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安溪 »

安溪縣古建築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安溪縣古建築

第一節、寺觀廟宇

護國岩:

在龍涓鄉灶坪村。古地名叫裏佐,諧稱內灶,今分自然村屬灶坪。在海撥一千米的烏石山頂。原名烏石岩,後易今名。縣文物保護單位。岩宇分內外殿,兩殿毗鄰,南向,面臨懸崖千仞。建築總面積約四百平方米。面寬各五間,深三間,系以天然岩洞拓寬,上覆帽形巨石。洞內仿木石柱、石樑承托。柱呈棱形,覆盆柱礎。內外殿依石壁鑿龕,崖刻一至三尊石佛,主祀定光佛。“文革”中局部遭砸毀。橫楣陰楷“寶祐丙辰六月建造內殿”等紀年款。一副冠首聯對“護太子發祥裏佐聲譽;國振興啟塑尊嚴神靈”。相傳宋趙昺,南遁曾避難於此。此地石景薈萃,瀑布咆嘯,古木參天,雲霧飄渺,晴日可遠眺廈鼓全景。

安溪文廟:

在縣城東南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背踞鳳山,前濱龍津,筆峰拱峙,素有:“秀甲東南”、“名冠八閩”之譽。是崇祀孔子的地方。古時廟學合一。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一○○一,原在縣治西南隅,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遷學於縣治東。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令楊斡遷學於今址。自始建至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其間經遷建、重建、重修、增建,達三十多次。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重建。一九八四年間省撥款,安溪縣人民政府主持重修,照牆欞星門、戟門、東西廡、大成殿,按舊貌重新。近年永春、同安、仙遊、閩清、建甌、廣東揭陽等遠近諸縣,均以此為樣板,重修或重建該縣的孔廟。

文廟是宮殿式的建築。為江南現存同類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築藝術群。具有時代性和地方特徵。總建築面積約九千多平方米。東南向,五進庭院。中軸線自南而北:泮池、照牆、欞星門、戟門、東西廡廊、大成殿、兩廡、崇聖祠,周繞以圍牆,形成完整的建築群。附屬建築有明倫堂、教諭廳、訓導廨等。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重簷廡殿式,平面方形,寬深各三間。當心間屋架構造,採用蓮花鬥栱,縱橫重疊,構成八卦形藻井,懸空倒掛,負荷梁架。整個廟宇裝飾題材,以龍鳳為主體。襯以人物、鳥獸、花卉,飛金走彩,是薈萃木、石雕刻及剪瓷、堆貼之大成。尤以八根石雕龍柱,其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相當高,反映了安溪當時物質文化的高度成就。安溪文廟建築法式,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史的重要例證。

清水岩:

在蓬萊鎮鶴前村,海拔五千米的蓬萊山上。建築面積約三千二百平方米。省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北宋元豐六年(一○八三)。從始建迄今九百多年,屢有興廢。經遷建、重建、改建、增建達三十多次。尤其近年來,僑胞、臺胞慷慨解囊,廟宇煥然一新,開拓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新辟旅遊服務設施和盤山公路,已列為省名勝風景旅遊區之一。

岩宇依山而建,面臨深壑。西向,樓閣式,由上而下為釋迦樓,祖師殿,吳天口。左右翼以鐘、鼓樓、觀音閣、檀樾廳、芳名廳、僧舍等。層樓複閣,外觀呈“帝”字形。附屬建築有清水法門、覺亭、三忠廟、護界宮、石粟櫃、護碑亭、瞰龍亭、清水山莊、龍宮、山門等。

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共有二十多方,涉及年代:宋、元、明、清,以至現代。就書體而言,有篆、隸、楷、行。以楷、行為最多。其中宋代“岩圖”碑最為珍貴。

城隍廟:

在鳳城鎮大東街,縣實驗小學內,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迄今一千多年,其間屢有興廢。現存建築為清代遺物。南向,原為五進庭院,今僅存三進。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重簷式,抬梁架,徹上露明造。廟中原懸掛歷任縣令匾額,抗戰時期,為國民兵團副團長丘秋星毀棄殆盡。第一進與第五進,於一九五八年與一九八六年先後為縣教育部門拆除建宿舍。據臺灣《中寮安溪城隍廟沿革志》載:安溪城隍廟自清初在臺灣傳衍至今,其廟宇已達二百二十二座之多。是臺胞尋根謁祖和研究安(溪)台(灣)關係史的實物資料。

東嶽寺建築群:

在鳳城鎮先聲村,鳳冠山麓。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宋縣令李鑄重建。現存建築為清代康、乾間(一六六二~一七九五)遺物。一九八八年,邑僑王瑞璧集資倡修,並增建集賢堂、晦翁亭、荷池;重建釋子寺、池頭宮。臺胞增建山門。彌勒造像及其他園林設施,也略有增建,初具“鳳山勝境”遊覽規模。

寺宇依山而建,平面二進。實遞高四層。南向。正殿重簷歇山頂,穿鬥式構架,徹上露明造,寬深三間,東西翼以廂房。前簷加築覆船式長廊。左右廊遞落為鐘、鼓亭。前殿為懸山式屋頂。壁畫十八地獄二十四孝圖。整座建築群,錯落有致,維修或增建,恪守清代形制。構造獨特,飛金走彩。俯覽城廓,遠近盡收眼底。尤以夜景蔚為壯觀。

威鎮廟:

在金穀鄉河美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現存建築為清光緒間(一八七五~一九○八)重修。祀廣澤尊王。二進,四合院式,歇山屋頂,抬梁式構架。寬深三間,左右翼以廂房。當心間八卦形藻井。廟中三對輝綠岩石柱,分別透雕“四龍八鳳”、“八仙過海”、“陳三五娘”、“花卉、動物棒聯對”等,工藝造詣精深。可惜石雕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砸毀。碑刻二方,為宋代與清代遺物。

閬苑岩:

在城廂鄉同美村新岩山頂,海拔四百米。始建無考,縣文物保護單位。岩宇單簷歇山頂,寬深三間。依山臨壑,東向,祀清水祖師。左右各築僧舍一列。門庭以鋼筋水泥架設拓寬。岩宇北側,一峭拔石筍,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孔而出,蔚為奇觀。宋代朱熹標題:“閬岩夕照”即指此。歷史上產白茶聞名,今尚殘存數株。葉毛呈白色。因而門聯陰鐫:“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是研究茶葉品種的重要例證。

雙鯉堂:在官橋鎮五裏埔。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現存建築為清乾隆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遺物。正堂單簷歇山頂,寬深三間。後進與左右遞落建半圓形廊屋,前築圍牆,中辟門亭。西向。門前池中,雙石似鯉,以此得名。祀宋名醫吳夲。其木雕坐像,工藝紋飾,應屬明代形制。龕上懸一匾“慧眼慈心”四字。匾中上方,鈐蓋漢滿文“安溪縣印”。上款“知安溪縣事吳興宋應麟敬題”;下款“嘉慶庚午年葭月王祖德重鐫。”(考者注:宋應麟於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任安溪縣令)。聯對其中有“大道無私施澤普;真人有應沾恩深”。“駟馬拱案聖神駕馭達皇路;雙鯉臨門風雲際會上河津”。今臺胞重修,金碧輝煌,擬拓為旅遊點。

宗教院:

在城廂土樓村龍蝦山麓。北向。始建於後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尋廢,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謝姓鳩資重建。現存建築為二進雙護厝,土木結構,重簷式,寬深三間,簡樸無華,清代形制,凋零不堪。堂中保留六個覆盆柱礎,應為宋代遺物。今僧人重塑釋迦等佛,配祀清水祖師。

九峰岩:

在蓬萊鎮上智村。始建無考,現存建築為清代形制,四合院式,二進,東向。

正殿歇山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構架。龕上懸一匾,為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書“真相”二字。署紀年款“萬曆乙卯”。祀如來、羅漢、三代祖師等神佛。大鐘、金楮爐為清代遺物。木刻聯對多副,其中一聯“系出西河禪參上地;真修三代身現九峰”。岩後奇石聳立,綠樹掩映,放眼峰巒滾滾,雲霧飄渺。

補陀岩:

在長坑鄉山格村,鳳形山麓。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原名普陀岩。明萬曆間,張瑞圖到此,認為天下一“普”無二“普”,乃改今名。民國三十三年間焚毀後重建。一九六六年又遭毀棄。一九八八年僑胞臺胞捐資按貌重建。岩宇依山築在高臺上,“一字”形。十七椽結構,主殿重簷屋頂,抬梁架,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堂室深邃。左右護厝。堂前覆船式長廊,椅座護欄。前簷屋頂,橫築十九屏,堆塑人物故事圖,頗具獨特風格。

岩宇當心間,祀顯化大士觀音(俗名施美瑛)以及施母。後簷祀一列釋迦、阿彌陀、韋陀、伽藍、十八羅漢等佛。堂前置一仿鼎石香爐。附屬建築有護界宮、僧樓、山門等。今增建公路、停車場,門庭略有改觀。

