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臺北 »

台北開拓史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台北開拓史

群山環抱,溪河縱橫,時空轉移,滄海之後,臺北市便位於這塊盆地的中央,這短短的三百年間,臺北從蓁莽為闢的沼澤荒野,躍升為今日繁榮的國際大都會,真是一段及豐富且耐人尋味的發展歷程。現在,就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軌跡,拉起時間和空間的布慕,掀起過往的神秘面紗,一起探尋那被遺忘在記憶底層的臺北,「一步,一腳印」大家一起來找尋臺北歷史。

 

史前台北

在臺北盆地和其周圍,曾經發現了80多處的史前遺址,最早的年代可推至大約七千年前。早期的人類大多居住在盆地邊緣的小丘或山坡上,例如圓山、芝山岩,這可能跟臺北曾經是大湖泊有關。由於史前時代缺乏文字記載,因此,以考古上具代表性的遺址來稱呼他們。

大坌坑文化:

約前7000~45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漁、獵、初級農業:魚貝,獸類、種子、根莖類。臺北縣八里鄉附近。

圓山文化:

約前4500~25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漁、獵、較高級的農業技術:魚貝,獸類、稻米、種子、根莖類。圓山一帶。

芝山岩文化:

約4000~3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漁、獵、較高級的農業技術:魚貝,獸類、稻米、種子、根莖類。芝山岩一帶。

植物園文化:

約3000~18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漁、獵、較高級的農業技術:魚貝,獸類、稻米、種子、根莖類。建國中學一帶。

十三行文化:

約2000多年~近代,金屬器時代。漁、獵、較高級的農業技術:魚貝,獸類、稻米、種子、根莖類。臺北縣八里鄉附近。

由上表我們可知,史前的臺北人大多以懂得農耕並已形成部落,因水中的魚貝類成為飲食的補給品,吃過的貝殼堆積在住家附近,因此,形成今日所見的「貝塚」。

 

先民時期

居住在臺灣的先民稱為平埔族,分布於臺灣北部的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人。凱達格蘭族人因本身無文字,要了解他們的歷史,只有靠傳說、荷蘭人、西班牙人的記載,以及考古遺址的挖掘、研究。

在三百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的領域,大約有三十多社,散居各地以漁獵和簡易農耕為生。因生性樂天知足,所以一直過著單純的生活,一直到荷蘭人、西班牙人的入侵,漢人入臺大量開墾後,才發生大變化。這些重大的改變,讓凱達格蘭族人,甚至全臺灣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運。今日我們要找尋凱達格蘭族人的過去生活面貌,除了透過文獻外,就是依據「考古」發現。目前最大的考古發現是「十三行遺址」,由這個遺址的遺物推定凱達格蘭族人,可能在漢代就已經進入臺灣。他們的聚落和附進地區,成為後來漢人移民、開墾、建立村莊的地點。

 

開拓時期

西班牙、荷蘭人殖民時期: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駕商船經過臺灣海面,以「福爾摩沙」讚嘆臺灣,引人注目垂涎的臺灣,就此成為西班牙、荷蘭人海上爭奪的據點。

明朝天啟四年(1624),荷蘭人佔領臺灣南部,在安平建城。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也分別於明朝天啟六年(1626)、崇禎元年(1628)佔領北部的基隆和淡水,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部後,一方面傳播宗教思想,一方面從事貿易活動。另外也開通基隆、淡水之間的陸上交通。

由於西班牙人日漸開拓,南部的荷蘭人大感不安,決定將西班牙人逐出臺灣北部。明崇禎十五年(1642)西班牙戰敗退出淡水,北部也成為荷蘭人的天下。

荷蘭人在臺灣三十八年,佔領北部後,設淡水地方會議區;臺北盆地內的各聚落全屬這個單位管轄。但是沒有具體行政措施。因當時荷蘭人積極活動的地區以南部為中心。而對於臺北盆地除了收購『鹿皮』和做火藥材料的『硫磺』外,並沒有特別開發臺北盆地。

漢人入墾臺灣:

在明朝末年,臺灣南部就已經有大量的漢人墾拓,但臺北則晚了很多。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臺灣。使臺灣開始成為一個漢人的社會,不過當時開墾的地區,主要還是在南部。北部只有零星的開發,因當時臺北盆地中心漢人不多,而平埔族居民鄭成功並未設官治理。鄭氏治理臺灣階段,史上稱「明鄭時期」,因以『反清復明』為號,故清廷一度嚴禁漢人來臺開墾,但嚴禁之下移民卻日增。

臺北盆地的開發,正式的記錄是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泉州移民『陳賴章』墾號申請獲准,墾拓「大佳臘」地區,也就是現今臺北盆地一帶的平原。臺北盆地終於進入正式、大規模的開墾。『陳賴章』不是人名,而是開墾戶的名號,由五人所組成的。這五人是:陳憲伯、陳逢春、賴永和、戴天樞、陳天章。因當時開墾面積較大,開墾的費用非個人能力所及,所以合夥出力、出錢共同開墾。他們先到新莊,逐步懇至艋鉀一帶,移民才隨之日漸增多。到乾隆年間,移民在盆地內以形成許多小聚落,如艋舺(萬華)、大龍峒(大同)、八芝蘭(士林)、錫口(松山)、俔尾(景美)及新莊、板橋等地。

