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德化縣民國大事記

作者:佚名  來源: 《德化縣誌》1992.04.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德化縣民國大事記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

二月。改清代縣堂為縣署。省派趙瑛任知事。

春季,學制更新,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縣立第二高等小學堂易名為縣立第二高等小學校。

農曆八月十五日,蘇億招集保安會義兵千人於大官嶺舉行誓師大會。兵分五營,上天花寨建立起義大本營,九月上旬,蘇億率軍南下,擊潰大正寨、西山和永春桂洋團練。

同年,縣署下令,成人男子剪辮子。禁止女人纏足。至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德化絕大部分男人剪辮,女人剪髻,釋纏足。

年,成立縣教育會,賴雄西為會長,不久撤銷。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

正月初一日,駐廈門巡防管帶周湧泉所率的永春哨官賴忠反撲桂林,蘇億身中二彈。九月,億部撤回天花寨。

同年,縣奉令嚴禁鴉片,赤水禁煙毒(鴉片)支社與販煙商互控,煙商受罰,販煙之風稍煞。

九月,省派義勇隊司令莫開亮率部圍攻天花寨。蘇億棄寨,於十一月十三日佔領大田縣城。提出“對官不對民,對富不對貧”口號,殺典史石晉奎等四人,燒毀教堂。十一月二十日,時統治福建的北洋軍閥李厚基派受編的十一混成旅五十二團團長王挺入大田進剿,義軍兵敗。蘇億潛入福州。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

八月,縣署召開推進教育會議,分區設立初等小學校;創辦縣立師範講習所。

同年,莫開亮藉口進剿蘇億,焚燒民房,斬殺無辜。富地、藍田等村因兵禍連年,村民流離失所,田園荒蕪達五年之久。

同年,縣知事林升率兵勇到上湧、下湧,以清鄉為名,殘害百姓。

 

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

春,吳日本、陳迪光、蔡石泉、王潤中奉孫中山令到德化,宣傳組織中華革命黨。

春,縣地方自治研究所長鄭焜提倡造林,在城南種植杉松百餘畝。

三月十二日,蘇億在福州被李厚基部捕殺。

九月,北洋軍派賈文祥率警備營長張清汝、朱得才、高義入德,佯稱招撫,誘捕蘇億余部,陳旦、蘇世秩等一百六十餘人被押解到縣城後埔林集體槍殺。逃脫的有吳福、林斯美、陳宗儀、蘇萬邦、陳國華、陳濟川、林青龍、塗飛鳳等大小頭目,從此散據各方,蛻化為匪,德化民國時期匪患從此開始。

同年,成立縣商會。

同年,寶美村瓷塑藝人蘇學金手塑瓷雕梅花,選送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獲得國際金獎。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

縣瓷業界提倡改良瓷器品種式樣,老瓷工許友義精研人物造型,鄭少陶改良畫彩,產品翻新,外銷劇增。

水口黃其明託名衛鄉,與其弟黃其瀾同時辦團練,其勢力擴張至永泰、仙遊鄰縣。稱霸一方。

李親起、林海秘密組織中華革命黨德化分部。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

六月七日,土匪吳儀率部襲擊瑞阪村,燒毀民房二十座,殘害無辜群眾六人。

同年,基督教會在縣城創辦崇德小學。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

十一月間,粵軍第二支隊司令蔣介石率部抵德駐紮旬日。

同年,永春宋子靖(淵源)、王榮光組織“護法軍”,收編德化民軍,與北洋軍閥李厚基對抗。

同年,粵軍朱震入閩,收編德化土著武裝陳國華、蘇萬邦、陳宗儀諸股。

同年,因地方不靖,全縣學校除縣城維持上課外,各鄉村學校均先後停辦。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

秋、粵軍統領朱震率三營部隊途經德化,被當地民軍阻擊,軍械盡繳,所部潰散山區。

同年,蘇萬邦、林青龍等股土匪倒戈投靠“靖國軍”張貞,駐德“護法軍”軍長王榮光部退守德化東區。

 

民國九年(一九二○年)

冬,原天花寨首領之一吳福受編為護法軍,任東路軍支隊司令,帶隊佔領縣城,繼攻仙遊縣城陣亡。所部一營于惠安被繳械,二營轉回德化,殘部被水口黃其明收編。

同年,恢復“勸學所”,取締私塾,倡辦學校。

同年,成立縣教育會,整頓教育,創立縣立單級師範講習所。

同年,三班鄉鼠疫流行,死亡數十人。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

二月十七日,地主武裝頭目林玉良火燒尊美後屏丁字街及周圍民房、祖宇等六十多座。

春,各區成立國民學校二十所,縣城籌辦私立崇德小學、雁塔小學,同年,崇德小學改為育英小學。

秋,成立縣公路局。

同年,縣郵政代辦所升為三等郵政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

縣成立國語講習所,推行國語教學。

夏、改西校場為公共運動場。

七月底,地主武裝周廷雲燒毀李山村十三戶陳姓祠宇及民房三十餘座,越三日,再與徐飛龍洗劫瑞阪村,燒民舍六十餘座,殺害百姓二十余人,洗劫財物,瑞阪遂成廢墟。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

