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陳氏宗祠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5日

南安陳氏宗祠

南安水頭埕邊村陳氏宗祠

埕邊村陳氏宗祠

宗祠屋簷下的精美構件

泉州南安水頭鎮埕邊村陳氏肇基始祖陳拾使,源自福州府,明嘉靖年間,由省左三府特授泉州府為參軍,乃卜居南邑三十九都埕邊鄉(鄉號為瀛仙,郡望潁川),蕃衍生息,至今已傳二十二世,曆 460多年。陳拾使傳子有五,長房衍派大田:二房分居水頭街南畔;三房無傳;四房分支浙江省溫、台兩州及本省漳州、安溪等地;五房守祖宗之基業,奉先人祭祀於瀛仙。現埕邊村陳氏系始祖陳拾使五子陳恪齋號振廷所傳。

 

南安加丘陳氏祠堂

加丘陳氏始祖陳啟明,於明嘉靖年間,鑒於世態變遷,移居本都大帽後井。來到這裏,繁衍生息,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傳人世,因人傑地靈,人昌物盛。

二世祖陳坦福是有名的地理師。據說,在當年,陳坦福想看塊好風水,以便安度自己的晚年。沒想到,他看的那塊風水早已被卓氏人所用。因而就有了“陳坦福有福無福,卓建真認真不真,洪存省幹有光景”的傳說。但他又找到了大帽後井,即加丘,這塊風水寶地。加丘之所以被陳坦福看中,是因為這裏坐尖向尖,富貴相兼。相信大家都清楚,坐尖向尖就是指宗祠後的大尖山(當地稱謂)和宗祠前的山尖。所以,加丘陳氏宗祠所出的人才都是一些頂尖子。

今天的加丘陳氏,不辱先人,湧現出許多工程師、企業家及政界、商界的優秀人物,他們在各行各業成就突出,為國家為家鄉做出貢獻,為故里增添光彩,南安市財政局副局長陳瑞土,永春湖洋煤管站陳建田,還有在南安市公安局任職的陳文水等較為出色人物。這些人在他們功名成就的時候,他們不忘記是家鄉養育了他們。所以,便紛紛在家鄉里做出了貢獻。比如:陳瑞土主持鋪設家鄉水泥路並安上了路燈;陳朝木、陳祥賢捐資為加玳小學買課桌椅並修校園;在道光年間有個工程師,在家鄉築起了一個土樓,現遺址還相當完整,這土樓長 21.35米,寬18.75 米,面積400.3125平方米,相當大。而土樓的牆厚達 2.4米,真是不可思議。可惜的是,這位元工程大師尚未留下他的芳名垂古。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丘陳氏宗祠仍然屹立於這個小鄉之中。有了前人們的榜樣在先,現在的人也大多在各自的工作臺前努力工作,他們都堅信,我們可以托起一片天!

眾所周知,加丘陳氏居民歷代以農為主,進入改革開放年代,經濟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隨著加丘人民的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加丘現與今非昔比了。然而,這卻使加丘人民更加熱愛、愛護這座宗祠,所以,您若想前往此祠,我們包您看到的是它的原姿原樣。

通過探究,小組中的同學一致感受到,陳氏宗祠的歷史是一個無底洞,永遠也無法弄懂它的深

加丘陳氏宗祠是陳氏二世祖坦福公開闢加丘,子孫繁衍,才擇址立祠。本祠座向庚甲兼申寅至清同治甲子年的辛乙兼西媸向重修。久經風霜,破舊題傾。適逢旅星堂親朝木、祥賢榮歸竭祖,鼎力支持複修建,眾堂親齊心協力,循沿原向全面修建。時於1990年正月十六日動土,四月初二動工,八月十八日吉日落成。這才使得今天的加丘陳氏宗祠有這般規模。它的長 16.65米,寬14.35米,面積238.9平方米。在建造這座宗祠時,由於左側的地已被當地群眾建屋,導致現在的加丘陳丘宗祠的左右不對稱。

加丘陳氏宗祠,是以二進式皇宮體建築而成的,主要由土、木、石結合建築而成。分二落一深井,雙廊庭,前有一埕。牆頂燕尾脊,覆以紅色琉璃瓦。正脊兩側,剪翕出各種各樣人物花草,栩栩如生。上落高4.9米,下落高5.5米,岩整軒敞,屋頂木架,精工鋪設,間以雕繪,端莊典雅。廳中設龕,分左中右,安放加丘陳氏歷代先人牌位,供給後人祭祀。加丘陳氏宗祠的埕寬15米,長8.2米,面積127.5平方米,可見這也是一個不小的規模。而在埕的左邊,有一個戲臺,這個戲臺寬 4米,長10米,面積40平方米所以,縱觀整座宗祠,魏然屹立,宏偉高大,氣派非凡!

