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與臺灣的關係

作者:  來源:南安文史資料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01日

南安與臺灣的關係

閩台關係密不可分,民間傳說沉東京浮福建,說明閩台同一土,息息相關。泉州與臺灣一衣帶水,南安縣是鄭成功的故鄉從歷史來講,豐州金溪是六朝港,南朝時代與外商旅往來頻繁,包括與古臺灣都有往來。尤其是明末清初鄭成功父子祖孫三代人幾十年對臺灣的經營,從家鄉從閩南各地帶去眾多的拓荒者,軍士及眷屬,他們在臺灣“開闢荊榛”定居下來,成為臺灣人。他們不忘祖籍,深懷故土的山川,在臺灣聚眾定居後,仍沿用祖籍鄉里名稱。他們保持故鄉的鄉土人情,風俗習慣,修族譜,定期回故土祭祖,長期與祖居地族人聯繫往來,息息相關,血肉相聯。

 

一、南安臺灣,源遠流長

臺灣古稱瀛州、夷州、澶州,史說秦代就有漢人入台,據說徐福也到過臺灣。《三國志》有“浮海求夷州”的記載,還有記載:“東冶人入海遭風流到澶州”。《三國志》中《孫權傳》記載:“黃龍二年( 230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史家認為當時入台是從東冶出發的。東冶是在閩縣南部,史家認為其縣治在今豐州。南安金溪港到了六朝時代海外交通很發達,與外商往來頻繁,拘那羅陀來往南安,日本學者認為是大商船,既通東南亞、印度等地,也通臺灣、日本等地。

到了隋代,對臺灣通稱為琉球,當時閩台往來就更多,有商貿關係。史載隋大業三年(西元 607年),羽騎尉朱寬,從福建入海探求,由海師何蠻嚮導,到達琉球,次年奉隋煬帝之令再去。西元 610年隋煬帝遣虎賁郎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周率東陽兵萬人泛海前往慰諭。因語言不通,請了南昆侖人當翻譯。“琉球人初見船舶,以為高族,往各軍中貿易”。

臺灣正式有中國建制應在唐代,且歸泉州府晉江縣管轄,說明晉江從南安析出建縣後的事。《泉州府志》乾隆版講到琉球時雲:“訟者取決於晉江縣”,由此可見琉球唐時劃歸晉江縣管轄。臺灣人也稱祖家為唐山,說明泉州府各縣唐時就有人移居臺灣。據查閱族譜記載,最早移民在宋代,南安蓬島郭氏族譜記載在南宋時就有人移居臺灣。石井溪東《李氏族譜》可查到最早移民是在元代。到了明清時代泉州各縣大量移民臺灣,則散見各姓族譜均有記載。而且日後三百多年來一直保持下來,南安與臺灣關係,即在日占時期也不間斷。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各鄉各裏更有大批知識份子、商人到臺灣去,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南安去台人員就達二千餘人。

南安縣是個一百二十萬人大縣,姓氏也多,當在百家姓氏。祖籍南安的移台人氏,據不完全統計:尤、方、王、白、朱、肖、葉、蘇、吳、呂、李、阮、林、周、卓、花、侯、洪、劉、孫、徐、梁、郭、許、張、陳、巫、黃、傅、楊、褚、蔡、柯、鄭、錢、趙、蘭、潘、謝、戴、闕等不下四十姓氏。

從姓氏世代紀載統計,最早移民臺灣的有如下幾個姓氏。呂氏傳三十世,郭氏傳二十六世,陳氏傳二十五世,林、王等姓傳二十四世,李氏傳二十三世,卓、楊氏傳二十一世,許、白氏傳十八世,吳、侯、劉、鄭氏傳十七世,黃氏、闕氏傳十五世,說明這些姓氏都應在明代以前入台的。

 

二、南安移民、在台分佈

臺灣人口一千九百多萬人,其中漢族占百分之九十七多,高山族占百分之二多。從語言來講,有漢語、高山語,漢語即有閩南語、客家話、北方話(普通話)。臺灣的地方方言語系,即閩南話,高山族人也有許多精通閩南話。

