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武夷山 »

武夷山神話與傳說《二》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武夷山神話與傳說《二》

古越民墓葬船棺

從前,武夷山一帶居住著武族和夷族兩個部落。那個時候,武夷山原是一片汪洋,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兩族人日子過得十分淒慘。

兩族人的疾苦被天宮的一位神仙知道了,他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幫助武夷人開建武夷山。

這仙人吹了口仙氣,施展仙術將江西九龍山的八條龍和許多山峰都幻化成青蛙驅趕到武夷山填海。轉瞬間,武夷山就變得削壁掩映,秀峰嵯峨。奇花瑤草馨香,紅杏碧桃豔麗。崖前古樹,霜皮溜雨四十圍;門外蒼松,黛色參天二千尺。雙雙野鶴,常在溪濱舞清風;對對山禽,每向枝頭啼白晝。簇簇青藤如掛索,行行煙柳似垂玉。果然不亞神仙境。山清水秀給武夷兩族人帶來了一片生機。兩族人感謝仙人的恩德,尊稱他為“武夷君”,供奉為“移山大仙”,年年祭祀,歲歲朝拜。誰知“福兮禍之所伏”,一場災難也因此降臨。

一次王母娘娘召開蟠桃宴會,各路眾仙皆前往赴安。席間,幾位神仙講起武夷君如何受武夷百姓供奉。近旁一大耳仙妒忌道:“武夷君能移山,我能倒海。只要略施小術便管叫武夷山再淪汪洋。”武夷君一聞此言,打了個寒噤,暗叫禍事了!他立即駕祥雲飛奔武夷山,變成一個雲遊和尚一邊挨家化齋要飯,一邊警告武夷族人:“大難要臨頭,快鑿木船,架壑逃生”。族人將信將疑,但還是立即用古柏、楠木雕鑿成船。

果然,三天三夜後,忽見黑霧遮天暗,愁雲掩地昏。雷公怒吼,電母生嗔。龍施號令,雨漫乾坤。天上銀河瀉,村前白浪滔。孤莊將漫屋,野岸欲平橋。真個桑田變滄海,霎時陸岸滾波濤。霎那間武夷山又陷作一片汪洋大海。兩族人紛紛架著楠木、古柏船爭相逃命,求救聲直沖宵漢,驚動了南海觀音菩薩。她撥雲一看,便手托淨瓶趕去相助。只見觀音將柳枝往下一指點,叫聲“退!”那河水全被吸進淨瓶中去了,兩族人得救了。

武夷兩族人從此在武夷山長住下來,在群峰之間,用破舊了的木船架作橋樑,相互往來。後來,兩族聯姻,便合成武夷人了。

為銘記鑿船救命之恩,據祖傳風俗,武夷人家家都要鑿船駕壑,連死後的棺木也要做成船形,安葬在洪水淹不到的岩壁洞穴中。那些駕壑船和船棺千年不朽,至今還留在九曲溪濱的峰岩壁洞上,遊人乘筏游九曲時便可看到。

  

倩女摔印鎮柳精

暮春三月,當綠柳盈山道,奇花滿澗渠。香蘭圍石屋,桃花映岩嵎時,在桃源洞裏修煉的桃花女便幻化成一個美貌女子來到人間。

你道她怎生模樣?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插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嚲紅綃飄彩豔,高簪珠翠顯光輝。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裏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知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玉女降瑤池。

桃花女不僅美貌絕倫,而且雙手奇巧,她繡的小鳥會飛翔,繡的公雞會報曉;繡的桃花會噴香,繡的魚兒會游水。桃花女有一副菩薩心腸,常常濟貧救窮。還教姑娘、媳婦織布繡花。若是碰上無賴欺侮良家女子,她就施展法術,打抱不平。輕佻的公子哥兒對嫵媚的桃花女真是又愛又恨,可又無可奈何。武夷山的百姓卻誰都喜歡她。

有一年,武夷山來了一個修煉千年的柳樹精。你看他如何長相?青面獠牙欺太歲,暴睛圓眼賽喪門。鬢邊蓬發如雜草,頷下黃須似插針。這柳樹精貌醜心更壞,只要見到花容月貌的姑娘便垂涎三尺,仗著千年法力,千方百計搶到手,嚇得武夷山的村姑們魂飛魄散,夜不寐,食不香,只得終日閉門不出。

有一天,柳樹精聽到村中笙簧雜奏,簫笛頻吹,就使了個隱身法躲在屋隅偷看,原來是一對新郎新娘在拜堂呢。柳樹精瞥眼一瞧,只見那新娘蛾眉橫翠,粉面生春。妖嬈傾國色,窈窕動人心。花鈿顯現多嬌態,繡帶飄颻迥絕塵。半含笑處櫻桃綻,緩步行時蘭麝噴。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

柳樹精暗驚武夷山竟有此絕美女子,不由看得呆了。忽見新郎新娘要進洞房,說時遲,那時快,柳樹精化作一團旋風,揪住新娘往外就跑,驚得新娘高呼救命。待眾人醒悟追出門外,哪里還有新娘的蹤跡?

巧逢桃花女路經村口,忽聽人聲嘈雜,急聲呼救,放眼一望,只見遠處有團旋風漸行漸近,料想定是柳樹精在作怪。她忙拔下發上的桃花,輕輕一吹,叫聲“變”,散開的花瓣立時變作無數桃枝,如一枝枝利箭直刺向旋風。只聽得“啊”地一聲怪叫,柳樹精從旋風中跌落在地,不見了搶來的新娘,只見桃花中閃出個女子來,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嗔斥道:“孽障柳樹精,竟敢搶奪民女,看劍!”柳樹精連忙一個急轉,避過迎面一劍,見敵手是個貌若王嬙,顏如楚女的美姣娘,不由轉怒為喜,上前去捉桃花女。桃花女一驚,幻作一枚輕盈的桃花飛走了。柳樹精豈肯善罷幹休,呼嘯著直追不舍……

