家,乙父大加責駡,並親自挑貨擔至甲家賠禮謝過。甲意未足,竟告于官,縣官以“強盜得財傷人罪”結案。上文至州,希栻認為:以傷人定罪則對,以強盜得財則不確,何況其父已事前登門還貨謝過,至少當以自首免罪。據此放乙出獄。

時許州副職一為山西人,年老,貪財好賄,曾被前官評貶,竟遷怒希栻。此老有婿為開封府副職,而該府同知,又是其同鄉,便圖報復,曾因追兵事,州吏不曾照會而捉捕,又不遣還,便共向山西籍直指進讒言,即以“放走一死罪”為詞論劾,希栻即被免職,時希栻蒞任僅10個月,聞罷職訊,坦然對屬吏道:“吾燈窗之事畢矣,余事付之後人。”

希栻歸裏,居阜陽山下,土室衡門,清貧自守,率兒孫躬耕自給,農餘課兒孫讀書,自題門聯曰:“家有舊書惟教子,門無新事不迎賓”。治家孝友敦睦,關心鄉梓,置義倉,修霞舒裏社、築太湖民堡,葺梅隴阡履濡橋,築月半洋水壩,重修雪峰寺等。府縣官聞知屢請,竟不得一見。卻時與告老尚書黃鳳翔,退職禦史、侍郎詹仰庇等賦詩結社,讀書怡情。退居四十五年,手不釋卷,能寫蠅頭小字。萬曆四十八年(一六二○)卒,享年九十歲。

著有《杜詩全集注》、《杜詩選注》、《漢魏詩注》、《詩集解》、《文選擇注》、《莊子注》、《騷賦匯草》、《管班存質》、《瘦生匯草》、《拾存零草》及《阜陽蘇氏族譜》傳世。

 

鄭芝龍

鄭芝龍,小名一官,字飛黃,南安石井人,明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出生。天啟元年(一六二一)芝龍與弟兄芝虎、芝豹到廣東時,芝龍母舅黃程,於澳門有商務,就把芝龍留下,芝龍在澳門接受天主教洗禮。

明天啟三年,芝龍替母舅黃程運送貨物到日本長崎,跟泉州人李旦和海澄人顏思齊等人相識,在那裏與日本長崎平戶的田川氏結婚、翌年生子鄭森(即成功)。顏思齊看到日本德川幕府掌握政權,文恬武嬉,打算起來反對,就遊說鄭芝龍等二十六人。事情洩密,幕府要逮捕他們,於是駕船逃跑,航行八日夜,到臺灣,遂築寨住下,將當地老百姓組織起來,耕種打獵。不久芝龍的父親去世,兄弟多人到臺灣,漳、泉無業人員共有三千多人先後入台,後來顏思齊去世,眾推芝龍為首領。

天啟六年三月,芝龍進駐金門、廈門,豎旗招兵,饑民及無業人員爭往投靠。芝龍走到那裏,就攤派富民財餉,叫做“報水”,只是不准擄掠婦女、焚燒房屋。芝龍往來海上,官府奈何不得。是年秋天,福建巡撫朱欽相派巡海道蔡善繼招撫芝龍,芝龍聽命,帶領兵眾到泉州接受招撫。善繼要他繳報戰船、兵器,芝虎不高興,兵眾也高聲反對,就護衛芝龍跑掉,並繼續佔據海島,攔截商賈。時閩中饑荒,老百姓紛紛跑到芝龍那裏去。冬天,金門遊擊盧毓英帶兵剿芝龍,兵敗,被芝龍所擒。芝龍告訴他說:“某非敢拒官軍,不得已耳。苟得一爵相加,當為朝廷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

天啟七年六月,都督俞咨皋帶領舟師討伐芝龍,大敗而回。芝龍放還捕獲的兵將。這時,芝龍勢力強大,海上活動的兵船已上千隻。

明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六月,兵部招撫芝龍,九月,歸降巡撫熊文燦,被授予遊擊將軍。時福建大旱,芝龍建議移民臺灣,於是,招集幾萬饑民,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送到臺灣,讓他們開墾田地。因土地肥沃,秋天收成比大陸多上一倍,人們足衣足食,向芝龍納租。

崇禎三年至四年,芝龍奉文燦之命,削平海陸上的反叛勢力李魁奇、楊祿、楊策、鐘斌及鐘淩秀等,因此,被提升為參將。

崇禎六年秋天,荷蘭軍侵入廈門,巡撫鄒維璉派兵擊敗之,荷蘭侵略軍泛舟大洋,轉掠青港等,芝龍出兵援助,連戰數日,荷蘭軍敗退。八年四月,芝龍聯合廣東軍隊,在田尾遠洋擊敗劉香老,收集他的兵眾,勢力就更加強大。十二年六月,荷蘭軍先後劫掠於浙、閩海上,明朝官軍多次被打敗,巡撫命芝龍抗擊。荷軍船隻高大,官軍的技術不能發揮作用,芝龍退到楓亭港口後,募集善於游泳的漁民五十人,用竹筒裝火藥,焚燒荷蘭船五隻,荷軍首領郎必即哩歌大驚,從此不敢進入福建境界,芝龍因此被提升為副總兵。此後,又因戰功升總兵,實際權力大於督撫。當時海舶沒有鄭氏發給的令旗,不能往來,每只船納稅三千金,每年收入千萬金。在安平鎮(今晉江縣安海鎮)開闢府署,海船可以直通家中,門前可以停靠船員,直到海上,守城兵的軍餉全部由芝龍付給。芝龍的船隊戈甲堅利,護衛福建海域就像一道長城。

