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霞浦 »

霞浦縣歷史沿革

作者:佚名  來源:行政區劃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霞浦縣歷史沿革

據《霞浦縣誌》,“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訌,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晉太康三年(二八二)析候官縣溫麻船屯置溫麻縣(縣治在今沙江鎮古村),屬晉安郡。 以原建安郡典船校尉,曾立溫麻船屯於此,故名。溫麻縣治在今葛洪山麓的古縣村,溫麻縣界很大,包括今之連江、羅源、甯德、周寧、政和、壽甯、福安、拓榮、福鼎、霞浦等十縣市之地。

隋開皇九年(五八九)併入原豐縣(即閩縣)。

唐武德六年(六二三)析溫麻縣北部地置長溪縣(縣治在今嶺尾庵,後遷連江),屬泉州(州治今福州)。但建立還未就緒,都督王義童把縣治移到連江,改名為連江縣,分設一個“寧遠鎮”,主要管理閩東北地區的軍事治安和財政稅收等事宜。

唐長安二年(七○二年)始以白鶴嶺為界,將連江縣以北四鄉,正式建立長溪縣,唐初的長溪縣疆城,包括今之寧德、政和、周甯、福安、壽甯、柘榮、福鼎、霞浦等八縣之地。

自唐至宋末元初,均名長溪縣。它和甯德、福安(先後均由長溪縣析出)三縣,均直隸福州管轄。

元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升長溪縣為福寧州。領福安、寧德兩縣,遂以所領兩縣縣名首字“福寧”兩字,作為州名。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州改縣,屬福州府;降福寧州為福寧縣,與福安、寧德等三縣,統歸福州府管轄。福寧縣的名稱一直用了一百零四年。

成化九年(一四七三)複州。複升福寧縣為福寧州,仍領福安、寧德兩縣。恢復後的福寧州,名稱一直用至清代。

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改福寧府,增設附郭縣霞浦。福寧州升為福寧府止,前後兩次使用,福寧州的名稱,計達三百四十四年之久。福甯州原轄福安、寧德兩縣,升府後又劃壽寧一縣來轄,並將原福寧州本州,設置霞浦一縣,這時的福寧府共轄福安、甯德、壽寧、霞浦四個縣。

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拆霞浦縣東北勸儒鄉的望海、育仁、遙香、濂江四裏,置福鼎縣,至始有福寧五縣之稱。

民國初屬閩海道。

福甯府於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撤,共存在一百七十八年,歷任知府者有一百二十二人之多,霞浦縣與全省其他各縣一樣一律歸省政府直接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全省分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霞浦縣第一專署,後閩東五縣另立第八專員公署,霞浦改屬第八專署。民國二十五年,原屬霞浦的柘洋鄉劃另立柘洋特種區,後改為柘榮縣,霞浦縣領地只剩下現在的十四個鄉鎮。

霞浦縣的名稱,從清雍正十二年起,至目前止,已用了 二百七十多年。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七日解放,曆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一九九七年,霞浦縣面積一千四百八十八.五平方公里,人口四十八萬八千,轄七鎮三鄉三民族鄉:松城鎮、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佘族鄉、水門佘族鄉、崇儒佘族鄉。縣政府駐松城鎮。

二○○○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縣總人口456474人,其中:松城鎮80127人,長春鎮46193人,牙城鎮27915人,澳南鎮40164人,沙江鎮39163人,下滸鎮30106人,三沙鎮40825人,鹽田鄉24658人,水門鄉18074人,崇儒鄉18133人,柏洋鄉22259人,北壁鄉15878人,海島鄉10871人,州洋虛擬鄉42108人。

二○○三年七月十四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復(閩政文[2003]209號),撤銷松城鎮,設立松城、松港二個街道:

(一)松城街道辦事處轄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龍賢五個居委會和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青福、墓鬥、湧山、馬洋、寶清、七寶洋 十個行政村。松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松城鎮政府駐地。

(二)松港街道辦事處轄東關居委會和東關、古嶺下、赤岸、利埕、松農、松漁、北岐、青岐、後岐、塔下、竹下、下村、八鬥壩、佳湖、章家侗、江邊、橋頭、沙頭、小沙、大沙、長沙、後港、水坑、利洋、嶺頭 二十五個行政村。松港街道辦事處駐後港村。

二○○三年底,霞浦縣轄二個街道、六個鎮、三個鄉、三個民族鄉:松城街道、松港街道、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佘族鄉、水門佘族鄉、崇儒佘族鄉。

二○○三年末,戶籍人口51.4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95萬人。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