一月,籌辦縣立初級中學,省教育廳委陳其英任校長。

二月間,林玉璋等倡辦第一所私立育英初級中學。

二月,縣創辦通俗義務小學校,嗣後新學制頒行,小學初級為四年,高級為二年。

二月,改勸學所為教育局,並成立縣教育董事會,全縣先後創辦初級中學三所,完全小學八所,初級小學五十餘所。

六月二十三日,縣城駐軍王錫華、李金標退守赤水。七月十一日,尤賜福、陳春光領兵進攻赤水李金標部,互相火拼。德化、永春組織和平會,推王光張等赴赤水調停。

八月十六日,水口地主武裝黃其明與周廷雲在湖阪村火拼,當地民房被燒毀百餘座。十九日,黃其明發兵攻螺坑,燒毀民房二十餘座,擄村民三十余人,並搶劫物畜無數。

同年,蘇萬邦股匪燒毀上湧虎跳市店鋪。次年,集市改建杏仁坪。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

春季開始,先後增設縣立潯北、泗濱、龍屈小學和私立儒山、瑞阪、甲頭、雙峰小學。潯北、潯西小學同年興建校舍。

十一月十日,縣府派徐慶元負責開闢城南公路,線路由三班經塔嶺入水春;同時改建城關塔岸街道。

同年,張雄南股匪洗劫霞碧、蘇洋,燒掉房屋34座,燒死二十一人。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

一月,紳士陳子明等於上湧創辦私立潯北初級中學。

秋,《紅光報》週刊創刊,至民國十七年停辦。

是年,德化民眾苦於匪亂,相率渡洋,駐軍吳威、尤賜福唯恐居民外逃影響軍餉籌征,嚴禁德化、永春民眾出境、出國。自六月至十一月,兩縣民眾偷越出境者仍達六千多人。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

春,梁桂茂率匪眾百餘人乘夜洗劫白潭村,躲在土堡內的八十二名男女老幼(其中二名孕婦),全被燒死。

三月,石室吳郅治、瓊溪賴錫裕在莆田哲理中學參加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為德化最早的地下共產黨員。

五、六月間,縣創辦《石笙》報刊。

秋,中共廈門地下組織派唐生進德化城關丁墘活動,發展張順月、蘇興裏、林書作、鄭信貴等為中共黨員。

同年,省政府委任賴鴻林為縣知事,督導教育局推行國民黨“黨化教育”。

 

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

一月,成立城區、湖前、西漈、綺陽等鄉農民協會十餘所。

一月,德化丁墘建立德化第一個中共支部即中共德化支部,莊醒民任書記,隸屬中共泉州特別支部。

國民黨省党部派林聞一、鄧豫中任縣党化教育指導員,並委派林海為國民黨縣黨部籌備委員會主任。

二月,中共泉州特別支部負責人李松林到德化等地巡視工作。

春,共產黨地下組織在丁墘、墨苑、鵬湖、小溪、官路下等鄉村組織農民協會。瓷工組織“覺民社”,在城隍廟創建農民夜校,反貪官污吏、苛捐雜稅,宣傳減租減息。

秋,水口祥光人江啟泰畢業于協和大學政治系,是為德化第一個大學畢業生。

同年,由共產黨地下組織發動、領導,縣城附近農民、學生、居民一千多人在城關舉行示威遊行,反對民國政府攤派煙苗捐,土阪、仙榮、三班、蓋德等地農民先後回應,並開展減租、抗租鬥爭。

同年,縣立中學改稱培風中學。

同年,徐飛龍、徐慶元自稱民軍團練營長,組織“三點會”,前後活動三年,索取群眾銀元達幾十萬元。

同年,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軍長譚曙卿收編德化蘇萬邦、陳公亮、蘇克美、林青龍、賴春台諸部,旋將其繳械。

同年,民國《德化縣誌》修纂完成。延至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付印,二十九年發行。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

一月,歸僑蔡貴翰、羅信爾、溫英恭籌辦私立育華初級中學。

同月,國民黨省黨部派員到德化主持國民黨員總登記,全縣領證黨員一百零四人。

三月,成立華僑公會。

四月九日,“三點會”頭目徐飛龍收繳縣長林炳光和駐軍營長吳忠興槍械,並將他們綁架槍殺。

五月二十日,陳國華召集徐飛龍、林青龍、蘇萬邦、塗飛鳳等股頭目開“和平會議”,議定互不侵犯,劃分勢力範圍。

春夏間,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教員李鳳潮,支持培風中學學生李其森等,反對校方壓制學生進步活動,舉行罷課。後李其森等被開除。

