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金門 »

移民與地名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03月01日

移民與地名

摘要:

本文就族譜的記載,簡介自閩南移植到金門的地名,以及自金門移植到閩南的地名。

追溯舊地名所蘊含的意義及其演變,除可明瞭地名起源時該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徵外,也可理解人和土地互動的歷史,因此地名被視為「歷史的代言者」。

當居民因故而遷移到某地定居時,有的也將原鄉的地名移植過來,用作新居地的稱呼,此類型的地名,除了作為地名之用外,往往是移民心系故土,飲水思源情懷的寄託,在族譜中通常會加以記述,強調其「不忘根本」的旨意。

據族譜的記載,金門居民的先世,主要是自宋代以來,自閩南先後遷移而來,移民將家鄉的地名也一併移植來金門,如:陽翟、小西門、斗門、後山、田墘、西倉、下吳、丹詔、陳卿、蔡店、盧嶺等等。之後金門的居民,因故再遷居閩南,有的將金門原鄉的地名,也移植至內地,如:泉州城南郊的後浦、同安霞崎呂厝、同安新店東浦、同安新店鎮沙美、同安城南從順裏陽翟、同安灌口陽翟等等,有的則以金門原鄉名作燈號,如:馬巷坪邊的蔡氏來自瓊林,以「瓊林」為燈號。

閩南是金門人的原鄉,金門也是部分閩南人的原鄉!

 

一、前言:

地名是人們對某一地點或區域的稱呼,系人和土地交互作的產物,舊地名的命名起源,有的與當地的自然特徵有關,如地形、位置氣候動植物等等,有的與人文環境的特色有關,如血緣、地緣、拓墾、產業活動、歷史事蹟等等。

追溯舊地名所蘊含的意義及其演變,除可明瞭地名起源時該地的自然 和人文環境特徵外,也可理解人和土地互動的歷史,因此地名被視為「歷史的代言者」。

當居民因故而遷移到某定居時,有的也將原鄉的地名移植過來,用作新居地的稱呼,此類型的地名,除了作為地名之用外,往往是移民心系故土,飲水思源情懷的寄託,在族譜中通常會加以記述,強調其「不忘根本」的旨意。

 

二、自大陸移植到金門的地名

(一)小西門(金城鎮)

元至正到洪武年間(1341--1398年),戴一才從同安小西門遷到金門,命所居地為小西門,清康熙十二年,其十世孫在譜序中雲:「吾族世家同門之西,改蔔浯海,猶號小西門,不忘本也。」[01]

(二)斗門(金沙鎮)

斗門學考(按:甲頭名)八世祖陳廷梁是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他在族譜序中解釋斗門鄉名的由來為:

而浯之所以號為斗門?此蓋因我祖居漳時堂名拱鬥,遂承其鬥曰「斗門」,即今斗門之所以複開一斗門者,丹心不忘之意。

約明初,斗門學考四世祖陳文雍遷居到同安內厝鎮,亦命村名為斗門。海外的中國人習稱大陸為唐山或內地,故斗門村民稱在同安的斗門為「內斗門」。

金門傳統的宗祠祭祀中,較重視開基祖的崇拜,學考陳氏族譜中「祖先遠諱應祭日期」僅記四人,分別是開基金門斗門的陳二十五郎祖妣,一為開基同安斗門的陳文雍祖妣,並解釋原因為:

吾家歷代以來非特一祖,而遠祀諱日止以上考妣四人,蓋此四祖者一系開浯之祖,土宇本之而建置,一為四世分族本邑上都之祖,基業由之而創垂成,厥功大矣,世糸兩房分枝裏居地,名號為內外斗門,皆從此起,則此四祀,祖有德,宗有功,誠不可祧也。」[02]

(三)後山(碧山,金沙鎮)

金沙鎮後山是陳姓血緣聚落,開基祖陳存仁,原籍晉江深滬(滬江)的後山,元代時與其父乘船逃難,中途遇風飄散,陳存仁飄到金門,遂定居於此。

晉江深滬之地勢前臨海,背有「後山」與「碧山」兩峰,陳存仁飄流到金門,此地與其故鄉之形勢相似,故也將居地命名為「後山」,亦稱為「碧山」。[03]

後山的臨近有村名「山后」,為免「後山」、「山后」產生混淆,民國三十八年後,官方文書多採用「碧山」一名來指稱「後山」村,但民間仍習稱「後山」者居多,畢究這是村民最熟悉、最親切的稱呼。

(四)田墘(已廢村,在金寧鄉)

金甯鄉湖尾林氏,原住泉州莆田縣田墘鄉(村),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林文孫遷到今金寧鄉湖南村後山,仍采原鄉名為田墘。