 

康安土樓

南安古代的土樓建築多為方形,惟有碼頭鎮康安村的土樓是圓形,而且別具一格,下層 9米用亂石砌成,上層 9米用泥土夯築。遠遠望去,土樓猶如一個圓形香爐,又如一盞圓形燈籠。

康安土樓為什麼圓形建築?說來有一個不尋常的來歷。

康安村姓陳的村民居多,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代。明代,先祖從漳州遷居晉江金井鎮古安村,到了明末清初,第六世陳振元先到南安洪瀨教書,後聘為碼頭康安村塾師。不久成家定居,生下長子陳成德,住在康安,後來次子、三子分居碼頭新湯、洪瀨二地。但住在康安的人丁並不興旺,衍傳幾代,難以超過百人。於是,請來地理先生勘察一番,說此地是網穴,靈氣被罩住,惟有建座圓形土樓,一如香爐,祈求皇天保佑;二示燈(丁)盞,人丁方能興旺。陳氏先人就地取材,上山伐木,採石砌基,用土夯牆。土樓建成之後,果然人丁大增,迄今全村已有1700餘人,包括海外有2000餘人。如果連清代中葉從康安移居福清,新湯、洪瀨等地族人計算,陳振元的後代已達萬人以上了。

康安土樓系土木屋二層結構,建於清代康熙辛酉年(西元1681年),迄今已有 321年的歷史。外土牆寬 2.1米,圓周99米。牆高二層18米。南北兩個大門相通。北面為輝綠岩砌成圓門,門匾鐫刻“宏康保裕”四個大字,兩邊署有“辛酉年”、“孟春立”小字。從大門走進土樓,內有偌大圓形天井,原來掘的水井,可惜填平不見了。土樓一層有22個房間,兩層共有44個房間,砌有欄杆,樓梯從大門旁側上去,二層土樓可居住數十戶人家,房間前有寬敞廊道,房門面向天井。土樓外牆築有小窗,也是瞭望防盜的槍眼。總面積 705平方米。

康安土樓長住人家,置一殿堂,塑先祖陳元光神像祀之。橫匾上書“開漳聖王”四字,兩旁對聯雲“開土功勳文韜武略膺賢聖,漳疆牧胄派衍康安溯祖王”。逢年過節和紅白喜喪,居住在土樓的後裔便舉著高香,祈求先祖指點。因此,土樓內陳聖王神像前香火不絕,延續至今日。
由於年久失修,到了1958年,土牆已有三分之一倒塌,居民開始外遷,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雖然還住有幾戶人家,但已經破爛不堪了。村裏旅外華僑、港澳同胞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籌資數十萬元倡修,於1992年春動工,1998年竣工。土樓外形依照原樣建築,但樓內改木易石,部分改變了原貌,這是十分遺憾的事。

目前,康安土樓修葺一新,一層辦幼稚園,二層作為老年人活動場所,老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觀賞土樓,緬懷往昔,成為村人追思懷古之場所。

 

東頭土樓

在官橋鎮的西北部,有一座土樓叫“東頭土樓”,又名“土廬”“德星樓”。該樓系東頭村五甲鄉紳陳賢芳為防禦外侵而所建。

東頭土樓位於官橋鎮東頭村南部村外田洋中,距南安市區22公里處。始建于清代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重修道光十年(一八三○)。其規模雄偉壯觀,經過幾百年之風雨侵蝕,樓房內部結構不復存在,但外部樓牆經歷地震、雷霹、颱風暴雨,巋然不動,成為一處值得研究的古建築和獨特風景線。

