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德化宗教

作者:佚名  來源: 《德化縣誌》1992.04.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德化宗教

佛教

在南北朝時,戴雲山就有佛教僧人在石室蛻化,俗稱祖師硿。

據舊志載,唐開元四年(七一六年),沙縣僧人鄒無比到九仙山與其徒普惠創建靈鷲岩;唐大中年間(八四七~八五八)僧知亮與其師慈感結廬于戴雲山;鹹通間(八六○~八七三年)僧無晦修行于五華山;天祐間(九○五~九○七年)僧行端修真于程田寺;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僧守珍建西林寺;宋元豐間(一○七八~一○八五年)了他削髮于香林寺,其徒道徽趺逝于鐘山下蔡岩;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僧妙慈圓寂於獅子岩;嘉定間(一二○八~一二二四年)僧圓通與證聖、頓悟同跌逝於大白岩;紹定三年(一二三○年)僧自超創建龍湖寺;僧普明火葬于金雞岩;明天順八年(一四六四年)史雲濟圓寂於九仙山永安岩。上述名僧被後來的信徒塑成偶像崇奉為祖師。

宋代,據全縣不完全統計,已有佛寺五十五所。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在程田寺設僧會司,開始有佛教組織和領導。嘉靖九年(一五三○年)提學副使高賁亨令各裏團寺廟改為社學,拆基墾田作學租。至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僅剩佛寺十所。至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年)知縣桂振宇在縣城建祝聖寺,寺後設僧會司,佛燈複燃。清代,沿襲明制,置僧會司于程田寺,佛教得到持續發展。

九仙山是德化佛教發源地,明嘉靖以前,這裏已建有靈鷲岩、蓮花岩、普陀岩、仙峰岩、通仙岩、會仙室七座岩寺,佛教活動盛行一時。特別是唐開元年間建的靈鷲岩,至明清時代一度成為本省尤其是閩南一帶佛教活動的中心之一。據清乾隆版《九仙臨峰譜》載:明弘治年間(一四八八~一五○四年)由福州鼓山(禪宗派)宗密第四徒僧道盛(號一齋)來德化主持大白岩,授徒十八人,萬曆年間往九仙山靈鷲岩,自成九仙派系。其門徒陸續到尤溪、大田、永春、同安、漳州、泉州、沙縣等地傳教,繁衍十八房五~十六世,至清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統計共九百二十五個僧人分佈八十九個寺、岩、庵主持傳教。據載,在三百多位有記籍貫僧人中,德化籍占一百一十五人。乾隆間,七位有造詣的僧人被舉授為僧錄司、僧綱司、僧會司,其中德化籍占五人。即岱湖房空花,字一葉,俗姓林,任京城僧錄司;荇菜房僧空明,俗姓石,僧智玉,俗姓林,任泉州僧綱司;任縣僧會司的有荇菜房僧靈楫,俗姓吳,岱湖房僧普通,俗姓蘇。據載,從明中葉至清代期間,共新建寺、岩、庵二十所,盛況空前。(附表)

 

明萬曆間至清乾隆三十年九仙派十八房分佈和繁衍簡況

房系

和尚

法號

分佈地點

傳授

世數

師徒

人數

有籍貫記載

人數

德化人

一房

真闕

德化九仙山靈鷲岩

十七世

90

73

43

二房

真見

尤溪石聳岩

十五世

72

64

9

三房

真法

初住持德化戴雲寺後東席永安岩

六世

6

3

 

四房

真庸

尤溪岱湖岩

十二世

30

15

8

五房

真録

德化永安岩

十五世

111

82

43

六房

真泰

大田南惠岩

十一世

26

20

9

七房

真隆

尤溪龍興庵

六世

5

3

1

八房

真添

安溪佛天岩

十三世

80

23

1

九房

真慈

永春岱山岩

十一世

34

13

1

十房

真寶

大田小龍逢龍華庵

十六世

308

26

 

十一房

真容

 

五世

19

 

 

