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德化縣人口源流

作者:佚名  來源: 《德化縣誌》1992.04.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德化縣人口源流

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德化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生息。《大明一統志》載,在縣境南部的瓊山(今芹山)發現秦漢時代人類生活的石室、石灶、石鼎等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陸續在城郊的尾山(美山)、牛頭寨、駟蒲山(覆船山部分,今縣貨車隊所在地)和美湖鄉尊美村後坪山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證實原始社會後期,德化就有人類居住。

從兩晉至宋,歷經多次戰亂,中原不少人口南遷福建,其中以東晉、唐末至五代、南宋三個時期為最多。他們大多先在閩江、晉江、九龍江流域的中下游兩岸定居,而後逐步遷徙德化縣境內各地蕃衍。《英山李氏族譜》載,始祖李楚矽率兄弟、叔侄五十余人,于唐廣德元年(七六三年)由南安奎兜肇基歸德場。《泗濱顏氏族譜》載,始祖顏芳,原籍河南溫縣,于唐元和十年(八一五年)移居德化泗濱。在此之前,該地已有金氏定居。龍闕肖姓,始祖肖真,于唐大中二年(八四八年)由河南移居德化龍闕肖田。上湧桂林張冥,于唐會昌元年(八四一年)由仙遊大圳遷來歸德場,越二年再遷桂林青草湖;《楊梅張氏族譜》載,張氏始祖廂使、林氏始祖肇公、吳氏始祖吳子于唐乾符二年(八七五年)由侯官遷入德化楊梅、大蛇、螺潭蕃衍。鵬都陳姓,其祖陳汝甯,于唐龍紀元年(八八九年)從仙遊大圳遷入。黃井蔣姓始祖蔣高,約唐昭宗年間(八八九~九○四年)由莆田東蔣徙居上湧雲路金山。科榮曾姓始祖曾堪,於後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由泉州龍頭山遷來邱岩(科榮)定居(該地原已有邱姓)。

宋元豐八年(一○八五年),德化全縣12700戶,20840人。宋室南遷後,中原人口大量南移,加快德化人口增長,嘉泰元年(一二○一年),增加到17781戶,23426人。

宋末元初,德化爆發以陳蔚、蘇十萬為首的扶宋抗元農民起義,戰爭造成人口衰減,嗣後元朝施行殘暴的剿殺,民眾被迫流亡,人口大量減少。

明初推行屯田墾荒,人口有所回升。清乾隆《德化縣誌》載: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全縣有2727戶,17900人(不含從外地撥入屯田軍三十二所的人口),此後推行丁口分擔賦役,未滿十六歲兒童和超過六十歲老人都沒有統計在丁口數內。據舊志記載: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1195戶(丁口數缺);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1154戶,5580丁口;隆慶六年(一五七○年),1073戶,6395丁口;萬曆十八年(一五九○年),1087戶,5585丁口;萬曆三十六年,1110戶,5624丁口;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1127戶,5724丁口,其中男3632丁,女2092口。

清代,戶役制度沿襲明制。順治年間(一六四四~一六六○年),德化人口有1117戶4447丁口。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4956丁口(戶數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1年)5194丁口(其中:料鹽丁282丁,料鹽差丁1977丁,食鹽課2935口)。康熙五十二年實行增益人丁歸入《盛世滋生冊》,不追加賦役。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全縣承擔賦役人口數仍為5194丁口,內男子成丁2259丁,食鹽課2935口,另外“盛世滋生”戶口新編實增1895丁口,其中男子981丁,食鹽課914口,加上泉州衛在縣原額屯戶986戶981丁(應納征銀丁數),這年應為8070丁口。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外屯丁實在男丁979丁,婦女817口。“盛世滋生”屯丁實增益男子成丁328丁。是年全縣人口總數為7372丁口。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實有民煙戶8498戶,土著流寓共80662丁口;屯煙戶1798戶,男婦大小共14134丁口,總計全縣10296戶,94796丁口。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全縣民煙戶24513戶,土著流寓共103933丁口;實在屯煙戶7190戶,男婦大小共22825丁口,全縣總計31703戶,126758丁口。

自民國初起,德化民軍混戰,土匪騷亂,人民家破人亡,背鄉離井出洋謀生避難,全縣人口日趨減少。至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僅剩10639戶、87179人。民國二十六~三十四年,國民黨剿除張雄南,禍及民眾,以及大量抓丁,人口又有所減少。民國三十五~三十八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人民生活貧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德化人口一直在十~十一萬人之間徘徊(詳見附表)。