清嘉慶後期,臺北平原的開發大致告一段落。由於茶葉貿易的興盛,茶園迅速擴充。所以當時大稻埕附近,眼力所及的山上,幾乎都種滿了茶樹。臺北盆地開發完畢,種植成的稻米使艋舺成為全臺第三大港口;收成的茶業也使原本小小村莊的「大稻埕」,變成北部的大港市,北部的經營發展也凌駕於南臺灣。這應當是當初「唐山過臺灣」的先民意外的收穫,對世居臺北平原的凱達格蘭人,更是如「天方夜譚」般不可思議。也因漢人的開墾破壞了凱達格蘭人他們原來的生活,漢人文化的影響,改變了凱達格蘭人生活習慣。在漢人、平埔族人的融合裡,把血液和文化融入更多的漢人文化中。臺北盆地的開發到此才告完整。三百多年的開發,我們看到前人不畏艱難,努力耕耘的足跡,為臺灣留下一頁頁感人的史詩。

 

清政府治理時期

艋舺的興起:

臺北盆地最早的物產集散地及行政中心是新莊,由於碼頭河沙淤積及多次械鬥亂事,新莊日漸衰微被較下游的艋舺取代。艋舺在清朝時期臺北歷史舞臺上曾經風光一時,艋舺位於大漢溪和新店溪的交會處,有優越的水運條件。而從嘉慶以後北臺灣因為物產豐富,人口增殖極快,使得臺灣的的經濟重心漸向北移,艋舺便藉此而興起,成為臺北地區貨物集散中心,並與大陸港口來往貿易,奠定今日臺北發展的根基。從道光年間到咸豐年間,可說是艋舺的鼎盛時期,從「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譽可以想見當時盛況。

艋舺以泉州的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的移民最多,合稱「三邑人」。他們在此墾拓,興建廟宇,街道也隨之逐漸發展出來。由於這些泉州人善於經商,因此艋舺的商人組成了「郊行」【類似今日的商業公會】,跟大陸沿海地區各地往來貿易,使得艋舺發展越興旺。而官府也陸續將原先設於淡水、新莊的政府機構移駐於此,使艋舺成臺北盆地的政治、軍事中心。由於商業發達,經濟能力強,於是各種社會福利措施,如育嬰堂、義倉等。還有教育機構的書院,也有防禦用的隘門,都可看出當時艋舺的繁華。

由於發生嚴重的瘟疫、淡水河的淤淺,以及爆發了多次犧牲慘重的移民械鬥,影響艋舺的發展。再加上當時居民保守排外,拒絕外商進入,於是艋舺日漸沒落,被後來的「大稻埕」。

大稻埕的代而興起:

大稻埕的繼起是由先前和艋舺居民爭鬥失利的同安籍移民所發展起來的,他們沿著淡水河邊建立店屋,形成街市。利用淡水河交通便利之因,很快的吸引了各地的郊商,商業日盛。當時清廷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在1860年,正好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實際口岸包括艋舺和大稻埕)。因艋舺居民排外性強,加上河口淤積等因素,便拱手將台北物資集散地的通商機會讓給了大稻埕。西方船舶可以直入台北,外商便以大稻埕為中心設立洋行,從事茶葉和樟腦的生意買賣。再加上後來台灣巡撫劉銘傳在此推動各項近代化建設,配合商業和防衛的需求,在河溝頭一帶進行各種嘗試,如舖設鐵路、設立軍裝機械局等,形成「官府建置區」。使得大稻埕一躍而成全省最主要的出口中心,盛況空前。

台北城建起來了

台北城的光輝時代終於來臨了,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上奏清廷建議在台灣北部設置台北府。沈葆偵認為:台北盆地群山為屏,溪流縱橫,沃壤平野,與福建省城遙遙相對,是台灣北部之鑰乃府治理想地點。光緒五年,台北知府陳星聚,著手籌備興建台北府城,光緒八年,台北府城終於一磚一瓦的築砌起來。圍起了方整的城牆與雄偉的城門,城池的規模於焉樹立。但是,真正使台北府城具有現代化都市風貌的是,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劉銘傳上任後就積極地建設台北城內,他重新規劃街道、店舖,與公共建設陸續完成,甚至還有電燈及公共浴室等。並且從上海引進人力車和馬車,行駛城內、大稻埕、艋舺之間,把當時這三個台北最繁榮的地區連結在一起,成為台北街道發展的原始鐵三角。

由於劉銘傳努力的建設,當時台北府曾經贏得「小上海」的美譽。因為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以後,把位於城內的巡撫衙門,當作治理台灣的事務辨公地點,使台灣的政治中心漸漸轉移到台北,台北府城的地位也愈來愈重要。

然而,這座歷經前人千辛萬苦才建造的台北府城,在往後的一百多年中卻遭到無情的摧殘。如今,城牆已經蕩然無存,五座城門只剩下四座。其中,北門是維一還殘留當時風采建築風貌,被列唯一級古蹟。走過曾經是城牆屹立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和中山南路,你能不能在腦海中描繪出百年前的台北府城呢?