東頭土樓建築者陳賢芳,是一位官商人家。其父“威德將軍”,本人官拜“洲司馬”,與其子同時任同安縣“父子總鎮”。清代中葉,兵荒馬亂,他為使三十五都的十個甲份統歸東頭村,意圖使附近鄉鋪亦靠附陳氏,他不惜花費財力,為“頂下都”窮困人家置田建屋,娶妻嫁女,成為三十五都的大善人。他扶貧濟困的功德,使鄰近鄉鋪的群眾把他作為救世主來看待,並神化為一尊“當境保護神”。他們每年農曆正月初十日輪值恭迎“陳芳官”(即陳賢芳),且恭迎儀式不亞於遊鄉割火,其陣容浩大,旗鑼鼓槍、豬羊祭品,熱鬧非凡。所以當地群眾的口頭禪是“初九迎天公、初十迎陳芳。”可見陳賢芳在當時的地位和資力是雄厚的。

東頭土樓,底層面積1500平方米,其樓高15米,廣、深各十米;牆厚一米多,其質以紅土,灰米(煆灰未見的貝殼)拌碎米漿舂築而成,其堅硬如固石,防範之穩,槍打不入。樓杵、梁均鋪木板,板厚60—70(釐米),樓頂為通天平臺,樓層僅留60釐米見方的開孔,其孔專供架梯給人上、下樓之用。樓壁分別設有多處小孔,四周小孔分為十二處,處處可供眺望或架槍瞄放,周圍短牆亦專為防衛而設。整座土樓的設計甚為精密,是安全居住的地方。

 

陳炯遼兄弟生平及其故居

陳炯遼、陳炯月兄弟,福建南安人。兄弟倆少時家境貧苦,於清末民初告別父母,跟堂親前往菲律賓謀生。兄弟倆先是做苦力,後到店裏當夥計,便自已擺個小攤賣雞蛋。由於兄弟倆心地善良,勤儉起家,從單純賣雞蛋發展到整個蛋類加工業,生意像滾雪球似的,越做越紅火,不到三、五年,在馬尼拉大街建置了10餘間商店。以後又兼營其他土產生意,商店發展到整條街,壟斷了蛋類業,陳炯遼被人們稱為“雞蛋大王”。

陳炯遼、陳炯月兄弟熱心公益,多次回國觀光,修橋造路、捐資助學,為發展鄉梓文教事業作出貢獻。

陳炯遼兄弟故居,俗稱“番客厝”,位於今南安市霞美鎮大霞美村。1931年,陳炯遼回到家鄉,購置田地1000平方米,在橫山腳下擇地,建起第一座宅第,歷時 1年多完工。1941年,他又回家買了田地,同時建造第二座宅第,並於後建了糖坊,蓋了磨房、春房、長工房等一列10餘間房屋,形成了規模宏大的陳家莊園。

抗戰勝利後,陳炯遼兄弟又在厝前建了一座發電站,前面為平屋,後面為二層樓房。晚上發電,陳家莊園一片光亮,這在當時的農村還是前所未有的奇觀。

新中國成立後,陳炯遼兄弟又匯款回家建了1棟2層樓房的“炯遼別墅”。別墅採用鋼筋水泥結構,這在當時農村又引起轟動。

陳炯遼故居主要建築連排 3座,建築佈局坐南朝北,建築面積約1700平方米。建造順序自西至東,分別為1931年年建造的兩進五開間大後連西護厝、1941年建造的兩進三開間大厝連東護厝和20世紀50年代建造的“炯遼別墅”。這三座宅第排列整齊,厝厝相連,門前寬敞的石埕鋪設有致,圍牆也經過纖鑿,石埕上配有石桌石椅。正屋硬山式屋頂,穿鬥式木構架;樓亭歇山式,抬梁式木構架;屋脊如同長龍淩空騰飛,兩頭燕尾高翹,意在家人能出類拔萃。屋簷的瓦當與滴水,顯得雍容華貴。從遠處看去,這一片“皇宮體”漢式民居,紅磚紅瓦,飛簷翹脊,在藍天的映襯下呈現出鮮豔的橙紅色彩,顯得格外壯觀。那護厝上的樓房亭閣,右側的洋樓與平屋錯落有致,構成了一幅中西結合的僑鄉民居絢麗畫卷。

