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今古 第三章 秀麗山川

作者:  來源:新華網南安線上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今古

第三章 秀麗山川

南安地理位置的經緯度

南安地處東經118°8′30〃至118°36′20〃,北緯24°34′30〃至25°19′25〃。

南安四面毗鄰的縣(市、區)

南安東接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東南與晉江市毗鄰,南部與廈門同安區的大、小嶝島及金門縣隔海相望,西南與同安區交界,西通安溪縣,北連永春縣,東北與仙遊縣接壤。

南安全市面積

全市面積共二千零三十六平方公里。

南安南北端的地名,相距

最南是石井鎮的大佰島,最北是向陽鄉的洋坪自然村,兩地相距八十公里。

南安東西兩端最大距離

東端是洪瀨鎮的大洋村,西端是翔雲鄉的椒嶺村。最大距離四十五公里。

南安地勢特點

南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中山、低山逐漸過渡到丘陵、河谷平原,形成明顯的階狀傾斜。

南安“七山一水二分田”

“七山一水二分田”指南安山地、水域、平原的大體面積比例,即丘陵山地占全市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三,水域占百分之六.三,平原占百分之二十.七。

南安地表土壤類型

南安土壤以紅壤土為主,占百分六十一.二,水稻土為主要耕作地壤,占百分之十四.二。全市已利用的農、林、果、漁面積共二百四十五點三萬畝,約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八。

南安的地質特點

我市的地質基底岩屬於華夏古陸,閩東南新華系火山岩基底隆起的一部分。裸露的母岩主要是朱羅系上統火山岩,其次燕山早、晚期的花崗岩。長樂-詔安活動斷裂帶通過境內中南部。我市位於武夷山-戴雲山複式隆節帶南東端,屬新華夏第二隆起帶東南緣,具有強烈的造山褶皺運動、地質構造複雜、岩漿活動頻繁的特徵。

南安的地貌

南安的地貌輪廓可分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淺丘、臺地、坡麓、平原、海灘九個地貌類型。

我市的中山主要分佈

中山指海拔八百米以上的山嶺,坡度在二十五至四十五度。我市的中山山體高大,山坡陡峭,河谷成“V”形,河灘狹窄。主要分佈在北部、西部與永春、安溪相接的邊緣地區。面積 十六.二六萬畝,約占全市土地面積 百分之五。

低山主要分佈

低山指海拔五百至八百米的山嶺,坡度二十五至三十度。我市的低山山地水源較豐富,土壤較厚。主要分佈在西部、北部。面積六十.五萬畝,約占全市土地面積百分之二十。

高丘地帶主要分佈

高丘指海拔二百五十至五百米的山嶺,坡度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間。我市的高丘多分佈於河谷盆地邊緣,山麓較寬,山谷較平緩,有較多的山壟田。面積五十二.三五萬畝,約占全市土地百分之十七。

低丘地主要分佈

低丘指海拔一百至二百五十米的丘陵,坡度十五至二十五度左右。我市低丘地都分佈於河谷盆地邊緣或中部,山坡較緩,山谷及坡麓較寬。面積三十九.四三萬畝,約占全市土地百分之十三。

淺丘主要分佈

淺丘指海拔五十至一百米之間的丘陵。我市的淺丘主要分佈於東、西溪沿溪兩側及東南部丘陵地區的侵蝕階地、海蝕平臺等。面積二十一.八三萬畝,約占全市土地百分之七。

臺地分佈

臺地指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山丘坡地,可分為沿河紅土崗和濱海赤土坡兩類。我市的沿河紅土崗多分佈在東、西溪兩側及各主要盆地底部;濱海赤土坡分佈在東南邊緣,為深厚的紅土構成。

坡麓面積

坡麓指山地、丘陵下部的坡腳地,坡度一般在十五度以下。我市坡麓面積有一十二.三一萬畝,約占全市土地面積百分之四。

平原種類、主要分佈

我市的平原有河谷、溪穀沖積平原和沿海的濱海平原兩類。溪穀、河谷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溪河的寬谷段和盆地的底部,濱海平原分佈在沿海的一些河流出口處,如石井溪東、水頭下店和樸裏地區。表層為壤質土,下部為砂土或礫石。我市平原總面積有四十一.九七萬畝,約占全市土地百分之十六,是我市農業種植的主要基地。

海灘面積、地質特點

我市海灘面積三.六三萬畝,約占全市土地面積百分之一,以泥、泥沙土質為主,適於養殖水產和建鹽田。

山脈的來龍走向和形貌特點

我市山脈來龍主體是縱貫福建中部的戴雲山脈的延伸。有三支分別從安溪、永春進入我市西北部、西部和北部,逐漸向東南方向伸展,形成我市境內山巒起伏的特點。

有多少山峰?

舊縣誌記載,全市峰名僅有一百一十三個。一九八一年經地名普查,查出大小山、嶺、丘、寨共一萬零三百個。

海拔高程在一千米以上的山峰

我市海拔高程在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四座:翔雲的雲頂山,海拔一一七五.二米;東田的芹山,海拔一○九五.四米;向陽的五臺山,其中西台海拔為一○八○.四米,觀日台海拔為一○二九.六米;蓬華的天柱山,海拔一○三五.五米。

以山的形狀命名的主要山峰

我市以山的形狀命名的主要山峰有:

東田的龍船山,碼頭的蓮花山,康美的筆架山,洪梅的加剪格,向陽的五酒甕,羅東的大磨山、大帽山,水頭的覆船山、覆鼎山,眉山的大幕寨。

主要山峰是以它的地形地貌命名的

我市以地形地貌命名的主要山峰有:

蓬華的大尖尾山,碼頭的臭頭山、高蓋山,向陽的高尖山,九都的二尖山,洪梅的尖坪山。

主要山峰的名稱是形容其高大的

山峰的名稱是形容其高大的有:

翔雲的雲頂山,眉山的朝天山,蓬華的天柱山,康美的齊雲山,九都的卓雲山,水頭的妙高山,洪梅的龍(淩)雲山。

主要山峰的名稱是用動物來比喻的

金淘的虎耳山,美林的白馬山,向陽的鵝角髻,石井的鴻漸(鳳潛)山,水頭的熊山。

主要山峰的名稱是和那裏的物產、寺觀有關的

和當地物產有關的有:東田的鐵峰山、窯仔山;康美的楊梅山;向陽的大林山。

和當地寺觀有關的有:官橋的一片寺山;羅東的仙台山。

主要山峰的名稱與人物有關

蓬華的將軍山;詩山的關公尖;九都的將軍嶺;石井的楊子山;東田的黃巢山(即芹山、也稱鳳巢山)。

南北水系不同的特點

我市北部水系屬晉江流域,主要溪流分別納入東西兩溪,然後在豐州雙溪口匯合為晉江(匯合後在我市的一段河道叫金溪,俗名金雞),經泉州灣入海。南部水系則各自單獨入海。

主要河道

主要河道是晉江上游兩幹流東、西溪。

東溪的發源地、流向和沿途收納的主要溪流

東溪發源於永春呈祥鄉海拔一千三六十六米的雪山,流經該縣北部至南部,在本市境內先後納有詩溪、淘溪、羅溪(潭溪)、梅溪四條主要溪流。

西溪的發源地、流向及沿途收納的主要溪流

西溪發源于安溪桃舟鄉達新村梯仔嶺東南坡,流經該縣的西部至南部,在南安境內沿途納有英溪、東田溪(蘭溪)、檀溪三條溪流。

北部溪流和主要源流與所在鄉鎮名稱有密切關係,或因溪名得鄉鎮名,或因鎮名得溪名。

東溪水系:詩溪-詩山 淘溪-金淘

     羅溪 羅東 梅溪 洪梅

西溪水系:英溪 英都 東田(蘭)溪 東田

南部溪流主要以源、流所在的村莊名稱得名

     下洋-下洋溪 官橋-官橋溪 大盈-大盈溪

     下店-下店溪 港-港溪 淗江-淗江溪

東溪主河道流經我市哪些鄉鎮(街道)

     九都-碼頭-梅山-洪瀨-康美-美林-豐州-霞美。

西溪主河道流經我市哪些鄉鎮(街道)

     侖蒼 -美林-溪美-柳城-豐州-霞美。

全市河道總長度和年平均地表水量

全市河道總長四百公里,地表水年平均一十五.四七億立方米。豐水年二五.○三億立方米,枯水年九.七億立方米。

按自然地表水量分為哪三大區,其平均每平方公里水產量

按照地表水量,全市可分為豐水區、補給區、缺水區。

豐水區年平均每平方公里水產量為九十立方米。

補給區年平均每平方公里水產量為八十立方米。

缺水區年平均每平方公里水產量為六十五立方米。

豐水區主要分佈

我市的豐水區主要分佈在西部、西北部、北部的山區、半山區。

地表水補給區、缺水區分佈

補給區分佈於中部丘陵-平原地區;缺水區主要分佈于南部沿海區。

國民經濟建設目前每年需水總量和農業灌溉用水量

我市國民經濟建設用水,目前每年總需求量約為六.○八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用水為二.七六億立方米。

地下水源特點

我市地下水源分布面廣。

總補給量每年平均二.二四億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占地下水總量的百分之六十(即主要靠降雨滲入)。

可開採利用的每年只有○.八億立方米,占地下水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四。

水文特徵

我市水文特徵以東溪、西溪和金溪三大水道的水文站(即洪瀨東溪水文站、溪美西溪水文站及豐州雙溪口水文站)的水位高低為標準。

西溪水位黃海高程變化特點

溪美的西溪水文站警戒水位為十四米,危險水位十七米。曾出現最高水位一九.七五米。

東溪水位黃海高程變化特點

根據洪瀨東溪水文站資料,警戒水位為二十.五米,危險水位為二十一.五米。曾出現最高水位二十二.七七米。

海潮的特點

我市海岸線長三十二.三公里,屬圍頭灣南岸,潮汐受臺灣海峽的感應。當海潮進入圍頭灣後,潮波即移至本市海岸帶。每月有兩次大潮(俗稱“大流”),兩次小潮(俗稱“小流”),分別在農曆初三、十八和十一、廿六。因我市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潮起潮落明顯受季節影響,每年農曆二月為最低潮,九月為最高潮。

潮汐特點

潮汐意思是早、晚各有一次潮水漲落。早潮叫“潮”,晚潮叫“汐”。每晝夜兩次漲落,時刻相同,潮水間隔(即漲平到退平)為六小時。我市潮汐從農曆每月廿六起潮(俗稱“起水”),由小到大,到初三為最大潮。再由大到小,十一為最小潮,然後周而復始,十八又出現最大潮。

氣候屬哪一類型

我市因地處北半球東南沿海一帶,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故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的特點

我市一年四季分明。春季(三~五月)多陰雨;夏季(六~八月)晴熱少雨;秋季(九~十一月)溫度適中,少雨多旱;冬季(十二~二月)天氣乾冷,霜凍雨稀少。唐代著名詩人韓偓曾這樣評價南安的氣候:“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

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氣候情況

春季冷暖交替頻繁,如冷空氣較強,常造成低溫陰雨,出現春寒或倒春寒;如冷空氣較弱,而南方暖空氣較強,則出現春暖而發生春旱。夏季晴熱少雨,常出現較長的伏旱;而七月下旬至八月下旬,颱風頻繁,雨量集中,常造成洪澇災害。

氣溫特點

我市氣溫受地形影響,呈西南、西北、東北部氣溫偏低,南部與東南部氣溫較高的特點。每年最冷月為一月,最熱月為七月。一天氣溫變化為一峰一穀,最熱在下午一~三時,最冷在早晨五~七時。

年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

年平均氣溫為二十一度,常年最熱月為七月,最高平均氣溫三十三.六度,最冷月為一月,最低平均氣溫為八.六度。

一九六七年歷史上出現兩個日極端氣溫

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七日,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一.八度;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日極端最高氣溫三十九度。