田墘由於位處湖南山后,得面對強勁的東北季風,故傳了六世後,林道向率族人遷到鄰近的湖尾村,田墘村荒廢了,隨著歲月的摧殘,原有的住屋也一一倒塌,今僅余田墘鄉的舊地名見證林氏家族的遷移史。[04]

(五)陽翟(金沙鎮)

金沙浯陽始祖陳達,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陽翟人,入閩投王審知麾下,在五代後樑幹化三年( 913年)奉命承管浯洲鹽場,卜居地用其故鄉本名。其二十世裔孫陳宜亭在清康熙九年所寫的譜序中雲:「相傳為自中州固始之陽翟蔔居於浯,故浯亦以陽翟名地,示不忘也。」

明正統年間(1436--1450年),陽翟信房十四世的陳大益,到同安城任教,便攜眷定居在同安城南從順裏,也命名為陽翟。

陳大益之孫陳鈞又分支至灌口,同樣的把村名叫著陽翟,故同安縣便有三個陽翟村,從河南到金門,再從金門到同安,陽翟村名承載著陳氏家族一頁漫漫的遷移史,和一股濃濃的鄉土情。[05]

(六)西倉(金湖鎮)

金湖鎮的西村,在明代洪受的《滄海紀遺》和清代的《金門志》皆寫作「西倉」,隸屬於「倉湖保」(因東、西倉和下湖而得名),到了民國十年劉敬的《金門縣誌》,「西倉」已改為「西村」,「倉湖保」也改成了「滄湖保」。雖一字之差,但其涵意有別。

西倉呂氏的開基祖是原籍南安朴兜的呂舜臣,宋鼎革之際徏居金門,《呂氏族譜.浯洲西倉鄉派》雲:「由樸兜西倉甲開基而來,不忍忘本,故名其鄉曰西倉鄉,地廣土沃,僮僕耕漁,頗覺殷富。」

可知西倉原是呂氏樸兜的甲頭名,移植到金門時成為全村名。

(七)下吳(金寧鄉)

金甯安岐村是個多姓氏聚居的村落,全村分成多個甲頭,其中之一稱為「下吳」,吳氏族人聚居在此區域。

安岐吳氏開基祖吳成基,原籍晉江縣下吳鄉,於明中葉遷來安岐,此時村名既已形成,故吳氏只能用原鄉名來命名自已所居的甲頭,以示其對故鄉的一種紀念。

(八)丹詔(金寧鄉)

一九八六年左右,最後一戶的山灶居民遷出後,山灶成為廢村,樹叢蔓草日漸吞噬殘存的幾棟古厝,但據傳這裏曾是許姓自閩南遷居金門最早的落腳處。

山灶原稱「丹詔」,明代許氏族譜的譜序中皆寫作丹詔,到了清康熙時許盛已說「丹詔俗作山灶」,可能是諧音之故。

元初,原住漳州丹詔(詔安)的許氏三兄弟,許四十八郎、四十九郎、五十郎連袂遷來金門,為紀念祖居地,取名為丹詔。之後,四十九郎遷至安岐,五十郎遷到後浦。

(九)陳卿(金湖鎮)

宋末,元兵南逼,干戈擾攘不已,民生疾苦,加上漢賊不兩立的民族意識,沿海人民紛紛避難至一海之隔的金門。

晉江圍頭陳卿村的陳六郎和八郎兄弟亦此時遷來金門,六郎居坑北,稱「下坑陳」,八郎居坑南,稱「上坑陳」。

村民習稱「上坑」為「陳坑」,實際上「陳坑」就是「陳卿」的諧音,康熙十二年六郎裔孫所寫的譜志雲:「六郎公來滄浯,啟我陳卿之派,其地何名陳卿,蓋不忘陳卿之所自也。」但後來卻被政府改為「成功」村,與其本意豪不相干,委實該改回原名。[06]

民初,鑒於海盜倡狂,金門如刀上俎,旅居新加坡的金門華僑,捐資在金門沿海興建多處防盜用的碉樓,陳坑村沿海的碉樓是保存較完好的一座,碉樓頂泥塑「尚卿碉樓」四字,「尚」和「上」同音,「尚卿」即「上坑」之意。

(十)蔡店(金沙鎮)

蔡店蘓姓系從同安蔡店移居而來,命所居地為蔡店,明萬歷時進士蘇寅賓即是該村人氏,故本村亦建有宗祠,惟今族裔皆已外遷。[07]

(十一)盧嶺(金城鎮)

盧複齋於元代從同安盧嶺遷居金門,入贅于顏厝顏家,其族裔有居於今延平郡王祠一帶者,仍稱盧嶺,約明嘉靖後盧氏族人才全遷到顏厝,今盧氏家廟的楹聯雲:「由盧嶺而渡浯江風高於山澤長於水,從賢聚以追固始基承乎北派永乎南」,記述的正是其族人的來歷。