十二房

真輝

同安石碼高峰岩

九世

37

1

 

十三房

真□

漳州龍溪高明岩

十二世

54

10

 

十四房

真祥

泉州清源洞

五世

20

 

 

十五房

真權

沙縣石筍岩

五世

30

 

 

十六房

真現

出外參學

 

1

 

 

十七房

真瑞

出外參學

 

1

 

 

十八房

真珍

出外參學

 

1

 

 

合 計

 

 

 

925

333

115

民國初,上湧桂林村有位清末秀才賴美佩,為回避民軍首領脅迫參與政事,剃度程田寺法號宏密,後往泉州開元寺修持,擅長書法,對佛經頗有研究,一九四八年回縣圓寂。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僧人馥忠呈請國民黨縣黨部許可組織佛教會,縣党部派蘇育南為該會組織指導員。至民國二十八年,全縣有佛寺四十四所。民國二十九年,縣長陳懷讓大毀佛像。民國三十五年正月,縣長葉養民威迫將進香的纓溪宮雲濟祖師抬至縣政府燒毀,此後佛事活動相應減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觀念逐漸淡薄。僧尼的生活物質來源由寺租和信徒供養演變為自食其力。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七日,縣人民政府通告,僧尼還俗婚嫁悉聽自願,不提倡也不反對。

附:禪和派和香花派。

清末,德化僧人又分化為兩小宗派,即禪和派和香花派。禪和派為正宗,出家不娶妻、受戒、吃齋。香花派(名字配有“卄”字頭或“香”字偏傍等較雅文字,如“萬”、“馥”、“馨”等)可蓄發、茹葷、娶妻,也可當寺廟住持,或在社會上做佛事,如祈禳、做醮、填還功果等,成為職業和尚。宗教信仰者請其做佛事時,對儒、道、釋神佛,一概頂禮膜拜,授徒大多是父傳子,只吸收少數親友。這派與社會上和政界人物頗有來往,成為主持各寺廟的主要派系,禪和派逐步減少。

岩寺

宋代,德化境內岩寺普遍。據清.乾隆本《德化縣誌》載:“泉南古稱佛國,華刹淫祠,山僧野覡,無處無之。德化五鄉,寺占五十五所”:

淨居、天宮、妙峰、三際、儀林、五華、中興、隆安等在永豐裏(今蓋德鄉一帶);

神平、相安在新化裏(今潯中鄉石鼓村);

清平、靈福、戴雲在雲峰裏(今赤水鄉一帶);

羅漢、程田、千福、普光在靈化裏(潯中鄉一帶);

大興、大雲、皈明、翠峰、觀音、塔頭在歸化裏(今三班鄉一帶);

洪聖、東林、長慶在惠民裏(今霞碧鄉一帶);

長興、為山在安仁裏(今霞碧鄉霞碧、石室、蘇洋村一帶);

慶樂、龍興、香岩、長興、寶積在嵩平裏(今霞碧鄉霞碧村一帶);

尊勝院在清泰裏(今水口鄉);

乾福院在善均裏(今霞碧鄉);

雲峰、皈聖在小尤團;

小三峰院在中團(今葛坑鄉一帶);

興龍、資化、小中峰、禪林、雲峰在黃認團(今大田縣轄);

法林、臥龍在東團;

地藏、建興在西團;

大三峰院在下湧;

香林在楊梅(今葛坑鄉湖頭村);

上天王在中團(今葛坑鄉);

大中峰在下團;

湯坑、法林、臥龍、寶藏在湯泉下。

明嘉靖九年(一五三○年),拆寺廟改社學,據萬曆縣誌載,德化僅剩十所岩寺,即程田、戴雲、儀林、相安、龍湖、獅子、五華、中興、香林、雲峰。從天啟年間新建祝聖寺後,岩寺又陸續恢復和修建。

