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人遷居臺灣與分佈

作者:  來源:南安文史資料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20日

南安人遷居臺灣與分佈

南安與臺灣一水之隔。元代就有南安人遷往臺灣,明末清初大批移居,民國時期東渡臺灣的南安人仍絡繹不絕。現在臺灣的南安籍的後裔一百多萬人。南安是臺灣漢族同胞的祖籍地之一,兩地人民血脈相連、語言相通、習俗相似,文化科技及通商貿易等交往頻繁,共同為臺灣寶島的開發和繁榮作出了貢獻。

據《南安豐州陳氏族譜》等文獻記載,元代南安豐州有陳氏遷居臺灣。明清時期,南安人徙居臺灣達到高潮。明天啟間(1621-1627)顏思齊、鄭芝龍為首的海上貿易集團佔據臺灣北港時,適值福建沿海患旱,泉、漳一帶貧民競相奔走,人數不下3000人,鄭芝龍的胞弟芝虎、芝豹和從兄芝莞等也在這時渡台從事開發。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期間,曾有大批泉、漳人入台墾殖。崇禎元年(1628)鄭芝龍歸順明政府,又值福建饑荒,鄭氏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招集沿海災區饑民數萬,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船舶載至臺灣進行墾荒。這是第一次有組織的向臺灣移民。據統計,至明崇禎十七年(1644),泉、漳移民驟增10多萬人,主要是沿海一帶饑民。南安是鄭芝龍的故鄉,隨同鄭芝龍遷台的,除了鄭芝龍的親屬、家親外,還有同村、同鄉、同縣人,大部分集中在台南一帶。

南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四月,鄭成功東征複台時,首批入台人數達 25000人,其中一大批將士是從南安各地招募的。據石井溪東村《李氏族譜》記載,僅溪東村就有100 多人跟隨鄭成功部將護駕左都督李啟軒一起從軍東渡臺灣,其中有被稱為“十八猛士”的李仕華、李學志、李富、李慎德等。

清順治未年,清政府為禁絕沿海人民對鄭成功的支援,實行“遷界”政策,下令沿海15公里居民一律遷居內地,嚴禁船隻出海。於是,無家可歸的廣大沿海居民,一部分遷徙內地,一部分出洋謀生,一部分渡過海峽,參加到鄭氏政權開發臺灣的行列中,康熙三年(1664),鄭經自廈門撤至臺灣,官兵一行4000人,加上眷屬計7000多人。據史學家估計,在鄭氏政權存在的二十三年間,大陸到臺灣的移民達20萬人之多。南安的很多村民,如豐州的雙溪、石井的院下、和美等,梅山的官園、詩山的霞宅、蓬華的蓬島等村民遷徙臺灣一年比一年多。1982年以來,許多臺灣同胞到南安探親時,都稱他們的祖先是當年跟隨鄭成功一起東渡臺灣的。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鄭氏政權結束以後達成政治上統一的局面,大陸人民相繼湧向臺灣。特別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開放臺灣鹿港與泉州蚶江港對渡後,大陸移民達到最高峰。

清道光以後,南安人移居臺灣漸少,而原移民生傳子女則迅速增加。民國時期,詩山霞宅陳氏在臺灣繁衍的後裔達2000人;美林李西村楊氏在臺灣彰化溪湖繁衍的後裔達數萬人,梅山官園陳氏在臺灣桃源縣蘆竹鄉山鼻村一帶居住長達 250年,僅官園陳氏第四房柱就繁衍4000多人,其他房柱移居臺灣者,繁衍人數也不少;蓬島村郭氏在臺灣的後裔 600多人;金淘鎮後坑埔謝氏在台南的後裔 140多人;詩山鎮鳳坡村梁氏在臺灣各地居住 260多年,後裔近萬人。又有不少移民同臺灣當地人通婚,建立家庭。據譜牒記載,詩山霞宅陳氏遷台,與當地通婚者達83對。

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臺灣期間,南安人移居臺灣雖受到一定阻撓,但始終沒有間斷過。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重歸祖國以後到中華共和國成立前夕的幾年間,南安人又相繼東渡臺灣,形成了近代的又一次移民高潮,這期間的移民包括了軍政、經濟、文化界等各種人員。據1966年的調查統計,這期間到臺灣的南安人計2107人。

南安人移居臺灣,大部分集中在臺灣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後來逐漸發展到臺灣中部山區和臺灣東部一帶。據臺灣省各姓氏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1987年編的《臺灣區族譜目錄》一書記載,南安人移居臺灣的主要分佈是:

陳氏散居地:台南市、台中、彰化台中、彰化鹿港、彰化和美、彰化埔鹽、彰化溪湖、彰化台中清水、臺北市三峽樹林八裏桃園、桃園龜山、桃園中壢、樹林新店、樹林泰山、樹林板橋、台中後裏、臺北淡水、南投竹山。

