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金門 »

金門傳統聚落的人文歷史

作者:  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金門傳統聚落的人文歷史

金門原名浯洲,又名仙洲,又有滄浯、浯江、浯海等別稱,明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形勢,設立金門守禦千戶所,始有金門之稱。金門舊屬同安轄地,同安本漢侯官縣地,東漢建安十五年( 210年)設立,治所在福州。晉太康三年( 282年),析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省入晉安縣。隋為南安縣地。唐貞元十九年( 803年),析南安四鄉,置大同場。五代唐天成四年,復為同安縣,屬泉州,一直沿續到宋、元、明、清。民國元年(1912年)裁馬巷廳,復歸同安,民國三年(1914年)析離同安,與大、小嶝一起改隸思明縣(即廈門)。民國四年(1915年)析置金門縣,才真正成立縣治,目前主要轄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小擔、西礁、東碇、北碇、草嶼、后嶼、建功嶼、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多座島嶼,總面積為150.456 平方公里,分為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等五個鄉鎮、三十五個行政村里(不含烏坵鄉)、一百七十多個自然村。這些自然村是經過長時間聚居自然形成的村落,是鄉村聚落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聚落的本義指的是村落,後來廣義的泛指人群聚集的地方,包括都市、城鎮和鄉村等,金門稱聚落為社或鄉社,而且居民大多具有血緣親戚關係,遷居行為一直是集體行動,世代過著群體宗族文化的生活,1950年金門行政公署的戶籍登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民戶口為世居,也就是自然形成的聚落型態。

昔日金門舊屬同安縣管轄,居民多數從大陸移民到島上,先民首先選擇的是一個地理環境適合居住的地方,浯洲島的地名也是其中之一的說法,明朝洪受的《滄海紀遺》序曰:「同安背山面海為縣治,而海中之山,可居者有五,浯洲其一焉」。

聚落的形成是在這個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背景中,人類活動與自然互動的綜合結果。聚落型態會因自然地理條件(主要指氣候和地形)及人文因素(歷史、民族、人口、交通、經濟等)的影響而產生改變。金門的聚落多為一個姓氏集中居住為主,很多地名源自宗族聚落,宗族形成的地名,例如陳坑、呂厝、吳厝、劉澳、蔡厝、羅厝、謝厝、何厝、歐厝等等。至今仍然留有諺語可證明地方與氏族的連帶關係,例如說:「姓許,企后浦。」、「青嶼張、官澳楊、西園蚵仔涎」。

宗族在聚落的起源與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其興衰演變的過程,密切相連到地方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社會、經濟等轉換因素,所以記載宗族歷史的族譜也是一部珍貴的傳統聚落發展史料。許多移民墾殖的聚落,仍以宗族姓氏的人口結構為主,《閩中記》云:「永嘉之亂,中原氏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

閩南出土的西晉墓磚,證明永嘉之亂中原氏族南遷的史實。

南安出土東晉安帝元興三年(402年)紀年款墓磚。

《閩中摭聞》亦曰:「衣冠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

金門舊志以晉逃離來者有六姓:蘇、陳、吳、蔡、呂、顏等為開發浯島首頁。蔡祚旻的〈浯祖跡來厝論〉曰:「浯人之祖者,乃蘇、陳、呂、蔡也,其姓有餘無如此四姓大家。」蔡環碧的〈族譜論〉亦曰:「浯人稱右族,必曰蘇、陳、呂、蔡。」這些都是從族譜中去推論架構金門的移民歷史,唐代以前的福建省,只有開發閩江三角洲、閩北走廊和晉江下游三角洲等少數地區,金門當屬低度發展的化外區域,統治者尚未重視到管轄的問題,故也少有真實的文獻史料資料記錄,各姓氏族譜講述的史蹟源流,僅能備述一格而已。

 

一、唐至五代

福建的人口本來稀少,隋代僅有 12400多戶,平均每平方公里僅一戶人家,唐五代之際,北方移民大量進入福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泉州的總戶數達 23806戶,比晉代南遷後的晉安郡的戶數增加近六倍;人口則增至160295人[01]。唐德宗十九年(公元 803年)閩觀察史柳冕奏准置金門為牧馬監地[02]。

[01]參考《閩南區域發展史》,頁59。
[02]《新唐書》 151p238:「馬者,兵之用也。監牧,所以蕃馬也。其制起於近世,唐之初起,得突厥馬二千匹,又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監牧之制始於此。其官領以太僕,其屬有牧監、副監,監有丞,有主簿直司團官牧尉排馬,群頭有正有副,凡群置長一人,十五長置尉一人,歲課功排馬,又有掌閑,調馬習」。

