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武夷山 »

武夷山市人口遷移

作者:佚名  來源:《武夷山市誌》1994.01.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武夷山市人口遷移

武夷山地區歷史上人口機械變動較大的時期為: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雖無準確的人口變動記載,但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的發現,尤其是對城村漢城遺址的挖掘可證:秦漢時期,先是北人入閩,繼而南人北上。漢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年),漢兵從分水關入閩,平定閩越王餘善的叛漢之後。“詔軍吏盡將其民○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

南北朝以後,北方戰亂頻繁。中原一帶不少人南遷福建,由於武夷山地處入閩要衝,大多數人先在此落腳,有些則在此定居繁衍生息,或沿建溪方向發展。據民國《崇安縣新志》載:詹姓始祖南朝時入閩為官,其子遂居於此,子孫散處於五夫、星村、吳屯等地。

唐貞觀初,潤州人彭遷授建州左牛衛上將軍,捐資雇請勞力,在溫嶺東岸(今市區附近)開墾荒地九十餘處。清康熙《崇安縣誌》載:“據集鄉民約萬人,遂名其鄉新豐。”

唐末五代,中原人民不堪戰亂,紛紛南渡。隨王潮、王審知自河南固始縣入閩的有丘姓、張姓,還有名宦、權宦之後如劉姓、胡姓、蔡姓等。十國時期,閩王王審知的宰相翁承贊晚年定居崇安北鄉,以人名其地為翁墩。

宋元時期,北方居民再次南遷,其中有名的有柳氏家族,在崇安興盛一時。北方居民遷居崇安後大多聚族而居,形成今天的地名和村莊名稱。如吳屯、曹墩、黃墩、蕭家灣、黎源等。南宋時,一些文人墨客雲集武夷山中聚眾講學。他們中有多人寓居山麓繁衍後代,崇安人口在南宋後期增至43897人。

明朝,人口基本穩定在40000人左右。清朝初年,由於改朝換代時的戰亂,人民流離失所。康熙初年,又由於耿精忠據閩叛亂,崇安人口減至33169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二)後,由於已平定耿精忠叛亂多年,又由於取消人頭稅,人口迅速增長,至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全縣人口增至104921人。

民國時期人口變動較大。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崇安人口達十四.六萬。隨後由於國民黨軍隊在蘇維埃革命時期對群眾進行燒殺搶掠,人口驟降。民國二十五年全縣人口48873人。據統計這一時期全縣被殺害11461人,被抓走4279人,被迫逃亡4180人,因饑餓、疾病致死21885人。民國二十六年十月,縣政府成立崇安縣墾務所。縣長蔣伯雄動員其家鄉浙江諸暨及龍泉、遂昌、慶元等縣無地、少地農民到崇安從事耕種,首批移入400餘人。翌年,又移入浙江籍的農墾移民1013人,福建省福清、長樂等縣的農墾移民317人。

民國二十七~二十八年,福建省政府將居住在沿海地區的臺灣籍居民,分五批遣送到崇安縣墾務所。五批台籍的農墾移民共433戶1535人。抗戰勝利後,這批移民或返回原居住地,或返回臺灣原籍,少數仍居留崇安。

民國二十八年,縣墾務所安置修築建陽至分水關公路的外省籍民工到各個墾區務農,並幫助他們在崇安縣落戶。外省籍移民中有浙江龍泉、縉雲和江蘇武進以及山東濟南市、安徽合肥市、江西上饒市、河南廣山縣的築路民工。

民國三十~三十五年,國民黨“閩、浙、贛邊區剿匪指揮部”派重兵圍攻崇安革命老根據地。軍隊所到之處,燒毀村莊,拉夫派款,致使大量縣民外逃,人口驟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扶持革命老根據地的各項政策,積極幫助被摧殘村莊的人民重建家園,恢復生產,促使流離失所的村民紛紛返回原籍安居。一九五一年八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到達崇安慰問老區烈屬和人民群眾。在慰問團的關懷和鼓勵下,流落在外地的老區群眾紛紛重返家園,人數達○.三~○.五萬人。

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政府為了支援老區,大辦農業,先後動員福州、福清居民和知識青年七批,共1454人,到下梅、橫墩、楓林、曹墩、仙店、南岸等地從事農業勞動或擔任高級合作社的財會人員。

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古田縣建造水庫,庫區移民先後有二百餘人到崇安茶場安家。

一九六○~一九六一年,山東兩批移民429人在縣林業局所屬伐木場安居。

一九六四年五月,惠安縣移民261人定居崇安縣。一九六五年又接納福州知識青年和社會青年到武夷山落戶。兩年共接納380戶505人。

一九六七年、一九六八年,印尼、緬甸等國的歸僑523戶1834人被安置在崇安縣星村公社黎源大隊的武夷華僑農場。

一九七八年五月至一九七九年六月,安置三批越南歸國華僑共391戶1765人。這些難僑被安置在武夷華僑農場。

撤縣建市以後,各項建設加快速度進行。來自四川、江西等地的民工,來自浙江的經商、勞務者以及福建省長樂、惠安、福清等地的建築工程隊每年都有千人定居武夷山市。一九九三年遷入人口4995人。

一九四九~一九九三年,大多數年份是遷入境內人口多於遷出人口,少數年份則為遷入人口少於遷出人口。遷入、遷出人口最多的年份均為一九五八年,分別為17790人和12009人。該年人口機械增長率為63.53‰。遷出人口多於遷入人口的年份為一九五九、一九六○、一九六四、一九七○、一九七二、一九七四、一九七五、一九七六、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和一九九二年。十一年間每年遷出多於遷入的人數均在千人以下,平均每年遷出人口多於遷入人口385.4人。一九五六~一九九三年的三十八年內,遷入總數18.18萬人,遷出總數15.13萬人。遷入比遷出多3.05萬人,平均每年遷入多於遷出789.61人。遷入人口中有移民數批,出現了外地人聚居的村落,如桐木村多為江西籍居民,洲頭村為浙江江山市籍移民的聚居地,黃柏村多為浙江籍的居民,但多數村落則為本地籍和外地籍的移民和睦相處。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