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德化 »

清代德化人民遷徙臺灣資料摘記

作者:  來源: 德化文史資料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清代德化人民遷徙臺灣資料摘記

根據考古證明,在遠古時代,臺灣同大陸本來連為一體,臺灣的文化源於大陸,同屬一脈。福建省德化縣地近東南沿海,與臺灣來往的歷史源遠流長,澎湖列島大批宋元時代德化窯瓷器的出土和菲律賓大量德化窯產品的發現,證實在宋代德化窯銷往國外的產品已與澎湖至臺灣這條航線有著密切的交往。南宋寶慶元年福建路市舶提舉趙汝適著《諸蕃志》稱:“泉(州)有海島,曰彭湖(即澎湖),隸晉江縣。”時德化與臺灣澎湖還同屬泉州府管轄。臺灣有不少同胞的祖籍地就在德化,台中縣的大中鎮有個德化裏,就是過去德化人到臺灣開基立業的,他們為了子孫後代永遠不忘祖地,就沿用了祖籍的地名。

清代,是閩台關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隨著歷史的發展,大陸前往臺灣定居的人數逐漸增多。遍及德化各鄉的地方族譜,幾乎都記載了清代德化人民移居臺灣,與當地人民骨肉相依、生死與共,共同建設美麗寶島的資料。

筆者擬就近幾年來從查閱四十一部族譜摘錄三百四十多人往台的名錄中,(儘管這些材料極不完整),就清代德化與臺灣的關係進行粗淺的探討。

現將族譜有關記載(以姓氏筆劃為序)輯錄於下:

王未,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卒在臺灣。

王臏,王未弟,生康熙四十五年,卒乾隆十二年(1706-1747),葬臺灣。

王必捷,生康熙四年,卒乾隆四年(1665-1739)。庚寅年(1710)臘月,往台經商,娶當地喇哪氏為副室。

王起,卒於臺灣。

王禮,生康熙廿八年,卒乾隆六年(1689-1741),葬臺灣。

王亨,生康熙十年,卒康熙六十年(1671-1721),卒臺灣。

(以上摘自《龍潯繼述王氏族譜》民國廿九年版本)

陳士溥,乾隆癸酉年(1753)移居臺灣。

陳宏洵,生康熙辛酉二十年(1681),二十歲往臺灣北路大突社,娶潘氏,生三子一女,至三十歲後回鵬都,娶賴氏生一子一女,至四十以上再往臺灣本處,六十七歲帶二子德生、吉生、孫招寶回鵬都,後賴氏所生芳願亦于乾隆壬申十七年(1752),全家搬往臺灣。

陳芳同,生康熙六十一年(1722),往臺灣,卒葬缺。

陳諒,生嘉慶十四年(1809),後往臺灣娶妻吳氏,臺灣彰化人。

陳芳南,生康熙四十九年,卒乾隆二十年(1710-1755),葬在臺灣。

陳宏認,生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二十年(1755)卒在臺灣。

陳振祥,生咸豐四年(1854),往臺灣後娶庶妣張氏,臺灣人。

陳元萬,生乾隆十五年(1750),往臺灣後娶繼妣,臺灣人。

陳舜簍,壯年攜三子巨集認、巨集注(生康熙庚子<1720>年)、宏讀往臺灣。宏認子芳瑗、芳環亦往臺灣。

陳舜爽、陳爽快兄弟俱往臺灣。

陳芳璿(其父宏都,生於康熙六年即1667年),卒在臺灣。

陳芳該,宏愷子,往臺灣。

(以上摘自《龍潯鵬都陳氏族譜》民國二十年木刻印本)

陳允齊,生雍正或乾隆期間,開支臺灣嘉義縣。

(摘自《蘇阪陳氏族譜》)

陳廷瑾,於乾隆丙寅年(1746)帶長子陳光外、次子陳光連到臺北淡水鎮糞箕湖落戶,後廷瑾返家鄉鼎力倡蓋陳氏祠宇,不久歿於故鄉。

(摘自東裏《東觀洋李山陳氏族譜》)

陳先蘭,生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往臺灣。

陳先摟,字迪焜,諱光國,國學生。往臺灣教讀。

陳一烈,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生,往臺灣。

陳一坤,字方生,康熙卅三年甲戌(1694)生,往臺灣石車羅漢門居焉。

陳大鑫,字世就,諱觀從,道光五年乙酉生,往臺灣。

(摘自《高陽、樂陶陳氏族譜》1950年重修本)

陳祥佑,名元羆,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卒道光元年(1821),葬於臺灣。

(摘自猛虎《上安陳氏族譜》)

