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安溪 »

安溪地名的由來

作者: 淩文斌等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安溪地名的由來

安溪地域廣闊,宋初設四鄉、十六裏、十八都;明清設十八裏,領四百二十四鄉;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全縣設十九個鄉鎮、一百五十五個保、二千二百九十七個甲。而大凡其地名的取捨,則皆有其來歷。他們或以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命名,或以始祖姓名及宗祠、寺廟名稱命名,或以物產、名產命名,或以名人標題命名,各顯特色。現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輯錄數則如下:

安溪,周時為閩越地,秦時屬閩中郡,漢初屬會稽郡,後為冶縣地;三國時屬吳之建安郡,晉代為晉安郡,隋唐時為南安縣地。唐鹹通五年(八六四年)置小溪場。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年),以小溪場和增割南安近地正式置縣,取“境內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縣。清乾隆《安溪縣誌》載:“其山峻,其水洌,澄泓凝碧,厥名清溪。”“清溪山峻而水洌,其水至武榮與他水匯,獨瑩然如碧,故得名清。”宋宣和二年(一一二○年),方臘起義於浙江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縣),官府因厭其名與清溪同音,故于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寓“溪水安流”之意改縣名為“安溪”。明正德《安溪縣誌•序》稱:“安溪,古清溪。當邑之陽,溪流清瑩,順下如駛,故曰安。安,順也。或曰:‘惡其聲之類非族,故易之。’易之,嫌名也。”自此,安溪之名始定,並沿襲至今。

鳳城,位於縣境東南部,地處西溪左岸,自安溪置縣後均為縣治,今乃為安溪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城區座落於鳳冠山麓,故稱“鳳城”。一九六五年設城關鎮,後併入城廂公社,一九八○年恢復鎮建制,翌年更名鳳城鎮。

蓬萊,位於安溪縣域東部,面積一百二十二平方公里,是安溪縣著名僑鄉和主要衛星集鎮之一,又是省級科技示範鎮、省級衛生集鎮和省級城鎮建設百強鎮。蓬萊,宋分屬修仁鄉崇善裏和金田鄉龍興裏,明清分屬崇善裏、興一裏、興二裏,民國時期為興善區、第一區、第二區、蓬萊示範鄉,解放後先後為清溪區、第三區、蓬萊區,一九五八年十月蓬萊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為鎮建制。

古代安溪交通不便,由縣城往西北行,必經仙苑繞越一處山格,而後到達一片較平坦地帶,俗稱“坪內”(“坪”即平,“內”即所在)。宋元時期,坪內建有一座“土樓”,名“彭城樓”。“彭”與“坪”古韻諧同,“坪內”亦稱“彭內”。山格便稱“彭格”。彭格背負一座高山,古稱張岩山,宋建清水岩寺,香火鼎盛,其山山青水秀,風景幽潔,堪與傳說中的“蓬萊仙境”相媲美。又因“彭內”與“蓬萊”古音相近,文人便把“彭內”雅稱為“蓬萊”。並在張岩山上書“蓬萊”兩字,張岩山也漸為蓬萊山所取代,地名亦美稱為“蓬萊”。

魁鬥,位於安溪縣城北部十公里處的藍溪與一山澗小溪的交匯處,即“溪口”,因諧音及其地山狀如“魁星踢鬥”而取名“魁鬥”。一九六五年從城廂公社析出,另設魁鬥公社,一九九二年改為鎮建制。

劍鬥,位於安溪縣北部,距縣城五十八公里,面積一百二十一平方公里,是安溪工業重鎮。歷史上,這裏為安溪、永春兩縣邊區竹木集散地,大量木材、毛竹從西溪上游運往外安溪和泉州一帶,古稱“近口”,寓鄰近水口之意。後人諧音稱為建口,鄉賢以《滕王閣序》中“龍光射鬥牛”之句,雅化為劍鬥。一九五五年設立劍鬥區,歷經變遷,於一九八四年建立鎮建制。

 

安溪縣城鳳城

據說,五代後周的時候,一個中過進士的人叫詹敦仁,厭惡官場的黑暗,不受官職,想找個僻靜的地方隱居,就從中原來到泉州做南安小溪場的長官。他看到這裏的百姓生活雖然貧苦,卻勤勞忠厚,山水也真美,就愛上了,決定在此隱居。

詹敦仁鼓勵民眾開荒種植,大力傳播中原的文化,到了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小溪場已較繁榮熱鬧了。他認為可以建縣,就報請表源節度使留從效,准許建立清溪縣。

留從效對他說:“小溪場要建縣可以,但有一條,首任縣令一定要你詹敦仁去當。”詹敦仁本不想做官,但為了小溪場今後的發展,就只好接受了。

詹敦仁不僅懂得當官理政,而且很懂得地理風水,他想:“建縣是一件大事,首先,應選一塊風水寶地做縣城。他上任後,就動身到全縣各地去選建縣的地址。”

起先,他來到湖頭,看到這裏平洋曠土,水源充足,四面環山,風景秀麗,就想在這裏建縣城。可是,當他斟酌相看山形時,發現東面有一座山,山形像只猴公。按照風水的說法,猴是做孽的動物,便認為縣城不宜建在安裏,只好另外尋找。

沒幾天,他來到內園(今光德、仙苑一帶),眼前視野開闊,土地平坦,西北面有一座秀麗明媚的水湖山,山坡上有一個“飛天白鶴穴”。照地理的解說:“飛天白鶴穴”象片飛騰萬裏,是一個好穴,但詹敦仁卻又顧慮:西南面那條小溪水流太小,與水湖山的風水無法相配。不過。他想到幾天來走過那麼多所在,這個所在還是比較中意,而且清溪水又近在眼前,只要日後把它引過來,風水就會改變,就決定把縣城定在這裏。

當晚,他歇在一座破廟內,也顧不得休息,點上松明火,取出筆硯,就擬寫建縣城的文書,以便早日呈交清源節度使審定。由於幾天來奔波辛苦,不知不覺地趴在木板上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頭髮全白的老頭向他走來,對他說:“詹賢人啊,我是‘三道聖賢’,你為找縣址日夜奔波,廢寢忘食,令人欽佩。‘飛天白鶴’雖好,卻照不到朝陽。你既有此番苦心,就到落鳳的所在去建縣吧。”詹敦仁驚醒,想到剛才夢中的情景,就借著星光繼續上路。

第二天早上,他來到長泰裏的參內岩嶺,看見山上的毛草全部倒向東南,詹敦仁心中暗喜;他想這可能是一條龍脈,就沿著毛草的走向從參嶺攀登險峻的向天羅(今鳳髻山)。從山上往下看,一條龍脈從岩嶺那條山脈延伸下來,左右兩座山峰,一座向東伸進參嶺,一座向西插入小嶺,像一對鳳翅,一條鳳翅往北,鳳嘴伸入藍溪鴿子瀨,像在喝水。詹敦仁站在“向天羅”鳳髻頭止,歡喜得過且過大叫:“好一隻活鳳!‘飛鳳朝天協詳瑞’,此地建縣城,必定富庶繁榮,果然蒼天不負我也。”

詹敦仁決定在這鳳髻山腳建立縣城,他率領發傳夫在這片荒地上辟了近一年的時間,縣署初具規模了。

這天,詹敦仁的同窗好友、同科進士曹武中巡撫帶著皇帝敕封詹敦仁為“清溪七品正堂”的聖旨,前來巡視清溪縣。

曹欽差看到新落成的縣署雖淡不上雄偉壯觀,但造形工巧,另有一番景致,心中暗暗欽服。詹敦仁就把選縣城的事懷一五一十的向這位老朋友講述起來。曹欽差就走進大廳提筆定下“落鳳縣址”四個大字,還題了一對聯“閩山無難天下志,敢孝荒地變玉衙。”