平均降雨量

我市年平均降雨量為一千至二千毫米之間。

雨量分佈特點

我市雨量分佈隨地形變化而變化,從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山區逐漸遞增。沿海地區年雨量一千至一千三百毫米,中部及北部年雨量一千五百毫米,西北部山區年雨量在二千毫米以上。一年中降水呈上半年一至六月遞增,七月減少,八月因颱風影響而增多,九月後遞減的規律。

降水變化規律,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的特點

根據我市一年中降水變化規律,大體可分為春雨季、梅雨季、台風雷雨季和秋冬少雨季四期。

春雨季(二至四月),雨日少,雨量少,強度弱,平均降雨二百至三百五十毫米,占全年總雨量百分之十七至二十。

梅雨季(五至六月),雨日多,雨量多,強度大,降水時間長,平均雨量四百五十至七百五十毫米,占全年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經常出現汛期暴雨,造成洪澇災害。

台風雷雨季(七至九月),雨日少,強度大,降雨量四百五十至八百四十毫米,占全年三至四成。多颱風時雨量劇增,常引起洪澇;少颱風則出現晴熱,造成乾旱。

秋冬少雨季(十月至下年一月),受冷高壓控制,雨量明顯減少,雨量在一百五十至三百五十毫米之間。

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懂得修渠引水灌溉農田,至今還在發揮作用

  豐州-豐澤北峰的萬石陂

  梅山-洪瀨的永利圳

  水頭南僑-樸裏的仙公渠

萬石陂的歷史面貌和現今的狀況

萬石陂在今豐州到泉州豐澤北峰招聯、招豐村一線,宋元時屬南安一、三都。元代始建,明、清多次重修,引豐州鎮北葵山之水,繞九日山北麓,西環舊邑治豐州至延福寺前入金溪,東到吳亭山匯雙陽九峰之水出鵬溪,全長近五公里,闊二十余米,可灌田萬餘頃。一九六五年金溪築閘引水,北渠基本沿萬石陂舊道而行。

永利圳的歷史面貌和現今的狀況

永利圳在今梅山鎮梅峰村董湖自然村至豐溪、琉塘(今梅山譙塘、洪瀨譙琉)一線。明正德年間建,圳長近三十公里,集楊梅山北麓水灌東溪兩岸農田。今梅山梅峰水電站集水渠與輸水渠基本依永利圳舊水道。

仙公渠的歷史面貌及現今狀況

仙公渠在水頭鎮南僑至樸裏一線,唐末五代初楊肅所倡修。渠因楊肅被皇上敕封為“太乙真人”(俗稱“楊仙公”)而得名。全渠長約二公里,鑿土壘石而成,引仙公山水灌溉瀕海坡地,受益二千餘畝。今殘渠數段近百米,依然發揮效益。

“三山三區三寺”

“三山”即九日山、黃巢山、山外山;“三區”即鄭成功文化旅遊區、蔡氏古民居旅遊區、雪峰植物園區;“三寺”即鳳山寺、雪峰寺、靈應寺。

哪幾處文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安平橋(五裏橋)、鄭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蔡淺古民居建築群等四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市有八處:

豐州鎮桃源宮內的陀羅尼經幢;

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座石塔;

東田鎮南坑古窯址;

石井鎮鼇峰北麓的延平郡王祠;

豐州鎮桃源村蓮花峰石;

柳城街道祥塘村的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

詩山鎮山二村的波羅門式石塔;

石井鎮的南安中憲第。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縣(市)政府多次頒佈列入縣(市)級文物保護的單位有六十五處,其中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六處、歷史紀念建築物三處、古建築二十五處、石刻七處、古遺址九處、古墓葬十四處。

主要山峰古寺廟

豐州九日山-延福寺  康美楊梅山-雪峰寺

洪梅紫帽山-靈應寺  蓬華天柱山-天柱岩

官橋五峰山-一片寺  水頭熊山-飛瓦岩

石井楊子山-清水岩、大慈林

英都翁山-雲從古室、寶湖岩

有哪些主要山峰因其地著名寺廟而得名

官橋五峰山因有一片寺,俗稱一片寺山。

詩山鳳山因有鳳山寺,祀孝子郭忠福(聖王公)而得名郭山。

豐州“九日山”名稱的來歷及其價值

九日山位於豐州西郊金溪北岸,風景秀麗,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據載,晉代衣冠南渡,多沿江而居,常于重陽節(九月初九)到此登高望遠,寄託對故土的思念,故得名“九日山”。九日山多巨岩懸崖,分東西北三峰。

九日山素有“山中無石不刻字”之譽。自晉代以來歷代均有石刻,現僅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七十七段、碑刻四方。其中最早的是北宋乾德三年(九百六十五年)陳洪進造石佛紀事石刻。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是宋代的海交祈風石刻(十段)、泉州市舶司活動石刻(三段),記載著北宋至南宋近二百年的時間裏,船舶冬季出海和夏季歸海時官員迎送的盛況等內容。這些都是研究宋代泉州海外交通史的主要實物資料。此外,還有蘇才翁、朱熹、蔡襄、王十朋、虞仲房等人的題刻,甚具書法價值。九日山摩崖石刻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日山現已成為閩南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九日山上最新一方摩崖石刻

聯合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考察隊”留在九日山的摩崖石刻,分中、英文兩幅入石,中文全文如下:

在九日山最後一次祈風儀典之後七百年,我們來自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考察隊員,乘坐阿曼蘇丹提供的“和平號”考察船來到這裏,作為朝聖者,我們既重溫這古老的祈禱,也帶來了各國人民和平的資訊,這也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專案的最終目標。為此,留下這塊象徵友誼與對話的石刻。

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隊

一九九一年二月十六日

九日山西台“高士峰”、東台“薑相峰”的來歷

唐末江浙名士、著名的五言詩人秦系南遊到泉州,在九日山西台隱居二十多年。他離開後,後人為紀念他,遂稱西台為“高士峰”。唐末德宗年間,宰相姜公輔因犯顏直諫,被貶官到泉州,後隱居九日山東台,並卒葬於此。後人為紀念他,遂稱東台為“薑相峰”。

