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金門 »

金門簡介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金門簡介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屹立臺灣海峽西側,東距基隆 198海裏,東南距澎湖82海裏,距高雄 160海裏,西距廈門約18海裏,與大陸最近處為自馬山至角嶼,僅2310公尺。於1915年自中國福建省思明縣獨立設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序列,金門縣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管轄。

金門島原來一直歸福建管轄,自古與廈門屬於同一地區範疇,合稱“金廈”,現在屬臺灣金門縣管轄。

金門縣,包括金門島,小金門島,大膽島等幾個島嶼。

金門歷史悠久,古稱“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勝景”之美稱。島上古有珠江夜月、豐蓮積翠、嘯臥雲樓和仙陰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漢影雲根和金湯劍氣、榕園綠陰、龍山瑞靄等24景。而登臨太武山顛或佇立于馬山之頂。又可遠眺對岸的廈門。

金門通行閩南語,腔調近于同安腔,也是一種漳、泉混合口音(偏泉腔)。

1958年08月23日17時30分起,解放軍 3萬多發炮彈炮擊金門,震驚了全世界。似乎拉開解放臺灣的序幕。

金門島面積 150多平方公里。金門島形如錠,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 3公里,太武山雄踞東部,海拔 253公尺。金門西面環海,環島多港灣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計30餘處,潮高水深。

金門與廈門、同安遙遙相對,緯度相同,均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雨多集中于四至八月,颱風多生於七、八月,全年風向東風占8個月,每年五至八月為東南風及南風。

由於花崗片麻岩是構成金門島的基岩,島上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代表。前者沙層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後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質少,皆不宜耕作,故島上農作僅宜價值較低之耐旱性雜糧:如高粱、玉米、花生、蕃薯。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是臺灣與大陸之間文化、貿易、移民的中繼站;金門以秀致的風光美景獲得“海上公園”的美譽。如今,金門已經退去昔日煙硝烽火的戰地戎裝,成為觀光勝地,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座人文及戰役紀念公園的所在地。

金門其實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遠自五胡亂華的時候就有人到島上開墾,唐朝以後更有人在此牧馬、曬鹽。宋朝的一代大儒家朱熹更曾經在此講學,有些文風鼎盛的村莊,更被稱為‘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很多唐山過臺灣的祖先們,更是以金門為中途的轉接站。這當然也包括了以金門為據地,趕走荷蘭人的鄭成功。

金門的面積有 150平方公里,主要分為大金門和小金門,形狀像一隻花蝴蝶。相當於二分之一的臺北市大,現在的人口有 4萬 8千人,因為兩岸關係緩和,“駐軍”的人數大概只剩下不到三萬人,與當初外島十萬大軍的盛況已無法比擬。也因此留下許多廢棄的軍事基地,現在反倒成為大家競相參觀的據點。

金門公園在1995年正式于金門成立管理處,目前總共有五個區,這些分區裏保留著較為豐富的人文史跡和自然生態,也成為觀光客到金門旅遊必定造訪的景點。

島內聯繫多倚靠公路交通,全島公路密度為台澎金馬地區各縣市之冠。大小金門間仰賴水頭商港(金城鎮)與九宮碼頭(烈嶼鄉)間的航運,聯絡兩島的金烈大橋已討論多年,但至今仍未動工。烏丘鄉原屬莆田縣,與金門本島間並無直接航班,須經由台中港中轉。對外交通以空運為主,目前有往臺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各航線。海運方面則有料羅與水頭兩商港,水頭商港同時為小三通指定港口,與廈門和平碼頭間有定期航線。

金門和臺灣之間的交通非常方便,臺北、高雄、台中、嘉義、台南都有直飛金門的班機,一般的航程大概只要40-50分鐘便可抵達。基隆、高雄還不時有快輪往返。

 

金門的地理位置

金門地處福建省東南方之廈門灣,位於九龍江出口,全縣面積150.145平方公里(本島為134.25平方公里,尚轄烈嶼、大膽、 二膽、烏丘、東碇、北碇、等十二座島嶼)

島形中狹,東西端較寬。東西向約二十公里;南北向最長處在東,約十五公里;中部最狹處僅三公里,誠如金錠狀(或是一根骨頭)。西距廈門外港約10公里,東距臺灣約 277公里。其緯度約與台中地區相當(約在北緯24度)。在氣候上,金門地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因金門為在海峽中之島嶼,四面無高山屏障,中間則丘陵起伏,故風力較強,夏有西南海風的吹拂,每到清明時候常帶來濃霧,台金交通常受影響;冬季有強烈的東北季風。