此後,安溪縣城便叫“鳳城”。

 

祥華鄉“美西村”

美西村,在祥華鄉政府駐地南八.八公里處,佛耳山麓,海拔八百七十米。中間為小盆地,四面高山,原名多卿。當時,該地官員較多,故稱。宋時屬積德鄉崇信裏第八都,明清屬崇信裏,民國為多卿鄉美洋保,解放後屬十四區(珊屏)美西鄉。村委會設後坑,轄六個自然村。該村為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隱居地,靈惠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還有巨富詹經力(人稱詹百萬)于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五○年)所築的的芹案寨遺址。在封建時代的科舉制度中,該村的詹源、詹彬、詹仰庇、詹啟東先後登進士第,詹靖、詹啟東等九人中舉。村民多為詹姓。

 

湖上鄉“盛富村”

盛富村,在湖上鄉政府駐地三.八公里處。明正德年(一五○六~一五二一年),鐘氏先祖鐘德府從汀州府上杭縣白沙裏黃蕉坑徙居此地,興建祖祠,因地形如“稱形”,故名稱(秤)厝。後感其名不雅,由諧音改為盛富。村委會設中心點,轄八個自然村。境內銅鑼寨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銅鑼廟,因寨頂平坦,酷似銅鑼而得名,終年香火不斷,是旅遊朝拜的好去處。竹編手工藝業歷史悠久。為佘族主要聚居地,鐘姓。

 

蘆田鎮“三洋村”

三洋村 在蘆田鎮政府駐地北四.五公里處,紫雲山西麓。海拔八百五十米。唐鹹通十年(八六九年)進士楊明珠官居吏部少卿左侍郎。光啟年間(八八五~八八七年),祖孫三代(祖父楊安隱、父楊逸隱、叔楊肅、子明珠)與行營兵馬使詹纘入閩。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年),楊明珠和父逸隱與詹敦仁一同入小溪場(今安溪)。翌年,楊明珠徙居今官橋五裏埔。不久,次子進亷肇基此地,稱三楊,寓祖孫三代開發閩疆之意。後諧音為三洋。民間又說:該村為虎林口、內樹阪、食水壩三個小平洋組成,故稱三洋。村委會設雲林口,轄六個自然村。明清時期,村民大量移居臺灣省苗栗縣,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鳳來厝四、五房楊長愷、楊士黎往臺灣,至今繁衍近萬人。楊姓。楊漢烈於民國間被委任為少將參議;當代有楊林雄少將。

 

虎邱鎮“金榜村”

金榜村 在虎邱鎮政府駐地北面一.七公里處,藍溪右畔。古時此地森林茂密,尤以樟樹居多,取名樟阪。明代林文鬥考中解元,為顯耀鄉譽,改稱金榜。清代又稱宮阪。村委會設在舊圩中,轄十個自然村。境內牛眠山麓還保存有清代著名文學家林嗣環的墓葬,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僑鄉。馬來西亞著名實業家林木榮,一九七七年獲雪州蘇丹封賜太平局紳(J、P)及P、J、K有功勳銜, 一九八一年三月再獲封賜皇室拿督D、K、R、S勳銜。村民主要為林、魏姓。

 

白瀨鄉“待禦潭”

待禦潭,白瀨鄉下鎮村的一個自然村落。據傳,明朝正德君遊江南,欲經此地往永春。鄉人聞知,聚集於當地一潭邊恭迎。後來正德君不經此地,其地遂稱“待禦潭”。

 

龍門鎮“光孝”

光孝,位於龍門鎮西北部,其地古建有諸多庵堂、寺院,著名的為始建于宋代,相傳曾住過九十九個尼姑的金山院和擁有九十九個僧侶的光孝寺。村乃以光孝寺得名。村南臨溪有一磐石,古于石上建有光孝寨,是明末禦倭的寨堡。

 

感德鎮“三角庭”

三角庭,位於感德鎮東北部,地處山間盆地之中,為霞庭村的駐地。其地古時設有墟場,趕集的鄉人從三個方向進入集市,形成三角,故稱“三角庭”。

 

桃舟鄉“棠棣”

棠棣,明朝以前稱為“龜洞地”,地處桃舟鄉西北部。根據民間傳說,張氏祖祠居龜形佳地,鄉人在水口建一石橋,橋孔作為龜出入的洞口,故名“龜洞地”。清朝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鄉人張際清考中解元後,認為其名欠雅,改名“高桐地”。其後又諧音雅為“棠棣”,從而沿用至今。

 

龍涓鄉“長岸”

長岸,現為龍涓鄉長新村駐地。一條溪流貫穿全村,兩邊溪岸甚長,村落分佈在兩岸之上,故取名“長岸”。

 

龍涓鄉“長塔”

長塔,地處龍涓鄉東部的舉溪上游,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劉氏始祖來此定居者為父子兩人,排行“雁、塔”二輩,其地遂稱“雁塔”。清嘉靖年間,村裏興建一座“長安塔”,地名即改為“長塔”。

 

龍涓鄉“珠塔”

珠塔,又名“找塔”,地處龍涓鄉西部。相傳,早時馮氏祖先的原居地有一座古塔。一天,塔尾被狂風刮走,鄉人四處尋訪,至此地找到塔尾,遂決定遷此定居,取名“找塔”,後雅化為“珠塔”。

 

蘆田鎮“鴻都”

鴻都,鴻都原稱“皇都”,地處蘆田鎮西南部,四面環山,為山間谷地。據當地族譜記載:元代末年劉氏祖先到這裏定居後,曾建“顯德靈祠”古廟一座,廟裏懸一木雕條幅,上有“福臨東麓施澤庇皇都”,村遂以皇都為名,後諧音改為“鴻都”。

 

劍鬥鎮“禦屏”

禦屏,地處劍鬥鎮北部,與永春縣交界。鄭氏族譜載:“其地屏山高聳雲霄,四面群山環抱,中敞平原,龍盤鳳峙,秀尉蜿蜒,境似桃源”。民間傳說,清朝乾隆游江南時曾路經此地,見山水秀麗,加以讚賞,故有“禦屏”之稱。

 

尚卿鄉“銀坑”

銀坑,原稱“窯坑”,地處尚卿鄉西北隅,為一荒僻山溝,古以坑溝中建有古瓷窯得名。清乾隆年間,科名鄉(今科名村)黃氏兄弟到此燒制瓷器,品質甚優,運往泉郡,頗為暢銷,窯坑瓷窯就此逐步發展,最盛時期曾達八窯之多,商販絡繹不絕,外鄉人羨稱為“銀坑”,村名遂以“銀坑”沿用。

 

西坪鎮“柏葉”

柏葉,位於西坪鎮東北部。據清乾隆《安溪縣誌》記載,該村祖先從德化梓溪到此打獵,日暮宿于柏樹下,夢白頭翁與語曰:“大帽山前,麇運鹿眠,金雞玉犬,是爾良緣”。醒聞雞鳴犬吠,心念為金玉之應,遂蔔居於此,稱其山為“柏葉”,村亦以“柏葉”命名。

 

湖頭鎮“登賢”

登賢,地處湖頭鎮東部的湖頭溪東岸。其地原名“儒林”。民國初期,鄉裏熱心人士創辦學校,以儒林之義取校名為“登賢”,並以此代替原來地名。

 