九日山有山有水,有寺有岩,景色旖旎多姿,曾以“三十六奇”馳名現存幾處

現存還有南朝的“翻經石”,唐姜相墓,唐代書法名家蘇才翁題刻“高士峰”,五代“石佛岩”,宋代泉州知府題刻“泉南佛國”,以及“一眺石”、“無名木”、“菩薩坑”等勝跡。

九日山閩南最早的寺廟

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是閩南最早的寺廟,始建于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年)。原在豐州廟下,唐大曆三年(七六八年)移建於九日山麓。

九日山閩南最早的石佛造像

在西台石佛岩裏,高四.五米、寬一.五米,為北宋乾德三年(九六五年)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所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豐州九日山西台無等岩頂大石上佛塔

這座塔形制很特殊,塔身四層,自下而上作覆盆、圓鼓、仰蓮、圓柱狀,塔刹六角形挑簷翹角,上有兩層圓狀台,形制古樸,圓鼓南面楷書“佛塔”三字,為唐宋間為紀念唐代隱居於九日山的高僧無等禪師而建,距今已有一千年左右。

豐州蓮花峰及峰上“不老亭”名字的來歷

此山因山頂有岩石開裂八瓣,狀似蓮花,故名“蓮花峰”。蓮花峰上有一石亭寺,原名圓通庵,又稱不老亭寺,始建于晉代,唐光啟年間擴建。明正德年間改寺為亭,稱“不老亭”。宋代詩人戴忱有題蓮花峰詩:“此石非頑石,成因浩劫塵,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亭即取其中“一蓮花不老”句的意思命名。

豐州金雞山上有兩段摩崖石刻分別對山勢和周圍的風景作了精闢的概括

寫山勢的石刻,是“鶴立”,描寫金雞山在周圍的峰巒中顯得特別高聳突兀,猶如鶴立雞群。寫景色的石刻,是“金溪夜月”四字。金溪江闊水深,夾岸青山聳峙,景色特別幽美,宋時,府、縣官員名士常趁月夜泛舟金溪,領略大自然的美景。“金溪夜月”寫的就是這樣的景色和情趣。

在豐州鋪頂金溪北岸公路邊的巨岩上,有一段迄今所見字徑最大的摩崖石刻

那四字是“獨立千古”,隸書,每字大約高八十六毫米、寬八十毫米。

豐州葵山上石碑刻“萬衣嶺”

南明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約其叔鄭鴻逵率抗清義軍合圍泉州。鄭成功的兵馬路上遇雨,軍士衣服盡濕。登上葵山時,雨過天晴。鄭成功令軍士就地休息,卸甲曬衣。一時萬件征衣,披蔽山嶺,蔚為奇觀。後人為此勒石記事。

豐州的獅仔山對研究南安歷史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因為那裏有六朝(晉代至南朝)的墓葬群。對於研究晉代衣冠南渡,以豐州為中心的晉江沿岸開發歷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物依據。

豐州獅仔山名人墓

墓主是元代的答剌真。答剌真,蒙古族,河北燕山人,到南安任達魯花赤(縣令),卒葬獅仔山。其子孫衍傳于南安、泉州一帶。

豐州桃源宮中一座石經幢的特點和來歷

這座石經幢建於北宋天聖三年(一○二五年)。石經幢八角七層,通高七米,須彌座上及經幢各層分別雕有侏儒、飛天、佛像、雙龍戲珠及經咒,融中印文化於一爐,雕琢精美,結構精巧,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豐州東門外招賢橋(今劃歸豐澤北峰)的來歷和傳說

招賢橋在豐州東門外原南安縣學附近。五代時南安招賢院設於此地,此橋因此得名。明末鄭成功起兵抗清,相傳曾在此地招募志同道合的義士。他在橋上設方桌一張,置清水一甌、殘燭一段及火刀火石於其上。有同安人陳永華路過此地,知其意,放翻甌中清水,點燃殘燭,以示“反清複明”,招賢橋因此聲名更著。

金雞橋的變遷

金雞橋,在霞美鎮金山村與豐州鎮旭山村之間金溪之上,扼南安古郡南境通郡治豐州的要衝。早在北宋宣和二年(一一二○年)裏人江謹常始造浮橋。南宋嘉定元年(一二○八年)僧守靜倡改建為石墩木梁橋。歷代八毀七修,至清順治五年(一六八四年)被倭寇毀壞,南北往來只靠舟楫擺渡。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在舊橋址上建造金雞橋攔河大閘。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在閘墩上增建公路大橋,鋼筋水泥結構,寬八米,歷時一年建成。二○○一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對金雞橋(攔河閘)進行全面整修。

舊洪瀨大橋的變遷

舊洪瀨大橋始建於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鋼筋混凝土結構。一九三五年夏遭強颱風襲擊,被洪水沖毀六孔橋面。直至一九六九年十月動工重建鋼筋水泥大橋,一九七○年二月竣工。橋寬八.六米,長三百二十八米,二十孔,兩旁各有人行道○.八米,曾一度成為溝通市區至西北境的坦途。

康美楊梅山閩南名刹,曾一度成為我省佛教會會址

雪峰寺,建于唐穆宗長慶二年,有獨特的“四景八趣”景觀,四景即緩步徑、洗心泉、山月樓、芭蕉阪;八趣即晴窗曉日、花塢曉霽、薜蘿凝煙、北簾清風、苔階浥露、山樓夜月、石竇鳴泉、香庭蕉雨。該寺三十年代曾一度是福建佛教協會會址。世界佛教協會正副會長宏盤、瑞金、妙燈三大法師均擔任過雪峰寺主持或方丈。寺大門的“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一聯的作者是宋代大儒朱熹。

歷史上稱詩山為“八閩破荒地”