故居的建築裝飾富麗堂皇,大門匾額為清末舉人曾遒書寫的題刻“穎川衍派”四字,壁牆輝綠岩鐫刻的家訓詩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最精美的要數正立面,如大門門楣、門簪、牆壁、地袱、柱礎等處的石雕,採用浮雕、線雕、透雕、鏤空雕等手法,精雕細鑿,圖案精美,所雕刻的內容多為歷史典故、戲劇人物故事或民間傳說,當中的儐伽振翼雕刻,極為典型獨特。尤其磚雕藝術使得紅磚煥發光彩,拼花、花鳥拼字、人物圖案使紅磚外牆豐富多彩。進口花磚點綴其間,顯得美麗異常。簷下的水車堵,泥灰堆塑著種種圖案,山水風景,人物花鳥,惟妙惟肖。故居梁枋、雀替、門窗、木隔扇精雕細刻。潔白的花崗岩鋪砌的天井,置有花盆,栽種各種花卉,滿院飄香。

陳炯遼兄弟雖為商人出身,但很重視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啟迪、感化後代子孫。故居的大門、石柱、壁柱有不少對聯,牆壁也有警句,略舉一二。東護厝大門對聯為:“穎水流芳綿世澤;麟山獻瑞映高門。”柱聯為:“地靈磅礴鐘霞美;家法淵源紹太都。”大門右邊有警句:“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勤儉持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水車堵石柱也有一副對聯:“門庭福祿家鄉慶;湖海襟懷氣益豪。”西護厝有一副對聯:“潁川溯光芬奕葉華宗開閥閱;武榮推望族連雲畫棟簪餐纓。”炯遼別墅大門柱有一副對聯,至今仍然被人用石灰土糊住。門廊三副對聯清晰可見,依次為,其一:“培養心田禮耕義種;恢宏第宅子肖孫賢。”教導子孫恪守古訓。其二:“良玉潤珠精神流照;吉金樂石左右交輝。”祝願家族永葆富貴。其三:“修身踐言深究聖指;案經考典率由舊章。”希望後裔研讀經典。

大厝的大堂壁上,分別掛著陳炯遼夫婦和陳炯月夫婦的單人像片,以及1956年陳炯遼回國觀光,與其他它華僑、港澳同胞一起,在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的歷史照片。

如今故居糖坊、磨房、舂房、長工房或倒塌或拆除了。

 

陳佩玉生平及其故居

陳佩玉(1899-1940),字澤卿,福建南安蓮塘人。光緒二十五年出生於一戶篤信基督教的農戶家庭。少年性格剛烈,1911年就讀泉州佩實小學,後入泉州中學、培元中學讀書。

1918年,張貞組織閩南靖國軍,聘請陳佩玉任教練官,不久提升特務連連長,後因家庭反對,解甲歸裏,往晉江前埔尚志小學任教,後返鄉參加籌辦蓮塘小學,任總務兼教體育,其間學校派陳佩玉往新、馬、緬甸等國籌集經費。1922年,陳國輝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路討賊軍,任自治軍第六路司令,陳佩玉自帶人槍投奔陳國輝任第二營副營長。1926年,陳國輝任新編軍獨立團團長,提升陳佩玉為第二營營長。1930年,陳國輝勢力發展到泉、永、莆等八縣。時陳佩玉任混成旅第二團團長,控制安溪、南安溪美一帶。1932年,十九路軍入閩,陳國輝被處決,混成旅解散,陳佩玉倉惶逃往香港。1933年,十九路軍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公開反對蔣介石。當蔣派軍隊襲擊十幾路軍時,陳佩玉回泉州,出任“閩南討逆軍”第一支隊司令。1934年,陳儀入閩主政,收編民軍,陳佩玉部被編為省保安第一團,任團長,後部隊往廬山受訓,陳任第一旅旅長,同年十月回閩後奉調赴龍岩“剿共”。1940年,陳佩玉應邀赴龍岩省公膏分行經費陳振家的新年晚宴,在歸途中遇刺身亡,終年四十一歲。死後,國民黨政府追授以陸軍中將銜。