龍涓鄉“舉溪”

舉溪,在龍涓鄉東部的一山谷盆地中,一條溪流從中穿過,兩岸長滿櫸樹,取名“櫸溪”,其地亦以此為名。宋淳祐年間,鄉人陳成文中舉,改為“舉溪”。

 

龍門鎮“桂瑤”

桂瑤,位於龍門鎮西南部的東嶺之上,與同安區相毗鄰。宋時其地鄉民就以制瓷為生,現尚存有古窯址數處。明末以此命名為“貴窯”,後諧音改稱“桂瑤”。

 

湖上鄉“珍地”

珍地,位於五閬山西坡的湖上鄉,盛產石灰石。其地原稱“陳治”,寓陳氏大姓統治小姓之意。後人以礦藏豐富、土地珍貴而更名為珍地。

 

西坪鎮“陽星”

陽星,位於西坪鎮西北部,原名“揚第”。據當地民間族譜記載:其地始祖遷此定居時,認為“地雖偏小而實團圓,山水秀媚,龍穴回環,白馬山疊巒而下蓋,亦勝地也。”故稱“洋地”。後興建祖祠,號為“揚第”,村名隨之更改。解放後改稱“陽升”,寓人民翻身作主,如太陽東升之意。後諧音改為“陽星”。

 

西坪鎮“赤水”

赤水,在西坪鎮西南部的丘陵山區。境內有座古寨,溪水在此南北分流,寨北之水流入晉江上游西溪,寨南之水流向漳州九龍江,故稱“拆水”。據傳於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以諧音改名為“赤水”。

 

魁鬥鎮“魯藤”

魯藤,位於魁鬥鎮南部西溪右畔。古時其地祖厝後山坡上老藤蔓延,村名遂稱“老藤”。後雅稱為“魯藤”,又稱“魯庭”。

 

金穀鎮“淵兜”

淵兜,地處金穀鎮西北隅,晉江上游西溪左畔。西溪流經該村時灘道窄狹,水流遄急,異常險惡,故稱“淵灘”。明李森出資鑿通,船運始達湖頭。該村在淵灘左岸,故名“淵兜”。

 

蓬萊鎮“龍居”

龍居,位於蓬萊鎮西南隅。據民間傳說:元至順至至正年間,興一裏上卿鄉(今尚卿鄉新樓村虎崎頭)人李大,少年時曾是個啞人。有一天,李大向漁夫買魚時,竟開口說話。不久,李大獲一寶劍,揮刃可斷雞頭,插石竟入尺餘,寶劍卻絲毫無損。神異的行為使群眾傾心擁戴,李大遂到此招兵買馬,建寨稱王,並開科取士、封官賜爵,與元朝對抗。因龍為帝王象徵,其地遂稱為“龍居”。地名沿用至今。

 

蓬萊鎮聯中村“大墘”

大墘,地處蓬萊鎮聯中村。林氏為當地大姓。林氏肇安始祖名乾,取始祖名諱落地生根為“墘”,故取名“大墘”,以懷念祖先開拓之功。後“大墘”又雅稱“代賢”,意願子孫代代賢。

 

劍鬥鎮劍鬥

劍鬥,位於安溪縣北部,距縣城五十八公里,面積一百二十一平方公里,是安溪工業重鎮。歷史上,這裏為安溪、永春兩縣邊區竹木集散地,大量木材、毛竹從西溪上游運往外安溪和泉州一帶,古稱“近口”,寓鄰近水口之意。後人諧音稱為建口,鄉賢以《滕王閣序》中“龍光射鬥牛”之句,雅化為劍鬥。一九五五年設立劍鬥區,歷經變遷,於一九八四年建立鎮建制。

 

魁鬥鎮“魁鬥”

魁鬥鎮魁鬥位於安溪縣城北部十公里處的藍溪與一山澗小溪的交匯處,即“溪口”,因諧音及其地山狀如“魁星踢鬥”而取名“魁鬥”。一九六五年從城廂公社析出,另設魁鬥公社,一九九二年改為鎮建制。

 

藍田鄉“藍田”

藍田,位於安溪中部偏西,距縣城七十一公里,面積近一百平方公里,古代以盛產蘭花而得名。藍田宋屬還集裏,明清為還一裏,解放後於一九八一年從長坑公社析出,一九八四年改為鄉建制。

 

安溪縣長坑鄉“長坑”

長坑,位於安溪西北部,面積一百九十二平方公里,距縣城五十八公里,因地處窄長山谷而得名。長坑在宋為金田鄉還集裏,明清為還二裏,歷經變遷,一九五八年成立長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為鄉建制。

 

安溪縣桃舟鄉“桃舟”

桃舟,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山谷間,距安溪縣城九十六公里,北接永春,西鄰漳平,兩邊崇山夾峙,自古為安溪縣西北部的重要山口,也是盜匪往來之沖。明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八年)此地築有兵營並派兵防守。其地墟場後有一小山其狀似桃,墟場前兩條小溪的交匯處有一小島其形如舟,故因而取名“桃舟”,原為地名、村名,一九八七年由感德鄉析出建立桃舟鄉。

 

“羅內”

“羅內”是地名,原名“嗤內”。因嗤內有羅姓供奉境主公,有求必應,善信日增,傳頌邇遐,竟將地名“嗤內”誤稱“羅內”,以訛傳訛,後人熟知“羅內”卻不知“嗤內”。

 

安溪蓬萊

蓬萊之名因山而得。古代安溪交通不便,由縣城往西北行,必經仙苑再繞越一處山格,而後到達一片較為平坦的地帶,俗稱“坪內”(閩南語“坪”即平,“內”即所在)。民間傳說,宋元時期坪內建有一座“土樓”,名喚“彭城樓”。因“彭”與“坪”古韻諧同,“坪內”亦稱“彭內”。山格便稱“彭格”。彭格背負一座高山,古稱張岩山,宋建清水岩寺,香火鼎盛。其山山青水秀,風景幽潔,堪與傳說中的“蓬萊仙境”相媲美。又因“彭內”與“蓬萊”古音相近,文人便把“彭內”雅稱為“蓬萊”。並在張岩山上書“蓬萊”兩字,張岩山之名也漸為蓬萊山所取代,地名亦美稱為“蓬萊”。

 

尚卿境內“孝子泉”

“孝子泉”是尚卿境內的一個地名,據說是後人為了頌揚唐桂生孝順父母給起的。唐桂生是清朝乾隆年代人,家在蓬萊鎮溫泉村。他從小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他母親在外家在尚卿鄉科名村。每次回科名,都要爬越一條十多華裏的嶺。爬山口渴裏,經常跑到造林附近的一口山泉窟裏喝泉水。

有一次,他母親病重在床。他奉侍湯藥時,問母親愛吃什麼東西。母親說:“我什麼都不想吃,只愛喝林子附近的那口山泉水。”那時,天色已晚,唐桂生孝母心切,隨即肩挑水桶,手提燈籠,獨自摸到林裏。他剛走到水窟旁邊,忽然發現一隻老虎蹲在那裏。唐桂生跑在地上向老虎叩頭哀求說:“虎伯公,可憐我母親身體有病,愛喝這股山泉水。你如果要吃掉我,等我把泉水挑回去,才來給你吃。”老虎好像發了善心,像點頭離開泉窟。唐桂生把泉水挑回家給他母親喝了,真的跑來想給老虎吃。他來到窟旁,天已經亮了,也見不到虎的蹤影了。