臺灣到了明清時代人口激增,這與鄭成功父子對臺灣的開拓,施琅入台,清朝後來的開海禁有關。明末清初,閩南人移入臺灣,有五次大規模移民浪潮。第一次是鄭芝龍時代,明天啟中(西元1621—1627年),南安石井大海商鄭芝龍同海澄大海商顏思齊及其徒弟楊天生、陳震紀等二十八人到臺灣,以台南地區為基地,進行大規模拓荒。明崇禎間(西元1628年),福建旱災嚴重,民饑無食,鄭芝龍同福建巡撫熊文燦共同商定,以商船載運閩南災民數萬人到臺灣墾荒定居,每人發銀三兩,三人一頭耕牛,在臺灣從事墾荒種田,於是大批泉州各縣移民湧入臺灣。第二次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帶去三百多名軍兵和眷屬,大力開拓發展臺灣。當時,清廷施行海禁,慘酷的遷界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鄭成功則積極鼓勵沿海居民移台,“馳書各處,收沿海之殘民”不願內遷的百姓紛紛逃入臺灣。使臺灣人口激增二十多萬人。第三次施琅入台,帶去十多萬人,以漳人為多。第四次閩南人大批入台,是在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第五次是在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廣東、福建之客人相繼入台,解海禁後,漳泉汀潮人民紛紛攜眷偷渡入台。這個時期清朝有識之士,看到臺灣的重要性,主張開發,這樣清代臺灣的農業生產,就在鄭氏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雍正十一年南安人曾天同與同安人歐天送聯合開拓新竹的大莊嶺頂厝的墾荒種植業。南安人張春招集佃農育開拓新竹的大眉莊。嘉義南安十八都侯劉移民,自建村落聚居,把家鄉石馬宮相公也移到臺灣供奉。

清代臺灣移民中有泉民、漳民、粵民三大勢力,形成不同居住地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隨鄭成功渡台者,多為泉民。從施琅者多為漳民。粵民因施琅奏請不准入台,故遲至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年間才大量偷渡入台。臺灣因泉漳人先至,故多移至海濱平原地區。粵民後至,故多居附山地帶。本地山胞則多居山地。從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泉州籍人居住地區,多供奉靈山寺觀音,風山寺郭聖王,清水岩清水祖師,白礁宮之保生大帝。而漳籍人多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商人多供奉關帝,行船人多供奉媽祖。泉籍人清明節祭祖掃墓,漳籍人則做三月三。

據南安移台一部份姓氏族譜記載,南安人在臺灣散居各地,大致與泉腔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相印證。如豐溪蘭園陳氏族人,多散居在臺北桃園、龜山、中壢、漳化、台南、鹿港、台中後裏,屏東新園、南投、雲林等地聚集而居。霞宅陳氏則散居臺北、高雄、新竹、嘉義、台東、雲林、屏東等地。爐內潘氏則散居臺北之桃園、蘆竹、漳化等地。侯垵劉侯則散居臺北、台中、嘉義、台南。石井鄭氏多散居臺北、南港、淡水、基隆、台中、南投、新竹、屏東。戴氏多在臺北、新竹、漳化、鹿港、嘉義。尤氏多在臺北之三峽、樹林、桃園、大溪、北港,也有一部份在基隆。王氏則在臺北、花蓮、台東、苗粟、台中、高雄、南投、屏東都有。白氏在臺北、宜蘭。吳氏也在臺北、台中、澎湖。李氏在臺北之桃園、蘆竹、龜山、汐止,台中之清水、新竹、高雄之大社。而芙蓉李氏除臺北外,也有一部份在雲林鬥元、元長。蓬島郭氏則在臺北、新竹、屏東、雲林等地。其他諸如方、呂、錢、蘭、謝、洪、周、卓、張、梁等等,在臺北也有聚居。

 

三、南安臺灣,關係密切

1、南安渡台人多,臺灣祖籍南安人,據吳壯達《臺灣的開發》一書,1926年漢族人民祖籍的統計,晉南惠三邑是686700人,其中南安居多在三十萬以上,晉江二十萬人,惠安十余萬人。從現在來看,臺灣人祖籍在南安的,估計上百萬人。1945年以後到台的南安人,現在在臺北和基隆成立兩個南安同鄉會組織。

兩地人民互相通往,從清初到民國的三百年期間,從未間斷。據《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記載,該村人遷台從清初至民國的三百年中,移民臺灣人數近二千人。

2、鄭成功複台後,其王朝為長治久安計,自成體制,鞏固政權,設立防務,大力墾植農業,發展經濟,依靠力量。除帶去三萬多名官兵和眷屬外,“漳泉之人至者日多,拓地遠及兩鄙,分配諾鎮荒地,寓兵于農”。施琅入台後,繼續鼓勵發展,泉漳人又紛紛攜眷入台拓荒。

