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德化縣陳氏宗親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德化縣陳氏宗親

據詩忠《概述》、《德化陳氏人口》載:

一、入閩始祖陳政公之後裔,從漳州雲霄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有戴雲、東裏、蘇阪等四十一處,人口38284人。

二、入閩始祖陳雍公之後裔,由永安貢川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有葛坑、卓地、丁墘、長林、蕉溪等二十八處。人口13175人。

三、入閩始祖陳邕公,其後裔從嘉禾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有高揚、樂陶、永春小岵等七處,人口4310人。

四、義門後裔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高陽、儒卿等八處,人口3050人。

五、入閩始祖陳潤公,其後裔從福州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有昆阪、梅嶺等六處,人口2739人。

六、入閩始祖陳光緒,其後裔從安溪湖頭遷入德化的,至今繁衍蘇洋等地有182人。此外,還有陳溫公和陳金三等人的後裔820人。總計陳氏在德化居住有 十六個鄉(鎮),八十多個村莊,一萬多戶,五萬餘人。

 

澎湖二崁、德化高洋、彰化埔鹽陳氏宗親返鄉謁祖  2006.06.08.

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國曆五月二十五日),系地區下坑村六郎公世裔陳氏宗親的大日子,這一天,也是陳氏分居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高洋村、彰化縣埔鹽鎮大有村族人慎終追遠、緬懷祖德,專程返回下坑祖祠謁祖的大日子。

此次,專程返回下坑謁祖的陳氏宗親,計有德化高洋村二十八人,彰化埔鹽鎮八人,及澎湖二崁村一人,總計是三十七人。

據德化高洋領隊陳青年先生表示:德化縣的面積有二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很大,但是人口卻很少,只有三十萬人左右,如果加上外來人口,大概是四十萬人左右。

高洋村目前大概有五百戶陳姓子孫,為數大概是兩千人,他們都是金門下坑村陳氏開基始祖六郎公的子孫;兩岸雖然已分割了將近一甲子,但是分居福建的陳氏子孫,仍然非常眷念遠在金門的族親。

根據《浯江下坑陳氏世譜》記載,大約在六百年前,有一支族人,遷徙到現在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的高洋村去居住,這一支派就叫做「德化高洋派」,而今天返鄉祭祖的,就是這一支派的代表。

同時,澎湖二崁的宗親,因為都忙於事業,今年,僅由陳榮一先生代表返鄉謁祖,陳先生的父親棋頭老先生,生前急公好義,主持澎湖族人的族譜撰寫工作,為分居澎湖的陳氏族人,立下了不朽的典範;據其哲嗣榮一先生說,目前,分居澎湖的陳氏族人,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從金門遷徙過去的;金門和澎湖之間,濃得化不開的血緣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彰化埔鹽的宗親,大多數居住于大有村,然後,再分居臺灣各地,他們雖人在臺灣,但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仍然心心念念著金門的宗親們,所以此次,也趕在九世祖南海公逝世紀念日的前夕,專程返鄉謁祖,孝心及敬心,同樣令人感動。

據在地該宗派(下坑六郎公)世裔陳氏宗親會理事長陳水通先生表示:今天返鄉謁祖的團隊,是近年來的第三、第四及第五支;之前,尚有一支分居福建島美的族親,和另一支分居德話的宗親,亦專程返鄉謁祖;他相信類似的謁祖活動,一定會源源不斷的持續下去的,這也顯示陳氏族人的「慎終追遠」與「民德歸厚」!

 

尋找德化縣半嶺春栗厝陳姓家族親人

我的先祖陳任公原籍福建省永春州德化縣半嶺春栗厝約在一七六○年乾隆中期,由德化經永春、安溪、南安至泉州,並由大安溫寮港登陸,定居大甲虎尾厝(六塊厝)。以賣髮油維生。娶大安南埔莊氏,家境漸裕。至協和為第五世。協和喜讀書,文學根基好,書法亦佳。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赴臺南府城童子試,中壬辰科秀才。時年二十八歲。翌年由其弟陪同至福建考舉未中,順道至祖籍地祭祖。

因為已經多年我想要尋找德化縣半嶺陳姓家族親人,如果您有親戚朋友源流支分臺灣台中縣大甲鎮,能夠提供資料與我聯繫,不勝感激

陳煌順 TEL:00-886-4-2635-2235 FAX:00-886-4-2635-1670

Mobilephone:00-886-911-114-887 Email:04426@pchome.com.tw

半嶺村陳氏出自少典——黃帝,世為女姓,周武王封舜後代於陳,此後,便以封地陳為姓氏。遠祖居河南穎川,于唐開元二十八年間(七四一)年,入閩始祖唐中丞雍公,系穎川珍公二十八世孫,在沙陽固發沖建思古堂(現永安市貢川遠堂)。遠祖紀元方。龍潯蘭陽豹尾陳,系祖先洪六公,瑋明甫,於南宋淳庚戌年(一二五○年)由大田上京遷徒而來。