這件事傳遍了三鄉五裏,人們無不為他的行為所感動。後來,唐桂生中了進士,做了官,有一個叫林國靖的文人就這窟水泉旁豎一塊石碑,碑上刻有“孝子泉”三個大字,以紀念唐桂生孝母的這段美行。“孝子泉”也就成為這個地方的地名了。

 

“官橋”

官橋,位於安溪東南部,是安溪著名僑鄉、經濟發展強鎮和兩大中心城鎮之一。相傳官橋之名的來歷可追溯于宋。宋代楊文廣平閩南十八洞之一的鐵峰山蝙蝠洞時,在江仔頭安營紮寨,為了行軍方便,于小江仔建造一座簡易的石板橋。因該橋為官造,其地遂命名為“官橋”。官橋自宋到清分屬依仁裏和新溪裏,解放後設立官橋區,一九八四年確定為鎮建制。

 

“金穀”       吳益祥

金谷古稱“谷口”,宋隸屬修仁鄉崇善裏。相傳,從後晉石敬瑭天福年間開始,穀口就是閩南名神廣澤尊王迎香之處,故又稱“佛口”。據傳,前代曾有一位名人,游至穀口,仰望境內有一座山,形酷似“金”字,山前又是一片谷地田園,不禁脫口贊道:“真乃金穀園也!”後人遂取金穀園之意而雅稱為“金穀”,並沿稱至今。原“金穀”習指“三金村”,即金谷鎮金谷村、金東村、金山村。現又為鎮名,轄二十四個行政村(金谷、金東、金山、湯內、芸美、華芸、尚芸、景坑、河美、河山、東洋、深洋、洋中、美洋、溪榜、元口、三元、洋內、麗山、淵兜、大演、山嶺、中都、田頭)。

  

西坪堯陽“七丹山”

從前,西坪堯陽有一對夫妻,白天睡大覺,晚上到處“打嘴鼓”,田裏草比稻長,弄得有上頓沒下頓。他們有一個兒子,長大後,起先還算勤勞,願意種田養父母。後來,他娶了妻子,便想快生一個胖小子,長大了,他也可以像他父母那樣,不幹活,吃閒飯,可結婚兩年了,妻子還沒有懷胎。他急壞了,罵妻子是“屯母”,把她趕出家門。妻子無依無靠,坐在一座山上,哭了七天七夜,餓得“烏彌暈”。這時,忽然來了一個道人,向他臉上噴了一口冷水,他便醒過來,向首人哭訴被趕出來的經過。道人從口袋裏拿出七粒丹藥,對她說:“你回家吞下這丹藥,三天后就能生七個孩子。”到第三天,當真的生下七個胖墩墩的男孩子。她想丈夫一定大歡喜,哪知丈夫卻罵她像母豬出豬他,下了一大窩,無法養活。第二天又把她趕出門去。這個女人哭上那座山,照舊見到那個道人,道人從皮囊裏舀出七杯水,要她帶回家,讓孩子各喝一杯。孩子喝了水,就像灌風一樣,一陣子長高一截。三天后,個個身高體壯,手粗腳大,都到田裏幹活去了。他們把原來荒廢的田地認真種好,又把許多荒山也開墾成良田,種了五穀。這樣,他們家的糧食堆滿穀倉,還把多餘的糧食分給許多窮苦的鄉親,受到了鄉親們的讚揚和尊敬。

後來,這七個兄弟同時死去,人們把他們合葬在那座仙人出現的山上,這坐山從此變得肥沃起來,五穀長得又快又好,人們就把它叫做“七丹山”。

 

安溪龍涓南坑村“打狗洞”

安溪龍涓大山裏有許多大石洞,最出名的要算南坑村山上的打狗洞。

相傳人們本不知道有這個洞,有一年,這裏來了十八個盜寇,為首的姓蔡,人們都叫他蔡狗賊。這些盜寇橫行四鄉,打空動舍。他們搶走了錢財,便躲在山上去。人們又恨又愁,幾次搬請官府派兵進剿,始終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後來,有人跟蹤,發現那秋人中有個跛子,沒有直接參加推動,有次都伏在山地或村口做哨探。盜寇進村,他就用松尾做拖把,在後面掃除足跡。發現在了這個秘密後,有人就想出一條計策,到處傳播著說:“那秋盜寇中有個跛子,走路慢,抓住了跛子,就不難知道他們的巢穴了。”蔡狗賊知道了,感到破子實在是個累贅,不除掉早晚要生禍,便把他殺了。跛子一死,沒人頂替他的差使,他們進村搶動便留下腳印,四鄉的人們自動組織起來,和官兵循跡追剿,一直追到一個石洞口。但洞裏黑咕隆冬,人們不知底細,不敢進洞。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把所有的人分成兩半,輪流圍困,又打到幾處水源堵死。大約過了三個月,大家料到那夥盜寇大概活不成了,才打起火把,進洞搜查。進得洞赤,大家不覺大吃一驚,原來這個洞穴少說也有一裏多長,彎彎曲曲,這洞連著那洞,大洞中又有小洞,十分奇特。還有幾處地方,竟像房間一樣四四方方,石床石桌齊備。大家終於在石洞深處發現,那盜寇被困,餓都餓死了。

從此,這個洞便被人們稱做蔡狗洞,後來覺得這個名字會傷鍀姓蔡的人,就改名“打狗洞”。

 

龍門“跌死虎”百丈懸崖

龍門的西邊,有個外窄內寬的陰暗石洞。離石洞不遠的地方,有個百丈懸崖。一年夏天,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一個過路的道士走到這裏,見沒人家,正著急的時候,看到古洞,急忙跑時洞中避雨。過一會兒,道士發現一個大黑影慢慢向洞內移動,等移動眼前的,伸手摸到毛茸茸的尾巴,知道是一隻老虎,大驚失色,額上汗直冒。這時,他情急生智,忙打開包袱,拿出手搖銅鈴,輕輕地用小繩子結在老虎尾巴上。接著拿起牛角,用力“嘟、嘟、嘟”地吹著,一手搖響老虎尾巴的銅鈴。牛角聲和銅鈴聲便在洞中震響,老虎著慌,猛跑出洞,往前直奔,虎尾巴的鈴聲響個不停。老虎慌不擇路,最後跌下百丈懸崖摔死。

雨停了,道士走出山洞,安然回家。消息傳開,人們就把這百丈懸崖叫做“跌死虎”。

 

魁鬥

魁鬥,位於安溪縣城北部十公里處的清溪與一山澗小溪的交匯處,即“溪口”,因諧音及其地山狀如“魁星踢鬥”而取名“魁鬥”。一九六五年從城廂公社析出,另設魁鬥公社,一九九二年改為鎮建制。

 

白瀨

白瀨,位於安溪縣西北部。白瀨地形狹長,兩岸夾峙,古時溪水從十多尺崖石上傾瀉而下,灘險流急,聲大色白,故稱“白瀨”,自古隸屬湖頭管轄,古湖頭十景之一的“白瀨溪聲”在此。一九五九年建立白瀨林場,一九八四年建立白瀨鄉。

 

龍涓

龍涓,位於安溪西南部。安溪置縣設立坊鄉時,取其地“涓涓流水注入九龍江”之意設立龍涓裏。自此,龍涓之名沿用至今。一九八四年確定為鄉建制。

 

龍門

龍門之名,因山而得。明朝嘉靖《安溪縣誌》載:“龍門山,在依仁裏,山勢若崖,兩石夾峙如門,古‘龍門驛’以此得名。”當地民間族譜亦稱:“層岩疊嶂,山勢險要,崖岩直抵溪底,深百尺,通往小道,必經兩岩夾峙之間,隙縫處如門。”

