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德化縣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德化縣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金液洞

位於德化縣蓋德鄉三福村,始建於元.至正丙午年(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竣工於至正戊申年(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為德化道教活動場所。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元.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年),著名正一派道士吳濟川與好友徐友山結庵于金鐘山修真。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吳濟川蛻化,徐友山募緣為其塑像,建金液洞祀之,世稱吳公真仙。徐友山乃隱居於金液洞中修真煉性,明.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趺逝,其徒塑其像在吳濟川左邊奉祀,世稱徐仙公。

明.萬曆和清.道光年間均有修茸。一九八二年以來,又陸續維修。

洞宇系歇山殿式結構,建築面積六百四十四平方米。附近還有護界亭、慈航室。

元、明、清,先後有十多名知縣、貢生到此遊覽題詩留詠,後殿至今留有清.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年)知縣和鹽鼎題刻的楹聯殘版和道光丙戌年(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庠生連士荃墨蹟。寺前有明.洪武壬子年(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石雕蓮瓣式香爐,寺內有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碑記石刻。

據地方譜志記載,最盛時期,有寺田一頃,僧徒二十員。

清.鄭大夏(字星禦,德化縣三班人,廩生)《游金液洞》:

 “紫府清高天際看,漫山秋氣逼人寒。

  石泉通處丹流液,古洞開來鬥作壇。

  楓落好峰雲外簇,霞明遠嶠望中攢。

  神遊恍惚仙靈集,謝盡塵緣未覺難。”

 

戴雲寺

位於德化縣戴雲山中的赤水鎮戴雲村,始建於後樑.開平二年(九○八年),與程田寺、香林寺、 龍湖寺並稱德化四大古刹。

南北朝時(四二○~五八一年)已有僧人結廬于此。

唐,泉州開元寺印度籍名僧袒膊和尚(釋智亮)仰慕鐘靈毓秀的戴雲山,常自言曰:“身在紫雲(開元寺),顯在戴雲。”唐.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智亮圓寂,其弟子遵其生前遺願,將其遺體運往戴雲山安靈,塑像來祀。其後,智亮之師、開元寺慈感法師亦在戴雲山坐化。兩位僧人同被崇奉為戴雲寺的始祖。

五代.後樑.開平二年(九○八年),建戴雲寺以祀奉智亮、慈感兩位高僧。宋.端拱二年(九八九年)僧懷整擴建該寺。今寺宇附近尚存有南宋.淳佑四年(一二四四年)建的石板橋,大殿正中有明.洪武二十年二月建的拜壇立石,上下殿有清.康熙甲子(一六八四年)、乾隆庚辰(一七六○年)、乾隆己醜(一七六九年)部分維修的記載碑石。

殿宇系木構歇山頂建築,梁架結構簡單。今寺宇外觀保存基本完整,規模巨集敞,為目前德化保存最大的寺廟。寺內目前尚存有明.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書法家張瑞圖題刻的“豪餘精舍”殘匾,部分殘缺的木刻楹聯。

靈雲室

曾在戴雲寺地下出土一塊“ 靈雲室”碑文石刻,天然上等花崗岩精製而成,約○.二平方米,一角已斷裂,從落款時間看,屬明代產物。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秋詔焚泉州南少林寺,一批倖存武僧流落靈雲室(俗稱馬槽室)避難,招收僧徒,奉佛說法,辟地練武,翼重返泉州修建少林寺。官府誣為綠林,派重兵圍剿。武僧死傷慘重,未亡者遂離開靈雲室雲遊它山。

靈雲室在距戴雲寺六、七公里處,現存一段殘牆、一些僧人原先使用過的生活器具和一塊寫有“馬槽格”的小木牌。附近還有兩個大空地,是當年的習武場。

 

程田寺

位於德化縣城東薜蘿峰下,五代後唐間(九二三~九三六年)建,與戴雲寺、香林寺、龍湖寺並稱德化四大古刹。

五代後唐間,高僧行端趺逝於此,裏人程國知獻田地建寺祀奉,故名。宋.天禧年間(一○一七~一○二一年),敕封寺名匾額。該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東西回廊、廂房和棲蓮室等建築群組成。天王殿有四大金剛。大雄寶殿塑有佛祖釋迦牟尼等金身。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官府在程田寺設僧會司,管理宗教事務。