正在危急關頭,忽從雲端飄來一位白髮老翁,見一團黑色妖霧緊追一個女子不放,心知不妙。老翁從懷裏取出一枚黃印交給桃花女,並附在她耳畔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番,轉身就不見了。

桃花女情知遇上了大仙,正想著,柳樹精已撲到了眼前。桃花女忙舉黃印朝東亮了三下,妖霧立刻就消散了,柳樹精便顯出了原形。桃花女又將黃印猛地摔擲過去,只聽得柳樹精一聲慘叫,頭被砸裂了,散盡了全身精氣,變作一棵歪斜的柳樹,癱在那裏再也動不了了。

武夷山的村姑們又歡歡笑笑與桃花女一道織布繡花了……

  

觀音揮瓶伏猛虎

從前,武夷山的仙掌峰與隱屏峰一帶,嵯峨矗矗沖霄漢,巒削巍巍礙碧空。怪石亂堆如坐虎,蒼松掛崖似飛龍。寒鴉揀樹無棲處,可歎行人難進步。在這奇險無比的峻嶺中,有十數隻猛虎出沒,尤以那只花斑母虎最為兇悍,常是花斑母虎前頭走,大小惡虎尾後跟。原來這花斑母虎非同尋常,乃是住在淩霄峰南邊的虎嘯岩洞中的一隻老虎精。

俗話說:物以類聚。這只母虎精專跟黑心黑腸的鐵板鬼學歪門邪道,還常躲在酒壇峰上偷聽八仙聚會,倒也學了些本事。仗著這些本事在群虎中爭霸稱王。帶著虎群竄進村中食人叼畜,無惡不做,唬得黎民百姓叫苦連天。

有一天,村中來了位手執鋼叉,腰懸弓箭的陌生漢子,聲稱專倚打虎為生,捕捉蛇蟲過活。此次前來,為的是解除鄉民虎患之苦。

紅日西沉,漢子隻身上山探虎,鄉民們都為他捏了把冷汗。誰知次日清晨,漢子又平安歸來。說來也怪,自漢子進村後,從未發生過惡虎傷人之事。

一天半夜,漢子忽然精神一抖,拎了只布袋就要上山,鄉民們也拿刀提棍,跟著漢子來到仙掌峰的巨石旁潛伏著,等候惡虎出現。漢子安置好鄉民後,自己登上巨石頂,盤腿而坐,閉目養神。

三更時分,忽聽北廊岩方向冷風嗖嗖,餓了幾天的群虎早已按捺不住了,咆哮剪尾而來,振裂山川驚鳥獸。那漢子把布袋迎風輕輕的一展,喝道:“孽畜,哪里走?”鄉民們聞得數十聲虎吼近身壓來,慌忙舞刀弄棍,漢子一指鼓囊囊的布袋,笑道:“爾等莫慌,除那只花斑母虎外,其餘惡虎已裝入袋中”。鄉人求追,漢子曰:“勿急,我自會懲治。”轉眼便不見了。眾鄉人抬頭見雲端現出南海觀音,托了淨瓶楊柳。原來漢子乃是觀音變化,喜得鄉民無一不跪地拜禱。

再說那只花斑母虎嚇得落荒而逃,在武夷二曲仙榜岩被觀音截住去路,觀音用手一指,一塊巨石化為一個小花瓶,落到掌心,隨即又從頭上拔下一枚金簪插到瓶中,頓變為一枝丹桂。觀音一揚手,花瓶從空中飛落,只聽得一聲山響,把花斑母虎壓伏在地。惡虎痛不可忍,泣聲求饒:“觀音菩薩,弟子有眼無珠,不識你廣大法力。千乞垂慈,饒我性命,再不敢恃惡了”。觀音哀其可憐,手向上一揮,那花瓶又回到觀音手中,誰知這母虎惡性不改,竟兇相畢露,張牙舞爪朝觀音撲去。觀音將花瓶往下一擲,喝聲:“著!”花斑母虎便被重如泰山的花瓶壓得再也動彈不得了。

後人為銘記觀音的恩德,便在觀音收虎的岩石上刻下了“伏虎”二字,以示後世子孫。

  

漁郎弈就飛來石

在武夷山桃源洞的石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喜無樵子複觀弈,怕有漁郎來問津。”關於它的來歷,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

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在武夷山九曲溪濱有個小村莊。小村莊有個後生,他父母雙亡,從小跟著舅舅靠砍柴打魚度日。因他沒有名字,水邊的人見他每日挑柴叫賣,便喊他“樵子”,山中的人見他成天背簍捉魚,就叫他“漁郎”。

這後生憨厚老實,沉默寡言。不喜與同伴歡歌嬉戲,卻愛看人下棋。一回看新鮮,二回識門道,三回竟學會了走法。

後生每天晨曉去天游峰砍柴,放眼遠望,只見百里武夷雲煙繚繞,點點群蜂若隱若現,仿佛是一局龐大的棋陣,雲霧是棋盤,山峰做棋子,後生便在心中繁衍起變化萬端的棋譜來。

有一天,漁郎賣完魚回山,忽見山中匝地遠天,凝煙帶雨。夾道柔茵亂,漫山翠蓋張。遙望不知何所盡,近觀一似綠雲茫。漁郎愈走愈快。不覺來到一扇石門前。只見門內松柏凝青,桃李鬥豔。說什麼耕雲釣月,此間隱逸堪誇。

他跨進石門,便見兩位白髮銀須的老道,一個身穿綠褂,一個肩披白袍,正端坐在石桌邊對弈呢。漁郎見了心迷,便靜立一旁屏氣細觀。

漁郎見下首的白袍老道落棋迅捷,攻勢淩厲,上首的綠衣老道神態自若,沉著應戰,堪稱是棋逢對手。漁郎看至精彩處,不禁撫掌叫絕,兩位老道也不理會。白袍老道下不多時,求勝心切,走了一步劣棋。漁郎不禁驚道:“冒進,必要受困!”白袍老道乜了他一眼,仍不作答。果不出漁郎所料,被綠衣老者圍攻過去,反敗為勝。

綠衣老道撚須笑道:“想必漁郎精於棋道?”