秋,縣創辦《新德化》週刊。

九月下旬,中共福建省委巡視員吳亞魯到德化,改“中共德化特支”為中共德化臨時委員會,下設四個黨支部,有黨員十三人。

十月,張貞部四十九師二九四團團長林青龍由德化開拔到龍岩、漳平、永安一帶“圍剿”工農紅軍。

十月,恢復“覺民社”和“教育研究會”。

同月,在永德交界的三班、四班組織“永德促進自治村委員會”,其中有共產黨人參加。

同月,改縣署為縣政府,設民政、財務、教育三科。

冬,全縣有學校五所,學生七千多人,教職員一百九十四人。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

一月間,中共地下黨員陳辰同奉命到德化領導“中共德化臨時委員會”開展革命鬥爭,後在漳州遭受軍閥張貞殺害。

春,成立“永德聯鄉教育促進會”,其成員有顏湖、盧曜陸、鄭夏東、張慎吾、陳月雲等中共地下黨員。未幾,張慎吾、鄭夏東被陳國輝部殺害。

八月二十二日,朱德率領紅四軍二、三縱隊三千多人,從永安經大田進入德化屏山鄉(一九五○年劃歸大田縣)。二十四日,經吳山、和洋入永春福鼎村。

九月間,根據中共福建省委指示,合併永春、德化黨組織,成立中共永德縣委。

同年,省建設廳委派徐鵬任永、德工程處處長,負責開築德化縣城至赤水、南埕、永春三線公路。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

春,縣城駐軍創辦《德聲報》,後因駐軍他調停刊。

春,徐飛龍、尤賜福、陳德榮、張雄南聯合籌建德化至赤水公路,當年春動工。

六月間,中共福建省委派陳普濟重新組織永德縣委,陳普濟當選為中共永德縣委書記。

八月十三日,陳國輝率彭棠、陳育才兩團兵力聯合王祖國、林青龍等團,分路進攻盤踞德化縣城的徐飛龍,相持月餘,飛龍敗退張山一帶,十一月十三日被部下暗殺,殘部分別投靠張雄南及海軍陸戰隊林壽國部。

十月六日,泉、永、德公路城南線通車。

 

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

一月,縣城倡行統一度量衡。翌年,城鎮商民開始實行市斤、市尺。

同月,成立縣建設局,修築從縣城南門阪經英山接永春蘇坑公路,五月竣工。

三月,《德化週刊》、《龍潯旬刊》問世。原《紅光》、《潯潮》、《新德化》三報,均因經費無著停刊。

同月,陳國輝旅參謀長葉祖儀倡辦“德化瓷業公司”。

五月十六日,縣城至永春蓬壺公路通車。

六月,官辦理髮工會、木匠工會、彩瓷工會、汽車工會成立。

九月,“九一八”事變後,德化成立“救國會”。

十一月,集美學校德化、永春籍學生,組織抗日救國宣傳隊,至德化、永春城鄉演講宣傳。

同年,創辦“德化瓷業職業學校”。

同年,愛國華僑鄭荊倫在南洋發動華僑集資,在南埕創辦“南埕華僑墾植公司”。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

一月,德化捐款慰勞駐德十九路軍。

四月,縣保衛團成立,並分防各地。

六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一八一旅張勵接防德化。同月十日,十九路軍懸貼撤除餉款及苛捐雜稅的佈告。

九月,閩南著匪陳國輝被十九路軍誘捕後,所屬陳佩玉、彭棠、陳育才各團群龍無首,潰兵流竄德化水口、南埕各鄉村,被張雄南伏擊繳械三千多支。

同月,中共黨員顏湖于陳國輝旅策反顏泗德、顏禮納等十餘人,回三班開展地下活動。中共地下黨組織派李子雲、碧雲、蘭芳(女)到德化三班成立婦女會。

十月,中共地下党領導人楊七至德化成立中共德化工委會,顏湖為書記,發展黨員二十多人,建立三班、丁溪、土阪、蓋德4個黨支部。

十一月,縣政府成立縣團練,編造戶口。

十二月,成立小學聯合會,二十日,召開各校代表大會。

同年,華僑曾瑞藩從馬來西亞集資回國,在科榮創辦墾植場,營造經濟林三千一百多畝。

同年,張雄南在奎鬥燒房屋二十餘座,抓殺百餘人;在瓦窯口,一次殺害三十人;在肖坑,殺害群眾達七十一人,抓走二百四十人。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

一月,十九路軍石抱奇團長率部到德化,收編赤水民軍陳德榮為營長,並聯合進剿尊美林青龍。

二月間,中共德化地下鬥爭迅速發展,全縣有三班等十多個村四百一十五戶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秘密參加農民協會和赤衛隊。