五代時期,王審知入閩稱王,閩南晉江流域的海外島嶼,陸續才有族群因為避亂登島開發。1982年泉州市東門外石井村出土一方〈唐•許氏故陳夫人墓志),其文中有一段記載曰:「曾祖僖,愛仁好義,博施虛襟,俊義歸之,鱗萃輻輳,故門有敢死之士,遂為閩之豪族。時閩侯有問鼎之意,欲引為謀,乃刳舟剡楫,罄家浮海,宵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州,曰新城,即今之嘉禾里是也。屹然雲岫,四向滄波,非涉利之舟,人所罕到。于是度地形勢,察物優宜,曰:『可以永世避時』貽厥孫謀,發川為田,墾原為園,郡給券焉。家豐業厚,又為清源之最。終身不仕,以遂高志。」內文提到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廈門,當時仍然是人跡,開闢牧馬區,相傳陳淵為牧馬監,從陳淵來金開墾者十二姓: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其後裔均無可考,歷經多次戰亂牒譜散失,無從追溯到來金先世歷史。根據泉州蔡氏宗親會編《蔡氏宗族聯親會會訊》資料為例,說明閩南蔡氏一族在兵荒馬亂的分居遷徙過程:「西晉時五胡入侵,北方又一次大舉南遷,河南陳留一帶蔡氏隨眾流入福建。時蔡大業之子蔡紀恭逃居福建龍溪。蔡允恭于唐貞觀年間卒於龍溪新恩里嶼頭,墓尚存。因戰亂嶼頭蔡氏四處奔逃,蔡允恭後裔蔡志順,長子允芷徙居西柯鎮新厝頂。次子允昭徙居安溪縣溪內,三子允燦徙居金門上兜,又名山兜,後遷坪林」。

罕至的新生地,推理金門的社會生存環境,應該屬於待開發的狀態。王審知任命其姪兒王延彬擔任泉州刺史,三十年間拓展海外貿易,人民謂之招寶侍郎。同安縣在五代十國期間並非長期歸屬閩王轄地,後晉出帝開運二年( 945年),南唐元宗李璟滅閩國,翌年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據守泉州,同安遂歸留氏。留從效死後,統軍使陳洪進又割據泉州、漳州,同安歸於陳氏,這段期間金門劃歸泉州管轄,規定山川海島,不科賦稅,僅是象徵性的納入,並未有實際的管理措施。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978年)陳洪進納土歸宋,金門才隨同安歸入宋朝的版圖。

由族譜資料來敘述唐代閩南氏族的遷居移民情況,陳姓的族群組織最為稱著,並有「陳林半天下」之稱,《穎川陳氏開漳族譜•南陳世系》說:「光州固始之人未來,惟吾陳先來,后以鈔三百萬貫請官,得全島為吾家恒業」。

同安官山陳姓族譜記載,其始祖:「河南汝南平輿人,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其子四翁,擇綏德鄉同禾里官山築室以居,至今分衍幾十個自然村」。

金門浯陽陳氏族譜記載:「始祖達,生於唐昭宗光化間( 898年),原藉河南光州固始縣陽翟村,奉鎮同安浯洲鹽場,後在浯洲擇地定居,沿用祖居地村名為陽翟。」明成化七年(1471年)陳履德撰〈始續族譜序〉亦云:「按吾宗始祖承事八郎,自光州固始之陽翟,出舜後。胡公滿以國為氏,分派天下。若陳平之戶牖,若陳子昂之潼川社、陳陶之唐、陳琳之維揚皆其派也。五代間從王潮入閩,弟審知為主,遷居浯中島地名陽翟,而至五世祖承事八郎拓基增產,置蒸嘗田地」。

唐代福建產海鹽者有六縣,閩南能確定生產海鹽僅屬泉州的晉江、南安二縣。但是同安陽翟村《浯陽陳氏家譜》卻記載了浯洲鹽場的存在,尚待考證,其文曰:「金門浯陽始祖陳達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陽翟村,入閩投王審知麾下為承事郎,奉命掌管浯洲鹽場、卜居地仍曰陽翟,開基繁衍。其長子陳洪濟(五代末同安縣令)創「浯陽」堂號,其弟洪銛分局后行創「浯江」堂號。至七世金門陳氏人口居浯之半,乃分立仁、義、禮、智、信五房,于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建五恒堂」。

唐至五代屬於中原人士逃難入閩的動亂時期,金門島的開發應是單純的墾荒工作,未有完整性的政治統轄機構,目前考古調查尚無聚落遺跡的發現,族譜記載缺乏考據文獻。嘉靖十三年蔡厝十八世孫蔡環碧撰寫的〈族譜論〉說:「吾家族譜先世失守,自晦庵公始有載籍,然著代未明,不能遠記,後有修述,亦皆因陋就簡,不能探本窮源,以究其一世之祖之所自出;且或稱其行為第幾郎而不知其諱,若字得此失彼,遺我後人恨。自唐以前始於何人?生於何世?居於何地?皆無所考據,今亦不敢妄為之說。然自五代之後,以所聞見於故老載籍,考而稽之,則亦有可言者焉」。

金門各姓氏族譜最早編纂於明代,各姓氏族皆好言始祖來自中原之說,明代國子監助教,金門人洪受保留持疑的態度,其〈光州固始辯〉文曰:「夫閩以光州為祖者,蓋相傳之謬也。雖亦有之,而未必盡其然也。……夫審知未入閩之初,閩之人民,蓋亦眾矣,是故有刺史焉,有觀察焉,所以治之也。……今全閩郡縣,上自大夫,下至黎庶,莫不曰光州固始人也,不亦誣乎。間或有之,亦審知子若孫,與其士卒之餘裔耳,然保大之之際,且已遷於金陵矣。如之何不稽其本末,而謬相沿襲耶?故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余慨夫時俗之不察,故書之以附於此」。

