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平陽 »

平陽縣習俗第六章信仰習俗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平陽縣習俗

第六章信仰習俗

第一節禁忌

出門

上街買物,見別人已在討價、還價,不應從旁插嘴。等船候車,先來者先上,不可爭先恐後。狹路相逢,不可大搖大擺。遇有挑擔者要主動靠邊站,不可爭路。向人問路,不可沒有稱呼(沒有稱呼,對方可以不答)。進入人家,不可帶斧鋤,不可撐傘,不說不吉利語。入喪事人家,不可嬉笑。上嶺氣喘未平息,不可喝水。山行口渴,不可喝死水。趕路後身上出汗,不可用冷水揩身洗腳。被冷雨淋濕後,更不能用冷水洗。

行船

無論航船或漁船,開船時都忌說“翻”、“沉”、“住”等。水手不能翻卷褲腳。煎魚、吃魚也不許翻過面。開飯前先撒幾顆飯粒入海,以敬鬼神,稱“結緣”。吃魚要從頭吃起,以示“一路順風”。飯後忌擱箸於碗上,杯匙不可翻轉放,因為都形似翻船。乘船者不許雙腳蕩出船舷外,不許頭擱膝上,或以雙手捧腳,因這姿勢像哭。不許在船上架二郎腿、吹口哨,以免招來風浪。不許在船頭小便,恐褻瀆船神。船靠岸時不許高喊。不許挈肉串船。不許家有紅白喜事未滿月者及婦女上船。不許跨越船頭。渡船不能七男一女同渡,有似“八仙過海”。稱筷為“撐篙”。湯匙為“掏筇”,惡浪為“骯髒浪”,豬頭為“利市”,豬耳為“順風”,豬舌叫“口賺”(“舌”“蝕”諧音,不吉利),船上大便稱“出探”,船尾稱“後臀水”。海上浮屍稱“一盞燈”,撈起後稱為“仙人”。

農事

舊曆正月初一至初五日,每月初一、十五兩日和庚申、甲子日,忌出欄、倒糞、施肥。插田時忌講“吃”字(與“鼠”諧音)。割稻時不許在稻船上敲鐮刀,打稻前不。許小孩坐稻梯或稻桶上,婦女不許進穀倉。佘族則三月初三不下田,以免斷水路,影響稻穀收成。立秋日也不下田,否則老鼠會來偷吃穀子。十月十五日為五穀生日,不許別人來家中拿一粒糧食。冬至不能進菜園,否則種的蔬菜會長蟲子。

窯工

燒窯時,忌說“紅”,碗燒紅了便成次品或廢品;也忌說“倒”,窯內碗是一疊疊的,一倒全完了。窯工不穿白褲,碗窯產品是青花、紅釉或素面青白釉,一白了便成次品。

起居

出入忌踩門檻,吃飯不許蹲在門檻上或倚柱、靠壁(像乞食狀)。飯粒不許落地、踐踏。過年節時忌說“死”、“鬼”等。初一、十五不許咒駡人,也不許別人咒駡。潑污水要當心,潑到人身上,要給他放鞭炮、送點心道歉。

佘族於正月初一不上人家借火種,春分日不洗衣、出糞。

婚嫁

女性不能在經期結婚(行房),俗諺:“上馬結婚,斷子絕孫;紅馬上床,家破人亡。”婚禮忌“四眼人”(孕婦)和“單邊人”(寡婦)在場,以為會影響夫妻和睦偕老。已嫁之女,正月回娘家探親不能過夜,二月初二後才可以。

孕婦禁忌

禁看戲,以免所生胎兒花面。禁塞瓶口,免胎兒七孔閉塞。禁吃蟹,免胎兒橫生。禁剁魚蟹,免胎兒四肢殘缺。禁動剪刀,免得生兒兔唇。禁從桃花樹下過,否則生兒會做賊。不許在別人家甚至娘家分娩,以免他家風水被帶走,叫“借死不借生”。

 