陳正台,字輔成,生於乾隆年間,卒臺灣。其妻王氏,亦卒葬臺灣。

陳秉道,正台長子,往臺灣。

陳兒堪,以成長子,往臺灣。〔注:其父以成,生乾隆壬申(1752)年〕

陳乃玥、陳扳龍,兄弟同往臺灣。〔注:其父奕愛生於乾隆丙辰(1736)年〕

陳光紗,字明時,生乾隆癸卯,卒嘉慶己巳(1783-1809),卒臺灣竹塹,葬隙子山。

陳三丹,字文世,往臺灣。〔注:其父于次生乾隆乙亥(1755)年〕

陳金聲,字固世,生道光己醜,卒咸豐辛亥(1829-1851),卒葬臺灣。

陳嘉洋,生道光丙戌(1826),往臺灣。

陳哲恭,字簪篤,生咸豐癸醜,卒光緒庚寅(1853-1890),葬臺灣。

陳惟濯,生於乾隆年間,往臺灣。

陳兆簋,字時尊,生嘉慶丁巳,卒道光丙申(1797-1836),葬臺灣。

陳晉祿,生道光戊申,卒光緒壬辰(1848-1892)葬臺灣。

(以上摘自《龍潯蘭陽豹尾詩房陳氏族譜》民國三十年石版本)

陳壽椿,字培世,號子厚,增貢生,生道光六年,卒光緒五年(1826-1879),候補臺灣儒學。

陳蘊玉,字簪圭,號璞川,諱金璋,庠生,生道光十六年,卒光緒三年(1836-1877)葬臺灣。

(摘自《龍潯蘭陽豹尾禮房陳氏族譜》民國三十年一月版)

陳仕侯,往臺灣。(約康熙年間)

陳升緯,往臺灣。(乾隆年間)

陳榮業,往臺灣。(乾隆年間)

(摘自《綺陽陳氏族譜》民國卅五年七修本)

陳有賢,生康熙年間,卒葬臺灣。

(摘自《卿裏陳氏宗譜》民國十五年手抄本。卿裏,今屏山鄉和坑村,清屬德化,今已劃歸大田縣)

李正溫,生康熙甲戌(1694),少甚勤儉,因家清貧而往台肇基諸羅縣,生有男女。

李育石,往臺灣。(約生於乾隆年間)

李育汝,生乾隆乙未年(1775),往臺灣。

李三山,號育芽,嘉慶癸酉科(1813)中式臺灣籍舉人,生卒逸,葬祖厝林侖頭。生子四,其中側室在臺灣生有三子。

(以上摘自《龍潯奎兜李氏族譜》民國廿五年冬鉛印本)

李可侯,十三世,往臺灣無回。(約康熙年間)

李盆繼,十四世,往臺灣無回。(約雍正年間)

(摘自《上儒李氏族譜》1949年春抄本)

李懋經,生康熙庚戌,卒雍正丁未(1670-1727),其子:抱,往臺灣。

李房,肇浦長子;李帝,肇浦次子;李顯,肇浦三子,兄弟三人俱往臺灣。(約康熙間),(廿一世)

李成,昌六次子,生於順治年間,往臺灣。(廿一世)

李庶,字孕達,生順治十五年,卒康熙三十六年(1658-1697),往臺灣。(廿一世)

李珠,李庶子,往臺灣。(廿二世)

李贊,生康熙辛醜,卒乾隆丙寅(1721-1746)在台而亡。(廿一世)

李壹,李煥長子;李德,李煥次子;李成,李煥三子;李佛,李煥四子。兄弟四人,俱往臺灣。約雍正間。(廿二世)

李抱,李懋經子,往臺灣。(廿二世)

李照,李瓜兄弟同往臺灣。其父懋葵生於康熙癸醜年(1673)。(廿二世)

李相,生於雍正年間,往臺灣。(廿三世)

李峻,生乾隆壬戌年(1742),往臺灣。(廿三世)

李忍,字敷百,生雍正甲寅年(1734),往臺灣鳳山縣潮州莊。(廿四世)

李棉,李校兄弟同往臺灣,(約雍正年間)(廿二世)

李洲,約乾隆年間,往臺灣。

李偉,字哲仁,生於乾隆年間,往臺灣。

李炳,生雍正丁未年(1727)往臺灣。(廿四世)

李元拔,生於雍正年間,往臺灣(廿四世)

(以上摘自《蒲阪李氏族譜》民國丁亥年手抄本)

李上理,字長餐,號一誠,又號自得,生雍正甲寅,卒乾隆丙申(1734-1776),往臺灣施教理學,葬臺灣府羅漢門。

(摘自《龍潯蓋德尚苑李氏族譜》民國丙子年版本)

李應愈,生康熙庚午年(1690),移居臺灣鳳山縣新園嵌頂,娶妻臺灣人楊氏恬娘,生康熙庚寅,卒乾隆辛酉(1710-1741)。

李應潯,生康熙丙子卒雍正乙卯(1696-1735),葬臺灣。

(以上摘自《沙堤李氏族譜》民國廿六年冬鉛印本)

李乃圖,英五三子,往台不返而卒。(約清初)

李宗佩,諱志鏘,乃敷次子,生康熙年間,業儒往台不還。

(摘自《瑞科李氏族譜》光緒年間手抄殘本。瑞科,今屏山鄉瑞美村,清屬德化,今已劃歸大田縣)