全年降雨量多在四月至八月,颱風則發於七月,風勢以七月至十二月較強。年均溫為攝氏20.9度,最高月均溫是八月28.2度;最低月均溫是元月12.8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一千公釐;四至九月是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0%。因受地形影響(花崗岩丘陵,為金門主要地形,金門無良好的蓄水地物)金門無巨川長流,最長者為西半島之浯江溪,惟已呈乾涸狀態,舊河床隱約可辨。其他如金沙溪、後水溪、前埔溪、小徑溪、西堡溪、山外溪等大多是涓涓細流,源短量少,平時多已涸渴;如遇風雨,又複一瀉入海,雨不能得(其利,旱則患其災)。雖近年來,大興水利,攔河築壩,新辟湖塘,如太湖、蘭湖、慈湖、雙鯉湖、榮湖、陵水湖、田浦水庫、金沙水庫等等;但蓄量不多,如遇旱年,常有缺水之苦。再加上近年的開放觀光,用水量大增,更使得供水更加的吃緊。

 

金門地形

金門的主要地形為起伏的花崗岩地形,島上最高峰為太武山(其高為 253公尺,其上有毋忘在莒蔣公之手銘),雄勢雄偉,獨冠嶼上,近觀之若兜鍪狀,故名太武。其石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又稱“海印”,隔海遠望,如仙人偃臥(仙人倒地臥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別呼之為“仙山”。

太武山之外,東有鵲山、鳳山、塔山;南有雙山、長安山、豐蓮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獻臺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山、天摩山、金山等等。

而古甯頭區、古崗區、馬山區與烈嶼區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為地勢平坦,紅土廣泛覆蓋之臺地,各區海岸則有花崗片麻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臺,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金門多變的海岸景觀。

 

金門歷史

金門有居民始自東晉元帝建武。當時因五胡亂華,有蘇、陳、吳、蔡、呂、顏等六姓遷住金門。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福建觀察使柳冕奏設“萬安牧馬監”於泉州,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氏:陳、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姓屯居金門。在金門庵前村豐蓮山一帶牧馬,廣興水利,人口因之日漸繁盛,後代金門子民遂尊稱陳淵為「開浯恩主」。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縣主簿,在燕南山設燕南書院,金門鄉里之間一時爭相向學。於是金門文風鼎盛,而雅稱為“海濱鄒魯”。

南明隆武元年,鄭成功自烈嶼湖井頭登陸,奉明太祖靈位,大會明朝文武群臣于巡檢司城(城址舊名吳山,今稱城仔頂),自此以金門為後勤基地,展開北伐南京,東征臺灣的事業。明鄭永曆十五年,鄭軍由金門料羅灣碼頭出發,從台南鹿耳門登陸,僅十一個月就將據台的荷蘭人驅逐回國了。金門話屬於閩南語系,還保有漢晉時期的古韻和唐宋時代的古語。金門縣誌中記載,金門現有居民的組成,概分為五種,一是亂世遺民、二是泉州的世家大族、三是鄰近都邑的商賈漁民、四是歷代戍守金門的軍人、五是贅婿謫配而來到金門的。金門現住居民的社會型態,大都是聚落型式,且多是舉族前來墾拓的單一姓氏聚落,家族觀念十分濃厚。

金門人的住屋四周多有避邪物,像八卦鏡、屋牆有風獅爺等等,不一而足。風獅爺有肩負著捍衛村境平安的神聖任務。在小金門的辟邪物中,則是以專治白蟻的風雞來擋風。金門缺乏深灣港澳,土地貧瘠乾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從事小規模的農耕漁撈,或從戎征戍。因此當地居民,除了官宦門第外,絕大多數是農、工群眾及少數交易買賣的商販。在這種的社會背景下,所衍生的文化特質,有高尚尊貴和粗俗簡略兩個極端。但真正的金門人的生活文化,應該還是以平民大眾為主的民生百態。

金門的民俗風情,既保持閩南特徵,又獨特迷人。民間傳統節日與大陸的習俗特別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樣。每年例行的祭祀賽會,以“迎城隍”的規模最大。島上鄉民視石獅為保護神,各村落路口,隨處可見身穿盔甲或週邊披風的立姿石獅,獅前常見香火,為金門獨有的景觀。位於金沙北端的山后中堡18棟閩南式古屋,燕尾高揚,既代表著金門民俗,也是中華絢麗多姿的體現,已被辟為“民俗文化村”。

 

金門古跡

金門國家公園

中山紀念林

風獅爺

莒光樓

模範街

金門的地理行政區域,分為金城、金湖、金甯、金沙以及烈嶼等。金城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地帶。唐朝時牧馬侯陳淵率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將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鄭成功、魯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駐足。金城的古跡非常的多,其中較有名的古跡略述如下:

舊金城: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設守禦幹戶所于舊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署才移駐後浦。尚留下一些遺跡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尋。

牧馬侯祠:金門在唐德宗(西元八百年左右)時期曾被福建設為牧馬區,陳淵被派來擔任牧馬監的工作,他帶領隨從及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奠定了金門的發展基礎。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08年),書院內有朱子祠,乃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講學于金門,立燕南書院,金門受朱熹的教化頗深。

延平郡王祠:夏墅崗由於形勢險峻,以前是鄭成功練兵的重鎮。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鄭成功。其他有關的遺跡,還有莒光樓、點將石、國姓井與萬人井等。