南明弘光元年,即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五月,清軍攻佔南京,總兵官鄭鴻逵、鄭彩撤軍回閩,恰好唐王南來,芝龍等將他接到福州,唐王跟張肯堂,黃道周、鄭芝龍等,共同商議唐王監國,遂即位于福州,建元隆武,封芝龍為南安伯、平虜侯、晉平國公。其時清兵已進入浙、贛,逼近福建,芝龍以為擁立唐王不是他的本意,認為清朝神武,自己一定無法偏安一隅,有投清意向。翌年,清王朝招撫江南經略洪承疇和福建禦史黃熙胤,寫信勸芝龍降清,並會固山兵迫安平。貝勒王知道泉郡紳士郭必昌跟芝龍有交情,請他去招降,同時又命令固山把軍隊撤離安平三十裏,並寫信給芝龍,勸其投清。芝龍接信後叫兒子成功前來商量招撫之事,鄭成功哭泣規勸,為明王朝盡忠,芝龍不聽,於是到福州送降表給貝勒王。貝勒王知道鄭成功是個英雄,想等鄭成功到來一同北行,等了好久成功不來。貝勒王忽然調動軍隊,挾持芝龍向北而去。到北京後,芝龍被授予精騎呢哈番,隸屬漢軍正黃旗。

後來清王朝見芝龍未能勸鄭成功歸順清廷,並懷疑他們父子互相勾結。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十月,殺芝龍于柴市,子孫世恩、世蔭、世默等十一人也同時被殺。

 

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號明儼,南安石井人,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七月十四日生於日本平戶市千里濱。父鄭芝龍,母日本長崎平戶市田川氏女。明崇禎三年(一六○三),成功七歲,自日本回安平(今晉江安海鎮)求學,取名森。

成功十一歲時曾依塾師“灑掃應對進退”為題作文,寫下“湯武之征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也”的驚人之句作應對,其後苦讀經史兵法,習練劍術騎射,十五歲考中廩生,二十一歲入南京國子監,拜名儒錢謙益為師,師為取字大木。

南明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五月,政權夭折,六月鄭芝龍、黃道周等在福州擁唐王朱聿鍵為帝,改元隆武。八月,鄭森隨父朝見隆武帝,深得器重,賜姓朱,名成功,取號明儼。自此中外稱鄭森為“國姓爺”。

南明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六月,清軍進逼福建,成功對隆武帝表忠心說“臣受國恩,義無反顧,定以死報效陛下”,並獻上抗清條陳,建議“據險抗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朱聿鍵深為賞識,即封成功為忠孝伯,拜禦營中軍都督,掛招討大將軍印,成功率軍鎮守軍事要衝仙霞關。鄭芝龍派人示意成功撤兵,繼而斷糧餉,致使仙霞關失守,成功被迫引軍而還,九月十八日,清軍陷福州,旋進軍泉州,芝龍聚將議降,成功苦勸無效,即走避金門。芝龍降清,清固山韓岱洗卻安平,田川氏蒙難,成功聞訊趕往安平,收葬其母田川氏屍骸後,到南安縣孔廟焚青衣,發誓抗清複明。並帶著陳輝、陳霸、洪旭等九十餘人入海,自稱招討大將軍,往南澳一帶招兵,在廈門、金門建立抗清基地。

南明永曆元年,即清順治四年八月,成功與其叔鄭鴻逵合兵攻泉州,于桃花山一帶戰勝清軍,聲威大振,翌年三月,攻克同安。是時明桂王朱由榔即位于肇慶,成功派員上表稱賀,並建議水陸夾攻,以恢復明朝。隨後揮師南下,駐紮於銅山,分派甘輝、施琅諸將攻打詔安、漳浦等地。永曆三年(一六四九),施琅克漳浦、雲霄,甘輝克詔安,成功移兵屯守分水嶺,部將黃廷駐守盤陀嶺,施琅分兵平定廣東的黃崗、揭陽、澄海、潮陽等地,成功控制漳泉至粵東沿海一線。兵力發展到四萬,設左、右、前、後、中五軍、廈門設參軍,協理諸官分管軍政事務,並開設商行溝通內地與海外貿易,設裕國、利民兩庫稽算東西兩洋船本利息,建立穩固的後勤基地。十一月,永曆帝派欽差到廈門,封鄭成功為延平公,成功自是奉永歷年號。

永曆四年(一六五○),清軍大舉南進,永曆帝詔令成功勤王。閏十一月,成功兵至南澳,左先鋒施琅畏難請退。成功親率大軍,水陸夾擊,大敗清軍于揭陽、澄海。

永曆五年初,清福建巡撫張學聖命提督馬得功乘虛攻廈門,守將鄭芝莞不戰而逃,鄭鴻逵救援不及,廈門失陷,成功回師廈門,清軍已退,斬芝莞,削鴻逵軍職,施琅畏懼潛逃降清。成功安定金廈後,出師圍漳州城達八個月,清固山金礪自浙江馳援,成功退守海澄。

永曆七年五月,清廷以“海澄公”印引誘成功,成功拒不接受。翌年二月,清廷派葉成格招降,許以漳、泉、潮、惠四府供成功安置所部,成功提出三省地方才可安置,且不薙發、不留辮、不易服,僅對清廷稱臣納貢,清廷不受。九月,成功與清廷使臣在安平談判,未成。在議和的同時,成功一方面派兵往各地徵集糧餉,一方面加強廈門後方建設,改廈門為思明州,設置吏、戶、兵、刑、禮、工六官和察言、承宣、賓客三司,以及印局、軍器局。部隊分七十二鎮,每鎮五協,各設正副統領,以便訓練和作戰。置儲賢館,育冑館,接納各地義士賢人,培養烈士子弟、商業設仁、義、禮、智、信、金、木、水、火、土十家商行,經營財貨,以濟其用,使廈門島的行政、軍隊經濟有條不紊。是年十月,成功命林察為水陸總監,揮軍南下與李定國會攻新會。因途中耽擱,李定國孤軍無援,退回梧州,林察部北返,奉令攻打漳州,清守將劉國軒獻城歸降。