清乾隆年間,全縣有岩寺三十九所,即程田寺、戴雲寺、香林寺、龍湖寺、五華寺、靈鷲岩、仙峰岩、永安岩、通仙岩、獅子岩、大仙峰岩、龍峰岩、岱德岩、金雞岩、虎賁岩、湧光岩、碧象岩、蔡岩、河溪岩、董佛岩、伏虎岩、大白岩、天馬岩、雲峰寺、法林寺、天王寺、西華室、崇寧室、西天室、懸燈室、山和室、青雲室、大仙室、濟山庵、溪頭庵、東埔庵、香林院、湖山大士閣、纓溪宮。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德化縣誌》載,全縣岩寺發展到四十三所,即減少伏虎岩,增加笱洋岩、玳瑁岩、雪山岩、天湖室、梅峰寺。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日,程田寺後殿被日本飛機炸毀。民國二十九~三十五年(一九四○~一九四六年),縣長陳懷讓、葉養民燒毀佛像後,許多岩寺失修,逐漸坍塌。

據近十幾年的文物普查和地方譜牒調查,發現舊志對宋至清代寺宇的記載遺漏不少,宋代還有蓮花岩、仙峰岩(在九仙山)、蔡岩(桂陽鄉彭坑村)、西天室(潯中鄉祖厝村)、東山岩(美湖洋坑村)、獅子岩(春美鄉新閣村)、岱德岩、瑚樹庵(國寶鄉國寶村)、大白岩(美湖鄉陽山村)、元代的普陀岩(九仙山)、柱峰岩(水口鄉村場村),明代重建的玳瑁岩(霞碧鄉石室村)、永安岩、會仙室、通仙岩(均在九仙山)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九五一年土地改革時,僧人還俗分田,從事農商。一九五八年,“大躍進”開始後,程田寺創辦縣農具廠(一九七九年增設德化縣陶瓷機械修造廠),殿宇和附屬建築改建為廠房,佛像同時被毀,現存大雄寶殿為該廠倉庫。龍湖寺也於同期拆毀。碧象岩、香林院、靈鷲岩、仙峰岩、通仙岩、董佛岩、青雲室、西華室、崇寧室等因多年失修沒人照管,陸續倒塌,湖山大士閣於一九六三年開闢德嵩公路時拆除。一九六六年六~七月,各地進行“破舊立新”群眾運動,先後毀菩薩三百二十九尊、岩寺、宮廟二十七座。一九八○年二月十三日,德化最大的名刹香林寺,不慎失火,僅剩下東樓及香客房一小部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岩寺陸續由群眾集資修建,現有岩寺十三所,即五華寺、戴雲寺、程田寺(部分)、龍峰岩、蔡岩、西天室、東山岩、獅子岩、永安岩、法林寺、玳瑁岩、大白岩、靈鷲岩。

由於歷代佛教岩寺建築大多宏偉壯觀,所在山川風景優美,有些寺僧文化素養較高,因而吸引了詩人、墨客遊覽、吟詠或作為讀書場所,也頗受政界人物的重視。雖屢遭厄運,但還遺留一部分摩崖詩詞、題字,提供研究古文化有參考價值資料。

為搶救和保護文物古跡,經縣批准,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一九六一年八月七日批准的靈鷲岩、永安岩、戴雲寺、龍湖寺。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日批准的獅子岩、西天室。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三日批准的龍峰岩。一九八八年五月三日報批的程田寺、五華寺、蔡岩、東山岩。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岩寺簡介:

靈鷲岩

九仙山左側,唐初,福建沙縣梅列鄒無比在九仙山牧牛、種菜長期修行,開元四年(七一六年),與其徒普惠創建靈鷲岩,後坐化於靈鷲山頂,普惠也隨之圓寂,後人將二僧並祀於岩中,尊為祖師。歷經滄桑,寺已頹毀。一九八八年初,原靈鷲岩住持釋寬淨法師倡議重建,得到美國蒙特利公園市般若修德善堂資助,華裔巨集仁、巨集華等眾信徒捐資百萬元,同年十月二十八日,釋寬淨法師、妙法女居士專程從美國前來九仙山為重建靈鷲岩寺奠基,歷經兩年,該寺大雄寶殿、觀音殿、禪房、鐘鼓樓、外山門等九座殿宇先後落成。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寺匾,巨集仁、巨集華和王震、妙法分別捐獻緬甸玉佛三尊、泰國金銅佛兩尊,使千年古刹重放異彩。一九九○年二月十七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該寺對外開放作為佛教活動場所。一九九○年十一月三日舉行重建落成暨開光典禮。