蘇士偉,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士錫,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士祝,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士社,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士褚,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大章,字及賢,號素亭,生乾隆癸卯,卒咸豐庚申(1783-1860),道光辛巳年(1821),往臺灣,台郡庠生,在臺灣鳳山縣學任職。

蘇光學,生乾隆乙卯(1795),往臺灣卒葬無考。

蘇震東,字桐明,諱金,號少熙,生道光丙戌,卒光緒庚寅(1826一1890),署臺灣府教授,嘉義縣教諭,封典加二級,授文林郎。

蘇玉壬,字長林,生同治甲子,卒光緒丙戌(1864-1886),往臺灣。

蘇奇楷,字振端,生康熙年間,往臺灣卒葬無考。

蘇慶元,名學冕,諱文冠,號吉甫,生道光庚戌(1850)同治戊辰(1868)入學,辛未年(1871)補廩,誥授奉直大夫,委臺灣彰化、鳳山等縣教諭。卒民國戊午年(1918)。

蘇夢熊,名學吉,諱亨羆,號維周,生咸豐庚申,卒光緒己醜(1860-1889),光緒丁亥年(1887)進臺灣府學。

蘇永陳,字懋智,生康熙庚戌,卒乾隆戊辰(1670-1748),卒葬臺灣,拾骸歸葬。

蘇奕鑽,字道然,生康熙辛亥,卒康熙壬寅(1671-1722),葬臺灣。

蘇奕油,字道勃,生康熙壬戌(1682),卒乾隆年間,葬于臺灣諸羅縣哆哩舅北馬社。

蘇隆深,字周謀,生康熙庚午,卒雍正乙卯(1690-1735),葬在臺灣。妣吳氏來娘,臺灣人。生男四,今其子孫住在臺灣府內門。

蘇隆瀾,字周觀,隆深弟,生康熙乙亥年(1695),卒臺灣。在臺灣亦有娶妻,今皆無考。
蘇尚高,字榮柔,生康熙間,卒乾隆間,往臺灣。

蘇大塏,字及金,生嘉慶癸亥年(1803),卒葬臺灣。

(以上摘自《龍井蘇氏族譜》民國廿七年版本)

蘇五二,(約康熙年間)往臺灣。

蘇聰湖,往臺灣。(約康熙年間)

蘇圭勳,往臺灣。(約康熙年間)

蘇遠卿,諱其標,臺灣府庠生。(約乾隆期間)

蘇映,諱日英,臺灣庠生。(約乾隆期間)

蘇建發,諱世苞,往臺灣。(約清初)

蘇建純,諱世靜,往臺灣。(約清初)

蘇正己,諱上體,往臺灣。(約乾隆期間)

蘇正修,諱上本,往臺灣。(約乾隆期間)

蘇茂正,移臺灣。(約清初)

蘇祖訓,往臺灣。(約清初)

蘇乃所,往臺灣。(約清初)

(以上摘自《德化雙翰蘇氏族譜》民國三十五年版本)

連國迎,生咸豐三年,卒光緒二十年(1853-1894)卒葬臺灣。

連杓,生於康熙年間,往臺灣無回。

連玉怡,生康熙二十年(1681),往臺灣無回。

連荊凱,諱文茅,生康熙至雍正年間,往臺灣府無回,長子連綽、次子連緅俱從父往臺灣。

(以上摘自《龍潯甲頭連氏族譜》民國三十五年版本)

張繼沾,字睦聖,生嘉慶甲戌年(1814),卒道光庚子年(1840),葬臺灣南仔坑。“壯年往臺灣教讀,不幸而卒,後有知友寄信回知惜哉。”

(摘自《龍潯愛文張氏族譜》卷四殘本)

張良我,諱志汝;張良雨,諱志濡乾隆年間往臺灣。

(摘自《湯泉裏桂林坊錢塘高陽山后洪登第大宗世系族譜》手抄殘本)

肖可惠,世和子,生乾隆年間,移居在臺灣。

肖士晉,可盆長子;肖士福,可盆次子兄弟俱移居臺灣。

肖元鏽,生於康熙年間,開基臺灣。

肖斐炊,弘模長子;肖斐熵,弘模次子兄弟俱移居臺灣(生於康熙年間)

肖可顏,世前子,乾隆年間移居臺灣。

肖可盆,世齎三子,乾隆年間移居臺灣,生男二:士晉、士福。

肖元銻,生於乾隆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昏,生於乾隆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胡,生於乾隆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鎊,生於乾隆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垣,生於乾隆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綬,乾隆間開基臺灣中埔內門。

肖浹生,生於嘉慶年間,開基臺灣。

肖元錦長子(莫祥其名),生乾隆間,開基臺灣。

(以上摘自《華山肖氏族譜》民國三十六年石版本)

林君瑞,諱日珩,生康熙己亥(1719),往臺灣。

林君英,諱日琇,君瑞弟,生康熙辛醜年(1721),往臺灣。

林乃文,諱元儀,生康熙壬午(1702),往臺灣卒。

林采士,諱芳擯,生康熙戊戌年(1718),往臺灣彰化縣南兜,卒於彼處。

林道甫,諱雲橋,生康熙辛醜(1721),往臺灣。

(以上摘自《大銘上宅林氏族譜》光緒二十年手抄殘本)