漁郎紅了臉,低聲說:“喜愛而已,不足稱精。”

白袍老道輸了一局,心中窩火,便拿漁郎解氣:“不必自謙,貧道倒要領教領教。”

綠衣老道笑坐一旁,重新擺好棋盤,漁郎落座後,雙手一拱:“請道長多多指教。”

白袍老道哪里把這乳臭未乾的毛孩子放在眼裏?一落子就狠打猛攻,漁郎全無懼色,來個以柔克剛,步步設阱。驚得白袍老道無言以對。棋才到中局,勝敗之勢已見分曉。白袍老道氣得臉色鐵青,心中不服,想不到會輸給一個小毛孩。故爭辯道:“此局乃貧道輕敵,再下一局。”

漁郎謙然一笑:“承道長相讓。”抬頭見已山色昏朦,遂起起告辭。

綠衣老道想再觀漁郎棋藝,便婉言勸留,又從袖裏掏出水蜜桃來給漁郎解喝:“再弈一局。”漁郎推脫不得,只得奉陪。

白袍老道也從袖中摸出一粒棕色的種子來:“棋戰不可無物,你若再勝我,願贈此寶物。”

漁郎接過種子一嗅,清香沁人,精神頓時大振。漁郎只恐它乾枯了,便置之於濕土之上,又開始棋戰。

此次白袍老道一改其戰術,採取剛柔相濟的棋法。漁郎也不示弱,隨機應變,忽進忽退,時守時攻。終局時,白袍老道又輸給漁郎一個半子,此時,已是玉兔初升了。

“下回領教”。漁郎連忙拜別。不料綠衣老道意欲和白袍老道合戰漁郎,漁郎覺盛情難卻,只好繼續開戰。

此局,綠衣老道棋路穩健,變化莫測。漁郎心想要攪亂對方方寸,必須出奇制勝,速戰速決。他鋌而走險,向棋盤中心天元投下一子,兩個老道驚愕得瞪大了雙眼,面面相覷,舉棋不定,不知漁郎的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麼藥。漁郎不敢怠慢,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他道他為首,我道我奪魁,好一場惡鬥。漁郎步步緊逼,正舉一子欲結束棋局時,綠衣老道嘖嘖贊道:“實乃後生可畏,欽佩,欽佩。”說著從袖中摸出一塊晶瑩石朝天一拋,“為讓棋王精研棋藝,特贈一玉質嬌姿的賢良媳婦與你,且讓她先回家去。”

漁郎朝天一看,只見那女子青姿妝翡翠,丹臉賽胭脂。嬌嬈嬌似天臺女,不亞當年俏嫦娥。漁郎一時看得呆了,竟投錯一子,兩道瞅準時機,力挽敗局,終於打成平局。

兩道挽回了一點面子,面露喜色,順手朝空中一指:“媳婦到不了你家啦!”

漁郎下得山去,滿腹狐疑。不一會兒便回到村中,卻見家門上掛著一把鏽鎖,簷前蛛網攀籠,滿目淒涼之狀。他連喊“舅舅”卻無人應。

鄰人聞聲趕來:“漁郎,你怎的一去三年無消息?”“你舅舅早已病故,葬到白雲洞去了。”

鄉人又告訴他三年裏村中發生的奇事:第一年,漫山忽然長滿岩茶,異香馥鬱。第二年,嶺上桃花含笑,夭夭灼灼。第三年,空中飄來一位仙娥,眼看要落在你家門前,卻又亮光一閃,姑娘化作一塊巨石,斜飛仙岩,峭立在碧雲庵前。

漁郎頓悟此乃仙家妙法,知是自己遇見了仙人。第三天複又沿原路找去,哪有兩位道人蹤影?卻見石門上有副對聯,悟出乃是兩位仙人的免戰牌,不覺笑兩位仙道太謙虛了。

  

笛手吹出神仙閣

相傳在明朝永樂年間,皇帝聽說有個勝過蓬萊仙境的人間勝景武夷山,不覺遊興大發,帶著百乘轎,千匹馬,妃子、宮女、錦衣衛;文官、武將、馬步兵南下。一路上,六龍噴彩扶車出,雙鳳生祥駕輦來。三簷羅蓋搖天宇,五色旌旗映禦階。更有那笙歌音美,弦管聲諧,好生氣派。

且說隨行樂隊中有個年輕笛手,常年禁錮在皇宮裏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早想逃離皇宮,寧為耕田種地的農夫,過淡泊自在的日子。可是皇宮戒備森嚴,別說是逃出皇宮,就是步出大門也休想。此次南下游山,笛手豈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瞅準時機,趁皇帝與鐵華和尚談道說經,吹神捧佛之際,躲進武夷山九曲溪南的蘆笛岩裏。

從此,笛手就靠採集山上的翠竹制笛,拿到星村墟市去兌米換鹽度日,日子雖然窮困清苦,倒也快樂逍遙。

笛手吹得一口好笛,那悠揚笛聲,恰似黃鸝紫燕啼宮柳,巧囀雙聲入雲鄉。引得滿院海棠飛粉蝶,萬株楊柳囀黃鸝。涓涓滴露紫含笑,豔豔繞空紅拂桑。

有一天,笛手賣笛歸來,炎日驕陽把他烤得困倦疲乏。笛手尋了一處山洞歇腳,那洞裏涼颼颼的,笛手倦意頓消。忽見不遠叢林處樓閣重重,宮殿巍巍,一派音樂之聲。笛手疑是幻夢,揉了眼睛,只見眼前朱宮貝闕,與世不殊。瑪瑙花城,琉璃仙洞,水晶雲母諸宮。園林幽雅,景物妍森。縈回曲徑,紛紛盡點蒼苔;窈窕綺窗,處處漫籠繡箔。更有那黃金屋瓦,白玉門樞。屏開玳瑁甲,檻砌珊瑚珠。遠觀洞府欺蓬島,近睹山林壓太華。紫竹林中,隱約傳來女子的歡笑之聲,笛手避林間窺視,只見她們一個個發盤雲髻似堆鴉,身著綠絨花比甲。一對金蓮剛半折,十指如同春筍發。團團粉面若銀盤,朱唇一似櫻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裏嫦娥還喜恰。尤其那紫竹根根晶瑩透亮,甚是誘人。笛手不由驅步前往,想那紫竹製成短笛,定能音諧韻美。他剛攀著一枝紫竹,只聽得樓閣裏傳來一聲嬌斥:“何方凡夫俗子,膽敢盜我仙家紫竹?”笛手驚得魂飛魂散,撒腳奔逃。