同時,中國工農紅軍閩南遊擊隊第二支隊部分武裝力量,在德化蓋德溪頭、仙榮山仔林、三班等地開展抗繳“窯煙捐”、“膏火田”稅,擴大遊擊區。

同月,成立德化縣體育委員會。

三月八日晚上,楊七、顏湖等帶領革命群眾于三班後房街、故步嶺、塔嶺張貼並散發傳單。

四月二十四日,中共地下黨組織丁墘、蓋德等十多個村落的革命群眾,配合遊擊隊進行武裝鬥爭,縣府官員龜縮衙內不敢出門。

同日,中共地下組織派人打入張雄南部進行策反工作,張部副官吳傑等先後送槍十二支交遊擊隊。

同日,中共德化工委書記顏湖和安溪中心縣委委員楊七赴安溪開會,途中于永春達埔嶺頭亭被民團截捕。五月十二日顏湖於永春西校場壯烈就義,楊七于十九路軍“閩變”時釋放。

六月十一日,縣城洪水成災,城東門溪水深八.一米,為百年來所罕見。

六月二十三日,縣教育局主持全縣第一屆小學畢業會考。

七月七日,德化至赤水公路通車。

八月間,德化赤衛隊配合中國工農紅軍閩南遊擊隊第二支隊部分武裝,前後多次於三班、鵬湖、小溪、土阪、英山等公路沿線切斷敵人的電訊網。

十月,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派大林(化名)到德化開展革命活動,推舉林書作為中共德化區委會書記。

十一月二十日,十九路軍“閩變”,宣佈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德化張雄南部受編。旋“閩變”失敗,張雄南反戈截擊正在撤退的駐德化十九路軍石抱奇團。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

一月十日,張雄南任“永德討逆軍司令”。十九日,率部進駐永春。除夕夜派兵到李溪、新溪村,搜捕地下共產黨員,逮捕無辜群眾一百零二人。

正月廿一日,林青龍率兵攻打駐赤水原十九路軍補充營營長陳德榮,火燒赤水街房屋二百多間,商民被燒死二十六人,被殺二人。

四月,縣政府首次設立潯中、南埕、赤水、大墘區公所、分別稱一、二、三、四區。民國二十五年改區公所為區署,區以下分設三十九個聯保,至民國二十八年改編為十六個鄉鎮。

五月上旬,中共紅二支隊政委李劍光率隊於三福村抓捕地方反動勢力徐會祥,在下寮村與保安隊一百多人交火,保安隊狼狽逃回縣城。同月,保安隊反撲,搜捕革命群眾,部分群眾被迫離鄉出洋。

十月,成立民眾教育館,由清舉人王光張任主任,開展識字五人團運動(又稱公民訓練)。

十二月,成立鹽局,按丁售鹽,限制食鹽供應。

同月,國民黨第九師二十六旅謝輔三率部到德化“圍剿”共產黨紅色區域,驅使民工砍伐山林,強行清鄉。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

二月,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批准德化設電報局,正式開業。

二月十七日傍晚,縣城塔岸街林泉店中不慎失火,時駐軍彭棠團乘機打劫,堵截救火,致焚店三百餘間,損失五十萬銀元,迫使商民流離失所,淪落異鄉。

三月,省派陳慶南為陶瓷學校籌備員,赴贛、浙、鄂考察陶瓷教育,藉此創建德化陶瓷學校及改良場。

五月,中共閩贛省委書記鐘循仁、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楊道明等率隊從甯化經尤溪入德化水口,遭到張雄南部下李泰、黃其通圍攻。

同月,國民黨地方政府在德化境內收編民軍,林青龍、陳公亮等部四千多人,被編成四十個中隊。

七月,國民黨為破壞共產黨地下革命活動,將安(溪)、南(安)、德(化)、同(安)等縣,分別劃為“二特區”、“三剿辦區”,委蔣治安為主任。

七月二十一日,國民黨政府通令各鄉測量田地,苛征契稅,每甲二十宗,每宗大洋一元,民眾不堪重負。

同月,省公佈德化縣法院為省高等法院第四分院,管轄區域實行三級三審制。

八月,省立德化陶瓷職業學校開辦,王世傑為校長,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停辦。

九月二十七日,德化水災,全縣受災稻田15515畝,房屋倒塌164座,牲畜損失7600餘頭,合計損失41.19萬餘元。災民計5113戶,死亡五十餘人。

同月,城關鼠疫加劇流行,僅兩個月,嶽尾街(今富東街)死亡一百多人,其中居民林川善一家死九人。

同月,王光張等捐建西門龍津橋,為鋼筋水泥結構。

十月十六日,國民黨陸軍九師二十六旅旅長謝輔三攻打西山民軍張克武部,俘繳人槍百餘。

同月,廈門海軍航空機一架飛經德化,遇霧迷航,墜于蘇阪裏溪埔。

同月,外來土匪糾集百余人圍攻北區桂林鄉,擄去群眾三十餘人,殺害男、女兩命,洗劫財物。旬日間,西北地方民眾被匪殺害二十餘人。

十一月,縣商會招收二十多名青壯年組成消防隊,籌款購置水龍等消防機械。

同月,縣召開禁煙(鴉片)大會。

十二月四日,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學生罷課,校長被迫辭職。

十二月間,二十六旅在德化設招撫投誠接洽辦事處,德化各地民軍、土匪先後帶槍受編。

同年,德化瓷器制坯,原用陶車或手拉坯、手印坯,改用石膏模型注泥漿的制坯方法,同時,又改進光面品種及手工彩畫。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