陳協和,大甲六塊厝人。生於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十一月十四日。原籍福建省永春州德化縣半嶺春栗厝。乾隆中期,先祖陳任由德化經永春、安溪、南安至泉州,並由大安溫寮港登陸,定居大甲虎尾厝(六塊厝)。以賣髮油維生。娶大安南埔莊氏,家境漸裕。至協和為第五世。協和喜讀書,文學根基好,書法亦佳。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赴臺南府城童子試,中壬辰科秀才。時年二十八歲。翌年由其弟陪同至福建考舉未中,順道至祖籍地祭祖。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臺灣割讓後,不學習日本語言,不出仕日本政府。設書房傳授漢學,並以詩會友。地方有文學筆墨之勞皆出其手。每年春秋祭孔,輒擔任主祭官,光復後仍教誨後進不倦,有功於漢人文化之延續。民國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享年九十二歲。

尋找台灣台中大甲永春陳世家譜起源過程

我在年幼時常聽長輩談起來台一代祖先陳任公傳說的事蹟,所以我會注意每一代祖先的名字和祖墳的位置,二○○一年我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台北的家譜中心看到陳家族譜的微縮膠捲影片,開始有了想要尋找我陳家親族大陸根源的想法,但不知如何著手,拜網際網路發達之賜,各項資訊流通傳達查詢方便,我在二○○六年開始將來台組陳任公的事蹟登錄在網際網路上,將資料放在德化地區的網站,也得到一些回覆,也向德化地區姓陳的人詢問,但都是沒有結果,這期間得到一位陳忠紫先生的指引,可向德化檔理局查詢館內所藏二本陳氏族譜,一為龍潯陳氏蘭陽豹尾志,一為德化陳氏族譜,當時我向德化檔案局詢問此二本族譜,也沒有辦法得到消息,整個家譜大陸根源尋找也就擱下沒再繼續進行 。

在二○○八年十月八日我突然接到七代陳天賜先生打電話給我,說他知道我在網路上想要尋找陳家大陸根源的事,希望我能夠繼續來進行此事。十月九日下午我到大甲陳天賜家與他見面,他帶我到六塊厝去找六代陳連英,九十多歲,是五代秀才陳協和的姪子,陳協和在台灣考中秀才後,隔年與其胞弟陳坤泉到福建考舉人未中,曾回到德化半嶺春栗厝拜組,陳連英即陳坤泉之子,我們想要問陳連英是否記得他的父親或伯父曾否與他講述半嶺祖厝的事,但是因為時間太久,陳連英年紀已大,記不得已前的事了。

十月十日我再度把尋找大陸根源的資料登錄在網際網路上,標題為“尋找德化半岭春栗厝親族”,登錄在德化“憨屬社區”網站上,內文如下:

我是住在台灣台中縣大甲鎮,我的先祖是从德化半岭春栗厝(古時地名)渡海來台定居,我想要尋找德化半岭春栗厝親族,將來台以後的家譜接上在德化半岭組居親族的家譜,有一些來台後的記事,如果有人知道可以協助尋得大陸親族或家譜,至為感激。

1、來台第一代祖:祖公是任公,祖媽是莊氏,居住在大甲六塊厝莊。

2、來台時間之推測:任公次子再添出生於民前一四四年,三子再喜出生於民前一三九年,以此推測長子加再公可能出生於民國前一四九年,所以任公渡海來台應該是在民國前一五二年左右,也就是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即西元一七五九年。

3、祖籍:我們陳家祖籍有人寫穎川有人寫永春或德化,堂號德星堂。

4、據聞太祖任公身材宏偉孔武有力,於壯年自泉州德化县隻身經永春、同安,由泉州出港渡海到溫寮港(今之大安港)上岸,定居六塊厝莊,太祖任公在德化县故居有一位童養媳不幸於十三歲之年十一月十三日病故,太祖於定居六塊厝後不久即由媒人說合,與南埔春村莊氏結婚,一年後生一男孩,非常高興,取名加再,過一年又生一男孩,取名再添,續後再生一男,取名再喜,於是三大房延綿繁衍,祖德有餘,祖孫發達,士農工商聲譽遠佈第五代協和公,於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中文科秀才,年時二十八,翌年由其弟陪同至福建考舉未中,順道至祖籍地祭祖。

以上若有人知曉我親族可能為何處陳氏家族,可提供我連絡方法。陳煌順感謝

EMAIL:04426@pchome.com.tw

並且同時寫傳真向德化檔案局詢問館內的二本家譜“潯陳氏蘭陽豹尾志”及“德化陳氏族譜”事情,並且從網路查詢半嶺陳姓的資料,仔細查詢半嶺春栗厝的地理位置,能夠查詢到半嶺的正確位置是在德化縣南埕鎮半嶺。

在十月十三日我從網路上得到了一些訊息,半嶺地區大部分姓章,姓陳的只有在半嶺双交林一處,我又從網路上尋找到一張記載有幾個當地人的電話,我試著打電話聯絡看看,我問到了南埕鎮連山村主任陳銀丁,他告訴我二位半嶺村張姓書記的電話,我從一位章姓書記得到一位一位半嶺村主幹陳玉城的電話他住在双交林,當天我即與他連絡,問他雙交林陳姓家族的事。