抗戰期間,遭日寇飛機轟炸,破壞慘重,但大雄寶殿保存較完好。

 

祖龍宮

位於德化縣寶美村境內。祀玄女夫人和窯坊公(窯神)林炳(參見“泉州人名錄.林炳”)。

林炳,北宋.德化縣人。設計發明圓拱形大窯爐(亦稱雞籠窯),不僅容量擴大了十幾倍,還由於設計了煙囪拔焰消煙,熱度倍增,燒制出的瓷器更顯得潔白、剔透。後來,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把幾個窯房串連起來,既充分利用熱能,增加產量,又使窯體更加牢固,也為此後演變發展成龍窯(亦稱蛇目窯)奠定了基礎。發明中,傳說林炳曾在夢中受到仙女指點。

林炳首創的大窯爐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林炳因此被朝廷敕封為“燒成革新先行”的稱號,而傳說中的那位指點林炳的仙女,也被敕封為“玄女夫人”。林炳在當時泉州知府的授權下,於德化現祖龍宮處,建立“瓷庠”(陶瓷學校),親自傳授技藝,現場指導。這座不甚起眼的小瓷庠,影響了近千年來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瓷業發展。據日本有關陶瓷文獻記載,宋代有一個叫加藤四郎的日本人來德化學陶藝,將砌雞籠窯的技術帶回日本,砌成“德化窯”,並尊奉林炳為“陶祖神”。

為了感激玄女指點的恩德,瓷鄉人按照林炳夢中的玄女英姿塑造了玄女像,建玄女宮奉祀。後來,林炳赴江西傳藝,積勞成疾客死他鄉。家鄉人懷念他,便塑林炳像安放于玄女之右,尊為窯坊公。

每逢農曆五月十六日窯坊公誕辰之日,家鄉人都要在祖龍宮舉行盛大奉祀活動。然而,參與奉祀的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那些從事陶瓷業的老闆們;他們奉祀的供品也不是人們常見的雞、豬、羊之類的美味佳餚,而是陶瓷廠家新開發並獲得訂單的產品,或是陶瓷藝人新創作並獲獎的藝術品。一則紀念林炳為光大瓷業所作的巨大貢獻,二則祈願自己在來年的陶瓷生產製作中能夠順利如意。這種不落俗套的奉祀方式在各地的廟宇中大概是絕無僅有的。

 

香林寺

位於德化縣葛坑鄉湖頭村,戴雲山北麓。始建于宋.天聖元年(一○二三年),與戴雲寺、程田寺 、龍湖寺並稱德化四大古刹。

釋了他(詳見“泉州人名錄.了他)于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年)三十歲時,離家到德化西林寺為僧,後成為西林寺方丈僧守珍大禪師的第一代知名傳人。天聖元年(一○二三年),釋了他與師弟鄭道徽一起到德化的楊梅、桂陽、葛坑、湯頭、上湧、赤水、水口等地化緣募捐,籌集資金。爾後,又與桂陽林氏交換湖山(今桂陽鄉湖頭村)之地基,籌建寺院。曆十二年,耗銀近萬兩,落成竣工,改名為“香林寺”。元豐三年(一○八○年)九月十六日,釋了他在講完《金剛經》“究竟無我”的禪理之後,在香林寺前龍潭石崖下圓寂。門徒裹屍塑像與鄭道徽佛像同祀於寺中正殿,奉為香林寺的開山祖師。

該寺最盛時期,有上百名僧侶。宋.元祐四年(一○八九年),下正議大夫蔡謂避難香林寺,隱匿七年之久。

至民國初,香林寺為土木結構,樓牆圍繞,分三路佈局,四進院落,包括殿堂、觀音閣、齋室、書房等一百三十多間,占地面積九千一百二十平方米。庭前廣植奇花異草,清靜幽雅、環境優美。 近年重修。

 

靈鷲岩

位於德化九仙山巔東側,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開元四年(七一六年)僧普惠始建,尚存“甘泉”、“說法台”、“回照池”等勝境。寺的牆、柱均為石築,釋迦牟尼等十五尊佛像亦為石雕。