龍門地處安溪南部,是安溪革命老區、著名僑鄉和省級科技示範鎮,自宋至清為依仁鄉,一九九一年改為鎮建制。自古是安溪通往廈門的必經之道。

 

西坪

西坪,位於安溪縣中南部,境內多山,是安溪縣茶葉主產區之一,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其地寓大鵬在此棲息之意,古稱“棲鵬”,後諧音改為西坪。西坪自宋至清均稱崇信裏,一九八二年確定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改為鎮建制。

 

蘆田

蘆田位於安溪西南部,距縣城五十四公里,其地名以山勢而得。清末著名詩人林鶴年在其撰寫的詩集《山園集》中寫道:“余鄉萬山環聳,虛其中,形如香爐峰,初名爐田,又名臚傳。”後人以諧音改名為蘆田。蘆田,自宋至清屬崇信裏,一九五九年建置蘆田茶場,一九八四年建立鄉建制,一九九一年改為鎮建制。

 

大坪

大坪,位於與同安縣相毗鄰的安溪南部高山盆地間,地勢相對平坦,故稱為“平山”,後改稱大坪。大坪自宋至清隸屬新康裏,一九八七年從虎邱鄉析出建立大坪鄉。

 

駟嶺

在官橋鎮西部,安溪至長泰、華安、漳州的公路幹線從境內通過。其地有座“駟馬山”,其形似馬,山勢如天馬行空,故鄉落以山命名為“駟嶺”。境內林氏祖宇亦名為“駟馬大宗”。

 

仙苑

位於清溪與小藍溪的匯流處,地勢平坦,水上交通便利。歷史上建有碼頭和小集鎮,是物資的集散地。據傳,南宋朱熹按事安溪,曾到附近的薛阪溪邊遊覽,有感于那裏景色幽美,手書“仙苑”兩字,刻在四尺多高的石碑上,豎立于薛阪溪邊。後來,碑沉溪中,至明隆慶年間為漁人撈出,移立于仙苑舊碼頭,其地遂因碑而得名。

 

南岩

在西坪鎮南部,其地原稱“南陽”。據傳,清乾隆年間,士人王仕讓與諸友會文于南山之麓,見層石荒園間有茶樹異於它種,即移植南軒之圃,後采製成品,見色香味韻俱佳,攜贈禮部侍郎方望溪。方侍郎轉奉朝廷,得乾隆帝召見,垂詢茶葉來歷,賜名為“南岩鐵觀音”。“南岩”以此得名。

 

魁梅兜

魁梅兜原名孤梅兜,在尚卿鄉中山村中部。其地名含義有二:一以朱姓開基祖地梅山命名,一以當地有一株奇異梅樹而得名。該梅樹老幹盤虯,暗香飄送,為人所喜愛。後樹心腐蝕成空,得鳥糞傳播,樹心長出一株榕樹,梅樹枯腐,遂為巨榕代替,但群眾仍稱該地為“孤梅兜”,後雅化為“魁梅兜”。

 

陽星

位於西坪鎮西北部,原名“揚第”。據當地民間族譜記載:其地始祖遷此定居時,認為“地雖偏小而實團圓,山水秀媚,龍穴回環,白馬山疊巒而下蓋,亦勝地也。”故稱“洋地”。後興建祖祠,號為“揚第”,村名隨之更改。解放後改稱“陽升”,寓人民翻身作主,如太陽東升之意。後諧音改為“陽星”。

 

後宅

後宅原寫厚宅,在尚卿鄉東北隅鳳髻山之陽。其地《葉氏族譜》稱,其始祖于明洪武年間從金穀東洋遷徙元口,再到此地定居。因“相其峰巒翠蔚,川澗回抱,土地肥美,宅幽勢阻,故稱後宅。”

 

翰苑

翰苑地處尚卿鄉西北部,地名原稱“陳阪洋”。居民以李姓居多,系泉州剌史李皎後裔,五代時從長泰遷此定居,其地霞美祖宇有句聯楹:“聲名稱元禮,人才繼起,載觀翰苑風流”(元禮即漢代李膺,有天下楷模之稱)。後李氏改稱“翰苑洋”,寓有顯榮世代之意。

 

青洋

位於尚卿鄉北隅。相傳其地始祖余東園于北宋景祐四年(一○三七年),告老尋找隱居之所,來至此地,愛其山青水綠,陽亮氣清,又處五閬山之陽,便擇此定居。譜志有對聯曰:“青山長不墨之畫,春光常在;陽水歌無弦之琴,逸韻留存。”其地遂稱之為青陽,後音訛為“青洋”。

 

火燒橋

火燒橋地處尚卿鄉科山村。其地有一條小溪,山洪暴漲時行旅阻絕。明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高厝村人高碧泉首倡募款在此建橋,初擬命名為“龍興橋”。該橋拱建時,拱架乃用條木堆疊成半圓垛,後砌石其上。橋成,拱木難以拆開,只得用火焚燒,橋遂不稱“龍興橋”而改稱“火燒橋”,其地及水庫均因橋而得名。

 

珍田

坐落長坑鄉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地陳氏始祖三郎從堵洋到此定居,在東坪(上崛)開墾良田三片,稱為“陳田”,意為陳氏所開墾。後來又有少數異姓遷入,認為名稱不雅而改稱“珍田”,寓珍惜先人辛勤開墾之功。

 

雲集

在長坑鄉東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古代其地四周建有十八個小寨,故稱為“還集寨”,後來雅化為“雲集”。

 

東坑

其地原稱公卿。據傳,永春縣周從良路過此地,曾題:“鳳舞對公卿佇看鳳毛蔚起,龍來由行髻予卜龍氣特鐘”,公卿之名由此而得。後因地處祥華鄉東南部,村中有條小坑,諧音改名“東坑”。

 

進德

位於藍田鄉西南部,山峰環抱,竹木茂盛,原稱“箭竹”,後因林子仁題“德業日進”匾額,箭竹即雅稱為“進德”。

 

福洋

地處祥華鄉北部。民間傳說古代此地一戶農家,養一百只母鴨,一夜下二百個蛋,被認為是有福之村,故名“福洋”。

 

雙溪口

地處劍鬥鎮區西部,湖頭溪上游和支流雙溪於此匯合,是劍鬥通往仙榮、永春一都及感德、漳平大深必經之地。開先縣令詹敦仁路經此處,曾在村民家中就午餐,主人備酒熱情接待,並求詩留念。敦仁贈詩曰:“地僻雙溪合,村深邸舍稀。主人如舊識,稚子覓新詩。洗杓開春醞,淘粳作午炊。春風吹酒醒,琴劍又追隨。”雙溪之名是由詩首句所得。

 

仙榮

地處劍鬥鎮西北部,與永春縣橫口鄉相接壤。四周峰巒層疊,中間盆地溪流逶迤而過,山明水秀,景色幽美。文人曾題有“月照平川”、“山環宇靜”、“林下觀魚”、“原上聞雞”等二十四景和“瀛洲砥柱”匾額,故稱“仙瀛”,後諧音簡寫為“仙榮”。

 

內石邁

內石邁為感德鎮大格村駐地。神話傳說,湖頭一帶的麥苗經常受牲畜糟蹋,只見馬蹄足跡,而不見馬的行蹤,有人尋跡追蹤至此,見有馬狀大石,停步登石觀察,其石微動,疑是此石馬作祟,遂雇石匠雕鑿幾個窟窿以歿之。從此,麥苗不再遭殃。後人以石馬邁行之意,稱該村為“石邁”。現按地理方位,分外石邁和內石邁兩個自然村。

