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蒼南 »

蒼南縣概述

作者:佚名  來源:蒼南縣誌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蒼南縣概述

蒼南是1981年建立的新縣。

今蒼南境內,春秋時為東越歐人地。戰國時先屬越,後屬楚。秦時隸屬閩中郡。漢代至晉太康前,先後屬閩越國、東海王轄地及回浦、章安、永甯、羅陽、安陽、安固等縣。太康四年(二八三)後,除很短時間屬安固、永嘉外,均屬平陽縣。平陽初名始陽,旋改為橫陽,後樑乾化四年(九一四)改名平陽。

蒼南位於浙江省東南隅,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縣,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陸地界于東經120°07′~121°07′,北緯27°06′~27°36′。領海位於北緯27°00′~27°32′48″,東經121°07′向東至水深200米等深線以內。1990年全縣總人口1067278人,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以佘族人口最多,有一萬六千多人。轄十區,五直屬鎮,六十七鄉(鎮)。縣治靈溪鎮。

蒼南東與東北部為兩大片水網平原,即江南、南港平原。東南有馬站平原。西北部、西鄢、南部大都是高山與丘陵,丘陵與緩坡地大多開發為旱地。丘間低地或丘麓有水源處則多為水田。陸地總面積為1261.0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8.88公里。沿海灘塗面積97.24平方公里。島嶼84個,島礁65個。鼇江水系貫穿腹地,有橫陽支江、滬山內河、靈溪塘河、藻溪以及江南諸河道。在馬站、赤溪、礬山等區還有數條河道、溪流注入東海。

蒼南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18℃左右。年日照時數,馬站鹽場口為1672.9小時,江南平原1866.8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8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68.9毫米,但時空分佈不勻,容易出現洪澇或乾旱。據1949年至1990年統計,有影響的颱風,平均每年2.64次,有嚴重影響的,平均每年二次。

1990年耕地面積44.3745萬畝,其中水田33.915萬畝,旱地10.830萬畝。盛產水稻、甘薯、大小麥以及茶葉、油料作物、瓜果蔬菜。林業用地80.7035萬畝,其中森林面積57.7896萬畝,森林覆蓋率34.1%。明礬礦石儲藏量16216萬噸,居全國首位。

“流來三十六高源,匯作狂瀾入海翻。”蒼南西北、西、南部,連山疊嶂,莽莽蒼蒼,每遇颱風暴雨,諸山之水匯于南港、江南、馬站平原,橫陽支江、江南等河道以及蒲江水,既哺育了平疇沃野,魚糧並豐,又常使人畜遭厄、廬舍為墟。志書上對治理江河有所記述的,始于唐代。之後或官修,或民修,或官民共修;有畢生致力於水利的,有傾家修水利的,有父子相繼帶頭修水利的,甚至請名僧募化來修水利的。成績顯著的人物,民間代有口碑,或神化為陰均大王。但當時畢竟財力有限,科學技術水準太低,未見有顯著成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力疏浚江河,修築堤壩,建造水庫。馬站十八孔水庫竣工,對馬站平原防旱防澇起了很大作用;吳家園水庫、朱家站水閘、橋墩水庫竣工,完成了南港水利工程配套,又先後建成江南外塘,加固鼇江江堤,基本解決了南港和江南旱澇問題。至1990年,全縣總蓄、引、提和回歸水量21205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4.22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6萬畝。

蒼南歷來以農業為主,生產長期處於落後狀態。明隆慶《平陽縣誌》所載的栽培技術,至民國時期,幾乎一成未變。加以旱澇交替,產量很低,民國時期畝產能達到250公斤,就算好年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水利建設,推廣科學種田,1952年今蒼南境內平均畝產為256.4公斤,1980年為683.1公斤,1989年全縣水稻平均畝產達到737.3公斤。