第二節預兆

生物兆

俗諺:“鷹旋頂,天就晴。”“燕子高飛晴天報,低飛雨天到。”“久晴雀噪雨,久雨雀噪晴。”鴨群噪鳴亦為雨兆。又雲:“早宿雞,天必晴;晚宿雞,天必雨”。又雲:“海鳥成群飛上陸,颱風就要來掀屋。”“一鳩喚晴,二鳩喚雨。三鳩喚,滿大水。”“河裏魚打花,日日有雨下。”“田螺浮水,將有風雨。”

蝸牛出籬壁,天要雨。螞蟥浮水面,有雨;螞蟥沉水底,天晴。蚯蚓滾沙有大水。龜背潮,有雨兆。久雨後狗打嚏,晴兆;牛打嚏,雨兆。

果木冬季開花,為明年災荒之兆(因天氣太暖,無霜雪,來年氣候必然反常,或多蟲災)。穀雨時,海邊出現小蟲,頭赤,稱“紅頭娘”或“穀雨蟲”。如群集,主今年魚蝦豐收。清張綦毋濤雲:“山煙競長清明筍,海霧推來穀雨蟲。一樣龜蝦和菜賤,笑他榆莢灑東風。”

雷雨兆

旱雷必無大雨。俗諺:“未雨先雷,船出步回。”“未落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旱雷不過午,午雷兩頭空,夜雷三日雨。”“雷轟天頂,雖雨不猛;雷轟天邊,大雨漣漣。”“夏雨下西北,秋雷引風水(指颱風)。”“秋閃,不見——點”。又雲“東閃日頭西閃雨”、“東閃日頭紅,西閃雨濛濛。”蒼南縣石砰鄉東南八.五公里海中有百畝礁,水—蔔礁面百畝,夏月早稻熟時,夜間百畝礁方向如出現電閃,明後日便有暴風雨,使稻禾減收,極驗。故俗諺雲:“百畝礁閃一閃,一畝田去掉一篙(音乞,即畚鬥)。”張綦毋詩雲:“赤米嘗新六月中,登場最怕雨兼風。縱無百畝礁頭閃,仙口(在平陽宋埠)須防掛破篷(破篷為斷虹)。”解放後百畝礁閃電已絕跡,不知何故。

日月兆

日暈為久雨之兆,月暈為久旱之兆。俗諺:“月光暈,太陽曬;太陽暈,給雨打。”又雲:“月圓圈日曬,日圓圈雨澆。”“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日月圍出現半月形圓弧光圈稱“珥”,即“暈”的一段,是風兆。俗諺:“早間日珥,狂風必起。”久雨後月出,俗諺 “月光照爛地,晴天還未!”

雲霧兆

“天光紅霞,水滿稻丫;黃昏紅霞,無水燒茶。”霧罩山頭主有雨,霧繞山腰而山頭明淨,則無雨。俗諺:“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束腰。”冬季:“晨霧夜雨,晚霧晨霜。”夏日早晨障雲為晴兆,俗諺:“天光烏雲障,下半日曬死老和尚。”又“黃昏障雲半夜開,半夜障雲雨就來。”夏夜有無根的烏雲過銀河,俗稱“獾豬拱橫河”,主明日大雨。又俗諺:“大霧不過三(日),過了三,十八天。”冬天則“一天多霧三日雪,不在年底就在正月”。

虹霓兆

早上虹現(東方),主晴;晚上虹現(西方),主雨。俗諺:“朝虹日頭暮虹雨”,“虹在東,有雨也不凶。”又雲:“虹高日頭低,趕緊著蓑衣;虹低日頭高,明朝曬斷腰。”“破篷掛海口,茅草屋抖三抖。”“七月掛鱟(出虹)被鱟害,八月鱟,逃勿逮(逃不及)。”也指虹為颱風預兆。

風塵兆

蒼南二三月間,常有塵土飛揚。從風刮黃塵久暫可測陰晴。俗諺:“一日黃塵三日雨,三日黃塵九日晴。”俗諺:“夏東風,燥松松;冬東風,雨祖宗。”六月西南風主晴熱,俗稱“西南火”,易使人染疫,故俗諺雲:“六月西風毒如蛇”。秋冬之間,則愈刮愈狂,諺雲:“西風不過酉,過酉連夜吼。”冬季南風亦為反常。俗諺:“冬季南風刮,風雪不出兩三日。”春夏宜東南風,秋冬宜西北風。俗諺:“秋冬東南風,風雨不相逢;春夏東南風,不必問天公。”