永安岩

九仙山之南,該地是鄒無比種荇菜之處,又稱“荇菜岩”,後來蛇氏在此修煉,明天順年間(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晉江籍青年儒士史雲濟(法號妙應)遊九仙山荇菜岩,見其地鐘靈毓秀,遂與銘山(今銘愛村)周進宗結誼,並提出圓寂後永安於此。天順八年(一四六四年)六月十四日雲濟在荇菜“法水流香”處涅槃,火化前囑曰:“吾大劫未盡,化後懸我骸於大椿杪,六十年後則永安於此”。進宗遵其囑,後與侄瓊六,捐獻山場,籌建岩寺,取名“永安岩”。歷經周、林、塗三姓籌資修葺、共管。正殿供奉雲濟史公祖師,左邊為蛇岳尊王、伽蘭佛,右邊安放檀越主周進宗、周瓊六塑像。

戴雲寺

位於赤水鄉戴雲村,史載,南北朝時,就有僧人在此修持,唐時,泉州開元寺東律院僧袒膊(法名知亮),曾一度在戴雲山與其師慈感結廬盤膝修持,並有被馴服的老虎伏其側,累月不食煙火之物,對戴雲山的鐘靈毓秀甚為仰慕,常自言道:“身在紫雲,顯在戴雲”。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趺逝於開元寺居室,其徒將他遺體運往戴雲山塑像祀奉,後其師也在戴雲山坐化,後人將這兩位僧人崇奉為戴雲寺開山祖師。

龍湖寺

位於美湖鄉上漈村。僧人自超,俗姓林,宋紹定三年(一二三○年),夢見異人帶他到泰湖山。事後尋覓到該山,見古木流泉大有超越凡境之感,乃登山創龍湖寺,後圓寂于此,成為該寺祖師。

獅子岩

位於春美鄉新閣村,山似獅故名,僧人妙慈,俗姓陳,赤水鄉戴雲村人。出家在此修持,南宋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趺逝于此,後人塑像尊稱陳公祖師。

西天室

位於潯中鄉祖厝村。根據地方族譜、地名和歷代寺僧名錄的考查,宋代已有該寺。明代以前稱為西天寺,住有寺僧,後因寺產入官,僧徒他去,遂易名為西天室,寺內以崇奉觀世音菩薩著稱。

龍峰岩

位於赤水鄉吉嶺村雲頂山(即尖山)。山巔昔為道人崔法興說法之地。宋熙寧四年(一○七一年)法興坐化於該山七星石。南宋期間在山巔建雲峰寺,明弘治元年(一四九八年),改名龍峰岩,崇奉法興為靈水祖師。

程田寺

位於今德化縣陶瓷機械廠內。唐末,僧人行端俗姓陳。在薜蘿峰下坐禪,天祐間(九○四~九○七年),化身于山后井上,鄉紳程國知獻田建寺、塑像奉祀,故名。六月十五日是其誕辰,每年這天常有小雨,人稱為洗市雨。宋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年),封贈行端為太師,賜號慧慈,複加真濟。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曾在此設僧會司。

五華寺

又名虎蹲岩,位於蓋德鄉吾華村。史載唐鹹通間(八六○~八七四年),四川僧人陸無晦在五華山結庵與虎同居,後在此坐化,鄉人建寺祀之,尊號陸禪祖師,因山如五朵蓮花而得名,寺側有端午泉。