這些移台鄉親,在台定居,不忘故土,把定居地取名祖籍地名,或以鄭軍之屯墾組織“鎮、協、鋒、營”作為村莊地名。如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總兵官,石井院裏人李林和、李成業等十二位鄉親,在臺灣鹿港附近開墾田園,建起村舍,該地起名院裏。南安豐州長壽鋪黃基源入台在臺北定居,即以黃厝為村名。溪美鎮蓮塘長布村的移民,在臺灣繁衍數千人,也以長布建村。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南安玲蘇鄉蘇澤恩等人,帶領族人移居臺灣嘉義,其聚居地稱為蘇厝。隨後該鄉蘇士尾也率族人到宜蘭墾荒定居,其地稱蘇沃。清雍正年間(西元1723年),南安碼頭楓樹村林景迪移到臺灣花蓮,其開發地方亦稱楓樹村。清道光年間,豐州吳率鄉人到臺灣開發建城堡,其地被稱為吳金城。梅山鄉人到嘉義定居,因而有梅山村。溪美大埔人移民屏東,屏東則有大埔村。美林溪洲人到漳化拓荒,該地亦稱溪洲村。高雄縣田寮鄉因居住南安移民,即有南安老之稱。可以說在臺灣要尋找以祖籍南安村名的,比比皆是。

從臺灣村落的一些居民燈號,也可以尋找其根在南安。如清康熙年間,從羅東到埔頭移去的黃怨,定居嘉義,其子孫繁衍成一大姓,其燈號以祖家山水之稱,稱為“廬山衍派”。美林黃孫慮攜子黃犁、孫黃沙移台,在臺北萬華成為開基祖,稱為“美林衍派”。南安十二都黃崇華攜眷入居臺北,繁衍成大族,稱之“崇華衍派”。豐州環山村胡榮觀移居臺灣三重市,繁衍成“榮觀衍派”之入台始祖等等。南安與臺灣兩地鄉親,歷史上往來頻繁關係密切,特別是每當清明,七月半,居住在臺灣的鄉親,經常派人回祖居地掃墓、祭祖和家鄉父老敘懷,帶來臺灣土特產品,帶去中藥瓷器茶葉等物資。

3、南安人對開發臺灣。這要首推石井鄭氏一家了。明天啟年間,南安石井商人鄭芝龍同海澄人顏思齊等二十八人到臺灣開發。明天啟五年(西元1625年)顏思齊病逝,由鄭芝龍為首領,商農結合,繼續發展,鄭芝龍從日本轉到臺灣,其弟芝虎、芝彪、芝豹,也都先後入台輔其事業。鄭芝龍是海上武裝式商人,明之海上重臣,降清叛將,但鄭芝龍開闢臺灣是有功的,為鄭成功複台打下基礎。他也可說是我國較早抗荷的一個將領。他代表新興資本主義商人集團的利益,率領一千人販海,以臺灣為基地,路途廣闊,頗有成效,在當時,日本、朝鮮、菲律賓、南洋各地,都是他經營的地方。他在日本長崎娶了翁氏女,生了鄭成功和七左衙門。他在臺灣北港為基地,有大小船隻數千,並有一支海上武裝,《談往》記鄭氏稱:“上有十寨,飛黃(鄭芝龍)富逾十主,輦金還家,置蘇杭兩京,細軟寶物,興販琉球外國等地”。鄭芝龍海商集團,擁有一支龐大海上武裝,壟斷東南海上貿易,“獨有南海之利,商舶出入諸國者,得鄭芝龍符令乃行”,“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得往來,每舶例金二千,歲入千萬計,富以敵國”。
鄭成功遵父命,抗清複明,征戰十多年保持東南半壁江山,而他的最大功績跨海東征,驅逐荷夷,收復臺灣,成為我國歷史上民族英雄。鄭成功一六六一年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建立政權,墾田開發,寓兵于農。鄭成功病逝後,其諮議參軍陳永華輔政鄭經,繼承鄭成功遺志,在臺灣推行嚴法律、修戒備、興學校、招流民、選賢才、寓兵于農、屯墾開發、獎勵生產、扶助農工等政策,使臺灣面貌發生了巨變化。即使施琅入台後的奏疏也承認的。其疏:“查自故明時,原住澎湖百姓有五、六千人,原住臺灣二、三萬人,俱系耕漁為生,至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帶水陸內官眷口,共三萬有奇,操戈五年不滿二萬,又康熙三年鄭經複帶去偽官兵及眷口約六、七千,為偽者操戈者不過四千”。但是,到清併台時,據連橫《臺灣通史》記載,臺灣人口達二十萬人以上,可以看出鄭成功複台後,短短幾年臺灣迅速發展。因之,鄭成功深受臺灣人民的崇敬和愛戴。臺灣人民稱鄭成功為開台聖王,奉為開闢臺灣的始祖。鄭成功逝世後,臺灣到處建立祠廟,四時祭祀,以追念他的功德。清朝統治臺灣初期,曾下令禁止民間祭祀,臺灣人民仍然進行,只是把郡王祠改為開山廟。到了同治十三年,到臺灣的欽差大臣沈葆禎,知道臺灣人民對郡王的敬仰,決非禁令所能阻止,便應臺灣進士楊士等之請,會同總督李鶴年、巡撫王凱泰等轉奏清朝,准予建祠,即在台南建有規模宏大的延平郡王祠祀之。