 

二、宋元時期

宋朝統一中國,福建約有 460,000多戶,之後人口呈現大幅度的成長,北宋末年,已經到達1,000,000 多戶。南北宋之際,金兵入侵南下,中原地區氏族大舉南遷避亂。南宋初年,福建人口比北宋增加 300,000多戶。南宋中葉,福建人口達到 3,000,000人,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03]。

[03]參考徐曉望主編《福建通史》,頁 3。

宋代同安縣分為三鄉,統三十三里,金門宗族聚落規模的形成始於宋代,北宋改屬同安縣,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 978年)島上居民開始繳納戶鈔。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在金門設立都圖,有統治管理的組織架構,共設四都,轄九圖,劃歸同安綏德鄉翔風里,計有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大、小嶝為十五都和十六都。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泉州知府真德秀巡視海濱,屯兵要害,經營料羅灣戰船,建立海上武裝部隊。咸淳年間(1265年-1274年)開始查征賦稅,丈量田畝。宋代金門屬於泉南地區人口謀生的常態性移居,村落規模形式並不大,靖康之亂及宋元交會時期的戰亂,帶來較多的避難家族,定居後促進宗族勢力的擴張,為地方聚落發展興起莫大的助力。以金門洪氏宗族發展的區域來說明,洪皎是北宋政和五年進士,南宋建炎年間年間丞福州府,奉諫議大夫。洪皎之次子洪道因避亂於紹興十年(1140年)隱居同安縣小嶝嶼後頭保社,創嶝山分堂號。洪道之次玄孫後裔居小嶝,並分衍馬巷鎮下莊村,部分後裔分衍南安吟兜和金門等地。宋末洪慰自南安遷居烈嶼青岐,七世孫洪包分居黃厝,包孫魁基分居埔頭。烈嶼中墩、楊厝及浯之鳳山(西洪)洪姓,都是青岐支派。宋元時期閩南沿海等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基本上都已經處於開發狀態,外省移民不得不轉往生態環境較惡劣的閩南山區求生存,到了元代,漳州西北部的南靖、平和、詔安等縣,便成為新的移民駐點,金門的移入人口,通常都是漳、泉兩地的往來進出,而且具有優良地理環境的生存條件,如利於交通、海岸避風處、開發山海之利者,皆能決定聚落族群定居落籍的主要因素。

閩南沿海移民墾殖,一直是島上人口增加的來源,相約攜同族親為伴的移居型態,陸續形成族群聚落。從歷史考古的新發現及對照族譜資料可以找出證明,以金門顏氏為例,顏氏始祖宋初來金,《浯江顏氏族譜•序》曰:「吾族姓顏,自唐朝真卿公元孫諱普子洎公,入閩居德化,徙永春。同浯一派,出自永春仁貴公,以上世系詳載永春舊譜,犁然可考。同之始祖,仁貴公六季子必和公是也。宋世攜子諱禧即四郎公,自永春之達埔洋頭徙同之浯江,復舉丈夫子柳州同知諱若佐即五郎公與兄四郎公俱於賢厝鄉住焉,嗣而支分衍派,日新月異[04]。」顏氏族譜記載宋神宗時,顏氏二世五郎公為柳州同知,捨地建庵前牧馬王廟。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修築的安平橋,近年來修復工程中,發現橋欄上有「浯洲嶼顏達為考妣施此一間」字樣,據《浯江顏氏族譜》考證,顏達為浯洲顏氏三世祖九郎公,是金門顏氏開基祖顏必和的孫子,其父顏五郎為柳州同知。傳曰:「九郎公諱達,五郎公次子也,住下厝,葬坑東,婆葬廟林下,子三曰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

[04]浯江顏氏二十二世孫振鳳撰〈脩浯江顏氏族譜序〉,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宋代安平橋石欄上記載浯洲嶼顏達的事蹟

宋代金門與同安的往來關係密切,金門《呂氏族譜》記載,五代河南人呂境茂居泉州相公巷,七世孫呂壽遷居南安朴兜,曾孫呂廷元於宋紹熙元年(1190年)遷到金門的西倉,是金門呂氏的開基祖。五世呂朝興於元代移居同安從順里卿朴,再分衍大社、新厝、郭厝、溪頭、下厝等五社。宋時楊逸齊遷入金門湖下、官澳村,後入贅同安彤庭吳姓。其四世孫楊宜賓中舉後復姓楊,宜賓後裔楊長青於明代內遷同安下柑嶺社開基,堂號「彤庭」。

自古泉州一帶山多田少,有三山六海一分田的說法,故移往沿海謀生,《泉州府志》云:「泉州地狹而磽瘠,瀕海之邑,耕四而漁六,山縣田於畝者十之三,田於山者十之七,歲入谷少而人浮於食」。宋末泉州晉江的一些漁民因捕魚而遷居金門靠海的地方,形成漁村聚落,陳六郎自晉江陳卿入浯島下坑,與陳坑始祖陳八郎、陳九郎為親兄弟,與湖前始祖陳一郎為從兄弟。下坑陳氏分支山外、小徑、高坑、東洲、何厝等地。金沙最早的開發記載為張氏族人,始遷祖福星、允三、儀福崑仲三人,約於宋末自晉江駟行移居金砂,開創金砂張氏。