永曆九年,成功派洪旭、陳六禦率兵攻舟山,克溫州、台州。清廷以成功拒降,把其父鄭芝龍收捕入獄,並派親王世子濟度率大軍入閩,成功收兵回廈,加強海陸防禦。

永曆十年四月,清軍濟度水師出泉州遇風暴,成功乘勢進擊,大敗清軍於海上。六月,海澄鄭軍守將黃梧投清,使鄭軍在該地的軍需損失淨盡。成功攻泉州不下,即命甘輝為統領水師北上,八月攻下閩安鎮(福州),十二月攻取羅源、寧德,殺清軍先鋒阿格襄于寧德城郊。翌年二月攻取台州。

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正月,永曆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成功決計北伐,他一面奏請永曆帝詔李定國出洞庭會師江南,約請兵部待郎張煌言出兵舟山;一面加緊選練精兵,組成“鐵軍”。五月初七,成功頒佈北伐令,嚴明紀律。十三日,親率甲士十七萬,水師八千眾,戰艦數千艘,號稱80萬大軍。在廈、金誓師北伐,直發金陵。六月攻佔平陽,圍溫州。七月到達舟山與張煌言會師。八月入長江,攻羊山,因遇颶風,艦隊被沖散,損失兵將數千員。折回舟山休整。永曆十三年五月十五日,成功再次率師北上,攻崇明,取瓜州。六月,成功命張煌言分兵上溯蕪湖,截擊上游清兵,令劉猷守瓜州,自己直取鎮江。

二十二日冒雨進攻,一舉奪下鎮江城。鄭軍紀律嚴明,百姓安居樂業,無不贊為“天兵”。隨後直搗南京,沿江太平、甯國、池州、徽州諸府縣聞風歸附。江甯一地已在鄭軍包圍之中。七月十日,鄭軍自鳳儀門登岸,成功遙祭明太祖孝陵。時南京城守將梁化鳳詐稱獻城納款,施緩兵之計。甘輝等將領力主速攻,成功不聽眾言而陳兵城下,坐待梁化鳳出城投降。清軍乘鄭軍放鬆戒備,於七月十二日出城反攻,鄭軍措手不及,迎戰失利,甘輝、陳魁、張英、潘庚鐘等將領陣亡,蕪湖失守,被迫回師廈門。

永曆十四年,清閩浙總督李□集閩、浙、粵等省重兵於漳、泉,窺伺廈門,成功派陳鵬、鄭泰分守高崎與金門,自己帶陳輝、周全斌、黃廷等出海門迎敵,五月,清軍達素收買陳鵬為內應,進兵海門。雙方海上激戰,成功乘午時潮起發動總攻,鄭泰率生力軍從金門來援,鄭軍如虎添翼,海上大敗清軍水師。部分從高崎登陸的清兵,被守將陳蟒阻擊,達素偷襲廈島失敗,收拾殘部逃回泉州,不久在福州吞金自殺。

永曆十五年,成功見金、廈彈丸小島,終維以持久,決計東征臺灣,驅逐荷蘭殖民者。三月二十三日,成功留鄭經守廈門、鄭泰守金門,自己統率大軍二萬五千人,戰艦三百餘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翌日到達澎湖。四月初一黎明,冒狂風巨浪直抵鹿耳門外,午時乘潮,由何廷斌導航,直入禾寧港登陸。鹿耳門港道水淺礁多,荷蘭殖民者侵台後,以沉船設阻,鄭軍突然兵臨城下,當地百姓紛紛以酒食勞軍。四月三日,荷酋揆一命荷軍全力反撲,成功水師擊沉荷鐵甲艦赫克托號,並用火船圍攻其餘戰艇,荷軍大敗而狼狽逃遁。陸上,鄭軍在北線尾全殲來犯荷軍,擊斃其上尉貝樂德,乘勝包圍赤嵌城。成功一面阻擊來自臺灣城的荷蘭援軍,一面向赤嵌城的荷軍守將描難實叮發動政治攻勢。揆一見赤嵌難以困守,提出以十萬兩白銀犒師,“年年照例納貢”的條件,換取鄭成功撤兵。成功嚴正聲明:臺灣一向屬於中國,自應把它歸還原主。並通牒赤嵌荷軍二十四小時內投降,否則即發起總攻。描難實叮見大勢已去,四月十日宣佈投降。

成功光復赤嵌後,改赤嵌為東都,設承天府,置天興、萬年兩縣,遂清查田園人口,制訂賦稅,並於東都設四坊,鼓勵貿易。又揮師進攻臺灣城。荷軍總督揆一,憑恃炮堅城險,負隅頑抗,等待援兵。成功採取長期圍困、俟敵自潰的戰略,留下部分兵力圍城,其餘部隊分別到臺灣城四周近鄰屯墾,令各鎮按地“插竹為社,斬茅為屋,圍生牛教之以犁,使野無曠土,而軍有餘糧”;鼓勵文武官員招佃墾荒,但不准混圈田地,侵害居民利益。成功親自帶戶官到高山族村社巡視慰問,送給他們牛、犁、種子和棉布絲綢,鼓勵耕織,所到之處“男婦壺漿迎者塞道”。

