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石井陳氏祠堂

作者:  來源:南安市石井陳氏源流研究會  更新時間:2012年04月15日

南安石井陳氏祠堂

南安石井返頭陳氏祠堂

2010-09-20

南安石井返頭陳氏宗祠坐落于民族英雄鄭成功故居石井鎮。距英雄故鄉約二公里的北面返頭自然村。宗祠坐癸向丁兼醜未,地擁山川聚秀,綿九溪群山之靈氣,右有楊山氣勢磅礴,左有鼇海碧波珠光粼粼,前呈文案,筆架(山)紗帽(山)炳耀,時有雲蒸霞蔚,祥雲似朵蓮,彩虹飛架,可謂人傑地靈之福地。

返頭陳氏糸唐貞觀年間賜進士、授太子傳、諡忠順王:陳邕公(字崇福號南山)的嫡傳子孫。先祖早年開闢廈門禾山(前店?店前?),置業鷺島,至明永樂年間(約1412年)先祖大謨公徒居石井定林村(今林柄)。傳至三房四世祖立信公攜子穩平公於明弘治、正德年間(約1487年)擇居南邑四十二都黨裏,後又遷往茶山(具體詳址未知今在何處,有說是水頭鎮仁福裏,據說附近有山曰返頭山),而後又於明嘉靖年間複返居現族人居住地(黨裏),故村名改曰返頭。返頭陳氏自定林四世(肇基返頭一世祖立信公)至今曆二十一世,約五佰三拾年左右。居福地人丁興旺潘衍,有十三世昭雲,昭單(有曰昭楚)往臺灣定居。

返頭陳氏宗祠,始建年代失考,約建於清乾隆年間年代久遠,幾經修茸,在非常年代曾成為生產隊隊部、糧食倉庫。其宗譜、祖先牌位、匾額亦四清之時遭受焚毀,故有許多先人事蹟傳記遺失,建造於何時皆未能完整重現。風雨無情,宗祠歷盡滄桑,飄搖欲墜,破爛不堪。在族長陳天化的熱心宣導下,於1999年農曆已卯年四月十五日帶領族人踴躍捐款,同年八月廿七開始備料,十月初六破土開工,十月廿八日升梁誌慶,越年2000年四月十一日勝利竣工。耗資人民幣伍拾余萬元。

宗祠在原有建築基礎上,略月擴大。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其中實建面祠165平米,上下雙石埕、龍潭約850平米。雅風古樸,閩南木石綜合古建風格尤為突出。單進宮殿硬山式翹脊飛簷、雕樑畫棟、琉璃瓦當、門亭上祥龍呈瑞、厝脊樑雙鳳牡丹。 整座祠堂楹聯皆由書法家陳天化手書寫,筆力蒼勁。

  祖德宗功千載澤,子承孫繼萬年春;

  祖德宗切幹秋盛,堂耀子孫萬代昌;

  脈發西山鐘籐地,屏呈紗帽耀文明;

  史華文章三國誌,文風漢魏五言詩;

  左昭右穆序世代源流,春祀秋嘗遵聖賢禮樂;

  欲光文弟是由讀書積善來,要好子孫須從尊宗敬祖起;

  傳賢夏禹功追五帝,受禪唐堯德冠三皇;

  雨過滿庭琴書潤,風來到處瀚墨聲;

  象耕鳳耘天旌大孝,鳳儀龍舞帝號重華

  太始祖重華聖帝,始祖虞思公、陳胡公聖像端掛殿中之頂。

祖先雖遠,如在其上。宗祠有幸重建,族人不忘先祖功德,於2003年農曆癸未年正月初四日舉重光、祔祧升階大典。其後毎年正月初四亦成為族人祭祀祖先的日子,更成約定習俗惜的是先輩十三世昭雲,昭單(有曰昭楚)移居臺灣族人未能參加,實屬一大憾事。

時事造化,因種種原因而遺失的宗譜、匾額、祖先牌位,使許多先輩的事蹟傳記不得稽考,故現只知近代民國期間至今的少數傳奇傳記:

陳垂石公:浯江(金門)教習,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杆丈二槌(棍長一丈二尺)更是使得出神入化,雙管鳥鋶無虛發,故金門人尊稱石叔、石叔公。