二月,國民黨陸軍第九師二十六旅入德,再次“圍剿”張克武、張承福等股,實行堅壁清野,全縣鄉村限期按指定地點移民,民眾困甚,老弱病亡不計其數,官軍所至,任意燒殺。

春,省在城關西校場建立陶瓷改良場,改手工捏制、印製為注泥泥漿制。

七月,縣民眾教育館舉辦瓷器競賽會,參加展出的有三十余家七百餘件。

十月,成立“社訓總隊部”。派教官訓練壯丁,縣政府規定國民黨員、公務人員、壯丁、婦女、少年等編成團、隊,分期集訓。

十一月,建立德化縣苗圃。民國28年4月,縣苗圃改屬省第四林區。民國三十年改為農林場,引進按樹等新樹種育苗推廣。

同月,食鹽商業由官辦改為商辦。商人乘機抬高鹽價,牟取暴利,群眾紛紛指控,當局被迫標封鹽局。

同年,張克武部改編為省保安十一團,開拔大田受訓。

同年,成立德化縣警察局。

同年,省在縣城設立“福建省銀行德化辦事處”。

當年,縣鼠疫、霍亂、傷寒、麻疹傳染病連續發生,病者達數千人,死亡近百人。

同年,修建赤水至石嶺頭接大田縣公路。

同年,開闢城內下市曠地為公共體育場,即今之人民體育場。

同年,華僑鄭荊倫集資創辦霞山上豐“華僑東南公司”,營造林場。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元旦,舉行德化縣第一屆國民體育運動會。

春,增設縣立小學三所,鄉(鎮)設中心校,保設國民學校,全縣入學兒童占學齡兒童44.9%。

四月,北區地主武裝陳公忠聯合林明俊部,聚眾千人,自稱“抗日救國軍”,集結於天花寨山麓。省保安一旅派兵進剿。

七月,駐寶美土堡保安隊發生內訌,當場擊斃中隊長王梓材及官兵多人,常備壯丁隊乘機背槍逃走百餘人。

七月,德化瓷業改良分場試燒色瓷首告成功。

九月,成立“抗敵後援分會”,國民黨縣党部書記、縣長分別兼正副主任委員;婦女成立“婦女抗敵後援隊”;民眾成立“抗日後援總隊”;兒童成立“勸徵募隊”。

九月,縣府奉命征送壯丁九十名,至一九四六年,全縣被抽丁計五千五百五十五人,其中最多的年份達八百五十八人。

同月二十八日,縣機關、商會舉行“抗倭自衛戰”宣誓。

十一月,縣長朱朝亨貪污公款,社會各界聯合向省府控告,朱朝亨被罷官。

十二月一日,仙(遊)、永(春)、德(化)公路試行通車。

同年,追收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的糧賦積欠,新賦加舊賦,民眾負擔甚重。

同年,組織民眾戲劇改良社,改良舊戲劇。縣府規定,內容必須“以忠勇故事為主”,“禁止詆毀國民黨三民主義及政綱政策”,新編劇碼必須送審。

同年,縣城死于鼠疫五十餘人。

同年,三班、泗濱顏石華、顏聲德等率先在梅嶺辦起“瓷業生產合作社”,有八十多戶窯主參加,有三十多條“龍窯”生產。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