同年八月,荷蘭殖民地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東印度公司派兵七百人,戰艦十艘駛近臺灣,企圖救援駐台荷軍,當即遭到鄭軍水師迎擊,荷援軍司令布•考烏棄軍南逃,其艦隊潰不成軍,臺灣城荷軍軍心動搖,有些士兵出城投誠。成功于十一月中旬集中兵力,二十日發起總攻。荷蘭總督揆一勢窮力竭,于十二月初三(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投降,隨後撤離臺灣。鄭成功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侵佔達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並賦成《複台》一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成功收復臺灣後,改臺灣城為安平鎮,並以此為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開始整肅吏治,處死肆意吞占公共財物的承天府楊戎政和大將伍豪;同時頒佈屯田令,分派各鎮赴各地開荒,允許各級官吏將士建屋開礦,永為世業;鼓勵官兵從事漁業、經商,建造大船通商航行日本與南洋諸島,令金門、廈門、銅山、達壕諸鎮衝破清廷禁令,與內地通商。因此,“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永曆十六年即清熙元年(一六六二)初,清廷下令遷界,實行海禁,強迫閩、浙、粵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裏。成功接引大陸因遷界而流離失所的數十萬百姓到臺灣安置,又令駐廈等地官員遷家于台。

鄭成功收復臺灣不到半年,因戎馬倥傯,積勞成疾,複台當年的五月初八日逝世,年僅三十九歲。

 

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南安英都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萬曆四十四年登進士第,授刑部主事,至天啟年間,累官刑部員外郎、郎中和浙江提學僉事、右參議、江西兵備副使、陝西參政、陝西按察使、延綏巡撫。

天啟末,崇禎初,陝西高迎祥、李自成揭竿起義,農民起義烈火迅速蔓延各地,崇禎四年(一九六一)九月,承疇奉旨總督三邊軍務,旋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兼督河南、山西、陝西、四川、湖廣(今湖北、湖南)軍務,大舉圍剿各路義軍,於崇禎十一年大敗李自成於潼關,李自成僅以十八騎入商洛山中。

同年清兵連陷明廷邊關,深入內地,明督師大臣孫承宗、盧象升相繼陣亡。崇禎十二年,承疇調任薊遼總督,守備松山、店山、寧遠、錦州。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太宗親率大軍攻錦州,承疇統兵13萬趨援錦州,兵未至而城破。崇禎帝遣官促戰,承疇遂進兵松山,八月,為清兵所困,至次年二月,糧盡援絕,城破被俘。

清太宗以欲取中原必收承疇為已用,命漢人範文程等勸降。初,承疇不就,清太宗又駕臨誘降,見承疇衣單不勝寒,脫下貂裘披在承疇身上。後經多次勸降,承疇遂降清,隸鑲黃旗。

崇禎帝乍聞遼東軍情,以為承疇已殉國,甚為哀慟,賜禦祭。適密書至,禦祭遂罷。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入京,崇禎帝自縊。四月,明甯遠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山海關,李自成離京。五月,承疇扈從清帝入京,清廷為籠絡明室遺臣,以天子禮為崇禎帝發哀重葬。六月,攝政王多爾袞封承疇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同內院官佐理機務。

清順治二年,清豫親王多鐸率師渡淮,屠揚州、平嘉定、破南京、下蘇杭。閏六月,命承疇總督軍務,招撫江南,賜便宜行事。承疇剿撫並用,江南各地漸次平定。

順治四年十月,粵僧函可乞放歸裏,承疇與函可父親日纘有師生舊誼,故給牌照護行出城。守軍從行李中搜出犯諱文字,守將具情上奏。承疇既請擬罪,部議當奪職。清世祖念疇勞績,未予追究。不久,承疇父喪,上疏請解任守制,世祖允其所請。次年四月還京,入內院,六年掌會試。

清廷為羈絆承疇,暗地派人接其老母入京。其母傅氏面斥承疇,執意還鄉,承疇只好從命。順治八年閏二月,承疇奉旨職掌都察院左都禦史事,他甄別諸禦史為六等。依優劣分別按差用、內升、外轉、外調、降黜處理,因而得罪一批朝臣。禦史張煊等上疏彈劾承疇與吏部尚書陳名夏等人聚於火神廟謀反、以及私送其母回鄉等情。巽親王滿達海奉旨諸王大臣會審。承疇辯明火神廟集議是為甄別禦史優劣,張煊等人純屬誣告,而以送母未請旨引咎請罪。陳名夏等大臣亦力辯承疇無辜,世祖乃“留任責後效”,順治九年五月,承疇母喪,世祖命他照故供職,居家服喪。

順治十年正月,承疇調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任太宗實錄總裁。當時南明永曆帝居安隆所(今貴州安龍),猶佔有雲南、貴州二省。五月,承疇受命入湖廣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即分兵鎮諸要地。又在廣西設桂林、梧州二鎮,與川、廣對雲、貴取鉗制之勢,令兵將屯田、備糧、修城防、練水師,養精蓄銳,作持久計。

順治十三年,承疇晉太傅,仍兼太子太師。六月,承疇年已六十四歲,以目疾為由,請准退休,世祖不允。時李定國奉永曆帝入雲南,清將阿爾珍議以重兵自沅靖入雲、貴,承疇阻之,十四年十月,孫可望叛永曆帝,詣長沙請降。承疇具情上奏,可望得以封義王。湖南平,並疏雲,貴可取狀。世祖乃命承疇督所部窺取貴州。又命平西大將軍吳三桂自四川,征南將軍卓布泰自廣西,分道入黔,夏四月,承疇至貴陽,滿目廢墟,田疇荒蕪,乃多方招徠,捐金散給以修房舍,勸令預輸以給兵食,禁士卒出城,民免騷擾。