陳纘臣中醫術堪比華佗,民囯時受贈木匾多得競然要專門房子來堆放,其族裔至今在台、金門仍有分號。

陳清河高甲名師,載入縣誌。

陳文華(纘騫)抗戰英雄,洇水舍金門取日寇頭顱。

陳白水傾盡百萬家財支持解放事業。

陳氏族人英才輩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陳天化書法家、香港書畫院特級書畫師,其作品多次發表於國內書畫專刊,參展、參賽作品被收藏中國軍事博物館等國家級專業機構,姓名編入書法名人集。

陳智勇國民黨(臺灣)中央党部顧問、中華在台人員協會會長、報紙主編。

陳偉榮海軍教官、中校軍銜,現為晉江市政忇提案委主任。

黃曉紅(偉榮妻)中校軍銜,現為晉江市衛生局副局長。

陳進川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九龍坡五第九屆人大代表、重慶市進川建材市場董事長。

改革春風暖大地,陳氏企業蒸蒸日上,宏圖大展,走出福建:重慶進川建材市場、湖北沙市星級酒店。中外合資南港集團、七佳企業。內資企業同樣精彩:三源雙盛永裕同仁(安源、瑞源、新源、雙佳、裕盛、達盛、永藝、永順、永榮、裕隆、同榮、尚仁)。

繼往開來,昭穆有序。自定林一世:大振承立齋,南院啟基來,興起文章煥,昭垂纘緒恢,詩書綿世澤,濟美耀三台。此為從定林分支而來之字行。不知何因,居返頭陳氏從四世立字行有改動,至昭字輩又延用原來字行,即:大振承立穩繼二心文仰鐘懋(注;此字原筆為林字中間二個上下乂,下為心字底)炳大煥。昭垂纘緒恢,詩書綿世洋,濟美耀三台。

《閩台陳氏文化 》祠堂卷(二)南安篇。作者:陳貞金

 

南安石井東濱陳氏祠堂

2010-09-20

唐太子太傅邕公裔傳千枝,鷺島禾山(今廈門店前)後遷居同安縣內官村官山派始祖國鋪公(字從義,號四翁)即為其中一脈。至十世孫福山公(字孟謙,生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40年,卒於明正統十二年西元1434年)明太祖洪武年間進士,官至文淵閣纂修,成祖永樂年間參加編撰《永樂大典》,修成之後明成祖御筆親書“史閣名賢”匾額。欽賜福山公衣錦返鄉,各級地方官員均到其故鄉迎接,是時滿山遍野站滿了官員,人曰官山,故後地名也改稱官山,此為官山陳之由來。

官山第十三世祖諱越(字孔周,號開南公,諡榮山)榮遷南安水頭呈美,公之三子顯幫公(生於明洪武元年戊申)後見靠東海邊有一片富饒土地,平時濤聲柔潤,其風景堪似蓬萊,一幅漁歌唱晚景象,一種海風習習,輕拂稻稍,傳來陣陣稻香的憧憬由然而生。公即而擇居於此風水寶地,因靠東海之濱,故曰東濱。

東濱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坐艮向坤兼寅申。於民國二年(1913)首次重修。民國三十六年(1947)白蟻為患。其後數度重建,均受風波,邇來形勢,國泰民安,宗祠於1995年組建重修宗祠籌委會,並于同年農曆十二月卅日破土動工,其成員自費四處奔波,各地參觀總結、謀略策成,方案成就。風餐宿露,購置材料,無私奉獻,鍥而不捨,三年光陰,終於圓夢。

集眾力籌有634395元,至完工耗資500000多元,重建後宗祠在原坐向基礎上向前進數寸,占地520平米,實建面220平米,門口埕 300平米。建成後的宗祠更具古建築風味,其大門之上門亭優雅而不失壯觀,宮庭式的古建風格體現淋漓盡致;觀祠堂前面外牆石雕、磚堵混建亮麗堂皇,青石浮雕工藝精湛,門牆兩邊雙麟獻瑞,門柱之上對聯:堯天瑞霞支南院,舜曰長虹照九洲。聯文明言家族淵源。大門兩邊另有一聯詳盡地理人文,聯曰:東臨鼇海戲蛟龍,西環楊山騎猛虎:屋頂之上飛簷俏脊,或似騰龍沖天,或似流水行雲;民間灰塑瓷雕琉璃瓦當盡顯古樸端莊。步入門亭回首注望:亭上雙獅戲球、瓷雕人物景致如生;

廳堂之上明成祖禦書“史閣名賢”、雙邊“文魁”、“明經”匾額啟示先祖風光,激勵後昆。木斗拱圓木柱,柱上對對聯文:

  宗族同心興東濱,祠堂輝煌耀宮山。

  史閣功高孝儉標青史,名賢疊承禮義展春秋。

  鼇海朝宗定有鼇頭誇獨佔,兔峰拱秀竚看免潁振文明。

  左環鼇海右擁楊峰人傑地靈光南邑,遠祖官山近宗埕美支分派衍表東濱。

  仰射擊之校尉威振八蠻稱大將器,緬著作之郎宮志備三國洵長史才。

族人欣喜宗祠得以重建,斯時欲行慶典,怎奈村道崎嶇不堪,村容有失,且資金困難,真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幸得旅菲裔孫出運昆仲,聞訊樂捐修成村道;族人慷慨解囊,嫁出宗姑熱心幫助,群策群力,眾志成城。宗祠終於于2002年農曆辛已年十二月廿日舉行重光,袝祧盛典。廳堂神龕煥然一新,昭穆主次分明,先祖牌位終得以重祀。

時光流水勿勿過,先人事記永流傳:

九世祖陳眀經,官至南京典史。

十一世祖陳元侃,授遊擊功加左都督、建昌府任千總兵元帥。

十六世祖陳天恩字澤覃,教育家、慈善家。1911年獨資捐建學堂,曆十年於1921年落成。學堂後改名為澤覃小學以紀念其功德。傳有子十六,其子孫現遍佈英美等海外。

十七世祖陳希仲,天恩之子,曾任上海雷氏德醫學研究所圖書館館長、福建省造紙廠經理兼廠長。建國後歷任民建福建省主任委員、福建省工商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董事、福建投資企業公司副董事長、福建省三聯經濟發展公司董事長、福建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福建省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第五至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十七世祖陳山,副部級,原中宣部副秘書長。

現任的有:

陳延朝:泉州市水利水電局書記[正處]

陳文坑:中校軍銜,廈門市組織部、人事局(正處)

陳天德:廈門檢察院副院長(副處)

陳成扶:歷任公安特派員、鎮長、南安市建委主任、南安市政法委書記(正局)。

陳永星:漳州市薌城區委書記。

陳水勝:南安市人大副主任。

源遠流長,承先啟後,昭穆有序,官山起字:

  四久八均芬,德彥汝友文。山維孔孟世,朝以士允子。

  光侯克紹伯,啟式企延繩。秉必如伊肖,聲咨肇亞徵。

  衍武宜善繼,宗澤慶恒長。賢才開瑞泰,良佑顯禎祥。

《閩台陳氏文化》祠堂卷(二)南安篇197頁

作者:陳貞金[陳真金] 資料提供:陳水秧

 

南安石井林柄陳氏宗祠

2010-09-20 22:27

溯吾宗之源流,糸唐開元二十四年入閩始祖賜進士、授太子太傳邕公之苗裔,先祖於宋朝年間從嘉禾(今廈門)浦園徙居小姑林柄,旋而來南邑四十四都(今南安石井),始祖遷來之初,觀鼇江五馬朝江一馬四之象,鼇峰素有三獅相逐跑,龍蝦把水口之風水美譽。鐘靈毓秀,喜其之風水寶地,逐蔔居於鼇峰之下。為不忘本源,乃以遷出之地林柄為名,故今名曰林柄。,至今曆七百餘載。而古之時另有一名定林,淵源出於何,有待考證。

林柄宗祠始建年代未考,清初戰亂,內憂外患,族人奉旨內遷,建築幾乎毀沒,人丁失於戰亂無數。康熙二十五年,欽賜複界,族人得以重歸故里,重建家園。重建宗祠,再修宗譜。然歲月無情,至1927年宗祠已難抗風擋雨,時族人曆千辛萬苦,得以重光。歲月無情,至上世紀80年代己臨倒塌之險。族人眾志成城,踴躍慷慨捐資,終於在1990牟農曆庚午年再次重修,升階袝祧!

