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金門 »

概述金門家廟的建築形式與空間格局

來源: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理事 王建成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概述金門家廟的建築形式與空間格局

前言

金門全縣現在的人口約有五萬人,因幅員狹小,資源有限,自古以來的民生物質,若以農漁生產,都無法自給自足,多餘的人口,必須尋找另一謀生的管道。早期的漁航海上生活,歷練了島民川南走北的識見與營有貿無的一條生計,於是下南洋,走北頂,或遠走澎湖與臺灣甚而日本以謀新的開展,皆有所及。道光年間因鴉片戰爭而訂立了南京條約,五口通商以後,廈門成為通商口岸,金門的島民因得地利之便與獲取新知之勝,因而在新風氣所及,落番以遊走中南半島各國的僑民,成為金門人謀生的一群開拓者之先鋒。日據時期因嚴厲的人口管制而終止了這一波移民潮的演進。抗日勝利後,因內戰而有部份被有計劃的整體移民到臺灣,接著因實行戰地政務的軍管而限制了島民向外求發展的機會,所以當時的人口較多。一九七〇年後,臺灣的經濟發展漸趨起飛,又漸有赴臺灣謀生的外移現象,所以金門的人口自古以來總是控制在十萬人以內,然而僑居在他鄉異縣或海內外的族裔,據金門縣宗族文化協會的粗估,總額在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之間應該不會很離譜,這一二百萬人口的人文源流與衍化情況是金門縣宗族文化協會所要努力耕耘的一片園地,也是一個宏願。

在這五萬人口中,共有一百五十五個姓氏,三十四姓人家有宗祠,計有大小宗祠廟一百六十七座,為六桂(洪、江、翁、方、汪、龔同一先祖)聯宗宗祠一座,六姓(杜、孫、程、林、蔡、陳,烈嶼東坑區域聯宗)聯宗宗祠一座,王氏大宗八座,小宗五座,計十三座;方氏大宗一座;李氏大宗四座,小宗八座,計十二座;呂氏大宗三座,小宗三座,計六座;辛氏大宗一;何氏大宗一座;吳氏大宗四座,小宗四座,計八座;林氏大宗九座,小宗四座,計十三座;周氏大宗二座;卓氏大宗一座;洪氏大宗三座;翁氏大宗二座,小宗三座,計五座;梁氏大宗一座,小宗一座,計二座;陳氏大宗十五座,小宗十一座,計二十六座;許氏大宗二座,小宗五座,別宗一座,計八座;張氏大宗四座,小宗二座,計六座;郭氏小宗一座;莊氏大宗一座,小宗一,計二座;黃氏大宗八座,小宗六座,計十三座;董氏大宗一座;楊氏大宗四座,小宗五座,計十一座;葉氏大宗一座;蔡氏大宗六座,小宗七座,計十三座;鄭氏大宗三座;盧氏大宗一座;歐陽氏大宗一座;戴氏大宗一座;薛氏大宗一座,小宗一座,計二座;蕭氏大宗一座;謝氏大宗二座;顏氏大宗一座;羅氏大宗一座;蘇氏小宗一座;關氏大宗一座。其中以陳氏大小宗計二十六座為最多,王、林、黃大小宗各十三座次之。

朱子家禮雲:「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為四龕,以奉先世神主,旁親之無後者,以其班祔,置祭田,具祭器,主人晨謁于大門之內,出入必告,朔望則參,俗節則獻以時食,有事則告..。」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是國人傳統文化的精髓,祭拜祖先就是敦厚民德的具體表現。古代的人其敬拜祖先有四時之祀,即春禴、夏禘、秋嘗、冬蒸,可見古人對祭祖活動的重視,遠從商朝時即敬鬼神(祖先的神靈),周朝以後的宗廟與封建的體制更加的完備而有組織,祭拜祖先的儀式各朝各代都有其因革損益的地方,各地亦有其因地因族制宜的不同儀式的。故而載諸典籍禮經者,可以說鬱鬱乎盛矣,金門自有文獻記載以來,各宗廟所舉行的各種大小祭祖活動,與古時的春禴、夏禘、秋嘗、冬蒸已略有不同,然其慎始敬終的儒家倫理精神依然顯現於這些活動之中。

