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臺北 »

兩岸歷史往來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兩岸歷史往來

概況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人類沒有把走過的每一步的每一細節完整地記載下來。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證人──大海,記下了臺灣島上的風雲,記下了中華民族開發臺灣的業績,記下了兩岸人民為臺灣的興旺發達所流的鮮血、眼淚和汗水,記下了在臺灣發生的風風雨雨。雖然史書沒有完整記下臺灣歷史演變前期的詳細情況,但是史書沒有停止記載臺灣的人、臺灣的事,史書也沒有停止記載兩岸人民的來往,也沒有停止記載中原對臺灣的關愛。

 

臺灣名稱的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臺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臺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範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臺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臺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臺灣。日本學者尾崎秀真也認為“島夷”就是臺灣最早的名稱。“島夷”,臺灣的第一個名稱。

人們對海的知識逐漸增加,從水中走出來的人類開始把大海為人所用。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臺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

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臺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臺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20余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鯷”應該指的就是臺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臺灣分為三部分,“東鯷”即為北臺灣,“夷州”為中臺灣,“澶州”為南臺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所繪的臺灣地圖中,也把臺灣分為三個島。把臺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臺灣的認識在加深。

直接描述臺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範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係較為密切。《三國志》中談及在孫權黃龍二年(二三〇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臺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臺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臺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只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臺灣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夷洲”就是廣東或海南某地,但是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跡、物產、習俗等方面考證,應該是指臺灣。通過《臨海水土志》,使得遠離臺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儘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臺灣的具體情況。

頗有大志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臺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于大業六年(六一〇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臺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臺灣已經相當瞭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

對於臺灣的名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臺灣政治名人連戰出生於當地世家,他的祖父即為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代表作《臺灣通史》中說,“臺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因為明代時期的閩南人歷盡艱辛到達臺灣後,因水土不服和勞累困苦,病死者眾多,死後連屍骨都無法運回故鄉,“故以‘埋冤’名之。”因為“埋冤”不吉利,而閩南話“埋冤”又與“臺灣”同音,所以易名為“臺灣”。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因為移民確實有過令人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

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也有牽強附會之處,因為同音的字很多,為什麼用“臺灣”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臺灣”吉利又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臺灣”名稱的由來並非如此。台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臺灣的稱呼最初起于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臺灣時稱為“Tayan ”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臺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臺灣地區。自明代起,“臺灣”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遊篇.東蕃記》中,以“台員”稱臺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臺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臺灣稱為“台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臺灣之名始進入中土。”“臺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關於對臺灣的不同稱呼,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無論以上名稱有何意義,那無關緊要,因為名從主人,中國人為自己的土地起名無可非議。對中國的任何一塊領土,只要中國人承認、接受和使用,什麼名字都可以。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還有一批人,常常以“福摩薩”來稱呼臺灣,這一名字來源於殖民時代。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經過臺灣海峽時,望著景色秀麗的寶島,情不自禁地叫起“Iiha Formosa”(福摩薩)。此名為後來西方國家所沿用,因為它的殖民色彩,中國人理所當然的予以拒絕。

 

封建王朝時期兩岸的來往

封建社會興盛起來後,中原的王朝與臺灣之間有著許多來往。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極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的傳播,當然也記下了中華兒女共同開拓臺灣、建設臺灣、保衛臺灣的辛勤和犧牲,也記下兩岸來往的史實。

第一次遠征臺灣發生在西元二三〇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臺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臺灣的聯繫。他們的臺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臺灣居民回到大陸。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

帶回來的臺灣人,介紹了許多臺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臺灣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臺灣居民介紹的情況,在西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第 780卷)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還介紹了當地的物產、人民、風情、工具、古跡等,其中的“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則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臺灣為越國的版圖。

書中地描述讓人們對當時的臺灣有了形象的認識:夷州在臨海郡東南2000裏,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多產魚肉,紡織細布,冶煉銅鐵。居民為在高炎熱氣候中保存食物,把魚肉鹵在在大陶罐中,不僅自己當作佳餚,還用來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決定,女孩子出嫁後都要打掉上面的門牙。居民分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首領召集民眾時,用木棍敲擊中間掏空的木頭,聲音可傳四、五裏遠,居民聽見後紛紛趕來。打仗時將敵人的頭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以彰顯自己的戰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較為完整記載臺灣風情的文字,中原人對臺灣有了肯定、明確的認識。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三年( 607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臺灣,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臺灣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大業六年( 610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臺灣,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前往經商,也說明臺灣人已經熟悉經商貿易。只是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在臺灣中部地區的彰化市,有一條街名叫“陳稜街”,它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將領的。