林而琢,字修生,生康熙二十年(1681),往臺灣。

(摘自上林《世紫林氏族譜》手抄殘本)

單應恂,又名應觀,字於光,生順治壬辰,卒康熙戊戌(1652-1718),生男二:文菊、文忠,俱往臺灣住居無回。

(摘自《德化高陽清修、金城單氏族譜》民國丁亥至己醜年四修抄本)

柯傳有,諱應棣,行書七,父早喪,母改嫁,出家於荇菜岩,聰俊可人,經典易明,僧名曰乘傳,後有念祖之意,還俗歸家,囊無長物,勞力不能,遂往臺灣生業,今有遙傳受室矣。

(摘自尤床《惇穆堂柯氏族譜》清嘉慶元年抄本)

鄭茂榔,往臺灣。(約康熙年間)

鄭茂盛,往臺灣。(約康熙年間)

(摘自《榮陽郡厚德鄭氏族譜》民國廿三年手抄殘本)

鄭讀,字青善,生乾隆甲申,卒嘉慶丁醜(1764-1817),卒于臺灣南路,葬大湖口邊邊。

鄭啟、鄭庚、鄭朔三人系兄弟,均居於臺灣。其兄鄭通,生於乾隆壬寅(1782)。

鄭紕,外出臺灣。

鄭纏,諱緝,字青綿,庠生,生嘉慶壬戌(1802),客卒臺灣。

鄭余,生嘉慶乙丑(1805)客卒臺灣。

鄭婁,外出臺灣。(其兄鄭炷,生於嘉慶乙亥(1815)

鄭玫,生道光辛巳,卒咸豐庚申(1821-1860)卒於臺灣,拾骸歸葬酒坑山。

鄭爾,生嘉慶戊辰,卒道光庚子(1808-1840),卒於臺灣。

鄭聆,往臺灣。其兄鄭答,生於康熙己醜(1709)

鄭栳,往臺灣。

鄭洗,往臺灣。其兄鄭青,生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

鄭繭,往臺灣。

鄭琰,往臺灣,住竹塹沙侖尾。其兄鄭長生于康熙丁未年(1667)

鄭顏,往臺灣淡水。

鄭判,往臺灣。其弟鄭好,生於雍正七年(1729)

鄭孝,往臺灣。其兄鄭昭,生於雍正八年(1730)

鄭琛,往臺灣,依其叔鄭琰為生。

鄭嘉瑞,往臺灣。

鄭息、鄭吉、鄭明三人系兄弟,均居臺灣。

鄭種,生於乾隆年間,往臺灣。

鄭璧瑞,武生,生於乾隆辛酉,卒嘉慶辛未(1741-1811),卒於臺灣,葬府城南門外。

鄭鏢,字璧香,生乾隆丁亥,卒道光甲申(1767-1824),卒於臺灣,葬大目降。

鄭梁,字兗棟,生嘉慶辛酉(1801),卒於臺灣。

鄭袞震,生乾隆己卯,卒道光己亥(1759-1839),往臺灣卒,骸骨歸葬本鄉牛草嶺。

鄭福,字袞得,生嘉慶丁巳(1797),往臺灣卒葬在臺地。

鄭豪,字璧俊,生乾隆己醜(1769)年,嘉慶壬戌(1802)卒於臺灣,拾骨骸歸葬於糞箕丘。

鄭福生,字文拱,生乾隆己卯(1759)年,嘉慶丙寅(1806)年在臺灣漳泉械鬥時被害,其子拾遺骸歸葬。

鄭文興,生乾隆丙子,卒嘉慶庚午(1756-1810),客死於台,遂葬臺地。

鄭海山,生乾隆己醜,卒嘉慶壬申(1769-1812),葬臺灣彰化縣。

鄭謨,生康熙五十九年,卒嘉慶己未年(1720-1799),中年去台為賈於彰化之犁頭後。

鄭兼才,字文化,號六亭,生乾隆二十三年(1758),嘉慶九年(1804)調任臺灣教諭,道光二年(1822),在臺灣督建昭忠祠時,受暑病歿,道光八年(1828)由其子光篆、光筍運柩回鄉安葬於橋內村寨後侖。

鄭光篆,鄭兼才子,嘉慶年間隨父往臺灣任教。

鄭革,生乾隆癸亥,卒乾隆乙卯(1743-1795),往臺灣。

鄭祖升,往臺灣住內門,生子六。

鄭藏,往臺灣。

鄭委,往臺灣。

鄭瑾,生乾隆己卯,卒嘉慶庚申(1759-1800),葬臺灣。

鄭圈,生乾隆壬子(1792),葬臺灣。

鄭鼎,諱梅,字青羹,生嘉慶庚申(1800)臺灣庠生,全家移居臺灣。

(以上摘自《龜迪鄭氏族譜》光緒二十一年手抄本)