宋末元初,金門聚落的開發及移民人口有明顯的成長,有吳四郎者來居李洋(以其地多李樹故名李洋,即今內洋)勤於開墾,數傳至明洪武時,墾有今日的鵲山、田浦、溪邊一帶。宋末泉州張均正來浯定居青嶼,後代子孫顯貴,遂有青嶼張氏族人聚居的村落。浯之許姓亦於宋末自丹詔遷來,子孫蕃衍數系,居住的聚落有山竈、後浦、後沙、安岐、湖南、董林等處。宋末,山兜(今蔡厝)的蔡氏是由同安蔡厝遷來定居於此,另外由許坑的蔡十七郎贅於平林陳氏,其後滋大,遂為平林之蔡。

宋代烈嶼的聚落開發,諸姓族譜較有著墨記載,民國四十四年四月間,烈嶼駐軍於建築工事時,掘出宋代古墓,內有二枚崇寧通寶,紅磚墓誌銘書:「大宋國泉州同安縣綏德鄉」等字。
[05]事見《金門縣誌》第847頁。

金門林姓是莆田九牧林林披長子林葦的後代,宋代時有林氏開拓烈嶼下林,《浯烈林氏宗譜》言:「勉公乃龍田派也,勤公字言周,乃浯烈派,勵公,乃塔頭派也。」烈嶼下林的林姓開基祖,因時局的動蕩不安,自同安馬坪遷居浯島,《林氏族譜》記載:「二世祖寵渥字君錫,宋時我公為湖廣永州府彬州桂陽縣令,時值宋理宗寶祐五年,歲次丁巳(1257年)蒙古入寇圍襄陽,宋祚將移疆域,日蹙一時,食錄者皆避位遠引,公乃與父徙居浯烈,蓋時城邑郊原多蠢動之怨,而濱海長城猶獲安堵之樂也。」烈嶼林姓開基雙口一世祖林茂忠,是林勤的曾孫,他的傳記說明島上人口稀少,遷移族人到雙口可以半漁耕種,傳為子孫世居永業,文云:「公係下林分支而來開基西倉口一世祖矣。然而無分以地,不分以祖,當是時居民甚少,觀其地勢山海毗連,土肥而海利無疆,治於圃美可茹。本族海界自北宰牛礁,南至烏礁灣港,釣於海可食,斯是艱辛建置園宅,卜居小宗,坐壬向丙兼子午。惟居之安,以為子孫長久之記,公著想於其後,伏望克昌厥後,子孫興旺,世上子孫永守而不其倫焉。」方元翁尊為福建莆陽開烈派始祖。《護頭方氏族譜》記載方應孫云:「咸淳癸酉年舉監,景炎丁丑(二年,1277年)以勤王功授迪功郎泉州司,生二子,槐翁傳擇美派,元翁遷同安烈嶼護頭」。

宋末避亂移居金門的族群,不乏有世家名流,對當地的文化風氣啟迪有所幫助。當帝昺避元兵南下,有吳四十三郎者,自泉州迎駕而南,其孫吳安遠避居烈嶼上庫,派下分居西吳、羅厝。宋末楊亮節之後,為避元兵追逼,南下隱居官澳,後裔分居湖下、湖尾等地。宋末有處士邱葵,因避元兵,隱居小嶝島,後裔分居浯之湖南、后浦、金門城等處。

福建生產海鹽在宋代有十處,閩南的惠安、同安、龍溪、漳浦、晉江均設鹽場和鹽亭。元朝時金門仍屬同安,改里為都,官方在閩南設置惠安、潯美、浯洲等幾處鹽場。至元十三年(1276年)開始設場征鹽,臨海取鹽的村落及鹽戶成為重要的人口結構。浯洲鹽場於至正六年(1346年)置管勾司。元代至正年間,浯洲鹽場司令馬氏來浯,在鹽場司之西興建浯洲書院。元末彭姓先祖彭子安由興化投靠金門鹽司母舅馬氏,居金門十七都汶沙保沙尾村,生用乾、用吉、用斌兄弟。彭用乾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薦授臨眗丞,明初禁海遷民,其三子用斌舉家從長興里後蕭遷居同安后燒(古名後蕭),稱為西彭。后燒彭姓後裔於明代中後期再遷新店湖丘沙尾,系以金門祖居地命名。用乾之子孔道則開基新店彭厝,係冠地名,稱東彭。沙尾西甲留下彭子安的墳墓,當地俗稱「彭厝墓」。

天下動亂之後,百姓又恢復平日作息,開發山海之利列為聚落選址的首要條件。元初王審知八世孫王璡卜居山后,支孫王莊嚴分居呂厝,其孫王守謙分居東沙,后裔又分居董林、中蘭、下湖、營山、後宅等地。浯之有何姓開基,亦始於元初何仲叔者自晉江遷來,初居陳坑,後徙何厝,蕃衍成族,再擴及浦邊一帶。張氏族譜記載其先為唐大慰公,二世隨陳政父子入閩為「開漳將軍真瑞公」,三世為「開漳將軍若禹公」。其後有吉慶公、吉安公,定居福州,遷居金門青嶼等地,元朝中葉,青嶼支系張君意,分居古龍頭,享有海蕩的收成經營。泉州梁氏族群亦渡海來金築埭田,浯之海埭多為梁氏所開發,如金山灣之梁埭、湖尾湖之梁府埭、後浦埭等地方,族人自泉來浯始居後浦,後來徙居山後定籍。