陳玉城說半嶺姓陳全部住双交林,且全部是同一祖先,但是沒有人知道有人到台灣的事,也不知道有台灣人回來拜祖先的事,也沒聽說過春栗厝的地名,但是如果從半嶺出去姓陳的肯定是從双交林出的,他家有一本族譜是一九九○年修訂,在二○○四年又修訂一次,我若想知道要去查查看才能清楚 。

同時我尋問到德化檔案局館內的二本家譜“潯陳氏蘭陽豹尾志”及“德化陳氏族譜”在館內有收藏,可以去看但不能複印購買,同時在網路上也得到訊息說,半嶺双交林陳姓有家譜但古厝於文化大革命時已毀,無法得知堂號是否為德星堂(陳協和秀才家堂號為德星堂),基於以上各原因集合,如果能到双交林去查看那一本家譜就有可能確認我們是否源出於半嶺双交林的陳氏。

我在十月十七日需要去香港,但是臨時有變故不能去,我隨即更改行程,前往德化半嶺,當天我到台中航空站坐立榮航空11:20班機前往金門,12:30到達金門隨即坐計程車前往金門水頭碼頭購票14:20開船前往廈門五通碼頭,約15:10到,在坐計程車前往廈門松柏長途汽車站搭車16:20開車前往德化縣(廈門到德化)在20:20到德化縣,這其中金門機場到松柏長途汽車站,得到一位王姓台商的協助才得以順利完成,在廈門到德化途中,我連絡双交林陳玉城十月十七日我會到双交林看族譜 ,當晚我住在德化縣城瓷都酒店。

隔天十月十八日一早我坐機車去坐要到南埕鎮的公車,07:40開車約08:30到中途高漈村有一位男子上車,問車掌小姐有無台灣人在車上,我隨即問他是陳玉城否,確定是陳玉城我們馬上下車,所以雙交林地點在德化往南埕鎮路途中高漈村車站下車,往前走約四百公尺,右邊一條小路,往山坡上爬約十分鐘可到陳玉城家。

陳玉城尚有母親八十四歲,父親剛過世一個多月,妻子和大兒子在家,我請他拿出家譜查看,家譜是“龍潯陳氏蘭陽豹尾志”一九九○年修訂,陳玉城打電話向人詢問春栗厝的地名,問到有一春栗厝,是一厝名,正確位置也知道在哪裡,走路約十五分鐘可到,厝房在文革時期已拆毀了,我查詢家譜並不容易查到,同時也有幾位鄰居親人來到,我向他們詢問是否有聽過到台灣的先人及有聽過從台灣來到祖厝的事,但是從來沒有人聽過這些事,約十點時陳玉城帶我去看祖厝地,春栗厝的位置,厝位後方有一個一百多年前留下的窯洞口依然可見,再往上坡右邊走有一祖興堂厝位(“龍潯陳氏蘭陽豹尾志”記載於23頁),約11:00回來陳玉城家,我再拿起族譜查看,請陳玉城協助說明。

龍潯陳氏開基始祖洪六公,其子深三即清三公從大田上京來開基德化龍潯大卿,其四世孫權八及權三開基長圳(即双交林清三公嵩山林派世系)陳玉城一九五六年生是二十世(在族譜284頁)我計算往前推算二百五十年,約是第九世或是十世,陳國河(陳玉城堂兄,二十世族譜第282頁,曾參與修譜董事委員)說明此地双交林(自然村)陳氏祖有三位,即八世守用、守德、守盛三兄弟,所住位置及我們前往看之厝位,守用傳到十二世後無續傳,守德後代約三兄弟後人百分之五,守盛後代約三兄弟後人百分之九十五,陳玉城即為守盛之後,看到八世守德之後九世端六(族譜276頁)之後十世陳讳任(族譜277頁),直覺此即為我來台一世祖陳任公,因為其後無傳及任何紀錄,所推算之時間也極為吻合,後來經確認讳即為諱字之簡體,當下我可確認在“龍潯陳氏蘭陽豹尾志”第277頁與第837頁記載之十世陳讳任即為我台灣台中縣大甲鎮永春陳氏家族來台一世祖陳任公 。

我在陳玉城家接受熱誠親切的接待,其中當天有其堂兄陳國河陳國桃前來,有其弟陳如松從德化縣城回來,其子與媳婦孫女回來,陳國桃有二本家譜贈我一本帶回台灣,我將帶去之台中縣大甲鎮陳世家譜交給陳國河將來修譜可用,當天下午由陳如松載我回德化坐長途汽車回廈門約四個小時時間,晚上住廈門賓館,隔天由廈門五通碼頭坐船回金門,13:45坐飛機由金門回台灣,此家譜我將複印一本我自存正本將交給七代陳天賜編撰新家譜用,將來可交給大甲鎮圖書館收藏公大甲鎮永春陳氏家族子孫查看 。

我仔細紀錄此一尋根過程,讓這些資料能夠流傳,有陳氏子孫可以循此尋得我祖源出之根源,感受祖先與子孫血濃於水的喜悅,讓子孫的心轉向祖先,祖先的心轉向子孫。

來台一世祖陳任公二房八世子孫陳煌順謹記 2008/10/19 PM:5:00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