慌不擇路,笛手逃到一處岩洞裏藏了起來。看看身後無人追來,才喘著粗氣,坐在石板上歇息。細細察看四周,原來他已身置於兩岸相峙,只留一張晴天的洞穴裏。洞中涼風習習,令人舒情暢意。笛手倚在岩壁上,癡想連連,那紫竹乃罕物,若能盜得一枝該多好。笛手趁著暮色漸沉,把賣剩的那只笛子隨手置於岩上,躡手躡腳的向竹林間摸去。

忽然從石洞處傳來一陣韻美的笛聲,那輕柔飛揚之音若花籠月燦。真是風飄仙樂下樓臺,笛聲禦樂透青霄。笛手正暗詫誰人吹得如此好笛,林中忽傳嬌聲:“妙玉!你且前去看看,是誰家仙笛如此誘人 ?”

笛手遠遠見紫綃宮女下閣迎他而來,他暗叫不好,掉頭就跑回岩洞,原來,是他的那枝短笛迎著晚風自發音韻呢!

笛手拾笛欲走,忽見那紫綃宮女嫋嫋娜娜,輕移蓮步,走至面前:“公子請留步,我家公主最喜歡聽笛聲,聞得公子笛聲韻美,公主有請公子賞光。”

笛手正舉步相隨,忽然眼前白光一閃,抬眼看時,哪里還有什麼寶妝亭閣,雕樑畫棟?卻是薄露瀼瀼滴,輕煙淡淡籠。異卉奇葩香,月夜色朦朧,自己一人立在紫竹林間呢!只在剛才見到過的彩畫雕欄的岩壁上,留下“神仙樓閣”四個大字。後人就把笛手倚笛的山洞叫做“風洞”了。

 

伏羲玉斧劈山崖

武夷山九曲溪南麓,有一座大山崖,好像被斧頭劈開似的,斷裂兩半,只漏下一細線天光,人們稱這座山崖作“一線天”。這條裂縫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遠古時候,有位名叫伏羲的神祗,他生性慈善,聰慧勇敢,善於采麻搓繩,織網捕魚。他關心民間百姓疾苦,長年住在凡間,向鄉民傳授謀生本領。

有一年,伏羲來到武夷山,見九曲兩岸黎民生活淒苦,空守著碧水丹山過著窮困的日子,於是便留在武夷山,選了一個岩洞住下來,白天教百姓采野麻,搓麻繩,晚上教他們織網捕魚捉鳥。可是,夜晚岩洞裏黑漆漆的沒有一點亮光,洞外又寒風怒吼,群獸出沒,怎麼辦呢?若是能在山崖上鑿出一扇窗,讓那朗朗月光透射進來就可以織網了。何不到天宮去借把玉斧呢 ?

伏羲主意已定,便駕雲上天宮去了。他來到天庭,向玉帝說明了來意。玉帝大喜,囑伏羲到武庫去取玉斧。

伏羲借到玉斧後,不敢久留,匆忙返回武夷山。他上山頂,高舉玉斧猛劈而下,只聽得一聲轟響,就將這座山崖劈作兩半。從此,伏羲就借助從裂縫漏進的月光,常年累月教百姓謀生之藝。

不知過了多久,九曲溪兩岸百姓的生活漸見好轉。人們沒有忘卻伏羲的恩德,聚集起來挑著捕捉來的獵物來感謝伏羲。伏羲覺得夙願已還,對眾鄉民說:“好日子全靠你們自己勤勞的雙手去獲得。”說完,伏羲就幻化作一縷青煙,嫋嫋升空而去。

為銘記伏羲的恩情,後人便把伏羲當年住過的岩洞叫做“伏羲洞”,那座斷成兩半的山崖叫做“一線天”。一線天的傳說為後詩曰:

“神工自天來,手持白玉斧。劈破兩山崖,化作千丈堵。”

 

大腳仙喜曬綾羅

沿著九曲溪乘竹筏進入六曲時,遊人便可看見一張撲面而來的巨大石面,高闊平坦,壁立萬仞。岩壁上有一道道宛若布紋的印良,壁間還有巨掌印,這就是仙掌峰了。

傳說自盤古破鴻蒙以後,九重天宮的織女每天都要採集五彩雲錦,織成綺繡綾羅,交給王母娘娘,做天庭各路神仙的仙衣錦袍。

一天清晨,天宮裏掌管送布的挑擔大腳仙,挑著織女織好的一擔帛錦,踏著雲途經武夷山的雲窩時,不經意往下一看,只見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霧過天連青壁潤,風來松卷翠屏張。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更有那九曲清溪涓涓碧脈穿雲過,湛湛清波映日紅。大腳仙一樂,撂下布擔子,拔腳就往天遊峰上跑,追著清風流雲,站在山巔,飽餐武夷秀色。放眼遠望,煙雲渺渺采盈門,松柏森森青繞戶。鳥銜紅蕊來雲壑,鹿踏芳叢上石台。那山門前,時催花發,風送花香。臨溪綠柳轉黃鸝,傍岸夭桃翻粉蝶。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從天宮傳來一陣陣鐘鼓之聲,大腳仙一聽便著了慌,後悔貪戀人間美景而忘了那擔綺羅雲錦,急忙四下尋找。等他在雲窩找到布擔一看,頓時嚇得額汗津津,原來滿擔的綾羅綢緞已被山露打濕了。這可是違犯天規的事情呀 !