時令兆

立春日晴明,預兆一年風調雨順豐收。又“立春下雨,一春多雨。”正月有雷,為二月多雨之兆。“雷響驚蟄前,四十日不見天。”二月二日,晴,主旱;雨,主潦。清明宜晴明,否則穀雨將無雨,為荒年之兆。三月多晴,麥子豐收。立夏日宜雨,俗諺:“雷響夏,無水洗犁耙。”夏至忌雷,有雷則夏旱,俗諺:“夏至有雷三伏熱。”六月初三宜晴,“六月初三來個陣(陣雨),七十三個連環陣。”又:“六月六響聲雷,三十六個釀禾雨做一堆。”

舊時種間作稻,早稻收割在小暑大暑之間,俗稱“小暑小割,大暑大割”。此時正值梅雨之後,天氣陰晴不定,沿海時有陣雨襲來,稱“釀禾雨”(意謂促稻禾成熟),收割後的陣雨俗稱“淘浪”,只限江南一片。俗諺:“淘浪不過江西垟”。張綦毋詩:“淘浪橫江西去少,桔槔俯仰一時忙。”

立秋日響雷,則入秋後天氣異常,俗諺:“雷打秋,對半收”。重陽節無雨,入冬將天氣晴和,俗諺“重陽無雨一冬晴”。“霜降無霜,來年饑荒。”入冬後立春前大雪為豐收之兆,俗稱“瑞雪”。俗諺:“冬雪是財,春雪是災”。因春雪會凍死春花作物。冬至日,晴雨與年關天氣有關,俗諺:“雨冬至,晴過年;晴冬至,雨過年。”

 

第三節神祗信仰

楊老爺

傳說唐時人,姓楊名精義,在里安陶山修煉,與七子拔宅飛升。又傳曾在海上拯救漁民,擊退海賊云云。全縣有多處楊老爺廟,以鯨頭(雲岩鄉)廟為最大,香火最盛。又有一個楊爺,宋末張家堡(在平等鄉)人,名錦夏,原為小販,據雲曾受楊精義感化,為義兄弟。死後遺囑葬鯨頭楊府廟附近(四大村)。生前有“賣真柑”等傳說。張家堡還留有“分銀池”遺跡,池側也有楊府廟。

媽祖

亦稱“天妃”、“天后”“娘媽”。傳島礁多有以媽祖命名者。

牧牛大王

傳說某牧童死後成神,成了牧童的保護神。跳神時也很帶孩子氣,自稱“阿喜”。

陳十四

據說是福建古田縣人,姓陳,名姑(靖姑),嫁給劉杞,卒年二十四。臨水洞有巨蛇作怪,進姑顯靈斬蛇,鄉人為她立廟。蒼南多處有奉祀陳十四的娘娘宮,且規模很大,舊時為祈保太平,便在娘娘宮內唱“娘娘詞”《南遊》,講述進姑從小矢志學道,學成後回鄉,沿途跋山涉水,征服大小精怪。故事曲折離奇,可唱七天七夜。

窯主爺

礬山的窯主爺傳說是發現明礬的陳景成,玉環人。舊時,礬山礦工和資本家,每年進行隆重的祭祀。碗窯村也有窯主爺,尊稱為“窯公爹”。每年開始燒窯,要先祭禮窯公爹,以後每次燒窯要燒香。舊時每年還要做一次“窯福”。傳說這窯主爺就是魯班,在造窯時還請教過玄女娘娘。至今,造窯時使用的尺是特殊的,名為“玄女尺”。說為五代閩王時都巡檢林願第六女,居湄洲嶼,二十七歲卒。生前死後,流傳著能預知禍福及為漁民護航、治病種種靈異。南宋時已成為海峽兩岸的漁民保護神。至元代封為天妃。清康熙時封為天后。蒼南沿海漁村,大都有媽祖廟,稱為娘娘宮。至今漁船上還備有“媽祖棍”,遇到水怪(俗稱“海和尚”,即海豚之類),便敲擊船舷嚇退它。每年三月十三她生日前後,各地還舉行祭典。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