詩山之名來源於高蓋山。山以人重,唐歐陽詹在高蓋山讀書,貞元八年(七九二年)高中甲第進士,居全國第二名,閩人首次登上龍虎榜。宋朱熹把歐陽詹的家鄉高蓋山稱為詩山,還撰聯雲:“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因此,歐陽詹的發跡地詩山,便被稱為“八閩破荒地”。

詩山境內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刹,位居詩山十八景之冠

鳳山寺,位於詩山的文章山麓,是閩台和世界各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年),供奉廣澤尊王、文昌夫子、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屬多神廟,三教合一。歷代名士詩人墨客多招徠題詠,以志景仰,散發著濃厚的古文化氣息。明代通判顏廷渠賜額題匾“鳳山勝覽”,把鳳山寺景區列為詩山十八景之冠。如今,該景區已成為我市主要宗教旅遊景區之一。

在詩山鎮山二村內平面方形的石塔

這是一座波羅門式石塔,建於南宋寶佑四年(一二五六年),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多年歷史。二○○一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詩山潭尾橋

潭尾橋(又名談美橋)在今詩山車站邊通往碼頭的公路上。該橋始建於元代,原為木橋。清光緒末年(一九○八年),內閣漢票簽撰文中書、碼頭人戴希朱等募資改建為石橋。三十年代初重修成鋼筋水泥橋面。

南安第一座公園

南安第一座公園是詩山公園,建於一九三○年,廣可數百畝,四周圍以矮牆鐵欄,中有小丘、帽亭、革命烈士墓、龍山宮、圖書館、影劇院、體育場及綠茵地、荷花池。園中綠蔭婆娑,百花鬥豔,為民眾休息、娛樂的好去處。

洪梅境內千年古刹

靈應寺(原名為“紫帽岩”),地處洪梅鎮境內的玳瑁山,海拔六百六十米。據載,此寺宇始建於五代後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相傳後唐年間有個神童叫李文愈,幼時孝行,家貧有志,童真棄俗,坐化於岩後加吊藤中,後人將他塑造成像,祀奉為靈應祖師。弘一大師曾在此寺留下“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等幾幅佳聯、詩文。目前,正于靈應寺景區籌建省級森林公園。

英都境內名勝古跡

英都山川奇偉,名勝古跡不少,有十黑溪的“倒吊山”,下尾溪的“風動石”,待駕橋道解元洪保原“枕瀨處”,洪承畯抗清返鄉隱居處的“素月孤舟,長天秋水”。還有下尾溪“黑峰洞”、“七岩八院”等。

英都英東村後山“牛尾塔”

這座塔為宋代石構塔,高八.三一米,分六層。基座特高,由塊石壘砌,分三層,一、二層方形,三層圓筒形。塔身三層均為方形,各層每面浮雕佛像,塔刹葫蘆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英都“寶湖岩”

寶湖岩也稱湖內岩,座落于英都芸林村龍湖山西麓,地號為“真人坐禪”。岩內供奉如來、祖師諸佛像。該岩宇始建於元末明初,清道光年間重建。後漸傾廢,直至一九九五年村民集資重修。二○○一年底,該岩寺擴建後殿。

修建後的寶湖岩既存原貌又展新姿,有十八灣“龍宮洞”及護界寨、虎嘯澗、歇困石、“皇帝墓”、竹林穀、倚天怪石、楓林夕照、二泉映月諸多景觀。

英都人文發祥地

雲從古室。位於該鎮龍山北麓,原為祿壽院舊址,五代時後唐僧人智緒創建。北宋熙寧八年(一○七五年)重修,後廢。南宋端平年間鄉人在舊址修建龍山書院。元朝時,有一儒生在此設館授徒。學子有成,尊師為“雲從先生”。明初,英都洪氏六世祖在此設館,首創鄉學,並寺院學館更名為“雲從古室”。

自一九七八年起,英都鄉人及海外僑胞紛紛捐資重修,增建其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古室題寫匾額。

英都的“石泉院”

石泉院位於該鎮境內天馬山東麓,建於明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祀奉祖師神像。寺前有巨石,其平如幾,石上有四馬蹄,俗稱為仙跡。環境幽雅,風光秀麗。清康熙十五年曾被山寇焚毀,後由武生洪寶基主持重修。上世紀末,鄉人及海外僑胞捐資擴建,並新建山門及盤山公路。

翔雲“龍須岩”

龍須岩位於翔雲鎮象運山之陽,建于唐代武宗六年(八四六年),世傳供奉的神像系隋朝大業三年的天竺高僧梵阿科,現有祖師坐像和北宋年間所鑄的大鐘。龍須岩背倚懸崖峭壁,面臨陡坡梯田,酷似流涎母獅抱獅子照日,因石罅中生長龍須草,故得名。一九八六年,旅居新加坡僑胞捐資重修龍須岩。殿宇保留古式,岩室清幽,禪房亭榭,依山壁立,氣勢宏偉。二○○一年四月,龍須岩複修。

翔雲“都督府”

象運山下的翔雲村,有一處“都督府”遺址。此處就是鄭成功的都督同知梁興玉的故居。

翔雲“十班公山寨”

翔雲村四周的山上,至今還有數座山寨。這裏是崇禎年間“十班公”(“班”為行政單位,如“保”、“甲”之類)廖醜領導修築的抗倭營寨。

金淘“千金廟”

金淘千金廟建于五代十國,原是山后村人陳目五在浯洋圩的府宅,後改為寺,時為南安三大名刹之一。相傳這是後人為紀念一位設計救父難的陳目五的千金小姐而取名的。

金淘“清劍泉”

“清劍泉”位於金淘千金廟西北。傳雲“北宋楊文廣平閩十八洞”行軍過此地,軍士乾渴,拔劍戳壁,引泉解渴。今清泉仍從石中湧出,春秋耕種,藉以灌溉,並供飲用。

“倒橋”的歷史和現狀

“倒橋”在金淘鎮朵橋村淘溪支流活溪上,原名“活溪橋”。明朝初年建木橋,後頹圮,因名“倒橋”。一九四九年秋解放大軍南下時,依舊址架木橋,一九六二年改建為單孔石拱橋。九十年代改擴省道三○七線時,在原“倒橋”旁另址建造一座新橋。