順治十六年正月,清三路大軍會師昆明。二月,永曆帝奔緬甸,承疇見滇省地窮民苦,即疏請發內帑三十萬,以十五萬賑濟雲貴兩省貧民,以十五萬充資軍餉。因兵部密令速攻緬甸,八月又上疏:“臣受任經略,目擊凋敝景象,土司降卒尚懷觀望,宜須先安內乃可攘外,李定國竄入孟良諸處,山川皆極險阻,兼瘴氣為害,必待霜降始消;來年二月,青草將生,瘴即複起,其間可以用兵不過四月,恐未能窮追遠剿,……請今年秋冬宜暫停進兵,俾雲南迤西殘黎,稍借秋收以延殘喘,明年盡力春耕以圖生聚,而數萬大兵又得養銳蓄威,居中制外,然後進剿,庶為一勞永逸。”清廷採納暫停進兵,同年十月,承疇目疾加劇,行動須人扶掖,請解任。清世祖命回京調理。

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三月,承疇返京。四月,乞休獲准。論功授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襲其職。

康熙四年(一六六五)二月,承疇卒,年七十三歲。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立禦碑。有《洪大經略奏對日鈔筆記》一冊傳世

 

洪承畯

洪承畯,字彥灝,洪承疇的弟弟,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明。他少年即擅長行書和草書,筆勢婉轉遒勁,如驚蛇入草,古藤掛壁,當時人稱他的字是“龍蛇字”。

承畯對承疇降清,不以為是。在承疇聲勢顯赫的時候,他卻避居紫帽山下自家別墅,自稱“紫農山人”,吟詩寫字,自適其樂,還辭去兩次清朝的官職。承疇在泉州府城建府第,承畯在它的旁邊建“忠烈祠”,祀奉唐代忠烈張巡和許遠,以譏諷他兄長的失節。有人因此讚頌他“梅向於北,明心事為二難;蘭出於南,露根條以獨立”。他還在泉州西隅一座佛寺門上大書“大乘蓮心”,故意把“乘”字寫得象“無”字,而“蓮”與“良”近音,草草一看一讀,成為“大無良心”,人們遂稱該寺叫“蓮心庵”。後來,承疇回歸故鄉,在英溪南岸崖壁上,書刻“素月孤舟”與“長天秋水”,表白不肯臣服清廷的心跡。

 

何廷斌

何廷斌,又名何斌,南安水頭人,生卒年月不詳。涉事于明末清初,原為鄭芝龍部屬,隨軍經商于南洋諸島與日本之間,常出入臺灣鄭軍兵營,熟悉地域,精通商貿。鄭芝龍于明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受招歸明後,斌滯留臺灣,從事農墾,拓業經營,成為當地一個頗有名氣的實業者。

與此同時,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南部地區,掠奪財富,屢遭人民的反抗。荷人為了便於控制臺灣,便在臺灣村社中物色有聲望的人物當“甲螺”(頭目),又聘用懂得荷蘭語的人為“通事”(翻譯),廷斌因在台日久,熟悉臺灣情況,又懂荷蘭語,就被指定為“甲螺”兼“通事”。

不堪荷蘭殖民者殘酷壓榨的臺灣人民,反抗一浪高過一浪。南明永曆五年(一六五一),爆發了郭懷一領導的武裝起義,並得到鄭成功的支援。荷蘭殖民者在血腥鎮壓這場起義之後,對來往於臺灣海峽的鄭軍商船和軍需艦艇多加阻擊和扣留。鄭成功採取對策,禁止港澳及東西洋各國商人到臺灣經商,對占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實行經濟封鎖。永曆十一年六月,荷蘭殖民者不得已,派通事廷斌到廈門請求鄭成功開放海禁。廷斌卻在晉見時訴說荷蘭殖民者強佔臺灣土地、高額徵稅、肆意殺戮群眾的罪行,並傾吐臺灣人民盼望王師解懸拯溺的心情。鄭成功當時正忙於北伐抗清,無力分兵東渡,只是詳細詢問荷蘭殖民者在臺灣的軍事設施等情況,委託廷斌做他的全權代表,辦理鄭氏在臺灣的一切事務,徵收來往商船的關稅,並答應開放海禁,以取得一個穩定後方。

鄭軍恢復海運通商後,廷斌代鄭氏徵收來往船稅和臺灣出口的鹿皮、砂糖、魚蝦等一切貨物關稅,年得稅銀一萬八千餘兩,為鄭成功抗清提供可觀的軍餉。第三年,為鄭成功徵稅事被荷蘭東印度公司發現,殖民者當局以“侵吞王銀二十萬兩”的罪名將廷斌解職、拘捕,並籍沒全部家產,廷斌逃離臺灣,投奔鄭成功,密遣小通事郭平裝作漁翁,順鹿耳門至赤嵌城打探水道,發現泥沙淤積的淺港中有激流沖通的一條溝路,水深四尺有餘,畫成詳細海道返報,廷斌即藏圖於身,翌年元宵之夜,乘荷人酣飲、看守不嚴之機,逃出險境,駕著預先準備好的小船依圖出海,飛馳廈門。

廷斌見到鄭成功後,獻上海圖,並進言:“臺灣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且橫絕大海,四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原抗衡也。”其時,鄭成功正因金陵兵敗,清兵南下壓境,金廈兩島地狹財竭難以久持而焦慮,見廷斌所言,非常高興地說:“此殆天之使公授予也。”

鄭成功決心“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遂於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三月二十三日率大軍由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於四月初一日由廷斌引航百艘艦艇魚貫而入,順利通過鹿耳門,登岸以後,擊退敵兵,佔領要隘,一舉攻取赤嵌這一海防重鎮。

廷斌引航立功,並跟隨鄭成功巡視新港、目加留灣、蕭壟、麻豆等村社要地,安撫各地高山族同胞,向高山族酋長們頌揚鄭成功抗清和驅逐荷蘭殖民者的正義壯舉,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和支援,迅速建立安定的社會秩序。孤立困守于臺灣城中的荷蘭殖民者派人求和,鄭成功堅持民族大義,由廷斌擔任首席翻譯官,嚴令荷蘭殖民者撤離臺灣,又以重兵壓境,終於逼使荷蘭殖民者於永曆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撤離臺灣。何廷斌有力地幫助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完成收復臺灣寶島的歷史大業。