南安人對複台有功的,還有何廷斌,南安水頭人,此人任荷蘭侵台總督揆一的通事,後來跨海而來,投靠鄭成功,並獻上臺灣海圖,跟隨鄭入台完成大業。跟隨鄭成功入台的還有臺灣醫聖沈佺期,沈佺期字雲古,號複齋,南安水頭後園人,明崇禎十六年(西元1643年)聯捷南宮,為明代最後一個進士。累官至禮部郎中,都察院禦史,後來回應鄭成功抗清在南安白蓮氏揭竿而起,率領數千人附鄭,打至臺灣,據說複台等三天,改戎從醫,向鄭成功請求務醫,便采藥行醫,救濟軍民,深得鄭軍及臺灣人民敬仰,被奉為“臺灣醫祖”。

南安與臺灣一水相聯,關係密切,長期互相往來,尤其是鄭成功複台後,臺灣的開發,關係更為密切,並在多方面對臺灣作出貢獻。如石井溪東村鄭成功複台時,不少身強力壯的志士紛紛投入鄭軍,充當水師,護駕都督李啟軒率領該村十八猛士李仕榮、李仕華等人,英勇善戰,揮戈南北,功勳顯赫,複台立有戰功。李仕華、李學老、李卿發入台後即在臺灣墾田開基繁衍,子孫分佈台、澎,有的在台成為鉅賈。據《溪東李氏三房上柱族譜》記有十三世裕叔,在臺灣經商,本事非凡,“口能言四夷之語,心通各省之談”“精會計,明貨物”,是泉商“善服賈”者,在商界中取得重大成功和秘訣。

康熙五十九年臺灣十三行商中的潘同文、伍和、葉義成、潘麗泉、謝東裕、黎資之等人為泉南商人。雍正間,石井鄭運錦在臺灣開設“勃興行”與漳化縣令朱山(浙江人)私交甚厚,曾以萬兩銀子資其填缺,有恩于朱。後朱山升任知府,報答舊情,下令凡“勃興行”商船入港,不必檢查納稅,海關一律放行。使許多海船掛鄭運錦旗號而獲利,鄭運錦後來成為巨富,捐了官職,誥封“中憲大夫”,在石井建造府第,規模宏大,俗稱南門外九十九橺,現仍保存完好。鉅賈林慎亭原在水頭開典鋪,後來轉做臺灣生理大郊行,於乾隆三十三年把“手邊存有一百七十千轉做臺灣生理”,發展很快,先後在臺灣台南、鹿港、淡水建有郊行,其店號有興裕、興盛、萬順、淡鹿,數行之間成為鉅賈。

由於臺灣閩南籍人多,為後來的移民者提供方便。自鄭成功複台後的三百年間,南安人到臺灣謀生絡繹不絕。先輩移民的子孫生於斯、長於斯,雖是地道臺灣人,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數典不忘祖先,代代相傳,與祖籍人保持密切關係,蓬島《郭氏家譜》中對在台族人的仕途出身也記載清清楚楚。該族在臺灣二十世進士一名,舉人一名;二十一世庠生十人;二十二世庠生五人;甘三世庠生二人;二十四世庠生二名。記載說明,臺灣南安一家親。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