三月三十日,三班與永春發生疆界糾紛。德化縣長張錫傑與永春縣長韓聯和會同實地勘察,商定以天馬山至團尖山西峰中點畫一虛線為縣界,南屬永春,北歸德化。

春,從臺灣引進水稻“三冬早”新品種。

四月十九日,縣各界人士議定,從清代進士郭鳴高崇義祠田租中劃出三百二十市擔,作為高中以上學生獎學金。

同日,張雄南從香港抵永春,後省令其負責收編德化、仙遊、永春、華安、漳平、大田、永泰等七縣民軍三千餘人槍,並委張雄南、塗友情為省保安第四旅正、副旅長。

四月二十日,德化至永安、德化至泉州的公路全線通車。

五月,金門、廈門淪陷區難民陸續疏散到德化山區開墾謀生。

五月十一日,華僑鄭荊召、荊倫兄弟,捐資千元購賣公債,後轉贈德化中學作基金。

同日,德化第一區成立教育、婦女、米業、瓷業、鞋業、成衣、理髮、雨傘等八個同業工會。

十月,官商合股籌辦瓷業公司,並向海外華僑招股。

十月十三日,張雄南燒毀後宅村民房三十六座,群眾被擄四十八人。

冬,國民黨縣自衛中隊長張強(中共地下黨員)開辦抗日遊擊隊訓練班,後被強行解散。

同年,縣國民黨進行黨員總登記,全縣有國民黨員四百餘人。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

一月,華僑葉乃矧、商戶蘇由甲捐資,倡辦“德化鳳林慈兒院”並勸募程田寺租充為基金。收容永春、德化、大田縣孤貧兒童及前方陣亡將士遺孤入院。

一月二十一日,省保安第四旅正副旅長張雄南、塗友情率三千兵進剿林青龍部駐地尊美村,林青龍寡不敵眾,乘夜逃遁。張雄南、塗友情連續圍剿二個多月,西區各鄉民眾慘遭官兵蹂躪。林青龍賄通省保安第三旅旅長梁為焯,梁為焯收編林青龍部為省保安獨立七十六大隊。

二月,北區陳公亮率匪兵洗劫草吉村(今吉山),燒毀民房十八座、稻穀三千五百多擔,無辜受害二千多人。

二月,省府派蘇育南陪技正魏於銘來德化綺陽(今陽山)複勘礦山鐵礦,發現青山侖磁鐵礦、魯塘煤礦,蘊藏地帶達二公里,後又發現葛坑章功銀鋁礦,礦質優良。

二月,北區桂林鄉發生腦膜炎,死亡三十多人,疫情蔓延到嶺腳村一帶,三月,城區也發生腦膜炎,死亡多人。

四月,廈門、金門淪陷後,德化接受來自廈門、金門、莆田、晉江等地難民內遷墾荒度生六百八十四人。

五月十五日,抗日局勢緊張,泉、永、德公路奉令全線破壞。

五月間,國民黨省府免去張雄南保安第四旅旅長職務,改任省參議員,塗友情升任四旅旅長。張雄南抗命。省主席陳儀下令通緝究辦。

七月間,推行新學制,學校全部改名為“戰時民眾學校”。

九月上旬,省調大軍入德化圍剿張雄南。省保安三旅旅長梁為焯、專員王夢古就任“德(化)永(春)清剿指揮官”,黃珍吾兼任“閩南剿匪司令部”司令,司令部設在德化岳尾街英西樓;縣政府設立“德永邊境守備區指揮部”,縣長任指揮官,強派德(化)、永(春)、仙(游)邊區壯丁萬人入山砍伐林木,燒山驅匪,全縣設十五個移民管理區,德化民眾餓死道旁數以百計,懸屍樹梢。東區西山、土雲岐、梓溪、中林等村,幾乎夷為平地,顆粒無存。民眾以野菜、樹皮充饑。

九月十八日,兩架日本飛機在縣城連續轟炸三次,投彈六枚,炸死四十七人,傷八十多人,育英小學中彈二枚,部分校舍被炸毀。

同日,日機炸赤水街,牲畜民舍都受損失。

九月十九日,日機再次轟炸育英小學的“姑娘樓”,炸死學生三人。

九月二十日,日機又炸程田寺(鳳林慈兒院)。

九月二十七日(中秋節),日機轟炸水口湖阪。

九月二十九日,日機轟炸西山村。

十二月十九日,張雄南被圍困石牛山,在落狗坑墜崖斃命,後梟首示眾。部屬張克武等相率繳械,其大小頭目分別在縣城和三明梅列處決或判刑押解外地充軍。

同年,成立“國民兵團德化分團”和“軍事科”,辦理訓練國民兵和抽調壯丁事宜。

同年,創辦德化簡易師範學校,後改名省立德化師範,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一月,學校遷往南安縣詩山,更名為省立南安師範。省立晉江中學遷德化孔廟;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三月遷回泉州原址。

同年,成立德化縣鹽務分局,各鄉、保設食鹽公賣商店,實行計口售鹽,每月每人定量半斤。

 

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年)

一月間,省府劃永泰、德化、仙遊、永春四縣邊界的鳳頂山為特種區,繼續清剿張雄南殘部官兵。通過追查,挖掘埋于地下的銀元數萬元。

二月十六日,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自永春遷駐德化,同年六月二十八日遷回永春。

三月二十九日,成立中國民主社會黨德化黨務籌備會。

三月,縣城發生腦膜炎,死者達百人。

四月,實行糧食統制。縣長楊喻仁藉“統制”名義,以賤價強行收購糧食萬擔,高價出售外縣,牟取暴利,後被指控免職。

六月,德化撥大米二千五百擔接濟永春縣米荒。

七月,成立“德化田賦糧食管理處”。縣長陳懷讓兼處長。以賦額一元征實賦穀三鬥,征借穀二鬥五升、公學糧一鬥五升、積穀五升。

十二月,再次實行計口售鹽,每人每月憑證供應十二兩,每斤鹽價四~五角。黑市高價每斤二元多。

十二月,縣創辦“公立衛生院”。

同年,德化瓷業改良場,改稱“德化示範瓷廠”(即德化第一瓷廠前身),官商合辦。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