蒼南為浙江省10個重點漁業縣之一。元代炎亭一地就有“居者數百家,多以漁為業”,明代已設有徵收漁稅的機構。民國36年(1947),平陽全縣漁獲量27366.2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撥專款扶持漁業,設立大風警報站,推廣機帆化。蒼南建縣後,實現了漁船機動化,收音、助航、通訊現代化。海水養殖也由單項蟶子擴展到魚、蝦、貝、藻四大門類。1990年,漁業總產量達39991噸,總產值19438.72萬元,古全縣工農業總產值9.84%,占農業總產值27.4%。建有冷凍廠29座。蝦皮除行銷全國外,還外銷日本、東南亞各國。三疣梭子蟹(熟蟹、凍蟹、活蟹、蟹肉)出口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

民國之前,鹽、茶、陶瓷、明礬、紙傘、紡織、鐵鍋、皮革等製造,就頗有名,但都是手工生產。直至民國六年在觀美創辦溫屬改良精製糖廠,才開始有了機械生產。解放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形成公有制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但由於個體經營和家庭工業受到限制,進展不快。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尤其是蒼南建縣之後,縣委、縣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家庭工業、鄉鎮企業蓬勃發展。

1981年建縣時僅有工業企業488家,職工28191人,年產值9849萬元,其中國營企業16家,產值1649萬元;集體企業471家,產值5117萬元,公有經濟產值占工業總產值70%。至1990年,已有工業企業(不包括個體)1428家,總產值78057萬元,十年間增長6.93倍,年遞增率為22.99%。其中鄉鎮工業723家,從業人員234.82人,總產值54273萬元,占工業總產值63.04%。個體經營的隊伍尤其龐大,全縣共有戶辦工業113829家,從業人員131244人,加上鄉鎮工業從業人員,占農村勞動力35.1%。工業門類從解放初期10類增至31類。從只能生產低檔產品逐漸提高到能生產機械、儀錶儀器和電子、電器產品,並出現21個國優、部優、省優名牌。

礬山明礬礦儲量占全國80%,產量為全國之冠,有“礬都”之稱。在世界明礬工業中也居於重要地位。明洪武初年已開採,但規模低。清乾隆九年(1744),始有蘇州商人在礬山投資建窯。民國5年後,才出現較具規模的振華公司、東甌明礬實業公司、興記礬廠。興記礬廠生產的“大明珠”在上海、香港等明礬市場享有盛譽。但民國時期雖擴大了礦區,增加了產量,生產技術卻仍然落後,工人生產條件和生活狀況也沒有多大改善。1955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後,開採、生產逐步趨向現代化。1979年開始實行經濟責任制和以轉換經營機制為中心的體制改革,至1990年,礬礦已擁有礦區、煉礬廠、機械廠、綜合化工廠、脫水明礬廠等18個單位和3家集體企業。開採、煉礬基本實現機械化,年產原礦18萬噸。

1951年始有供市鎮照明用的電燈廠。1987年建成110千伏變電工程。1990年,全縣有變電所8座,主變壓器,9台,裝機容量62.3萬千伏安,輸電線總長814.73公里,鄉鎮通電率達97.33%,年供電量12554.53萬千瓦時。

交通方面,1954年始有104國道線貫穿境內,之後又陸續建成省道、縣道和鄉道。80年代,大力發展水陸交通網,以適應物資調運需要。至1990年,全縣有公路31條,總里程390.73公里。開闢外海航線8條。內河主要航道12條,通航里程280公里。1981年成立蒼南縣郵電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郵電業務激增,設備亦不斷更新。1990年郵電收入達1244.41萬元。
明代已有儀山(今宜山)等7處小集鎮。民國13年鼇江至上海航線開闢後,開始形成商業網絡,明礬出口以及宜山的土布市場、橋墩的煙茶糖市場尤其有名。抗日戰爭時期一度蕭條,抗戰勝利後市場復蘇,霞關曾成為浙南對台貿易的主要港口。不久,國民黨發動內戰,市場複凋敝。50年代開始,建立國營商業體系,控制商品批發環節,掌握糧、棉、油等主要商品的貨源和零售,同時建立供銷合作社。1957年,國營商業已控制62Z以上的商品批發。1958年後,社會商業一度全部併入公社供銷部。1979年開始放手發展城鄉商業,至1990年,全縣有17個集鎮,35處街市,95個市場,9704個商業網點。個體商業1982年僅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44%,1990年躍至47.38%。