 

三、自金門移植到閩南的地名

除了上述斗門和陽翟二村名被移植到閩南外,至少還有以下四地名也是。

(一)泉州城南郊的後浦

元代,丹詔許五十郎名忠輔者入贅後浦陳家,厥後苗裔寢昌,蕃衍甚速,到明末已成大族。

有關後浦之意,《上學陳氏世系譜》說明為:「繹思夫後浦兩字著名之意,夫浦水之濱也,按其地勢則後山而前浦,獨我祖構堂面北繞水揖山,示不忘祖以浦居後,故名後浦,不然此義何居乎!」文中之「上學」乃今住埔後陳氏之堂號,陳氏在元末即住後浦,其祠上學堂坐南朝北,故浦在堂後,陳氏認為此乃後浦得名之因。

宋末詩人丘葵有首五言詩名為「初六日早過後浦莊」,若丘葵描述的是金門的後浦,顯然上學陳氏之說便有待商榷。

明末,許應宗自後浦遷居泉州城的南郊,《泉州市前後浦許氏族譜》譜序雲:「名曰『水田』,有田一頃,耕鑿以自娛,但不棄居舊之所,因地而從金門後浦鄉名號,取名曰『水田後浦』,而後浦名有自來矣。」

(二)同安霞崎呂厝

金沙鎮的呂厝今已無呂姓居民定居于此,但確曾是呂姓墾拓過的聚落,除了今呂厝住家內還遺存呂姓的神主牌外,族譜也可佐證。

明洪武,呂均壽自呂厝往京城南京,在此建置基業,並再娶妻。洪武二十五年均壽卒,其子長順偕二弟與母李氏於次年從呂厝移居同安霞崎,後蕃衍成大族,仍以金門呂厝為村名。[08]

(三)同安新店東浦

明萬曆年間出版的《福建運司志》內繪有浯洲(鹽)場圖,圖中繪有村名為「東浦」,浯洲(鹽)場圖在東浦村旁注明「官賃民房」四字,因浯洲鹽場的辦公處原設在此地,所租賃的民屋或許作鹽倉,或許作辦公處所,分析是時東浦村應靠臨海岸,才有此可能,但金門今已無「東浦」一村。

明初,東浦村的陳姓遷移到今同安新店鎮,所居地亦沿用「東浦」之名。[09]

(四)同安新店鎮沙美

廣東潮州府海陽縣的彭念五,號天錄,移居同安,同安彭氏奉為一世祖。天錄生子伯福和子安,伯福任興化路宣差,子安隨兄,未幾,兄卒,彭子安於是投靠任浯洲(金鹽場司令的母舅馬氏,聚浯洲後學村大亨之女羅尾娘,此後學村即為今金門金沙鎮沙美,彭子安之墓今尚存,位沙美村西。

彭子安生子三,用幹、用吉、用斌。用幹之子孔道遷居同安東半縣的松山(現為彭厝),稱為東派。用斌遷同安西半縣的長興裏後肖村,稱西派。用斌亦生三子,其三子為孔學,子敬初移居胡丘沙美(新店鎮沙美村)。[10] 推測是沿用金門沙美之名。

 

四、具歷史意義的地名

(一)望龜岩(金沙鎮山后)

望龜岩是金沙鎮山后村東側的山丘名,梁氏族人的住屋沿山麓分佈聚居於此。

山后村可分成頂堡、中堡和下堡三個角頭,頂、中堡以王姓為主,南宋高宗年間(1127-1162年),晉江王璡率先遷來頂堡,之後再傳衍至中堡。

下堡梁氏系宋高宗狀元拜相的梁克家之族裔,孝宗時梁克家發眾來金門開山海之利,昔日的金沙港、後浦港、湖尾港等之海埔皆是其墾拓區,稱為「梁府埭」,其五世裔孫梁立祖在元代時到金門承管田產,初住後浦,子龍津字天祚與佃家不合,遂遷到今金沙鎮山后村東側的山麓下,並取名為「望龜岩」,《梁氏族譜》記述取此山名之意為「蓋取歸祖龜窯之深意」,梁立祖原住晉江龜窯,故此地名表露出其思懷故鄉,欲回歸故里的濃濃深情,未知梁立祖生前是否常站在望龜岩上,遠眺其晉江的故鄉──龜窯?