 

鄭經

鄭經,又名錦,字式天,號賢之,明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生,為鄭成功長子。

清順治十八年,即南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鄭成功東征臺灣,鄭經受命留守廈門、金門。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五月,鄭成功病逝于臺灣,提督馬信及諸鎮將領密謀擁立成功弟鄭世襲,襲延平郡王爵,繼招討將軍職。思明州鄭泰、洪旭、黃廷、工官馮澄世、參軍蔡鳴雷知道後,立鄭經為世子。十月,洪旭、鄭泰等率兵千余人護送鄭經入臺灣。鄭經以周全斌為五軍、馮錫范為侍衛、陳永華為諮議參軍。十一月,鎮將黃昭會諸部攻鄭經,鄭經差點被圍困,周全斌帶兵奮戰,黃昭中流矢,被周全斌斬首示眾,其餘兵眾投戈歸降。鄭經入安平鎮(原臺灣城),禮待鄭世襲。十一月,鄭經率周全斌、鄭世襲回思明州,以賞勳司蔡政為審理所正,巡防境內。

康熙二年正月,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卒,鄭經仍奉永曆十七年為紀年。九月,荷蘭人糾集甲板船十六只、兵數千,會同清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攻金廈兩島。十月,耿繼茂、李率泰調集舊部,會合荷兵出泉州,提督馬得功出同安,施琅、黃梧出漳州,下船集結于廈、金的海上。十一月,鄭經率黃廷、周全斌水師聚于金門海上,荷蘭船隻高大,船上有大小熕炮十餘門,橫截中流,為清船藩蔽。鄭軍十三隻戰船直繞荷蘭船後,衝擊敵大船,荷船炮火齊發,鄭戰船無一擊中,馬得功被周全斌所殺。不久,清軍耿繼茂、李率泰派軍增援,施琅、黃梧率兵到達,鄭師退守銅山。清軍攻入金門、廈門,擄掠燒殺,毀城而去。

康熙三年八月,鄭經改臺灣東都為東寧,升天興、萬年為州,劃府治為四坊,坊置簽首,辦理民事。劃境界為三十四裏,置鄉長,還教民燒瓦,建宮室衙署,禮待避亂縉紳,凡明宗室皆優厚給養。分給諸鎮土地,寓兵于農,社會安定。六月,荷蘭將領波爾德在福州與清軍會盟攻打臺灣。因臺灣防守堅固,便率戰船到普陀山,遇颶風覆沒。九月英國人親求互市,鄭經同意。

康熙四年八月,鄭經部陳永華視察臺灣南北,勸各鎮墾田,種蔗熬糖,圍海曬鹽,發展貿易。這一年五穀豐登。康熙五年,建成文廟,令各裏社創辦學校,並令各鎮屯墾,于農間開展軍事訓練,發動伐木造船,以商船行販日本,購造銅炮刀劍甲胄,並鑄永曆錢。同時派人到暹羅、安南、呂宋等東南亞一帶貿易,同年糧食又獲豐收,經濟形勢看好。八月,呂宋派使者到臺灣進貢特產,鄭經命以禮厚待,且向其重申原訂的通商條約,同時通知來使不可停獻貢物,不可虐待華人,於是內外相安。十二月,調戍澎湖的兵屯田。

康熙八年七月,清興化知府慕天顏奉詔入台與鄭經議和,鄭經拒和。十年,臺灣豐收,漳、泉之人到臺灣的日多,開拓土地遠及台島南北邊遠地區。

康熙十二、十三年,耿精忠、吳三桂密謀叛清,與鄭經有聯兵的協議,但始終未能統一行動。十三年,鄭經派兵都事李德到日本鑄錢幣及購置軍器,戶都事楊賢到南洋經商,所得贏利以充軍費。

康熙十四年五月,鄭軍劉國軒入潮州與平南王尚可喜交戰,先敗後勝。六月,鄭經率諸將圍漳州。十月,守城將吳淑及弟開門延納鄭經。十六年正月,鄭軍與清軍戰於興化城下,失敗。二月,鄭軍從泉、漳一帶收兵回思明州。清康親王勸降,鄭經拒絕。六月,劉國軒撤離惠州,十座城池盡棄。七月,康親王又下書招降,鄭經集合文武百官計議,馮錫範反對投降。

康熙十七年二月,劉國軒率鄭軍攻漳州,大破清軍,乘勝取長泰、同安,圍泉州。後清兵援兵大量來援,鄭軍難敵,收兵退守海澄。

康熙十九年正月,清水師提督萬正色大舉攻打思明州,鄭經戰敗,率諸將歸臺灣。八月,清平南將軍賚塔致書鄭經,應許寬待,鄭經索求海澄作為互市地點,姚啟聖不許,協議不成。鄭經西渡時,以長子克□為監國,陳永華輔政。克□年少,明毅果斷,有祖父遺風,臺灣治理得很好。及鄭經歸台,永華把兵權交付劉國軒,不久去世。

康熙二十年正月,鄭經病危,命劉國軒輔世子。二十八日,鄭經病逝於承天府行台,年四十歲,三十日,馮錫范,劉國軒議立嗣。以克□非鄭經親血統,將其絞殺,另立克塽為嗣。

   

沈佺期

沈佺期,字友祐(一作“雲又”),號鶴齋(一作“複齋”),南安雄山侯源鄉(今水頭後園村)人,生於明萬曆三十六年(一六○八)。當過塾師,明崇禎十五年,鄉試中舉,崇禎十六年登進士,授吏部郎中。明亡,操節南歸。隆武元年,鄭芝龍擁立唐王朱聿鍵于福州,召用舊臣,擢佺期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兼福建巡按使。翌年八月,唐王被清軍俘殺。佺期悲憤歸家,閉門謝客,誓不事清,曾先後隱居同安大帽山甘露寺、本山虎洞及水頭鵠嶺白蓮寺,以避清廷誘召。