眉山“雲山寺”

“雲山寺”位於眉山鄉高田村的“三臺山”之煙墩峰與朝天山之間,有“前瞻天柱萬重山,後望煙墩千里月”之譽。系集資六百多萬元,於一九九三年修建的。寺四周遍佈有清禦史葉獻論“進士第”及進士史碑,“替父就難”的孝子祠,“三元宗匠”葉期頤故居,“才子佳人”葉玉山、陳玉梅故居,唐末觀音院“龍水岩”,“烈女貞節”石方拱碑和“金盤搖珠”明代古樟。

眉山歷史名刹“龍泉院”

建於南唐,位於四峰山。相傳古時開山僧見黑蛇入穴,後得古劍一把,獻給皇帝,遂封該院為“龍泉寺”。其寺規模宏偉,在元朝時有禪房九十九間。龍泉院於大躍進年代被拆除,現僅存部份遺址。

“千峰俯地拜萬壽,一柱參天戴九重”。這是南安清代首榜進士、蓬島人郭瑄第描寫我市一山峰優美景色的名聯

天柱山,又名萬壽山,位於蓬華鎮境內,因形似天柱而得名。

山巔有天柱岩,建于宋代鹹淳九年。長年煙霧籠罩,寺旁古木參天,寺前有六角井,山上有“萬壽”、“觀日”、“不墜天”等石刻。清晨登山可看東海日出奇觀,站在絕頂,安、南、永三縣市盡收眼底,堪稱南疆一柱,吸引歷代名人遊覽。郭瑄第曾在此攻書,並留下描繪景色的名聯石刻。

向陽鄉名勝古跡

五臺山。山上的名勝古跡不少,其中尤以“觀日台”為著。每當晴朗的早晨,遊人登上此台,可望見紅日初升,蔚為壯觀。山上“五臺山”三字系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所寫。其次有海潮庵、廣福廟、青龍宮、鳳聚塔等,其中的海潮庵祀奉海神李元溥。

羅東名勝古跡

主要古跡有:明天啟年間建的羅溪雙石塔;侯垵大路嶺頂的“泗洲公石佛”,俗稱“泗洲公等客”;供奉閩南,潮州戲班祖師、宋代敕封田都元帥雷海清的宮宇坑口宮;還有宋端宗南逃經過的“呼井格”(與九都交界處)等遺跡。

羅東小羅溪村羅溪橋南端石塔。

這兩座塔,名叫永濟塔(俗名羅溪塔)。石構實心,八角五層,每層有浮雕佛像。明朝天啟五年( 一六二五年)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田境內聞名的古窯群遺址

南坑古窯群。窯址錯落有致分佈於二十多處山坡上,堆積層厚達一至五米,據考證其生產年代為北宋中晚期。古窯群主要燒造青瓷、白瓷、青白瓷,其中以青瓷和青白瓷為多。它是福建閩南地區迄今發現保留最為完整及規模最大的古窯群,為研究我國古代陶瓷文化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

鳳巢風景區的自然景觀

鳳巢風景區位于東田鎮西南部的黃巢山,因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在此屯兵紮營得名。景區地勢險要,奇峰嶙峋,怪石崢嶸,層巒疊嶂,風光旖旎。峽谷懸泉似練,深處有宏偉壯觀的瀑布群,寬三十多米。分三層,一瀑為一百多米,二瀑八十多米,三瀑六十多米,水量大時,其聲如雷,十裏可聞,且瀑區經年霧蒸雲騰,七彩長虹,淩空南北,非常壯觀。如今,景區內還留有十餘處佛道教、歷代兵家人文景觀,歷史悠久。黃巢山還流傳許多優美傳說和動人的民間故事。

侖蒼的“石佛岩像”

位於侖蒼鎮蔡西村妙峰山,又稱妙峰山石佛造像,系南宋淳熙年間依山岩鑿刻的彌陀佛立像,原有寺宇。一九六六年被炸。殘存頭部高一點五米、身高三點四米、腿長一點五米。形象飽滿,線條清晰,雕刻技藝水準較高。

柳城街道榕橋石洞洞內石佛像

開化洞。位於榕橋的鵝眼山。洞在巨岩下,洞頂石面平坦,據說可曬十餘擔稻子;洞內寬敞可容百餘人。石佛像依洞岩而刻,為釋迦牟尼像,高四點五米,站於蓮花座上。

柳城街道“白雲寺”

白雲寺,原名碧雲寺,位於柳城街道榕橋的大帽山南麓白雲山。該寺始建于北宋,初名碧雲寺,供奉南海觀音。明代改稱白雲寺。“文革”期間古寺遭破壞。九十年代重修。如今,寺四周古松掩映,風景如畫。

柳城街道榕橋,舊名“娘子橋”

娘子橋正名通郭橋,建於元大德十年(一三○六年)。橋長四十五點五米,寬二點七米,七墩六孔,石墩石樑,橋面由四~五條大石板直鋪而成。橋板最長六點八米,最寬零點六米,最厚零點五米,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安平橋

安平橋(也稱五裏橋)在水頭鎮街頭海灣,跨海與晉江安海鎮相連。始建於南宋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竣工。

安平橋以花崗岩石墩、石樑為料,全長二千二百五十五米,寬三~三點三米。有方形、單邊或雙邊船形橋墩三百六十一座,疏水道三百六十二孔。橋面用五~八條大石板並排直鋪,長五~十一米,厚零點五至零點八米,最重達二百五十噸。橋面兩旁有石欄杆,兩邊橋頭各有門樓一座,橋中築涼亭五座,供行人歇息。