明.萬曆年間柱礎重修,新建山門石坊,德化知縣楊文正“一方淨土”題匾和永春知縣夏忠“勝跡維新”題匾於坊上。大學士張瑞圖,太僕丁啟浚,狀元學士莊際昌,進士、戶部主事鄭沛,邑司訓甘天訓的題刻牌匾,懸掛於主殿兩側。

清初整新兩殿,增置岩田。

十六~十八世紀,這裏曾是我省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十八個支系,發展至九百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八十九處寺廟。

文化革命期間被毀。一九八八年重建,基本保持原來的規模和古跡,且增加了許多龍、鳳、獅及各種花卉、飛鳥雕刻,還從緬甸恭請來玉佛三尊、從泰國恭請來金銅佛三尊。

三尊緬甸玉佛,是緬甸北部瓦城名藝人用漢白玉精雕細刻而成的。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一.九三米,底座寬一.三米;藥師佛像高一.八米,底座寬一.一五米;阿彌陀佛像高一.八米,底座寬一.三米;每尊約重二噸。

三尊泰國金銅佛,其中有金銅如來佛一尊,鎏金四面佛二尊。金銅如來佛頭頂螺殼發出亮光,兩耳垂肩,兩腳盤坐蓮台,右手當胸,左手平放腿部,具有泰國風格。四面佛又名大梵天王,有四個面龐,八雙耳朵,八條手臂。四個臉象徵慈悲、仁愛、博愛、公正,佛教稱之為婆羅門四法;八條手執著八件法器:書本代表智慧,念珠代表輪回,槍棍代表至上成就,花瓶代表解渴、有求必應,螺殼代表賜福,按胸手印代表庇護,飛輪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如意寶代表萬能法力。

 

西華岩寺

位於德化縣西郊大旗山,建於元代,近年重修。珍藏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撲初等名人墨寶遺匾。

 

西天寺

位於德化縣潯中鎮祖厝村。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一九七九年再修。

廟內有明、清等代的題刻木板楹聯七對和古檀木牌等。殿前木柱的木鐫楹聯曰:“身居南海千季赫,像在西天萬世靈。”正殿左廂房禪室有聯曰:“眾生皆有悟性,人人都可成佛。”

門前簷梁上,懸掛一口兩人合抱的大鐵鐘,為清代進士李道泰等於康熙年間捐鑄。

最負盛名的是殿前庭院中那兩株數百年樹齡的茶花。茶花高二米,主幹壯若小桶,樹冠枝杈繁布,花蕾花苞燦若繁星;一株花色粉紅,一株花色雪白。

 

水尾宮

位於德化縣水口鎮村場村,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宮內供奉元代媽祖,是研究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德化陶瓷外銷史的重要實物。

早在元代,德化製造的陶瓷有九成五以上通過海運外銷。地處石牛山麓的村場村遠離海洋,但該地區宋元時代即是德化陶瓷外銷湄洲灣和刺桐港線路:水口、桂陽、楊梅等地,南下或東進的必經之地。當地村民為祈禱海上陶瓷之路一帆風順,遠在元代至正年間,即修水尾宮供奉媽祖。在離水尾宮不遠處,還保留有元代的摩崖石刻。

 

吉嶺雲峰岩

位於德化縣赤水鄉吉嶺村。

北宋.熙寧四年(一○七一年)始建于吉嶺雲頂巔,稱雲峰寺。明.弘治元年(一囡九八年)移今地重建,易名雲峰岩。清.同治間(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和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重修,民國三~四年(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及民國三十二~三十六年(一九四三~一九四七年)部分整修。

雲峰岩主體結構深四十五米,寬三十五米,建築面積一千四百七十五平方米。殿宇現今保存有十三幅清同治年間的匾額、木刻楹聯及清代所繪製的韋馱、堅牢、八仙、釋迦、文殊、普賢和十八羅漢的壁畫。

雲峰岩周圍有“七星附地”、“半月沉江”等景觀;並有結構別致的宋代和燈幕,對研究古代德化佛教葬俗具有重要價值。

 

大卿宮

位於德化縣南郊龍潯鎮丁乾村,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一一五○年)。至今猶存南宋.紹興二十年,至明.萬曆三十二年(一六○五年)歷代德化知縣捐建的寺廟石樑、石拱橋及題寫碑記等史跡。近年重建,並修建沿溪環狀公園,增假山噴水池、十二生肖惠安石雕及神話故事長雕欄等景觀。目前為德化縣道教協會駐地。