由族譜的資料顯示於元代經營山後聚落,《浯洲山後梁氏族譜》記載山後開基祖曰:「浯洲始祖四十七郎公,娶妣陳氏,生一子,諱□□,六十一郎公,號龍津公。祖及妣俱生卒于元朝,其年月時日壽諱,世久譜沒,各無載矣。」烈嶼的林氏,東林開基祖林仲茂,元末由泉州田中遷移來居。林氏開發上林的時間較晚,當屬元末明初,《金門縣烈嶼鄉上林頂林林氏仲禮祖族譜》說:「仲禮,始祖生於元朝中葉,官行人司仕終,忌辰八月初八日,自河南光州固始縣移入閩省泉州府同安縣烈嶼保二十都聚處。」翁氏的《翁氏家族族譜》言:「始祖康叟公繫籍晉江破澗人也,生於元末明初之間,遷居浯江於後浦山下後洲厝前,祖歿妣王氏因屋被風雨漂壞,就中掘瘞,提攜二孤,居於後沙,後再遷後半山,生支分派,奕葉蕃昌,庶乎其盛也哉」。

元代有許多的內地移民,是因為動亂避禍遷居金門。至正五年(1345年)廈門有薛貞固者,自薛嶺避亂入浯,初居太文山之南,地以姓傳曰薛厝坑,後遷居龜山兜,即今薛氏族人聚居的珠山村。後山陳氏開基始祖陳存仁,因諫言被禍,由晉江深滬遷居浯島。浦後陳氏開基祖為陳友諒之族人,元末兵敗避禍始來浯,初居後浦,後移埔後,分支洋山。《金門賢聚盧氏族譜》記載說:「同安之有盧也,始於吾祖侍御公自中州來寓焉。浯洲之有盧,又始於吾祖復齋公,以元末避亂進贅於顏家焉」。

 

三、明清時期

明代泉州府轄下有七縣,分別為晉江縣、南安縣、惠安縣、德化縣、安溪縣、永春縣和同安縣等。明朝中期,同安縣人口數量,6711戶,38926口[06]。

[06]參考《八閩通志》,547頁,福建人民出版社。

同安縣分在坊為二隅,在鄉為十一里,統都三十有四,凡為圖五十有三。時浯洲嶼歸屬十七都至二十都,居民有二千餘家,聚落的開發,形成明顯的單姓或多姓的村莊聚落,明代洪受的著作《滄海紀遺》說明清楚,聚落與氏族開發的情形和今日調查大同小異,其文曰:「同安之為都五十有二,而浯洲為翔風里,三都隸焉。太武山從中起,則一洲之宗也。山之西為十七都,其在山之麓者:為蔡厝、為山頭。其一支自喜鵲而西者,為陽翟,而盡于汶水,二社為最盛。隶于左右者:為東埔、為沙美、為東蕭、為浦頭、為山柄、為山西、為赤庭、為南安,而山后、官澳、西園諸社為蕃衍。其一支自騎馬而下者:為斗門、為何厝、為呂厝、為李厝諸社,而浦邊蕃衍。」「太武山之東十八都,其山自石門關而下,盡于鳳山;而鳳山在東為最中,隶于左右者:為后洪、為湖頭、為前埔、為庄厝、為塘南、為鳥林。其一支自喜鵲而下者:為李洋;隸于左右者:為田浦、為后顏;北則田浦城,大地諸社附焉。其一支自塔頭而起者:其旁為山外,其連匯而東者:為湖前、為林兜、為新堠、為前沙、為田央、為西倉、為東倉、為徑林、為趙厝、為西埔,至峯上而止,而西倉為最甚。(闕七字)為后園、為小徑,皆宅於山麓。至于雙山之北,則平林為盛,而后港、后沙隸焉。」「太武之南有双山,其西南為十九都。其一支自双山而下者,曰后浦為最盛。而其左右者:為宋厝、為湖尾、為半山、為古龍頭。期東偏者:為董林、后垵,連匯而南者:顏厝、古丘、水頭、金門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浯洲鹽場為踏石司,有進士鄭文隆者,自南台來浯,總理浯洲場鹽引,遂定居焉,是為浯坑鄭姓之始。汶水及西園黃姓,都是由同安金柄移居過來的鹽戶後代,經過幾世的定居,成為單一姓氏的聚落。

