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蒼南 »

蒼南的古橋

作者:楊思好  來源:《浙江文物》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蒼南的古橋

橋通俗地說,就是跨水或淩空的道路。蒼南地處浙閩邊界,兼具山區、平原、海島、灘塗等多種地形,山區多險山峻谷、澗水溪流,平原水道密佈,出行甚為不便。因此,蒼南人很早就開始在家鄉的沃土上建造各式橋梁。這些橋或如彩虹跨澗,或如長龍橫臥,或如年糕、亭閣,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岱嶺鄉十八孔水庫內、坑門嶺腳建於清光緒三十年的古橋樑

蒼南古橋存量豐富,大多數年代久遠。在現存的三十七座古橋中,有十五座始建於宋代,七座始建於明代,十五座始建於清代,最早的當屬蘆蒲鎮蘆蒲村始建於宋代嘉佑七年(一○六二年)的年糕橋,最晚的是位於龍沙鄉石塘村、建於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的通福橋。此外,還有一座建於民國時期的“文明橋”。這些古橋都有著自己獨特而有趣的名稱,大多在橋板或橋沿上刻上橋名、建橋時間和歷史等資料,有的還在橋頭立碑介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蒼南的古橋倚山跨水,無論在造型、橋址選擇還是周邊環境佈局上,都講究與環境的和諧,注重與自然的融和。橋或與山、水、亭渾然一體,或與石板路、河流、街市、樹有機組合,共同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山區的古橋多採用單孔石拱結構,隱約于青山碧水間,彎拱飛架、拱影合璧,橫架在各險要之處,或如彩虹懸掛,或如明月倒映,橋借山水美景,山水因橋增色,橋為山水增加了無限生機。險口橋位於平陽至蒼南古道的最險要處,橋依山跨澗而建,兩側山崖壁立,橋拱高大、氣勢宏偉,橋下山澗急湍咆哮(現橋下為吳家園水庫),橋頭建有一座涼亭,可供行人休息、暫住。橋、山、岩、澗、亭一道構成了生動的古道美景。通福橋建在龍沙鎮石塘村,橋體造型如一張巨弓,一邊傍著青翠的山脈,一邊橫靠在抵擋驚濤駭浪的海堤上。橋兩側還用青石條分別鋪成數級臺階,以便人們通行。橋同周邊的青山、溪流、村落、古道、海堤、週邊海塘互為襯托,優雅壯觀,成為蒼南“濱海.玉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中一道風景。漁寮鄉交椅寬村的高垟橋建在落差較大的山澗口,一側橋頭是用青石塊鋪成的、通往山上煙火臺的明代古石道,一側橋頭建有一座神廟,廟前植有兩株高大的古榕樹。山澗口涼風習習,古榕樹華蓋如蔭。每到夏天,橋面潔凈的青石板上坐滿了談今論古的納涼村民,橋與自然相融,橋與人的生活相融,仿佛一幅名家的山水畫卷。平原、水鄉的橋大多是梁式石板橋,坐落于綠水準野和水鄉村落之間,橋上過行人,橋下通船渡,構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致。

蒼南的古橋往往與古屋、古碑、古亭、古樹、古塔、古街市、古船埠、堰閘、水巷等融為一體。項家橋、通福橋、樟樹下橋、豐橋等橋頭均植有大樹,或一橋一樹、或一橋兩樹或一樹兩橋,樹遮蔭,橋作凳,人納涼,樹、橋、人三合為一。護法寺橋的橋身不長,一側岸上建有五座古塔(現存三座),植有兩株大榕樹,一側橋頭用石板鋪成幾級臺階,作為打水、洗菜、洗衣之處,小橋流水、唐宋古塔、參天大樹,有序組合,別具風韻。險口橋亭邊的崖壁上有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的摩崖題刻——這是關於險口橋古驛道的最早文字記錄。橋旁還有立於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奉憲示禁”碑,碑上記載了禁止砍伐道旁樹木,確保行人安全等內容。莒溪鎮的蔚文橋和南宋鎮的清泗橋是蒼南僅存的兩座廊橋,橋面上有三開間的橋廊,前後廊圍有靠欄,供疲憊的行人休息;廊頂拱藻井,梁架和棚頂板面繪有花卉、戲曲人物和傳說故事等圖案;橋上有廊亭,亭內有神龕;橋下溪流潺潺,橋上亭如長廊,橋成為村人交流資訊、休閒娛樂和祈禱平安吉祥的場所。孝義橋原立有牌坊,記述了建橋人陳鰲、陳鶚兄弟孝義傳家的事跡,兩側現尚存有牌坊石柱。橋上行人匆匆,神廟香煙嫋嫋,橋頭古樹招涼,橋、樹、廟相依相襯,獨具韻味。無獨有偶,安步橋、永寧橋、廣濟橋、通福橋等,也均通過立碑記錄了建橋的相關事宜:安步橋橋頭立有兩方石碑,一方陰陽面雙刻,陽面刻“樂助三步擂英溪橋姓名”,陰面題“喜助三步擂英溪橋姓氏”;另一方是“重建安步橋碑”,介紹了建橋的經過和艱辛。永寧橋頭有“奉天誥命碑”,是明武宗追賞建橋人王汝和的文書。廣濟橋碑記載了橋始建、重修時間和重建原委、過程。通福橋橋頭立有兩方石碑,一方是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的《嚴禁米穀漏海》碑,一方是立於清光緒十七年春(一八九一年)的建橋碑記,記載了始建於明末的通福橋在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初夏,因遭受颶風襲擊,被特大山洪衝塌,又在清光緒十七年由民眾捐資重建的過程。此外,年糕橋、渡龍宋橋、溪頭橋等三十多座橋的橋板側券或橋面上,也都注有建橋時間、橋名、建橋者等文字,為考證提供了便利。