宮內奉保生大帝吳夲,人們為表虔誠之至,便“擺大龜”供奉之,這是德化民間沿襲了幾百年的隆重的典禮,祭典獨特,是閩南地區僅有的。每年農曆三月十五,人們用糯米為主要原料,加工蒸熟做模擬神龜,栩栩如生。每頭壽龜有八仙桌面那般大,多時有十幾頭壽龜供奉於神案前,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蔚為壯觀。

 

廣靈宮

又名萬仙妃廟、萬婆祠,俗稱萬氏媽宮,原在東湖畔,明.嘉靖間移蔡巷,是袞繡鋪廣靈境境廟。祀萬氏娘娘,俗稱萬氏媽。

史籍記文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載:“東湖,城東一裏。郡境諸湖,此為最大。……一名萬婆湖。有萬婆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萬氏》載:

“萬氏,(唐代)居東湖之滸,生能療病,歿能為國捍患。

(唐)乾符六年(八七九年),黃巢作亂,寇閩,至惠安,郡城戒嚴。神往禦之,曰:‘未說泉州境,且說東湖一萬家。’巢眾駭遁,民得免肝腦塗地。

守臣王潮請封護國英烈萬氏仙妃,建廟東湖畔祀之,廟額曰‘廣靈’。後複祀於邑學宮之東。

明.嘉靖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移蔡巷。俗呼為萬氏媽。至今禱者輒應,崇奉不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萬仙妃廟》載:

“萬仙妃廟,俗稱萬氏媽宮,在仁風門外東湖上,一在蔡巷。

《閩書》:妃故居湖上,生時能為人療病。唐末黃巢寇閩,妃顯靈,寇遁,州賴以全。刺史王潮請于朝,封護國英烈仙妃。

南宋.梁文靖克家母病,禱於神有應,於城東置壝祀之。克家自為《記》。……

後改壝為廟,即今蔡巷廣靈宮也。

清.康熙庚午(康熙廿九年,一六九○年)孟夏,鄉耆尤鳴德、王暉吉、黃良弼、姚舜耀、劉斯燮重建,有《記》。”

南宋.淳熙梁克家《廣靈廟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萬仙妃廟》收錄南宋.梁克家《廣靈廟記》,文曰:

“廣靈廟在泉東湖之滸。

神姓萬,生能為療病,歿能為國捍患。(唐)乾符六年(八七九年),黃巢寇閩,斬處士周樸。神禦曰:‘未說泉州境,且說東湖一萬家。’巢眾駭遁,民無肝腦塗地者,實惟神力也。

《禮》曰:‘有功德於民者,則祀之。’神之功如此,泉人祀之也宜矣!守臣王潮請封護國英烈萬氏仙妃,以章祀典焉。

嗚呼!廟貌歲久將顛,餘憶母病,昔禱有感,故即城東地壝祀之。落成撰志,庸垂不朽。

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孟冬吉日。”

清.康熙《重建廣靈廟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萬仙妃廟》收錄清.康熙廿九年(一六九○年)《重建廣靈廟記》。文曰:

“治之東,有廣靈廟,歲時禱禳必集神,始末載文靖公(梁克家諡文靖)廟碑,明神也,非黷杞也。鏡山何先生(何喬遠號鏡山)嘗贊之矣。蓋禦災、捍患,祭典有光,有其舉之胡可廢乎!

廟蔽宜新。歲庚午(康熙廿九年,一六九○年),鄉耆老議拓而崇之,倡捐者則現任守備馮君也。溫陵諸善信捐貲助力,不煩期會而奔趨恐後。神示感,人示應,枹鼓靡爽,猗歟,休哉!