 

潘田

位於感德鎮西部,境內蘊藏豐富的鐵礦,宋朝已土法採掘。其地的田園最早由潘氏開發,故稱“潘田”。

 

老爹阪

地處龍涓鄉崎佘村。相傳,古代一知縣帶兵至此剿賊,突發病而死,故就地安葬。該墓被稱為“老爹墓”,其地遂改稱“老爹阪”。

 

飛鴉

湖上鄉的飛亞、飛新兩村明清時期統稱飛鴉鄉。其地水尾有棵古樟樹。據傳,古時鄉人破土動工興建寺廟之時,從地下飛出兩隻小烏鴉,棲於樟樹上不停悲啼。廟便稱“悲烏宮”,村亦以“悲烏”命名。後人感此名不雅,改稱“飛鴉”。

 

安溪湖頭鎮東面“猴山”

安溪湖頭鎮東面,有一座古怪的石山,很像猴子,人們稱它為猴山。

相傳古時,這個山坳裏有一個岩洞,住著一股強盜。賊頭叫薜世昌,人長得非常難看,眼眶凹入,面部凸出,像是猴臉,加上此人兇悍,人家都叫他“猴王”。

薜世昌認為這個綽號很難聽,嚴禁大家那樣叫他,硬把這個猴山改為鱟山。因世俗難改,大家還是叫猴山,薜世昌只好將賊巢北遷。他在猴山起家,不忘故地,每到大年初一,便帶領賊夥回山洞來“謁詛。”

唐朝元和十三年除夕,薜世昌前來猴山謁詛,看到山下有一女子,長得很漂亮,硬要此女為妾,強來下聘,聲言正月初一要一迎親,弄得那女子哭得死去活來,茶水不進,無法過年。女子的你親被逼無計,自尋短見,幸被從大田梓溪遷來山下定居的林八郎之妻救醒。林八郎激於義憤,召集大家跟他去打強盜,一夜之間組成義兵幾百人,分成兩隊。大年初一,沐浴更衣,隨帶梓溪章公“香火”(香灰)放在懷裏,提刀上馬帶義兵北進。義兵行至長峻嶺,遇見賊兵,林八郎一馬當先,誅賊數人。薜世昌見被林八郎阻擋去路,叫手下放暗箭,箭中八郎香火,穿入胸膛,八郎仍負傷迎敵,香火被箭一射,香灰迸飛四散,霎時黑霧籠罩,煙塵噴撒薜世昌雙眼,為義兵所捕,眾賊盡殲。八郎中箭過深而死,年齡只有三十五歲。林八郎死後,被封為“保義郎”。鄉人收八郎的屍體葬在鱟山山下,又把八郎生前居住的地方開拓為廟宇。賊匪滅亡,鱟山仍叫猴山,廟宇也雅化為侯山廟 。

 

蓬萊白廳村“羅隱壩”

有一年,安溪大苦旱,稻出芒花,五穀無收,很多人出外討飯吃,有的人活活餓死了。

蓬萊白廳村有個劉章,生性爽直。他不愛離開自己的家鄉,要在白廳溪築一條壩,將水攔起來,灌溉田園,種植稻穀蔬菜,維持生活。

這條溪溪底是大青石板,又平又滑,沙土一倒下去,就被水流走了,大塊石頭也攔不住。劉章砌了半個月,一塊石,一粒沙也淌有留住。

一日,他又去挑沙填溪。中午,他妻子挑飯來了。飯藍掀開,是一大碗蒲草芯。劉章看見妻子瘦得像一個人巴,想著作壩的艱難,眼淚流出來。他剛剛端起飯碗,卻見背後伸出一塊破碗來,劉章回頭一看,後面站著一個人渾身爛瘡,真可憐。劉章將碗端給他,那人也不推辭,整晚拿去,三兩口一大碗蒲草芯就給他吞下去了。劉章歎口氣,端起碗,去溪邊舀水喝。

那個人吃飲飽了,還不想走,他對劉章說:“你做人真好,我腹肚是飽了,你看我全身都是爛瘡,又癢又難受,又不會走路。聽人說,對面天山的石洞裏,有一樅草,叫七葉一枝花,你去拔來給我糊爛瘡疤。”劉章雖然饑餓,想起救人要緊,就去找。劉章的妻子正要回家去。誰知那個人突然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一支拐仔掉下溪去啦。那人哭道:“那支是我的寶拐,被水流去我就無命了。”劉章的妻子只好跳下溪水給他拾拐子。奇了,她穿的繡鞋,沒沾上一滴水,很快就將拐仔拾起來。

這時候,劉章也拿著七葉一枝花回來了。

那個人見了一直說,說:“你們夫妻做人真好。”說著將那樅草藥搗碎,將拐仔折作七節,丟下溪裏,主一聲“變”便一節一節鑽入石頭,那些草藥也變成雜草,將拐仔纏住。溪水一下子就被擋住了。劉章夫妻大歡喜。回頭一看,那個人卻飛上天去,站在去端說:“我就是羅隱。”後來大家就把這座壩叫羅隱壩。

經過好幾百年,那條壩至今還在。

 

“小泉州”             李紹清

走進湖頭,到了李氏家廟——大宗,就會看到大門口貼著一副對聯:“海內推十大姓,郡志載小泉州”。據說在明、清時期,湖頭的市場貿易非常繁榮,就有“小泉州”之美稱,這與湖頭的地理條件、人文景觀、民風民俗、貿易往來、經濟狀況等都有很大的聯繫。

湖頭位於安溪縣西北隅,四面崇山環抱,因地形頗似大湖,古稱閩湖,北宋初稱湖山,南宋年間朱熹路經此地雅稱湖頭至今。這裏得天獨厚,山青水秀,勝景天成,鄉境內有“碧翠聞鐘”、“閬山雪意”、“七佛春雲”、“東甲曉霞”、“三台夕照”、“月峰樵徑”六大美景。這裏水美又不失靈氣,有“白瀨溪聲”、“成雲觀瀑”、“西湖夜月”、“霞浦漁燈”四大奇觀,加上六景,合稱湖頭十景,給湖頭增添無限風光,美不勝收。

湖頭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數百年來綠水青山孕育了無數名士賢人。據非正式統計,謹從明永樂(西元一四○三年)起,至清光緒(一九○九年)的五百年中,湖頭籍(感化裏和來蘇裏)入科第者就有九十九人,各級科第名為諸生一人、監生二人、薦辟三人、武生四人、貢生十一人、武舉人三人、榜眼一人。舉人五十二人,進士二十二人。從大宗牆壁上公佈的名單中,可以看到從明景泰(一四五年○)至清道光(一八二四年)間,李氏家族當時的朝廷命官和社會賢達有一百五十六人。其中最為顯赫者乃清初閩學派領袖,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他維護國家版圖統一的歷史功績,治程朱理學的學術成就,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