鄭煥五十,字子然,生康熙四十五年,卒雍正四年(1706-1726),往臺灣無歸。

鄭煥五一,去臺灣中都無歸。

鄭耀三,名密,字理文,生康熙三十三年,卒乾隆十七年(1694-1752),先出家永安岩,還俗後往臺灣。

(以上摘自《桂林格鄭氏族譜》手抄殘本)

徐元瓚、徐元琪、徐國賓、徐宜績(卅三世)、徐鐘錠(卅六世)、徐珍卿(卅八世)、徐煥龍、徐煥襪(卅九世)、徐光總(四十世)等人俱往臺灣。其中徐鐘錠在臺灣娶妻生一子號雙鵬。

(以上摘自《儒山徐氏宗譜》光緒癸未年重修本,該族譜至光緒年間為四十世)

塗獻樹,生乾隆年間,移居臺灣。

塗獻桃,生乾隆年間,移居臺灣。

(摘自《相卿塗氏族譜》宣統三年手抄本)

塗光仁,往臺灣卒。

塗光登,往臺灣卒。

塗光團,諱嗣京,往臺灣。

塗光帛,移往臺灣居住。

塗無鍆,約乾隆間往臺灣無回。

(以上摘自《塗氏寵房支派自修譜》光緒十二年手抄殘本)

郭學響,生同治元年(1862),卒臺灣。

郭亞,往臺灣,“乾隆間文達公臺灣回,寄銀兩圓為父母墳墓及年節銀紙之費。”

郭行耳,諱漱生,生乾隆五十八年(1793),往臺灣。

郭行中,生乾隆五十六年(1791),往臺灣。

郭行就,往臺灣。(注;其父生於乾隆五十二年,卒咸豐二年(1787-1852)

郭行頌,諱涯生,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臺灣。

郭正奎,生乾隆十年(1745),往臺灣無回。

廩生郭行達,乳名珪一,字行璋,諱聯璧,改為綱,號雲階,生嘉慶二年(1797),卒同治八年(1869)。遊泮後不欲蟄居裏巷,因攜兒觀海共赴臺灣,蒙周太守凱錄取觀海第一名,由是文名遠播,台人皆樂附門牆返論,後在鄉設帳頗有造就人才……。

郭觀海,號素南,行達子,生道光六年,卒光緒十七年(1826-1891),隨父往台,在台入學,光緒元年恩貢生。

郭行觀,生嘉慶十八年,卒同治十一年(1813-1872),“學富青箱,才高黃絹,字法宛肖……往台教讀,納寵暫居”。“庶妣塗氏玉娘,臺灣人,生道光四年,卒光緒四年(1824-1878),葬臺灣。

郭信贊,諱鑲,生嘉慶廿二年(1817),往臺灣。

郭家遠,生咸豐十一年(1861),卒葬臺灣。

(以上摘自《龍俊郭氏族譜》民國廿四年版本)

梁於耀,諱從台,生康熙甲辰(1664)年,往臺灣,娶妻呂氏,臺灣人。生六子,長子和四子留在家鄉。其餘四個兒子定居臺灣。

梁偉昌,又名昌英,于耀次子,生於臺灣。

梁偉春,又名春英,於耀三子,生於臺灣。

梁偉昱,又名昱英,於耀五子,生於臺灣。

梁偉星,於耀六子,生於臺灣。

梁從祐,字於尊,生康熙壬戌,卒康熙丙戌(1682-1706),往臺灣卒其處。

梁子璧,諱宣,生康熙甲午(1714)往臺灣卒。

梁子徽,諱猷,生康熙乙亥,卒康熙辛醜(1695-1721),在臺灣歿。

梁選賢,諱志棟,生雍正癸醜(1733),往臺灣。

梁從琬,往臺灣卒。其父梁而階生於順治戊戌年(1658)

梁而詳,生順治丁酉,卒康熙壬午(1657一1702),卒在臺灣。

(以上摘自《羅昇梁氏蓋德尾族譜》手抄殘本)

黃其塔,字雙層,生道光六年(1826),咸豐元年(1851)二月,往臺灣彰化縣南門沙坑居住。

(摘自《龍潯鳳池黃氏族譜》手抄殘本)