御賜裏瓊林坊:瓊林舊稱平林,因賢才盡出故明熹宗天啟五年被御賜為瓊林。瓊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葉從河南開封遷徙而來,明熹宗天啟五年,因為平林籍的進士蔡獻臣趕走蠻夷有功,於是賜裏名「瓊林」。瓊林家廟經文建會評其為「十四世宗祠」,為臺灣當局“國家”二級古跡。

魯王墓:

它已有 300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魯王為明太租九世孫,名以海。京師既陷,轉徒台州,張國雄等迎居紹興,稱魯監國,督師江上,畫錢塘而守。後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鄭成功,輾轉到金門,去監國號。成功初以禮待之,後漸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據《辭海大事記》記載:康熙元年 (1662年) ,魯王薨於臺灣,。由此看來,兩處記載互相矛盾,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末清軍入關後,明思宗自縊,天下大亂,南明各王四處流亡。魯王朱以海輾轉到金門,寓居七年之久,因時局太亂,死後秘密葬在金門,不敢立碑。“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夏季),金門“國軍”在舊金城東古崗湖西發現魯王真塚。

由於發掘了魯王真壙,在出土志裏,說明舊時的謬誤之處。據載王世系事蹟綦詳,卒年為王寅康熙元年(1662年),並雲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將其葬於金門東門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屢遊其地,曾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上。

後來魯王忠骸遷葬重建新墓,墓背山面海,前立牌坊,中建碑亭,莊嚴肅穆,樹木茂密,成為金門島的一大歷史觀光勝地。附近的古崗湖,即是往昔記載的湖水,湖邊有古崗樓,山腰有古崗亭,朱梁碧瓦,無不古色盎然。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清仁宗時剿海盜勇將。墓位於小徑村,是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園,為“國家”二級古跡。

西村父子文魁:

西村呂氏宗祠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歷史。宗祠內隨處可見「理學明賢」、「文魁」、「明經」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風興盛。

金寧地方的古跡:

金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聞名中外的古寧頭大戰就發生在這裏。

威振第:

位於古寧頭北山村,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李光顯是清嘉慶年間緝討海賊蔡牽的勇將之一,官累至廣東水師提督,兩廣總督阮元親題「海邦著績」匾額相贈,他的故居又稱為「提督衙」。為“國家”三級古跡。

水尾塔:

為鎮水用的壓勝物,通常立於河湖畔以鎮水氾濫、保農作平安。風格獨特僅存一座于古寧頭北山村。

金沙地方的古跡:

僻處太武山外,金沙的開發晚于金門的其他地區,因傳說盛產金沙而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西園鹽場:

金門早在元朝時官方就設立鹽場,最盛時達十處之多,而今天金門的鹽場僅存西園村一處。

陳楨恩榮坊、陳楨墓:

陳楨一門五代家世顯赫,位居高官。陳楨墓為“國家”二級古跡。山后民俗文化村:起源于清末旅日華僑王敬祥,在外經商有成,遂在故鄉建大樓房。“民國”六十四年政府將其重修整建開闢成民俗文物館。

金門民俗文化村

位在山后村中堡,建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是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構建分贈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費時二十餘年始完成,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1間,俗稱18間王家厝,占地面積1230坪,全部房舍都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十八棟宅第建築因久經海風吹襲,原貌已破舊不堪,“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復舊改建後,始訂名為民俗文化村,總分為七個館:民俗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休閒館、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村內規劃整齊,另有販售紀念品供遊客選購。

 

金門特產

金門高粱酒

金門的氣候環境適合生長高粱,當地人以高粱為釀酒的盛品,醞育出氣味芬芳和口味濃郁為人所稱道的好酒.金門酒聞名全台。

金門貢糖

金門貢糖相傳系明代閩南禦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為品茗茶點之極品;後隨廈門制餅師傅傳入金門,並廣被一般漢餅店所產制。

金門菜刀

金門自1949年古寧頭戰役,1958年八二三炮戰,歷經大小戰役及解放軍“單打雙停”炮擊達百發之,其猛烈可謂人類戰史之最,然對制刀業而言,炮戰遺落之炮彈殼無異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金門制刀廠創建至今已六十餘年歷史,吳朝熙先生是金門第一把炮彈鋼刀的創始人,其間更有許多中外知名媒體競相採訪。

金門面線

金門面線,香 不咸,以傳統手工制面技術,引用金門純淨水質,配合本地獨特天候,經由風.陽光,自然曝曬乾燥,不添加防腐劑,不漂白,實為金門傳統手藝下的特產好品之一。

浯記一條根

浯記一條根遠在數千年以來,天賦識靈草,我們的老祖即對大自界所予的天然植物,幾經親身經驗與累積,而發現一條根藥草的好處,進而利用其來調養生息.浯記一條根由臺灣大學農學院輔導栽種,為品質卓越的藥材,如果你怕買到假貨,不妨到浯記一遊,就可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金門陶瓷

金門地區由於陶瓷原料蘊藏豐富,且品質優良,所產制瓷器除盛裝酒類之外,亦有仿古藝瓶和供建築用瓷器。此外,民間亦生產陶制風獅爺藝品,頗富地方趣味。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