蔡岩

又稱菜岩,位於桂陽鄉彭坑村鐘山之麓。史載,宋代僧人道徽,俗姓鄭,桂陽鄉梓溪村人。嘗遍游泉南諸名山,相傳其遇神人相告,福地在鐘山下蔡岩,遂于宋天聖間(一○二三~一○三一年)自雕木像置岩中,後趺逝於此。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年)勅封鄭公慧海祖師。

東山岩

位於美湖鄉洋坑村,原名東埔庵。宋熙寧三年(一○七○年),僧人陳真應在佛山崎坐化,後人在此建岩塑像祀奉,稱為靈應祖師。

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鄉村對已廢的寺宇、宮廟相繼集資重建或修建,有些還得到海外僑胞的資助。

一九八九年八月,由原九仙山靈鷲岩住持釋寬淨法師倡議,旅新加坡華裔鐘世平、楊蓮葉、黃良成、陳愛糖、黃文華、陳玉蓉、易尚德、淩美蓮和郭鶴錫、崔彩華五對伉儷捐資,在九仙山彌勒洞南方右側新建一座彌勒大殿。該殿已于一九九○年夏破土動工,建築面積一百一十七平方米,為九仙山增添了一處景觀。

 

道教

德化道教始于隋、唐。據舊版《德化縣誌》記載;“唐開元四年(七一六年),九仙山僧人鄒無比坐化前在天然室修真,時聞群仙在九仙洞奏廣樂,無比厭之,把洞內形似張果老的石頭造像改雕成彌勒,仙樂遂絕”。但還留下了“飛升台”、“仙足跡”、“仙棋盤”、“仙井”、“九仙洞”和石刻“仙光”、“丹頂何年鶴馭,白雲此處仙家”等遺跡。嗣後沒有史料記載,無從查考。

宋代,全真道首先傳入德化,宋室南渡後,全真道雖有幾位南宗高道,但無傳徒。嗣後道教信仰者就傾向於鄰省的江西龍虎山正一道,據清乾隆本《德化縣誌》載有:

全真道

又稱內丹練功派,主張清靜修行,不尚符籙,不練外丹,提倡內丹練功,實行道士出家制度。宋,蘇紹成從師學道於泉州天慶觀,後隱於北山。熙寧四年(一○七一年)道人崔法興修煉于龍峰岩。張自觀,又名張慈觀(尊稱張公聖君,俗稱法主公)宋南渡後煉性於蕉溪山石鼓岩。傳說紹興年間(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張自觀與蕭朗瑞、章朗慶三道人入石牛山石壺洞與魈魅鬥,後奪其洞坐化。明崇禎間(一六二七~一六四四年),陳甫一,尤中人,生不吃肉類,能在樹梢鼾睡,將圓寂時告訴鄉人,在其身體周圍堆積柴禾,趺坐自焚,鄉人收其骨塑像奉祀。

正一道

即天師道,又稱符籙派,其道術為畫符念咒,驅鬼降妖,治病禳災等崇拜鬼神的一套“法術”。如南宋李泗,時適延平府乾旱,召其祈雨。元吳濟川,至正十年(一三五年)往江西龍虎山拜正一天師學道。後與徐友山結廬于金鐘山修真,至正廿六年(一三六六年)十月初九日“沐浴端坐而逝”,友山為其塑像,建金液洞祀之。徐友山(一三四三~一三七三年),剛長大就持戒修行,其父要為其娶妻不受,與吳濟川修真於金鐘山,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正月初九日趺逝,徒弟李雲台塑其像在吳濟川左邊奉祀。清江士元,幼學吳濟川派道法,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夏旱,知縣嚴居敬命其祈雨,上述道人為後來信仰者塑像崇拜,尊稱為某公真仙。