 

日本統治時期

大清帝國與日本國因甲午戰爭戰敗,而簽定了馬關條約,讓台灣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馬關條約在中國歷史上是中國喪失東亞霸權的開端,也是中國步向改革與革命之爭的開始。

臺灣縱貫鐵路的完成:

日本明治維新後,強力推行本質主義政策。日本殖民台灣之初,雖強調「日本工業,台灣農業」,其實是要剝削台灣的各項資源。

為了便於商品的交易及順利統治臺灣,所以必須積極推動交通的基礎建設。日本政府決定興建貫通南北交通的縱貫鐵路。於是,在台北設立鐵道部,並且詳加調查、規劃,計畫鋪設從基隆到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

日人繼續拓展劉銘傳巡撫所創建之台灣鐵路,自1899年由新竹開工經山線建築至高雄,1908年終於完成縱貫線,以後並陸續建築各支線及東線,迄光復前夕(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底)營業里程為911.9公里。

日人為節省建設費用,路線不惜降低標準,因陋就簡,例如同樣之 GT270型機車,在日本時速可行駛九十五公里,但台灣鐵路則彎道小、坡度大、軌枕不良,僅能行駛七十五公里,所有補給器材,一切悉仰賴日本。

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國力日衰,且台灣與日本本土間交通受盟機威脅,補給困難,台灣鐵路遂失於正常之保養,運輸能力蒙受影響。

縱貫鐵路打通了臺灣西部平原的交通,而位居縱貫線上的的台北,更是南北往來的要地,也因此做為日本統治臺灣最重要的據點,進而成為臺灣政治、經濟的中心。

芝山岩抗日事件: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為了貫徹殖民政策及政令宣導,便在芝山岩成立台灣第一所「國語(日語)傳習所」,積極推動日語教育及師資培育。

就在日本政府努力推動殖民教育的同時,各地的抗日運動仍然持續。明智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年)元旦,六名在芝山岩學堂教書的老師,受到臺灣抗日義軍的突襲,六人全遭殺害。後來日本軍隊也展開報復行動,殺害當地無辜的仕紳及農民。日本政府將這次事件稱為「芝山岩事件」,並在在芝山岩樹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來紀念六位老師。

日後,日本政府將在台灣過世的教育者姓名雋刻石碑上,建立「故教育者姓名」碑,並在山頂修建祭祀場、神社,將芝山岩塑造成全台灣日本教育者的精神中心,即所謂的芝山岩精神;並廣設學校,芝山岩遂成為台灣教育的淵源地。

台北的重要建築:

日本政府有計畫地進行對台北的改造,興建地下水道,改建台北城內舊式房屋,設置公園綠地,並且下令拆除城牆,鋪設道路。中國式的建築多數被拆毀,重建成當時流行的歐市建築。台北市區的風貌,已經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臺灣總督府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軍隊順利地進佔台北成以後,日本政府在此設立的臺灣總督府,作為統治臺灣的最高指揮中心,並且大力推動各項建設。

總統府的建築型式,屬「文藝復興」式,由日本建築師長野宇平冶設計,自一九一二年六月一日開工建造,到一九一九年三月完工。整個總統府結構是一個「日」字型,屬五層樓建築物,樓身大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混用磚石,總樓高約六十公尺,樓面與樓面距離達九公尺,兩邊各有一個天井,辦公室圍繞天井四週而建,整體結構十分堅實,外圍以紅磚與灰泥搭配精緻簡潔的雕飾,充分塑造出典雅莊嚴的氣勢。

臺灣博物館

省立博物館是希臘維多利雅式的建築,建築物正中央那塊充滿金屬光澤的圓頂更是引人注目。

原址在清代為天后宮所在地,日據時代為紀念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於是將此地天后宮拆除興建「兒玉、後藤紀念館」,館內收集了台灣及南洋地區大量資料。國府遷台後,將其改名為省立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以台灣為重心的博物館。

公會堂

1936年完工的中山堂,正當台灣官式建築由式樣建築轉變為現代建築的過渡時代。原本繁複、華麗的裝飾已由簡單、明朗的立體線條取代。而中山堂是運用多重立體的小建築組合出整體的形狀,這使得整體構形在沒有許多外觀裝飾下,仍不至於顯得單調。此外,運用不同顏色的面磚在牆面外觀所拼貼出的各種花紋,是中山堂獨具的特色之一。

中山堂原址在清代為「布政使司衙門」,是全台最高行政機關。一直到日據初期,還是政府辦公所在地,而當今日總統府興建完成將殖民政府遷入後,才把原址拆除改建為公會堂即今日之中山堂。國府遷台後,此地又改為民眾活動的場所及國民大會辦公室等等用途!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