自元末倭寇開始侵犯中國東南沿海,因金門及周遭的島嶼戰略防禦位置益顯重要,充實邊防的軍事移民,成為明代聚落形成的一個特色。《東西山前李氏家譜》記載著一段抗倭殉國,眷屬移居落籍的始末,文曰:「孫助公諱熾,班馬之才,素有封侯之志,然以備倭微員,守禦於滄海。洪武己酉年(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十八日,倭寇犯嶝,祖以舟師勁敵,百戶之眾對數千之倭。嶝人被倭殺奪,祖陣亡與焉,屍流于海,僅遺手臂在船。祖母伍氏,望族名媛,及笄于歸吾祖,生男有二,長曰德宗登七歲,次曰顯宗纔三歲。傳報倭寇犯疆,良人歿陣,號天搶地,願同裹革殉忠,泣血椎心,更苦三孤何恃;是以仗慈懷義,哀尋無屍,認得臂有痣有證,遂攜其臂,襁負二子而至于浯之山西」。

《東西山前李氏家譜》記載李孫助抗倭殉國的壯烈事蹟

明初民間除開山、圍海造田之外,還有軍隊衛所的軍墾,都是泉州荒地開墾的一個重要的部份。明朝仿宋制,衛所軍士一般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種,但是也有二八、四六、一九等比例;而泉州屯種軍士,大約以四六為率,即四分守城,六分屯種[07]。明初屯軍的征調移防是抽丁防禦,後來成為移民實邊的政策,從征、歸附、謫發的官兵及家屬,也是衛所開發的最早居民,《安溪縣志》有段文可證實,曰:「洪武二十年倭亂,江夏侯周德興沿海築城,抽丁防禦,。明太祖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金門守禦千戶所,屬永寧衛,下轄陳坑、峰上、官澳、田浦等四個巡檢司,後來增設烈嶼巡檢司。金門千戶所擁有營房八百六十間在所城中,屯田一所,共田地35頃30畝。根據乾隆版本的《泉州府志》記錄:「金門守禦千戶所,差操屯種旗兵軍舊額一千五百三十五名,萬曆時存操海軍六百八十名,屯種軍七十四名」。

奉命之司督遷,因拆屋絞筏過海,族眾漂沒,惟四娘隨父四郎、母陳氏、兄良進、良養、良福登陸,遵守永寧衛伍。永樂二年,入安溪海山屯田,因家於此[08]。

王姓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舅氏單丁,奉慈命代舅從軍,落籍金門城,居於北門七星街,為浯江王氏開基祖。《金門城倪氏族譜》始祖五郎公傳記載:「祖福州閩縣永北里鼓山人,祖行五。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防倭故戍金門所,遂開基來浯」。

金門城辛氏族譜內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旭裕二公誌)石碑,可以看出時局混亂的情勢,人民遷徙逃竄,全無安身立命之地,文曰:「大金公娶妣洪氏,生元昭、元達、元盛、元榮、元啟、元明、元昌、元吉兄弟八人,時干戈爭雄,從軍者四人,元昭戍福寧州娶魏氏,元達戍定海娶楊氏,元盛戍廈門娶賴氏,元榮戍鎮海娶魏氏。元啟、元明無傳,元昌住祖地娶王氏,生胡、盈、旭兄弟三人,元吉娶高氏生華、裕兄弟二人,世亂寇起,荷蔀業荒產累,胡逃浯洲入贅陳家,盈逃石潯入贅劉家,華逃湖頭娶盧氏旭、裕逃廈島,旭娶海澄籍洪氏,裕娶林氏相率回居祖地」。

目前居住在城址的倪、邵、王、成、俞等姓氏,就是當年的軍戶之後。成姓隨周德興來金築金門城,遂定居於所城內。邵姓祖先邵安,閩侯官峨峰坊新塔人,洪武永樂年間調戍金門,成為東門頂邵姓的宗族聚居地。俞姓是嘉靖年間隨守禦千戶俞大猶戍守金門城,後來居住在所城內定居。明代金門兵防制度的演變,民間族譜可以找出一些線索,《金門田浦柯氏家譜》記載第一世祖生於嘉靖二年(1523年),卒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文曰:「明朝中葉,戍守田浦城黎廢,柯、王、張、鄭四姓相約由家鄉柯坑鄉、張厝、破幹鄉等,率眷同時居住同浯田浦城內」。

[07]參考《泉州農業經濟史》,57頁。

[08]乾隆《安溪縣志》卷九, 281頁。

明初金門的移入人口仍以閩南地區居多,南安周姓移居浦邊,形成該村的大姓。劉姓開基祖劉平,由泉州上西大寶灰狗墓遷峿,卜居劉澳。《閩浯珩山王氏長房家譜・重修家譜序》記載王氏曰:「閩浯珩山王氏始祖煥三公,係閩王審知公七世孫四郎公支派,十傳之裔孫,於大明洪武十二年間,由福建同安播遷金門,卜居於十八都珩厝社,而分支後盤山及西山等社」。

明洪武時,內洋吳四郎的後裔墾有今日的鵲山、田浦、溪邊一帶。莆田林氏亦於明初來金,開墾後壟一帶。農漁兼作是傳統農業經營的典型,耕種的農事稱做山,出海捕魚的叫討海。明中葉後,金門巳形成幾個漁村。泉州沿海一帶的漁村,憑著先進的航行技術,漁業撈捕的範圍逐漸擴大,晉江蚶江漁民由內灣的定置網作業,發展到海上捕撈,漁民透過捕魚行為移居到金門,按泉州《董氏大成宗譜》的記載,泉州董氏多居於東門外洛陽江出口的烏嶼,宋元時為后渚港的輔助口岸,海上交通便捷,中外商船歲泊於此,曾有「金烏嶼、銀后渚」的說法。董氏十四世董善應於明初移居金門,生六子六房,成為古崗的大姓,後裔子孫善於航海,靠漁業為生,是典型的百年漁村。