50年代至70年代城鄉建設尚無顯著成績,80年代始突飛猛進。至1990年,全縣19個建制鎮擴建、新建街道250多條,總長168.5公里,其中高級、次高級道路總長94.8公里;建設自來水廠18座,鋪設水管總長140公里;地下水道117.5公里;工廠生產用房面積83.3萬平方米。靈溪、龍港兩鎮的建設尤為突出。“疏疏燈火見靈溪”,這是民國初年外來詩人對靈溪的印象,定為縣城後,短短十年,新建、拓建街道43條,總長23.5公里,鋪設地下水道15公里;龍港原是一片平野,數年間便成為全國聞名的農民城。計建街道53條,總長23.3公里,鋪設地下水道53公里。公共建築用房總面積36.8萬平方米,建民宅996幢,共8738間,人均居住面積19.6平方米。鄉村建設亦成績斐然,80年代草房已絕跡,平原地區農民住宅大都是新建多層樓房。

自宋室南渡,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蒼南境內人才輩出,其中著名的學者文人,南宋有與陳亮齊名的王自中,以文章名世的狀元徐儼夫,宋代林景熙、元代陳高均在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方志學家章嘉,一生主修路、州、縣誌6部。明、清兩代,人才寥落。清末又相繼崛起,其中數學人才尤為突出,有於光緒年間創辦全國第一家數學報的黃慶澄,民國以來,有著名數學家姜立夫、李銳夫等等。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有識之士相繼興辦新學,靈溪吾南書院、金鄉獅山書院均改為小學堂。三十三年,今蒼南境內有普通學堂20所,次年又創辦金鄉女子小學堂。民國5年(1916),金鄉便有職業學校——松齡中醫學校。但民國時期戰亂頻仍,教育事業雖起步較早,終無大發展。解放後,農村興起辦學熱潮。建縣後,教育事業發展速度加快。1990年,全縣有各類小學568所,在校學生12992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4%;有縣屬中學13所,鄉(鎮)中學40所,在校學生高中3973人,初中38640人。還有職業學校3所,教師進修學校l所。年來,考上大專院校學生1319人,高中專512人,初中專1489人。

科學技術1956年才引起重視,主要應用於農林業。1978年後,各項科技政策逐步得到落實。至1990年,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6504人(含教師4282人),其中獲得高級職稱的34人,中級職稱的683人。建縣十年來,有46項科技成果獲獎,有29項申請中國專利。

舊諺雲:“平陽出戲子。”戲劇可上溯至清代乾隆時期,有昆腔和高腔的班社在演出。道光間,錢庫的小兒班最有名。同治後,出現葉良金、楊盛桃等名藝人,他們所掌的同福、新同福戲班,為當時浙南之冠。清末僅江南一帶便有180多個戲臺。直至本世紀60年代,蒼南人喜愛戲劇的風氣一直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區都成立文化站,重點是輔導農村劇團和建立俱樂部,利用改造舊形式,配合中心任務進行宣傳。80年代,文藝活動日趨多樣化,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轉變為音樂會、文化藝術周等等。1984年出現文化市場。為了引導和淨化文化市場,建立了文化管理機構和文化稽查隊,並開展“掃黃”鬥爭。

1990年,蒼南縣圖書館有藏書8萬多冊;除縣投資興建的縣城和橋墩電影院外,29個鄉鎮農民集資興建、改造31座影劇院;全縣98%的村通廣播;建有23座電視差轉臺、21座衛星地面接收站和1個電視攝製站。

新中國成立後,迅速控制、消滅舊社會流行的鼠疫、天花、霍亂三大烈性傳染病,其他20來種傳染病也很快得到控制、撲滅。至1990年,全縣有中醫208人,西醫1736人。除縣醫院、龍港醫院、江南醫院和礬礦工人醫院外,還有78所區鎮鄉衛生院。