陳佩玉故居位於風光秀麗的南安市溪美街道蓮塘村,系陳佩玉親手所建。故居座西北向東南,北倚巍巍的楊梅嶺,南望鬱鬱蒼蒼的長富山,是傳統的閩南民居和南洋式樣相結合的建築。大厝佈局兩進五開間帶雙護厝,左側二重護從埕頭間開始為二層樓房,右側二重護從邊房起蓋樓房,為閩南特色的“護厝返東廳”。故居占地1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大屋結婚為鬥式木構架,懸山屋頂,燕尾屋脊。大門為白色礱石,大門刻對聯“梅嶺芳菲先傳早信,蓮塘鐘毓更發新科”,橫批“熏風南來”。大門左右兩邊門各有橫聯:“太印遺訓”和“南院流徽”,故居石、磚、木結合,用料上乘,雕刻精細,紅磚嵌砌,體現閩南大厝“紅彤彤”特色。大屋前原有一石埕占地 400多平方米,埕三面圍牆,放一大門和兩個邊門。現右側邊門仍在,系鋼筋水泥構造,高三米,寬二米半,是典型歐式園形大門。

陳佩玉是一名軍人,但他深知教育仍立國之本,於是不論走到哪里,就提倡捐資興學,鼓勵地方辦教育。蓮塘是他的故鄉,他親任校董事長,將公有池塘、水圳劃公校產,各方籌資建校舍,充實教學儀器,整理山地開闢運動場。1930年冬,陳佩玉為其母作壽,盛況空前,陳將所有賀禮,捐獻蓮塘小學建大禮堂,為家鄉教育事業苦心孤諧,公而忘私,花費了不少心血。由於佩玉注重教育,影響甚廣,風靡一時,傳為佳話,其下屬黃玉璽創辦美林小學,張友雲創辦溪霞小學,洪成發創辦翁山小學,李忠創辦園美小學。南安上下形成了“輸人不輸陣”的辦學之風。陳佩玉注重幼稚教育,要求蓮塘、翁山、美林、西溪幾間鎮中心小學附設幼稚園。

教育是國家百年樹人大計,教師擔負為國育才化雨及人的責任。陳佩玉懂得尊師重道,在其創立的中、小學裏,重金聘請學識豐富的校長、教員,以提高教育水準,開展德、體、智、群多樣教育。

除了小學之外,陳佩玉還倡辦了幾所中學和專科學校,1929年,他創辦了安溪礦務中學,聘請了燕京大學理學士陳允敦為校長,並取得北平地質所所長翁文顥的支持,介紹北京大學畢業生到校任專科教員,當時該校培養了如葉步雲、陳道等地質礦務專家。

1931年,與泉州商會蔡光輝、葉鼎常等創辦泉州晦嗚中學,捐建天妃宮後教學樓一座。此外,佩玉還在泉州創辦昭睞國學講習所講授國學。抗戰初期,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佩玉又在南安碼頭創辦成功中學。南安縣立中學(現在的南一中),是縣治遷溪美後,陳佩玉支持時縣長顏德桂開辦的,當時聘呂仲駒為校長,校舍暫借蓮塘小學及民居,後來在溪美新建校舍,奠定今南安一中基礎。泉中、培元中學系佩玉之母校,他積極組織捐建圖書樓。同時捐贈官橋店屋兩座和部分圖書予南星中學,佩玉對於家鄉教育貢獻良多,尤其選賢任能、謙恭禮士,難能可貴、故閩南人對佩玉推崇備至。“功在教育”絕非一人的私言,乃社會之公認。

閩變後省主席陳儀命令:各保安處、保安團防區積極推展公路建設。陳佩玉為求表現,積極配合開展,聘請王振聲工程師和泉溪公路經理張開箴等來縣全面規劃,決定南安以公路為主體,聯結臨近晉江、永春、同安、安溪各縣,以溪美為樞紐,構成輻射式的六七條幹線,結成多層次環村蛛式公路網。路線確定後,即分配任務,派人施工,路線內的一些房屋、墳墓一律徵收補償強制拆除。由於半專制,半強迫,誰也不敢違抗施延,所以在短短時間內完成了多條大路施工。同時,還重辟溪北線洪瀨及英都、東田、官橋等專線,聯結臨近村鎮。至1937年縣治遷溪美後,縣城水路可達泉州、安溪、東田。陸路有南泉、南廈、南安(溪)、南永、南仙五條公路。溪美成為交通樞紐。當時,除民眾共識發揮集體建設力量外,陳佩玉的高瞻遠矚、建議和實際付出心力,起了一定作用,歷史應有他的功勞。