幾百年前,山區沒有公路,交通極其不方便。湖李第六世祖李森,率眾開通了湖頭到泉州的水路航道,這條水路成了湖頭、永春、德化、漳平等山區內地通往古泉州海口的唯一路徑。山區的土特產,外面的洋貨、食鹽、布匹、藥材等都要以湖頭這裏為中轉站為進出口,大量吞吐著物品,湖頭逐漸成為閩中與閩南山珍土特產的重要集散地,以及洋貨海味和舶來品的銷售中心。無數來自永安、大田、德化、永春、仙游、晉江、惠安、華安、同安等生意人,都從各地趕來交易,不少人因做生意上的需要而定居下來。這樣,給湖頭的繁榮昌盛、經濟發達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湖頭賢人和在朝為官多,家鄉的建築風格也獨具特色。以李光地的新、舊衙相府第為代表的六十多座宮殿式建築民宅,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的閩南建築風貌,足以證明當年湖頭的經濟狀況;湖頭民風淳樸,民間傳統藝術南音、戈甲戲、提線木偶、掌中班、蓮花閣、水車閣、大鼓吹、宋江隊、弄獅舞龍等文藝隊伍,活躍在當時的民間民俗活動中;湖頭物產豐富,名聞遐邇的風味小吃有米粉、米果、雞卷、芋包、咸筍包等等,這些小吃,成了當年促進市場繁榮不可缺少的佐料。

由於以上的特定條件和地方特色,唯獨的水路交通等優勢,給昔日的湖頭帶來了市場繁榮、經濟發達,時間一久,人們就把湖頭比喻為“小泉州”而流傳至今。時光飛越,滄桑巨變。“小泉州”記載著湖頭昔日的輝煌,也激勵著今天的湖頭人民開拓進取,負重拼搏,實現經濟和各項事業的新跨越。

 

船巷尋蹤              李紹清

在湖頭中山街門牌30—32號的地方,有一條小巷叫“船巷”。這條長約五十米,寬不足二米小巷,跳躍著十九級石階,直理拐彎的通向清溪灣,就是這條小巷和溪灣,曾是當年舟楫雲集、千帆競發、商賈往來之地,促進昔日湖頭市井的繁榮和經濟的發展,使當年的湖頭繁華昌盛,有著“小泉州”之稱譽。

古往時,因交通閉塞,山區的湖頭沒有公路,人們生活出入,人際往來,生意交易,貨物吞吐等,全靠攀山越嶺,人力肩挑。唯一的水路藍溪遍佈暗礁險灘。直至明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間,湖頭李氏家族的六世祖李森捐銀,開鑿險灘巨石,修造航道,解決了全航程最險要的“石屏鎖舟櫓”的淵兜險灘,使湖泉水路暢通,船貨始通黃金海岸——古泉州。由於水運的暢達,商家把山區的生鐵、木炭、香末、大米、香菇、竹筍、茶葉等土特產頻頻運往泉州,流向各地,乃至臺灣、東南亞。而外地的食鹽、糖、藥材、布帛和各種海味,通過船巷流入各家商行的貨櫃。由於生意的紅火,集市形成了“日日墟”,每天集市上人山人海,大量的進出貨物一定要經過船巷,所以,小巷經常搞得堵塞難通。

每當金雞報曉時,船巷早已人聲沸騰,熱鬧非凡。船工踏著船頭的“風雨燈”光,爭相起帆離岸。傍晚,餘暉夕照的藍溪畔又傳來了“噢咳——呵呦”的拉纖聲,三五成群的船夫光著膀子,拖著滿倉的貨物,艱難地靠近碼頭。腳行的力士們聞風而動,湧到碼頭,爭著搬運貨物,他們頭頂著三、四百斤重的貨,口裏喊著“閃噢、閃噢”的粗壯聲,一步一步地登上石階,走出船巷,邁進商行。

夜深人靜,碼頭舒散了一天的疲乏,點點船燈忽閃著彩光,點綴著藍溪的夜色。船老大在這休息之餘,拉出隨身帶的琵琶、三弦和簫管,悠閒地彈奏起《因送哥嫂》、《山險峻》、《出漢關》……曲調悠揚,扣人心弦,宛如泉聲顫咽,低語回腸,聞者無不心醉。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如今的湖頭公路四通八達,漳泉鐵路傍山穿湖頭而過,火車、汽車日夜奔忙運輸,湖泉這段水路航線也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難於適應山區巨變的需要而漸漸落伍,退出歷史舞臺。

沒有船巷,就沒有昔日“小泉州”的繁榮昌盛。今天,沿著冷落的小巷,拾階而注目,尋找古老的足跡,仿佛又看見了遠去的船帆帶著山區人的勇敢和勤勞,送走了落後和愚昧,引來了科技和文化,促進了文明、進步和繁榮,構建著今天的幸福和穩定。

船巷,作為湖頭的交通史和文明史的見證,它永遠烙印在家鄉人和海外遊子的記憶中。

 

湖頭鎮五閬山         謝彤芬

湖頭西邊,有一座高大的山。宋朝的時候,陳光緒因對當時的政治不滿,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遷到這裏隱居。

陳光緒做人仗儀疏財,看到周圍的百姓無衣無食,生活艱苦,時常掏錢拿米來幫助他們。他看到村裏因貧窮讀不起書,就建造一座小書房,教他們讀書認字。起初,他只是幫助一戶姓許的鄰居,後來,受幫助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終於全村的人都得到他的好處。村裏人見他做人很和氣,大公無私,樂於助人,有什麼困難都來找他幫助,有什麼糾紛也請他來調解,他秉公辦事,大家心服口服,也不動用官府。陳光緒的信譽一天高過一天,很受人尊敬。進年後,那戶姓許的鄰居生活漸漸好轉,家裏的孩子識字了,全村的百姓也都安居樂業,和睦相處。老百姓為了表示對他的敬重,常常拿蔬菜、茶葉、雞、鴨送給她。婚喪喜慶都請他主持辦理。他和全村人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親如一家。

後來,陳光緒在大山上,建了一座廬舍,在上面隱居讀書,修心養性,但仍舊時常與山下鄉親往來。他死後,山下的百姓都悲痛大哭,商量著要怎樣紀念這位大恩人。商量了好久,那位姓許的鄰居突然想起來說:“我們這座大山還沒命名,何不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呢?”全村人都說這是紀念他的好主意。陳光緒排行老五,人們叫他陳五郎,因此,就把這座山起名為陳五郎山,又因為陳光緒的號五閬,,又將這座山稱作五閬山。這座山就成為安溪的名山。清朝康熙的宰相李光地,曾經做一篇《憶閬山賦》稱這座山是“偶華岱而與奇,鐘神秀于南嶠”。從此,五閬山更加出名了。

 

安溪湖頭新橋及白翠岩的由來

白翠姑娘

傳說湖頭北面山腳下的“新橋”村,原名叫“舊橋”村。村後的高山上,有一口天龍池。兩個守池的神將心腸很壞,經常無緣無故放出池水淹死舊橋村民。舊橋村民恨死了凶神,卻拿他們沒辦法。

村裏有一位貌似天仙的白翠姑娘,她從小就怨恨凶神的惡行,發誓為民除害,她長到十歲,已是一位水芒芒的姑娘了。有一天,她爹媽正在地裏做活,守池的兩個凶神見了,嬉戲著說:“好久沒見到淹死人了。”說著,真的放下天龍水淹死了白以姑娘的爹媽,還沖塌了不少田地和房屋。凶神望著屋塌人亡的慘景,哈哈大笑。白以姑娘的眼淚和爆發的山洪流在一起,她指著山頂咬牙切齒的說:“不報此仇,誓不甘休!”說完,就含著淚向深山老林裏跑去,。鄉親們怎麼勸也勸不住她。她的堂哥白忠良想拉住她,卻被她摔了一足。從此,人們再也沒見過白翠姑娘的影子。年月一久,她漸漸被人們忘記了。

白翠姑娘離鄉三十年以後,忽然回到舊橋村。照說她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卻還像十幾歲的姑娘那樣年輕秀氣。她背上插著兩口玉龍劍,要來報爹媽的仇恨。她看到家鄉已成廢圩,荒涼得像墳場一樣,鄉親們不知到哪里支了。白翠姑娘正傷心發愣的時候,幾位面黃肌瘦的人向她走來。有一位頭毛嘴須都白了的老人,把白翠姑娘看一陣,忽然叫聲:“白翠”。白翠姑娘望著老人覺得很面熟,卻想不起他叫啥名字。老人忙說:“我是忠良啊!”白翠姑娘失聲道:“忠良哥,我離家才四十多天,你怎麼變得這樣老了?”