章綿生,字瓜玉,生嘉慶癸酉(1813),謀利往台,卒於臺灣。

章國榜,綿生長子,生於道光年間,往臺灣。

章啟進,士禪次子,雍正己酉(1729)年生於臺灣。

章啟稽,士簪次子,往臺灣。其兄啟秘,生於康熙辛卯年(1711)。

章啟利,啟稽弟,往臺灣。

章元煊,奇五四子,生康熙年間,“從海寇往台”。

章汝珙,字懷穀,生康熙壬戌(1682),年四十三卒於臺灣。

章其將,仲華三子,生康熙癸醜(1673),移居臺灣。娶妻在臺灣。

章其圓,仲華五子,生康熙庚申(1680),往臺灣。娶妻亦在臺灣。

章其卿,字餘位,延朗四子,生康熙辛巳(1701),後卒在臺灣,骨骸歸葬王坪水尾。

章其垤,字餘泰,雨鳴長子,生康熙丁巳,卒康熙丙申(1677-1716),往臺灣,後歸葬牛林格後壁。娶妻在臺灣。子二:正樹、正乾,俱在臺灣生。

章其墩,子余嶽,舜若長子,生康熙乙丑,卒雍正壬子(1685-1732),卒在臺灣。

章行周,諱鳴岐,生康熙壬寅,卒康熙乙酉(1662-1705),卒在臺灣,骨骸由周元帶回歸葬。

章有國,子必興,生康熙年間,卒臺灣。

章有穆,端生長子,生康熙年間,卒在臺灣。

章有倩,字必巧,生康熙丁卯(1687),卒在臺灣。

章九乘,諱有千,生康熙癸酉(1693),在台立家室。

章亦熾,諱有振,生康熙乙亥(1695),乾隆二年(1737)卒於臺灣,骨骸歸葬。

章孔烈,諱純祉,名必達,號恥三,生康熙己酉,卒雍正己酉(1669-1729)。二十六歲進臺灣府武學,因丙戌歲試不到,遂除名榜,四十二歲庚寅複進臺灣諸羅縣武學。

章純祝,字孔頌,生康熙丁巳(1677),移居臺灣。

章純銓,字孔量,生康熙年間,移居臺灣。

章泰侖,字際雲,生乾隆辛酉(1741),嘉慶壬申(1812)卒在臺灣。副妣陳氏,臺灣鳳山縣人,卒於台。

章正潔,字鼎清,生康熙丙戌(1706),往臺灣。

章正鈦,字鼎初,生康熙庚辰(1700),娶妻臺灣人。

章登德,生康熙甲申(1704),卒在臺灣。

章登瑤,字實台,生康熙丙辰,卒康熙辛卯(1676-1711),殮在臺灣。

章登仰,字實堅,生康熙庚午,卒乾隆己巳(1690-1749),葬臺灣。

章來許,諱光盛,字中茂,生嘉慶甲戌年(1814),卒於臺灣。妣林氏李娘,臺灣人。

章步瀛,名來源,諱光垠,字中厚,生嘉慶戊寅,卒咸豐甲寅(1818-1854),卒於臺灣。

章定佃,生康熙庚子(1720),卒於臺灣。

章定問,字土疑,生康熙壬辰(1712),卒於臺灣。

章定雅,生康熙己未(1679),卒於臺灣。

章定練,字士拔,生康熙壬寅(1722),卒於臺灣。

章定計,字士智,生康熙年間,卒於臺灣。

章大宰,字堯相,生康熙己亥(1719),卒於臺灣。

章廷耀,字慎顯,生乾隆年間,往臺灣。

章士泗,字集遠,生康熙乙酉(1705),卒乾隆年間,卒於臺灣骨骸歸葬。

(以上摘自《洞口章氏族譜》民國乙亥年版本。洞口,清屬德化,今已歸大田縣)

彭甲扁,生道光甲申(1824),東渡臺灣。

(摘自《隴西彭氏大宗譜》民國卅七年手抄殘本)

賴子祥,名輝十一,諱齎,十五世,生康熙甲子(1684),歿於臺灣。

賴永文,諱祝,十六世,往臺灣彰化。

賴居三,十七世,往臺灣。

賴會,賴永文長子,十七世,往臺灣。

賴肯,賴永文次子,十七世,往臺灣。

賴秉鍾,十八世,生雍正庚戌(1730),往臺灣。

賴德石,十九世,往臺灣。

賴祖,十九世,秉衍子,生乾隆辛巳(1761),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圭,十九世,秉甯長子,生乾隆甲戌年(1754),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興,秉甯次子,生乾隆丁醜(1757),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為,秉寧三子,生乾隆甲申(1764),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梅,秉寧四子,生乾隆丁亥(1767),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秋桂,秉達子,生乾隆甲辰(1784),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來,秉戰長子,生乾隆乙酉(1765),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漢陽,秉戰次子,生乾隆戊子(1768),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賴廷而,二十世,生道光元年(1821),往臺灣彰化縣院務三家春居住。

(以上摘自《侯卿賴氏族譜》民國三十四年六修刻本)

賴畢,生於順治年間,往臺灣。(十九世)

(摘自《瓊溪賴氏族譜》手抄殘本)