經始于本年三月初二日,落成於七月中旬。廟成,例應得記,並列文靖公原碣。”

 

石壺寺

位於德化縣東北部水口鎮境內石牛山巔深坳間。山有巨石,形如牛,傳說是太上老君騎青牛至此所遺。

石壺祖殿是閩台兩地的道教聖地,莆田、仙遊、永泰、永春、安溪、臺灣等地有其分香,現傳薪臺灣數十座宮觀。寺前有龍池,池內臥著石牛,在水中似沉似浮,形態逼真。

傳說:南宋.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年),永泰嵩口鎮和平鄉感德里月洲村人張自觀(張慈觀),年三十歲,自幼拜道學藝,道法高強。是年春夜,正在德化蕉溪石鼓岩練性,遙見石牛山頂魈魔作祟,強搶民女成親,遂駕雲以往,與五通鬼鬥法。群魔力怯,徉敗誘法師入鬼索陣,拘之于石壺洞,洞口用柴火粗糠燎燒七晝夜,致法師發散臉黑。法師念咒示知肖明、章敏二道師前來助戰。肖道人發力槌撞洞門,用力過猛,不僅撞碎石門,也碰壞師兄額頭,羞愧臉紅。章道人見鬼怪逞兇,師弟蓬頭散髮,額頭碰破,怒髮衝冠,氣得臉色發青。遂有黑臉、紅臉、青臉三法師面世。三法師合力,終於制服由螃蟹精變化而成的五通鬼,並用通天網盡受蛇精樹怪。

三法師伏妖後,見石牛山氣勢恢弘,遂將石牛山定為身後福地,相約日後功德圓滿,當聚首石牛,顯在石牛。一一八二年六月十三日丑時,章敏道人羽化石壺洞。次年(一一八三年)三月初八,張自觀道人亦羽化石牛山九龍潭。其後五年(一一八八年),肖明道人于南平茫蕩山肖公洞羽化登仙。

後,石牛山麓的榜上、乘澤、嵩山、毛厝、梨坑五村鄉民在石壺洞依山岩築宇,聯同張公生前好友仙游鄭思通、永春蓬壺林藥師、德化僧人陳正悟,塑張、肖、章三聖君像祀於宇中,開闢百年香火。民間尊張慈觀為“張公聖君”,俗稱張公法主、張法主公、都天聖君,其供像為披發仗劍,環眼怒目,赤足踏風火輪,頸腰間纏一大蛇,烏面。

明.崇禎十三年庚辰(一六四○年)重建。

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石牛山獅岩被雷擊斷其半,石壺寺棄毀。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承澤村黃堯英等人募捐複建。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年),水口村(今湖阪村)黃逐權捐租人寺。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寺僧圓願募捐建下座及書院。

清.乾隆三十六年、三十七年間(一七七一~一七七二年),寺遭大火焚毀。乾隆三十七年、三十八年間(一七七二~一七七三年),寺僧悅峰、海岸師徒募捐重建。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寺被國民黨王成章團縱火焚毀。一九八四年重建。

 

龍湖寺

位於德化縣美湖鄉上氵祭村龍湖山(古稱太湖山,又名金碧峰),始建于宋.紹定三年(一二三○年),是德化縣境內寺廟建築規模最大、歷史悠久、在海內外影響深遠的一座古寺,與戴雲寺、程田寺、香林寺並稱德化四大古刹。

龍湖寺祀三代祖師。據《龍湖寺燈譜》、《德化縣誌》、《金山五口林族譜》記載:“三代祖師為毗舍浮佛轉世現身”。三代祖師俗姓林,名珌,法號自超,祖籍福建省永福縣仁義裏下姑保,南宋.隆興二年甲申(一一六四年)十二月初四辰時出生於德化縣上湧瑩格墩。自超十二歲在南京少平出家為僧,後遵師囑遠遊四方。他遍曆名山大川,南宋.慶元戊戍(一一九八年)十五歲時到德化太湖山,見四山環抱,一水纖回,宛然小天竺,在鄉人盛情挽留下,便擇址創建龍湖寺。自此,通曉法術和天文地理的自超,熱心為眾善信擇福、選吉日,治病驅邪,造福四方,有是聲名大振。

南宋.嘉泰二年(一二○三年)十二月初四,自超坐化于龍湖寺,“紫雲結頂,神光貫天,跏趺不依,顏若生時”,時年三十九歲。眾人稱奇,謂為“再生佛”,塑像奉祀,尊崇為“臨濟正宗,龍湖法派,萬代碧天一卓錫開基碧水三代祖師”,成為龍湖寺鼻祖。