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吳璉者,復創為漁撈之利,為金門有浮網之始,吳氏遂以農漁世其業,富甲鄉里。迨明末兵燹之後,所墾膏腴盡為風沙所壓,乃遷居東山。吳厝之吳,乃其別支。海上捕撈,漁民的獲利剌激到漁業人口的增加,群起效尤的形成漁村。《金門歐陽氏族譜》中講到嘉靖年間,蚶江歐陽遷江的五世孫歐楊文卿出海打漁,遇大風浪飄至金門的歐厝,生五子五房,將定居的地名為歐厝,成為金門歐陽氏的開基始祖,該村落也形成傳統的漁村。清乾隆年間,徙居金門的蚶江歐陽氏營建歐陽氏宗祠,楹聯上鐫刻著:「鯉郡分支綿世澤,錦江衍派振家聲」。

青岐洪姓支派分居海澄潯塢,到了明朝中葉返回金門,初居水頭,後來遷徙后豐港,成為一個完全以捕魚為生的漁村。明弘治年間,有謝允德、謝允文兄弟,自仙遊遷居金門料羅,分居謝厝。同時後沙許氏亦聚族而居,《浯江後沙許氏宗譜》記載:「嘗謂吾祖自明弘治年間來居於此,因輒遭兵燹,遷徙頻仍,年湮世久,譜牒失落,無從得考。於是詢諸故老,亦莫知其詳,今就其所知此略與存之,俾後世子孫得知繼續淵源耳」。

倭寇的之患始於元代,自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年)至明後期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先後延續二百六十多年,其中以嘉靖時的倭患最為嚴重。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侵犯金門凡五十日,島上村舍皆為廢墟,部分逃難內遷的百姓,不願意再回歸故里,如瓊林的蔡姓就定居於馬巷的山仔尾。明末鼎革之際,有鄭懷仁者,自漳州漳浦避亂入浯,卜居裏洋,是為內洋溪邊之鄭。清初金門為鄭成功反清復明根據地,百姓飽受戰爭之苦,《樸兜呂氏族譜》中呂康旦〈重修族譜紀事〉云:「及甲申鼎革之變,吾閩亂靡有涯,乙未王世子統師入泉以靖海氛;然出師無律,所到之地屋宇鮮有存焉。留駐吾鄉之資壽院近二月,闔族宗人丁散失,田舍坵墟,已葬之墳、未葬之骨莫不受殃,思及心痛。旦父子避難海上派餉之難,先逃在廣,家中冊籍圖譜及先世所遺黑跡神像祭器珍玩,概無一存。」《浯江後沙許氏宗譜》亦云:「鼎革復逢滄海桑田,島嶼之蕩析灰燼者不知凡幾,或死于兵戈,或困于饑饉,或厄于俘虜,闔族之中,十不存一;間有流寓他鄉、遷徙異域者亦多矣」。

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水師船隊,從金門料羅灣出發收復台灣。清康熙二年(1663年),清軍佔領金門,實行遷界政策,城垣屋舍遭焚燬,居民多往內陸遷移。

康熙三年(1664年)至十八年(1679年)金門復為鄭經所佔據,民間俗諺有「三日歸清,三日歸明」的說法,〈高陽許氏桂林鄉西廈房二枝二家譜序〉內記載人民歷經的苦難滄桑,文曰:「國朝定鼎之初,沿海居民流離失所,鄉土坵墟。附註:父老流傳,丙申年王師駐安平,至
辛丑年遷都,鄉人風流雲散。」

描寫氏族受戰爭影響顛沛流離的〈高陽許氏桂林鄉西廈房二枝二家譜序〉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兵收復金門設置鎮總兵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閩督姚啟聖奏請:「請還遷民濱海」朝廷下令,福建照舊展界。清廷聽從地方督撫展界之請,派大臣前往各省展界。太平後百姓陸續遷入或返鄉重整家園,〈金門庵前輪北堂世系表〉說陳復莘,傳曰:「皆堂叔世盛公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由同安朱紫市遷金門庵前開基,為一世。」但是戰事浩劫,聚落村里滿目瘡痍,官方文書幾筆帶過,民間族譜記載字字血淚。內洋《吳氏家譜》內洋吳氏十八世裔孫吳顯丁〈吳氏家譜引〉云:「又閱十數歲,浯地播遷移之他省州者,有人流之郡縣海島者,有人死亡者,十居五、六,滄桑易後,各離散三十餘年間,識面寥寥。」其中的〈議積公用誓約〉云:「自播遷來,閭里五墟,田產荒壓,祖先之袵盡為沙草蕪地,墾復僅可插薯,不比熟田,戶丁散亡他往,或隔省未及回,或阻海不得返者,雖蒙展界,而歸浯復業,十僅一二。」《護頭方氏族譜》方初悅記事曰:「乳名四娘號金尫,世亂逃江西新儒,康熙辛未(三十年,1691年)回鄉」。