曾興樞,生乾隆卅七年,卒道光二年(1772-1822),往臺灣。其三子毓滿亦往臺灣。

曾毓淇,生嘉慶十一年(1806),卒葬臺灣。

曾衍模,生乾隆廿六年(1761),分支臺灣。

曾貞廣,生康熙卅八年(1699),卒葬臺灣。

曾毓涵,生同治三年(1864),往臺灣任教,與臺灣淡水縣下嵌莊黃氏女結婚。

曾紀柔,生同治元年,卒光緒二十年(1862-1894),卒葬臺灣。

曾克醉,生康熙乙未年(1715),雍正六年(1728),往臺灣。

曾貞報,雍正六年(1728)往臺灣縣雁入內。

曾貞榮,雍正年間往臺灣嘉義縣。

曾士炯,乾隆年間率子弟侄赴台,開派臺灣。

曾國縉,士炯孫,嘉慶甲戌科(1814)在臺灣府得文秀才。

曾拱辰,名文鎬,字呈三,號連山,士炯侄,生乾隆乙巳,卒道光丙戌(1785-1826),臺灣府廩生,嘉慶甲戌年授臺灣海東書院教授。歿葬台郡大北門外較場埔。

曾無璀,士炯子,在臺灣建籍。

曾余慶,無璀子,出生於臺灣,在臺灣任教。

曾應滾,余慶子,臺灣出生,在台任教。

曾元堡,赴台教書,在台生六子,三個回德化,三個留臺灣。

曾興周,元堡子,生乾隆甲戌,卒道光癸巳(1754-1833),在台任教。

曾毓瀏,興周子,在臺灣。

曾國餘,名興鞏,在台考取庠生、卒葬臺灣。

曾毓旋,拱辰子,卒葬台郡大北門外較場埔。

曾興鈉,拱辰弟,生乾隆戊申,卒道光辛醜(1788-1841),在臺灣生,卒葬臺灣。

曾興壬,拱辰弟,生嘉慶庚申,卒道光甲午(1800-1834),葬台郡。

曾興鏘,拱辰弟,生乾隆癸醜,卒道光甲辰(1793-1844),卒葬臺灣。

曾元待,生乾隆辛醜,卒道光己醜(1781-1829),卒葬臺灣嘉義縣。

曾明琴,元待長子,在臺灣。

曾明鐳,元待次子,在臺灣。

曾應養,興鞏子,在臺灣開基。

曾青棉,生嘉慶甲子年(1804),道光甲午(1834)往臺灣教書。

曾興鏤,乾隆丙申年(1776),往臺灣開支。

曾興匝,生於乾隆年間,往臺灣。

曾興鈐,生乾隆癸卯,卒道光辛醜(1783-1841),卒葬臺灣。

曾毓沸,生於嘉慶年間,往臺灣。

曾毓水,名添水,興鏘子,生乾隆丁醜(1757),卒咸豐×年,葬臺灣府。

曾應滾,字雲豐,號書年,生嘉慶丙子,卒光緒壬午(1816-1882),在臺灣教讀,葬渢臺山虎湖港中崙金雞曝翼。

(以上摘自《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廿六年版本)

顏文恭,字英溫,生康熙癸酉年(1693),卒葬臺灣。

顏振湘,字廷三,一字衡卿,生康熙己已,卒乾隆丁卯(1689-1747),葬在臺灣。

顏意,字廷德,生康熙辛卯,卒乾隆丙午(1711-1786),葬在臺灣諸羅縣。

顏德稅,字廷貢,生康熙丙辰(1676),往臺灣音書斷絕。

顏師尚,字永志,號明遠,生乾隆辛巳年(1761)。少有敏慧,才長於繪畫學問,以草篆詩畫著,壯年往遊臺灣淡水,聞公善畫趨求者不遠千里而來,淡水縣苻尊征仕不就,歸隱明遠齋,詩畫自遣,墨蹟人爭寶焉,門戶為之穿。

顏萬萏,生乾隆己醜(1769),卒葬臺灣。

顏光炳,字朝哲,號蔚園,生乾隆己未,卒乾隆辛亥(1739-1791),葬臺灣竹塹枕頭山。
太學生顏玉登,字酥言,乳名吉壤,生道光庚寅,卒光緒丙戌(1830-1886),葬在臺灣淡水縣,房侄思隆、孝適具棺衾殯,至己醜(1889)仍出資收骸運送到家安葬。

顏賽雲,生嘉慶年間,往臺灣。

顏化雲,生嘉慶年間,往臺灣。

顏克爽,字臣和,號清序,生乾隆年間,往臺灣竹塹,卒葬其地。

顏怕水,字孝恐,生咸豐己未(1859),光緒壬辰(1892)七月十九日酉時溺死,葬臺灣淡水縣。

顏成店,生嘉慶年間,往臺灣淡水縣。

武略騎尉顏及文,字思隆,號中山,乳加興,生道光己酉(1849),光緒癸卯(1903)授千總,卒戊申年(1908),壯年客商臺灣,施棺衾,收枯骨,輕財好義,揚名顯赫。娶側室,鄭氏春熾,生同治壬申年(1872),臺灣淡水縣人。

(以上摘自《龍潯泗濱顏氏族譜》民國己巳年梅月書竣,南湖工業社石印版)

 

以上部分地方族譜,以翔實的資料,為研究德化與臺灣的血緣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見證。