宋初,原吳越節度使林倪棄官歸隱蓀湖山,以武術傳授鄉民,開了習武之風。南宋時期,今蒼南境內有武狀元7人。千年來練武之風延續不衰。1990年,全縣體育人口達23萬人,適齡學生達成率為95.78%。蒼南運動員4人次,打破4項省紀錄。

蒼南地處山陬海隅,民性強悍,富有鬥爭精神。元大德元年(1297),江口渡陳空崖與其嫂蘇錦娘起義,稱羅平國。明洪武年間為防禦倭寇侵犯,築金鄉衛城和壯士、蒲門所城,至嘉靖年間,中經200餘年,倭寇不時上岸劫掠,百姓深受其害而奮起抗擊。清咸豐八年(1858),朱家站朱秀三偕同趙起等組織“金錢會”起義,震動溫州各縣,並波及閩東。光緒二十六年(1900),第七河陳章氏等響應義和團運動,成立“神拳會”,江南諸村農民蜂起響應。清代平陽三大案(吳榮烈等控告知縣黃梅虧空庫實案;莊以范等控告知縣徐映台浮征暴斂案;鮑天兆等控告鹽商勾結官吏,發高價鹽單強行配買案)原告皆為蒼南地人。他們誓死抗爭,結果黃梅處斬;徐映台發配吉林;對鹽商強行配買高價鹽一事勒石示禁。民國初年,白沙一帶鹽民因不堪壓迫剝削,多次襲擊鹽警。16年(1927),一舉燒毀江南全部鹽堆。

民國15年,開始有共產黨人活動,王國楨、張培農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毛澤東主持的第六期結業歸來,點燃了農民運動的火焰。17年,成立中共平陽縣委。是年,縣委領導農民武裝攻打平陽城。19年,縣委又組織江南農民武裝400人,配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攻打平陽城。22年,農民運動再度興起,23年在南昌行營的蔣介石下達密令,進行鎮壓。同年開始,平陽支部又在平陽(今蒼南)、福鼎邊區點燃革命火種。24年成立中共鼎平縣委。冬,劉英、粟裕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閩邊,次年成立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在臨時省委領導下,鼎平、平陽(周建生任書記)縣委加強武裝力量,還成立縣、區、村人民革命委員會。是年冬,開始艱苦卓絕的反“圍剿”鬥爭。

26年9月,閩浙邊臨時省委與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協定,在共產黨領導下,愛國青年紛紛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同時鼎平、平陽縣委大力發展黨組織。29年,國民黨開始“清鄉”,革命又受到重大挫折。

35年10月後,隨著全國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鼎平、平陽縣委大力發展黨組織。武裝隊伍頻頻出擊。38年春,國民黨的軍政人員紛紛逃亡。5月12日,宣告解放。蒼南人民經過23年可歌可泣的鬥爭,為浙南革命史寫下壯麗的篇章。198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蒼南縣為“革命老根據地縣”。

解放後,共產黨領導建立各級政權,並開展一系列的政治運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雖然出現“大躍進左”的錯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極大損失,但蒼南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之下,總結經驗,進行創造性勞動,仍取得一定成就。

1981年蒼南建縣,縣委、縣政府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方針政策,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因勢利導,積極推動,敢於改革,敢為人先。率先扶植農村家庭工副業,允許農民進城辦企業,同意掛戶經營,認可利率浮動,支援股份制,同時大力建設公路,開展浙閩邊貿,1990年已見成效。1981年蒼南縣國民生產總值21001萬元,1990年為87501萬元,增長3.16倍。1981年工農業總產值25232萬元,1990年為122141萬元,增長3.84倍。1981年人均國民收入189元,1990年為694元,增長2.6倍。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百萬蒼南人民其勤勞與創新精神,克服種種困難,正向繁榮、富庶的目標大步邁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