今僅就金門縣各姓氏祭祖的家廟建築形式與空間格局,略述一二,以見我中華文化在閩南語系中的一斑。

 

一、金門祠廟的規模體制、基本形式與平面結構

(一)、規模體制

新唐書卷十三禮樂志曰:「廟之制,三品以上九架,廈兩頭。三廟者五間,中為三室,左右廈一間,前後虛之,無重栱、藻井。……距地四尺,容二主。」三品以上九架(進深):「寢不逾廟」儀禮(士禮)鄉射禮鄭玄注:「是制五架之屋也。」唐六典住宅規模:「王公諸臣三品以上九架,五品以上七架,六品以上五架。」唐會要:「三品以上堂捨不得過五間九架,……五品以上堂捨不得過三間七架,……六品以上堂捨不得過三間五架……。」唐朝時祠廟的規模大抵如上。時遷代轉,經過一千多年的變革與因應地區性的需要而演成現今金門祠廟的規模,其規模是否依照禮制,據金門現存一百五十餘座宗祠觀之,顯然金門祠廟的規模並非依照禮制而建,乃是遵從地理師的指示,並依地理環境的因素而定下的規模。

一、進深(架數):閩省各族群的苗裔據載皆是唐末時由閩王王審知從中原帶來的,其實早在兩漢時期閩省已有中原人士入居。然而中原文化影響閩省深遠者,確是在閩王建立閩國之時。中原各大家族的裔冑,皆有帝王與公卿之血緣關係,追本溯源,則以一支顯赫之祖先為始基祖自不為奇,則其家廟之規模,自可無限上綱了,況荒陬一隅,所謂天高皇帝遠者,審究不如京畿都邑之明,應是預料中事,且孝祖敬宗乃翼文敷教之本,則家廟建制之規模自不在強加追究之事了。

金門宗祠之進深不僅獨樹于傳統的禮制之外,且進數也不在約束之中,可依其家族財力之有無與地理風水之狀況而作必要之取捨,依筆者所見,小金門高厝(下林)的劉林家廟為一進式的五架棟最小,而大金門瓊林的蔡式宗祠有三進式者,其正殿進深之規模有高達十五架者,真是漪旖盛族,其先有赫的了。一般前落皆稱為前門廳,其架數均少於正殿二至四架左右。

二、橫寬(間數):唐時三廟者五間,中為三室,每間寬約五公尺,正殿計約二十五公尺。金門各氏宗祠的橫寬,大體上皆以三間為度,少數附有謢龍或突規而成四開間或五開間者,間距也多在五公尺之內。三間者以中央一間為寬,可容八仙桌二席,邊間較窄,僅容八仙桌一席。

三、格局:以前的宗祠的正殿有所謂「廈(簷廊)兩頭,左右廈一間,前後虛之」的格局,金門的宗祠的正殿少數非三室,僅中間一室者,具有左右廈一間的格式,然其屋頂與廈兩頭者不同,左右簷廊也僅是邊殿而非真正的簷廊,前虛者為殿腹與拜廊,然其後為內殿而不虛。前落則多為虛空的過廊空間。

四、高度:傳統上有所謂「寢不逾廟」的規矩,在倫理上宗廟是家族祭祀祖先的活動空間,居家廳室(寢)的高度不得逾越家廟的高度,是基本的禮數,也是孝道精神的表現。從風水犯煞的角度來說,居家的高度逾越家廟的高度,一定會被家廟正脊上的尖形燕尾所沖,此稱為刀箭沖,是大不吉的,所以要避免。且各向度,無論是進深、橫寬或高度之間的比例,也一定要遵照寸白的吉凶數配置,原則上有所謂「天父壓地母」或「地母壓天父」的規矩要遵循。

(二)、基本形式

金門各姓氏的家廟宗祠約計一百六十餘座(有些毀壞未重建),實存一百五餘座中其基本形式約有下列數種:

一、一進式:一百五餘座中有七十八座為一進式,其範圍包括門口埕,牆圍,牆規樓與深井及大厝身的正殿等,有些有翼廊,大多皆無。為金門現存宗祠中最多之形式者。

二、二進式:一百五餘座中有六十四座為二進式,其範圍包括門口埕,前落山門與深井及大厝身的拜廊、正殿、內殿等,有翼廊。為金門現存宗祠中次多之形式者。

三、三進式:一百五餘座中有三座為三進式,分別為金城鎮後豐港屬敦煌衍派的洪氏宗祠、金城鎮南門裏屬高陽衍派的許氏宗祠、金湖鎮瓊林村屬濟陽衍派的蔡十一世氏宗祠。以中落最高為正殿,前後落較低。

四、樓房式:一百五餘座中有六座為樓房式,分別為金城鎮西門裏屬六桂衍派的六桂家廟,所謂六桂是指系出同源的洪、江、翁、方、汪、龔六姓的連宗宗祠,該宗祠為玷污式的三樓建築,金沙鎮後(碧)山村屬潁川衍派的陳氏宗祠,該宗祠屬小宗,為一洋樓式的建物;金沙鎮陽翟村屬潁川衍派的陳氏宗祠,該祠別立為永昌堂號,屬小宗;金寧鄉後湖村屬高陽衍派的許氏宗祠,該祠因族人許獬為才子曾于明朝中過會元,因此別立為會元堂號,屬小宗;金寧鄉湖下村屬弘農衍派的楊氏宗祠,該祠另一堂號為四知衍派,屬小宗;金城鎮南門裏莒光湖畔屬西河衍派的林氏宗祠,屬大宗,本祠上為媽祖廟,祠廟一體,為宮觀建築,與傳統閩南式的宗祠建築略異。

(三)、平面結構:

一、一進

一)、山門:一進式的山門很簡單,入門處只有牆規樓而已,無凹壽等格局,牆規樓在一般民家的一落二櫸頭中多作平頂式或雙坡落水式的做法,在家廟中的牆規樓則以雙坡落水式且有高翹的燕尾脊收頭。

二)、深井:進入牆規樓門內,即為寬闊的深井,一進式家廟的深井無四周垠,無翼廊者可分為左右中三區塊,地坪皆以紅甓鋪作,中段大抵多以風車轉鋪就,兩側則以丁字鋪或米篩花鋪就。若有翼廊者,則僅有中區一段,有四周垠與井池。

三)、拜廊、正殿與內殿大抵皆與二進式的格局相同。

二、二進

一)、廟埕:是進入宗祠內的前廣場,是宗廟建築整體範疇的一部分,有些宗祠砌有高牆圍起來,形成外深井的構造,有些廟成的範圍面積比宗祠的面積還大,且分成上下埕,並有類似深井的池底。一般出仕人家的宗廟埕,皆立有旗竿座,旗竿座越多,即表示此家族的族人為官宦世家,旗竿座的豎立,具有濃厚榮耀宗族的文化意味。

二)、山門:俗稱「一進」或「前落」,鏡面多為皇宮起雙凹壽的簷廊,廊前的垠墘有木制的劍秋,寮口的鋪作為一品書的石寮。有三幅門六扇關的門版,俗稱「三川門」或「山川門」,門內為三開間的門聽。三川門的左右外側之向埕牆上各開有對偁以整塊青草石鏤雕的螭(無角龍)虎窗(諧音誤稱為子午窗),螭虎窗以其雕飾威猛的拐草龍蟠圍博山爐為主,俗稱螭虎盤爐。三川門中間的門為正門或中門,有門閾高約五十公分,當重要的祭典或達貴者入門時可活動取下,以示尊寵。中門的門柱多為泉州白的石材,柱下多有石鼔、石獅或乞丐椅。中門兩側的門稱為「偏門」,偏門有的與中門並列者稱為「對門」,有的開在第二凹壽的對向牆上的稱為「邊門」。

三)、天(深)井:為前後落與左右翼廊的中間地帶,是整座廟堂中唯一露天的空間,可收集四面屋頂上的雨水俗稱「四水歸堂」,井底多為一品書鋪作的石條,大多分為三堵。井沿鋪設厚重的石垠,其中一邊鑿有出水的炎孔,可順利的排出歸堂的雨水。深井是傳統建築中一項合乎綠色環保的重要設計,他具有通風、採光與防蟻害等作用,也具有風水上的作用。