 

一九三三~一九四九年全縣戶口統計表

年 份

統計月份

戶 數

人 口 數

壯 丁

合計

民國22年(1933)

 

10639

87179

 

 

 

民國23年(1934)

 

25182

104071

55641

48430

 

民國24年(1935)

 

25182

103102

55403

47699

 

民國25年(1936)

3月

25541

107250

 

 

22905

民國26年(1937)

6月20日

25491

107250

57790

49460

22905

民國27年(1938)

12月16日

13497

103227

54113

49114

 

民國28年(1939)

12月31日

13497

103229

54111

49118

16790

民國29年(1940)

12月31日

13497

101229

54111

47118

16790

民國30年(1941)

12月

15276

113004

56571

56433

18149

民國31年(1942)

第4季度

21370

113486

56947

56433

8027

民國32年(1943)

12月

21348

112802

56045

56757

17660

民國33年(1944)

第4季度

24467

107946

53116

54830

 

民國34年(1945)

7~12月

24475

107064

52726

54338

 

民國35年(1946)

年度

24425

107128

52749

54379

 

民國36年(1947)

年度

24735

104344

50059

54285

 

民國37年(1948)

1月

24735

104355

50062

54293

14033

民國38年(1949)

1月

24809

103728

49831

53897

15630

說  明

一九三三年資料系縣殘存民國資料 ,

其餘年份根據《民國福建各縣市(區)戶口統計資料》

德化縣人民政府成立後,社會秩序安定,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人口持續發展。至 一九八七年發展到256736人,比一九四九年的98879人(扣除劃歸大田縣的濟屏鄉人口數),增加157857人,增長 一.六倍。

 

1949~1987年全縣人口統計表  

年 度

戶 數

人口數

比上年增長

人 數

增長率%

1949

26250

98879

 

 

1950

26250

102686

3807

38.50

1951

26366

102788

107

1.04

1952

27423

104297

1508

14.67

1953

27812

106343

2036

19.52

1954

27755

108792

2449

23.03

1955

27908

116702

7910

72.71

1956

27968

119786

3083

26.42

1957

28642

123924

4138

34.54

1958

28536

129610

5686

45.88

1959

28267

133878

4268

32.93

1960

27855

132538

-1330

-9.93

1961

28872

128758

-3780

-28.52

1962

29343

132795

4037

31.35

1963

29252

136021

3226

24.29

1964

30330

140457

4436

31.88

1965

30346

147478

7021

49.99

1966

31065

152508

5030

34.11

1967

31300

158702

6194

40.61

1968

32200

163117

4415

27.82

1969

34097

171273

8156

50.00

1970

35281

176272

4999

29.19

1971

36169

182058

5786

32.82

1972

36842

187839

5781

31.75

1973

37797

194100

6261

33.33

1974

39300

199198

5098

26.26

1975

40552

204692

5494

27.58

1977

42802

216441

6472

30.82

1978

42406

221154

4713

21.78

1979

43136

225254

4100

20.44

1980

43376

228179

2925

12.98

1981

45801

232057

3878

17.00

1982

46322

237426

5369

23.14

1983

47039

240499

3073

12.94

1984

47864

244213

3714

15.44

1985

49320

247475

3262

13.36

1986

51732

252199

4724

19.09

1987

55437

256736

4537

17.99

 

附:全縣有姓氏一百七十一姓。

陳、林、蘇、賴、張、鄭、曾、顏、黃、李、許、徐、郭、周、連、吳、葉、王、溫、方、鄧、莊、蔣、楊、關、蔡、柯、羅、甘、魏、施、劉、謝、梁、沙、萬、盧、馮、簡、查、呂、潘、洪、傅、戴、杜、秦、官、房、江、程、尤、彭、塗、趙、邱、裴、范、廖、余、孫、何、單、丁、章、危、池、肖、權、易、鄒、董、寇、高、胡、袁、朱、任、阮、毛、翁、焦、紀、童、倪、詹、淩、辜、金、鮑、嚴、湯、康、沈、龔、叢、盛、魯、姚、曹、宋、姜、喬、韓、賀、于、孟、薛、花、白、陽、富、綦、土、季、安、侯、竇、熊、費、甯、陸、卓、路、陶、唐、史、谷、時、邵、蓋、樂、俞、管、封、譚、韋、予、來、齊、梅、相、聶、顧、黎、團、祈、榮、保、夏、游、車、馬、由、東、農、尚、宗、錢、祝、柳、宮、強、戚、隗、景、鐘、藍、雷、蒲、歐陽。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