宗祠坐乙向辛兼辰戌,總占地面積三四千平米,其中主體240平米,厝埕280平米,厝後寬闊曠遠,並于百米之外刻有石敢當之石像。宗祠背靠雙獅鼇峰,前兆楊子、鴻漸二山,右臨滔滔五馬江,左與金門一水之隔。宗祠建築:仿古式皇宮起(宮廷式)、三川門之磚木石結構、外牆紅磚堆砌,屋頂色古香的瓦當、紅瓦相襯,脊樑飛翹、似如祥龍騰飛、再配以瓷雕磚雕,更顯尊貴古雅。宗祠正面,大門位居正中央,兩邊相對偏門,曰三川門。門前原築“劍槍”圍欄,青石字匾刻有陳氏宗祠,大門門前抱柱取之石礱正礱石,刻對聯描金字,益顯其雅致古博尊尚。門路亭上木結構“吊檔”環環扣扣、精雕細琢六鳳來儀、牡丹,龍爪菊。百花競豔,鳥語繞林。亭雙邊靠牆路雙獅護厝,兆示吉祥康瑞。縱觀而論、閩南建築藝術風格之精湛於此盡顯風騷。

流水自有淵源,千枝來自一本:家族繁衍,人丁興旺,族人紛紛外遷:臺灣、星洲、印尼、越南、馬尼拉。

  二世祖振緒公分居外地未詳居所;

  三世祖承派公及四世祖之長立仁公、次子時眀公分居浯州東埔(現金門東埔)

  三世祖承溪公移居四十一都霞埕村。

  四世祖立信公分居茶山后返居四十二都返頭村。

  四世祖立義公分居三十八都大門內村。

  九世祖基南公居海南

  十二世祖起功、起言公、起煌公分居臺灣。

  十二世祖起陽公、起聲公分居臺灣漳化。

  十三世祖文雅公、文至公、文兼公、文袍公分居臺灣。

  十四世祖章玩公,支攜神主牌居臺灣鹿港下新店莊。

  十四世祖章聯公、章對公分居臺灣鹿港瞰腳,

     其中章對公居台子孫在臺北府新竹縣大保甲南莊人丁頗多。

臨五馬朝江一馬回風水寶地,居鼇峰山下鼇頭獨佔:

進士:陳時明 萬曆年間進士、任南京徽州別駕。

文魁:陳   明弘治二年已酉年(西元1489)科中試

文魁:陳興仁 眀弘治五年壬子年(公無1792)科中試,鄉進士授浙江歸安縣教諭、

       浙江烏程教諭、由安溪學。

貢元:陳秉正 明弘治(正德)八年科中式。

   陳徵五 明賜親軍右虎衛總兵都督府。

進士:陳思誠 鄉進士、嘉靖庚子年(1540)舉人。

進士:陳德豐 鄉進士、任浙江里安縣。

諱度:陳經歷 由史員任北京順天府。

武魁:陳興輔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年(原為三十年,查庚午應二十九年)科中試。

進士:陳德文 欽點翰林,禮部右侍郎加三級、內閣學士兼禮郭侍郎。

進士:陳宗疇 嘉慶乙丑年科中試第二十九名,殿試二甲第六十名,朝考第二十九名。

進士:陳經國 鄉進士欽賜援遼守備。

數古論今,英才輩出,今天的林柄人依然精彩,是為國棟,是為鄉賢:

陳定茂:中科院研究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情報研究室主任,

    現任聯合國環境規劃暑國際環境情報糸統中國聯絡處主任。

陳天乙:1965年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廣東省土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陳天堆:香港冠華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建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

陳  :臺北市議員。

陳天印:1952年任和平鄉書記、1954年任成功鄉書記、武裝部長、

    1984年任南安縣治安局股長、1987年任公安局邊防。

陳文修:營長、莆田縣武裝部長、人事局局長。

陳天堂:團長、泉州市鯉城區民政局局長。

陳 八:團長、廈門市翔安區人防主任。

陳永得:南平市伐木場書記。

陳延暴:老地下共產黨員、青州造紙廠廠長。

陳文筆:老地下共產黨員、1950任南安縣財糧組組員。

陳文樓:194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中共水石蓮(水頭、石井、蓮河)支部、

    閩西南中共南安工委、武工委員、中共閩西南水石蓮地下黨總支部武工副隊長。

人才濟濟,企業騰飛。(陳)天堆冠華、(陳)建林印染譽享香港深圳。江峰機械、進展企業、定嘉僑鄉、比比皆是。借改革春風,昔日農莊變新城。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然木有本水有源,昭穆自有秩序:

大振承立齋,南院啟基來,興起文章煥,昭垂纘緒恢,詩書綿世澤,濟美耀三台。

《閩台陳氏文化》祠堂卷(二)南安篇200頁

作者:陳貞金

資料提供:陳鄭志榮、陳神庇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