原來,當年白翠姑娘離開舊橋以後,在深山老林裏走了十多天,被一隻老虎馱去見何仙姑。她跪在何仙姑面前哭訴守天龍池凶神害人的罪惡,哀求仙姑教她本事,為鄉親除害報仇。何仙姑說:“白姑娘,你報仇的雄心令人感動,我才派虎將軍去接你。可你報仇難啊!守天龍池的兩個神將是天公的外甥。”白翠姑娘答道:“仙姑,只要你肯教我本事,我就去殺掉那兩個凶神,不管他們是誰家的親戚。”就這樣她做了何仙姑的徒弟,在仙山學藝。有一天,何仙姑對她說:“徒兒,你應該回去啦,你上山三十天,再不回去,家鄉就要錢毀了。這次回去,可憑本事殺掉那兩個凶神,那天龍池的泉眼,要一痊貞女捨身才能塞住……”白翠姑娘點頭領悟,背上兩口寶劍,辭別師傅回到家鄉。

白翠姑娘給鄉親們講了別後的情況,隨即拔出寶劍說:“我現在就去殺掉那兩個凶神。”她的話讓山上的凶神聽到了,馬上放下一股滔天的洪水,朝白翠姑娘和眾鄉親沖來。白翠姑娘口中念念有詞,把寶劍朝那洪水一揮,霎時,那股洪水便咆哮著卷回去。接著白翠姑娘手持雙劍,閃電般地向山上飛去。鄉親們見到山上呼呼地騰起幾股黑煙,黑煙越滾越濃,乒乒乓乓的刀劍碰撞聲也越來越響。白翠姑娘能不能戰勝凶神呢?鄉親們都提心吊膽地望著山頂。

過了很久,山頂響徹雲霄起凶神一陣淒慘的嚎叫聲,濃煙也消失了,人們見到白翠姑娘含笑站在天龍池邊招手,大家向她歡呼。忽然,天龍池的水又狂嘯著漫了出來。白翠姑娘見了大驚,連連念著“鎮水咒”,但水勢越來越猛。這時,她想起師父說的要貞女填塞泉眼的事,便縱身朝天龍池跳了下去。

霎時,水被鎮住了,白翠姑娘卻化成了一座巍巍的岩峰。人們為了紀念她為民除害捨身填塞泉眼的功績,把獲救後的“舊橋”改名為“新橋”,村後那座高山就叫“白翠岩”。

 

宗城土樓

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相傳朝廷有一位專門負責報更時及管理京城治安的將軍,肩負著京城巡更保安的工作。他為人耿直,勤勤懇懇,幾十年如一日,從沒有出現過差錯,多次受到康熙帝的嘉獎。

歲月無情,轉眼將軍已年過七十。隨著年紀的增大,將軍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多次向康熙帝請求告老還鄉。康熙卻以暫無得當人選接替為由,遲遲不予批准。一日,老將軍想到體貼民情、愛護同僚的李光地,便來到相府拜見李光地,把年邁體弱、肩負重任、求退不准的苦衷訴說一番,請求李光地在朝議之時,向康熙美言幾句,准予他退休還鄉安享晚年。李光地清楚康熙是愛才而挽留他,感到有些難辦。他呷上幾口茶沉思片刻,鄭重地說:“你明早五更時,提前半個更時報更,餘下的我自有辦法。”老將軍聽後既恐懼又嚴肅地說:“相爺,我本想求助於您,沒想到您卻要把我推上斷頭臺,背負繚亂朝綱之死罪嗎?”李光地也嚴肅地說:“皇上不讓你隱退,是你勤懇於事,無誤於朝,對你愛不釋手,自然是忘了你的年紀了,你唯有示老示弱,才有可能恩准退休。”

李光地深知康熙是位明理的君主,才敢冒“繚亂朝綱”之風險來幫他。老將軍也知道誤報更時就是繚亂朝綱,是犯死罪,但想到年邁體弱之軀,經不起勞寒風霜之苦,左是死右是死,不妨試試相爺之策,或許有一線生機。

次日五更未到,老將軍提前半個時辰報更。早朝時,不少官員遲到,他們深怕受責,紛紛上疏指責老將軍“提前報更,繚亂朝綱,應以死罪論處”。康熙聽後,龍顏大怒,嚴詞指責,要把將軍打入死牢以整肅朝綱。這時,李光地站出來保奏說:□□將軍一生勤勤懇懇,幾十年如一日都無差錯,也曾多次受到皇上嘉獎。而今將軍年事已高,力不從心,偶然差錯在所難免。他曾多次奏請隱退,卻因皇上重用良才,忘記了將軍早已是古稀之年,才釀此大禍。如果今天皇上對臣子偶爾之錯而嚴懲,日後朝綱何有風範?康熙帝聽完李光地的奏摺後,轉怒為喜,曰:“好哉!好哉!愛卿及時提醒,以免使朕鑄成大錯,讓群臣心寒。”並當著群臣之面以明君之大度自責道:“將軍的偶錯,源於朕之大錯,朕未能及時體恤臣民,將軍之過應由朕負大責。”隨即宣佈:“□□將軍,一生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有功於朝,是大家的榜樣。其今已年邁,朕以十倍俸祿給予告老還鄉,安享晚年。吏部即辦。”接著對群臣說,“李愛卿是朕的一面鏡子,能及時幫朕糾錯,以免造成後患。希望大家都能像□□將軍及李光地那樣,忠心耿耿,為國分憂,為民坦言,那就是我大清之有幸,國家之有望了!”

老將軍在李光地的幫助下,不但沒有受罪,反而得到康熙以十倍俸祿恩賞准予退休,因而對李光地感激不盡。將軍深知李光地為官清廉,從來不接受他人的禮物,想報恩卻苦於無門。幾天後,將軍想出一計。他來到相府拜訪李光地,說:“相爺,您家四弟光坡先生才學淵博,不願出仕,在家理學(辦學教學)培養了許多人才,末將子孫沒有出息,想沾光於您,我欲準備帶家眷兒孫遷徙到安溪同您家為鄰,好讓兒孫能求教于您四弟,將來能有所長進,來報答恩公,了卻老夫一點心願,望相爺再次幫忙。”“既然將軍是為了後代,光地當然應允”,李光地當即寫信一封讓將軍帶去湖頭給四弟光坡。

老將軍到了湖頭,呈上李光地的親筆信,並說欲在此地安居,請光坡幫忙擇地蓋座居所,並說:“末將一生戎馬生涯,重視安危,這個居所應建成城堡形式。”光坡認為老將軍既是兄長朋友,當然盡力幫助。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花了將軍大半俸祿,一座占地二千多平方米的方形土樓終於建成,取名為“宗城”,意即“宗族之城堡”。

宗城土樓建成後不久,將軍便託辭家鄉有事,帶家眷回老家去,把“宗城”留給了李光坡,以此報達李光地解救之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