至清初全真道已沒有傳徒,後人將其塑像尊稱為“聖君”、“相公”、“真人”奉祀。天師道衣缽相傳不斷,因其師祖不同,也分為兩派,即吳濟川派,分佈城關、雷峰、南埕、水口、霞碧、蓋德、國寶、美湖、春美一帶;陳四姑派(注:根據《陳十四傳》,此派由福州傳入閩北,再由閩北傳人大田、德化,由於方言不同傳誤,陳四姑應名為陳靜,又名十四,其弟海清應為二哥陳法清。)(系宋代由大田黃峰傳入)分佈於上湧、吉山、葛坑、溪洋、湯頭一帶。其弟陳海清授徒分佈於赤水、大銘、三班和縣西北部地帶。吳、陳均系江西龍虎山派下,只有道服、道帽、髮髻有所區別,教義、經懺、符籙基本一致。天師道帶有相當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學徒學習經、符通曉後,根據規定日期,按明、清科舉辦法,經過被認定道行高深有過封贈的道士主持考核經懺、符籙和過火城、上刀梯等驚險科目,然後根據成績封贈文林郎、某某大夫、統兵指揮使等職稱,並發給印章、憑證、死後要做道事上繳印、憑(燒毀)。道士家中設壇供奉的偶像有關羽、朱熹、聖君、真仙、觀音、祖師三者兼備,其宗教活動,大都為社會上迷信者做各種大小道事,成為職業道士,父授子繼,也吸收少量親友為徒弟。

信仰

從明朝正式成立道教領導機構,以及教徒的廣泛傳授,正一派就成為民眾信仰的道教。嗣後各代當局出現過抑、揚的做法,必然導致信仰的起伏。

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在鵬都村崇道宮設道會司,進行道教活動。嘉靖七年(一五二八年)知縣許仁毀淫祠,創學社。九年,許又立華表於社稷壇,重建風雲雷雨山川壇。提學副使高賁亨改寺廟為社學,拆基墾田作學租(轉向崇尚儒教)。這時廟宇由宋代的九所減到四所。即東嶽廟、忠應廟、英顯廟、小尤廟。這些都是奉祀儒家所尊崇的“聖賢忠義”之士的偶像。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年),知縣桂振宇在縣城建祝聖寺,以西廳為道院,道教神煙複燎。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九月,永春知州翁學本,召集永春、德化、大田三縣道士在永春溪洲馬路頭做三天水陸大醮。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七月廿五日,翁又召集三縣道士在縣城隍廟做七天大醮,由此道教空前活躍。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縣國民黨部函請縣政府取締寶美村蠱惑人民的神簽藥方。民國26年德化縣政府下令破除迷信,禁止迎神進香。民國二十九年,縣長陳懷讓所到之處大毀神像,形成有廟無神像,道教活動由公開走向秘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宣傳無神論,道士均就地參加土改分田就業。一九五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公佈後,各鄉相繼舉辦巫婆、神漢等迷信職業者學習班,在提高認識基礎上,上繳並燒毀道具、經書、符冊和神佛,道教活動有所斂跡。“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受到衝擊。一九七九年以後,落實宗教政策,道教活動得以恢復。但隨著科學普及,信仰人數逐漸地減少,有些人對神明的虔誠程度也相對降低。

宮廟

宋代,德化道教宮廟,據民國版《德化縣誌》引宋志載,共有九所,即

  威惠廟、靈濟廟(今國寶鄉國寶村);

  忠應廟在歸化裏(今三班鄉);

  英顯廟在半林鋪(今上湧鄉桂林村);

  顯應廟、孔太尉廟在嵩平裏(今雷峰鄉與霞碧鄉一部分);

  囷山廟、小尤廟在縣西;

  喬將軍廟在新化裏(今潯中鄉仙榮村及國寶鄉一帶)。

明嘉靖九年(一六○四年),改宮廟為社學,全縣僅剩四所廟宇,即忠應、英顯、小尤、東嶽(同年也改為陰陽醫學惠民藥局)。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年),建祝聖寺,設置道會司,道教神煙複燎,宮廟逐漸增加。清代,沿襲明制,在程田寺後及崇道宮先後設置道會司,道教又得繼續發展,宮廟隨之增多。