(二)護頭(烈嶼鄉)

今烈嶼鄉的後(後)頭村,原名是「護頭」,可能是諧音之故,在清圖裏之地名已寫作「後頭」,但二00三年所出版的族譜仍寫作「《護頭方氏族譜》」,可惜族譜並未就此舊地名加以解釋。

護頭方氏始祖方元翁,原住晉江莆田,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倡議勤王,以功授「金紫諫議大夫」,但宋行朝不到三年後便覆亡(1279年),方元翁避居烈嶼,命所居地為「護頭」,筆者推測乃寄寓其護衛宋主之義舉,隱喻其不甘受異族統治的深意吧!

(三)官澳

「青嶼張、官澳楊」之俗諺,清楚的指出這二村莊的居民分別以張和楊姓為主。

欲瞭解官澳得名之因,得先簡略說明官澳楊氏始祖楊亮節遷居此地的歷史。

楊亮節系宋度宗楊淑妃之胞弟,當元兵進逼京都臨安(杭州)之際,亮節護翊二王南遷,其後,臨安淪陷,恭帝被俘北去,益王趙昰于福州即帝位,冊封楊淑妃為太后,無奈僅二年,福州又陷,趙昰死,只好再行南遷。

此後楊亮節之所以遷居金門的原因,其族裔楊履泰之「楊氏族譜引」雲:「公隨帝遷泉州,詎料招撫使蒲壽庚悖亂,閉城不納,公因事別往,伏兵四起,帝隨揚航南遷,公不及焉……公複同二子長佛細,次佛成來廈覓航,將欲南渡,忽聞太后在龍登洋颶突起覆舟中,公進退不得,惟北面呼號,頓足稽首而已,遂埋名來浯洲,不為元臣,同二子佛細佛成就于浯江之北,達山之下,表名而處之曰官澳鄉是也。」[11]

上文「表名而處之曰官澳鄉」之句,筆者推測乃指出官澳得名之因,亦即楊亮節當時以官宦(國舅)之身分,避居在此一港澳之地,故名為「官澳」。未知此推論是否允當?懇請先進指教是盼。

(四)煙墩山

本地名與移民無關,但在金門的許多族譜中常見到此山名,筆者再輔以訪查,目前已查出金門本島的北山、西浦頭、金門城、歐厝、湖前、官澳、料羅、碧山、大地等等村莊的附近皆有此山之分佈,其位置均是在海岸或鄰近的山丘。

煙墩山之名起源甚早,明初在沿海各省築城戍軍防倭,依規模和性質可分成衛城、千戶所城和巡檢司城,在各衛所間並度地遠近,于高處設墩台,以傳達警訉,如遇夜寇至則舉火,如畫寇來便舉煙,逐墩台傳告海寇來襲的警訉,以資防備。這些設置墩台的山儘管原已有名稱,民間仍泛稱為「煙墩山」。

如果把金門島的煙墩山、千戶所和巡檢司城一一標示在地圖上,可明瞭明初金門防倭的軍事佈署情況。

 

五、結語

本文所列舉的地名,有從大陸移植到金門的,也有金門播遷到大陸的,甚至有從大陸移到金門,再從金門遷移至大陸的,共同的原因就是移民舒發其思鄉心緒,表露不忘根源的真情。

金門所見的黃氏族譜,大多錄載一首黃氏族裔的認祖詩,計有八句,第三、四句為「身居外境猶吾境,爾在他鄉即故鄉」,或作「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由於地緣的關係,金門的先民大多來自閩南,然後又因故再從金門遷到閩南,有的冠上金門祖籍地名,有的以燈號、堂號或藉宗祠的楹聯表明是源自于金門,例如:馬巷坪邊的蔡氏來自瓊林,以「瓊林」為燈號,新民鎮下柑嶺村楊氏,來自於彤庭(即赤庭村、今已廢村),也以原村名「彤庭」為堂號,泉州前後浦宗祠之楹聯有「金門衍派流芳遠,後浦傳家世澤長」,閩南是金門人的原鄉,金門也是閩南人的原鄉!

 

[01]《金門縣戴氏譜牒》,頁25。

[02]《鬥門學考陳氏族譜》,手抄本。

[03]《陳怡情雜事錄》,手抄本。

[04]《湖尾林氏族譜》,手抄本。

[05]《同安田洋金門陽翟浯陽陳氏家譜》

[06]《陳氏世譜》,石印本影印。

[07]《同安田洋金門陽翟浯陽陳氏家譜》,頁206。三、自金門移植到閩南的地名

[08]《呂氏源本—入閩至霞崎世序》,手抄本。

[09]《同安田洋金門陽翟浯陽陳氏家譜》,頁202。

[10] 陳加錐等:<同安主要姓氏>,收錄於同安文史資料精選本編委會編:

  《同安文史資料精選本》下冊,1996年11月,頁403-404。

[11]《榜林楊氏族譜》,手抄本。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