大腳仙急得手足無措,忽見紅日高照,天遊峰西面不是有塊平整的大石面麼?大腳仙不由暗喜,挑著布擔到懸崖邊,把一匹匹錦緞“嘩啦啦”地抖開晾曬在石面上。可是錦緞太長了,一直垂到六曲溪濱,皺巴巴的不平整。怎麼辦呢?他低頭看見自己的一雙大腳,頓生一計,脫下金黃色的大草鞋朝天一甩,草鞋就變成一朵金黃色的雲彩,大腳仙駕著雲飄到半崖,又扯又拉,直到把一擔綾緞撫得平平整整,才按下雲頭,穿上草鞋。幾番辛勞,大腳仙已困頓不堪,倦意昏沉,於是尋了一處陰涼的樹蔭,枕著扁擔“呼嚕呼嚕”睡著了。

等大腳仙一覺醒來,日頭已經西斜。他起身一瞧,不由用手捂著雙眼,眼前一片金輝,光芒四射,耀得睜不開眼。原來是綾緞在夕陽下熠熠閃亮,襯得碧水丹山更是旖旎妖嬈。大腳仙用手一摸,岩壁上燙熱炙人,他慌了,急急去收布。然而,那一條條綾緞已熔進了光滑的大石裏面,連大腳仙按布的手掌印也永遠地嵌進了岩崖上。仙掌峰的故事也由此流傳下來。“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春蔥積綠苔”這兩句古詩,說的就是仙掌峰的景致。

每當夕陽西下,便見仙掌峰上掌印清晰,紋絡可辨。若是風雨之日遊覽至此,可見數十道晶瑩剔透的珠練順紋路飛落而下,宛若一匹匹絢麗無比的綾綢高掛在丹崖之上。因當年大腳仙在此曬過雲錦,所以仙掌峰也叫“曬布岩”。

 

姜太公四曲垂釣

相傳開閩以前,有個嗜好釣魚的姜太公——姜子牙,遁跡武夷山九曲溪。他見九曲遍地芳菲設繡茵,溪濱楊柳萬象春。尤其是四曲,嶺上群花放蕊,崖前古柏留雲。澄澄清水,湛湛碧波,溪中魚蝦蟹鱉嬉戲。姜太公一看,心中大喜,於是日日提竿背簍,上四曲垂釣取樂。

有一天,姜太公忽然釣到一條形似烏賊的軟體無鱗大魚,心目甚是疑惑,這分明是海中之物,怎會出現在山澗小溪裏呢 ?一低頭,只見無鱗魚流出兩行淚來,泣聲哀求:“太公明鑒,我本是墨魚精,只因不願獻身天宴,觸犯了天條,被罰入天宮水牢,歷盡驚險方逃遁至此,懇請太公恩典,讓我世世永守溪畔……”薑子牙見其悽楚可憐,遂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將無鱗大魚置於丹爐岩上,暗念咒語,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它煉成墨魚岩,這就是現在六曲溪畔的響聲岸,它正形同一只栩栩如生的的墨魚。

話說又有一天,姜太公正想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心中得意,釣興也濃,可苦釣了一天什麼也沒釣著,魚杆卻斷了兩根。姜子牙怏怏不樂,又換了第三根釣竿,嘴裏念念有詞。魚餌入水,魚竿顫動,薑子牙以為大魚上鉤,心中大悅,將釣竿緩緩拖近,猛地向上一挑,他一看便傻了眼,天哪 !這哪是什麼魚呀,卻是一對金龜。姜太公思來想去,釣了幾百年的魚,從沒遇過這等晦氣事。他忽然醒悟,此不祥之兆,定是緣於魚釣得太多,或是成全了墨魚的夙願,有違天意。於是姜子牙拱手向天起誓,此後永不垂釣。遂將釣竿一折兩斷,隨手插在身邊的岩縫裏。薑子牙又脫下衣袍,裹著釣來的兩隻金龜,逆水放生到八曲溪中。

在八曲溪中,有只金龜昂首游在水裏,背上馱著另外一隻金龜。兩隻金電,一隻想上,一隻欲下,成了形象逼真的上下水龜。這就是遊人津津樂道的九曲佳景——“回首望金龜”。

現今的四曲溪畔,仍能看見姜太公插在岩石上的兩截魚竿,魚竿邊上有只圓形石凳,傳說那便是姜太公釣魚時坐過的凳子。

  

文物迷失足懸崖

相傳在五百年前,大約在明朝成化年間,武夷山有個嗜好收集古董的文物迷,他不想種田,不思經商,卻日日做著收集奇珍異寶的發財美夢。

他聽說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泚峭壁洞裏有古人遺留的架壑船棺。那船棺乃古柏楠木所制,屬稀世罕物。有人在夜裏親眼看見藏棺處金光燦燦,想必其中藏有稀世異物。文物迷聞得這般奇異,便心癢難熬。他想,若能盜得一具船棺,不用費心勞力,便可家資萬貫,良田千頃。騾馬成群,豬羊無數。有吃不完的米穀,穿不盡的綾羅,使不完的金銀。一生一世,自自在在,享盡榮華。

文物迷不顧妻兒涕淚相勸,一路上搶喪踵魂般奔向藏棺壁洞。文物迷到了小藏峰腳,抬頭仰望,只見崖深岫險,柏蒼松翠;八面崔巍,四圍險峻。山頂嵯峨摩斗柄,樹梢仿佛接雲霄,文物迷不由打了個寒噤,可一想到財富即唾手可得,哪里還顧得性命?