 

第二節、祠堂民居

靈惠廟:

在祥華鄉美西村。前身為清隱堂。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北宋初,南宋鹹淳八年(一二七二),詹敦仁父子俱封侯,並敕賜廟號,乃易今名。明代曾重建。一九二六年為北洋軍閥張毅所焚,翌年重建。今臺胞與族人集資重修。廟宇由廟堂、祖師祠、土地祠、門亭等組成。並繞以圍牆。西北向。懸山屋頂,穿鬥式,寬深三間,左右翼以廂房,當心間藻井,余為平棋天花板。神龕雕飾精緻,金碧輝煌。中祀清溪首任縣令詹敦仁夫婦,左右祀詹父母及子媳。堂中隔屏;朱書詹氏生前詩詞。聯對多出自名手。其中官獻瑤曾題:“先民有作留遺愛,廉山讓水,掩映棠陰,升堂咸仰清高像;全德之興多達人,循牧貞卿,芬菲梓裏,入廟便生忠孝心。”等。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賢良祠:

在湖頭鎮湖四村,安溪第三中學校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其地原榕樹成蔭,故名為“榕村書屋”;雍正十一年為表彰李光地,改易今名。原三進,四合院式。一進於一九七一年間,被拆毀,改建教師宿舍樓。二進為祠堂,寬深三間。廳堂內外環牆嵌大理石,鐫刻康熙禦書《太極圖說》、《巡子牙河建壩詩》等詩文。石刻“文革”中遭局部琢毀。雍正諭祭文,原有石構碑亭,今倖存碑身一方。第三進原為藏書樓,珍藏圖書與木刻印刷板,早已毀棄殆盡。祠堂中懸掛的匾額與木刻聯對,皆出自名宦、大家之手,也蕩然無遺。祠的前後,原有小橋流水,假山花園,今已夷為平地。臨水軒,也搖搖欲墜,一九九○年族僑重修。是研究康熙書法和清初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新衙:

又名昌佑堂。在湖頭鎮湖二村。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一、二進廳堂,一九八一年遭火焚,族僑重建。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的府第。建築面積三千一百二十平方米。懸山式,五進庭院,雙護厝,東西巷道,四周繞圍牆,門庭廣闊,南圍牆外一半月池;東巷北端入口處,建接官亭和報房。門亭一聯:“賛元重萬國;高志局八區”。二進廳堂懸掛明清職官像片。大門一聯:“相門知理學;府第傳乾坤”。

成雲洞:

又名李文貞公讀書處。在湖頭鎮美溪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康熙年間,二進書軒。前為懸山式平屋,後為樓閣式。軒堂庭地開闊,三面加築圍牆,南牆嵌一石匾,為福建巡撫潘思渠所書的陰刻行楷“李文貞公讀書處”七字,門開西向,附築亭台及生活區。屋後與西側有園林構築,今殘存假山、修竹、月桂等遺物。背山面水,景色幽雅,山水相映成趣。惜年久失修,局部傾圯。

崇德書院:

在長坑鄉政府內,縣文物保護單位。書院為科舉時代培養人才的場所。建於清光緒間。三進庭院,第一進面寬五間,開三門,明廊式。二進為樓閣式廡廊。寬深三間,雕飾廢墜。後進與左右繞以房屋與第一進相連接,成為半圓形的整體。風格獨特,是安溪縣僅存的書院。

聯芳樓:

在龍涓鄉玳堤村。建於清末,為旅居印尼僑胞李致涯昆仲所創建。坐南朝北。土木結構,圓形分水懸山屋頂。牆基厚一.二米,以石疊砌至門楣,上以土夯築。平面圓形,俗稱“圓土樓”。東、西、北三面辟拱券門。門上嵌輝綠岩石匾,分別銘曰“環山”、“分水”、“聯芳樓”等石刻。各有兩重門裝置,門上封釘鐵板以防火。內部以穿鬥式構架成三層樓屋,周環走廊扶欄。樓下又築四棱形的四合院式平屋四座。各座單元與大門側,分別設七個階梯上通。庭中鑿井一口,周以石板構成圓形八卦圖。房凡百餘間。外牆及閘側設槍眼等防禦性設施。建築獨具一格,為安溪縣所僅見,是研究民間建築的重要實物例證。

 

第三節、古塔

雁塔:

在縣城東南溪濱沙灘上。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萬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歷時三年竣工。石構實心,平面六角形,五層翼角出簷,由下而上分收,相輪葫蘆形塔刹。通高二十一米。第二層至第四層的西北面,分別由心湖(考者注:即李懋檜)與陸萬里所題的陰鐫行書“碧溪聳秀”、“雁塔”、“幹雲障瀾”等字,署紀年款萬曆丁酉與戊戍。四百年來,經歷無數次洶濤駭浪的襲擊,仍獨立擎天。

鐵峰塔:

在官橋鎮仁峰村鐵峰山頂端。建于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石構,平面六角形,實心單簷,棱角往上分收,宛如倒懸大喇叭。塔頂部遭毀,殘高約十米,系為風水塔,構造獨特。

進寶雙塔:

在龍涓鄉舉溪村水尾。建於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三十二年重修,石構,平面方形,須彌座,五層出簷。塔身方形石雕佛像,和鼓形石,及八角簷石,分別迭砌,頂端置相輪塔刹。系風水性構築。

 

第四節、古橋樑

龍津橋:

在安溪縣城南端,橫跨藍溪,南北走向。據載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始以舟為浮橋。慶元五年(一一九九)至嘉泰二年(一二○二),始創石址木梁,上覆以屋,凡四十三間,長六十八丈,廣二丈四尺。元至正以降,屢有興廢,或連舟二十餘艘,或並木為浮梁,或以舟渡。一九八二年十月,始建五孔四石墩二台雙曲拱橋,淨跨四十米。上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二百五十一.二三米,寬十二米,高十五米。歷時三年八個月竣工。為城鄉交通要道。

鳳池橋:

在縣城西門祥雲渡。始建于宋開禧三年(一二○七)。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縣令陳宓易以石址木梁,上覆以屋四十六間。後圯,以舟為渡。一九六二年十月在原址創建九墩八孔懸挑式鋼筋混凝土裝配式橋樑。長二百三十七.八八米,寬七米,高十二.四米。東西走向。兩側雕飾扶欄,工藝精緻,品質較高。今名為安溪大橋。

瑞雲橋:

在藍田鄉進德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宋代,現存建築為明末遺物。一九九○年,縣交通局資助重修。單孔,木構橋廊式,重簷屋頂,南北走向,長十四.七米,寬五.一米。深五間,寬三間,中間為行人通道,次間設椅座。橋上設龕祀觀音。並懸一匾,為張瑞圖題“津梁大幹”四字。橋旁立一明崇禎間重修芳名碑。是研究橋樑史的實物資料。

附:澳江橋

在城廂鄉雅興村,原名磐石橋,因橋跨澳江故名。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一九二三年僑胞集資興建。石構,南北走向,長一百二十米,寬六米,高十八米。三孔拱券橋。橋面平鋪,兩側扶欄、望柱均有雕飾,是研究華僑史的實物例證。

 

第五節、水利工程

金穀官圳:

在谷口鄉(今金谷鎮金穀金山二村),始鑿於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從東阪、老鷹啄吊蛇峽谷攔溪築壩,鑿渠引水,經尚芸、華芸、金山、官佩、至金谷村,全長約五公里,渠寬一.二米左右,灌溉面積約為一千多畝。圳乃縣奉省令開鑿,每年春耕前,縣派官員下鄉擊鼓鳴鑼,召集民戶疏浚,故稱“官圳”。一九六三年間,縣水利部門撥款重修並鑿渠延伸過定明院格、至上吟一帶,受益面積增至一千六百多畝。

蔡公井:

在今縣城中山路門牌六十三號店後。井身以石壘築,井盤為條石鋪蓋,石鼓形單孔井圈,明代形制,因年久,吊繩磨穿石井圈多處。井後一堵短牆,嵌一石刻“蔡公井”三字。井深約十八米,久旱不涸,久雨不渾,冬暖夏涼,水質最佳。今普及自來水,城內諸井多廢棄,此並獨存汲用。

龍津古井:

在今城關糧站豆腐廠,原在龍津觀內。經考查,井壁為石築直圓形,明代形制。今改裝機抽水。經查證核實宋朱熹標題“龍津夜月”時,此井尚未開鑿。近現代墨客引述“龍津夜月”,多指此井,實屬謬誤。

聖泉井:

在金穀鎮河美村聖公墓前。近年朝聖遊客不絕,缺水供飲。一九九○年擇地穿井,井成,水量非常湊巧,不多又不少,剛好溢滿井圈口沿,不必用桶吊汲,只要俯身淘飲即得。清純甘冽,碧綠透明。八米深處,井底沙礫,歷歷可數,雖經久雨,水質仍保持純淨,泡茶尤為清香,諸眾感異,名曰“聖泉井”。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