一、從資料可以看出:清代是德化人民移居臺灣的重要時期,它是臺灣與祖國大陸來往悠久歷史的發展和繼續。德化人民通過澎湖航線至臺灣進行的陶瓷貿易早在宋代已經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瓷器》一書,在記述自明萬曆三十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02-1682)期間我國瓷器外銷(其中有不少是德化窯產品)情況時,就列舉了許多瓷器經過臺灣中轉而後外銷南洋各國的事例。但大量記載德化人民移居臺灣還是在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間。清王朝剛建立時,閩浙一帶還屬於鄭成功的勢力範圍,順治年間在德化就爆發了以林忠為首的響應鄭氏號召的大規模反清鬥爭,“義旗一建,遠近鹹歸”,不少德化人民追隨鄭氏南征北戰,順治十五年,林忠率部將一百零五員、七千多兵士歸順清朝(見《蓮峰林氏族譜》),有些沒歸清的德化籍兵士仍隨鄭成功進兵臺灣,有的遂在臺灣定居開發,如《洞口章氏族譜》記載的“元楦……從海寇往台”。《大銘上宅林氏族譜》記載的“林采士……往東都彰化縣南兜”。就是其中的例子。康熙元年,鄭氏驅逐荷蘭侵略者後,實行屯田墾荒、發展農業、興辦工商業和對外貿易,開辦學堂,自此之後,大陸沿海居民移入臺灣激增,德化人口進入臺灣也達到高峰,它是隨著臺灣的開發和建設需要而往台的,一直至清末,往台人數仍延續不斷。德化人民移居臺灣,與當地人民一道,披荊斬棘,為建設臺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一些到臺灣從事文化教育事業的德化人,為臺灣培育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除上述族譜中提到一些人外,還有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恩科舉人李吉,曾調到臺灣彰化任教諭;乾隆三十年乙酉科(1765)舉人蘇調羹任臺灣訓導;道光八年戊子科(1828)黃鳳儀遷臺灣教諭;道光十七年丁酉科(1837)黃汝翼任臺灣淡水教諭;光緒二年(1876)蘇慶元由廩貢曆署臺灣彰化教諭;光緒間,蘇振光由增貢署嘉義教諭、臺灣教授。特別是三班碩傑村鄭兼才于嘉慶九年正月(1804)和道光元年(1821)兩次到臺灣任教,“雖為師儒官,常急鄉國利病”,常上書論吏治民風辯誣等書,在任時還與安溪謝金鑾修《臺灣縣誌》,為後人所贊仰。道光元年至臺灣任教諭時,年已六十四歲,第二年在台督工建昭忠祠時,赤暑不避遂成疾卒,為臺灣文化事業獻出畢生生命。

隨著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德化扶宋抗元將領蘇十萬和陳蔚的塑像(即蘇公尊王和陳統軍)以及南宋在德化石牛山“顯聖”的張慈觀(張公聖君)的塑像亦傳到臺灣,在臺灣的一些寺廟中崇奉。1988年臺灣還有人到德化尋找這些佛像的祖根。

三、德化人民到臺灣後,與當地人民聯姻,結成了血親關係。這在族譜記載中有的已得到了反映。在《龍潯繼述王氏族譜》中還記載:康熙四十九年(1710)臘月,四十六歲的王必捷,到臺灣營生,住在高山族定居的傀儡山,為了搞好與少數民族的關係,與勃朗社部落酋長匏狼煙按當地習俗,割發折箭,設誓結盟,幫助高山族開墾陂、圳,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傳授閩南方言,改變高山族生食的舊習,受到當地民族的擁戴,匏狼煙還把自己的妹妹巴賴林喇哪覓贈給必捷為副室,生育一男一女。雍正四年(1726),必捷還帶喇哪覓回德化探祖,一時傳為佳話。雍正八年,喇哪覓病故,必捷不忘臺灣親家,于乾隆三年帶著喇哪覓生的男孩王宗再到臺灣探親和貿易,後卒于台南潮州莊舊居。

四、德化人民定居臺灣後,時刻維護祖國的統一,把臺灣和大陸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整體。他們雖在臺灣繁衍後代,仍不忘祖國大陸這個“祖根”,即使在臺灣病故了,也要“葉落歸根”,把骨骸運回大陸故鄉安葬(這在以上族譜記載的就有十例),有的身在臺灣,還托人寄銀為故鄉的“父母墳墓及年節銀紙之費”,寄託對祖先的哀思(見《龍俊郭氏族譜》郭亞例),同時積極投資為大陸家鄉修建祖先墳墓和祠堂。德化人民也時刻關心臺灣的命運,支援臺灣人民的反壓迫、反剝削、反侵略的鬥爭。康熙六十年(1721),臺灣羅漢門(今高雄縣)農民領袖朱一貴,率數萬農民起義,號召民眾抗清,立即得到德化陳洛、鄭堅等的回應,他們聚眾於永春石鼓岩,組織抗清力量,活躍在德化近山諸村落,支持臺灣人民的鬥爭(見民國廿八年版)。這一鬥爭雖然失敗了,但他們與臺灣人民心連心的事蹟永載於史冊。

臺灣、德化一家親,骨肉相依根連根。人為造成的臺灣同祖國的藩籬,是違反我們悠久的歷史淵源的,也是違反我們中華民族利益和願望的。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的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臺灣同胞和祖國親人團聚的心願一定會實現。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