文物迷把削好的竹簽敲插入岩罅間,攀岩逐級往上爬。文物迷無意間朝下一看,頓覺寒氣透人毛發冷,嵐氣繞身夢魂驚。他嚇得手足俱顫,額汗津津。縱然心慌腳軟,文物迷卻仍頑性不改。

好不容易攀上壁洞,果見一具形似船樣的棺木,兩端窄小微翹,棺中寬而闊,表面雖已風化,木質卻仍完好。棺內並無屍骸,卻是金盞玉盆,銀盃晶碗……文物迷大喜,解下腰間囊袋,就往裏裝。

當文物迷把鼓囊囊的布袋往肩上一扛,忽然從壁洞裏飛出數隻白蝙蝠來。文物迷只覺手背上一陣刺痛,手一松,布袋便落下了萬丈深崖。文物迷趴在洞中捶胸頓足,哭天搶地。終於失足掉下山崖,丟了卿卿性命。

 

遊三蓬飛舟赴宴

秦時有個漁人,名叫遊三蓬,年幼父母雙亡,與弟弟乞奴相依為命,靠打漁為生。一天,兄弟倆在九曲溪上打漁,天色將黑,小船停泊于梅溪渡口。這時,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翁前來搭渡。遊三蓬問其所往,老翁答道:“今晚,武夷君、皇太姥將在幔亭峰上宴請群仙,我要前往赴宴,你們可願隨我一遊?”游三蓬兄弟喜出望外,連連稱謝。老翁令其閉上雙目,安坐船中。他們剛一合眼,小船便騰空而起,只覺耳畔風聲颼颼。不一會,忽聞一陣鶴唳,睜眼一看,小船已擱在岩巔上了。四周佈滿幔亭彩屋,燈火輝煌,笙樂飄飄。這一夜,他們跟仙人一起,拜謁了武夷君、皇太姥,參加了盛大的幔亭之宴。相傳,如今小藏峰上的架壑船,便是他們當初那條打漁的小船哩。

  

老翁播種成茶林

從六曲東岸伏虎岩東行,沿著修竹夾立的石徑拾級而上,過石門穿石洞,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極目四望:南面接筍峰、隱屏峰、玉華峰群峰拔地;北面清隱岩、天遊峰、仙掌峰壁立參天。人在洞中,如陷井底,抬頭仰望,但見青天一圍。此乃“崢嶸深鎖”之“茶洞”。相傳這裏就是武夷山第一棵茶樹生長的地方。

很久很久以前,武夷山九曲溪畔住著一位以采藥治病為生的老人。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不管哪家有個頭疼腦熱的,他總要想方設法幫助除病。村裏的人對他十分敬重,老老少少都親昵地稱他為“老翁”。

一年盛夏,山裏疾病四起,老翁整天跑東村奔西村,忙著抓藥治病。由於生病的人多,老翁平時積下來的草藥全部用完了,就連附近山上的草藥也采盡了。老翁急呀,急得吃不下飯;愁呀,愁得睡不著覺。偏偏這個時候,村頭的李嬸又哭著來請他去搶救李叔的急病。老翁連忙去看,見李叔正高燒昏迷,若不急救,就有生命危險,憑著多年的經驗,老翁知道治這病要用鮮吊蘭,可找遍全村都沒有。老翁二話沒說,急忙趕回家,拿起藥鋤、藥袋進山找吊蘭去了。

驕陽似火,烤得大地發燙。老翁頂著烈日,翻過三十六道山梁,淌過九曲溪水,走進了一條峽谷。只見兩旁群峰高聳雲天,山腳層層疊疊的竹樹,蒼翠欲滴,染綠了四周的石壁;石徑上,佈滿了碧草青苔,仿佛鋪上了一層織著綠色圖案的地毯。或流出石峽,或迸出岩罅的泉水,沿著崖腳汩汩流淌,曲折縈行,碧澄澄的。清風習習,肌骨透涼,老翁身上暑熱全消。老翁舉目四望,忽地在一處峭壁的石洞裏發現了幾株嫩綠的吊蘭。他精神為之一振,緊了緊腰帶,又系好草鞋,上前找到一條青藤,手抓粗藤,腳蹬峭壁,終於攀到了吊蘭跟前。老翁雙腳牢牢地蹬在峭壁上,一手抓藤,一手伸出采吊蘭。一株、二株、三株……,太陽曬得老翁的頭頂針灸般的痛,老翁一陣眩暈,手腳一松,便從高高的峭壁上摔下山澗,昏死過去。

就在這時,隨著一陣清風,一個童顏鶴髮的老人駕著白鶴,翩然飄來,落下山澗,用神鞭朝老翁身上來回揮舞。揮一次老翁有了呼吸,揮兩次老翁臉上有了血色,揮三次老翁微微睜開了眼睛。鶴發老人見老翁用驚奇的眼光瞧著自己,便說:“我乃武夷‘控鶴仙人’,素知你為人熱心善良,為民采藥治病。适才在雲中見你生命垂危,特趕來相救。”說完,控鶴仙人扶老翁坐到白鶴背上,將神鞭一揮,白鶴飄然而起,傾刻便降落在一扇大石門前,門額上“崢嶸深鎖”四個大字遒勁有力,熠熠生光。仙人扶著老翁下得鶴來,又見仙人用神鞭一指,吱地一聲,石門徐徐開啟,仙人帶著老翁入了石門,穿過石洞,眼前便顯出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來。仙人帶老翁過了大殿,走進一個清靜幽雅的房間,從壁上取下一個翡翠葫蘆,打開葫蘆口,倒出一杯玉液瓊漿給老翁喝。老翁接過,剛靠近嘴邊,就覺得有一股香氣。香氣沖進喉嚨,頓覺渾身輕爽,傷痛全消,心明眼亮。

老翁忙問:“這是什麼神藥?”