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德化縣誌》載,全縣主要有十大宮廟,即伏虎岩、石壺洞、金液洞、泰華洞、安土廟、大卿宮、崇道宮、道士宮、通興宮、紫雲洞。還有其他廟祠如城隍廟、先農壇廟、關帝廟、天后廟、東嶽廟、忠應廟、水府廟、統軍廟、英顯廟、小尤廟、福安廟、仙寨廟,後來還陸續增加。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德化縣誌》的增補宋、明志遺漏的石鼓岩、社稷壇、風雲雷雨山川壇、鄉社壇、邑厲壇、縣署土地祠、福安廟;還有從乾隆十二年後增建的龍王廟、魁星祠、崇義祠。還漏記不少宮廟,如在城關附近還有:城內下市攀龍宮、世科蔡陳宮、寶美董阪宮、丁溪橋頭仙公宮、西門威靈宮、下田娘媽宮、塔雁街的雲龍殿、駕雲亭的娘媽宮、三角街的媽祖廟(原永春會館)。

據近十幾年來文物普查,發現舊志記載遺漏的宮廟宋代有大卿宮、龍圖宮,元代的華山宮、聖龍宮、聚星宮,明代的金液洞、宏祠宮、萬安宮、楚王宮、聖天宮、祖龍宮,清代的濟美宮、黃坑橋宮、昭靈宮、武當宮、黃洋宮、宮尾廟等等,散佈在各村無法稽考始建年代的小宮小廟,崇奉五花八門的儒道釋神佛,為數更多,無法列舉。

民國期間,歷經匪亂和多次對迷信神佛的禁止,加上年久失修倒塌,宮廟逐漸減少。抗日戰爭勝利後,僅存空廟金液洞、紫雲洞、安土廟、大卿宮、崇道宮、城隍廟、水府廟、統軍廟、英顯廟、下市宮、蔡陳宮、董阪宮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宮廟仍然有廟無神。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些宮廟被拆除或改作他用,有些因建設需要,城關宮廟陸續改建為機關企事業單位,1980年以來,修建大卿宮、龍鳳殿(原下市攀龍宮改名)、蔡陳宮、威靈宮、董阪宮、丁溪宮等數十所。為搶救文物古跡,經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三日報批金液洞;一九八八年報批英顯廟、龍圖宮、大卿宮、石壺寺(複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液洞

位於蓋德鄉三福村。元代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年),道人吳濟川、徐友山結庵於此修煉。次年濟川羽化,徐友山即募緣塑像,興建洞宇。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三月竣工。友山羽化後,鄉人亦塑像崇奉。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鄉民集資維修,保存完好。

石壺寺

位於水口、南埕兩鄉交界處。宋紹興間(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張慈觀、章朗瑞、蕭朗慶三位道人在此治魈魅,後人尊稱為“張公聖君”(法主公)、“章公真人”和“蕭公聖君”。南宋時在紫霄洞(又稱石壺洞,俗稱頂岩)塑像祀奉,後遭雷擊,洞石崩塌,明代,遷建於今址,稱為石壺寺。民國時期寺毀,一九八四年以來,進行重建。張公聖君在臺灣頗有影響,臺灣宜興縣再興宮和蘇澳鎮晉安宮等宮宇均有奉祀,一九八八年以來,臺灣各地信士先後組團到石壺寺尋找張的祖殿和遺跡。

英顯宮

位於赤水永嘉村,始建於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奉祀許了他祖師,建築和雕刻工藝精巧,富有特色。

大卿宮

位於潯中鄉丁墘村。始建于宋代,為紀念宋代名醫吳卒而建立,尊稱保生大帝。丁墘村村民于每年在吳的誕辰日,做大糯米龜設供、演戲,熱鬧非凡,影響到鄰縣,吸引不少信徒和好奇者前來膜拜、瞻仰。

龍圖宮

位於潯中鄉隆泰村,始建于宋代,崇奉張公聖君,今宮為清光緒年間修建,宮內尚存有光緒三十三至三十四年(一九○七~一九○八年)當地著名民間藝人的壁畫。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