四)、翼廊:從功能與作用上講翼廊具有三方面的意義,其一是古宗廟建築中神廚的變格,可用在宗廟祭祖前的牲儀與餐會時的廚炊準備空間。其二音處深井之左右兩側,為進入正殿的過度空間,古時宗廟有東西階,稱東(主)阼與西(賓)阼,金門的宗祠中無此設計,東西翼廊或亦具有階阼的功用。其三從前落進入正殿石,可作為遮風避雨的風雨走廊。

五)、拜廊:位於正殿與深井之間當展步柱與前四點金柱中的簷廊,地鋪多為紅料的六角鋪作,左右邊牆有巷仔門,是祭祖時的祭拜點,故稱為拜廊。

六)、正殿:即四點金柱間與兩邊偏殿的空間,四點金柱間的面積俗稱為腹,屋宇高軒宏偉,四點金柱間與兩邊偏殿的空間無隔扇,故地方寬闊,是主要的祭祀空間,偏殿的地鋪多為尺二磚作品字鋪,四點金柱間為尺二磚作吊角鋪。

七)、內殿:內殿位於第二進的最內部,以後四點金柱之門閾上設落地樘版隔扇與正殿分割。中為三室,為供奉祖先神主龕與文昌帝君和土地公的空間部位。古所謂天子九廟,王公七廟,諸侯五廟,士有三廟,廟數即室數。諸室相關位置,是依尊卑,由西而東。唐崔氏家廟碑:「第一室曰皇考廟。……第二室曰王考廟。……第三室曰考廟。……」而今金門的一般祠廟皆稱為龕,以中龕為尊,東龕為次,西龕再次,東龕也多以供奉文昌帝君為主,西龕則供奉土地公神。古時的廟室內陷稱為埳(ㄎㄢˇ)室,且埳墉尚幽,金門宗廟之神龕與古時之埳室略似,然古所謂「自西徂東,靡陋靡豐」今則雕鏤彩繪,極盡華麗與繁縟之能事,頗違古風。

 

二、金門祠廟的立面結構與裝飾

(壹)、立面結構
一、屋頂的形式:古時士大夫的宗廟所謂的廈(屋頂的形式)兩頭(上半部兩面坡),左右廈一間(下半部四面坡之側坡,正殿的東西山牆縮入簷內,形成左右簷廊,距離約一間寬。):宋李械(營造法式):「凡堂屋,並廈兩頭造,則兩稍間用角梁,轉過兩椽。」梁思成營造法式注:「相當於清式的歇山頂。」則現今的閩南式(金門)傳統家廟的營造已與閩南式的閩居建築相融合而自成一系統,其屋頂多為硬山式的單簷構造。古時中原式的獨棟歇山屋頂,並前後虛之(正殿的前後留下簷廊)的格式完全不同,茲述之如下:

一)、前落(山門):屋頂均為三川脊(即屋脊分成三段,中段挑高,使屋頂形成四個燕尾),脊頂於規帶坡內側立螭吻(龍首),脊端皆成具有弧度的翹起狀,俗稱翹脊,以其形似燕尾歧岔,故又稱之為燕尾脊。燕尾脊的構造可分為頂馬路(頂背)、規帶尾(六吋蓋)、脊鎖、脊帶、脊印、脊面、脊塞、走坡等,除頂馬路、脊塞、走坡與脊帶外,餘皆多作剪黏裝飾,脊塞則裝飾有泥塑或陶燒的趨吉或辟邪之物件。三川脊的外側規帶或於中段翹起(三川脊中段於脊頭內皆有延伸至屋坡距屋簷約一公尺左右的規帶),並以花草拐仔回卷,翹起頭稱為牌頭堵,堵上以交趾陶燒的人仔出人物或吉祥物飾之。規帶下端翹起與屋頂斜坡形成一三角地帶稱為規帶三角堵,也多飾以吉祥花草。

正脊分為上馬路、下馬路和脊堵,脊內以空心方型之瓦筒實之(瓦筒內並置有十二項吉祥物),以減輕屋頂棟樑的承荷力。脊堵一般可分成三段,皆飾以剪黏的吉祥花草,並間以篆字作吉祥語裝飾。