南宋.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年),前來參加三代祖師成佛五十年慶典的四方善信,將三十六尊祖師塑像迎回本境,建廟奉祀,自此三代祖師分爐遍佈閩南各地。

元.文宗至順年間(一三三○~一三三一年),普庵祖師由江西宜春傳入龍湖寺,成為鎮殿祖師之一。

該寺香火在明清時期即傳薪臺灣乃至海外,是臺灣三代祖師寺廟的祖廟。

近年來複建寺宇,還召開閩台龍湖歷史研究會。

二○○一年由雲南省瑞麗市購回二十四尊漢白玉佛,其中一.八~一.九二米高釋迦佛三尊,一米高羅漢十八尊,一米高四.五米長如來睡佛一尊,一.二米高童男童女二尊。

 

永安岩

位於九仙山南麓、德化縣赤水鎮銘愛村與大銘鄉大銘村的交界處,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岩又稱荇菜岩。清.乾隆版《德化縣誌.古跡志》:“永安岩……唐(開元年間)僧鄒無比藝圃處,多種荇菜,舊名荇菜岩。”後來蛇神岳氏修煉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

明.天順年間(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晉江籍出家青年儒土史雲濟,法號妙應,遊歷九仙山,下榻荇菜處。因荇菜地處九仙山南麓,密林幽篁,小澗飛流,空林霖色,史雲濟遂選定此處為出家居地。史雲濟與銘愛村周進隆、周進宗兄弟一見如故,結盟換貼。

明.天順八年(一四六四年)六月十四日,史雲濟在荇菜小澗大岩石上圓寂,遺囑其徒曰:“吾大劫未盡,火化後懸吾骸於大椿杪(樹今尚存),六十年後則永安於此。”周進宗遵囑,將其火化後骨骸掛在銘山周氏祖宇旁的大椿樹梢。

明.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周進宗侄兒周瓊六捐獻山場,籌建寺廟,按史雲濟“六十年後永安於此”之遺言,取名“永安岩”;同時捐田租千擔作寺田,故後來便有“九仙銀、荇菜穀”之稱。

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初,椿樹梢發光,周進宗孫孟士等取史雲濟骸骨塑佛像,尊為“史公祖師”,祀于永安岩。

明.萬曆三十三年(一六○五年),林順七及住持僧應經再次募緣修建,至今正殿佛龕尚保存當年修建的文字。

民國初重修。

永安岩宇系木構,歇山頂式,由正殿、中殿、下殿、觀音樓、地藏殿、飯堂、禪房、護界亭等組成,總建築面積八二九平方米。

正殿供奉雲濟史公祖師,左邊供奉蛇岳尊王、伽蘭佛,右邊安放檀越主周進宗、周瓊六塑像。正殿中梁用拱木組成的藻井,圓天畫著太極圖,結構複雜精巧,獨具一格。

中殿塑有釋迦牟尼佛像,又稱“釋迦殿”。

明、清時期大學士史繼偕、進士翰林院檢討賴垓、太常寺卿李懋檜偕其侄進士李為觀、進士知府李道泰,先後為該岩題贈牌匾。現尚保存的有賴垓的“法雲真際”牌匾和民國時期的兩對木刻楹聯。

岩宇前有一泓林山倒映的半月形放生池。寺宇東側有護界亭一座。

山寺附近有明清兩代的摩崖題刻“覺路”、“玉液泉”、“法水流香”、“第一山”等,字跡清晰,筆力飄逸灑脫。

放生池前有一片翠綠小竹,面積三至四平方米;竹高二米,直徑二~三釐米,呈方形,俗稱“方竹”,九仙山上僅見。

寺院大門前有水杉,樹齡近千年,胸圍數米;有一株“一木四樹”,樹幹長出四種不同類別的樹杈。距此十米,有一棵“三杈樹”,一樹長出的三根枝杈長著不同形狀的葉子;靠右邊的枝葉在每年的八月就全部掉光,中間的枝椏要到十月才落葉,而左邊的樹枝一年四季不落葉。

寺院後左側山腰,有“驚木”,外表極為光滑,用手一摸,枝葉就會抖動。不遠處還有一棵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高十多米,胸圍二米,“枝枝朝南”,每一樹枝均為單向,朝南生長延伸。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