經過三國到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閩粵一帶向臺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出現較多的往來和經濟活動,為便於管理,開始在台澎地區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這在臺灣開發史上是第一次。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儘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臺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中華少數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故於至元28年(1291年)10月,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鬥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6000余人進軍臺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西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淵,他到過許多地方遊歷,在至正年間搭商船到臺灣和澎湖,後寫出《島夷志略》。書中說臺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從人們可以到臺灣旅行及兩岸商業活動中,可以看出當時臺灣和大陸的來往已經很多,已經成為互補性的經濟活動和日常性的社會往來。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擾,明朝朝廷在基隆、淡水二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台澎地區作為搔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紮軍隊,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特產“三寶薑”,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達臺灣時留下的,這是中原到達臺灣的第一支大規模的商隊。為保衛臺灣,在以後的歲月中,先後出現了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皇帝統一臺灣等重大軍事活動。1683年,清政府統一臺灣後,在臺灣本土內正式設立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後改為二府八縣四廳。清政府對臺灣地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統治機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東侵以來,美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先後在臺灣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疆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在如何治理臺灣的態度和方式開始出現變化,由“防內變為主”改為“防禦外侵為主”,清朝督辦南洋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後任欽差大臣的沈葆楨、福建巡撫丁日昌等人,把臺灣稱為“七省藩籬”、“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一再反復強調臺灣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上奏摺,建議在臺灣設立行省,以加強吏政,有效管理孤懸海外的台澎地區,鞏固海防。

在臺灣設省的建議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下,有了實現的可能。這一建議最早是丁日昌在1874年間提出來的。第二年11月沈葆楨提出,在閩浙總督名下設立“福建巡撫”,“冬春駐臺灣,夏秋駐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駐臺灣,奏請朝廷另派重臣常駐臺灣,改設“臺灣巡撫”,這樣實行三年的“冬春駐台”改為臺灣單設巡撫。直到1884年06月,清朝才派出直隸提督劉銘傳加封巡撫銜,督辦臺灣政務和防務。不管影視作品把他說成什麼樣子,劉銘傳確實是一個有作有為的官員。

劉銘傳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戰爭爆發,從總體上看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再次慘敗,面對危機,加強臺灣防務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浚、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於07月再次上書,要求在福建臺灣兩地“巡撫分駐”、“建省分治”。光緒11年(1885年)10月12日,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在下旨創建海軍的同時,下旨同意詔請左宗棠的奏請,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兼管,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正式下詔在臺灣建省。到1888年正式實現閩台分治,臺灣單獨設省,由原來的二府八縣四廳增為三府十一縣四廳一直隸州,後又增設南雅廳。首任福建臺灣巡撫為劉銘傳。正是這位巡撫,打開了臺灣的近代經濟發展之門。

歷史沿著應該有的軌跡走到現在,在“巡檢司”設立、充滿風雨的 550年之後,臺灣成為清朝的第20個行省。臺灣省建制的建立,對外主要是為了鞏固東南海防,防禦外國列強的侵略,加強軍事防務;對內則開始近代工業化過程,開礦、郵政、交通、墾荒、教育事業等相繼發展起來。從此,臺灣社會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正是歷史上兩岸的來往,聯結起兩岸人民的心靈,臺灣與大陸不可分離。大海向我們訴說的大陸在臺灣的這麼多“第一”,不僅僅是時間先後的意義,而是包含著多少先行者的勇氣,開拓者的艱辛,奮鬥者的犧牲;包含著多少臺灣對中原腹地的嚮往,多少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的關懷。同樣也告訴我們,正是在這種延綿千年的交往中,中華文化浸透了臺灣;臺灣同胞則在連續持久的中華文化的環境中,也成為這一令世界感到驚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議的中華文化的創造群之一。因此,臺灣與大陸的關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沉澱。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