清順治四年(一六四七),鄭成功領兵進攻泉州,晉南民眾紛起響應,佺期亦率九溪十八壩數千鄉民回應。于桃花山與鄭成功義師會合。佺期從此成為鄭成功得力幕僚。順治九年,原明監國魯王自舟山來依鄭軍,鄭成功安置魯王于金門。佺期與魯王有舊,隨侍左右。

順治十二年二月,鄭成功義師駐廈門,整頓吏治,設六官及察言、承宣、賓客諸司;又投儲賢、育胄二館。佺期與名士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洪初辟、阮旻錫等入儲賢館,振興文壇,論詩會文,其影響漸著,雖東南沿海烽火未斷,在硝煙中卻文風蔚然。

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初,鄭成功議複臺灣,諸將各有爭議,佺期極力贊同,是年三月下旬,鄭軍誓師東征,佺期隨軍東渡。登島以後,佺期見臺灣葭荒,將士又多不合水土,病者十之八九,臺地缺醫少藥,病危無救,便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憑過去所學醫術,詳察病理,親自上山采藥,煎制湯劑藥方,施送救治,拯救了許多病危軍民的生命。此後二十多年,佺期在臺灣行醫濟世,並帶徒學醫,為發展臺灣中醫事業,作出了貢獻,被臺灣同胞尊為“醫祖”。

康熙二十年(一六一八)秋,佺期病逝於臺灣,年七十五歲。

 

黃謙

黃謙,字思遜,號柏山主人,生於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南安水頭文鬥人。一生淡泊仕途,蟄居鄉野。以教書為生,課餘潛心研究韻書,《匯音妙語》(下簡稱《匯音》)一書便是他苦心孤脂,經歷幾多寒暑,傾注心血寫成的。

據他讀書自序,《匯音》始作之年約在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前後,第一版為“薰園藏版”,系木刻本。現存的版本是民國八年(一九一九)的石印本。該書自纂成付梓以來二百多年間,少為世人所知,宛如作者一樣寂寂無聞。直到近二、三十年間,由於文字改革,才逐漸顯示了《匯音》在文字改革中的價值和學術地位。現在不僅大陸和臺灣的語言學者研究這部書,而且美國、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的漢文學者也很重視它的價值。《匯音》的最大功績是首創拼音方案。這是中國人第一個提出的方案,比俄國邵哥林為沃舍梯語創制字母、德國普列修斯的標準字母、英國貝樂的“視識語”都要早幾十年或上百年,《匯音》的實質是我國漢字拼音的胎元方案,是音素文字過渡的大膽嘗試。對文字改革有深遠的影響。最近,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和方言研究會,依據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廈門會文書莊的石印本,重新影印這部方言韻書。

 

黃緯

黃緯,字樹思、南安豐州人,生於明天啟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性豪放,胸懷大志,行伍出身。清順治初,與永春林興珠聚眾回應鄭成功抗清,兵敗降清。後隨林興珠平定平西王吳三桂叛亂,屢立戰功,提為遊擊。

康熙間,沙皇俄國常派兵入侵黑龍江,特別是梭倫一帶常受荼毒、嬰孩、人參、貂皮被搶擄殆盡,康熙二十二至二十三年(一六八三~一六八四),聖祖先後派遣黑龍江守將薩布素,掃除盤踞在黑龍江下游的俄兵據點,惟上游雅克薩(阿爾巴津)尚存。該城在黑龍江側,與梭倫毗鄰,佔領的俄兵雖不滿千,但異常兇悍,且有火器配備。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正月,聖祖命彭椿公為都統,領鐵騎三千為陸路軍,建義侯林興珠領滾牌兵五百為水路軍、黃緯為副將。往征雅克薩。二月,同興珠朝見聖祖於玉泉山並操練軍隊,全軍紀律嚴明,軍風整肅,聖祖賜宴賞銀,並賜帶鑲黃披甲出征。

大軍於五月二十二日抵達雅克薩城郊,時陸路軍也先後到達,黃緯即率部出擊,奮勇直前。首挫俄軍,俘男女數人,牛馬數十匹而還。次日向俄軍頭目托爾布津發佈招撫令,不被俄軍理睬後又令其撤出雅克薩城,俄國侍其城堅兵悍,拒不從命,遂下令圍城。二十四日,五百名俄方援軍乘木筏順流而下,期解雅克薩之圍。黃緯即率眾下水、以藤牌護首,持扁刀迎戰俄兵,須臾殲俄兵大半,餘眾潰逃。是夜,同都督僉事某越過三重溝濠,直抵雅克薩城下窺探,發現城牆系用大木築成,遂定火攻。命士兵每人取草木一束拋堆城下,二十五日發火箭火炮點燃柴草堆焚城。城破。俄軍軍心散亂、城中呼號不絕,托爾布津計窮力拙,於二十六日請降,並率部撤離雅克薩回尼布楚。

這一戰自出兵至凱旋,前後只四個月時間,聖祖欣悅,出京郊十裏迎接。黃緯因功升江西遂安總兵左都督,未赴任即病卒,享年六十歲。著有《太平紀要》三卷留世。

 

劉佑

劉佑,字伯啟,河南鄢陵人,生卒年不詳,清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進士,康熙七年(一六六八)任南安知縣。

劉佑一上任,就著手修葺城池,縣署及學宮等,面貌一新。

南安離泉州郡城不遠,清初戰亂,甲第右族多僑居郡城,田賦難清,多方請托,企圖避稅。劉佑催繳不留情面,曾將欠缺稅賦的貴人的姓名寫在紙條上,末後署上自己的名字:“差,劉某。”公開貼出,大家見了害怕,稅賦爭先繳納,沒有人敢私自說情減免。