七月,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委員林士帶化名黃炳凡率林金榜、楊致平進入德化棗坑開展革命活動,後轉移長基村成立“中共德永特支”,林金榜為書記。

十月,一架日機在九仙山峰撞崖墜毀,五名飛行人員喪生。

同年,鳳林慈兒院院長李述賢推廣種植“可哥”,並監製“可哥粉”。

 

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

二月,德化縣地方行政幹部訓練所成立,縣長兼任所長,省訓練團王汝芥任教育長。至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春,訓練鄉保人員達一千六百余人。

五月四日,德化籍上尉飛行員肖德清在雲南省武定縣與日本飛機空戰中,墜機殉職。民國政府追認為烈士。

同月,育英小學首辦幼稚園。

同月,國民黨召開全縣代表大會,選舉縣黨部執監委員。

秋,省府批准複辦“德化縣立初級中學”。以寶美瑞雲堂大厝(現改縣潯中醫院)為校舍。

九月,縣舉行第二屆運動會,全縣各鄉選派運動員參加。

十月,瑞上鄉陳金聲赴永安、沙縣考察毛邊紙生產技術,回縣後創辦紙廠,生產貢邊薄紙,銷路甚暢。

同年,設立公沽局,向全縣各鄉派購平價糧食,後因群眾抵制,次年撤銷。

 

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

春夏間,中共閩南特委永(春)、德(化)、大(田)特派員吳天亮等,到德化毛厝一帶進行革命活動,建立“中共毛厝黨小組”。

九月,彩瓷、制瓷工會合併成“陶瓷職業工會”,負責辦理瓷窯貸款、組織生產和改良產品等工作。

秋,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人黃扆禹、吳天亮及毛票為開闢德化到大田的地下交通線,在十字格、下湧、山茶、曾阪、尤床等地建立交通站。翌年六月,建立“中共十字格支部”。

同年,國民黨第九戰區軍民合作指導處設立“德化軍民合作站”,並於十八格、赤水、南埕等處設立分站,辦理部隊過境接待事宜。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該站撤銷。

同年,縣實行煙、酒、印花、營業、所得稅等合一查征。

 

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

元旦,《德化民報》創辦,原為週刊,後改為三日刊。至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五日,共出版二五六期。

三月,縣農林場改為農業推廣所,試驗和推廣水稻南特秈、馬鈴薯等新品種。

同月,各鄉鎮、各團體選舉德化縣臨時參議員。省圈定曾雄才等二十七名為縣臨時參議員,並指定蘇友仁、陳其英為縣參議會正副議長。

同月,推行一保一所國民學校,一鄉一所中心國民學校。縣鄉成立“國教基金委員會”、“強迫入學委員會”。當年7月,全縣平均二保有一所國民學校。

同月,中共福建省委機關轉移到德化水口鄉阪裏,並于牛寮坑山頂,搭蓋十八座竹棚,開場練兵,同時裝置無線電通訊。

五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在阪裏進行整風學習。參加整風的有省委常委左豐美、縱隊隊長葉良運、黃扆禹、林大藩等人。

六月,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和縱隊人員及閩南特委部分人員撤離阪裏,轉移仙遊東湖。

七月,德化駐軍和德化師範、晉江中學師生,分別舉行“月光會”,開展抗日宣傳。

十一月十一日,陳慶南籌辦私立尚養初級農業職業學校,設畜牧、森林專業,翌年三月,省教育廳批准立案,陳慶南自任校長,一九四五年春季正式開學,一九四六年秋增辦初中班。一九四八年九月增辦私立尚養中等農業職業學校(簡稱尚養高農)。

 

民國亖十四年(一九四五年)

一月,三青團德化分團主辦《青年報》創刊,翌年停刊。

同月,莆田聖路加醫院在德化分設惠德醫院。

五月底,中共閩中特委機關負責人黃國璋率遊擊隊四十多人從長樂轉移到德化毛厝村。

十一月,國民黨政府派遣胡季寬部一個中隊“圍剿”駐毛厝村的中共閩中支隊。當地群眾黃冬等一百零六人被捕,六戶農家遭洗劫。

同月,縣召開“三民主義青年團德化縣第一次代表大會”。

同年,選舉蘇友仁等十七名為第一屆縣參議員。

 