屋頂皆以瓦瓴作仰覆交迭,以形成瓦壟(覆瓦)和瓦溝(仰瓦),收頭時瓦壟以灰漿封頭,下墊飾有花紋的領頭磚。瓦溝的收頭則裝三角形的瓦滴(或稱垂珠)。依家族祖先任官之品秩,屋瓦或全覆以半圓形的瓦筒(帝王之裔可用,金門青嶼村之張氏家廟以全瓦筒覆頂,因為明朝時張氏有先祖張敏,忠謹侍奉明憲宗,保育明孝宗有功,權重一時,傳說張公公曾代行君權七日,其宅第有「三元及第人間有,七日權君天下無」故其屋頂覆之以全瓦筒。)或覆三至九行之瓦筒不等,皆為陽(單)數,不可為陰(雙)數,瓦筒的收頭為瓦當,瓦當有吉祥圗文,年代久遠者其圗文古樸,近代則多靡麗。

二)、翼廊:翼廊之屋頂多為卷棚結構,也作翹脊並飾螭吻,瓦作略似山門屋頂,除六吋蓋、脊鎖、脊帶、脊印、脊面、脊塞、脊堵仍極盡富麗外,餘則不飾瓦筒與規帶牌頭堵等,較為樸實。其簷口高度與山門簷口相同,但略低於正殿之簷口,其與正殿交接處得的屋脊,讓出一道瓦壟之距離,使屋脊得以翹,但屋面深入正殿屋脊下,並砌以擋水牆,以防止雨水之濺入。

三)、正殿:其屋面作法大抵同於前落,惟規帶不作翹脊,脊背為一條龍式,脊塞泥塑頗見用心,多為避邪物。

二、台基與地坪:台基為建築物之底部,其高度必定要高於四周圍的地面,方能將屋內的積水順利的排出屋外,其各部位的高度為正殿最高,前落之山門與翼廊次之,天井最低但要高於屋外的地坪。各部的地坪鋪作,為正殿四點金柱間,鋪作尺二磚的吊角人字鋪﹔其兩側則為尺二磚的丁字形鋪砌﹔拜廊為六角形磚的龜甲鋪﹔深井若鋪石條,大抵也分為三區,作連環錦鋪作,區間隔以石條作九十度格之,稱為龍須,在進入正殿的一邊有腳踏垠,其他各邊皆無,若為紅料鋪作,則以長形的甓磚鋪作,中間作風車轉鋪,兩側為米篩花鋪或丁字鋪﹔左右兩翼廊與前落也多以尺二磚鋪作丁字形,以祈求人丁之旺盛。

 

三、璧堵與柱仔:

一)、璧堵:牆是立體的,璧是平面的,一座牆有兩面壁,堵是分隔的小面積璧面,金門一般之宗祠的主要牆體有後寮牆、龍邊牆、虎邊牆和鏡面牆。鏡面牆有裝飾性極強的水車堵,茲依其不同步位與名稱,略述如下:

1、鏡面牆:是前落厝或山門的正面牆體,是整座建築物的門面, 所以裝點華麗,除了雕飾有各種象徵吉祥的花草與物件外,左右並開有雕飾繁縟的螭虎團爐窗,下有花草拐仔龍趺座、石版堵,尚有水車堵等。

2、對向牆:凹壽內東西兩邊相對的牆體稱為對向牆,是匠師表現藝術才華與功力的展示場。所以不管是浮雕、泥塑或彩繪均能見到藝師們嘔心瀝血的大作。

3、山牆:前後屋坡簷版下與鳥仔踏之間的牆體稱為山牆。山牆內有脊墜與規尾窗。山牆在傳統上其外壁均漆成黑色,所謂「紅宮烏祖厝」,即是指王爺住的宮廟山牆是漆成紅色的,而宗祠則漆成黑色,黑色代表公正無私,因為傳統上宗祠不僅只是祭祀祖先的場所與團結族人的象徵指標,更是維繫族人倫常關係與行為準則的神聖殿堂,古時候一聲所謂「開祖厝門」,即是代表正義伸張與鐵面無私的審判即將降臨,其對社會秩序之穩定與祥和氣氛的發揮了無比的力量,所以烏祖厝的形象意義就在於此。