黃氏散居地:臺北、臺北蘆川、臺北汐止、台東、屏東、彰化、嘉義竹崎、新竹竹東、雲林虎尾。

傅氏散居地:雲林元長、台東、臺北新店。

曾氏散居地:臺北三峽鎮、彰化花壇。

楊氏散居地:彰化溪湖、台中梧棲、高雄、梓官、台中清水、新竹香山。

褚氏散居地:彰化芬園、臺北三峽。

葉氏散居地:屏東埔鹽。

蔡氏散居地:桃園、彰化田尾。

鄭氏散居地:彰化、南投、臺北、南港、淡水、基隆、臺北新店、台中清水、澎湖白沙、屏東東港、新竹。

潘氏散居地:臺北、桃園蘆竹。

藍氏散居地:桃園龜山、臺北。

謝氏散居地:臺北、高雄彌陀。

梅山琉瑭戴氏散居地:臺北、新竹。

詩山戴氏散居地:臺北、彰化鹿港、嘉義太保。

蘇氏散居地:台南、臺北、新竹。

李氏散居地:桃園蘆竹、桃園龜山、臺北永和、新竹、臺北汐止、彰化、台中清水、高雄大社、雲林鬥六、雲林元長。

石井雙溪李氏散居地:南路(七老爺莊、海線頂)、北路(赤山五甲),風山縣中莊、竹仔腳、澎湖。

阮氏散居地:彰化和美。

林氏散居地:台南新化、屏東東港、高雄、臺北新竹、屏東潮州、屏東車城。

侯氏散居地:台中沙鹿、嘉主六腳、台南東石、柳營。

梁氏散居地:彰化鹿港、南投草屯、彰化芬園、秀水、高雄。

張氏散居地:台中沖罔、台中後裏、新竹、臺北板橋、屏東埔鹽、萬丹。

王氏散居地:桃園龜山、台中、大安、臺北花蓮苗粟、台中神罔、彰化和美、高雄、岡山,臺北板橋。

徐氏散居地:臺北市新莊、臺北淡水、高雄、岡山,臺北板橋。

周氏散居地:臺北三峽、桃園中壢。

卓氏散居地:臺北鶯歌、彰化員林、臺北桃園。

郭氏散居地:雲林土庫、屏東。

蓬島郭氏散居地:彰化、淡水、鹿港、苗粟苑裏莊。

許氏散居地:臺北關山。

吳氏散居地:花蓮、高雄、田寮、屏東、新竹普山、台中清水、台南三峽。

尤氏散居地:臺北三峽樹林、桃園、大溪北港、大溪基隆。

白氏散居地:臺北市、宜藍礁溪。

從以上資料看出,南安籍移民大多數分佈在清代臺灣的商業中心:府城(今台南市)、鹿港、淡水、滬尾、新竹、彰化、嘉義、風山等。

南安人移居臺灣以後,從來沒有中斷與祖籍地的各種聯繫,南安移民在臺灣各地最初形成的村落,基本上是以血緣關係聚族而居或以地緣關係同籍人住在一地。他們為了不忘祖籍,往往以其姓氏或祖籍鄉村的地名來命名所居住的村落,形成眾多的籍貫地名。

臺北的“黃厝村”是明清時期豐州北門街長壽埔的“燕山黃”族人遷居臺北時開發而命名的:臺灣四大深水港之一的“蘇沃港”,是康美鄉玲蘇村人蘇土尾,在康熙年間率人開發了蘇沃村,以後發展為港口,並以村名為港名;碼頭楓樹人林氏在雍正年間遷移臺灣蓮花縣定居後,開發“楓樹村”;豐州人吳全率領鄉親遷移臺灣蓮花定居後,建立“吳全城”;梅山鄉人到臺灣嘉義縣定居後,開發“梅山村”;溪美大埔人遷台開發“大埔村”,石井的雙溪院裏、和美等村人遷台開發“雙溪鄉”、“雙溪村”、“雙溪裏”、“院裏村”、“和美村”、“福興村”、“太平村”;侯成、劉傳等人遷台開發“下雙溪莊”;侯堪民等人遷台開發“大塗師莊”;黃雄、陳巨郎等遷台開發“蒜頭莊”;陳意境、陳意能遷台開發“灣內莊”;侯定、侯佐遷台開發“溪幹厝社”;蘇澤恩、姚承遷台開發“蘇厝村”;張春遷台招集佃農開發新竹縣“大眉村”。以“南安”命名的地名有:高雄田寮鄉和屏東南州鄉的“南安村”,彰化市和宜蘭蘇沃鎮的“南安裏”。此外,還有一些經過鄭氏官兵屯墾,發展成為村莊後以軍隊的番號為地名的,如台南的舊營、五軍營、左鎮,高雄的參軍莊、前鋒莊、後協莊、援剿中莊等;以鄭成功和鄭氏部將為地名的有延平路、延平區成功裏、國姓巷、成功大學;台南的林鳳營、林圯埔等。

移民開發臺灣的南安人除沿用姓氏、籍貫地名外,還以籍貫地名命名宗族派系。據資料記載;羅東埔頭鄉黃怨遷台定居嘉義縣,被稱為“蘆山派”;美林鄉黃氏遷台定居臺北市萬華,成為萬華“美林派”;蓬華鄉黃棠華遷台定居臺北市後,自立為“棠華公派”;豐州環山胡厝榮觀遷台定居三重市,稱“榮觀公派”;象運梁氏遷台定居後,自立為“象運派”。進一步說明臺灣與南安祖籍地的淵源關係。

根據《南安縣誌》整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