安平橋西端(水頭鎮一側)橋頭門樓上有一方石匾,上書“海國安瀾”四字,系清代嘉慶十一年間南安知縣盛本所寫。

安平橋中界于晉南兩縣水域處有一座“水心亭”,俗名中亭。亭側有廟,祀釋迦牟尼。廟門柱上有一副聯:“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意思是人世間所有的佛都以這釋迦牟尼佛為祖,天下沒有一座橋比這安平橋更長了。一九六○年,安平橋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官橋漳裏村,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于清同治年間(一八六二年)至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十六座,依次前後平行排列有序地分佈於大約三公頃(四十多畝)的長方形地塊中,東西通長二百多米,南北通寬一百多米,占地面積一萬五千三百平方米。

古民居座座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前牆磚石浮雕,窗棱鐫花刻鳥,門牆廳壁書畫點綴,篆隸行楷,各具韻味。隨處可見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等精美雕飾,體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從中也可以看出受印度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古民居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二○○○年,古民居建築群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官橋竹口龍水山五塔岩寺前並排五座石塔

這是球形石構塔。每座相距二米,塔高六米左右。每座塔身三層,底層六角形,刻文字;二、三層鼓形,第三層有浮雕佛像。塔刹葫蘆狀。塔上所刻晉邑捐資人“鋪境”名稱(系明清制)。其塔史需再稽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官橋兩座由天然巨石構築而成的寺宇

一片寺,位於官橋鎮的五峰山。據傳該寺建于隋末唐初。寺為一片巨石蓋頂,故名一片寺,又稱片瓦岩。巨石由左右兩支天然石柱支撐,形成一天然巨石洞。洞內面積五十平方丈,可容五百多人。該寺至今尚存有宋代所建的“菠羅門塔”、明代“六相同遊一片寺碑刻”和“神奇”、“至妙”、“天工”、“振衣”等古代石刻大字。

石室岩,位於官橋梅花嶺嶺兜的觀音山。因有天然巨石疊成石室,可容二百餘人,故稱“石室岩”。南宋甯宗嘉定年間,進士張彌皋曾隱居於石室,結廬吟詠。石室至今還保留有石盆、化龍洞、寶珠泉等明代遺跡。

官橋“關公寨”

關公寨,又名義和寨,位於官橋嶺兜村寨腳山上。建于明代,祀奉關聖夫子。據傳,寨腳山和鄰近的寨山、連理寨古時為三賊寨,山寇土匪經常攔路搶劫來往行客。唐將程咬金曾到此平叛收降寨賊,改名義和寨。明代倭寇進犯,山上山下兵民奮起殺敵,特從泉州通准關帝廟迎來關公坐鎮指揮,並建殿祀奉。

大盈橋的今昔變化

大盈地處原福廈交通要道,自古是南安通海的咽喉。早在南宋嘉熙年間(一二三七至一二四○年),就在大盈溪上架木為橋。七百多年來,屢圮屢修。解放初還是一座僅容兩車並行的狹木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改建鋼筋水泥橋。後經幾次拓寬,已成為一座寬十八米、承重四十五噸的公路橋。

市區東入口處矗立著鄭成功雕像

鄭成功石雕像於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奠基,由二百零五塊花崗岩組成,高十六點二四米,表示鄭成功的誕辰年份。工程總投資一百五十萬元。

鄭成功故鄉石井鎮名勝古跡

有“水師寨”、“銃城樓”、“海上視師”石刻、國姓井、國姓寨、鄭成功祖媽墳和鄭成功紀念館以及明戚繼光平倭寇大捷的碑刻等。

水頭覆船山,因名人墓而著名

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一六六二年六月,年僅三十九歲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病逝于臺灣,葬在台南洲仔尾。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其孫鄭克塽回歸大陸,將鄭成功的靈柩遷回故里,附葬于水頭康店村的鄭氏祖墳。一九六二年,我市修葺了陵墓,並在墓前豎立《重修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碑記》,以表崇敬。一九八二年三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井鄭成功紀念館

一九六二年,為紀念鄭成功複台三百周年,南安縣人民政府假石井西角鄭氏宗祠設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搜集、展出有關鄭成功生平、業績的實物、照片資料,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九七八年旅港同胞余先生獨資于原址重修,搜集展出大批珍貴實物、圖片資料。經省文化廳同意,縣編委正式批准建制。一九八二年由旅港同胞呂先生倡議于鼇石山上辟地重建,後與余先生連袂完成三進宮殿式建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賜匾額。新館形制更為雄偉、陳列更為充實,已成為海內外愛國人士景仰英雄、臺灣鄭氏宗親尋根訪祖之勝地。該館為中宣部命名的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鄭成功碑林

鄭成功碑林始建於一九九二年,是以鄭成功紀念館為中心、依鼇石山建造的園林,占地九十二畝,既有碑亭詩閣,又有石刻廊群。首期碑林集祖國大陸各地及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美國、法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二百多幅的題字,融楷書、行書、草書、隸書於一廊,展現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藝術。

興建鄭成功碑林的意義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進一步弘揚鄭成功愛國禦侮、開拓進取精神,有利於對後代進行愛國主義和艱苦創業等傳統教育。

搜集散處各地有關鄭成功遺墨、著述,廣泛徵集海內外名人名家紀念鄭成功詩詞楹聯歌賦墨寶,集天下之墨寶于我南安,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發展南安文教事業,廣泛宣傳南安,提高南安在海內外的知名度。

有利於加強南安與港、澳、台、僑胞的聯繫,為促進南安與東南亞各國及港、澳、臺地區文化交流奠定基礎。

碑林與鄭成功紀念館、延平郡王祠、鄭成功陵墓聯成一氣,形成新旅遊區,並與石井天然良港、蟠龍開發區等相配套,有利於加快吸引和發展外資企業,振興南安經濟。

民族英雄鄭成功病逝後,清康熙皇帝曾欽賜“三世王爵”、“忠臣”、“孝子”牌匾,至今仍懸掛在石井一祠中

延平郡王祠。位於石井鎮螯峰北麓,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九年)。南明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年),鄭成功被永曆帝誥封為“延平郡王”,賜尚方寶劍。一六六九年,康熙皇帝賜詔遷鄭成功靈柩歸葬南安祖墳,建祠祀之,並欽賜牌匾。