4、後壁牆:正殿的後牆,也稱為後寮牆,下有六至十層的石磉砌成的石仔腳,其壁體也均漆成黑色。

5、水車堵:一般都裝置在鏡面牆上的出料下,堵內不論是交趾陶燒、泥塑人物、山水或是各種彩繪等作品,都深富傳統的人文意涵。

6、龍虎堵:在凹壽內對向牆的壁堵,東邊稱龍堵,西邊稱虎堵。

7、石仔腳:牆體的下基部分都是以耐潮的石磉迭砌而成的,稱為石仔腳。石仔腳的行數,宗祠建築一般都是採用陰數的雙行,前落少正殿二行。下有以灰泥掊高的凸岸,稱為駁岸。

8、顏只線:界隔石仔腳與大、小規璧之間的紅磚線,稱為顏只線。

9、大、小規璧:石仔腳以上,厝蓋出料以下的壁體稱違規壁,正殿部分的面積較大稱為大規壁,前落的面積較小稱為小規壁。規壁的範圍包括鳥仔踏、山牆、脊墜和規尾窗。壁面也是漆成屋黑色的。

10、鳥仔踏:為避免規壁的壁面面積過大而單調,自後角柱的出料下以尺磚伸出作平行走向,將規壁界隔成上為山牆的磚帶,稱為鳥仔踏或鳥踏帶。

11、脊墜:在山牆脊賽的出料下,規尾窗上,圓脊下的脊墜稱為鵝頭墜。脊墜依其泥塑粉刷底層的不同,可分為尖形硬巾、弧形軟巾、硬折包巾、軟折包巾等數種,泥塑的內容極為豐富,然皆不外乎趨吉避凶的物件。

12、簷版:為出料與牆體上緣間的一條帶狀收邊,適用摏棕的白灰泥糊成的,後約三公分左右,寬約五公寸,環於簷底三面(鏡面牆除外)而不中斷。簷版與規頭的交接處常以濕壁畫作法,用黑煙為色,畫上花草拐仔夔龍紋飾。

二)、柱仔:柱仔是支撐整棟建築物的主要構件,也是與牆壁一樣負有承受重壓的功用,依其所處之位置,適宜不同的天然條件,施用不同的材質,發揮不同的功能,而有石、木與磚等各種不同材質的運用。茲依其材質上分之如下:

1、石質:一般用在柱仔上的石材,都要選擇上等的泉州白。泉州白質地堅硬細緻,不易風化,稍加雕飾為功夫石,紋路清晰美觀,具有一種高雅的氣質,陰雕聯句於其上,明麗端雅,一般使用的位置,都是在容易受到風雨浸漫受潮與山門牌樓之處,如翼廊的石柱以方形下托磉盤,上約三分之一以木料接續,負變化與剛柔相繼之效果。

拜廊出步柱一般也多以石柱為之,或六角或八角者皆有之,六角者以六角形柱珠承托於磉盤上,柱珠的材質是以一種比泉州白更為堅硬的烏青色石質俗稱青草石者為之,以青草石雕飾陽刻的花紋,青麗有致,具有一種曆久彌新的質感。

前落的山門牌樓部位也是容易受潮的地方,所以所使用的柱仔材質也都以石材為主,此部分的柱子皆以較為巨大的方形石材為之,下托以方型柱珠與磉盤。另外在靠近前落山牆的簷前柱其上頭結構與裝飾頗見功力,其台基為一方整的塊石,上為櫃檯腳,上端為雕飾華美的景座,景座上飾有鎮廟獅座,簷下相接者為墀頭堵。