“此乃仙茶露也。它能治病、提神、解暑、止痢。”仙人又說,“我這園內育有一株仙茶贈送與你,待茶樹長大時,你將枝條剪下插種土裏即成茶林。”

說著,老翁接過茶樹,叩拜謝恩。忽然轟地一聲,眼前幾道金光閃過,仙人隱去了,宮殿也沒有了。老翁如夢初醒,往周圍一看,發現自己坐在一個石洞裏,眼前立著一棵茶樹。老翁知道自己遇上神仙了。

老翁遵照神仙的囑咐,把仙茶樹栽在洞前,用雪花泉水澆灌後,又順手采了幾片茶葉,心急火燎地趕到李叔家已是傍晚時分。老翁連忙把茶葉搗好給李叔服下,不到一個時辰,李叔的病就好了。李叔連連道謝稱讚,老翁心裏甜滋滋的。他向李叔講述了上山采藥遇仙的經過。第二天,他又把全村的人都帶進山裏,去看仙茶樹,還向大家傳授仙人教他的剪枝培育茶樹的方法。村裏的人可高興了,大家把洞內的平地挖開來,插上茶樹枝,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洞內就長出又高又大的茶樹,沒過幾年,洞內已是一片茂密蔥郁的茶園。後來,人們沒有忘記武夷山茶樹的來源,在第一棵茶樹生長的岩壁上刻下“茶洞”兩個大字。

  

小和尚葬身米洞

武夷山上有座斗米峰,斗米峰上有座小小廟,廟裏住著兩個和尚。老和尚善良厚道,勤勤儉儉過日子。小和尚懶惰貪婪,大手大腳度光陰。

且說這斗米峰,崢嶸怪石列,崎嶇曲道縈,乃是個險峻之地,故而求神拜佛的人稀少,日子苦不堪言。但老和尚終日念經,誠心向佛。日子久長,感動了廟中菩薩,夜裏托夢與他……

翌日,老和尚依菩薩指點,果然在離廟不遠的一處山坳間覓得一個小洞。老和尚手拿米鬥,口中念念有詞:“斗米洞,把門開,善良老人討米來,請你快快把門開。”只聽得“吱呀”一聲,小石門開處,雪白的米粒似一粒粒珍珠,涓涓細流般裝滿了一米鬥。老和尚又念道:“斗米洞,把門關,小小米鬥已裝滿,請你快快把門關。”小石門果真“咣當”一聲關閉了。老和尚樂呵呵的回到廟裏。

小和尚見老和尚每日只討一小斗米,心中不悅:“與其日日上山討米,何不挑個大筐多討一些?省得費腳力。”

老和尚語重心長道:“徒兒啊,做人要克勤克儉,切不可耍懶貪心哪。”

有一天,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跟前:“徒兒哪,今天我要下山化緣,你自己去後山石洞裏討一斗米做飯。”說完就把討米訣授于小和尚。

小和尚不解:“有了這仙洞還愁沒的吃?下山化什麼緣?白辛苦。”

老和尚乜了小和尚一眼:“坐吃山空!坐吃山空!”

老和尚一走,小和尚暗笑老和尚是個夯貨,放著清福不享,偏要浪費精力下山化緣。他今天倒要把米洞挑回來。

他拿了米鬥,挑了籮筐,拎了布袋往米洞跑去。

小和尚一念完咒語,那洞門便自動開啟了,白花花的大米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米鬥。小和尚又拉過籮筐去接,邊裝邊搖,不久籮筐也裝得滿滿的。他還不住手,拎了布袋又去裝。小和尚嫌洞口太小,米流得慢,便找了根棍子去撬米洞。米洞口被小和尚捅大了,大米像決堤的洪水往外湧。眼見著米越流越多,越流越快,似潮水般把小和尚圍在其中,小和尚驚慌之際竟忘了關門口訣,拼命喊:“停住,停住!”那米洞毫不停歇。小和尚沒命地掙扎,誰知他越是掙扎,米堆得越實,更動彈不得。小和尚急得直呼:“救命啊,救命,救……”

再說那老和尚化緣回來不見了小和尚,心中納悶。當他尋到米洞時,正看到米浪淹沒了小和尚的頭頂。不一會兒那白米便變成了黃土。

老和尚心痛的搖了搖頭:“唉,誰叫你這麼貪心呢?”

  

錢通求元寶歸天

武夷山鼓子峰下有一處坑坑窪窪的岩石,相傳這是武夷仙人開鑿的九十九個鑄錢洞,只要在洞口結茅修性九九八十一天,那坑裏就會生出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金元寶來。

九曲溪畔有戶姓錢的農家,世代為耕地種田之輩。後來出了個錢通卻是個好吃懶作之徒。叫他種田,晴天不去,雨天休歇,陰天睡覺。叫他經商,陰天躊躇,雨天怕淋,晴天怕曬。可錢通卻日夜夢想發財。

錢通聽了鑄錢洞的傳聞,喜得九天九夜九時九刻睡不穩,吃不香。成天癡想:要是能撈到這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金元寶,住的是瓊樓寶閣,吃的是百味珍饈,穿的是綺繡綾羅。更有那嬌娥美姬任我選,奇珍異寶盡我挑,日日歡歌,朝朝快樂……他越想心越癢,於是天未亮就決心上鑄錢洞撈寶去。

年邁的父親勸阻他:“上山修煉,荒蕪田園。”

錢通脖子一梗:“有了金元,彩閣鳳樓上雲霄。”

多病的妻子來勸阻:“上山修煉,無人體貼。”

錢通頭一歪:“有了金元寶,佳人美女任我挑。”

幼小的兒子來勸阻:“上山修煉,少人舂米。”

錢通眼一瞪:“有了金元寶,自有雇工找上門。”

老父歎氣,妻子垂淚,兒子沮喪,誰也留不住錢通。

白天,錢通目不轉睛蹲在坑前守望岩洞,深恐誤了時辰,金元寶會飛跑了。

晚上,他夢見坑中金光閃閃,灼灼生輝,是那金元寶堆成山。

過了三九二十七天,老父送米上山:“田要耙草,園要種豆,坡要鏟茶,薯要澆灌。”

錢通不理。

過了五九四十五天,病妻送糠上山:“苗要灌溉,豆要除草,茶要施肥,薯要翻焦。”

錢通不睬。

過了七九六十三天,幼兒送野菜上山:“稻要收割,豆要打莢,茶要烘焙,薯要收藏。”