劉佑為鞏固新興的清王朝而竭盡全力,然而目擊時艱,也能為民請命。如清王朝為圖剿滅鄭氏海上勢力,設水師,修戰艦,弊端百出。劉佑憤激之餘,直言不諱,指出奸商借修船之名,勾結承役、將弁,虛報上10倍的工價材料費,政府無力支持,只好向裏民苛索。劉佑提出改革修船的措施,以杜絕官、商營私舞弊的行徑。

當時百姓窮苦,走投無路,不少人輕生,服用鉤吻(即斷腸草),禁而不止,劉佑作《鉤吻歌》加以勸戒,提出死者多為窮困所逼,出了事,豪右便從中興風作浪,弱肉強食,終於財賄盡入豪門,愚民應該迅速醒悟,棄絕輕生念頭。

劉佑重視縣誌的編修。上任後搜尋明崇禎五年(一六三二)縣令李九華編修的縣誌,聘請邑中人士糾誤、增補、整理,親自參加反復討論,終於在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編成清康熙版《南安縣誌》,為南安一部完整傳世的志書。

 

潘宗達

潘宗達,字乃亹,南安羅東爐內厚陽人,生於清嘉慶九年(一八○四)。少時聰穎過人,學有武功,是處士潘榜的得意門生。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始拔充恩貢,鬱鬱不得志,不滿時政。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宗達在潘榜鼓勵下,投身林俊農民起義軍,他能文善武,同年就任興明縣(林俊義軍取仙遊縣後更名)知縣時,親自撰寫安民榜文,成為林俊起義軍著名的文告。其中:“……凡厥庶民,有濟世之奇才者,投誠而奉命,本師即隆以賓師之位,任以良將之權;充入營伍者,有功書賞,異日一體奏明,酬功勳以昭盛典。其餘農工商賈,各安本職,自不使一兵一卒擾爾樂民。倘有頑夫,敢領滿奴兵勇,大兵一臨,即滅其身家,領首之奸,立夷其三族。至所到州郡,貪官即除之,良吏即宥之,無非欲救生民於水火,以效忠悃于聖王也。”文告原文,至今猶完整保存,爐內人多能傳誦它。

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四月,潘宗達為林俊義軍先鋒,在攻打南安縣城,圍攻泉州府城不下後,轉戰永春、德化、大田、沙縣、順昌,北上欲與江西太平軍會師。同年七月二十一日在順昌仁壽橋遭當地民團襲擊,隊伍潰散,潘宗達潛回故鄉隱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卒,年五十八歲。

 

潘榜

潘榜,字乃登,南安羅東爐內厚陽村人,生於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潘榜出身書香門第,飽讀詩書,但卻無意仕途,而在其祖父遺下的“良田書房”設學館,培養出優秀學子多人。

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太平天國革命風暴席捲東南,派人到閩聯絡天地會,鼓動各地豪傑起兵回應反清,潘榜秘密加入天地會,並專設一義館,又稱戲館,以練習武術和傳授南音為名,會集拳師、弦友,暗中與各地紅錢會、黑錢會、三點會會首聯繫。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四月間,永春紅錢會首領林俊佔領德化縣城,生擒知縣申逢吉,回應太平天國起義,開倉濟貧,聲威大振,潘榜即派會友與林俊配合,並轉攻永春。七月,複占德化,擒殺卸任知縣何炳南。八月,林俊約潘榜合攻仙遊。潘榜派潘宗達、李增齡率會友聯軍作戰,一舉攻下仙遊縣城,殺知縣黃曾惠,改仙遊縣為興明縣,一時驚動全省,福建巡撫王懿德即調兵圍攻仙遊。林俊義軍為保存實力於十一月主動撤至永春帽頂山寨,據險扼守。咸豐四年初,清廷命總兵鐘寶三率領五千兵力圍攻帽頂山,林俊處境極為困難,潘榜速派陳溪、潘伍到永春接應,商議對策,為避敵鋒,將起義部隊轉移到潘榜的家鄉南安埔頭爐內。五月,清兵又圍攻爐內厚陽村,林俊、潘榜利用地形,在南安、晉江交界的東庵山一帶神出鬼沒與敵周旋,清軍大隊人馬到處撲空,疲於奔命,反遭暗伏襲擊,死傷甚多。清總兵鐘寶三勞師月餘,終無所獲,黔驢技窮,只好叫來鄉紳具結林俊、潘榜等已逃奔他鄉的文書上報,以此遮人耳目,複命撤兵。清兵撤退後,潘榜和林俊分散在南安八都山、爐內、永春雲峰,晉江大羅溪,仙游蓋尾等地活動,伺機再起。咸豐五年四、五月間,林俊集兵二千余人進軍閩北沙縣、順昌等地,並派人到江西與太平軍聯絡,請求南北配合,奪取福建,後因戰事失利,又折回閩南。咸豐七年二月,太平軍楊輔清、石鎮吉率領三十萬人入閩,攻取光澤、邵武等10多座城池。潘榜、林俊得訊,打出太平天國旗號,集結部隊轉戰南安、晉江東北部一帶,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緊密作戰。同年四月十日,潘榜、林俊聚兵南安爐內厚陽村紅坑埔祭旗誓師,任命潘宗達為先鋒。十三、十四日進兵攻打南安縣城及泉州府城,均不克而退。隨後,林俊揮師北上,欲與太平軍會合,至順昌縣,不幸在仁壽橋陣亡。潘榜時年事已高,老身纏病,未能隨軍北上,匿居在鄉,病逝於光緒四年(一八七八),終年九十五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