明末清初眾多金門人移居澎湖、台灣生枝長葉,金門城辛氏後人辛一明於順治年間,帶領族親從后垵遷居澎湖,在澎湖的湖西創置田園,並建辛氏宗祠祭祀先祖,其族譜有曰:「故后垵之房曰六世祖,天順年居住后垵,世遠人湮不護,固知來歷始終自三關始也,我澎之祖派出后垵,則亦以哉!」《翁氏家族族譜》收錄金門盤山系〈澎湖鎖港里翁氏簡介〉云:「吾翁氏起源於周昭王庶子,封於翁山以其為姓,始祖康叟公七十一代簡公之孫喬居浯江盤山一帶,迨至大盛公之子弘傑公、弘俊公,渡海來澎,是為開澎始祖,清初遷入馬公市鎖港里居住」。《浯江後沙許氏宗譜》記載許璋寶曰:「公為經商台灣,暮年未歸遂卒於台,葬於竹塹,子孫未知其所至致,未能迎骸骨返鄉歸葬,為子孫憾。公生於雍正癸丑年(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時,卒於乾隆戊申年(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初十日」。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湖前陳氏十六世陳鼎丕重修族譜曰:「吾族自播遷以後,復故土者寥寥不數人,今為查之住外所者甚夥,潮陽、臺灣、澎湖、古田、河南、漳州、晉江所在皆可」。

清代林士高所生賢宗、賢壽、賢奇、賢祚、賢允等五兄弟均往台灣竹塹,《烈嶼頂林林氏仲禮公家譜》云:「賢宗、賢壽,俱往台灣竹塹」。《烈嶼頂林林氏仲禮公家譜》云:「賢奇、賢祚、賢允,俱往台灣竹塹」。《烈嶼頂林林氏仲禮公家譜》云:「賢扶、賢妙,俱往台灣竹塹」。

《烈嶼頂林林氏仲禮公家譜》中族人遷徙台灣的記載

雍正十二年(1734年)將同安縣丞移駐金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縣丞移灌口,以晉江縣安海通判移駐金門,四十年通判移馬巷,四十五年又恢復縣丞。據《馬巷廳志》說法,乾隆四十年(年)金門十保,民戶男婦大小丁口,共 60623丁口,同安縣冊報民屯戶共111630丁口。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編纂《金門志》,其中的鄉里代表氏族居住的傳統聚落,民國以後的行政區域即依這些村落整理劃分。

 

道光年間金門鄉(村)一覽表

鄉數

鄉(村)名

十五都

大嶝保

18

洋塘、桑滬、上宋、下尾、坑尾、山頭、麥埕、內籠、蟳窟、

上山、洪甃、湖邊、東蔡、院兜、嶝頭、田墘、涂厝、大小比

十六都

小嶝保

2

前保、后保

十七都

劉浦保

11

斗門、劉澳、營山、浦邊、塘頭、歐宅、呂厝、內厝、蔡厝、

何厝、長福里

陽田保

13

西黃、青嶼、官澳、陽翟、后山、東店、東珩、田墩、塘頭、

吳坑、南垵、赤埕、后珩

汶沙保

12

沙尾、浦頭、山前、山西、山后、山柄、西吳、蔡店、東蕭、

東埔、英坑、汶水頭

十八都

倉湖保

33

新頭、田浦、料羅、庵邊、湖前、埕下、蚵殼、赤西、塔后、

后園、西洪、峰上、下峰、湖頭、溪邊、前浦、大治、西倉、

新塘、北青、下庄、西埔、內洋、前墩、林兜、山外、東倉、

涂樓、下湖、歐壟、東沙尾、上下坑、下新厝

瓊山保

8

平林、后沙、西山、東園、高坑、后半山、上下蘭、小徑

十九都

後浦保

15

后浦、浦后、埔下、埔邊、董林、后洲、東洲、駟湖、前湖、

菅裏、吳厝、庵前、后垵、后湖、菽?山

古賢保

10

金門城、水頭、古坑、山仔兜、東沙、歐厝、謝厝、古坵、

賢聚、官路邊

古湖保

11

湖下、湖尾、半山、湖南、后岐、田墩、浦頭、東坑、

古寧頭、水厝、山灶

二十都

烈嶼保

33

后頭、下寮、羅厝、湖下、青岐、埔頭、林邊、高厝、西吳、

中墩、后山、上林、庵上、報塘、西路、西宅、后井、南塘、

楊厝、湖井、前園、東坑、前埔、下田、后宅、刺園、下林、

上庫、庵下、東林、黃厝、西方、西倉口

資料來源:本資料整理自《金門志・分域略・都圖》道光。

清末廈門開放五口通商後,金門人民轉往海外發展,借助宗親氏族的精神力量移居異鄉,但是聚落一直維持不變的傳統生活方式。

綜觀金門傳統聚落發展的人文歷史;唐五代時期漢人陸續率眾入島墾殖,宋元始有大量聚落的開發,明清已經奠定形成今日的傳統聚落格局。

 

《金門傳統聚落形成發展族譜資料彙編》

委託單位: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中華民國98年12月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