1936年,當時省政府主席陳儀視察閩南,由安溪經南安溪美,陳佩玉乘便呈上地圖,建議遷治,陳儀特地由泉州到豐州勘查認為合理。返省後,佩玉再三陳情,聯絡各方面,力促縣長賴惟勳提出方案,呈報省政府通過,立即付之實行。陳佩玉用心計較,終於如願以償。陳還力促其部下美林的黃玉璽等為協助縣府遷治提供房舍、店面,並邀社會名望人士組成遷治建設協會,著手建造縣府辦公新址,揭開新縣建設新面貌,1937年元月,南安縣治由豐州遷溪美,陳佩玉是有功勞的。

 

陳曲水生平及其故居

陳曲水,又名陳希平。清光緒28年(西元1902) 3月出生于南安市官橋鎮東頭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小時候父母省吃儉用。粒積少量資金,供他讀二年多書塾;1921年考入集美師範,畢業後曾任過南安蓮河小學校長,南星中學教務主任。1929年南渡菲律賓。

陳曲水先生抵菲島之後,走遍岷埠各個角落,由於對經商沒有熟悉,日常費用借不應求,難以度日,最後在親友的支持和協助下,于怡朗商校擔任教員、校長十多年;1936年,以他主至發起,組織怡朗華僑救亡協會,任抗敵後援會執委、主席等職,先後委派四批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日戰爭。1939年加入菲律賓共產黨組織。日本侵略菲律賓時,他以“存心時時可死,處事步步求生”這銘訓,帶領旅菲華僑一致抗日。1942年由菲律賓共產黨安排到宿務埠開展地下工作,任區委宣傳教員;翌年因工作需要,再次調回馬尼拉,任菲共華委統戰工作委員會書記,為菲律賓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由於他堅持正義,不當亡國奴的革命活動,引起菲偽政府及國民黨特務的注意和監視,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菲律賓共產黨將他調往香港,同年在香港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中共華南分局香港工委文教組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江後,中共華南分局根據革命形勢需要,在香港成立中共福建特別支部和福建新民主主義建設促進會,他任“特支”宣委、書記和“福促會”組織部長,負責駐港福建籍華僑和旅港福建人的統一戰線工作,曾聯闔家鄉地下革命力量,努力促成廈門部分軍統特務人員起義投誠,積極營救被監禁在廈門特務機關的呂俊慶等五位中國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

1951年元月,陳先生從香港回到福建,積極投身於黨的僑務工作,為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做了出色的工作。他歷任全國僑聯委員。福建省華僑事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僑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名譽主席等職,後任集美華僑補習學校校長。廈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名譽主席,廈門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長,南洋研究所副所長兼華僑函授部主任等職。1965年光榮離休。1978年,陳先生已76歲,出席全國僑聯第二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再次當選為全國僑聯委員。1985年因病醫治無效,於廈門市不幸逝世,享年84歲。

故居坐北朝南,建於1909年(宣統元年),屬於漢式結構,俗稱閩南四壁雙護厝,護厝於1933年續建,由其父所建,建築面積 168平方米。整座故居為土木石混合九架聯通平屋型,居屋外牆溪雜石牆腳約一米高度,閩南紅磚外牆,採用斜直花紋排列,外窗同樣紅磚砌就。上下廳堂,中間天井雙櫸頭,單大房單下房,屋頂硬式燕脊。白花崗岩大門,大門雙側雕刻楹聯,由於石質風化,該楹聯已模糊不清,難以辨認,雙護厝中門直向大埕。大門底部留有花崗岩雕刻基座,大門後尚存防衝撞條石,據現住戶陳女士介紹,早期的防撞石用於防止盜賊入室之用。屋頂木瓦結構,木質斗拱。故居門口鋪就紅磚埕,面積約 100平方米左右,埕前配套水井。

故居主人陳曲水先生生前曾囑咐其弟陳金招代為保管,並負責維護,該故居於1958年倒塌,由陳金招遺孀陳英蘭女士重修,故有現在尚可勉強居住現狀。經過近百年風霜歲月,其屋頂及其他結構,仍然已顯現斑斕脫落與冷落的現象。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