鄭成功故鄉石井新建一景

是石井村口“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牌樓。寬約八米,進深一米,花崗岩與鋼筋水泥混合結構。由臺北市延平宮管委會捐資,石井鎮人民出工出料,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書額,充分體現海峽兩岸人民同氣連枝、炎黃子孫心志齊一的民族精神。

石井“靖海門

靖海門在石井居委會東面臨海高崗上,系明代海防銃城門樓遺址。門東南一側有石碑一方,上鐫“平寇碑記”,記明嘉靖廿四~廿六年間(一五四五~一五四七年)泉州郡守程秀髮率兵擊退倭寇事蹟。

石井“海上視師”石刻的來歷

石井鎮鴻漸山麓海邊的一塊巨岩上,刻有“海上視師”四個大字。民間對此有兩種傳說,一說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題。一說是鄭成功曾在這裏檢閱抗清義軍的水師演練,後人為紀念此事而刻。真實來歷是明代泉州郡守程秀髮率水陸兵士在這一帶打敗前來騷擾搶掠的倭寇後所題。

石井鎮石井居委會瀕海“煙樓山”的名稱及來歷

石井在宋代開始設巡檢司,是東南海防和對外通商的要地。明代建靖海寨,抵禦倭寇。就在這小山頭上,築有一座烽火臺(古稱烽燧,俗稱煙樓)。遇有寇警,升煙為號。山因此而得名。

水頭太乙真人廟

唐末民間名醫楊肅。楊肅人稱楊仙公,少年跟父隨王潮大軍入閩,濟世行醫,是當時頗有影響的聖手神醫。楊肅曾因醫治好皇后娘娘的疾病被皇帝封為“楊府太乙真人”。楊肅死後,其故居被人們稱為楊仙公廟,也叫太乙真人廟。

南安與同安交界處小盈嶺,曾經是一個有名的古戰場

南明永曆五年(一六五一年)十一月,鄭成功率抗清義軍在這裏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全殲清楊名高所率精兵八萬,楊名高落得隻身逃回福州。鄭成功乘勝收復同安縣城,鞏固了金廈兩島抗清基地。

水頭鎮瓊花山麓有我市唯一保存道觀面貌的道教基地,現已成為遊覽勝地

“天心洞”,俗稱南仙公寺,始建于隋代,先稱為“天香寺”,洞中祀八仙仙祖。洞名“天心”,群峰聳峙,峰巒回環。佛寺天香禪寺與天心洞道觀緊鄰,道觀與寺院互為依存,可謂“釋道歸一統,仙佛成一家”。

宋代大儒朱熹曾到此一遊,稱之為“晨昏兩不見日之地”。龍潭水底,還留有一段明朝人丁一中描寫周圍景色和遊賞心境的詩刻:“萬峰環翠葎,一徑入雲煙。地脈連滄海,天心下碧泉。仙源猶有路,人世豈無緣。倚閣憑欄處,塵襟已灑然”。此外,弘一法師也曾飛錫至此,題下楹聯:“佛放淨光明,心生大歡喜”。新加坡佛教會長常凱法師和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還把天心洞稱為“泉南聖跡”。

泉州唯一尚存的肉身佛在我市哪一座寺宇

在水頭埕邊村的雙靈寺,又名姑娘宮,原系神廟,民國初改為佛寺,供奉兩尊女神三姑娘四姑娘塑像。兩尊女神又稱“高姑娘真人”,是埕邊村高姓十九世高邦立三女四女兩姐妹的真身粉塑而成,故稱“真人”。該寺一九七九年重修,一九九五年起又在寺前兩側建造鐘鼓樓。

水頭“飛瓦岩”的來歷

飛瓦岩位於水頭新營熊山之巔,始建於元代。據《泉州府志》載,昔時有一游方和尚來到此地,覺得熊山是個好地方,決意在山上修築岩寺。他每日下山化緣求齋,得到善男信女施捨,白銀堆滿山洞,磚瓦堆成小山。為把這些建寺材料搬上山,和尚巧施計謀,使眾多善男信女把山下小山似的建寺材料在一會兒功夫內全搬上山。後來,將建成的寺稱為“飛瓦岩”。

石井楊子山南坡至今保留著古代摩崖石刻十三段,其中最古的一段刻“極高明晦翁”五字

因為楊子山峰巒聳峙,山南一抹平川,直至東海邊,站在楊子山上,視野特別開闊,令人心曠神怡,所以用“極高明”三字,概指登高望遠的所見所感。“晦翁”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號,標明“極高明”三字是朱熹題寫。

石井楊子山上“清水岩”及“大慈林”

清水岩建于唐代,原名水泊庵。寺宇建在半山腰,背依巨石,面臨深壑,故又稱半山岩、大坑岩。寺邊有一清澈泉水,四時不涸,後人稱清水岩。唐末名醫楊肅曾結廬岩下讀書,楊子山也因此得名。南宋大理學家朱熹也曾在此講學。

大慈林,系菲律賓佛教開山祖師禪性願法師從菲律賓集資于一九五○年興建的,為五座經樓、大殿組成梅花型的寺宇,頗為壯觀。

石井港外大、小佰島

大、小佰島在石井港外大海中,為凸出海面的兩座花崗岩小島,面積僅零點三平方公里。兩島居石井--金門海道之中,其中,大佰島距金門僅二點五海裏,是我市距金門最近的地方。大佰島西緣海灘邊有一口湧泉井,相傳是鄭成功上島視察虎騎親軍水師瞭望哨時以玉帶環劃沙灘開鑿而成的。三百多年來,湧泉井依然水清如鏡不乾涸。島上奇岩怪石,似鴟似鶴,如獅如虎;有懸崖似削,有坪石如茵;或犬牙參差,或光潔可鑒;碎礫泥沙,萌生細草野花。

近年來,島上興建了大佰島娛樂世界。大佰島已成為我市新開闢的一個精品旅遊景點。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