蒼南古橋在建築上各具特色,既講究實用、穩固和節儉,又注重結構的藝術之美。

坐落於赤溪鎮過溪村的五洞橋建於宋鹹淳三年(一二六七年),是中原、浙南橋式造橋技術在南方交匯、融合的活證,也是宋代橋梁建築中力學與節材完美結合的典範,在浙南極少見。五洞橋全橋共五洞,兩側兩孔採用柱式橋墩,各立三根長短不一的石板條,上橫帽梁石壓頂,組合成一個“不”字型柱墩,節省了建橋的工時,節約了建橋用材,既穩固又利排水。橋的中孔處於東海至赤溪內港的主航道,既要承受山洪激流的衝擊,也要承受潮水海浪的侵蝕,上通行人,下通舟楫,還要防止船隻撞壞橋墩,所以中孔兩側的橋墩採用北方建橋的常用方法,在每墩兩端均用規則條石斜砌成長一.二米、寬二.五米的三角體分水尖狀,並延伸出兩側橋身,形成平面呈“”形的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狀,作為實心柱墩,大大減緩了水流對橋身的衝擊力,確保了橋梁的穩固性。船形墩造橋技術在中原發明一百五十年後傳入到偏僻的浙南山區,造橋者們因地制宜地採用變通方法,分別對中、次孔橋進行靈活設計,充分反映了宋代浙南工匠的聰明才智。

建在藻溪、赤溪、龍沙、沿浦等山區的單孔石拱橋,在建造手法上各有不同。險口洞橋橋身橫跨兩山之間、深澗之上,具有相當的科學性:發券用縱聯砌置法,錯層縱橫條石砌置,石砌半圓形拱券。其拱身建築規整,拱形跨度十余米,橋高約三十米,拱高遠遠超越了浙南同類橋梁,展示了較高的技藝,為研究清代石拱橋建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通福橋的橋洞高拱,橋拱用淺紅色花崗岩條石三七分砌築,兩側橋墩以塊石壘砌成橢圓形護墩,為防止海浪和山上洪水的衝擊,保護橋梁安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橋橋址的選擇也相當科學,特意選在溪流轉彎處二十米左右的水流緩和地帶。溪流過橋後,呈“之”字入海,防止海水直接衝擊橋梁,起到保護橋身的作用。赤溪鎮的安步橋拱圈採用石縱聯砌置法,用規則條石七分頭砌築,橋跨十三米、高七米,橋墩兩側用礫石壘砌,呈半圓,橋面用條石七分頭鋪設,以加固橋身。橋拱跨度之長,比較少見。沿浦鎮的廣濟橋、漁寮鄉的高垟橋拱形優美,採用塊石單層錯縫法構築,以錯落有致的塊石鋪就橋面,和橋邊的塊石路面相協調。

建在江西垟、馬站垟等平原地帶的石橋,大多為柱梁式或挑梁式。如北宋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年)的龍港鎮徐家莊橋,橋墩為三根方柱並列,上橫置帽梁。南宋景定壬戌年(一二六二年)的龍港鎮楊家宅橋橋墩。以四條石柱並列,上橫帽梁。建於嘉熙改元丁酉年(一二三七年)的雁齒橋,中孔橋墩以五根石柱為橋墩,五柱正中一根直立,兩側兩根向外撇,形成側腳,上置帽梁石,形成梯形塊面柱墩,顯得更為堅固。為方便橋下船隻通行,雁齒橋特意抬高了中間的橋洞,中孔橋墩與兩端橋墩矢高相差一米,橋面與南北兩岸形成較大坡度;又在兩側坡度上再橫蓋條石,築成臺階(南端十四級,北端十五級),以便行人通行。護法寺橋造型古樸,結構完整,時代風格突出,是浙南山區宋代早期石橋建築的典型。橋東、西首墩採用柱形、壁形相結合的砌築法,柱壁互為支撐,壁塌柱不倒、柱倒橋不倒,以確保橋梁的安全。建於清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的錢庫鎮大魁橋呈南北走向,橫跨龍金運河。橋全長二十二.三米,寬四.五米,橋面兩側各立二十三組欄杆,欄杆用透雕、浮雕、線雕等多種手法,雕刻人物、故事、花草、禽獸等圖案,細部刻畫纖細,雕刻技法嫺熟,形象栩栩如生。橋欄望柱上置二十四隻坐獅,或仰或眺或瞻,或張牙露齒或閉目養神,千姿百態,互不相形,體現了清代浙南石雕藝術的水準。馬站鎮朱堡橋和榕城橋橋均採用挑梁式結構,兩側橋墩用條石隔層橫豎疊築,隔層向河道挑出,橋面石板壓蓋於挑出部分,十分堅固。這種造橋方法既彌補了橋面石板長度的不足,也便於石料的運輸,充分體現了當地工匠的聰明才智。

古橋凝聚著先人的聰明才智,展示著一方的人情風貌,堪稱一段活的地方人文歷史。現存到如今的古橋已日漸稀少,但願人人能珍惜、愛護它們。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