錢通不聽。

錢通守著岩坑,等啊盼哪,再也沒人上山送衣送食,他餓得頭昏眼花,四肢乏力,困頓不堪的趴在岩石上。

到九九八十一天。那天夜裏,瘦骨嶙峋、面黃肌瘦的錢通終於盼到了夢寐以求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金元寶。

錢通又驚又喜,竭盡全力向金元寶爬去。他摟呀抱呀,開懷大笑。他又餓又累,金元寶越堆越高,錢通渾身酥軟,再也無力爬出來了。他死了。

   

茶姑穿耳的秘密

武夷山的九曲溪畔,有座禦茶園。相傳,很久以前,禦茶園一遇上繁忙的採茶季節,人手忙不過來的時候,園管就要到各地去請許多如娘來採茶。富人家的女兒如掌上明珠,怎會肯讓她們來幹這等苦活?只有窮人家的女孩,為了糊口賺點錢,才願意到武夷山來為禦茶園採茶。

那些從四鄉八鄰裏來的小姑娘們,天生麗質,吃苦耐勞。還喜歡唱山歌。禦茶園裏進出的,大都皇親國戚或地方上的豪紳,陪位他們的也是嬌貴的小姐,都是身上顯著珠光寶氣的婦人。他們的手上戴金,耳朵上也戴金。特別是那在春天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金耳環,更讓採茶如娘們羡慕不己。她們隔著九曲溪一邊採茶一邊唱道:

  對面個姐姐,莫體面嘞,你命裏生來,戴金戴銀嘞,

  我人撲克靠自莫要緊嘞,買金順作字,有耳墜子嘞

  ……

山歌表達了採茶姑娘的心願,要通過自己勞動來買金耳環戴。

採茶季節總是時晴時雨。一天,武夷山茶園的天空上下起了暴雨來。茶姑們無法上山採茶。她們只好呆在窄小的茶寮裏望著雨生髮出縷縷惆悵。在茶寮裏悶牧師慌時,有人提議說:咱們今天來穿耳。穿耳?這可是人生一件大事,怎能隨便鬧著玩?況且那是富人家為女兒將來出嫁是能戴上夫家配送的金耳環,才穿耳的。茶姑們開始有些躊躇,這沒給父母通個氣,沒選個良辰吉日行嗎?可是茶姑們轉而一想,為戴目金光閃閃的陡不,這穿耳洞的事,就自己一完成好了。可是誰有針呢?身邊又沒有五色線。正在茶姑們疑惑時,一道閃電亮起,雷聲震耳,就在她們驚恐萬分的時候,又一道閃電劃進茶寮,隨著閃電消失。茶寮的柱子上插著一枚閃閃發亮的針,更驚奇的是,台盯上早己乾涸的那盞茶油燈竟被閃電點燃了。茶姑們認為是是天地賜福給她們,於拔出針在燈火上烤紅,就你幫我,我幫你地穿起耳朵來,奇怪的是,針穿過耳朵進一點也不痛,她們愉快的唱起了山歌:

  金崇安,銀崇安,好山好水好姑娘,

  谷米香。茶葉香,土生土長好姑娘,

  金耳環,銀耳環,小姑小妹做新娘。

  玉女奶,大王郎,天地相配入洞房。

  ……

想不到這優美動聽的山歌,竟激怒了被壓在武夷天柱峰下五千年的蛤蟆精,蛤蟆精呵出一口口毒氣,隨風彌漫在茶園上,剛穿過耳的茶姑們染上了毒氣,耳洞子爛了起來,疼痛難熬,她們傷心地器了。器聲讓九曲溪畔的又乳峰聽到了,又乳峰她們是天宮被赦的一對姐妹,來到人間剛剛養育孩兒。她們看著茶姑們遭受這樣的不幸,就慷慨地將哺育孩兒的乳汁,獻出來為茶姑們祛毒消腫。怎樣才能使有限的乳汁讓茶姑們用上呢?雙乳峰這對姐妹想了個辦法:她們把分泌出的乳汁融入山嵐中,隨著山嵐霧氣的飄逸,乳汁把武夷山下的所有茶葉都浸透潤香了。天真無邪的茶姑們只能一邊忍著疼痛,一邊上山採茶。一位茶姑被濃郁的乳香迷住,她隨手掐下一截被乳汁浸過的茶梗,往耳洞裏塞去,奇跡發生了,耳朵不痛了,耳洞裏的膿血也沒了。於是她趕忙把這個方法告訴大家,結果,大家的耳洞都不流膿了,一下了痊癒了。

後來武夷山民間就有了這樣的風俗,凡是家中有婦孩穿耳,都必須用一截茶梗塞在耳洞上。待水婦孩長大嫁人了,才把茶梗取出,再戴上夫家贈送的金耳環。許多山村至今還保留逢這麼一種習俗。從穿耳這一習俗中,我們可以看出武夷的茶具有多方面的神奇功效,它既能飲用,也能化瘀去腫,消炎解毒,現在,我們在村野鄉間,還能看到的小姑娘耳洞中的那一小截茶梗,其秘密蓋出於此。

 

藍原人毒魚遭殃

明嘉靖年間,星村藍原的鄉民,聚會商議,要在九曲溪放毒捕魚。會後,村裏來了一個鬚髮皓然的陌生老人。他找到主事者家裏,勸告說:“九曲溪有神物潛居,不可貿然放毒。”主事者說:“毒藥已齊備,眾人也打點停當,正待動手,我一人豈能攔得住!”老人聽了,感傷不已,便要起身告辭。其時已近晌午,主人便留他吃飯。老人辭以村齋,不食葷腥,因此只好以莧菜、豆腐款待他。飯後老人道聲謝,就走了。午後,鄉人往水中放毒,捉得一條大魚,重達百餘斤。剖開魚腹一看,只見內有莧菜和豆腐,眾人不禁大驚失色,懊悔不迭。不數日,主事者暴病而亡。此後,無人敢在九曲溪中毒魚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