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

一月,縣參議會召開第一屆首次大會。

三月一日夜,老虎入塔岸街鬧市噬豬,為前所未見。

五月,國民黨縣特秘室秘書蘇健與縣國民兵團團副林其瑤帶兵圍剿中共閩南特委直屬支隊,十字格地下黨組織基本群眾曾穩、方忒不幸被捕,共產黨員李池正被捕後遭殺害。遊擊隊迅速轉移。

八月,國民黨縣黨部執監委員改選,嗣後辦理黨員總登記,全縣共有國民黨員2379人。

十一月,縣奉令登記民槍,組編民眾自衛隊,全縣共登記長短槍三百余支,編為三個大隊,三十個中隊,計二千餘名。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

二月,中共地下組織毛票等人從南安回德化恢復交通聯絡站,于南斗成立區工委,地下交通員陳利曾為負責人。後陳利曾等人被捕,交通站被破壞。

四月五日起,全縣持續大旱六十五天,受旱面積93300畝。

四月,縣三青團進行總甄核,全縣有三青團員1012人。

同月,成立“德化文獻委員會”,縣長鐘國珍任主任委員。

七月十四日下午四時,中共閩中遊擊隊戴雲縱隊百餘人,從永春呈樣進入德化縣,經暗林口時遭縣自衛隊和錦福鄉警備班襲擊,遊擊隊被迫分三路向戴雲山轉移,在南斗戰鬥中直屬支隊長高祖武等二十多人犧牲,部分隊員被俘,縱隊司令黃國璋帶領三十多名遊擊隊員突圍。

十一月,德化國民黨與三青團組織合併。

同年,城區組織義勇消防隊。

同年,縣田糧處處長陳鼎銘貪污倉谷三萬餘市擔,激起民憤,紛紛控告。

同年,開辦“德化縣銀行”;成立“瓷業公司”。

同年,縣西區虎患嚴重,村民談虎色變,種田、出門都須結伴。

是年,全縣人口普查結果:男女104404人,計發身份證51005份。

 

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

春,德化縣立初級中學(德化一中前身)附設初級實用陶瓷班。

秋,德化籍國民黨中校副團長陳鵬程(“福建人民自救同盟”成員),于廈門接受中共華中分局指派回德化丁墘村,籌畫策反工作。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

一月,國民黨政權瀕於覆滅,縣長陳偉彬召開緊急“應變會”,徐宗漢代理國民黨縣党部書記。

二月,中共仙(遊)、德(化)工作委員會成立,毛票任工委副書記。

三月,中共安(溪)永(春)臨時工委朱文鑒委派石益到德化進行策反和組織抗征會(抗徵兵、征糧、徵稅),成立“解放委員會”籌畫武裝鬥爭。

四月下旬,毛票由仙遊回德化組織德(化)、永(泰)、仙(遊)人民遊擊隊總指揮部,在德化、永泰邊界開展武裝鬥爭,先後攻打水口、霞碧、南埕和永泰縣洑口、嵩口等鄉(鎮)公所、員警所,開倉賑濟群眾。

五月間,國民黨九十六軍由永泰潰逃經德化境內,永德仙遊擊隊于水口一帶進行截擊。九十六軍敗兵四散,折入南埕、雷峰,直至縣城,沿途搶劫、強姦、抓伕。

六月初,中共永(春)、德(化)、大(田)縣工委張連委派林明星、徐南、石益等人到丁墘成立中共德化總支。

六月十七日,中共閩西南永春遊擊大隊解放德化縣城,國民黨自衛團起義投誠,警察局繳槍投降,縣長倉皇逃遁。入城後,成立德化人民遊擊大隊,建立德化縣人民民主政府,徐志榮任縣長。

七月十五日,陳偉彬與林青龍在赤水成立反共“德(化)大(田)聯防清剿指揮部”。林青龍任總指揮,陳偉彬、林榮春任副總指揮。十七日淩晨偷襲縣城,德化人民遊擊隊撤離德化,退守永春蘇坑、蓬壺。

同月,“德大聯防清剿指揮部”參謀長葉炯、團長林榮春率兵由德化流竄大田縣,搜羅當地民團八股,一千多人槍,氣焰囂張。

同月,中共地下党指導員賴清晨率隊到永泰蓋洋村,接受國民黨九十六軍潰兵五十餘人投降。

八月一日,德化人民遊擊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第八支隊四團三營廿六連。

同月,永(泰)德(化)仙(遊)遊擊隊先後在德化水口、霞碧、西南等鄉,建立鄉人民政權。

同月中旬,國民黨九十六軍殘部再次竄入德化境內,沿途搶劫姦淫,人民遊擊隊在蕉溪等地給予痛擊。

九月二十五日,林青龍、陳偉彬聯合進犯駐蕉溪永德仙人民遊擊隊西南中隊,激戰三天,林青龍、陳偉彬敗回縣城。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