2、木質:正殿的四點金柱與和後步柱皆為木質圓柱,以前的材質為福杉,柱體漆黑,有束腰,以紅漆漆底為聯句,下有圓珠形的柱珠與方形磉盤,璧體中的木柱為半圓緊附於璧內。

3、磚質:以顏只磚為柱,僅用於屋角轉角處,為支撐之功能較弱,但具有收頭與裝飾之作用。

四、木架結構:古時一般士大夫的宗祠建築是無重栱、藻井的。重栱為等級制度的象徵,層數愈高代表身分愈高,唐朝時一般宗祠的柱頭上只能施一層鬥栱。家廟不能有藻井,即屋內頂部不可有局部上凹,並施以彩繪。傳統上施藻井是被視為神聖的象徵,漢朝宮中即有,唐時規定皇帝方可施有藻井。後代的宗祠建築漸漸的脫離了傳統封建思維的限制,雖無費工的藻井裝飾,然而繁複華麗的鬥栱與出櫸裝飾卻十分的普遍,茲略述如下:

一)、山門:頂架之橫樑,連簷前梁計為五至七支,進深的通枋一般計有枋、通及陣列瓜筒、束、束橢、通橢、雀替與栱座等元件共同組成。

橫寬的主要構件則為梁、升、鬥、栱與連枋等構件組成。

二)、翼廊:以邊牆為承重牆替代柱子,靠深井的一方之以二支石柱或下石上木的柱子撐持,頂蓋的棟樑連壁路楹與簷枋,一般總計為五支,端頭為一通兩瓜筒的棟架,各購件共同撐托著卷棚的屋頂,簡潔而有力。

三)、正殿:在拜廊的簷下最外一列柱為小青柱,也稱為簷柱。簷柱之間的梁稱為壽梁。簷柱以內不在中楹者稱為金柱,最主要者有四根,稱為四點金柱。柱與柱之間有通梁。從下往上為大通、二通、三通,簷柱與金柱之間的通梁稱為步通。通上有短柱稱為瓜筒,上承楹梁,棟架一般有三通五瓜,連接瓜筒與瓜筒之間的材木稱為束,卷棚正中間的束稱為八字束。中脊樑下無束,其延伸出來的部位稱為頭巾。中脊樑與二架之間的束稱為一束﹔二架與三架之間的束稱為二束。束下有雕鏤的材木稱為束橢,束橢下也有橢,稱為看橢。通下也有橢稱為通橢。步通下的橢稱為圓光。金柱與金柱之間的枋稱為大楣,其上可畫八仙。通下雕有鳳、龍魚或各種吉祥物件的插角稱為雀替。梁枋上常置有鬥座,鬥座雕為獅形者稱為獅座,雕為象形者稱為象座,座上再置鬥栱,最上層的鬥栱,稱為正栱,其下之栱稱為副栱。

(貳)、裝飾與其他:

古時之家廟「圬墁彩椽(ㄔㄨㄢˊ),不施丹雘(ㄏㄨㄛˋ)」,家廟的禮制建築,以樸素為原則,柱上不可塗丹漆。榖梁傳莊公二十三年,紀魯侯:「丹桓宮楹,……丹楹非禮也。」唐崔勤家廟碑:「櫨(鬥栱、柱頭)松桷(椽)柏,斲之磨之,謹古不飾。」.榖梁傳莊公二十四年,紀魯侯刻桓宮桷:「諸侯之桷,斲之礱之﹔大夫斲之﹔士斲之。刻桷非正也。」然今之宗祠裝飾,可謂極其華妍之能事,何止山楶藻梲與富麗堂皇矣,尊古之制真可為非正也。

禮經中的廟碑立于庭,唐制改立於廟門前。金門現今則嵌立於翼廊或正殿的壁上為多,歐厝之歐陽氏宗祠則立於深井之牆圍中。古之埳室距地四尺,容二主(古三品以上有神主,……出曾祖、曾祖妣神主,至於神主座。)金門現今之內殿一般皆設有三室,室今稱為龕。龕皆以木構為主,其雕飾之美,作工之細,可謂宗祠內之最。東龕以祭拜文昌帝君,西龕祭拜土地公神,中龕為祖先之神主牌位,然也有東西龕也擺設祖先之神主牌,文昌帝君與土地公神則祔祀於龕中。金門現今之祭祖儀式,各家各式,或出祖,或未出祖,然皆得其宜,因非本文探討之範疇,謹略之,而述建築形式與空間格局梗概之一斑,以就教于大雅之士。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